常见的醛和酮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合集下载

醛与酮的性质及反应

醛与酮的性质及反应

醛与酮的性质及反应醛与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种官能团。

它们的性质和反应对于有机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醛与酮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和影响。

一、醛的性质及反应1. 醛的结构与命名醛分子的结构式通常为RCHO,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

根据官能团的位置,醛的命名采用“醛”作为后缀,基团的名称在其前面加上醛的名称。

例如,甲醛是最简单的醛,其结构式为HCHO。

2. 醛的物理性质由于醛中含有极性键C=O,醛分子极性较大,导致较低的沸点和溶解度。

一般来说,低分子醛具有刺激性气味。

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

3. 醛的化学性质醛具有许多特有的化学性质。

其中,醛分子中的羰基(C=O)易于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是醛的典型反应之一,常见的加成试剂包括水(H2O),醇(ROH),氨(NH3)等。

这类反应通常发生在醛中的羰基碳上,生成醇或胺产物。

例如,乙醛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

醛还易于发生氧化反应,醛分子中的羰基可以被氧化剂如氧气(O2)、高锰酸钾(KMnO4)等氧化为羧酸。

例如,乙醛在氧气存在下被氧化为乙酸。

此外,醛也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还原成对应的醇。

还原反应通常使用还原剂如氢气(H2)、金属钠(Na)等。

例如,乙醛可以通过氢气催化下被还原为乙醇。

二、酮的性质及反应1. 酮的结构与命名酮分子的结构式通常为RCOR,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

酮的命名采用“酮”作为后缀,基团的名称在其前面加上酮的名称。

例如,丙酮是最简单的酮,其结构式为(CH3)2CO。

2. 酮的物理性质由于酮中还存在极性键C=O,因此酮分子也具有一定的极性。

与醛不同,酮分子中的两个有机基团降低了极性效应,使得酮的沸点和溶解度相对较高。

3. 酮的化学性质酮与醛类似,具有羰基(C=O),但酮分子中的羰基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较醛弱。

与醛相比,酮不易被加成试剂如水和醇反应。

然而,与醛相似的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仍然适用于酮。

酮也可以被还原剂如氢气、金属钠还原成对应的醇。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醛和酮教案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醛和酮教案鲁科版选修5

第1课时醛和酮目标与素养:1.了解常见的醛、酮(存在、结构、物理性质)。

(宏观辨识)2.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和二者的异同。

(微观探析)一、常见的醛、酮1.醛、酮(1)结构特点(2)通式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通式为C n H2n O(n≥1);饱和一元脂肪酮的分子通式为C n H2n O(n≥3)。

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脂肪醛、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微点拨:书写醛的结构简式时,醛基中C、H、O三原子的排列顺序一定是CHO。

2.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命名和醇的命名相似。

请写出下面的两种物质的名称:3.常见的醛和酮二、醛和酮的化学性质1.羰基的加成反应(1)加成原理(2)加成反应①加成试剂有HCN、NH3、醇等。

②典型加成反应:乙醛与HCN :2.氧化反应 (1)催化氧化乙醛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

(2)被弱氧化剂氧化 ①银镜反应: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3NH 3+H 2O 。

②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CH 3CHO +2Cu(OH)2――→△CH 3COOH +Cu 2O↓+2H 2O 。

微点拨:银镜反应口诀:银镜反应很简单,生成醋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

3.还原反应(1)还原产物:加H 2之后得到,产物属于醇类。

(2)与氢气加成的通式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属于酮。

( )(2) 的名称为2­甲基­1­丁醛。

( ) (3)醛、酮都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 ) (4)醛和酮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 ) (5)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

( )[提示] (1)× (2)× (3)√ (4)× (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 .醛的官能团是—COH C .甲醛和丙酮互为同系物D .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 n H 2n O(n ≥1)D [甲醛的结构式为,是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成的,醛的官能团为“—CHO”并非“—COH”,故A 、B 两项错误;甲醛和丙酮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故甲醛与丙酮不是同系物,C 项错误;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通式均为C n H 2n O(n ≥1),D 项正确。

醛酮的概述

醛酮的概述

醛、酮的概述1.醛、酮的概述 (1)醛、酮的概念物质 概念表示方法 醛 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RCHO酮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2)醛的分类醛⎩⎪⎨⎪⎧按烃基⎩⎨⎧脂肪醛⎩⎪⎨⎪⎧饱和脂肪醛不饱和脂肪醛芳香醛按醛基数⎩⎪⎨⎪⎧一元醛(甲醛、乙醛、苯甲醛)二元醛(乙二醛)……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 n H 2n O(n ≥1),饱和一元酮的通式:C n H 2n O(n ≥3)。

2.常见的醛、酮及物理性质名称 结构简式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甲醛(蚁醛) HCHO 气体 刺激性 易溶于水 乙醛 CH 3CHO液体 刺激性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丙酮液体特殊气味与水以任意比互溶3.醛、酮的化学性质(1)醛类的氧化反应(以乙醛为例)①银镜反应: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 ②与新制Cu(OH)2反应:CH 3CHO +2Cu(OH)2+NaOH ――→△CH 3COONa +Cu 2O ↓+3H 2O (2)醛、酮的还原反应(催化加氢)+H 2――→催化剂△(3)醛、酮与具有极性键共价分子的羰基加成反应:(1)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错因:含醛基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醛类,如葡萄糖、甲酸酯类。

(2)甲醛是常温下唯一呈气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3)丙醛和丙酮互为同分异构体,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错因:丙醛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丙酮中含有1种氢原子,可以鉴别。

(4)醛类物质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的反应均需在碱性条件下(√)1.甲醛分子中可看作有两个醛基,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碱性条件下,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含有0.30 g 甲醛的水溶液与过量银氨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的银质量为_____________。

醛酮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醛酮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醛酮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醛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醛是含有羰基(C=O)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CHO。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化学性质:1. 氧化还原性:醛能够与氧气或氧化剂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例如,乙醛(CH3CHO)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醋酸(CH3COOH)。

2. 缩合反应:醛能够与众多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缩合产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胺缩合物。

3. 加成反应:醛能够与众多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其中最重要的是与氨、水、醇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4. 氧化反应:醛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

例如,乙醛可以经过氧化反应生成醋酸。

酮则是含有羰基(C=O)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2CO。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化学性质:1. 氢化还原性:酮与氢气或还原剂反应,发生氢化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例如,丙酮(CH3COCH3)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被氢气还原为异丙醇(CH3CH(OH)CH3)。

2. 缩合反应:酮也可以与众多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缩合产物。

例如,在肟反应中,酮与氢氧胺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肟。

3. 亲核加成反应:由于酮分子中的羰基上没有可供亲核试剂进攻的活性氢原子,因此酮分子不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但在碱性条件下,酮的α-碳上的酸性氢可以被碱取代,形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4. 氧化反应:酮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酮酸。

例如,丙酮可以经过氧化反应生成丙二酸。

醛酮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1. 工业化学:醛酮化合物可以作为重要的合成原料,广泛用于合成有机合成试剂、药物、染料、香料等。

例如,乙醛被广泛用于合成乙醇、醋酸、醋酸乙酯等化合物。

2. 生物化学:醛酮化合物在生物化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醛酮化合物是糖的代谢中间产物,在糖的酵解和糖新生中起着关键作用。

醛与酮知识点总结

醛与酮知识点总结

醛与酮知识点总结一、醛和酮的性质醛和酮都是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

醛的通式为RCHO,酮的通式为RCOR',其中R和R'分别代表有机基团。

醛中的碳原子上含有一个羰基,而酮中的碳原子上同时连有两个有机基团。

醛和酮的结构式如下:醛和酮的存在形式是平行极性化合物,它们通常都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醛和酮在水中能够发生氢键作用,因此它们有一定程度的溶解性,但溶解度并不高。

在物理性质上,醛和酮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和熔点相对较低,而其密度通常较小。

这些性质为醛和酮的分离和纯化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二、醛和酮的命名正式命名:根据IUPAC的命名规则,醛的命名以羰基所在的碳原子为起点,加上-AL的后缀,例如甲醛和丙醛。

酮的命名则以含有羰基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的主链为基础,并在主链两端进行编号,以表示羰基的位置。

酮的命名则以-ONE为后缀,例如丙酮。

通用命名:通用命名系统则根据它的名称和结构,例如甲醛可以通用地称为(甲醛)或(甲基醛)。

这种命名方法通常适用于一些小分子的醛和酮。

三、醛和酮的合成1. 氧化醛和酮:氧化醛或酮可用氧化剂氧化相应的醇得到。

2. 加成反应:双键在加成反应中会发生开裂,生成醛和酮。

例如,过氧化氢对双键的加成的产物是醛;双键的高效对映选择性氢氧化产物是酮。

3. 酸碱催化的羰基化反应:更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是通过酸或碱对羟基的酸碱催化下,进行醛和酮的羰基化反应。

四、醛和酮的反应1. 还原反应:醛和酮均可通过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常见的还原剂包括金属碱金属、醛酮类还原剂和其他有机金属还原剂。

2. 条件反应:醛和酮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缩合反应、酰基化反应等多种有机反应。

3. 氧化反应:醛可以被氧化成酸,而酮则不易被氧化。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五、醛和酮的生物学作用醛和酮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它们是生物体内糖类和脂肪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也是许多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醛与酮的结构与性质

醛与酮的结构与性质

醛与酮的结构与性质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两类常见官能团,它们在化学结构和性质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深入探讨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以加深我们对这两类化合物的理解。

一、醛的结构与性质醛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氧原子与碳原子相连,并且至少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氢原子相连。

醛的通用结构可以表示为RCHO,其中R代表一个有机基团。

1. 醛的结构特点醛分子的碳原子上附着有一个氧原子,而其余的连接都是碳-碳键或碳-氢键。

醛分子通常是三原子平面构型,在平面上呈现出三角形。

醛中的碳原子上的两个键角通常接近120度。

2. 醛的物理性质由于醛中的羰基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醛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

例如,醛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具有相对较高的溶解度。

另外,较小的醛通常是透明液体,而较大的醛则可能呈现为无色晶体。

3. 醛的化学性质由于醛中羰基的存在,醛具有一系列的化学性质。

醛可以进行氧化反应,使羰基氧化为羧基,并在反应中还原氧化剂。

醛也可以进行加成反应,在酸性条件下羰基会加成亲核试剂,形成醇或醚。

二、酮的结构与性质酮是另一类常见的官能团,化学结构上与醛相似,但与醛相比,酮的碳原子上连接的是两个碳原子,而不是一个氢原子。

1. 酮的结构特点酮分子中的碳原子上附着有一个氧原子,且其余的连接都是碳-碳键。

由于酮中碳原子上不含任何氢原子,因此酮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对称性。

酮分子的碳原子间的键角与醛类似,也接近120度。

2. 酮的物理性质与醛类似,酮通常是无色液体或固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酮分子的羰基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所以通常不会形成氢键。

酮在常温下可以形成稳定的液体或晶体。

3. 酮的化学性质酮的化学性质与醛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别。

酮与酸性条件下的亲核试剂相反应,形成醇或醚。

然而,酮的羰基不容易被氧化,因为其无法在氧化剂存在下进一步氧化。

结论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醛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氧原子和至少一个碳-氢键,而酮分子则在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碳原子。

【化学 高中】醛和酮

【化学  高中】醛和酮
一般不能和X2、HX、H2O加成
(3)典型加成反应 以乙醛、丙酮为例分别写出二者与HCN、NH3、CH3OH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条件都写催化剂)
(3)典型加成反应 a. 与HCN的加成
O C H 3C H
H + CN
催化剂
增长了 一个碳 原子
OH
C H 3C H CN
α-羟基丙腈
O C H 3C CH3
(2)乙醛的氧化:
在上述蓝色浊液中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
CH3CHO + 2Cu(OH)2 +NaOH
CH3COONa+ Cu2O↓+3H2O 砖红色
该实验注意事项:
①氢氧化铜必须新制 ②氢氧化钠必须过量 ③要加热煮沸,不是水浴加热 ④但加热时间不能过长氢氧化铜会分解成氧化铜 而变黑
应用:醛基的特性,检验醛、鉴别醛和其它有机物
2.(2015·福州高二检测)下列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 是 (D ) ①甲醛 ②甲酸 ③甲酸甲酯 ④甲酸钠
A.只有①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一、醛和酮组成和结构的比较
类别

结构特点
R-CHO
官能团
醛基

R CO
R'
羰基 C O
通式 关系
饱和一元醛 CnH2nO(n≥1)
饱和一元酮 CnH2nO(n≥3)
(4)与酸性高锰酸钾、溴水反应
→ H+/KMnO4
CH3CHO
CH3COOH
注意:酮除了燃烧与其它氧化剂一般都不反应
3、还原反应 醛、酮能在铂、镍等催化剂的作用下与 H2 加成,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巩固训练】 1.区别1-丙醇和2-丙醇的方法是 ( D ) A.加金属钠 B.加银氨溶液 C.在Cu存在下与O2反应 D.在Cu存在下和O2反应后的产物中再加银氨溶液

醛和酮的分类和性质

醛和酮的分类和性质

醛和酮的分类和性质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两类重要的官能团,它们在生物、化学和工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讨论醛和酮的分类以及它们的性质。

一、醛和酮的分类1. 醛的分类醛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通过双键连接。

醛中的碳原子被连接到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有机基团。

根据醛基团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不同,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甲醛:甲醛是最简单的醛,其分子中的碳原子直接与一个氢原子连接。

- 乙醛:乙醛是由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连接而成的醛。

- 醛的通式为R-CHO,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可以是烷基或芳香基。

2. 酮的分类酮是另一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的羰基连接在两个碳原子之间。

根据碳原子数目的不同,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丙酮:丙酮是最简单的酮,其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

- 酮的通式为R-CO-R',其中R和R'分别代表两个有机基团,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二、醛和酮的性质1. 物理性质醛和酮均为无色液体或固体,在常温常压下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质。

以甲醛和丙酮为例,它们的物理性质包括:- 甲醛(HCHO):甲醛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密度为0.815 g/cm³,沸点为-19°C,熔点为-92°C。

- 丙酮(CH₃COCH₃):丙酮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为0.789g/cm³,沸点为56.5°C,熔点为-94.8°C。

2. 化学性质醛和酮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羰基上。

- 氧化性:由于醛和酮中含有羰基,它们都能够被氧化剂氧化。

醛能够氧化成相应的羧酸,而酮则不能被氧化。

- 还原性:醛和酮在还原反应中可以被还原成相应的醇。

醛可以被还原成一级醇,而酮则可以被还原成二级醇。

- 加成反应:醛和酮中的羰基是一个亲电中心,可以发生与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形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 缩合反应:醛和酮中的羰基与亲核试剂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相应的缩合产物。

酮与醛的区别与性质

酮与醛的区别与性质

酮与醛的区别与性质酮和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两种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酮和醛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性质。

一、酮和醛的结构区别酮和醛的结构中都含有一个碳氧双键,但它们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

酮中,碳氧双键与两个碳原子相连,而在醛中,碳氧双键与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相连。

以简单的分子为例,乙酮(C3H6O)是一种酮,乙醛(C2H4O)是一种醛。

乙酮的结构为CH3-C(=O)-CH3,而乙醛的结构为CH3-C(=O)-H。

二、酮和醛的区别1. 碳原子数不同:酮中含有至少三个碳原子,而醛中只含有一个或两个碳原子。

2. 可溶性不同:醛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而酮的水溶性较差,主要由于酮分子中的双键导致分子极性较小。

3. 氧化性不同:醛易于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而酮由于缺乏氢原子的存在,不容易被氧化。

4. 歧化反应不同:酮不易发生α-碳上的歧化反应,而醛容易发生这种反应,并形成相应的醇。

5. 反应活性不同:酮由于缺乏活性氢原子,所以比醛反应活性低。

6. 酮的命名规则:酮由两个烃基团连接到碳氧双键的位置,其命名通常采用前缀来表示。

三、酮和醛的性质1. 化学性质:酮和醛都具有亲电性,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亲核性试剂的反应。

醛能够与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胺,而酮由于缺乏活性氢原子,所以不易与亲核试剂反应。

2. 氧化性:醛具有较好的氧化性,可以被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相应的羧酸。

而酮由于缺乏氢原子的存在,不容易被氧化。

3. 反应特性:酮不容易被硝酸银试剂氧化,而醛会氧化生成相应的酸。

4. 还原性:醛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相应的醇,而酮由于缺乏活性氢原子,所以不容易被还原。

综上所述,酮和醛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一些区别。

酮通常是由三个或更多碳原子组成,不易溶于水,不容易被氧化和还原,不参与α-碳上的歧化反应。

而醛通常是由一个或两个碳原子组成,易溶于水,容易被氧化和还原,参与α-碳上的歧化反应。

对于有机化学研究或应用中,了解酮和醛的区别和性质对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和预测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的化学性质
最后要说明的是,少量碱只能使醛、酮与HCN的 反应迅速达到平衡,起加速反应的作用,但并不能改 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2.加NaHSO;饱和溶液 醛、酮与饱和(40% )亚硫酸氢钠溶液作用,很快 生成白色沉淀物。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试剂的亲核中心不是氧原子, 而是硫原子。所得加成产物不是硫酸酯,而是α-羟 基磺酸钠。该产物虽然能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亚硫 酸氢钠溶液,而以沉淀析出。如果在酸或碱存在下, 加水稀释,产物又可分解成原来的醛或酮。
一、羰基上的亲核加成 1.加氢氰酸 首先介绍这类亲核加成(nucleophilic addition)
反应,是想以该类反应为例,较详细地讨论 醛、酮亲 核加成的机理及其活性规律。
(1)反应 醛、酮与HCN作用,生成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腈(亦叫氰醇):
用无水的液体氢氰酸制备氰醇,可以得到满意 的结果。但因HCN挥发性大,有剧毒,使用不方便, 所以在实验室常常是将醛、酮与NaCN(或KCN)水溶液 混合,再慢慢向混合液中滴加无机酸。例如:
八个碳以下的环酮,由于成环使羰基突起,具有 较高的活性,可以与HCN发生反应(平衡常数较大)。 因此,醛、酮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的范围是:醛、脂 肪甲基酮和八个碳以下的环酮。
羰基上的亲核加成一般都是可逆的,它们的平衡 常数除与醛、酮的结构有关外,还受亲核试剂的影响。 所以醛、酮和不同的亲核试剂反应,其平衡常数不尽 相同,也就是说,各种亲核加成反应的范围不一样。 在学习各种亲核加成反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3)羰基的保护 由于羰基比较活泼,在有机合成中,有时不希望 羰基参与某种反应,需要把它保护起来。将碳基转化 成缩醛结构是保护羰基(protecting carbonyl group) 的常用方法。当保护完毕后,用稀酸处理,原来的羰 基即被释放出来。

有机化学 醛和酮

有机化学 醛和酮

Problem: 既能与FeCl3发生颜色反应,又能与2,4-
二硝基苯肼作用产生黄色结晶的是:
√A.乙酰乙酸乙酯
B. 丙酮
O
O
C. 苯酚
D√ .
H3C C CH 2 C C2H5
O CH3 O
E. H3C C C C OC2H5
CH3
3. 卤代反应
碱催化下, 卤素(Cl2、Br2、I2)与含有 αH 的醛或酮迅速发生卤代反应,生成α-C 完 全卤代的卤代物。
● 多元醛酮:含羰基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
例如:
OH CC 2H C2 C H2 C H2H CH peO 己nta二ne醛dial OO
H3C C CH2C CH3
2,4-戊二酮
● 含芳香环的醛酮:芳香基作为取代基
例如:

CH2CHO
苯乙醛 2-phenylethanal
O C CH3
苯乙酮
O CH2 C CH3
O R CH2 C CH CHO
HR
O
H2O
R CH2 C CH CHO
HR
OH
R CH2
C
α
CH CHO
+ OH-
HR (-羟基醛)
Problem: 完成下列反应式:
稀碱
H 3 C C H 2C H 2CH 4~5oC O
OH O H3C CH2CH2CH CHC H
H2C CH2CH3
2. 酮式和烯醇式互变异构
Tollens 试剂
(+)Ag镜 (-)
乙醛
Tollens
苯甲醛
丙酮
(+)Ag Fehling
H O
O H
CH3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有机化学第3节第1课时 常见的醛和酮及其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有机化学第3节第1课时 常见的醛和酮及其化学性质

第3节醛和酮糖类
第1课时常见的醛和酮及其化学性质
1.了解醛、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能列举简单的醛、酮并写出其结构简式。

2.能比较醛、酮分子中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能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3.从反应条件、生成物种类等角度对比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醛、酮与羧酸、醇等烃的衍生物间的转化。

常见的醛、酮
1.醛和酮的结构:醛和酮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

(1)醛:羰基碳原子分别与氢原子和烃基(或氢原子)相连,官能团为醛基()。

(2)酮: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官能团为酮羰基()。

2.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命名和醇的命名相似。

请写出下面的两种物质的名称。

(1)的名称为4-甲基戊醛。

(2)名称为2丁酮。

3.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
(1)通式:C n H2n O。

(2)关系: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名称结构简式状态气味溶解性用途
甲醛HCHO 气体刺激性
气味
易溶
于水
制酚醛
树脂、脲
醛树脂
乙醛CH3CHO 液体刺激性
气味
易溶
于水。

有机化学 第9章 醛和酮

有机化学 第9章 醛和酮

R CH2OH
R' R CHOH R' R COH R"
伯醇 仲醇 叔醇
(5)与氨衍生物的加成缩合
氨及其衍生物是含氮的亲核试剂,可与羰基加成, 氨及其衍生物是含氮的亲核试剂,可与羰基加成, 再分子内失去一分子水形成碳氮双键 再分子内失去一分子水形成碳氮双键
+ δ
C
.. O + HN Y 2
δ
_
C NH2 Y _ O
CH3CH2CHCHO CH3
2-甲基丁醛
CH3CH CHCHO
2-丁烯醛(巴豆醛) 丁烯醛(巴豆醛)
CH2CH2CHO
3-苯基丙醛
注意醛基的写法: 注意醛基的写法:
右端:CHO 右端 左端: 左端:OHC
O 7 6 5 4 3 2 1 CH3CH2CHCH2C CH2CH3 CH3
O3 4 5 CH3 CCH2CH CH2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 比较下列化合物和 比较下列化合物和HCN加成反应的速度 加成反应的速度
CH3CHO CH3CH2CHO CH3COCH3 CH3CH2COCH2CH3
2. 以丁酮为原料,合成 甲基 羟基丁酸 以丁酮为原料,合成2-甲基 甲基-2-羟基丁酸
O CH2CH2CCH3 HCN CH2CH2CCH3 CN OH H3O+ OH CH2CH2CCH3 COOH
α-羟基磺酸钠
适应于: 适应于: 脂肪族甲基酮和八个碳以下的环酮。 醛、脂肪族甲基酮和八个碳以下的环酮。
CH3CHO 89% CH3COCH3 56% CH3COCH2CH3 36% 35% O
CH3COCH(CH3)2 CH3COC(CH3)3 H5C2COC2H5 CH3COPh 12% 6% 2% 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两类重要的官能团,它们在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化合物。

一、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物理性质:醛是含有羰基(C=O)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羰基的极性,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醛有低沸点、可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等特点。

例如,甲醛(HCHO)是一种常见的醛,呈无色气体,有刺鼻的气味,非常易挥发。

2. 化学性质:醛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亲电性。

它可以与一些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或醚。

例如,甲醛可以与乙醇反应生成乙基醇。

醛也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醇醛或酮。

还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

此外,醛还容易发生自身氧化,生成相应的酸。

二、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物理性质:酮是含有两个碳原子上连接一个羰基的化合物。

它与醛类似,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酮有较高的沸点,通常不溶于水,呈现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2. 化学性质:酮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与醛相比,酮的活性要低一些,但仍然可以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酮可以与一些亲电试剂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产物。

例如,丙酮(CH₃COCH₃)可以与氨水反应生成己二酰二胺。

酮还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烯醇或醇醚。

三、醛和酮在生物过程和化学合成中的应用1. 生物过程中的应用:醛和酮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例如,醛在糖代谢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参与糖酮酸代谢途径和糖异生途径。

此外,酮体是碳水化合物分解后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在饥饿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状态下,酮体可以提供能量给心脏、大脑等器官。

2. 化学合成中的应用:醛和酮在化学合成中广泛应用。

它们可以作为重要的合成中间体,用于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

醛和酮可以通过卡宴雪夫反应合成醛缩酮或酮缩醛,也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羧酸。

此外,醛和酮还可以用作配体、催化剂和试剂,参与到金属有机化学反应中。

醛和酮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醛和酮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醛和酮的结构与化学性质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个官能团,它们在化学结构和性质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探讨醛和酮的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一、结构特点醛和酮都含有碳氧双键,但在它们的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醛分子的碳氧双键位于分子的末端,而酮分子的碳氧双键则位于分子的内部。

这一差异使得醛和酮在空间构型上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其化学性质的异同。

二、化学性质1. 氧化还原性醛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容易被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相应的羧酸。

例如,甲醛(HCHO)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为甲酸(HCOOH)。

而酮由于内部的碳氧双键位置无法直接被氧化,因此其氧化还原性相对较弱。

2. 还原性醛和酮都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相应的醇。

醛在还原反应中容易失去氧原子,生成醇,例如乙醛(CH3CHO)可以被氢气还原为乙醇(CH3CH2OH)。

而酮在常规还原反应中需要较强的还原条件,因为它们的碳氧双键位于分子的内部,无法直接被还原剂攻击。

3. 加成反应醛和酮都可以通过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醛可以通过亲核试剂的加成,如氢氨基反应生成胺,碱性溶液中的亚硫酸氢盐反应生成亚硫酸盐。

而酮也可以进行亲核加成反应,但由于其碳氧双键位于分子的内部,使得加成反应相对困难。

4. 缩合反应醛和酮都可以通过缩合反应生成含有碳碳双键的化合物。

醛缩合反应中,两个醛分子的羰基碳原子经过缩合反应形成一个新的碳碳双键。

而酮缩合反应通常发生在有机合成中,例如进行马尼希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

三、应用领域1. 有机合成醛和酮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它们作为重要的中间体参与许多有机反应。

醛和酮的反应性和选择性可以通过不同取代基的引入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多样化的有机化合物合成。

2. 生物化学醛和酮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例如,醛和酮是一些生物分子的功能团,如糖类和脂类化合物中都存在醛和酮基团。

此外,醛和酮还参与到细胞能量代谢、信号传导和抗氧化等生物过程中。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本文将从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物理性质1.1 沸点和熔点醛和酮的沸点和熔点与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有关。

一般来说,具有较小分子量的醛和酮沸点较低,而具有大分子量的醛和酮沸点较高。

相比之下,醛的沸点和熔点通常比酮低一些。

1.2 溶解性醛和酮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一定差异。

较小分子量的醛和酮可以通过氢键与水形成溶解度较高的水合物,因此,一般情况下它们比较容易溶解于水。

然而,随着分子量的增加,醛和酮的溶解度会降低。

二、化学反应2.1 氧化反应醛是容易被氧化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与氧气或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其中最典型的反应是醛变为相应的羧酸。

例如,乙醛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酸。

相比之下,酮由于不含有效的氧化位置,不易被氧化。

2.2 还原反应醛和酮可以通过还原反应得到相应的醇。

还原剂如氢气、金属钠等可将醛和酮还原为醇。

例如,乙醛可以被氢气还原为乙醇。

2.3 加成反应醛和酮是亲电反应的电子受体,容易与亲核试剂进行加成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醛或酮与水进行酸催化的加成反应形成醇、醛或酮与氨的加成反应形成胺、醛或酮与含有含氧官能团的化合物(如醇或酚)进行加成反应等。

三、应用3.1 工业应用醛和酮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甲醛和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可以用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此外,醛还常用于制备树脂、塑料、纤维和染料等。

3.2 生物学应用醛和酮在生物学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醛是糖类代谢的产物,例如葡萄糖经过氧化反应可生成葡萄糖醛酮,从而参与糖酵解和糖新生等生物过程。

此外,醛还参与生物体内的脂类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

结语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通过了解其物理性质、化学反应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醛和酮这两类化合物。

(以上为正文,根据题目要求,没有重复标题内容,全文描述了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符合排版要求,语句通顺,流畅易读,不涉及发表网址链接。

(一)醛和酮的分类.

(一)醛和酮的分类.
醛和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官能团都是羰基。本文首先介绍了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然后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方面,醛和酮的沸点介于烃、醚与醇、酚之间,且低级的醛、酮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方面,醛和酮的羰基具有亲核加成反应的特性,可以与HCN、NaHSO3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此外,α氢的反应也是醛和酮的重要时,醛和酮还可以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这些性质使得醛和酮在有机合成、药物制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醛和酮的性质及其应用。

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

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

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重要的两类,它们的结构和性质有着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本文将结合实例讨论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

一、醛的结构和性质醛是含有羰基的有机分子,其分子式为RCHO。

其中R是一个烃基,称为醛基。

羰基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结构单元,因而醛中存在着C=O键。

C=O键是极性大的双键,具有双键的性质。

与其他碳碳单键相比,C=O键具有更强的化学反应活性。

醛的物理性质与它的分子质量、结构等因素有关。

通常来说,醛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嗅气,易挥发。

醛比较亲水,能够与水形成氢键,所以一些低分子量的醛,如甲醛、乙醛等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较大。

醛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一方面,醛可以被还原为相应的醇,二者相互转化形成的反应称为羰基还原。

另一方面,醛可以被氧化,二者相互转化形成的反应称为羰基氧化。

此外,醛还可以与胺、水合物、醇、酸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合物。

二、酮的结构和性质酮是含有羰基的有机分子,其分子式为RCOR'。

其中R和R'是烃基,称为酮基。

与醛不同,酮中的羰基位于碳链中部,既不在分子末端,也不在分子中心位置。

这种特殊的位置使得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醛有所不同。

酮的物理性质与分子质量和结构有关。

一般来说,酮是无色液体,具有淡香气味,不易挥发。

较低分子量的酮为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较高分子量的酮为无水中性化合物。

酮中的羰基与烃基之间仅有C-C单键,这种单键的极性小于C=O键,因而酮的化学性质相对于醛来说较为稳定,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过多的反应。

酮的化学性质表现在它的电性上,酮的极性较小,因而化合物间的吸引力较小。

在化学反应中,酮与醛的反应比较特殊,这种反应常常需要通过催化剂才能完成,反应形成的产物是一个酮和一个醇,这种反应称为克鲁孟-斯密特反应。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下面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甲醛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醛,其分子式为HCHO。

酮与醛的化学性质

酮与醛的化学性质

酮与醛的化学性质酮和醛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类官能团,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

本文将重点讨论酮与醛的化学性质,并就它们在有机合成和生物体系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酮与醛的结构酮和醛都含有碳氧双键,但在分子结构上有所不同。

酮分子中,碳氧双键与两个碳原子相连,而醛分子中,碳氧双键与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相连。

这种结构差异对它们的化学性质产生了影响。

二、酮与醛的还原反应酮和醛都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对应的醇。

还原反应是指通过添加氢化剂,在合适的条件下,将酮或醛中的碳氧双键还原为碳氢单键,生成相应的醇。

在这个过程中,氧原子获得了两个氢原子,形成了醇的羟基。

三、酮与醛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相反,酮和醛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将酮或醛中的一对氢原子替换为氧原子,形成羰基(C=O)连接的羧酸。

氧化反应可以通过氧化剂的作用实现,例如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四、酮与醛的亲核加成反应酮和醛都具有活泼的羰基碳,可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是指通过亲核试剂的攻击,将酮或醛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形成新的碳-亲核试剂结合物。

这种反应常用于有机合成中,可以构建出多样化的有机分子骨架。

酮与醛的一个重要区别是酮分子中羰基碳上的两个碳原子连接其余官能团,这使得酮分子比醛分子更为稳定。

这些不同的化学性质使酮和醛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在有机合成中,酮和醛是重要的中间体。

它们可以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到多种有机反应中,如羟醛缩合反应、烯醇化反应等。

同时,酮和醛也可以作为合成目标,通过合适的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在生物体系中,酮和醛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例如,酮体作为能量的替代物质,在饥饿或长时间不摄入碳水化合物时,能够提供给脑部能量。

此外,酮和醛还参与到生物体内的一些重要代谢反应中,如葡萄糖新生途径和脂肪酸合成等。

需要注意的是,酮和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醛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酮,而酮则可以通过还原反应生成醛。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类功能团。

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初中化学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类化合物。

一、醛的结构和性质1. 结构特点:醛分子中含有一个碳氧双键和一个与之相连的氢原子,通常以-CHO作为官能团,表示为RCHO。

醛的通用结构式为R-CHO。

2. 命名规则:醛的命名以碳原子所在的主链为基础,以-al结尾。

例如,甲醛(HCHO)、乙醛(CH3CHO)等。

3. 性质特点:醛具有以下性质:(1)醛可以发生醛缩反应,即与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醇。

(2)醛在氧化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为相应的酸。

(3)醛可以被氢气还原为相应的醇。

二、酮的结构和性质1. 结构特点:酮分子中含有一个碳氧双键,但没有与之相连的氢原子,通常以-CO-R作为官能团表示,表示为R-CO-R'。

酮的通用结构式为R-CO-R'。

2. 命名规则:酮的命名以碳原子所在的主链为基础,以-one结尾。

例如,丙酮(CH3COCH3)、己酮(CH3CO(CH2)4COCH3)等。

3. 性质特点:酮具有以下性质:(1)酮无法发生醛缩反应,因为酮分子中没有活性氢原子。

(2)酮可以被氧气氧化为相应的酸。

(3)酮可以被氢气还原为相应的醇。

三、醛和酮的区别与联系1. 结构区别:醛分子中有一个与碳氧双键相连的氢原子,而酮分子中没有与碳氧双键相连的氢原子。

2. 化学性质区别:醛与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发生醛缩反应,而酮无法进行这种反应。

醛和酮都可以被氧气氧化为相应的酸。

醛和酮都可以被氢气还原为相应的醇。

3. 化学性质联系:醛和酮都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参与一些有机合成的反应。

醛和酮都具有碳氧双键,因此在化学试剂中易受到亲电试剂的攻击。

总结: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类功能团。

醛分子中含有一个与碳氧双键相连的氢原子,而酮分子中没有与碳氧双键相连的氢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命名:
醛、酮的命名与醇的命名相似,如
,命名

3-甲基丁醛

,命名为 3-甲基-2-丁酮

探究 2 名称 甲醛 (蚁醛) 乙醛 苯甲醛
常见的醛、酮 结构简式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应用举例 酚醛树脂 福尔马林
HCHO _______ CH3CHO __________
气 __

刺激性 易溶于水
醇类(以甲 醇为例)
CH3—OH
δ

H—OCH3
(1)醛、酮的催化加氢反应也是它的还原反应,反应产物是醇 催化剂 CH3—CH2OH +H2 ――→ ______________ 催化剂 +H2 ――→ _____________
(2)在有机合成中可利用加成反应增长碳链
催化剂 +HCN ――→ ______________
2.醛基的检验
银镜反应 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
R—CHO+2Ag[(NH3)2]OH R—CHO+2Cu △ △ 反应原理 ――→ RCOONH4 + 3NH3 (OH)2 ――→ RCOOH + +2Ag↓+H2O 反应现象 产生光亮银镜 R—CHO~2Ag HCHO~4Ag Cu2O↓+2H2O 产生砖红色沉淀 R—CHO ~ 2Cu(OH)2 ~ Cu2OHCHO~4Cu(OH)2 ~2Cu2O
第3节
醛和酮__糖类
第 1 课时
常见的醛和酮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醛、酮
[新知探究] 探究 1 醛和酮
(1)概念: ①醛是指 羰基碳原子分别与 氢 原子和烃基(或 氢 原子) 相连的化合物。 ②酮是 羰基碳原子 与两个烃基 相连的化合物。 (2)饱和一元醛和一元酮的通式皆为 CnH2nO , 分子中碳 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
催化剂 +HCN ――→ _______________
探究 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催化剂 ①与氧气反应 2CH3CHO+O2 ――→ 2CH3COOH。 △ ②乙醛与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2 悬浊液的反应 实验 银镜反应 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
银镜反应
提示: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2 悬浊液鉴别,前者有银镜 或砖红色沉淀的现象产生。 问题(2) 结合甲醛分子结构特点, 甲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提示:甲醛是最简单的醛,通常把它归为饱和一元醛,但它相
当于二元醛, 如
, 因此甲醛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时, 1 mol
HCHO 可还原出 4 mol Ag。 △ HCHO+4[Ag(NH3)2]OH――→CO2↑+4Ag↓+8NH3+3H2O
几种与醛反应的试剂及加成产物如下表: 试剂名称 化学式 δ

δ

与乙醛加 成的产物
电荷分布 A—B δ+ δ- H—CN
氢氰酸
H—CN
__________
氨及氨的衍生 物(以氨为例) NH3
δ+ δ- H—NH2 __________
试剂名称
化学式
δ+ δ- 电荷分布 A—B δ

与乙醛加 成的产物
与新制 Cu(OH)2 悬 浊液反应 有砖红色 沉淀产生
实验现象
CH3CHO+2[Ag(NH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H――→ _________
CH 3CHO+2Cu ______________ △ (OH)2――→ 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CH3COONH4+2Ag↓+ CH 3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刺激性 ______ 易溶于水
杏仁味
液 __
难溶 ____
与水以任 意比互溶
染料、香 料中间体
丙酮
液 __
特殊
有机溶剂 ________
[必记结论] 1.甲醛结构的特殊性
(1)一般醛的分子
分别连接烃基和氢原子,而甲醛
分子中
连接两个氢原子。
(2)由于羰基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双键连接在一 起,因此羰基以及与羰基直接相连的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 所以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5)银镜可用稀硝酸浸泡洗涤除去 煮沸
3.醛的还原性较强,可被较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 Cu(OH)2 悬浊液氧化,也可被 KMnO4(H )溶液,溴水等较 强氧化剂氧化。 4.银氨溶液和新制 Cu(OH)2 悬浊液常用于鉴别有机 化合物分子中是否含有醛基。

―→
பைடு நூலகம்
发生氧化反应,
―→—CH2—OH 发生还原反应。
3NH ___________ 3+H2O
Cu 2O↓+2H2O _______________
(2)还原反应: 醛、酮能在铂、镍等催化剂的作用下与 H2 加成,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分别为: 催化剂 RCH OH 2 RCHO+H2 ――→ ; 催化剂 +H2 ――→ ___________。
探究 3 问题探究 问题(1) 如何鉴别醛和酮两种物质?
量的关系
银镜反应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注 意 事 项
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 (1)新制 Cu(OH)2 悬浊液
(2)银氨溶液随用随配,不可久置;要随用随配, 不可久置; (3)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 (2)配制新制 Cu(OH)2 悬 加热; 浊液时,所用 NaOH 必
(4)醛用量不宜太多,如乙醛一般 须过量; 滴 3 滴; (3)反应液必须直接加热
2.甲醛性质的特殊性 (1)甲醛在常温下是气体,而其他常见醛多为液体。 (2)甲醛的醛基氧化后仍有一个醛,因此在有关醛基反应的 计算中,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 (3)甲醛与苯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4)甲醛是居室装饰的污染物之一。
醛、酮的化学性质
探究 1 羰基的加成反应
醛基上的 C===O 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 H2、HX、HCN、 NH3、氨的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