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1.新闻两则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 (共24张PPT)
标题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冲破敌阵
导语
渡江概况 横渡长江 中路军首战告捷 Nhomakorabea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战绩辉煌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 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 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品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朗读课文,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1)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 到达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 三十万人。 1)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不仅生了根, 而且枝叶繁茂了。 2)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 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 护。
比较阅读
相同点:
两文都是新闻报道(消息),都报道了 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 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嘲弄敌人 的无能。两文都具有报道及时、语言简 洁的特点。
不同点:
两文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人》文统 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对西路军某部渡江 情况作介绍。《人》文介绍渡江情况简略概括,交代时间、地 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渡 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发光弹升空、炮轰南岸、大小船只 渡江、登岸、群众的欢呼、人民的支援……写得历历在目。 《人》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 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人》文有对于敌军的分 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 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人》文语言凝练、概括,描述部分 近乎绘画的“白描”,深刻生动;《我》文语言朴实无华,描 述部分细致周到,内容充实。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随着一个课程的结束,即将进入新的课程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精品教学资料包(八上开篇之作,精心打造)
《新闻两则》精品教学课件详细配套教案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系列精品教学课件1.新闻两则flash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感知作者阅读回忆扩展结束渡江作战示意图九江——江阴——安庆——芜湖——西路军(35万)——中路军(30万)——东路军(35万)作者毛泽东一身文武双栖将军利剑诗人笔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延安时期的毛泽东建国初期的毛泽东听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下列字音鄂.(è)豫.(yù)绥.靖(suí)阻遏..(zǔè)泄.气(xiè)溃.退(kuì)歼.灭(jiān)管辖.(xiá)锐不可当.(dāng)上当.(dàng)要塞.(sài)瓶塞.(sāi)阻塞.(sè)堵塞.(sè)积累下列词语业已:已经。
绥靖:安抚、平定。
阻遏:阻止溃退:败退。
“溃”,溃败。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
“瓴”,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本文文体是:新闻新闻知识知多少?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道国内处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等;狭义的新闻只是指消息。
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做些描写,还可以穿插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新闻也要求有六要素,请你指出本文的六要素。
时间:20日夜——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件:横渡长江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结果:大部已渡过,余部23日可渡完新闻在结构上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列表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列表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的内容,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知识点列表一、字词基础1《新闻两则》鄂。
:湖北省的简称。
豫yD:今河南省的简称。
绥靖suijing: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
阻遏zY。
:阻止; 遏止。
锐不可当ruibDk苞dang:锐:锋利。
当:抵挡。
形容来势锐猛,无法阻挡。
芜湖荻港溃退要塞阌乡逃窜聿2《芦花荡》尖利jianli:尖锐锋利。
能耐n6ngnai:[口]:本事;技能。
悠闲youxian: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
寒噤hanjin: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仄歪z。
:倾斜。
央告yGnggdo:恳求。
转弯抹角:语言不便直说,以比喻、暗示或正言反说等方式表达。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苇塘堤防竹篙编算疟子吆喝蹿飒飒泅水莲蓬3《蜡烛》拂晓fuxiao :天快亮的时候;紧连黎明前的时间.瓦砾wdli:破碎的砖瓦.地窖di jiao:贮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
鞠躬j&gOng: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
颤巍巍chanweiwei: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偷袭迫击炮匍匐交叉腋窝名副其实=名符其实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赃物zGngwD: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
箱箧xiGngqi。
:装各种东西用的方形容器,可用木头、塑料、皮革等制成。
制裁zhicdi: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荡然无存ddngrdn-w血3:形容原有的东西尽数失去。
赞誉珐琅惊骇瞥见劫掠笑嘻嘻5《亲爱的爸爸妈妈》肃穆sDmD: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荒谬huGngmiD:荒唐,错得离谱。
健忘jianwang:记忆力差,易忘事。
杀戮蜿蜒恍惚斑白盟誓憧憬控诉执著韵律云霄倾泻缭绕不绝血腥6阿长与《山海经》骇hai:惊骇;惊诧;惊动。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1
; / 幼儿园家具
ekn927ach
忽然,他大叫起来:“有了„„我做你的腿!”傻子凑过来,把拐杖恨恨地扔到一边,双手搀起我。 “苏院长,我可以帮着你做„„”他搀扶着我的身子让我做起动作来。伸臂曲臂、上仰摇头、扩胸弯腰„„在他的帮助下, 我重复地做着„„ “好了好了„„苏院长能站起来了„„”傻子拍着手在我面前欢呼起来。我失去了平衡慢慢地向一旁倒下,傻子慌乱地跑过 来,我的整个身子重重地压在他的身上。 当我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傻子已是大汗淋漓了„„不出我的预料,当天晚上傻子果真病了。高烧到了40℃,满嘴里说着胡话: “坏了坏了„„歪了歪了„„快跑快跑„„嘿嘿嘿嘿„„” “傻子——傻子——”我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肖燕立即拨通了已院的电话,救护车很快就来了。 我跟傻子去了已院„„三哥仔细地检查了傻子的病情后对我说:“是劳累过度引起的风寒,没有大碍,打几天点滴就好了。” 我的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迫切地对三哥说:“让他多住几天,好好待他,傻子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自从傻子进了已院,我的锻炼就没有停歇过。早晨迎接太阳,傍晚披着霞光,在老人们的陪伴下自由自在的运动着。一开始, 我借助着树干、树枝的支撑活动着自己的上肢和腰部,后来,渐渐地也能蹲马步了。 晚上,在睡觉之前,肖燕不厌其烦地给我按摩。有一次,她一边给我按摩一边问我:“苏林,说句心里话,如果有那么一天, 你的腿真的康复了,你还继续开你的养老院吗?” “你说呢?”我反问道。 “人们常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自从你的腿残疾以来,家里的里里外外全靠我一个人支撑着, 你随便说说,我就干大半天甚至一两天也干不完。我不是抱怨,你想过没有?我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和 体力干这么多的活?”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直接跟我摊牌了,“俗话说:跟了当官的当娘子,跟了杀猪的翻肠子。我倒好自己 杀猪自己翻肠子„„” 我愕然了,我知道她说的话都是真的! “苏林,见好就收吧,我们已经尽力了„„到时候等把我也累垮了,咱这个家我看你 咋办„„”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养老院刚刚有点起色,我就把它交给他人管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 “肖燕,就说我的腿吧,现在刚开始有点好转,咱就放弃了,不治了,你想我这一辈子还有站起来的希望吗?” “苏林,你怎么这么固执,这根本就是两码事!” “好了好了,我不跟你争,你说的事等过了年我再想想法。” 妻子不再说话,低着头默默地给我按摩着。我反而觉得有点不对劲儿,禁不住问她,“怎么不说话了呢?” “你不让别人跟你争谁还敢说话?你以为你是谁?倒霉蛋!”说着,她故意地把我的小腿拧了一下。 “你看,我说你小心眼儿,你还不承认。这么点小事儿,你就报复起来„„” “谁报复你了?好心不得好报„„” “这次你说假话了吧,明明把我的腿拧得好疼„„你还不承认。” “你说什么?你的腿疼?„„难道你的腿有知觉了不成?” 肖燕惊奇地问。 我用手指捏了捏那残疾的腿,生疼生疼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 新闻两则
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谢谢观看
经过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 和 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
结果 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 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 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 山 风 雨 起 苍 黄,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虎 踞 龙 盘 今 胜 昔, 天 翻 地 覆 慨 而 慷。 宜 将 剩 勇 追 穷 寇, 不 可 沽 名 学 霸 王。 天 若 有 情 天 亦 老, 人 间 正 道 是 沧 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 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鲜明的感情色彩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褒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贬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原因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 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 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 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课件
新闻两则读一读生字、生词芜湖荻港溃退督战要塞阻遏阌乡绥靖区鄂豫
区宋希濂杜聿明锐不可当wúdíkuìdūsàièwénsuíjìngèyùliányùdāng解词锐不可当:
锋利无边,不可抵挡。
业已:绥靖:已经安抚、平定多音字当dāngdàng
塞sàisāisè当真当权塞外瓶塞
敷衍塞责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一、文体知识
★狭义:指消息。
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背景材料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
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
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 月20 日悍然
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 月21 日,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 日2
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
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
22 日夜,毛泽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知识点:第1课 新闻两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知识点:第1
课新闻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i 溃kui退泄xie气阻遏e
绥sui 聿yu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这篇八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知识点的内容,请大家一定仔细阅读,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1_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附第一次月考模拟卷电子版)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八年级上语文 《新闻两则》字词详解
第一单元《新闻两则》爆发:~战争火山~ ~一片热烈的掌声暴发:山洪~ 暴发户。
屡屡:(lǚ):屡次,一次又一次。
屡次三番:反复多次。
形容次数或回数很多。
例:他~来找我。
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肺腑:肺脏;比喻内心深处。
例:临毕业时;李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
惊心动魄: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惊心动魄”和“触目惊心”都可形容让人非常吃惊的事。
但的适用范围比“触目惊心”广;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对象都能运用;“触目惊心’只适用于能看得见的对象。
可用来形容看到的有关死伤惨重;灾情巨大等严重的场面。
《新闻两则》横渡(dù):从江河的一边过到那一边。
~长江华里:1公里=2华里1华里=500米战线:1)敌对双方军队交战时的接触线。
2)比喻其他工作领域。
农业~,思想~。
【地名人名】:芜(wú)湖,荻(dí)港,宛(wǎn)县,阌(wéi)乡,潢(huáng)州,鄂(è)豫(yù)皖(wǎn):鄂,湖北的别称;豫,河南的别称;皖,安徽的别称。
冀(jì):河北的别称。
江淮(huái),襄(xiāng)阳,宋希濂(lián),杜聿(yù)明溃(kuì)退:被打垮而后退。
溃:溃败、溃散。
锐不可当(dāng):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势如破竹: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锐不可当”和“势如破竹”都有“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意思。
但~偏重在不可阻挡;“势如破竹”偏重在节节胜利;没有一点阻碍。
英勇善战: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战。
泄(xīè)气:泄劲。
例:遇上困难不能悲观泄气督(dū)战:监督作战。
巩(gǒng)固:1)(形)坚固;不易动摇(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基础~ 2)(动)使巩固。
我们要把学习成果~起来。
(作谓语)预(yù)定:预先决定或制定。
例:你能不能给我预定一间单人房?歼(jīān)灭:消灭敌人。
预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重点知识+词语解释【词语解释】绥靖[ suí jìng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
也作「绥静」。
词性:动词绥,本义是借以登车的绳索,引申为安定、安抚。
靖,安定之意。
即以安抚(绥)的手段使局势安定(靖),又称为姑息主义。
“慰抚”之意。
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意图维护地区局势。
绥靖有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的意思。
现多用于形容政策性的手段,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的外交政策。
一般用于贬义。
近音词:绥静[ suí jìng ]燧镜[ suì jìng ]岁竟[ suì jìng ]【造句】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绥靖社稷的大功。
阻遏[ zǔ è ]:阻止;阻拦、遏止。
词性:动词反义词:通达同音词:阻扼[ zǔè] 阻阨[ zǔè] 阻阸[ zǔè]锐不可当[ ruì bù kě dāng ]:形容气势威猛,所向无敌,不可抵挡。
也作「锐未可当」。
锐:锋利。
当:抵挡。
形容来势锐猛,无法阻挡。
词性:成语;形容词业已[ yè yǐ ]:业经;已经。
词性:副词同音词:业以[ yè yǐ ]泄气[ xiè qì ] :泄劲。
灰心丧志。
讥笑人劣弱无能。
词性:动词;形容词反义词:助威[ zhù wēi ]起劲[ qǐ jìn ]奋发[ fèn fā ]近义词:灰心[ huī xīn ]气馁[ qì něi ]败兴[ bài xìng ]泄劲[ xiè jìn ]同音词:屑泣[ xiè qì ]懈气[ xiè qì ]亵器[ xiè qì ]瀣气[ xiè qì ]溃退[ kuìtuì]: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
1《新闻两则》 八年级语文上册
6. 第6句“占领”“控制”“封锁” 三个词能互换使用吗?为什么?
因为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已解放,为我 军所有,所以用“占领”。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还 在敌军手中,丌过丌能任意活动戒超出这一范围,所以 用“控制”这个词来表明。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要 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这个词较恰当。
•第二小题: ②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 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 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 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 “二十一日”重复。 •第三小题: ①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 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背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戒自然 环境。 结语: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 注意:
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没 有明显的标志,可通过阅读主体领会背景和 结语。
分析新闻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 过、结果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夜起24小时内 地点——1000余华里的戓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迚而解放 全中国 • 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 • 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渡过35万人,渡 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 • • •
思考:
“西起九江(丌含),东至江阴,均是人 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丌含”有什 么作用?去掉它,行丌行?
“丌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 当时的情冴,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主体: 紧接导语迚行补充和发展,具体展开 事实,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消息的躯干) (更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本文主体分别写中(30万)、西 (35万)、东(35万)三路大军渡江 盛冴,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 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共45张PPT)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无敌,明白胜利来之 不易,学会珍爱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两则消息的六要素。 2、理解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 3、学习本文精练准确的语言。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 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 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 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 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 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 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 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 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 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的新闻稿。
上页 返回 下页
归纳 练习
上页
返回
下页
新闻要求有哪六要素?
1. 2. 3. 4. 5. 6.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结果
上页 返回 下页
新闻在结构上分为哪五部分?
1. 标题 2. 导语: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 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3. 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 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 背景 5. 结语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上页
返回
下页
本文文体是:
新闻
上页
返回
下页
新闻也要求有六要素, 请你指出本文的六要素。
1. 2. 3. 4. 5. 6.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结果
20日夜——22日22时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大部已渡过,余部23日可渡完
新闻两则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
①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 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 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 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 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 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 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 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 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 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 提高认识水平。
1.
找相同(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
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目的相同 : 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作者相同: 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主旨相同:
大背景相同: 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 山 风 雨 起 苍 黄 ,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 虎 踞 龙 盘 今 胜 昔 , 天 翻 地 覆 慨 而 慷 。
宜 将 剩 勇 追 穷 寇 ,
不 可 沽 名 学 霸 王 。 天 若 有 情 天 亦 老 , 人 间 正 道 是 沧 桑 。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拓展延伸
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标题
温家宝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 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 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 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指导三 再读课文,体味语言美
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 好,为什么。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 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 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 不同的表达效果。)
自学指导三 再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 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抵抗甚为 微弱,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而东路 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东路军战 斗最激烈,所以最后写,文势也涌起 高潮。
江阴 江阴 芜湖 芜湖
、 地点 、 人物 、 经过 、 结果 。
、
当堂训练: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 新华社天津8月12日23时电 天津市 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一带发生爆炸事故。 现场火光冲天,据多位市民反映,事发时 十公里范围内均有震感,抬头可见蘑菇云 。天津119消防中队目前正紧急组织人员 前往救援。
第二课时
毛泽东
学习目标
2、新闻结构: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 南阳守城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 当即占领南阳。
主体:分为四层 背景:第一层、第二层 结语: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3、这则新闻可划分为几层?
第பைடு நூலகம்层
(导语)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 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 的重要战略地位。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 城南逃的变化。
★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新闻的特点: 时效性 报道迅速及时。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必 不 可 少 的 三 部 分
•②句好。 •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越过” 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 有横渡与 到达两层意思,“到达”只有到达一个 意思。“即已”,表明时间短,速度快。 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①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 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体裁是:
_ _ _ _ _ _ _ _。
当堂检测
新闻
2、新闻的结构是: 标题 、 导语 、 主体 、 背景 、 结语 。 3、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导语 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区域。主体部 分分 三 个层次。 4、新闻要素是:
时间
事件发生的起因
1、掌握“督战”等重点字词; 2、掌握新闻六要素; 3、掌握这则新闻的结构层次;
背景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民 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 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 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 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 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 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 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 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 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 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 于次日就要打响。
①句好。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民解放军 比作树木,比作森林,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共产党的革命势力坚固,壮大。
当堂训练
1、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 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 新鲜事,100字左右。(注意:要符 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毛泽东诗词: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安庆 安庆
九江 九江
2、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和结语。
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3、开头的小字部分是什么内容? 是“电头”部分,交待了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时间和地点。 4、你能概括这则新闻的中心吗?
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 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 大无畏革命精神。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新闻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中原我军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南阳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 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 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 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原因
经过 和 结果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 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 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 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 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自学指导二
自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1、根据新闻六要素,试分析 这则新闻;(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 过与结果)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 的原因: 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 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 歼灭及击溃 一 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 江无锡段铁路
1、想迅速了解新闻内容,要看( 标题 ) 。本则新闻的标题是什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正标题)
2、想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内容要看(导语 ) 请找出文章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这一部分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 战况三方面概括全文。语言简明扼要,概 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 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第二层
(背景资料)
第三层
(背景资料)
第四层 第五层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 大胜利。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4、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 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 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 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 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 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 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②句好。 • “不料”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 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 放军的战斗力,“结果”毫无感情色彩。
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 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 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 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 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自学指导一
轮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ng )气势磅礴( páng bó ) 高屋建瓴( lí 瑰宝( guī )回肠荡气( dàng )芜湖( wú ) 荻港( dí ) 溃退( kuì ) 抵抗( dǐ ) 锐不可当(dāng )督战( dū )歼灭(jiān ) 皖( wǎn ) 阻遏( è ) 二十八宿( xiù ) 绥靖区( suí ) 阌乡(wén )潢川( huáng) 襄阳(xiāng) 宋希濂( lián )杜聿明( yù ) 切磋(cuō )砥砺( dǐ lì )要塞( sài ) 负隅顽抗( yú ) 悍然拒绝( hàn ) 业已( yǐ ) 管辖( xiá )撰写(zhuàn)
• 标题
引标、正标、副标
• 导语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下文。
• 主体 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背景 辅助 • 结语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掌握“阻遏”等重点字词; 2、掌握新闻结构,并能在文中 找出相关内容;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 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 抗,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 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 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 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 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 渡长江》。
3、想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内容要看( 主体 ) 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 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 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 丝毫作用” (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 到篇末 (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