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高校古诗词命题走向及教学对策
聋校古诗教学课堂观察及思考
聋校古诗教学课堂观察及思考作者:王正荣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1年第07期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许多理念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积极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要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
同时,聋校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
对于聋校语文教学,许多教师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对于聋校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却有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如何使聋哑学生在读古诗时,能真正感悟到古诗的意境,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呢?下面我们来观察聋校语文古诗教学的一个案例。
一、课堂案例及解读案例片断1:…… ……师:诗人李白被后世誉为“诗仙”,与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大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杜甫)师:通过查资料,你对诗人杜甫有了什么样的了解呢?谁来说一说?(指一名学生说)师:是啊,诗人杜甫只活了58岁,但却给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不朽的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叫做《绝句》(板书,齐读)。
师:这首诗是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回到成都草堂时写下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这个春光烂漫的季节。
(课件展示画面和配乐朗诵)师:欣赏完了感觉怎样?对,一个字:“美”。
师:王老师以前教过同学们几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家还能记得吗?(生:①读;②查字典;③理解句子意思;④写写画画。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自学这首诗好吗?自学时,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意思,该怎样读。
师:好,老师看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现在我想听听你们是怎样读这首诗的。
(生读)…… ……片段解读:新课程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聋校很多老师觉得学生已经是听力障碍了,思维水平明显滞后,不敢放手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浅议聋校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让 学生更容 易掌握 如在教“ 山” 、 “ 火” 、 “ 田” 、 “ 鸟” 、 “ 目” 等字时,
我 首 先在 黑板 上 画好 山峰 , 柴 火苗 . 田地 , 小鸟 , 眼 睛的 样 子 , 让 小 朋 友 去 连 线认 识 .然后 告 诉他 们 古 时候 的人 们 就 是这 样 造 字的 , 小朋友都感兴趣极 了. 很快就牢记 了这些字。低年级的课文都有 很 多 色彩斑 斓 的插 图 . 充 分利 用这 些插 图, 也有 助 于识 记 生 字。 在 参考 文献 : f 1 ] 黄 小梅 . 对识字教 学的几点反思I 1 I _ 考试周刊, 2 0 0 9 , ( 0 6 ) . 教“ 蝴蝶 ” 、 “ 蜻蜓 ” 等难记 的字时. 我让学生在课 文插 图中找 出蝴 蝶. 蜻蜓 . 并 在 这 些小 动物 的 旁边 写 上 “ 蝴蝶 ” 、 “ 蜻蜓” , 这样 , 每当 『 2 ] 何凤娟. 创新 识 字教 学 四法 m西 江教 育 论 丛, 2 0 0 7 , ( 0 2 ) . 『 3 ] 张永强. 小 学语 文低 年 级 识 字教 学m冲 国教 育技 术装 备 , 学 生看 见插 图就 “ 顺便 ” 记 住 了这 些 字 。 四、 启 迪创 新 思维 。 体 验成 功 快 乐 2 0 0 9 , ( o 5 ) . 教 师 的 最 大快 乐是创 造 出值得 自己 崇拜 的 学 生 。杨 再 隋 这 『 4 1 张 茜. 浅谈 低年级 识字教 学 中的兴趣培 养m. 语 文天地, 样说过 : “ 尊重学生。 发展 个性 ; 关爱学生 , 理解宽容 ; 相信学生, 诱 2 0 0 9 , ( O 1 ) . 发潜能 . 激发创新。” 我 对 这 深信 不疑 。 记得 我 在 给 孩 子 们 区别
【 中图分类号 】 G 7 6
高中聋生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兴趣较低 ,另一方 面是 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可能不太适合学生 ,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 教师课 文内容的选择 以及教学方式的 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 高 中聋 生语 文 教 学 水 平 提 升 策 略 1 . 创设想 象空间 , 引导阅读 在对聋生进行高中语 文教学时 , 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 『 剧读 能力 的提升 。 一是要推荐书 目进行阅读。教师要 布置专 ¨的阅读 书 目来 对 学 生 进 行 引 导 , 丰 富 学 生 的 知 识储 备 , 加 强 语 文能 力 。 一 是要促 进学生想象能 力的提升 , 引导学生进入语 文的场景 加深 学 生学 习的印象 。 2 . 提升 自信 , 引导质疑 要 加强 自信教育 , 一是要在学 习中进行鼓励式教学 , 为每 学 生 设 立 有 针 对 性 的 阶段 性 小 目标 , 在 学 生 完 成 阶 段 性 目标 之 后 进行适 当的奖励 , 通过 阶段性 目标的完成增强学生 自信心 。二是 要寻找适宜 的教学 素材 , 制 定有针对性 的学 习帮助计划 , 通过学 习能力的提升来培养学生 自信 心。 3 . 创设情景剧 , 情景交融 要善于创设情 景剧 , 也 就是进行角色扮演 , 比如 在教学 苏轼
关键词 : 创 设 情境 ; 引入技术; 引导 阅读
语文教育中 , 最重要 的是学生听说 读写能力 的培养 。 但是, 由 趣较低 , 导致 在 学 习时 , 不 愿 意 对 课 文 进 行 进 一 步 的思 考 , 小 愿 意 于聋生 的先天身体条件 问题 , 经 常会 出现一些 问题 , 学 习的过程 对作者的意图和当时的写作背景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 会 比一般的学生困 。聋生语文教学应 当寻找不 同于普通教学 4 . 学 习兴 趣 低 下 分 析 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阶段是聋生知识 到 的 难 比较 多 , 导致 学 习 的
关于聋哑学生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简析
关于聋哑学生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简析【摘要】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和健全学校有所不同,它肩负着培养耳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特殊任务,它对耳聋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发展思维能力、发展智力、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都有直接的影响。
本文通过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加强其他学科的语言培养功能,促进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来提升聋哑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聋哑学生;交往能力;语言训练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不仅在实践中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一、聋哑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聋哑生语文教学之所以效率不高,难以推行,不仅由于聋哑生在生理上的原因,同时也有教学方面的因素。
1.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基础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虽然在低年级学习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运用语文的要求,学生必须在中、高年级继续学习中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
虽然《大纲》上说,中、高年级语文对教学侧重节、段、篇的教学,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忽视词句的基础教学。
因此,在中、高年级,我们必须先从词句入手,帮助学生弄清生词和句子的意思,积累词语,听写句子、句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分析。
然而仍然还有很多高年级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词汇与句子的学习,导致学生学完一课后茫然无获。
2.忽略了聋哑学生运用语文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首先,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儿童学会语文总是通过与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逐步掌握的。
聋哑学生也不例外。
聋哑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目的是能用语文与他人交往,如果不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就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可是目前在聋哑学校语文教学中,却大大忽视了这个问题。
要想提高聋哑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改变教材,加入对话内容,采用交际性教学方式,在学校内及学校周围营造一种适合聋哑学生运用语文进行交流的氛围。
3.不重视语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聋哑学生的语法知识特别缺乏,在读句子理解句意时很容易出错。
耳聋学生由于耳聋,不像正常儿童那样,在学语阶段不仅获得了各种语文的声音,而且还懂得各种语文的意义及其应用的环境。
教授聋儿学习古诗的方法
度 地提高古诗教学效率的 目的 。古诗 因为文言文词语 较多 , 意义
浓缩 , 更加上 聋儿认知层 次较低 , 对过 去的历史背景 与生活 环境 缺乏认 识 , 所 以给他们学 习造成 了一种障碍 。而信息技术手 段的
都是云雾 ,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接下去可请幼儿 自由
发挥地表演。
不限。
个 情景 , 觉得春天 的小 鸟很可爱 , 春天 的花朵 叫人疼 , 于是他 就拿
起笔, 写 了一首题 为《 春 晓》 的诗 , ( “ 晓” 是 明的意思 , “ 春 晓” 是春 教师结合诗歌 内容 , 通过相应 的动作演示和形象 的讲 解让聋 天的早晨 ) : 春眠不觉晓 , 处处 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儿理解 , 进 而再通过角色表演的方法 } 上 其 掌握。如 : 贾岛 的《 寻 隐 让 聋儿在故事 中提问 , 在故事 中理解诗意。
手翻书就 能捕 捉到灵动 的文字 、 精彩的画面。在阅读 中欣赏 , 让学 能 力 。
生领会那 种浓烈 的感情如 何用英语 来传达 ; 在欣 赏 中阅读 , 让学
最后 , 要想让 学生从欣 赏阅读 中获 得快乐 , 达 到欣 赏 阅读 的
生意会那些 不可言传 的东西来感动 t 2 , 灵。
秋天 : 《 静夜思》 《 九月九 日忆 山东兄弟》 《 山行》 ; 冬天 : 《 江雪》 。
( 作 者单 吉林 市聋 儿 听力语 言康复 中心 )
・ 编辑 杨兆东
这样 的例子不 胜枚举 , 如 果教帅能 深入地 投入 到教材 中 , 随 本深层 内涵 中, 通过借 鉴 、 模仿、 积累 , 真正提 高学 生学 习语 言的
略谈聋校古诗的五步教学
一
古诗, 以 其精炼的 语言、 深厚的情感、 丰富的想象及高度 的 概括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寄 托作者的 喜怒哀乐, 成为中国
聋生初步了 解古诗文的文体特点, 感受古诗文的 艺术魅力, 怀。每一位诗人, 由于他身处的时代不同, 社会背景不同, 人生 经历不同, 因而影响着他诗歌创作内容的选择; 每一位诗人, 由 树立聋生古诗文的 文体意识, 大 体掌握古诗文的学习方法与 他个性特点的 差异, 切入社会的角 度不同, 因而也 影响着他 技巧, 逐步 提高聋生的 古典文学艺术素养, 对其今后进一步 于 诗歌创 作的 表现 手法。 或浪 漫豪 迈, 或现实 婉约。 因 而, 要想深 学习 古典诗文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理 解每一 首诗 歌作品, 必须先从 认 识它的 创作者—— 诗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古诗有其不同于 其它文体 入 对于聋 生来 说, 由 于阅 读范围 有限, 知 识积累 不够, 对 的独特特点和 艺术魅力。 聋校教师在教学中, 应牢固 树立和 人开始。 代诗人 及其所 处的 时代 背 景知 识了 解 甚少, 很难 深刻理 解诗 切实增强古诗文的文体意识, 紧紧围绕古诗文的文体特点, 古 反映的当 时的 社 会现实 生活, 很 难准确 领会诗 歌所 表达的 密切联系聋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实际, 开展聋校古诗文教 歌所 学。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对此进行了 积极探索与尝 诗人的丰富情感。因此, 聋校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导聋 认识诗 人。 引 导聋生了 解 诗人的 生平简 介, 把 握诗人的 创作 试。 坚持从五个环节人手开展聋校古诗文教学活动, 让课堂 生 飘溢浓浓诗香, 进发优雅诗味, 以 切实提高古诗的课堂教学 特点, 并深入了 解该诗创 作的 时代背 景, 为深 入学习理 解诗歌
浅议聋校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浅议聋校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作者:周宝玉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05期【摘要】古诗词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训练其语言思维,但在聋校,古诗词教学却面临重重困境,笔者试图通过分析目前聋校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探索聋校古诗词教学的新出路。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聋生 ;困境 ;出路【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1-0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富有魅力的语言和深远的意蕴至今陶冶着我们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怀。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聋校也是如此。
在古诗词这一重要领域,老师们花大量的时间不遗余力地教,学生也花了大量时间全力以赴地学,然而其教和学的效果却似乎都不尽如人意。
在聋校,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了。
下面笔者仅就聋校古诗词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谈谈对于古诗词应当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聋校古诗词教学的效果耗时长、见效慢,鉴于聋生理解领悟能力较弱的特点,许多教师仍旧习惯于将诗歌当作文言文来教,一字一句详细讲解,再反复让学生背诵和默写。
即便教师“用心良苦”,结果学生对诗歌内涵一知半解,仅停留于会背诵的阶段,几年下来虽然学习了很多诗歌,但是鉴赏诗词的水平却不见明显的长进。
因此,笔者认为聋校古诗词教学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一、鼓励朗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古诗词,诵读很重要。
大多数聋生由于听力受损导致对声音不敏感和对自己的声线不自信进而不愿大声朗读,他们往往用默读甚至看代替有声朗读,这样学习效果就差很多,因为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其音韵美,而这种音韵的美感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切身体会。
另外,朗读除了可以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学习者更可以体会诗词的意蕴及情感,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仅可以感受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韵之美,更可以体会女词人凄苦无告的心境。
浅谈视障高中学生古诗词阅读的有效教学——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
步形成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 到 了高 中阶段 , 《 普 通高 中语 文 认 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 ,体会其基本 精神和丰富 内涵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 础。 ” 可见 , 古诗词教学是义务教育盲校语文课标 、 高 中 语文课程标准等都十分关注 的重要 内容 ,盲校语文教
“ 把 吴钩看 了” , 书中对“ 吴钩” 的解 释为“ 古代吴地制造 的一种宝刀” , 学, 丰在翻译的时候直接 将书 卜的解 释抄 下来 , 翻译 为“ 把 古代吴地制造 的一种宝刀看了又看” 。 三、 提 高古诗 词教学实效的策略 ( 一) 课前 : 确定学 习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 目标 是实施教 学活 动的依据 和评价标 准 , 教
的知识点 同时 , 还 要教给 学生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 不断提高其鉴赏古诗 阋的技巧和能 力
法做 到“ 望文 生义” , 用 盲 文 学 习 的学 生 在 初 渎 文 本 的
时候 ,南于 自身阅 读古诗词积累不够或遇到 的作品 比
较生僻 , 无 法 依 靠 经 验 猜 测 字 词 的读 音 , 难 免 会 有 挫 败
自居易和李商 隐等诗 人的作 品 ,必修 四选取 的则 是宋 代苏东坡 、 辛 弃疾 、 柳永 和李 清照等人 的代 表作 品。从 编排上看 , 必修教材 “ 阅读与鉴 赏 ” 部分 共 2 0个单元 , 古诗文 3 个单元 , 占比为 1 5 %。 整套教材共 5 2篇课文 ,
从学生方面看 , 学习古诗词 的兴趣不浓 , 有 畏难情 绪, 学生 的古诗词语感不 强。因为盲文是拼音 文字 , 无
师应 高度重视 , 深入践行 。
( 二) 教 材 中列 为 重 点 内容
从教师方 面来讲 , 有认识不足 、 能力不够和方法不 好等问题 。 教N ̄ l ' l 对古诗词的教学不够重视 , 理解不到 位, 对于一些经典篇章只是草草分析 , 并未有效引导学
诗中有画画中解诗——聋校诗歌鉴赏课研究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 如 此,杜 牧、苏 东 坡、李 清照亦如此.诗 词 绘 画 皆 艺 术,那 必 有 共 通 之 处———意 境. 所谓“意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思想 感 情 与 诗 中 所 描 绘 的 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 的 艺 术 境 界,是 诗 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要体味 到 诗 词 的 意 境 之 美,必 须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所谓意象是 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体现思想的景 或 物. 例 如:望 月 怀 远;闻 笛思乡;鸿雁思亲;杜鹃佳人志士;东 篱 隐 居 脱 俗 ������������ 聋 生 通 过对诗词的研读,抓 住 意 象 入 画,这 是 他 们 画 中 的 内 容. 通 过色彩表现出诗词的意境,这是诗词 的 基 调. 每 个 人 的 体 验 不同,艺术素养的高低不同,绘出的图 卷 自 然 有 参 差,相 同 的 是 都 在 用 心 体 验 ,是 个 性 化 的 阅 读 审 美 ,这 就 是 鉴 赏 .
因此,诗词教 学 效 果 很 不 理 想. 平 时 的 教 学 检 查 中,绝 大多数的同学背诵学过的古诗词存在很 大 困 难,甚 至 减 少 背 诵范围,只单独背诵诗中的名句也仍 不 可 行. 更 遑 论 对 诗 词 内容、情感、艺术 表 现 手 法 的 感 知 和 理 解 了. 聋 生 没 有 健 全 学生的接触面广,理 解 和 接 受 新 知 识 比 较 困 难,信 息 接 受 的 渠道比较单一,存在 不 连 贯、片 断 性,“他 们 不 能 像 正 常 人 那 样,利用贮存在长时 记 忆 系 统 里 面 的 语 义 信 息,对 短 时 记 忆 里面的语音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加工,来 促 进 短 时 记 忆 保 持 的 效 果 ,因 而 遗 忘 率 特 别 高 ”.
聋校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起分享 、 一起分 析 , 感 受儿 童诗独有 的韵味 。 如: 杨唤 的
《 蜗牛》 , 金 波 的《 如果 我 是 一 片雪 花 》 , 林 焕 彰 的《 影
子》 , 雪 夜 的《 树 叶》 , 冰心 的《 雨后 》 , 绿原 的《 小 时候 》 ,
教诲, 学生专心苦读/ 大家齐心协力供 创美好前途 ” 等。
作方法 、结合插图并发挥想象续写诗 歌这样 的教学 流
程进行 教学 。
笔者发现 , 学生们提交上来 的作业 , 充满 了想 象和
童趣 ,而且诗情 溢于笔端 : “ 风儿在 哪里? 你不 知道 , 我不知道 。, 你看 , / 五星红 旗在空 中翩翩 起舞 , / 风儿 已
从那 里走 过 。” “ 风儿在哪里 ?你 不知道 , 我不 知道 。/
让 学生结合插 图, 发挥各 自的想 象 , 自己创作几节 这样
的诗歌 。
儿 童诗是孩子天真 、 稚气 的流露 , 是七色世界充 满 奇妙幻想 的凝 结 , 是开启美好世界航程 的起 始 , 是锤 炼 语 言、 提 高写作 能力 的载体 , 是提升语 文素养 的重要 教 学 内容 。 在儿童 诗的教学 中, 教师可 以按照分析并确定 诗歌节 奏 、 有表情地诵读诗歌 、 深入理解诗 歌 内容和创
二、 赏析名篇 。 体 昧 诗 韵
如 苏教 版《 语文与生活》 第九册第 一单元练 习 1 中
有这样一个小 练习 : 读读诗句 , 并模仿前 两节诗句续 写 你看 梢轻轻地摆动 / 风儿 已从 那里走过 。 ” 第二节 : “ 风儿在 哪里 ?/ 际不知道 , 我不知道 。 / 际看 瑚 面泛起
想象缺乏创造性 , 使作 品程式 化和成 人化 。 在对经典大
聋人高校古诗词命题走向及教学对策
聋人高校古诗词命题走向及教学对策刘德峰(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摘要本文在研究近十年来部分聋人高校语文试题,特别是古诗词赏析试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聋人高校古诗词命题的走向,确立了古诗词教学的对策,即:有针对性地加强诵读和默写;加强诗歌的意象研究;适当结合诗人的现实处境,准确把握诗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善于整合诗词内外和课堂内外的有关信息材料,引导学生增大积累,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应考成绩。
关键词聋人高中高考走向古诗词教学对策。
古典诗词的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对于聋人普通高中来说,诗词赏析有其特殊的难度。
因为古典诗词的节奏、韵律美和词人的听觉形象、听觉效果的表现,是聋生很难感受和体验到的,因此,诗词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通过平时的教学检查和前两年高考前的复习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同学对学过的古诗词很难背诵下来,甚至诗中的名句也记不住,至于对诗词内容、情感、艺术表现手法的感知和理解,那更是肤浅得很。
这是由于聋生没有健全学生的接触面广,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比较困难,他们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里面的语义信息,对短时记忆里面的语音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加工,来促进短时记忆保持的效果,因而遗忘率特别高。
然而,聋人高校(主要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为例)的考试中,诗词赏析方面的题目分值越来越大,要想提高聋生的高考成绩,就必须注重研究古典诗词教学方法,讲究应试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为此,本文拟谈以下两个相关问题。
一、古典诗词的考试走向先看普通高校的变化。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已做了明确的修订,取消了试卷的内容、题量、赋分的规定,取消了各类题型的占分比例,取消了参考试卷和参考答案。
这四个“取消”意味着出题者自主性的扩大和试卷结构的不确定性。
但从2005 年全国和一些单独命题省份的16套试卷的结构变化情况来看,可以确定这样的变化趋势——古典诗词鉴赏和默写题的分值均呈上升状态,古诗鉴赏的分值( 2004年为6分)上调的有6套试卷,均上调到8分;默写的分值(2004年为4分)上调的有5套试卷,上调到5分、6分不等。
聋校中年级学生古诗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
聋校中年级学生古诗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摘要】古诗用词讲究、意境优美,但现行聋校古诗课堂教学很多仅仅停留于对诗句的解释和背诵,以至于忽视了古诗的美感。
为了让听障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更好地解读诗歌,聋校的古诗课堂教学,应是美丽和快乐的。
课堂上,可通过巧妙引导近诗歌,由字想画晓词义,拼凑美画入诗境,填词造句通诗义,情境朗读悟诗情,编写创作展诗意等快乐的古诗阅读鉴赏策略来引导学生亲近、感受、解读并感悟古诗的美。
【关键词】审美视角意境体验古诗文教学策略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绮丽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它短小精炼,用词讲究;它意境优美而又思想深刻,或赞美,或抨击,或感慨,或言志……学习古诗,有助于听障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审美情趣,熏陶审美情怀。
然而,在目前的聋校古诗课堂教学中,听障学生把对古诗的学习仅仅停留并局限于对诗句的解释和背诵,整节课也就围着这两点转,以至于忽视了古诗本身的美感。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习惯于按照“认识诗人,了解创作背景”“划分停顿,朗读古诗”“解词析字,理解诗句”“把握文意,体验意境”的环节来平白直接地引导学生学习,而没有深入趣味性地去引导,让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古诗的美丽意境。
如果想让听障学生真正地在古诗文化的美中去探究诗歌内涵,感受诗人情怀的话,得先有一个美丽的、快乐的课堂。
现就以《绝句》和《悯农(其二)》两篇古诗的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解读古诗赏析课堂。
一、巧妙引导亲近诗歌古诗特有的文体与句法特点,让听障学生望而却步。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课堂困境,相信不少特殊教育教师也碰到过。
古诗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是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文体,他们平时接触较少,加之生活经验的积累不足,他们很难独自解读古诗,心理上自然而然就对古诗这种文体产生了一种抗拒感。
原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一至十八册总计安排十二首古诗,第一首古诗出现在第十册,现2017版新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已出版至第十二册,总计安排四十一篇古诗,其中第一首古诗出现在第三册,由此可见,新课标和新教材都对学生解读古诗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聋生的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
― 、让阅读更加深入
读 :“陆游临终之前,还 惦 记 着 中 原 ,1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家
一 直 以 来 ,教师对古诗文的教学都是采用“释义一感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这样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光
悟一积累一运用”的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聋生处 大。”他们的解读来自景物、人物、诗人等不同角度,让古诗
纵 横
实践活动,促进聋生自主感悟、自主教育。笔者尝试以"评 给 出 解 读 ‘又 一 年 ’表 示 很 多 年 ,我 从 课 外 资 料 上 查 到 ,
读 ”的方式,带领聋生在积极思辨、主动审美中高效阅读古 金人在这里统治了六十多年,在 这 两 万 多 个 曰 子 里 ,人们
诗文。
翘 首 南 望 ,依 然 没 有 忘 记 自 己 的 祖 国 。”还有的聋生 给 出 解
在组织聋生对文本进行评读时,要围绕课程学段目标和单 的 方 式 ,让聋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逐步树立正确的人
元 语 文 要 素 进 行 ,不 可 天 马 行 空 。
生 观 、价 值 观 和 世 界 观 ,培 养 他 们 的 团 队 精 神 和 合 作 意 识 ,
例 如 ,笔者在教学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 (作者 单 位 :江苏省淮安市
一 诗 时 ,组 织 聋 生 阅 读 后 ,引导聋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诗 特殊教育学校)
下旬刊2021年 6月
本 ,而后在积极的表达中锻炼语用能力,促进自身成长。 聋 生 ‘‘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逻
例 如 ,在教学王 昌 龄 的 《从 军 行 》一 诗 时 ,笔者先让聋 辑 ,笔 者 在 聋 生 急 于 表 达 之 前 ,会 以 小 组 讨 论 、交流的方
论听障儿童康复中古诗教学的意义及内容选择
论听障儿童康复中古诗教学的意义及内容选择一、古诗教学对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的意义(一)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聋儿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古诗是浓缩的语言,简洁凝练,音韵和谐,具有鲜明的节奏,富有强大的表达力。
在日常繁琐枯燥的语言康复教学中恰当引入古诗,为聋儿营造一种别样的语言环境,减轻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压力,让其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习语言。
古诗中摇头晃脑的动作聋儿很乐意去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让听障儿童产生说的欲望。
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聋儿很容易掌握,他们乐于去重复练习,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补充、完善自己的发音、用词,提高自己的语言清晰度,在心理上真正让听障儿童敢说、想说、会说。
另外在解析古诗词整句、整首的含义基础上,促进他们理解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其口语及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古诗教学有助于培养听障儿童良好的性情听障儿童因语言障碍,生活圈子较窄,极易形成自卑、猜疑、自私、难守纪律、不明是非、与他人相处困难等缺点,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养成自立于社会的良好行为规范有着不利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感情还能感染别人,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古诗常常以情制胜,以情感人,里面蕴含无穷的精神力量。
例如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让聋儿产生自信情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让聋儿体会坚强独立的情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让聋儿体会朋友之间的感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聋儿学会体量和善待别人的情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聋儿懂得感恩的情感。
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不已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境界都蕴含在古诗中。
品味古诗词中优美的感情、旷达的人生、百折不挠的意志,让聋儿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发现生活的美好,善待自己,直面人生,迎接挑战,懂得感恩,友好别人。
审美视域下的听障学生古诗赏析教学策略刍议
作者简介:张圆圆(1987-),女,浙江台州人,一级教师,从事听障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
张圆圆(浙江省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浙江台州318050)摘要:古诗用词讲究、意境优美。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美感,更好地解读古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审美情趣,涵养审美情怀,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巧妙引导,亲近古诗,即文法上的认同和故事氛围的营造;想凑填造,解读古诗,即由字想画晓词义、拼凑美画入诗境、填词造句通诗义;情境朗读,品悟诗情;编写创作,展现诗意。
关键词:审美视域;听障学生;古诗赏析教学;意境;教学策略;文化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2;G7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1-0129-04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绮丽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其短小精练,用词讲究,意境优美而又思想深邃。
学习古诗,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审美情趣,涵养审美情怀。
然而,在目前聋校古诗学习中,学生仅仅停留在对诗句的解释和背诵上,忽视古诗的美感。
部分教师习惯于按照“认识诗人,了解创作背景”“划分停顿,朗读古诗”“解词析字,理解诗句”“把握文意,体验意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使学生无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要想让学生在古诗文化的美感中去探究诗歌内涵,感受诗人情怀,就要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
一、古诗赏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1.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古诗以想象为基础出现画面感,从而产生美感,这就是对古诗最基本的审美感受[1]。
由于年纪和生理上的缘故,小学生的想象力较强,对古诗的感受较深[2]。
在古诗词赏析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各种感觉都激发出来,让他们的审美情绪得到充分调动,让他们将美的感觉融入古诗所创造的艺术空间中。
比如,学生在郊游中,见到落日晚霞,会很自然地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学生在沙漠中旅游,会很自然地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浅议聋校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15年5月上旬刊浅议聋校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出路周宝玉(南京市聋人学校江苏南京210007)【摘要】古诗词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训练其语言思维,但在聋校,古诗词教学却面临重重困境,笔者试图通过分析目前聋校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探索聋校古诗词教学的新出路。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聋生困境出路【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1-0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富有魅力的语言和深远的意蕴至今陶冶着我们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怀。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聋校也是如此。
在古诗词这一重要领域,老师们花大量的时间不遗余力地教,学生也花了大量时间全力以赴地学,然而其教和学的效果却似乎都不尽如人意。
在聋校,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了。
下面笔者仅就聋校古诗词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谈谈对于古诗词应当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聋校古诗词教学的效果耗时长、见效慢,鉴于聋生理解领悟能力较弱的特点,许多教师仍旧习惯于将诗歌当作文言文来教,一字一句详细讲解,再反复让学生背诵和默写。
即便教师“用心良苦”,结果学生对诗歌内涵一知半解,仅停留于会背诵的阶段,几年下来虽然学习了很多诗歌,但是鉴赏诗词的水平却不见明显的长进。
因此,笔者认为聋校古诗词教学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一、鼓励朗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古诗词,诵读很重要。
大多数聋生由于听力受损导致对声音不敏感和对自己的声线不自信进而不愿大声朗读,他们往往用默读甚至看代替有声朗读,这样学习效果就差很多,因为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其音韵美,而这种音韵的美感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切身体会。
另外,朗读除了可以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学习者更可以体会诗词的意蕴及情感,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仅可以感受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韵之美,更可以体会女词人凄苦无告的心境。
手语诵读在聋校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手语诵读在聋校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指导策略摘要:本文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了指导听障学生手语诵读诗词的方法,即调整适当的诵读目标以及时机,创设恰当情境,选择合适的手语诵读,并选择学生欢迎的展示方式。
这样有效指导听障学生手语诵读,帮助学生深入地感悟古诗词丰富的意蕴和内涵。
关键词:手语诵读;聋校语文教学;策略指导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古诗词短小精练、寓意深远、韵律和谐、平仄有致,具有很强的诵读价值。
但是,对于丧失听觉和语言功能的听障学生而言,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韵律却是很难体会和把握的。
那么如何有效指导手语诵读,帮助听障生整体感知古诗词大意、感受古诗词特有的韵味、生动有力地再现古诗词的思想情感,就成为聋校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诵读策略方面的一些思考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笔者借鉴了一些普校诵读训练方法,做了适当调整,运用到听障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一)创设情境诵读只有对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有了亲近感,学生才能投入更多的热情和信心去品味古诗词。
配合听障学生直观性思维的特点,教学时,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支持,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展现古诗词意境美的视频,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表现了苏轼对西湖美景的赞誉,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初为学生展示了西湖美景的影像资料,请听障学生以优美的西湖风景照片作为诵读背景,让学生在诵读中欣赏了作品的意境美,并初步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根据古诗词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诵读目标和选择不同的诵读时机虽然诵读法教学在普校应用普遍,但是不得不承认,无声的手语诵读并不能很好帮助学生感受诗文的音韵美,而且面对一些晦涩引典的诗歌,手语诵读有时也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首诗文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诵读目标。
特殊教育语文古诗教学五步法
特殊教育语文古诗教学五步法发布时间:2021-06-18T10:07:51.5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作者:叶昌美[导读] 《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 年版)》明确要求聋生背诵优秀诗文150 篇(段)。
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但由于聋生个体化差异大及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在开展教学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基于古诗本身具有语音精炼、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等特点,笔者梳理了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五步法,期望能最大程度调动起聋生的积极性,让教师教学更轻松,让聋课堂更高效。
叶昌美贵州省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贵州黔西南 562400【摘要】《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 年版)》明确要求聋生背诵优秀诗文150 篇(段)。
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但由于聋生个体化差异大及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在开展教学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基于古诗本身具有语音精炼、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等特点,笔者梳理了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五步法,期望能最大程度调动起聋生的积极性,让教师教学更轻松,让聋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特殊教育;聋教语文;古诗教学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93-01《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 年版)》明确要求聋生背诵优秀诗文150 篇(段)。
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新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了75 首古代诗文供选择,为聋学校的古诗教学指明了方向。
基于古诗本身具有语音精炼、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等特点,使聋教语文教学更有韵味及趣味,在聋生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聋生个体化差异大及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在开展教学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笔者梳理了自己在语文学科上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五步法,期望能最大程度调动起聋生学生积极性,让教师教学更轻松,让聋课堂更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人高校古诗词命题走向及教学对策刘德峰(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摘要本文在研究近十年来部分聋人高校语文试题,特别是古诗词赏析试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聋人高校古诗词命题的走向,确立了古诗词教学的对策,即:有针对性地加强诵读和默写;加强诗歌的意象研究;适当结合诗人的现实处境,准确把握诗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善于整合诗词内外和课堂内外的有关信息材料,引导学生增大积累,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应考成绩。
关键词聋人高中高考走向古诗词教学对策。
古典诗词的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对于聋人普通高中来说,诗词赏析有其特殊的难度。
因为古典诗词的节奏、韵律美和词人的听觉形象、听觉效果的表现,是聋生很难感受和体验到的,因此,诗词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通过平时的教学检查和前两年高考前的复习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同学对学过的古诗词很难背诵下来,甚至诗中的名句也记不住,至于对诗词内容、情感、艺术表现手法的感知和理解,那更是肤浅得很。
这是由于聋生没有健全学生的接触面广,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比较困难,他们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里面的语义信息,对短时记忆里面的语音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加工,来促进短时记忆保持的效果,因而遗忘率特别高。
然而,聋人高校(主要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为例)的考试中,诗词赏析方面的题目分值越来越大,要想提高聋生的高考成绩,就必须注重研究古典诗词教学方法,讲究应试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为此,本文拟谈以下两个相关问题。
一、古典诗词的考试走向先看普通高校的变化。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已做了明确的修订,取消了试卷的内容、题量、赋分的规定,取消了各类题型的占分比例,取消了参考试卷和参考答案。
这四个“取消”意味着出题者自主性的扩大和试卷结构的不确定性。
但从2005 年全国和一些单独命题省份的16套试卷的结构变化情况来看,可以确定这样的变化趋势——古典诗词鉴赏和默写题的分值均呈上升状态,古诗鉴赏的分值( 2004年为6分)上调的有6套试卷,均上调到8分;默写的分值(2004年为4分)上调的有5套试卷,上调到5分、6分不等。
再看聋人高校的一些变化。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招生考试要求明确提出“我们将根据聋人高校的发展逐步将试题范围与普通高级中学教育规范接轨。
在入学考试中,部分选拔试题将高于这一基本要求,但所涉及知识也是普通高中中等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
”仅以该校1997年到2005年的语文试卷就可以看出,前两年Array的试卷中没有涉及到诗词考题,从1999年开始后的四年内无阅读理解和鉴赏诗歌的题目,仅有默写诗文名句和判断题(3-5分)。
到了2003年,加了一道阅读杜甫《春望》的小题(6分),考查对诗中重点词语、节拍、思想感情的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
到了2004年,阅读王维的《鸟鸣涧》(两个小题共8分),还安排了一个赏析现代诗歌的题(戴望舒的《偶成》),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仍可以看出其诗歌考试题的难度和宽度在加大。
到了2005年,安排了一道赏析“绝句”的题(石柔的“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8分),考查的内容由把握诗意,到理解思想感情,再到明确艺术特色,已经很全面了,而且分值增加到8分。
(可参看上表。
)在诗歌阅读方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语文入学考试的基本要求是: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另外,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对古代诗文阅读也做了新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看来,古典诗词的考核内容及其分值的变化势在必行,其变化趋势可总结为四点:(1)由对古诗词基础知识的考查发展到阅读鉴赏能力的考查。
(2)由考查背诵、填空到考查独立鉴赏能力,题型越来越灵活。
(3)考查范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4)试题分值逐年加大,而且考查重点由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发展到综合能力的考查。
二、古典诗词教学的对策总结、分析、评价前几年聋人高校古诗词高考试题及命题走向,无疑会对今后的古诗词教学及2006年的高考复习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如何更好地提高聋人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应试成绩,本人觉得应讲求以下几方面的对策:1.加强诵读和默写(1)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对策,都不能忽略诗歌本身的特点。
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和音乐性告诉我们,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
对于正常学生来讲,无论哪一种教学设计都要重视朗读的训练,教会学生“美读”,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对于聋生来讲,这当然是一个难题,我们必须正视。
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把正常人外在的朗读体验通过合适的渠道内化为聋生一种心灵的朗读,然后通过手语和表情表现出来。
这需要研究聋生特殊的接受心理。
比如通过教师的手势、表情、节拍或特定形象,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再通过师生互动,把握诗歌节拍和韵律,体会诗歌的高低起伏、起承转合。
如学习《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完全可以通过对节奏,诗中形象的演示、模仿,感受诗歌中表现的春天里美好的意境和感伤的情调。
(2)加强诵读,必须在引导的基础上监督学生背下来。
不管是理解基础上的背诵,还是讲解之前的背诵,这一步都是必须的。
因此,本人在教诗词单元之前,先布臵背诵任务,让学生抓紧时间,尽可能地全部背诵,先在背中自己体会,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上课后,先检查背诵,由背之不多,到背之较多,由背的不熟,到滚瓜烂熟,然后默写,为下一步赏析打下牢固的基础。
否则,任务尽管留,不加强课上检查的力度,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学生根本就不会或不能很好地完成这样的作业。
因此,本人的语文课前五分钟便成为学生自觉背诵和检验背诵的阶段。
这一阶段课堂气氛热烈,背诵效果理想。
(3)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他们获取知识更多的依赖视觉,所以在诵读和背诵的基础上,加强默写这一环节,既能检验背诵的实际效果,又能在默写的过程中,发现容易写错的字,有效地导入对于内容的理解,为提高鉴赏能力夯实感性基础,从而缩短了教学时数,有效地加快了教学进度。
效果比较理想。
(4)通过默写还可以纠正易错的字,如“采”字的“”字头,学生写成了“”下面加一个本字,这是不少同学易写错的地方。
通过默写还可以发现学生习以为常的错别字。
如把“忘”写成“忘”,发现后学生大吃一惊,因为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就这么写。
(5)有些错别字,属于学生的理解错误,所以纠正这样的错别字,对于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基调很有帮助,并由此了解到诗人用词的精练、形象与准确。
比如默写陶渊明的《饮酒》(《语文》第五册九年义教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
),有些学生很容易把“悠然”写成了“油然”。
针对这一突出的问题,本人先让学生发现并改正,然后引导学生辨析两个词语的不同(“悠然”为悠闲的样子,“油然”是自然而然的情形),弄清此诗中用“悠”而不用“油”的理由,就可以准确地把握诗歌形象和作者隐居的闲情逸志。
所以加强默写,特别是公开默写,既能检查背诵的熟练程度,又能加强背诵效果,改正书写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不坚持背诵和默写的班,没有一个学生能想起这首诗。
坚持背诵和默写的班,先有两个学生写出了本诗的名句,在老师提示一句后,有两人默写全对,一多半几乎全对,赏析题正确率也较高,可见采用上述方法,益处很大。
2.加强诗歌的意象研究诗歌的意象研究是赏析诗歌的要点。
因为诗歌主要通过意象来表达感情、表现意境,达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
诗歌中的“明月”“流水”“花”“蝉”“鸿”“柳”“鸟”等意象在诗歌中使用的频率最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每一种意象的特点和它们主要用来表达那些方面的情感,从而通过这些典型的意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鉴赏能力。
如“花”这个意象,在古诗中可以表现如下思想感情:写花落,多言春已尽,以此来表达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红颜易去,时世变迁的无可奈何之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现痛苦的伤时情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花象征风华正茂,娇美多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等等。
在对一首诗歌的赏析中,要集中力量抓主要意象的把握和理解,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中,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3.结合诗人现实处境,准确把握思想感情古代诗歌的鉴赏,作为考试科目,重在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虽然命题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无一不是以对全诗的准确理解为基础的。
因此,读懂全诗,便成为首要任务,我们由诗句的理解,到意象、意境的把握,无一不是为读懂全诗服务的。
然而,要能实实在在地读懂,还必须对诗人创作此诗时的处境、思想和心情有所了解。
而重要的诗句又该是我们理解诗,读懂诗的焦点所在。
如对陶渊明的思想愿望、经历的了解,对于学习《饮酒》这首诗是必要的,而抓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名句作准确领会,无疑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难点所在,也是必要的。
4.整合信息和材料聋生容易获取比较简明的信息,所以教师还要善于整合诗内诗外的主要信息和材料,达到对全诗的整体把握。
如赏析《春望》一诗,要把杜甫在安史之乱背景下的遭遇和诗歌中的形象整合起来,互相印证,把握思想感情。
要把诗中的主要意象联系起来看,如“国破”“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烽火”“白头”等词语表现的意象整合为一幅互相包容的画面或画卷,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感伤、痛苦的情怀,把握这首诗含蓄、真挚的艺术特点。
5.增大课外积累,增强应变能力近年来的中考、高考试题更具开放性和现实性。
如学过的篇目和没有学过的篇目的联系;语文教学内容和时事政治以及学习、生活的联系;相同、相近内容的对比阅读等等,都有利于检测考生的对于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能力,是选拔优秀学生的必设题目。
就诗歌赏析来讲,也有这样的变化趋势。
如去年江苏连云港的一道中考古诗文赏析题(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语文》考试基本要求规定了部分考试内容不超过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课本范围。
)选取了刘禹锡诗《秋词》和马致远的元曲《秋思》作对比阅读,将二者结合起来设臵了一个更具开放性的题目,难度就加大了。
从聋人高考试题来看,尽管多以课本上的单首诗的阅读理解为主,但近几年课外的材料选用,以及课内外材料的结合考查,是已经出现的或将要出现的题目。
如对杜甫的《春望》(03年考题)、王维的《鸟鸣涧》(04年考题)、石柔的绝句(05年考题)、杜牧的《泊秦淮》(04年北京考题)、《早发白帝城》(05年北京考题)的阅读、赏析,都是从课外选取的。
因此,本人在加强课内教学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重视课外诗歌的积累,特别是那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的诗歌。
依照此标准可以编选课外阅读背诵的短诗篇目,也可以结合与高中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而且注重相同相近的诗歌的对比学习,在对照中明确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