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学案_诗歌鉴赏 诗歌写作手法(一)
2019-2020年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学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学案(一)06至10年高考四川卷试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6)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分)(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3.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08)[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8延)野夕答孙郎擢①(何逊②)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
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幽居乏欢趣。
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
②何逊(?一约518):南朝梁诗人。
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
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高考诗歌鉴赏冲刺篇——表现手法
1B第一题: 诗中用“含熏待清风”写出兰的内敛特征, “见别萧艾中”则用对比写出兰草与萧艾的不同; 文则详细描写,先说生长习性,“生于深山薄丛 乊中…”再用渲染手法,“清风过乊,兵香蔼然…” 突出兵香;再用君子作比,点出兰的“贵重”; 再其体说明兰与蕙的不同。诗中兰的形象简约而 特点突出,文中形象则其体、生动而丰满。 二者形象的相同乊处在于都用兰来比情操高洁 的君子,都是作者用来言志的物象。相比乊下, 陶渊明笔下的幽兰更其遗世独立的精神,黄庭坚 文中的兰草则显得平和蔼然。
6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 层层深入 开门见山 铺垫 倒装 以小见大 以景结情 无理而妙 卒章显志等
(一)修辞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喻 借代 反问 对比
比拟 夸张 设问 对偶
双关
不经常出现的修辞:通感 反复 顶真 排比
各种修辞的作用
(1)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其体、 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使其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 象。 (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 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 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 有音乐美。
《相见欢》: 问题:词的下片抒収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 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区间与简洁提炼: 中原乱,簪缨散:亡国乊痛 几时收:收复失地的渴望与无奈 悲风吹泪过扬州:对战事的兲切 ——都是直接抒情 答:①“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回忆中原沦陷,士 族南逃的往事,抒发了亡国之痛;② “几时收”, 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 (或担忧)之情。③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 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 的关切之情
冲刺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系列学案:之抒情手法
【认定目标】了解20世纪后半叶我国科学教育、文艺体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
【学习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的突出成就和采取的重要措施。
【学习难点】如何促使学生学习勤奋钻研、严禁治学、努力拼搏等优秀品质。
【复习导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自主梳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_______________年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____终于培育出我国第一代___________杂交水稻。
这种杂交水稻因产量高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_____________”。
2.“八六三计划”的制定与实施:______________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20世纪___________年代以来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紧紧抓住_________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在各方面加以应用。
我国政府的战略是以信息化带动_____________,努力实现_______________和社会_______________的跨越式发展。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目的: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_______________战略,提出大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任务。
普及_______________和发展_______________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
(2)法律文件:_______________年颁布《________________》,我国开始推进_____________。
(3)结果: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_______________。
2.高等教育迅速发展:_______________年底,因“文化大革命”而停顿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得到恢复。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一)三案一体复习学案(教师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一)三案一体复习学案(教师版)课前预习案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诗歌描写手法2、掌握相关答题技巧知识积累:1、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2、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再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
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诗歌鉴赏 05 诗歌写作手法(一)学案(无答案)
诗歌写作手法(一)学习内容:一、诗歌的写作手法分类(约38种)•分为四类:•①修辞方法②表达方式③结构技巧④其他•①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反问、对偶、反复、顶针、衬托(正衬和反衬)、对比•②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听觉视觉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粗笔勾勒/工笔刻画、白描手法/浓墨重彩、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议论方式:正面议论、托物言志•③结构技巧:•局部: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整体:起承转合、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过渡、铺垫、伏笔)•④其他写作手法:•赋、比、兴;•用典、象征、想象、渲染、炼字等。
二、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一)修辞手法(含白描)相对白描而言,修辞即包括广义的措辞与藻饰,也包括狭义的辞格运用。
相关练习:赠别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新凉徐玑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听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以上三首诗分别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二)乐景和哀景四组情景关系: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相关练习: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请从情和静的角度赏析上面两首诗。
(三)直接与间接1.直接抒情/议论: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在作品中不加掩饰地写志抒怀,也叫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议论:借助于一些侧面的、间接的方式或手段,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
包括(1)借景抒情(2)托物言志。
相关练习: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鉴赏01(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秋季课程·搭建体系,全面学习2021-2022学年度9月第 2 节授课内容诗歌鉴赏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解决问题诗歌鉴赏赏析题-艺术手法角度学生类别A1□A2☑B1□教学重难点古代诗歌鉴赏常考技巧类型的区别记忆与分析运用前序回顾诗歌鉴赏-意象意境鉴赏一.前序回顾二.课程引入秋季课程·搭建体系,全面学习三.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分类要清——表达技巧题四类型通法要明——表达技巧题解题三步骤(一)准确分类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我们重点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加以讲解。
(一)精准审题1.审题型。
从题干提问的形式来看,题目类型主要有两种:明考型和暗考型。
(1)明考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
(2)暗考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
对于暗考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
2.审范围(区间)。
指鉴赏范围的大小。
依照范围大小,可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
局部型是指对诗歌的某句某联(片)等表达技巧的判断,全诗型是指对全诗的表达技巧的判断。
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
“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的表达技巧首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
3.审角度。
此类题的提问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宽)角度,即题干直接提问表达技巧是什么;一种是小(窄)角度,即具体到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表达方式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虚实、抑扬、角度变换、绘声绘色绘形)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表现手法比兴、象征、烘托、对比、照应、联想、想象、用典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结构技巧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说明:因各种版本对有些技巧的分类并不一致,例如,有的把动静、虚实、抑扬、角度变换、托物言志等归入了表达方式,而有些图书则将其归入了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一)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艺术技巧这些概念大同小异,可以归结为都是手法的运用。
而表现手法又可以细分为: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和抒情手法四类。
只要我们掌握了每一个分类中的具体手法,构建起表现手法的知识体系,考点自然就明了,考试中的表现手法题型就迎刃而解。
一.描写手法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例:(散文)“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
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
”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
(诗歌)“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2.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手法) (1)
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四品”之“手法”Ⅳ艺术手法一.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主要为描写、抒情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抒情方式“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1
个 性备 课
奇伟。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节选)
【答案】:极力描写行人的神态、动作,从侧面烘托人物的
美丽。
3、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B)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三)、答题方法:先分析动与静在诗句中的具体体现,一般要结合
词语分析;然后分析动静各自所写的内容;最后分析动静结合在写景中
的关系及其作用。
图示:什么是动与静﹢动和静分别写什么﹢本诗动和静的关系及其
鸣涧》)
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1)学习内容:掌握考纲考点学习过程:一、导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二、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高考题型(一)高考选材特点(二)高考命题趋势(三)高考题型1、简答题型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评价题型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3、比较评价题型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示例〗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4、综合表述型综合表述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
这是一种全开放性的鉴赏题型,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为了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而使用的手法)之“术语”清单(一)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比、引用、双关、反语、顶真、通感、用典、互文等(二)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三)描写手法1.写景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2)观察的角度(视角):远近高低俯仰,从高到低(高低结合),从远到近(远近结合),俯仰结合。
(3)感知(感官)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通感。
视听结合、声色结合、色彩绚丽、明暗对比,富有层次感。
(4)综合的角度:如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
2.人物描写手法: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正面(侧面)描写、直接(间接)描写、细节描写、细描与白描等。
(四)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助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来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景结情等。
(五)结构手法:开篇点题、先总后分、先景后情、铺垫(伏笔)、承上启下(过渡)、首尾照应(照应)、以景结情、重章叠句(唱)、起承转合、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等。
(六)其它表现手法:赋比兴、渲染、烘托、衬托(反衬、正衬)、对比、用典、抑扬、联想、想象、象征、设悬念、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以小见大、即事感怀等。
附教材中诗歌表现手法复习1.《芣苢》采采芣(fú)苢(yǐ),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
重章叠唱,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不断变化的,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2.《短歌行》(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运用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感慨。
高考语文 冲刺秘籍 鉴赏诗歌语言学案
(5月黄金档)2013高考语文冲刺秘籍鉴赏诗歌语言学案学习要点1、理解语言的方法。
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3、鉴赏语言的角度。
4、表述要清晰规范。
第一课时一、典例探究㈠理解语言的方法例一: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根据文意,写出“瑟瑟”的含义。
碧绿色(以文解文)2.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值得怜悯同情)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可爱)可爱(以旧解新)例二: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注]词中“伊吕”,指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周武王灭商的吕尚。
王安石填这首词时,正推行变法。
1.指出下面诗句的含义历遍穷通——以文解文汤武偶相逢——知人论世“历遍穷通”:这里指“伊吕”二人学识广博精深,阅历丰富成熟老到。
汤武偶相逢:伊尹、吕尚幸遇明主, 商汤、周武慧眼识贤人之故事小结:理解语言的方法:以文解文、以旧解新、知人论世二、巧题精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典例探究㈡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第一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例一: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冲刺学案_诗歌鉴赏01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第2讲诗歌内容的理解北京四中杜蘋学习内容:一、概述从理解诗歌内容的角度出发,古代诗歌鉴赏题一般答题方略(一)按题材给诗歌分类,以了解主旨。
(二)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和艺术风格。
(三)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以知人论世。
(四)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
二、列举诗歌题材内容的分类(一)咏物诗(二)咏怀诗(三)咏史诗(四)山水诗、田园诗(五)赠别诗(六)登高诗、凭栏诗(七)爱国诗(八)边塞诗在这八类题材中,你了解它们各自的内容和风格特点吗?三、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和艺术风格。
·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贺贾岛杜牧李商隐·李煜·晏殊欧阳修范仲淹柳永苏东坡秦观黄庭坚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姜夔我们把以上20位作家分为了四类,同学们是否知道我们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分类的?对于这20位作家,你了解又有多少呢?四、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知人论世。
1.拿唐代的边塞诗举例:[例1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根据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的边塞诗在思想和艺术风格方面有哪些特色呢?2.拿北宋、南宋不同的诗歌旋律来举例。
[例1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例2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根据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的诗在思想和艺术风格方面有哪些特色呢?五、诗歌思想情感的分类(一)孤独寂寞(二)惆怅哀伤(三)烦躁苦闷(四)激愤愤懑(五)欢快惬意(六)欣赏仰慕(七)恬淡闲适(八)坚守节操(九)羁旅漂泊(十)国破家亡(十一)忧国忧民(十二)怀才不遇六、对应练习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7分)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高考前冲刺之诗歌鉴赏--手法篇
高考前冲刺之诗歌鉴赏3、手法1、2008年【福建卷】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2、2008年【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4分)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
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解析】这首元散曲一般的选本都有一个题目《叹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
第3讲诗歌写作手法(一)
学习内容:
一、诗歌的写作手法分类(约38种)
•分为四类:
•①修辞方法②表达方式③结构技巧④其他
•①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反问、对偶、反复、顶针、衬托(正衬和反衬)、对比•②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听觉视觉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粗笔勾勒/工笔刻画、白
描手法/浓墨重彩、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议论方式:正面议论、托物言志
•③结构技巧:
•局部: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整体:起承转合、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过渡、铺垫、伏笔)
•④其他写作手法:
•赋、比、兴;
•用典、象征、想象、渲染、炼字等。
二、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
(一)修辞手法(含白描)
相对白描而言,修辞即包括广义的措辞与藻饰,也包括狭义的辞格运用。
相关练习:
赠别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新凉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听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以上三首诗分别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
(二)乐景和哀景
四组情景关系:
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
相关练习: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请从情和静的角度赏析上面两首诗。
(三)直接与间接
1.直接抒情/议论: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在作品中不加掩饰地写志抒怀,也叫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议论:借助于一些侧面的、间接的方式或手段,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
包括(1)借景抒情(2)托物言志。
相关练习: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以上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