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穿越不均匀地质暗挖施工技术
地铁暗挖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及施工工法
01浅埋暗挖简介及质量控制要点浅埋地下工程基本概念(1) 浅埋隧道定义铁路隧道定义:对于单线或双线隧道洞顶埋深小于:VI级围岩35-40m、V级围岩18-25m、IV级围岩10-14m、III级围岩5-7m,为浅埋隧道。
城市地铁:覆跨比H/D在0.6-1.5时为浅埋,H/D小于0.6时为超浅埋。
(2) 浅埋隧道特点最大的特点是埋深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损失而引起地面移动明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对开挖、支护、衬砌、排水、注浆等方法提出更高要求,施工难度增加。
暗挖法:不挖开地面,采用从施工通道在地下开挖、支护、衬砌的方式修筑车站等地下的施工方法,包括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侧洞法、CD法、CRD法、PBA法、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等。
浅埋暗挖法是指:在城市软弱围岩地层中,在浅埋条件下修建地下工程。
浅埋暗挖法以无水作业、改造地质条件为前提,以控制地表沉降为重点,以格栅或其他钢结构和锚喷作为初期支护手段,按照“十八字原则(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谓之城市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
无水作业是浅埋暗挖的前提条件,十次坍塌九次与地下水有关。
因此,一般情况必须事前进行降水。
同时探明地质构造内有无地下水囊,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水囊内积水流入洞内,危及施工安全。
降水施工一要控制降水施工的风险,二是通过保证降水质量来降低地铁结构施工风险。
1)核实管线资料重点对井位和排水管线处进行精确核查,对不明管线找相关产权单位进行核实,做到没遗漏,没偏差。
必要时物理探测井位处有无地下管线。
2)根据地层颗粒粗细程度,合理选用过滤网,并保证含水层段井管周围包裹严密;3)成井后要用空压机进行洗井,直至水清砂净;4)正式抽水前,必须取水样送试验室化验含沙量,达到粗砂含量<1/5万;中砂含量<1/2万;细砂含量<1/1万标准后方可正式抽水。
5)在周边重大建筑物上布置沉降监测点,降水期间对其进行沉降观测。
地铁隧道施工中暗挖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地铁隧道施工中暗挖技术质量管理措施引言:近年来,我国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地下工程,如地铁、隧道等等,这些工程项目的出现,使得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
同时,我国在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仍有很多。
以此本文通过对地铁隧道施工中的暗挖技术进行阐释,并对其质量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以更好的保证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暗挖技术;质量管理引言城市中地铁隧道大多数埋深较浅,地面建筑复杂,交通设施和地下管线多,施工起来比较麻烦,容易导致地表沉降。
而浅埋暗挖法的应用,对于地铁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
暗挖法主要通过采取超前加固、优化开挖顺序、改变开挖台阶长度等手段来提高地铁隧道的开挖质量和整体施工安全指标。
所以对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进行质量管理,是城市隧道建设非常紧要的事情。
一、暗挖技术的原理和施工特点(一)原理浅埋暗挖法主要是以新奥法为依据和基本原理。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利用多种其他施工手段对围岩进行加固。
对围岩的自承能力进行充分的调动。
并且在隧道开挖之后及时支护%封闭成环。
使其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联合支护体系。
有效地抑制围岩过大变形的一种综合配套施工技术。
浅埋暗挖法的基本适用条件是不允许带水作业、开挖面具有稳定性和自立性。
浅埋暗挖法是以超前加固、处理软弱地层为前提,采用足够刚性的复合衬砌(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防水层所组成)为基本支护结构的一种用于软地层近地表隧道的暗挖施工方法。
(二)浅埋暗挖法施工特点首先,施工环境复杂,城市地铁一般所处的位置建筑物较多,交通复杂,就需要对工程进行试验,选取重要有代表性的结构物及地质地段,取得相应的数据来指导地铁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其次,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开挖会对地表产生影响,所以,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控制坍塌和地表沉降,比如采用刚性支撑防护措施,减少对地面的影响;第三,灵活性高,适用于各种断面形式,如双线、多线及单线;第四,减少城市交通干扰,与明挖法相比,浅埋暗挖法可以避免了大量拆迁,与盾构法相比,浅埋暗挖法在较短的开挖地段比较经济,并且能适应断面的变化。
地铁大断面区间浅埋暗挖法 施工技术研究
地铁大断面区间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研究1.前言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尤其北京的地铁建设工程中,大量采用了浅埋暗挖法施工软土隧道。
城市地铁一般埋深较浅,地质条件较差,施工难度较大,为保证施工安全,减少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暗挖结构的跨度。
但在特殊情况下,为满足地铁使用功能的要求,暗挖区间跨度必须加大,如折返线区间、站端安全线等。
如何对大跨暗挖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施工,以确保结构安全,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
2.工程概况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国际机场线东直门车站位于东二环路东侧,东直门外大街北侧,东直门桥东侧,车站呈东西走向,车站总长183.86米。
东直门地区为北京市东北方向的交通枢纽,地面交通相当繁忙。
地铁2号线、13号线以及大量的市区公交和郊区及省际班车在此交会。
车站西侧为现状东直门立交北桥和地铁2号线的东直门站。
北侧为东直门交通枢纽的地下工程。
东直门站为机场线的起始站,为保证地铁运营安全,在车站西侧设置长28.2米的安全线,安全线为单跨拱形结构,开挖宽度12.5米,高度9.02米,拱顶覆土约20米,属大跨浅埋暗挖结构。
车站暗挖段附近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非常复杂,影响范围内的主要管线有:φ1500污水、φ1650污水、9100X4200盖板河、7800X1700暗沟、2200X1050热力沟、1500X1600电力沟。
主要的地下构筑物有:地铁2号线东直门车站的东北出入口通道、2号线东直门车站东北出入口至换乘方厅的通道、城铁车站至换乘方厅的通道、东直门立交北桥重力式桥台等。
车站安全线结构拱顶位于中粗砂或圆砾层,结构侧墙自上而下依次穿越粉质粘土、粉细砂和卵石层,施工时极易发生坍塌现象。
由于暗挖结构上方管线和构筑物复杂,施工中不仅应加强对管线和构筑物的保护,同时应防范上方管线渗漏造成的地层松软,危害施工安全。
东直门桥台安全线东直门站安全线段与地下管线、构筑物关系示意图3.工程特点及难点(1)区间跨度大,开挖宽度达12.5米;地层条件差,以砂土互层为主,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坍塌。
地铁暗挖车站穿越地质断裂带施工工法-最新文档
地铁暗挖车站穿越地质断裂带施工工法1 工程概况青岛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李村公园站为地下双侧12m岛式车站,车站起讫里程为K49+040.163~K49+299.763,全长259.6m;围岩分级为Ⅳ~Ⅴ级;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车站主体采用“双侧壁九部导坑法”施工,开挖断面宽*高为22.8m*19m,拱顶埋深10.8m~13.4m。
初期支护形式:超前大管棚+格栅钢架+超前小导管+中空注浆锚杆+工字钢支撑+喷射混凝土联合加固措施。
标准断面结构见图1。
图1 标准断面结构图2 李村断裂李村断裂带从本车站中部通过,宽度约为24~40m,影响范围约为500m,整个车站基本均处于其影响范围。
其特征为:岩性以破碎岩为主,节理密集带;地下水相对较为丰富。
3 施工方案车站主体的施工顺序为:①打设超前大管棚→②进入车站主体,完成环向导洞开挖(预留核心土)→③分段拆除临时支撑,施作拱墙二衬→⑤开挖核心土,施作仰拱初支→⑥施作仰拱二衬及内部结构。
4.1 超前大管棚施工为确保马头门及断裂带位置的施工安全,采用管棚超前预支护。
4.1.1 钻孔采用直径127mm的钻头;钻进时产生坍孔、卡钻时,需补注浆后再钻进;钻进过程中用测斜仪测定位,并根据钻机钻进的状态判断成孔质量。
4.1.2 管棚安装钢管丝扣使用管床上加工,注浆孔孔径16mm,孔间距113mm,梅花型布置;棚管顶进时管棚钻机与人工配合;相邻钢管的接头应前后错开;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接头至少错开1m。
4.1.3 注浆安装好钢花管、放入钢筋笼后即对钢管注浆;注浆量按Q=πRkLη式进行估算;注浆最大压力2.0MPa,持压15min后即停止注浆;采用隔孔注浆。
4.2 开挖为减少对围岩扰动及建筑物的振动影响,爆破振速度控制在15mm/s以内。
4.2.1 炮孔布置方案李村公园站爆破施工,循环进尺取1 .0m。
以标准断面1部为例,炮孔装填参数见表1 。
地铁工程暗挖法方案
地铁工程暗挖法方案地铁工程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而在建设过程中,如何采用最优的施工方案,将对项目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暗挖法作为一种应用广泛、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的地铁施工方式,已成为地铁建设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暗挖法施工过程暗挖法又称为盾构法,是一种在地下挖掘工地使用的机械挖掘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先安装好盾构机,然后通过机械力将盾构机推入地下,继而推进至目标位置,最后在地下掏空泥土。
随着地铁隧道的逐渐延长,盾构机也会随之推进至目标位置,并且不停地将掏空的泥土送至地面。
整个暗挖法的施工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从安装盾构机到掏空泥土可以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安装盾构机:将盾构机安装于施工现场,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机组工作人员到位,为后续施工打下基础。
2.推进盾构机:使用主推动制导来控制盾构机的推进轨迹,并掏空地下土壤,采用射流土压平衡技术进行排土作业。
3.安装衬砌管道:在盾构机固定后,将钢筋、混凝土、钢板进行组装,构建起稳定的管道,防止管道和地面的破坏。
4.检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和安全检查,保持现场秩序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5.安全退出:在项目结束时,将盾构机逆向推进,确保从地下到地面的平稳退出。
暗挖法的特点暗挖法作为地铁建设最常用的施工方式之一,各种特点也是非常明显。
一、施工效率高:相对于传统的开挖施工方式,暗挖法的效率更高,仅需要占地少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作,有助于能够尽快缩短施工周期。
二、质量高:暗挖法的施工过程能够避免开挖过程中出现的裂缝和变形等现象,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度和完整度,同时在管道表面进行涂抹等操作也能提高其耐用性和防腐性等综合性质。
三、环保节能:暗挖法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带来影响,不会对地表土壤产生振动和震动,因而相对节能降耗。
四、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避免人员受伤或发生意外情况,同时在现场建立应急救援机制,能够尽早解决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
地铁隧道下穿不良地质反台阶开挖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1009—4539(2021)增1—0209—04地铁隧道下穿不良地质反台阶开挖技术研究寇海军(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100)摘要:结合青岛地铁暗挖隧道下穿复杂环境特殊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探索及实际操作,系统阐述针对特殊地质情况尤其上软下硬围岩地层內的“反台阶”开挖控制爆破施工关键技术。
首先对上台阶软弱围岩采取预加固措施,优化隧道开挖工序为下台阶先于上台阶开挖,从而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现场采用反台阶控制爆破法进行开挖施工,下台阶先行控制爆破,上台阶逐层剥离控制爆破。
该施工技术在青岛地铁1号线开胜区间特殊不良地质段得到成功应用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关键词:城市地铁复杂环境特殊不良地质预注浆反台阶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A+B DOI&10.3969/j.issn.1009-4539.2021.S1.050Study on Reversu Step Excavation Technology of Subway Tunnel PassingBeneath Un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KOU Haijun(China Railway19th Bureau Group5th Engineeyng Co.Lth.,Dalian Liaoning116100$China)Abstrac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Qingdao subway tunnel under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special unfavorable geological sec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ke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reverse step"excavation controlled blasting under special geological condition,especialla in the stratum of upper soft and lower hard surrounding rock.In this technique,the tunnel excavation procedure is optimized to excavate the lower step bDtoe thDuppDestp atteadoptingthDpe-stengthDningmDasuestoethDsottsu e o undingeock otthDuppDestp,soas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ie construction.The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by the method of reverse step controlled beasting.Theeoweestep isconteo e d beastingiest,and theuppeestep ispeeeed o M conteo e d beastingeayeebyeayee.This consteuction technoeogyhasbeen successu e y appeied in thespeciaebad geoeogicaesection o KaishengeegionaetunneeoM Qingdao Metre Line1and applied for the national invention patent.Key words:citu subway;complex environment;special bad geology;pre-grouting;reverse step1引言随着城市综合体量不断扩大,地面交通能力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1],更多城市在建造地铁,以缓解市政地面交通拥堵。
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摘要:建造速度快、通车里程长,是当下地铁工程建设突出的特点,如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和错综复杂的运营线路中,选择恰当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保证地铁车站的施工进度,同时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是地铁车站施工建设的重点。
本文以暗挖地铁车站为例,分析施工关键技术,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以资参考。
关键词: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质量控制;措施1暗挖地铁车站施工特点(1)复杂的地质环境。
地铁车站的施工往往需要穿越多种地质环境,如软土、岩石、地下水等,这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要求很高。
(2)大规模的地下空间。
地铁车站需要建造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包括站厅、站台、换乘通道等,需要对地下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和规划设计。
(3)复杂的施工工艺。
地铁车站的暗挖施工需要采用复杂的施工工艺,如掘进法、盾构法、爆破法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2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2.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做好施工前各项交底工作,结合地质报告和管线调查报告对施工场地周边进行调查和坑探,确定管线产权和走向、埋深等要素,调查是否有未注明管线。
(2)做好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
城市内建设施工对环境保护要求高,并对环保工作有明确的要求,施工现场周边必须进行不低于2.5m的围挡,并使用罩棚对竖井周边进行封闭,场区内全部进行地面硬化,减少扬尘和噪音污染,并规定号出土时间。
(3)施工前条件核查。
具备开工条件时,在施工前对设计图纸、方案交底工作、监测点布设和初始值采集情况、人员资质、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消防、临电等工作进行全面的条件核查,满足施工要求后同意进行施工。
2.2变形监测技术土体结构稳定性会随着地铁车站的施工而发生变化,只有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控制值才不会影响整体的安全性,若是超出规范要求,施工过程风险和工程本身风险大大增加。
为此,建设、施工单位借助先进的技术和配套的设备,对施工变形的情况进行实时和周期性的监测,能够对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掌握施工阶段的变形发展程度,从而通过变形监测减少各类风险。
浅谈城市地铁大断面暗挖法施工技术
浅谈城市地铁大断面暗挖法施工技术摘要:暗挖法是利用周围岩支护隧道式围岩本身形成支撑环的一种施工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铁、地下通道及地下停车场等多种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暗挖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包含了台阶法、临时仰拱台阶法、双侧壁导洞法、CD工法、CRD工法等多种施工方法,各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可应用于不同工程项目建设中,文章以沈阳地铁九号线的修建为例,详细说明暗挖法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铁;大断面;双侧壁导洞法1引言暗挖法,即新奥法,是奥地利专家L.V.Rab-cewis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套隧道设计、施工的新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周围岩支护隧道式围岩本身形成支撑环。
该法传入我国后,经实践探索,创立了浅埋暗挖法,该法在沿用新奥法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测量信息反馈设计和施工,同时通过超前支护、改良地层和注浆加固等配套技术完成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经过多年的总结和完善,该法已经在城市地铁、市政工程、电力隧道、地下过街通道、地下停车场等工程项目的修建中得到广泛应用。
2隧道修建施工技术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铁路系统开始修建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多采用侧壁导洞或CRD等部分开挖法,没有对施工工法、地质条件与衬砌结构之间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专业而系统的研究。
衬砌厚度较厚,厚度可达1-2m,衬砌不强调初期的支护作用,仅起到临时支护和加固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二次衬砌。
至80年代后,铁路隧道的修建技术有了大幅度提升,此时已对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地质变化对结构断面影响有了足够重视,初期的支护作用也同样得到加强,且多种断面均设置临时仰拱,以将受力均匀分散。
开挖方式不断增多,并将结构形式与开挖方式进行紧密结合,推动了隧道修建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
3大断面暗挖法施工技术3.1工程案例地质分析以沈阳地铁九号线长白南站-榆树台站修建区间为例,该地区隧道左线位于浑南西路北侧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下方、隧道右线位于浑南西路北侧半幅路下方。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暗挖法详解(一)
地铁施⼯过程中的暗挖法详解(⼀)暗挖法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挖开地⾯,全在地下进⾏开挖和修筑的施⼯⽅法,在施⼯的时候,⽔准点标志是常⽤的测量标志。
暗挖法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盾构法、新奥法、浅埋暗挖法、钻爆法、掘进机法、顶管法、沉管法等,下⾯我们就具体了解⼀下这⼏种⽅法:
1.盾构法:它适⽤于地铁线路穿越河道的地段,这种地段围岩结构较为松散、饱⽔,地质条件较差,因此要⽤盾构机施⼯,在盾构施⼯之前,应该修建⼀竖井,在竖井⾥⾯安装盾构,使开挖出来的⼟体能够由竖井通道送出地⾯。
盾构法具有稳定可靠、效率⾼,安全环保等优点,在我国地铁建设⼯程中得到了⼴泛的运⽤,⽽且它不影响地⾯交通,降低了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量少,施⼯不受⽓候条件的影响,具有较⾼的经济优越性。
2.新奥法:地铁线路在穿越基岩阶段的时候,⼀般会采⽤新奥法施⼯,即采⽤喷射混凝⼟和锚杆作为⽀护⼿段,发挥围岩的承载作⽤,让其和⽀护结构成为⼀个完成的隧道⽀护体系,并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对原设计进⾏合理调整。
新奥法⼜被称为新奥地利隧道施⼯⽅法,是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基本⽅法,它对地⾯的⼲扰⼩,投资⼩,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因⽽被⼴泛运⽤在⼭岭隧道、城市地铁、矿⼭巷道等地下⼯程建设中。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家对于地铁施⼯中的盾构法和新奥法都有了⼀定的认识,不管采⽤哪种⽅法,⽔准点标志的选择都是不容忽视的。
⾄于剩下的浅埋暗挖法、钻爆法、掘进机法、顶管法和沉管法,湖北谢天祥将会在下⾯的篇章中为⼤家接着讲述。
城市地铁隧道区间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控制施工技术
城市地铁隧道区间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控制施工技术◎李广洲随着城市建设及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工程越来越多,并且展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目前已经成为城市地铁施工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浅埋暗挖法主要通过采取超前加固、优化开挖顺序、改变开挖台阶长度等手段来提高地铁隧道的开挖质量和整体施工安全指标。
通过采用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的多种技术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此,浅埋暗挖法对于地铁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一)试验段施工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由于隧道周围地层的复杂性、不稳定性特点,需要在隧道施工中进行试验段施工。
首先,在进行隧道结构设计、施工方案、试验段等计划后,需制定隧道开挖试验段,主要探测施工中围岩的变形规律、地面沉降、隧道支护等问题。
其次,从隧道试验段施工中获取的施工参数,可准确地分析出隧道围岩的地质类型、岩石性能,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开挖方案、支护方式、地层加固等形式。
(二)隧道开挖在隧道工程采用浅埋暗挖工艺进行施工时,应结合工况特点、隧道围岩结构特征、周围建筑物下环境要求,以及施工承包单位等基础条件,确认具体的掘进开挖方法,如果施工组织要求较高,应考虑在试验段予以实践施工,从而论证作业成效。
一般情况下,山岭隧道多采取正台阶法进行施工,城市隧道则多采取短台阶法或上台阶分部开挖法进行施工。
施工中所有工序在进行作业时,应尽量不对围岩结构造成扰动影响,如果是应用爆发开挖,应坚持“弱爆破”与“短进尺”施工控制原则,且爆发尺寸一般控制在1米范围之内。
(三)隧道支护第一,利用初期支护来承担所有的荷载,而二期支护则是作为安全的储备工作;第二,将隧道工程初期支护作为临时支护,同时,将二次支护作为隧道工程支护主要结构;第三,初期和二期支护共同作为支护的承载结构,但支护方式的选取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并在施工中根据数据和信息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常情况下,隧道工程开挖施工是在浅层地表进行的,因此对于地质结构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隧道工程在浅埋暗挖地段施工中,双层超前小导管。
地铁暗挖施工工法
。
开挖支护控制
早封闭,就是使初期支护的钢格栅最短时间内形成封闭换, 确保结构及围岩的稳定。
早封闭要注意:
1)控制台阶长度,根据地质条件,一般台阶长度为1-1.5倍 洞径,6m的跨度,台阶长度以6-9m为好。但不是越短越好, 小于1倍洞径,一旦发生坍塌造成的后果会更严重。 2)隧道掘进前必须做好施工准备:支护材料齐备,满足进 尺要求,施工机具和风水电等齐全完好,抢险物资充足到位 等。
特殊部位及特殊地层施工控制
群洞开挖施工控制措施一般有: a、 拱部采用小导管、长管棚或小导管+长管棚超前支
护。 b、 中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c、 优化施工工序。 d、 对斜通道的隧道断面采用扩大范围的超前地层加固。 e、 每部拱脚均加设锁脚锚杆或加大拱脚喷混凝土厚度,
控制拱脚变位。 f、两条平行隧道(包括导洞),相距小于1倍隧道开挖
开挖支护控制
.常用马蹄形断面形式的暗挖隧道
开挖支护控制
强支护,浅埋暗挖隧道支护结构承担隧道上覆盖层的全部 或部分土柱的地层压力,并从减少地表沉陷的城市要求角度 出发,初期支护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强支护还要注意:
1)必须严格控制钢架的材料质量,加工的骨架尺寸以及钢 架节点法兰的焊接质量。
2)必须严格控制钢架安装质量。 a、严格控制钢架安装的垂度,倾斜的钢架是不能承受巨大 土压力的。
镜
③ ⑥④
法
施
工
二、地铁暗挖施工工法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注意事项
1.开挖方式采用机械辅助人工开挖。 2.工序变化处之钢架(或临时钢架)应设锁脚钢管,
且必须对锁脚钢管进行注浆,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3.当现场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需进行适当调整
时,应保证侧壁导坑临时支护与主体洞身钢架连接牢 固,横向钢支撑可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当调整其位置。 并考虑侧壁导坑自身的稳定及施工的便捷性。 4.双侧壁导洞法施工,其导洞跨度不宜大于0.3倍隧 道宽度, 施工时,左右导洞前后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 5 m。并在导洞施工完后方可按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及 仰拱。
城市地铁车站施工(暗挖、盖挖、明挖)
二、浅埋暗挖与“新奥法”(NATM) “新奥法”的核心是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 的组成部分,支护在与围岩共同变形中承受的是形变应力,因此要求初期支护有一 定柔度以利用和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而作用于浅埋隧道上的地层压力是覆盖 层的全部或部分土柱重,其地层压力和支护的刚柔度关联不大,从减少地表沉陷的 城市要求角度出发,还要求初期支护有一定刚度。设计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利用围岩 的自承能力。这正是浅埋暗挖技术与“新奥法”的不同点。 但是,浅埋暗挖技术仍然遵循了“新奥法”施工的大部分原则,如以锚喷作为 初期支护手段;尽量减少围岩扰动,要求周边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应力集中;初支 与围岩密贴;量测信息反馈指导设计施工等。
钻孔注泥浆
供水 循环池 沉淀池
泥浆循环
废浆排弃
拼装导管检查导 管 坍落度测试土 商品砼运输 商品砼生产
三、浅埋暗挖技术的特点
浅埋暗挖技术从减少城市地表沉陷考虑,还必须辅之与其他配套技术,如地层加 固、降水等。从工程条件出发,还必须熟悉在不同条件下的马头门开挖,断面变化地 高(诸如扩大爬高转弯等)开挖,由明挖进入暗挖的破桩,分部开挖完成 自下而上 的二次衬砌前的“托梁换柱”以实现“力的转换”以确保安全等诸多关键技术。 浅埋暗挖的另一个特点是十分讲究施工方法的选择,尤其是地铁车站多跨结构和 大跨结构。一个合理的机构型式和正确的施工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Leabharlann 快速覆盖,缩短中断交通的时间; 自上而下由顶板、中隔板及水平支撑,刚度大,在一个相对安全环境里作 业; 占地少,回填量小;可分层施工,也可分左右两幅施工,交通道改灵活; 不受季节影响,无冬施要求,低噪音,少扰民; 设备简单,不需大型设备,操作空间大,操作环境相对好。
城市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城市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超前支护技术:在暗挖隧道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超前支护,以确保隧道的稳定。
这包括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大管棚支护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固隧道周边的围岩,防止坍塌。
2.开挖技术:暗挖隧道的开挖需要严格控制开挖顺序和开挖量,避免对周边围岩造成过大的扰动。
同时,需要采用适当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如分部开挖法等。
3.初期支护技术:在隧道开挖后,需要立即进行初期支护,以防止围岩变形和坍塌。
初期支护一般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支撑等技术。
4.防水技术:暗挖隧道施工中,防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如设置防水层、排水系统等,确保隧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渗水、漏水等问题。
5.二次衬砌技术:在初期支护完成后,需要进行二次衬砌,以提高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次衬砌一般采用模筑混凝土或喷射混凝土等技术。
6.监控量测技术:在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量测,及时掌握隧道围岩的稳定情况和施工效果。
这包括洞内观测、地表沉降观测等技术。
在城市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中,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机械设备:根据车站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和机械设备进行施工。
2.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暗挖法施工的技术水平和效率。
总之,城市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浅谈地铁暗挖隧道施工控制要点 陈顺
浅谈地铁暗挖隧道施工控制要点陈顺摘要:影响地铁纵向埋深的因素有很多,诸如不良地质条件、技术特点、地下管线分布以及周边建筑基础等条件都会对地铁的埋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约束。
地铁的修建主要方法和技术集中在明挖、盖挖和暗挖三个方面,其中暗挖阶段由于属于隐蔽工程,其难度是施工过程中特别需要重视的。
经过近些年地铁施工技术的探索,暗挖施工根据工程结构和覆盖地层的条件分为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管棚法等。
关键词:暗挖;隧道;施工技术1 地铁暗挖隧道工程施工原则暗挖施工需要穿越的地层条件复杂多变,根据地域不同有黄土、粘土、砂土、岩石、以及混合地质等为主。
同时暗挖施工受断面形式多,接口和工序繁琐,环境不易预估等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进一步扩大。
面对诸多工程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深刻了解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理,注意抓住关键节点,领会并严格执行“十八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同时出现任何特殊问题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只有做好这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能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地表的沉降,确保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2)施工顺序上应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严格的控制,在不同的截面处理过程中,要对过渡部分进行缜密的施工,尽量避免小断面向大断面的突然转变。
(3)尽量采用当下比较先进的微震控制进行短进尺爆破开挖施工,把爆破的强度控制在一定的可掌握范围内,保证地表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的同时,也要确保相邻隧道岩体的安全。
(4)根据对地质情况的了解和工程的实际状况,尽量多的创造工作面,组织在多工作面平行进行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人工风镐开挖,配合小型装载类机型进行废渣的运输,加以小型机动车的辅助,将载料运到竖井处,再通过竖井运出工作现场。
二衬施工经过近几年技术的发展,组合模式已经相对比较确定,大多采用简易台架加组合钢模板的形式进行施工,这种方式不仅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在效率方面也远远胜于传统的方式。
地铁暗挖隧道穿越地裂缝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隧道右线右上导洞砂层经改性水玻璃改良后,达到了临时固结砂层的效果,开挖过程中,砂层凝结成块状,具有较强的自稳性,可作为后续类似塌腔情况的处理措施,但需在凝结时间段内完成初支的封闭工作。
2.3袖阀管注浆技术
区间隧道设计为降水后开挖,隧道部分结构位于南二环道路快车道下,沿桃园桥平行布置,隧道距桥桩最小净距为10m,且隧道与桥桩中间还有一根5.5*3.5m的排水暗涵,隧道开挖前,应提前15天进行预降水,为确保降水施工期间,降低对桥梁及排水暗涵的影响,应桃园桥产权单位要求,需对隧道施工期间对桃园桥及排水暗涵的影响进行评估,因此邀请各参建单位与产权单位及相关专家进行方案讨论分析,最后达成一致意见:(1)、对地裂缝上盘两处桥墩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具体的加固参数为:墩台四周布置单排注浆孔,注浆纵向间距1m,孔深为22m,加固区为地面下11.8-22m;(2)、对地裂缝上盘排水暗涵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具体的加固参数为:地裂缝向东25m(上盘),布孔范围为沿排水暗涵北侧东西向布置单排注浆孔,注浆孔纵向间距1m,孔深为23.5m,加固区为排水暗涵底板下17.3m。
2.3.1主要施工方法
1、钻孔。地面钻孔选用XY-100型钻机,施工前,人工开挖探槽,摸清加固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围内地下管线及障碍物,具体的加固参数按照专家评审会议确定为准,详见下图。
灌浆孔加固平面布置图
2、注浆参数。(1)、袖阀管注浆外径φ52,注浆间距1m;(2)、注浆效果为渗透注浆,压力控制在0.5~1Mpa;(3)、袖阀管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浆,必要时掺入水比例作为速凝剂,具体注浆参数及压力控制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关键词:地铁;暗挖隧道;地裂缝;施工技术
引言:目前CRD工法已在暗挖隧道施工中广泛应用,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中若遇不明地下水、不良地质或穿越重要设施时,辅助措施是比不可少的,如何采取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控制沉降是暗挖隧道施工的关键点,下面,就个人工作的项目经验,浅谈下隧道穿越地裂缝几项关键施工技术。
老城区大断面不良地质地铁浅埋暗挖车站施工风险管控研究应用
老城区大断面不良地质地铁浅埋暗挖车站施工风险管控研究应用发布时间:2022-05-17T06:49:24.392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2期作者:廖永彬[导读] 青岛地铁1号线沧安路站具有埋深浅、围岩破碎、地下水位高、开挖断面大以及站位在老旧城区距离建(构)筑物近等特点,施工中坍塌和引起周边建(构)筑特变形、倒塌的风险大廖永彬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青岛地铁1号线沧安路站具有埋深浅、围岩破碎、地下水位高、开挖断面大以及站位在老旧城区距离建(构)筑物近等特点,施工中坍塌和引起周边建(构)筑特变形、倒塌的风险大,本文通过对沧安路站施工中的主要风险管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提炼出风险管控的核心内容,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青岛地铁1号线沧安路站大断面暗挖车站老城区1 前言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在地铁修建过程中各种工况均有可能出现,地铁做为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对老城区的改造和城市更新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但老城区一般规划不合理,道路、建筑物、管线密集,这对地铁的修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也增加了不少难度,如何在城市老城区安全、快速的修建地铁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本文以位于青岛老城区的青岛地铁1号线沧安路站成功修建为例,对老城区大断面不良地质地铁浅埋暗挖车站施工风险管控等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 工程概况沧安路站为青岛地铁1号线的第27座车站,位于李沧区沧安路与沧台路交叉口西侧,沿沧安路呈东西向布置;沧安路站起讫里程为K50+018.35~K50+225.85,总长207.5m,为标准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结构断面采用单拱曲墙大断面形式,标准断面宽20.745m,高18.056m,开挖面积约385m2。
由于车站地处青岛老旧城区,上方的沧安路为城市主干道,加之周边建(构)筑物多且存在胶济铁路,车站采用暗挖施工。
在车站主体北侧、车站中部偏大里程端及车站大里程端设置1号、2号、3号施工竖井及横通道组织车站主体施工。
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工法
地铁隧道穿越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法施工工法1.前言南京地铁鼓楼站~玄武门站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穿越软~流塑地质段,该段土层具有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强度低,易产生蠕动现象,开挖后自稳能力极差,易坍塌,地面沉降难以控制。
隧道经过地段的地面上有市政道路、多幢楼房和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多种地下管线,隧道开挖过程中,地面容易产生过大沉降,会造成地下管线破坏和建筑物开裂,危及建筑物及地面交通安全。
经多方论证比较,我项目部采用大管棚结合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和掌子面注浆施工方案,其施工方法简单,方便快捷,投资少,顺利的完成了隧道开挖的施工,为后续主体结构的施工争取了时间,经总结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2.1施工基本不产生环境污染,且能有效的控制地面沉降,工期短,社会效益好。
2.2施工机械设备简单,施工人员少,技术要求低,施工周期短。
2.3施工的关键工序是注浆,其施工工艺简单,造价较低。
3.适用范围本工法特别适用于隧道穿越地面上有楼房和各种地下管线、且地层为软~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
4.工艺原理在隧道拱部打设长管棚和小导管注浆,对拱部进行加固和超前支护,并对隧道掌子面的地层进行注浆改良,然后在管棚和加固拱圈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该方法在软弱地层浅埋隧道施工中能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
5.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5.1 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操作要点隧道开挖施工时采用台阶分步法开挖,长管棚结合小导管注浆和掌子面超前预注浆法,是在隧道拱部打设长管棚和小导管注浆,对拱部进行加固和超前支护,并对隧道掌子面的地层进行注浆改良,然后在管棚和加固拱圈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与衬砌,该方法在软弱地层浅埋隧道施工中能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
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锚杆+钢筋网+喷砼进行联合支护,初支完成后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
拱部150°范围设立管棚支护,注浆加固范围1.5m,大管棚采用40m长φ108钢管,钢管打孔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大管棚搭接长度3m,环向间距0.3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铁穿越不均匀地质暗挖施工技术
【摘要】城市地铁不均匀地层是浅埋暗挖隧道的难点。
本文在隧道上断面为砂质粘性土夹孤石,下断面为岩石的情况下,采用一系列措施使隧道顺利贯通,并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
【关键词】砂质粘性土;孤石;岩石
中图分类号:p642.1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浅埋暗挖隧道穿越不均匀地层时极易产生涌砂涌水现象[1]。
本文以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蛤地站~陈屋站区间为背景,通过仔细研究分析后,采用超前深孔注浆、控制爆破震速和增强支护刚度等措施使隧道顺利贯通,同时有效地将地表沉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工程概况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蛤地站~陈屋站区间东北起南城水濂公园站、西南至陈屋站,区间线路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区间前段(蛤地站端)线路大体上沿东莞大道敷设,中段线路下穿大片厂房或商业用房区,靠近陈屋站端小段线路沿莞太路敷设。
蛤地站~陈屋站区间中间风井~陈屋站段,线路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线路出中间风井后,下穿环莞路,再下穿大片厂房或商业用房区,在陈屋站前约300m,沿莞太路敷设。
隧道上断面为硬塑状砂质粘性土,黄褐色、褐黄色、棕黄色、棕红色、褐红色、灰褐色等,硬塑状,局部夹可塑状,质地不均,含
25~50%的石英砂、砾,由下伏花岗闪长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组织与结构已全部破坏,遇水易软化、崩解,岩芯呈土柱状。
天然密度ρ=1.64~1.92g/cm³,天然含水率w=15.0~37.0%,天然孔隙比e0=0.647~1.110,液性指数il=-0.10~0.28,压缩系数
a=0.19~0.48mpa,压缩模量es=3.7~7.7mpa,直剪指标:凝聚力
c=15.4~46.8kpa,内摩擦角φ=14.6~23.8°,自由膨胀率
fs=10~45%。
上断面砂质粘性土中含孤石,孤石直径10cm至100cm 不等。
隧道下断面为微风化花岗闪长岩(γδ),灰色、灰色、青灰色、灰白色,中粗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天然密度ρ
=2.35~2.78g/cm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12.2~113.0mpa,极大值129mpa,近似rqd值40~90%,岩体完整程度属较破碎,岩石坚硬程度属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ii类。
隧道地质断面见图1。
隧道内地下水丰富。
图1 隧道地质断面图
2. 工程难点
2.1 夹杂孤石砂质粘性土
隧道上断面穿越的地质由于地质软弱、地下水丰富且夹杂孤石,隧道开挖掌子面和洞周土体极易坍塌,形成涌水、涌砂和塌顶等地质灾害,造成掘进困难和地表沉降过大;施工时如何确保上断面掌子面稳定是本工程一大难点。
2.2 地质断面突变
隧道下断面为岩层,岩层本身稳定性好,下断面不会发生塌方事故;但由于下断面要不间断地实施爆破,爆破震动对上断面的软弱层影响巨大,因此,如何处理好上下断面的刚度突变是本工程的另一难点。
2.3 地下水丰富
隧道地下水位高,在地表以下2m,地下水丰富。
为保护周边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禁止在隧道外施做降水井点,同时为控制地表沉降地下水位不能降至过低,只能采用洞内排水,如何形成止水帷幕是本工程的难点。
3. 施工技术要点
为解决上述难点,经专家论证及详细计算,决定采以下措施:3.1注浆加固
3.1.1 掌子面超前注浆加固
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同时考虑到施工工艺,决定采用深孔注浆的方法进行掌子面超前加固。
超前注浆可有效地防止坍塌并加强隧道掌子面稳定,浆液填充土体空隙,稳定掌子面,同时注浆能有效地把孤石与土体进行粘结,减小上下断面的地质强度差别,增强上断面的抗震能力(下断面爆破引起)。
同时,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对止水效果显著[2],根据地质情况,为达到止水及加固的效果,对水泥-水玻璃进行现场试验。
其中,水玻璃双浆液的配比是关键,如果水泥凝结过早,将造成堵管现象;如果凝结过晚,浆液将随着
地下水流失。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中水玻璃浓度为30~35be’,水灰比为1:1。
配比见表1.
表1 现场配比试验表
深孔注浆施工参数:采用地质钻机,后退式注浆。
注浆深度15m。
孔间距:0.8m。
注浆压力根据注浆试验确定,采用0.4~0.6mpa,每孔注浆持续时间在60~80min[3]。
3.1.2 隧道周边环向注浆
开挖后要尽快喷射混凝土,支护体系封闭成环。
但喷射混凝土与围岩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易形成泄水通道,同时,初衬与土体间的空隙也是发生沉降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初衬与土体之间预埋注浆导管,多次循环注浆,使隧道初期支护与围岩紧密接触,同时间接提高了初支截面有效刚度,增强初衬结构的强度与刚度。
主体隧道顶部初支背后注浆浆液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1:1。
注浆压力根据注浆试验确定,采用0.3~0.5mpa。
3.2 爆破震动控制
采用浅孔爆破,控制爆破震速。
减小对上断面及围岩周边的扰动。
施工措施:严格控制周边眼的间距和最小抵抗线,合理选择周边眼线装药密度,装药结构和装药不偶合系数,借助导爆索传爆进行间隔装药,使药量沿炮眼均匀分布,充分利用炸药能量,控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为减少周边眼底部的爆破约束,周边眼底部装药要加
倍;为确保隧道周边成形良好,还要严格控制周边眼的钻孔精度。
为保证隧道开挖轮廓线的成形效果,周边眼最好一次同时起爆;如果受一次起爆单响最大药量的控制,周边眼要分段起爆,最好成片分组微差起爆。
3.3增强初衬支护强度和刚度
为隧道开挖后迅速完成应力转换,及时改善地下结构的受力条件,减少开挖应力释放,减少地表沉陷,要增加初衬的强度及刚度。
在开挖安装工作面形成后,格栅钢架要快速安装就位,迅速封闭形成闭合框架,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后喷射混凝土。
4. 实施效果
1.超前深孔注浆稳定了掌子面土体,增加了上断面的稳定性,在爆破震动下未出现塌方等事故;
2.环向注浆减小了地表沉降,增强了初衬的自密实性,减小了地下水渗漏;
3.隧道开挖后的地表最大沉降见图2。
图2隧道横断面地表沉降图
5. 小结
实践证明,超前深孔注浆、超前洞内排水和增强初衬强度的方案是成功的,方案实施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各导洞掌子面及侧壁土体稳定,未再出现局部塌方现象;初衬结构安全;以上措施确保了隧道顺利贯通。
参考文献:
[1] fluder, a.; otto, b.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ield measurements in geomechanics[m]. publ by a.a. balkema, rotterdam, neth,1991, 9-11:p 809-819
[2] 王胜等. 水泥-水玻璃浆液凝固特性试验研究探矿工程2012年第39卷第4期
[3] 吴应明.深圳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与沉降控制[j].铁道建筑技术,2005(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