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诗歌意象-捣衣

合集下载

社会意象解析之捣衣

社会意象解析之捣衣

捣衣寄予征人
张籍《寄衣曲》 张籍《寄衣曲》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清 砧
肠 断 卢 声 声 捣 秋 月 戍 . 龙 未 得 寄 征 人 ,
愁 霜 复 愁 露 .
月 下 听

唐 刘 长 卿
1
捣 衣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 意 象 深 蕴
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战争停止
战争使骨肉分离, 战争使骨肉分离,夫妻处 异地,思念绵延, 异地,思念绵延,盼望战 争早日结束, 争早日结束,亲人团聚之 时,亦表达着对战争的厌 恶. 寄予和平的向往
异乡听砧, 异乡听砧,游子乡愁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思妇伤情,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思妇伤情,也 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异乡的砧声,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 异乡的砧声,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 向往着家庭的温暖, 向往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 或妻子,也伤感只身漂泊的命运. 或妻子,也伤感只身漂泊的命运.

秋,夜,砧声
捣衣诗篇中必不 可少的三元素 捣衣的声音, 捣衣的声音,是 一种缠绵深淳的 人文音乐. 人文音乐.
秋兴》 《秋兴》
皇甫曾
流萤与落叶,秋晚其纷纷. 返照城中尽,寒砧雨外闻. 离人见衰鬓,独鹤慕同群. 楚客在千里,相思看碧云.
捣衣之意象浅析
表现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 表现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 亦表现远别故乡,游子思乡愁绪 亦表现远别故乡 游子思乡愁绪 表达希冀战争停止 词调中有《捣练子》等阕,即其本意. 词调中有《捣练子》等阕,即其本意.
暮 归
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捣衣诗意象

捣衣诗意象

唐代诗词中的捣衣意象探析阮嘉雯【摘要】自六朝以来,捣衣的意象在文人的笔下广泛运用,而这一意象在唐朝时期的文坛上,尤其兴盛。

捣衣作为古代的一种服饰民俗,作为古代诗词中的一种社会意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达了家中女子对经年不归的远征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在外,居无定处的思妻怀乡之情,表达了对战争长年不休的厌恶之感,也蕴含了文人对生命的思考。

【关键词】捣衣;思妇;怀乡;厌战;悲秋捣衣作为一种服饰民俗,自六朝以来,成为了古代诗词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意象。

特定的社会环境,赋予了捣衣不一样的审美意蕴。

在战争年代,无论是六朝还是唐朝,夫妻分隔两地是在所难免的,妻子独守家中,丈夫游离在外。

因此,捣衣的动作,成为了家妇思念远征丈夫的固定模式;捣衣的声音,也深深触动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征人的思乡情怀,表达着他们对于家中妻子乡人的眷恋及常年战乱的厌恶与痛恨。

而捣衣又多与秋夜相生,在秋夜的渲染之下,其中的悲伤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杂曲歌辞•秋夜长》)”、“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李颀《送钱子入京》)”、“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屈同仙《燕歌行》)”,唐代的诗人总能以一种文人的敏感,把捣衣这个社会意象背后潜在的痛与惆怅写得如此的撕心裂肺,扣人心弦。

同时,在冷寂的秋天,声声捣衣砧响,也引起了不少文人的悲秋之感,诉说着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一、捣衣的含义及其文化意蕴的来源捣衣是一种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一书里,曾有这样记载:“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柞,如春米然。

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

”可以知道,捣衣是两个女子协作才能完成的劳动。

显然,捣衣不同于洗衣,洗衣并不需要两个人合力完成,同时洗衣的目的也并不在于把衣服捶松平整,而在于把衣服漂洗干净而已。

因为捣衣不同于洗衣,所以捣衣不须到河边进行,只须在家中便能完成,且一般在夜晚进行。

(完整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完整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离愁与乡愁:寒衣处处催刀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

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

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

“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

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

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晓吹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古典诗词漫话】南朝诗魂------南朝的捣衣诗

【古典诗词漫话】南朝诗魂------南朝的捣衣诗

【古典诗词漫话】南朝诗魂------南朝的捣衣诗南朝的捣衣诗中国古典诗词中写到捣衣的不少。

所谓捣衣,并非乡村小溪边妇女用棒棰拍打衣物以除垢的那回事,而是将练帛铺在石砧上,用木杵叩捣,使之软熟。

经过这道工序,练帛方可用来裁剪、缝制衣裳。

捣衣之状,原是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同舂米似的。

后来改为“卧杵”,两人对坐捣之。

(倪璠《庾子山集注》《夜听捣衣》注)唐代画家张萱有《捣练图》,已经不存,不过有宋徽宗的摹本在。

捣衣一般都在秋末冬初,这正是缝制寒衣的季节。

制成了寒衣,还要寄送行役在外的游子。

织帛、捣练、裁衣,妇女在辛苦繁忙中寄托着对于亲人的思念。

诗人受了感动,便写出了许多捣衣诗。

由今天尚能见到的资料看,东晋曹毗的《夜听捣衣》,大约是最早的一首捣衣诗。

南北朝时,刘宋的谢惠连、齐梁时的萧衍、柳恽、王僧孺、庾信和北朝的温子升等人,都曾以捣衣为题写作诗篇。

远在曹毗之前,西汉后期的班倢伃有一篇《捣素赋》。

不过该赋首见于《古文苑》一书,而《古文苑》据说是唐朝人抄录当时流传的古诗文编成的一本集子,既不知是谁抄的,也不知道其何所依据。

其中所收的部分诗文,其真实性有些靠不住。

《捣素赋》是否真是班氏所作,也说不准。

无论如何,这篇赋实在是写得不错的。

它先写秋天的景色,再描绘捣衣女子的美丽,再写捣衣声的动听,最后刻画女子裁衣寄远的悲伤心情。

其中如写女子之美道:“盼睐生姿,动容多制。

弱态含羞,妖风靡丽。

……笑笑移妍,步步生芳。

”致力于表现其神态之美。

又如写杵声:“翔鸿为之徘徊,落英为之飒沓。

清寡鸾之命群,哀离鹤之归晚。

”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可说是工于体物。

至于写女子裁衣:“准华裁于昔时,疑形异于今日。

”写寄寒衣和书信:“书既封而重题,笥已缄而更结。

”表现女子的心理颇为细致真切。

张萱的捣练图卷(传北宋徽宗摹)如果这篇《捣素赋》是写成于南朝之前的话,那么应该说南朝诗人的捣衣诗是颇受其影响的。

它们一般也都从秋末风景、捣衣人形象和思绪、砧杵声等方面落笔,具体的描写也有因袭之处。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之答禄夫天创作秋兴八首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海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寒衣、刀尺和砧声,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满足穿衣之需的状况。

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干穿着舒适。

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

妇女白日一般忙于筹划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示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是杜甫听到白帝城中捣衣之声,联想到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引发的怀乡之情。

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

“衣”不但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隐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

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缱绻深淳的人文音乐。

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禁不住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竭的离情别绪;漂白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之答禄夫天创作秋兴八首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海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寒衣、刀尺和砧声,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满足穿衣之需的状况。

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干穿着舒适。

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

妇女白日一般忙于筹划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示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是杜甫听到白帝城中捣衣之声,联想到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引发的怀乡之情。

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

“衣”不但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隐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

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缱绻深淳的人文音乐。

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禁不住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竭的离情别绪;漂白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古诗中捣衣砧的象征意义

古诗中捣衣砧的象征意义

古诗中捣衣砧的象征意义
捣衣砧在古诗中通常有以下象征意义:
1.表达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例如,杜甫的《捣衣》中写道:“亦知戍不返,
秋至拭清砧。

”描述了妻子在秋天为丈夫擦拭捣衣砧的情景,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写道:“玉户帘
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里,捣衣砧成为了游子思乡的象征,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

3.渲染秋夜凄凉的气氛。

许多诗人用捣衣砧来描绘秋夜的寒冷和凄凉,如李
颀的《送魏万之京》中的“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寄托对战争的厌恶和和平的向往。

捣衣常在秋夜出现,而秋天又是战争爆
发的季节,因此捣衣砧也常被用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例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中写道:“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里的捣衣砧成为了战争和和平的象征。

总的来说,捣衣砧在古诗中常常作为一种象征,表达人们在不同情感和心境下的感受和思考。

关于风的诗句——《捣衣诗》

关于风的诗句——《捣衣诗》

关于风的诗句——《捣衣诗》《捣衣诗》原文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捣衣诗》赏析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

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

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

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

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

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

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

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

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

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

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

《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

”可见它在当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

《捣衣》原文赏析

《捣衣》原文赏析

《捣衣》原文赏析《捣衣》原文赏析1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翻译闺阁里的佳人还不到二十岁,她面对镜中的孤影,深感与丈夫离别的痛苦。

忽然看见江上的燕子飞回,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

她用玉手拆封一看,不禁发出长叹息,原来她的丈夫如今仍在西域交河以北守边。

悠悠的交河之水万里北流,她多么想与她丈夫化作一对鸳鸯在河洲中双栖并游啊。

夫君的战马绕着边云,而她的红粉楼下也长满了青苔。

眼看着楼上春风将歇,一年之春又过,谁老愿意对镜看着形容不整的鬓发发愁呢?她早晨在落花中吹着筼管,夜晚在明月下捣着征衣。

明月高高刻漏渐长,夜色已深,兰房门前垂着珍珠帘子。

床帐之上垂着同心结,琼筵上飘来了阵阵苏合香。

琼筵和宝帐都用连理枝的图案装饰着,荧荧的灯烛照着她一人孤眠。

她将用剪刀为夫君裁做一个相思枕,让来使给他捎去。

她将庭中的兰花摘尽也不见夫君回来,红手帕都让她的眼泪湿透了。

明年夫君若是再出征边塞,她多么想化作巫山顶上的一片云朵,远随夫君而去呀!注释嚬蛾:即蹙眉,皱眉头。

嚬:即“颦”。

蛾:指蛾眉。

离居:分居。

尺素书:绢写成的书信。

在纸张发明或通行前,古人多用一尺见方的绢写信,故云“尺素书”。

开缄:开拆(函件等)。

狂夫:称丈夫的谦辞。

狂:一作“征”。

交河:地名,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的雅尔和屯。

双燕:一作“双鸟”。

中洲:洲中。

青丝骑:用青丝为饰的马。

一说指骢马。

青丝:指马缰绳。

红粉楼:女子居处。

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春风:代指春天的时光,实指主人公的青春年华。

唐诗捣衣意象

唐诗捣衣意象

唐诗“捣衣”意象分析摘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捣衣”为意象名篇佳作为数不少,这些作品大都是描写夫妇或情人相思相忆之情,抒发妇女思念征戍边塞的丈夫之感。

唐诗捣衣意象主要着眼于表达寂寞惆怅的宫愁闺怨之绪、缠绵悱恻的思乡念亲之感和羁旅漂泊的怀友悲己之情。

关键词:捣衣民俗;捣衣内涵;捣衣意象一、“捣衣”概况㈠“捣衣”民俗起源诗经《周南·葛覃》有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①葛,即古人制衣原料苎麻,砍来苎麻煮后再捣而成葛布然后再制衣。

《荆州记》中亦云:“秭归县今,有屈原宅,女嬃庙,捣衣石犹存。

”②从李白《黄葛篇》诗中知,直到唐时,民间的衣料依然是沿用苎麻。

③《诗经》多采春秋诸国之风,而屈原、女嬃则为战国时期人物,由此可以推断“捣衣”之俗则至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㈡捣衣民俗入诗最早将捣衣民俗带进文学创作的是西汉班婕妤的《捣衣赋》:“投香柞,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的描绘④。

赋中描写班婕妤被谗打入冷宫,秋寒仍不忘皇恩旧情,月夜捣帛,亲手缝制。

把捣衣这一单调枯燥而又沉重的劳动描写的典雅端庄,折射出宫怨思妇的现实生活感受。

捣衣意象直接启迪了后人创作,六朝时期,描写捣衣民俗的诗歌开始盛行起来。

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捣衣诗当属东晋诗人曹毗的《夜听捣衣》:“寒兴御执素,佳人理衣拎。

冬夜清且水,皓月照堂阴。

纤手叠轻素,朗柞叩鸣砧······”六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颠沛流离,捣衣诗歌的题材范围从狭隘的宫怨发展为范畴较为宽泛的闺怨诗。

南朝宋之谢惠连的《捣衣》、齐之谢朓的《秋夜》、梁之柳恽的《捣衣》、惠侃的《咏独杵捣衣诗》、王僧孺的《捣衣》、费昶的《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萧衍的《捣衣》、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等等。

六朝人的民歌里,亦多有“捣衣”的记录,如吴歌《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八首》里:“佳人理塞①《诗经》②李昉:《太平御览》(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28页。

《捣衣诗》原文及赏析

《捣衣诗》原文及赏析

《捣衣诗》原文及赏析《捣衣诗》原文及赏析《捣衣诗》原文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捣衣诗》赏析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

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

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

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

“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

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

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

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

“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

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

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

捣衣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捣衣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捣衣篇原文翻译及赏析捣衣篇原文翻译及赏析捣衣篇原文翻译及赏析1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翻译闺阁里的佳人还不到二十岁,她面对镜中的孤影,深感与丈夫离别的痛苦。

忽然看见江上的燕子飞回,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

她用玉手拆封一看,不禁发出长叹息,原来她的丈夫如今仍在西域交河以北守边。

悠悠的交河之水万里北流,她多么想与她丈夫化作一对鸳鸯在河洲中双栖并游啊。

夫君的战马绕着边云,而她的红粉楼下也长满了青苔。

眼看着楼上春风将歇,一年之春又过,谁老愿意对镜看着形容不整的鬓发发愁呢?她早晨在落花中吹着筼管,夜晚在明月下捣着征衣。

明月高高刻漏渐长,夜色已深,兰房门前垂着珍珠帘子。

床帐之上垂着同心结,琼筵上飘来了阵阵苏合香。

琼筵和宝帐都用连理枝的图案装饰着,荧荧的灯烛照着她一人孤眠。

她将用剪刀为夫君裁做一个相思枕,让来使给他捎去。

她将庭中的兰花摘尽也不见夫君回来,红手帕都让她的眼泪湿透了。

明年夫君若是再出征边塞,她多么想化作巫山顶上的一片云朵,远随夫君而去呀!注释嚬蛾:即蹙眉,皱眉头。

嚬:即“颦”。

蛾:指蛾眉。

离居:分居。

尺素书:绢写成的书信。

在纸张发明或通行前,古人多用一尺见方的绢写信,故云“尺素书”。

开缄:开拆(函件等)。

狂夫:称丈夫的谦辞。

狂:一作“征”。

交河:地名,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的雅尔和屯。

双燕:一作“双鸟”。

中洲:洲中。

青丝骑:用青丝为饰的马。

一说指骢马。

青丝:指马缰绳。

红粉楼:女子居处。

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柳恽《捣衣诗》鉴赏《捣衣诗》译文及赏析

柳恽《捣衣诗》鉴赏《捣衣诗》译文及赏析

柳恽《捣衣诗》鉴赏《捣衣诗》译文及赏析《捣衣诗》是由柳恽所创作的,此篇旨在抒写捣衣的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体贴,对捣衣劳动本身则不作正面描写。

这种构思,使诗的意境更为空灵,也更富抒情色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捣衣诗》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捣衣诗》南北朝:柳恽孤衾引思绪。

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

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

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

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

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

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

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

安见御冬衣。

鹤鸣劳永欢。

采菉伤时暮。

念君方远游。

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

明月悬高树。

佳人饰净容。

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

离堂肃已扃。

轩高夕杵散。

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

幽兰逐袂生。

踟蹰理金翠。

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

渊旋龟鹤文。

凄凄合欢袖。

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

所悲千里分。

垂泣送行李。

倾首迟归云。

《捣衣诗》鉴赏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

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

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

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

”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

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

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

思念的诗句——《捣衣诗》

思念的诗句——《捣衣诗》

思念的诗句——《捣衣诗》《捣衣诗》原文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捣衣诗》赏析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

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

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

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

“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

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

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

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与体贴。

“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

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

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

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浅析古诗“捣衣”释义

浅析古诗“捣衣”释义

浅析古诗“捣衣”释义中国古代文学中“捣衣”意象,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开始成为古代诗词中较普遍使用的文学意象,而在唐朝尤为盛行,并在诗作中被赋予“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妻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的特定文化审美内涵。

如:北魏温子升《捣衣诗》“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硫黄。

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秋歌》“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

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

”最为人知详传诵的当数李白《子夜吴歌》其三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在这些诗作中,无论是温子升的“传声递响何凄凉”《子夜四时歌·秋歌》,的“秋风凄长夜”“忆郎”还是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我们都不难体会出那凄凉秋夜中的凄凄相思情。

而在诸多“捣衣”意象诗中,正如上面三首,诗人对“捣衣”的描写多是秋夜闻声而伤情却鲜为正面描写,这致使后人在“捣衣”的意象中不免对其具体描述性解释产生一定的误差。

1982年版《唐代诗人咏长安》释“捣衣”即为“洗衣”,这大概也沿自1956年《文学》课本注“捣衣”为“洗衣时把衣服浸湿,放在石头上用木棒捶打。

”施蛰存《唐诗百话》释刘长卿五言律诗《余干旅舍》“摇落暮天迥,清风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云:“尾联点出了主题,在这秋暮孤独的情景中,怀乡之情正要达到极度,然而非但没有什么东西来安慰此心,反而听到不知什么地方有捣洗衣服的砧杵声,使我的乡心更加沉重。

”在此处,施蛰存“捣洗衣服”的说法也并没有做出确切性的解释。

《汉语大辞典》(1994年版)释“捣衣”: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捣衣服,使其干净。

而在其后的举例为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长城外。

”唐·贾至《答严大夫》诗:“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

捣衣篇原文及赏析

捣衣篇原文及赏析

捣衣篇原文及赏析捣衣篇原文及赏析原文:闺里佳人年十馀,颦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

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

有便凭将金剪刀,为君留下相思枕。

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翻译:闺阁里的佳人还不到二十岁,她面对镜中的孤影,深感与丈夫离别的痛苦。

忽然看见江上的燕子飞回,给她衔来了一封书信。

她用玉手拆封一看,不禁发出长叹息,原来她的丈夫如今仍在西域交河以北守边。

悠悠的交河之水万里北流,她多么想与她丈夫化作一对鸳鸯在河洲中双栖并游啊。

夫君的战马绕着边云,而她的红粉楼下也长满了青苔。

眼看着楼上春风将歇,一年之春又过,谁老愿意对镜看着形容不整的鬓发发愁呢?她早晨在落花中吹着筼管,夜晚在明月下捣着征衣。

明月高高刻漏渐长,夜色已深,兰房门前垂着珍珠帘子。

床帐之上垂着同心结,琼筵上飘来了阵阵苏合香。

琼筵和宝帐都用连理枝的图案装饰着,荧荧的灯烛照着她一人孤眠。

她将用剪刀为夫君裁做一个相思枕,让来使给他捎去。

她将庭中的兰花摘尽也不见夫君回来,红手帕都让她的眼泪湿透了。

明年夫君若是再出征边塞,她多么想化作巫山顶上的一片云朵,远随夫君而去呀!赏析《捣衣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捣衣篇》是南北朝乐府旧题,此题起源于古琴曲《捣衣》。

南朝刘宋时诗人谢惠连有《捣衣》诗,北魏文人温子昇也有同题作品,都是模拟闺中少妇怀念远征丈夫的闺怨诗。

古代裁衣前必先捣帛,妇女捣帛制衣寄征人,睹物思人,怀念远人的情思不禁油然而兴,因此捣衣成了闺怨诗的绝好题材。

如温子昇的《捣衣》诗,描写“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从“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这些牛女相会、家人团圆的节令天象,归结到“鸳鸯楼上望天狼”,刻画了捣衣怀远的心理过程。

杜甫《捣衣》诗词鉴赏

杜甫《捣衣》诗词鉴赏

杜甫《捣衣》诗词鉴赏年代:唐作者: 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作品赏析【注释】:【鹤注】是时安史未息,又各吐番当属乾元二年作。

谢灵运有《捣衣》诗题。

亦知戍不返①,秋至拭清砧②。

已近苦寒月③,况经长别心④。

宁辞捣衣倦⑤,一寄塞垣深⑥。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⑦。

(捣衣,代戍妇言情也。

戍不返,捣衣之故。

拭清砧,捣衣之事,三四承首句,五六承次句。

七承五六,仍应拭清砧。

八承三四,仍应戍不返。

分之则各有条绪,合之则一气贯通,此杜律所以独至也。

【远往】王湾《捣衣》诗“风响传闻不列君”,即此诗末句意,但蕴藉不如耳。

)①《诗传》:“戍,屯兵以守也。

”②江淹诗:“秋至捣罗纨。

”《玉篇》:“砧,捣石也。

”《刘希夷诗》:“盼青砧兮怅盘桓。

”③《赵充国传》:土地苦寒,汉马不耐冬。

④鲍照诗:“长别远无双。

”宋武帝诗:“江山起别心。

”⑤谢脁诗:“南邻捣衣急。

”《丹铅录》:《字林》:直春曰捣。

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

今易作卧杵,对坐捣之,取其便也。

⑥蔡邕疏:“秦筑长城,汉筑塞垣。

所以别内外、置殊俗。

”注,“塞垣,长城山。

”⑦宋之问诗:“空外有飞烟。

”《通雅》:空外,犹单外也。

《汉书·张禹传》:请邓太后还宫,以为久处单外。

朱子《诗经集传》多顺文解义,词简意明。

唐汝询解唐诗,亦用此法,但恐敷衍多而断制少耳。

今注杜诗,间用顺解,欲使语意贯穿融洽。

此章赵汸注云:“此因闻砧而托为捣衣戍妇之词曰:我亦知夫之远戍,不得遽归,方秋至而拂拭衣砧者,盖以苦寒之月近、长别之情悲,亦安得辞捣衣之劳,而不一寄塞垣之远。

是以竭我闺中之力,而不自惜也。

今夕空外之音,君其听之否耶?音字,含一诗之意。

”唐仲言极称斯注。

今标此以发顺解之例。

-----------仇兆鳌《杜诗详注》-----------。

捣衣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最新)

捣衣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最新)

捣衣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捣衣诗南北朝:柳恽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译文: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你迟迟未归,是因为被风波阻拦所以滞留下来了吧!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我这里已是秋风起而木叶下,你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等我裁好寒衣寄到你那,只怕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穿上春服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注释:行役滞(zhì)风波,游人淹不归。

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泛称行旅,出行。

亭皋(gāo)木叶下,陇(lǒng)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

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

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寒园夕鸟集,思牖(yǒu)草虫悲。

牖:窗户。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安见:哪里能见到。

安:哪里。

赏析: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

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

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

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

”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

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

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六
诗歌意象-捣衣
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子夜吴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

读来让人怦然心动。

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南乡子·捣衣
清代:纳兰性德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

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

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

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

月到西南更断肠。

全词平实如话,但却深情情韵。

细细读来,如闻酸楚凄凉的捣衣之声。

如见梦中相会的具体情景,也可体味出作者对远遣之友的深切同情。

令人读罢不禁叹息欺欷,一掬同情之泪。

捣衣
唐代:吴大江
沙塞秋应晚,金闺恨已空。

那堪裂纨素,时许出房栊。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

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