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四中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干冰受热升华B . 蜡烛燃烧C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 . 用海水制蒸馏水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3. 20XX 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对奶粉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发现某品牌奶粉中蛋白质、钙、磷、锌、铁等的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
这里的钙指的是()A . 原子B . 元素C . 分子D . 单质4.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甲烷B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C .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5. 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A . +6B . +5C . +4D . +36. 据报道,用75%的酒精(乙醇的水溶液)5分钟即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以下关于乙醇(化学式为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A .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B . 一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C . 乙醇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6:1D . 75%的酒精属于混合物,可用作消毒剂7. 化学反应:3Cu+8HNO3═3Cu2+2X+4H2O中,X的化学式为()A . CuOB . NO2C . N2OD . NO8. 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 图示中共有4 种物质D .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9. 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 :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A . 46 :9B . 32 :9C . 23 :9D . 16 :910.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010102反应后质量(g)待测2212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 . 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 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 . b物质可能是单质D .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二、填空题11. 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氧化铁________(2)氦气________(3)3 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4)2 个氨分子________(5)4 个亚铁离子________(6)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12.(1)根据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通电后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该气体占空气的体积分数的________(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4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前8小题各2分,后6小题各3分,共3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铝B. 铁C. 氧D. 硅2. 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
此物质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A.+4B.+3C.+2D.+1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A. 氢气B. 天然气C. 酒精D. 汽油4. H2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A. 5.9%B. 11.1%C. 89.9%D. 94.1%5.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的现象是A.火星四射B.有刺激性气味C.发出蓝紫色火焰D.有黑色固体生成6.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生成。
则此物质肯定含有的元素是A.碳、氢、氧B.氧、氢、硫C.碳、氧、硫D.碳、氢、硫7. 加压后,25m3的天然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这可以说明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的大小可以改变8.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9. 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
仅根据其化学式,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此物质属于氧化物B.此物质通常呈气态C.此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D.此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中都含有3个原子10.右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2H2+ O2 2H2OB.2CO+ O2 2CO2C.CO2+H2O H2CO3D.H2 + Cl2 2HCl11、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
Ti可以用Ti O2与Si共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 SiO2+Ti。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版2
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5分)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2.在密闭容器里加热蔗糖分解产生了炭黑和水,这一事实说明了()A.蔗糖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B.蔗糖是由炭元素和水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蔗糖一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3.下列现象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是()A.水在常温下呈液态B.在加热条件下水变成气体C.电解水可以得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D.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2Fe2O3B.锌粒放入稀盐酸中Zn+2HCl═ZnCl2+H2↑C.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P2O5D.CO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5.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A.3 4 B.3 8 C.1 3 D.1 56.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A.CH4S B.C2H6S C.C4H4S D.C6H6S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8.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B.二氧化碳通入水中C.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9.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0.放在一密闭玻璃容器中的干冰一会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关于这个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观察到容器的外壁上出现了小水珠B.如果在该容器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成蓝色C.在该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隙增大,分子的数目增加D.这个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了新分子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2.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3.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14.“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毂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能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15.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A.硫粉 B.煤粉 C.面粉 D.石灰石粉16.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A.B.C.D.17.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B.收集O2C.加热液体D.过滤18.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区分CO和CO2B.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19.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燃爆后容器内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D.硬纸板冲高后,热量散去,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20.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物质燃烧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燃烧反应D.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是H221.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反应的因素A 二氧化碳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光合作用时则生成葡萄糖反应条件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 木块在空气中很难燃烧,木屑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B.B、C.C、D.D、22.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有两种金属;②合金中元素都是存在于化合物中;③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④合金的形成是化学变化;⑤合金一定为混合物.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②③ C.③⑤ D.①③④23.“嫦娥一号”卫星首次使用了铝锂合金板材.关于合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是化合物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合金只能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D.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24.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在铁钉表面上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③铁钉逐渐变小④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A.①② B.②③④C.①④ D.①②③25.金属铜、镍、铝等常用作制作硬币,我国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五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金属的耐腐蚀性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硬度D.金属价格26.在化学反应A2+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A.64g B.22g C.80g D.9g27.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2 30 20 10反应后的质量/g m 39 5 16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28.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2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D物质均为氧化物C.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参加反应的A物质与B物质的质量比为4:330.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燃烧吗”这一问题时,他们将燃着的镁条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发现镁条仍在燃烧,大家十分兴奋.观察生成物,除白色物质外,还有黑色物质.于是,他们又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中插上一支燃着的火柴棒放入二氧化碳中,发现立即熄灭.对此,大家议论纷纷,各自发表看法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A.丁同学说,这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甲同学说,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所以它不能用于灭火C.丙同学写出了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Mg+CO2MgO+CD.乙同学说,CO2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以支持镁等少数活泼金属燃烧,因此,它不能用于活泼金属的灭火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31.化学与生活:(1)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铜、铝可以制成导线,这是因为它们有良好的性,此外还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燃料的利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现有含碳物质: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O、④CO2、⑤Na2CO3、⑥H2CO3,已见报道的还有:⑦C3O2、⑧C60等.其中属于碳的单质有(填序号),属于碳的氧化物有(填序号).3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图1),请回答:(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填“是”或“否”);(4)小明同学换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最合理的实验装置是(图2)(填序号)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9分)33.为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B、D装置内药品均足量).(1)实验过程中,装置B、D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为.(2)写出装置A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E处点燃尾气的目的是.34.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1)②仪器的名称是,实验时,组装好装置,先检查,然后加入药品,制取气体.(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①的管口堵一团棉花的作用是.(3)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5)下列实验中哪一项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填试验编号)35.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对比现象①和②可以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对比现象②和③可以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2)图2中的两个烧杯中都放入80℃的水,外面大烧杯中的热水除了可以提供温度外,还可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3)为了证明燃烧发生的条件,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实验一中,烘烤一会儿后,滤纸燃烧,而实验二中,观察到滤纸条始终不燃烧,由此推知Na2SiO3的化学性质为.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36.实验室有不纯的氯酸钾样品12.5g,把该样品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变化如下所示:反应前固体总质量反应后固体总质量13.5g 8.7g(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氯酸钾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5分)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答】解: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A错误;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B正确;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C错误;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酒精挥发,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范围;掌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2.在密闭容器里加热蔗糖分解产生了炭黑和水,这一事实说明了()A.蔗糖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B.蔗糖是由炭元素和水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蔗糖一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在密闭容器里加热蔗糖分解产生了炭黑和水,说明了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据此分析判断回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密闭容器里加热蔗糖分解产生了炭黑和水,说明了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蔗糖分子中不含有水分子.故选项错误;B、不存在炭元素和水元素,故选项错误;C、在密闭容器里加热蔗糖分解产生了炭黑和水,说明了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D、在密闭容器里加热蔗糖分解产生了炭黑和水,说明了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3.下列现象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是()A.水在常温下呈液态B.在加热条件下水变成气体C.电解水可以得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D.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解答】解:A、只是说出了水在常温下的状态,与水的组成元素没有关系,故A错;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存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与水的组成元素没有关系,故B错;C、由于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电解水生成了氧气,由于电解水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所以生成物中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水,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D、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到水中只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问题,与水的元素组成没有关系,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主要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2Fe2O3B.锌粒放入稀盐酸中Zn+2HCl═ZnCl2+H2↑C.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P2O5D.CO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3CO2Fe+3CO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5.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A.3 4 B.3 8 C.1 3 D.1 5【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由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相等,则x=3;由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相等,则2y=8,y=4.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A.CH4S B.C2H6S C.C4H4S D.C6H6S【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利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推断反应物X物质噻吩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反应后的生成物质中C、O、S、H各元素的质子个数依次为:4、12、1、4;而反应前的生成物中已知6O2中含有12个O原子;因此反应物X噻吩的分子中应含有4个C原子、4个H原子和1个S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4H4S;故选C.【点评】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不变的原则,可对反应中某一未知物质的组成或分子的构成进行推断.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C.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考虑.B.根据还原剂来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分析.D.根据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故错.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因此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石蕊纸花变红,故错误.D.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着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类推法,属于易错题目,因而同学们对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论准确记忆,理解把握,并多涉猎题型进行训练.8.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B.二氧化碳通入水中C.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判断;C.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所以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无色,故不出现颜色变化,故B正确;C.活性炭有吸附生,加入红墨水中可以使红墨水褪色,故C错误;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综合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颜色变化,掌握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的现象是解答的关键.9.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正确;B、实验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C、碳在反应中与氧结合,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正确;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防止液体倒流引起试管炸裂,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实验操作进行.10.放在一密闭玻璃容器中的干冰一会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关于这个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观察到容器的外壁上出现了小水珠B.如果在该容器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成蓝色C.在该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隙增大,分子的数目增加D.这个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破裂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了新分子【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干冰易升华为二氧化碳,能吸收大量的热,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易升华为二氧化碳,能吸收大量的热,可观察到容器的内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故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如果在该容器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成红色,故错误;C.在该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隙增大,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化,故错误;D.这个变化的本质是分子间的间隙增大,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干冰的特性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解答】解: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对的.B.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等,故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故错误;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化学反应而获得的,故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在掌握能量来源和利用的基础的同时,可以借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12.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 g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 .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3 .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铝制容器可用来存放酸性食物D.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4 .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如下判断,其中错误的是()A.在①→③变化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B.在②一③变化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断减少C.③与④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值不可能相同D.在①→④变化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直不断增大5 . 《茉莉花》是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
菜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gB.乙酸苯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9: 10:2D.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构成6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FeO:氧化亚铁B.钠原子结构示意图:C.Ca2+:正二价的钙元素D.2H:2个氢分子7 .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丁一定属于单质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 8C.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8 .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组成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9 . 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某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此固体为活泼金属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复燃氧气能支持燃烧C将未知溶液滴加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该溶液显碱性D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放热A.A B.B C.C D.D10 .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11 . 化学用语中的数字在不同的“岗位”上执行不同的“任务”。
石家庄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石家庄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2018·湛江模拟) 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用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 .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C . 盐酸、醋酸使指示剂变色D . 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2. (2分) (2018九上·潮州期中) 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 水、矿泉水、海水B . 氧气、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C . 氢气、可口可乐饮料、大理石D . 铝片、空气、高锰酸钾3. (2分)(2017·固始模拟)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 丁是单质D . 该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414. (2分) (2019九下·大庆期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A .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B .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C .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D . 不能确定5. (2分) (2018九上·南山期中)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 .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D .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6. (2分) (2016九上·临城期中) 我国推广食盐加碘预防大脖子病,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 . ﹣1B . ﹣5C . +1D . +57. (2分)(2017·徐州) 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B . 向馒头片表面滴加碘水,出现蓝色C .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D .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等于20mL8. (2分) (2015八上·漳州期中)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A . AB . BC . CD . D9. (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紫罗兰花瓣早晚颜色深浅不同,与花瓣中的CO2含量有关B . 动物蛋白中富含维生素CC . 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因此钙元素摄入的越多越好D . 活性炭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水10. (2分)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 . 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 .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 . 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 . 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1. (2分)芯片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 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 . 分解反应B . 置换反应C . 化合反应D . 复分解反应12. (2分) (2016九上·南雄期末)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A CO2O2通过红热的铜丝B CO2CO通入氧气点燃,烧掉COC CaCO3CaO高温煅烧D CuO碳粉高温加热,使碳粉转化为CO2A . AB . BC . CD . D13. (2分) (2015九上·抚州期末) 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 . 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B .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C .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D .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14. (2分)(2017·渠县模拟)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A B CD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A . AB . BC . CD . D15. (2分)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d o c-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题)1.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金桂飘香C、尘土飞扬D、冰雪融化【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N2B.O2C.CO2D.H2O【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3.下面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清澈的河水C、冰水混合物D、稀有气体【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4.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中的“碘、氟、钙、铁”应理解为()A、原子B、离子C、分子D、元素【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6.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评卷人得分7.化学学科需要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A、3N :3个氮元素l9.下列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方法最好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B、燃着的木条C、紫色石蕊试液D、带火星的木条【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0.近期以来以来我国很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很多城市加强了对空气质量的检测,下列没有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11.新装修的房间常因苯超标而损害人体健康,苯(以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R + 15O212CO2+ 6H2O,R的化学式为()A.C4H8B.C4H10C.C6H6D.C6H10【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12.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13.右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14.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吸附B.沉降C.消毒D.电解【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水的净化15.下列含硫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A.SO2B.H2S C.SO3D.H2SO3【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6.某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乳酸是一种化合物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7.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______(写一点即可)。
(4)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本实验还体现了氮气的哪些性质是__________。
(2)同一横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______。同一纵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______。
(3)硅元素和碳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硅原子和碳原子的______相同。
(4)氦(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但却排在最后一列的原因______。
(5)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请比较:氧原子、钠原子和硫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O2的发生装置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
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19.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利用化学可以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2.下列典故都出自《三国演义》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
A.诸葛亮草船借箭
B.诸葛亮火烧新野
C.关云长水淹七军
D.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石家庄市高邑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石家庄市高邑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1分)1. (2分)下列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 . 红纸剪成窗花B . 铁矿石冶炼成生铁C . 冰块制成冰雕D . 湿衣服晾干2. (2分) (2019九上·殷都期末)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 . 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B .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C . 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D . 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3. (2分)食品卫生与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①用石灰水保存鲜蛋②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③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④为了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②④4. (3分) (2019九上·垦利期末) 为保证实验安全,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我们应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遵循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 试管与带导管的橡胶塞连接好后,应先把导管放到水中,然后再双手握住试管外壁从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他人,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C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D . 过滤液体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E . 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F .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也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5. (2分) (2015八上·威海月考) 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 NB .C .D .6. (2分)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硫属于金属元素B .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C .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D .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字母7. (2分) (2019九上·洛南期末) 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微粒观:电解水时水分子首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B . 守恒观:24g镁与17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1g氧化镁C . 转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8. (2分)(2019九上·邻水期末) 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AgCl②Cl2③X④NaClO3⑤KClO4根据这种排布规律推测,X可能是()A . NaClB . KClO3C . HClO2D . Cl2O59. (2分) (2017九上·海陵期中)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 铁生锈B . 酿酒C . 食物腐烂D . 蜡烛燃烧10. (2分) (2019九上·邗江期末) 在3Cu +8HNO3=3Cu(NO3)2+2X +4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 . N2OB . NOC . NO2D . N2O2二、填空题 (共4题;共24分)11. (3分)如图1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1)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__电子;(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2. (5分)(2020·南宁模拟) 用化学符号填空。
石家庄市高邑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石家庄市高邑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8九上·甘井子期中)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 臭氧B . 过氧化氢溶液C . 铁锈D . 干冰2. (2分) (2019九上·成都月考) 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正确意义是()。
A . 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B . 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水C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 .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3. (2分)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4HgS+4CaO=4Hg+3X+CaSO4。
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A . CaSB . SO2C . SO3D . CaSO34. (2分) (2019九上·成都月考) 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A . 2H2+O2 2H2OB . 2H2O 2H2↑+O2↑C . 2CO+O2 2CO2D . H2+Cl2 2HCl5. (2分) (2019九上·成都月考) 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 1 g 氢气在 9 g 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9g 水B . 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 . 镁条燃烧以后质量增大D .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总质量减小6. (2分) (2019九上·成都月考)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微粒个数比为1:4:3B . 生成物中有单质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 反应物是化合物7. (2分) (2019九上·成都月考) 在4A+5B= 4C+6D反应中,已知34gA与8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九上·平江期中)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酒精挥发B . 水结成冰C . 木炭燃烧D . 衣橱中卫生球变小2. (2分) (2019九上·岐山期中) 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 .B .C .D .3. (2分)(2019·南关模拟)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 溶液都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因此溶液都是混合物B . 有机物都合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C . 酸碱中和反成都生成盐和水,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 .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因此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4. (2分)(2019·合肥模拟) 太空舱利用铁酸镍(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都不变。
下列有关铁酸镍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属于氧化物B . 镍、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4C . 铁元素化合价为+3,则镍元素为+1D . 铁酸镍在该化学变化中起催化作用5. (2分)(2019·深圳) 现有t2°C时的溶液Ⅰ、Ⅱ各100g,溶液Ⅰ中含物质甲50g,溶液Ⅱ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
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t2°C时,溶液Ⅰ是甲的饱和溶液B . t2°C时,溶液Ⅰ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C . t2°C时,溶液Ⅱ中含乙37gD . 从t2°C降温至t1℃时,乙不会从溶液Ⅱ中析出6. (2分)下表是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A . 食醋B . 葡萄汁C . 洁厕灵D . 草木灰水7. (2分)(2019·融安模拟) 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 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 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 . 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D . 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鸡蛋清中蛋白质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8. (2分)喝完汽水经常会打嗝,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A . 压强的减小而减小B . 压强增大而增大C . 温度降低而增大D . 温度升高而减小9. (2分)(2019·铅山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 木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D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0. (2分)(2019·白云模拟) 实验室配制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8%B .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C . 溶解后装瓶,有少量溶液溅出试剂瓶,余下溶液的浓度降低D .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11. (2分)(2019·道外模拟) 做下列一些化学实验,其中正确的是()A . 给液体加热B . 过滤C . 滴加试剂D . 倾倒液体12. (2分) (2018九上·渭滨月考) 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体皮肤肿痛.下列有关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蚁酸是氧化物B . 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 . 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 . 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13. (2分)(2019·广州模拟) 根据如图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65gB .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析出晶体D . 20℃时,100g水中加入1g熟石灰,搅拌,得到饱和溶液14. (2分)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不含结晶水的某物质的溶液甲经历如下的变化:,据此,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 若将丙溶液再蒸发10 g水,则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大于5 gB . 若将甲溶液一次性蒸发20 g水,则析出晶体5 gC . 乙溶液和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相同D . 若使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采用加溶质、蒸发水、降低温度的方法15. (2分)(2019·兴山模拟) 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word文档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命题人:审题人:班级姓名总分==本文档为word格式有参考答案,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如图所示,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片是一种单质B. 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C. 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D. 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2.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 4:1:3B. 3:1:2C. 4:1:2D. 3:1:33.继“分子足球”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N60属于()A.金属单质B. 非金属单质C. 化合物D. 混合物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AB. BC. CD. D5.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6B.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X可能含有氢元素D. X一定含有氧元素6.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有物质总质量(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A. B.C. D.7.某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X由四种元素组成B. X是化合物C. X中有水D. X不稳定8.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与石墨.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 CO与CO2B. 氧气(O2)与臭氧(O3)C. 水与双氧水D. 液态氧与氧气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g酒精和50g水混匀后形成60g酒精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3L水D. 1g氢气和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水10.用天平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A.托盘上B. 纸上C. 玻璃器皿上D. 铁盒里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Zn+HCl=ZnCl2+H2B. 4Fe+3O22Fe2O3C. 2KMnO4 K2MnO4+MnO2+O2↑D. S+O2SO2↑12.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四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四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浊液过滤 B.冷却结晶 C.雕石成像 D.铁锅生锈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给液体加热B.倾倒液体C.蒸发食盐水D.溶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C.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4.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B.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内层电子决定C.MnO2属于氧化物,在H2O2分解制O2的实验中做催化剂D.KMnO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汽油等溶剂,形成紫红色溶液5.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特性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B 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C 湿衣服晾干分子是运动的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A.A B.B C.C D.D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植物油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9.“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10.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n>Cu B.Al>Mn C.Mg>Al D.Mn>Mg11.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12.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够导电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13.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NH4NO3固体B.NaOH固体C.NaCl固体D.浓H2SO414.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1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31分)17.用化学用语表示:(1)2个氢原子;(2)4个铵根离子;(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4)3个二氧化硫分子.18.M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是:(1)若M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则该单质是.(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若x=9,M元素与下列(填序号)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3)若x=7,M元素的这种粒子可与上图中的一种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19.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5)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0.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填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21.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温度/℃0 10 20 30 40溶解度/g 氯化钠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1)依据上表,绘制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3)40℃时,把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生活在盐湖(湖水中溶解有较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22.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其中A为一种无色液体,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1)E的化学式为;(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类型为.(3)写出G物质的一种用途.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4分)23.(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序号).(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24.“五一”假期,小明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锌的形状(均取1g)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①20% 锌粒31.7②20% 锌片50.9③30% 锌粒61.7④30% 锌片79.9(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兵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氢气应从(填e或f或g)管通入.【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得出结论】(4)结论是.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7分)25.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材料中锌的含量,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g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图.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1)15.0g黄铜材料中含锌g.(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四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浊液过滤 B.冷却结晶 C.雕石成像 D.铁锅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浊液过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冷却结晶只是晶体析出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雕石成像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给液体加热B.倾倒液体C.蒸发食盐水D.溶解【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蒸发与蒸馏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B、根据倾倒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C、根据蒸发食盐水的方法分析.D、根据溶解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溶解时可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溶解的速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C.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A、根据空气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形成雾霾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而不是质量分数为78%,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不易溶于水,溶解的少量氧气可供给水生生物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D、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4.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B.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内层电子决定C.MnO2属于氧化物,在H2O2分解制O2的实验中做催化剂D.KMnO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汽油等溶剂,形成紫红色溶液【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结合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高锰酸钾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锰元素元素周期表的一格的信息,上角的数字为25,表示原子序数为2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而不是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锰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锰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KMnO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难溶于汽油,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特性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B 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C 湿衣服晾干分子是运动的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物体的热胀冷缩,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故选项解释错误.C、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说法正确,故A不可选;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物质,此说法正确,故B不可选;C、二氧化碳溶于水成为碳酸,所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说法正确,故C不可选;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说法不正确,故D可选.故选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分析】A、根据燃烧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C、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D、根据酒精的着火方法解答.【解答】解: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正确;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错误;C、图书档案起火不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会造成图书的损坏,错误;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错误;故选A.9.“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考点】水资源状况;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现状解答;B、根据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答;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解答;D、根据“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解答.【解答】解:A、虽然地球表面积的75%是水,但是淡水资源却比较少,并且分布不均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错;B、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故对;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可再生资源,故错;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不是CO,故错.答案:B10.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n>Cu B.Al>Mn C.Mg>Al D.Mn>Mg【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锰的活动性在氢前;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活动性在铝后.A、由于锰的活动性在氢前,铜的活动性在氢后,所以Mn>Cu,故A判断正确;B、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活动性在铝后,所以Al>Mn,故B判断正确;C、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镁的活动性在铝前,所以Mg>Al,故C判断正确;D、由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活动性在铝后,由于Mg>Al>Mn,所以镁的活动性在锰前,故D判断错误.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11.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锈蚀的条件结合防锈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铝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作用,据此解答.【解答】解:A、金属锈蚀与氧气和水有关,在金属表面刷漆或是涂油能防止金属与氧气或水接触,可以防锈;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能使金属与氧气或水隔绝,能防止生锈;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有利于防锈;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则破坏了保护层,使内部的铝易被腐蚀,不能防锈;故选D.12.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够导电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合金的特点来分析;B.根据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分析;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来分析;D.根基铁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硬币、不锈钢都是合金,合金与组成金属相比,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故正确;B.铜是紫红色的固体,故错误;C.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有关,此比值越小,产生的氢气越多,故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故选A.13.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NH4NO3固体B.NaOH固体C.NaCl固体D.浓H2SO4【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正确.B、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故选:A.14.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A.根据乙溶液的状态来分析;B.根据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来分析;C.乙已经完全溶解,改变温度后可能不会对溶质产生影响;D.根据溶解度是指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B.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正确;C.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改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故错误;D.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20℃时,在100g水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小(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解度越小,故正确.故选C.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推荐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1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三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我会选择(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 B.食物腐败 C.钢铁生锈 D.河水结冰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氮气 C.人呼出的气体 D.净化后的空气3.在世界范围内,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是( )A.氮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水蒸气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给液体加热,不能选用的仪器是(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蒸发皿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C.往试管里滴加液体D.用酒精灯加热液体6.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A.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C.倾倒液体药品时,可以迅速往试管里倒D.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该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7.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 )A.有新的物质生成B.有气体放出C.放热、发光D.有颜色变化8.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在空气中约占( )A.78% B.21% C.0.94% D.0.03%9.某集气瓶里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要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A.铝箔 B.红磷 C.木炭 D.硫黄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11.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1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燃烧煤、石油产生的废气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C.机动车排放的尾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气体1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淡蓝色液体B.汽油挥发C.气球充气体积膨胀D.铝箔燃烧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速率不变1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 .氧化汞氧气+汞D.铝+氧气氧化铝16.实验室制氧气的主要实验操作有6步①熄灭酒精灯;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③将药品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上;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⑥实验结束,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④③②①⑥ B.③⑤④②①⑥ C.⑤③④②⑥① D.③⑤②④⑥①17.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18.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19.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2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 B.15.0g C.14.5g D.14.0g二、我会填空:(本大题共33分,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21.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2)用上述仪器的编号填写:①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__________;②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③将硫粉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④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___;⑤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22.根据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化学符号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23.__________色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__________色.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色火焰,且生成无色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前端要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24.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25.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三、我会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7分,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26.通过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按要求填空.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进行实验:(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2)反应后冷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达到集气瓶体积的__________.(3)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气.(4)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27.为了探究酒精燃烧的现象,点燃酒精灯后,取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如图),约1s~2s后取出,请你继续帮忙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将一只内壁附有澄清石28.(14分)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3)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5)实验室也常用A装置制备甲烷气体,推测其制备所需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填序号)A.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碳酸钠固体和水 C.二氧化碳和氢气.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三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我会选择(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 B.食物腐败 C.钢铁生锈 D.河水结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B、食物腐败已经变质不能再吃,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河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氮气 C.人呼出的气体 D.净化后的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的总称,是混合物;B、氮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和氮气等,属于混合物D、新鲜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在世界范围内,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是( )A.氮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水蒸气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而氮气、水蒸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主要气体.【解答】解: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故选:D.【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能记住空气的组成和空气的污染物即可正确解答.4.给液体加热,不能选用的仪器是(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蒸发皿【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试管、烧杯、蒸发皿是可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量筒不能用于加热.【解答】解:试管和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液体;烧杯可以垫石棉网加热液体;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不能加热用.故选B【点评】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不可用于加热,如果加热就会因为热胀冷缩是测量结果不准确.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C.往试管里滴加液体D.用酒精灯加热液体【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等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考虑本题.【解答】解: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正确的,故A操作正确;B、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故B操作正确;C、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要悬空滴加,故C操作错误;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故D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使用、胶头滴管的使用为在今后的实验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A.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C.倾倒液体药品时,可以迅速往试管里倒D.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该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实验室中药品的处理原则判断;B、根据药品取用的三不准原则判断;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D、根据药品存放要求判断.【解答】解:A、为了防止试剂瓶中的药品被污染,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所以A错误;B、实验室中的药品或有毒或有腐蚀性,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所以B错误;C、为了防止液体药品溅落,在倾倒液体药品时,应缓慢地向往试管里倒,所以C错误;D、取一种药品后,为了防止药品被污染,都应该立即盖好试剂瓶塞;为了取用方便,保护标签,应标签朝外,放回原处,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药品的取用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7.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 )A.有新的物质生成B.有气体放出C.放热、发光D.有颜色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A正确;B、有气体放出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故B错;C、放热、发光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有颜色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氧,变为淡蓝色,但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8.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在空气中约占( )A.78% B.21% C.0.94% D.0.03%【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A、占空气体积78%的应是氮气,所以错误.B、占空气体积约21%的应是氧气,所以正确.C、占空气体积约0.94%的应是稀有气体,所以错误.D、占空气体积约0.03%的应是二氧化碳或其它气体和杂质,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9.某集气瓶里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要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A.铝箔 B.红磷 C.木炭 D.硫黄【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要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又不产生新的气体.【解答】解:A、铝箔在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不能燃烧,不能除去氧气.故A错误;B、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可以除去氧气,得到较为纯净的氮气.故B正确;C、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故C错误;D、硫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硫,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选择科学的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也称为物质净化或提纯,是物质研究的基础.注意不能引进新的杂质.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运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不产生火焰解答.B、运用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解答.C、运用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解答.D、运用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解答.【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不产生火焰,故A说法不正确.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B说法不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故C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故D 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C.【点评】有些认识不注意辨别时容易被误判误记,比如本题中的几项错误认识,仅仅是一字之差或顺序颠倒造成的,学习中要注意这一点.11.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受热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蜡烛燃烧既含有物理变化,也含有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1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燃烧煤、石油产生的废气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C.机动车排放的尾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气体【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两类,有害气体中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烟尘中主要有可吸入颗粒物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煤和石油完全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会使空气受到污染,故A错误;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空气,会使空气受到污染,故B错误;C、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是: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等,会使空气受到污染,故C错误;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对空气无污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直接考查空气污染原因和污染物的种类,比较简单,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但需要对污染物的类型加以区分.1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淡蓝色液体B.汽油挥发C.气球充气体积膨胀D.铝箔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淡蓝色液体,只是从气态变为液态,属于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汽油挥发是指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气球充气体积膨胀是由于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使气球膨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铝箔燃烧生成氧化铝,属于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速率不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只能改变反应速度.【解答】解:A、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放出氧气;故A不正确.B、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不加二氧化锰,没有催化剂,反应速度会很慢,所以放出氧气的速度就很慢;故B正确.C、催化剂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放出氧气的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对双氧水制氧气放出氧气的速率会变慢.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记住催化剂的“一改变,二不变”的特性,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氧气+汞D.铝+氧气氧化铝【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C、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反应的我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实验室制氧气的主要实验操作有6步①熄灭酒精灯;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③将药品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上;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⑥实验结束,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④③②①⑥ B.③⑤④②①⑥ C.⑤③④②⑥① D.③⑤②④⑥①【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巩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及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判断.【解答】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则正确顺序为:⑤③④②⑥①故选:C.【点评】注意制取氧气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步骤不能颠倒.17.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时氧气几乎不会减小并且还可以润湿,对病人有好处;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毎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 B.高粱酿酒 C.玻璃破碎 D.干冰升华2.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B.C.D.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 B.食醋 C.柠檬水D.冰水共存物4.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B.西达苯胺不属于氧化物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4gD.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5.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A.CaSiO4B.Ca2SiO3C.CaSi2O3D.CaSiO3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蒸馏 B.沉淀 C.过滤 D.吸附7.“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小的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 B .C C D.蔗糖溶解电解水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烧杯中溶液变红8.在医院时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9.下列对实验异常情况分析不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实验结果小于﹣﹣红磷过量B.经过多次过滤的河水仍然浑浊﹣﹣滤纸破损C.点燃氢气时突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D.制取CO2时始终没有收集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10.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C.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D.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埔填空:(1)两个铁原子________;(2)三个铝离子________;(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12.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③单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13.“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 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1)________在空气中含量最高;(2)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___.三、筒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4.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________不同;(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不同;(3)钠原子和氧原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不同.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是钪元素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钪原子的机构示意图,钪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填化学符号).(2)某反应的围观模拟示意图如图二所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反应,用分子、原子现点解释该化学变化________.16.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2分)17.根据如图1所示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实验室用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某同学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用E收集二氧化碳,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________.(4)科学贵在创新,如图2乙是对甲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改进(甲中红磷用酒精灯点燃),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18.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请根据如图回答.(1)请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图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3)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4)在装置中.当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时,证明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已经完全反应.五、计算題(6分}19.某市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如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 15g 160.6g请计算:(1)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2)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2015-2016学年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5 B.C.D.C.D.6-10 ACBA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埔填空:(1)两个铁原子2Fe;(2)三个铝离子3A13+;(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0.12.【分析】(1)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回答,根据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分析回答;(2)根据常见的碳单质的结构分析回答,金刚石的碳原子的排列是空间网状结构,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是由60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解答】解:(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由碳单质的结构可知,图②的碳原子的排列是空间网状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单质的名称是金刚石;图③是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图④由60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具有这种结构的单质的化学式是C60;故答案为:(1)4;不活泼;(2)金刚石;制电极;C60.13.【分析】根据空气中成分的体积含量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解答】解:(1)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氮气最多;(2)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所给方程式中只能是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故答案为:(1)N2;(2)CO2;(3)CO.三、筒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14.【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根据常见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3)元素的性质主要是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的,钠原子和氧原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答为:(1)碳原子排列方式;(2)分子构成;(3)最外层电子数.15.【解答】解:(1)由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而形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填:失去;Sc3+;(2)由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有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组合.故答为:化合;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16.【解答】解:(1)将二氧化碳通入A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CO2+H2O=H2CO3;(2)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故答案为: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灭火.故答案为:(1)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CO2+H2O=H2CO3;(2)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灭火.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2分)17.(2)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收集方法和反应原理来分析;(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4)图2乙装置设计的比较好,操作简单,并且试管内的空气也不会逸出来,比较严密.【解答】解:(1)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2)在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来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故填:AD或CD;2KClO32KCl+3O2↑;(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选C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满;(4)通过凸透镜聚光引燃红磷,不需要打开瓶塞,空气出不来也进不去,测量比较准确.用酒精灯引燃红磷,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会污染空气,由于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打开瓶塞时容易使空气受热而逸出.所以实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误差少或减少污染.故填:操作简便、误差少、减少污染18.(2)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使酒精灯火焰集中,提高温度;(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解答】解:(1)木炭能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CuO Cu+CO2↑;(2)酒精灯加灯罩能集中火焰,从而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是用来验证反应是否产生二氧化碳;(4)木炭能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最能说明试管中反应已完成的实验现象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的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l)C+2CuO Cu+CO2↑;(2)使酒精灯火焰集中,提高温度;(3)验证产生二氧化破;(4)竖直放罝的试管内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五、计算題(6分}19.【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5﹣160.6g=4.4g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4.4gx=10g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66.7%答案:(1)4.4g(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四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浊液过滤 B.冷却结晶 C.雕石成像 D.铁锅生锈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给液体加热B.倾倒液体C.蒸发食盐水D.溶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C.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4.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B.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内层电子决定C.MnO2属于氧化物,在H2O2分解制O2的实验中做催化剂D.KMnO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汽油等溶剂,形成紫红色溶液5.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特性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B 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C 湿衣服晾干分子是运动的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A.A B.B C.C D.D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植物油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9.“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10.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n>Cu B.Al>Mn C.Mg>Al D.Mn>Mg11.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12.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够导电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13.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NH4NO3固体B.NaOH固体C.NaCl固体D.浓H2SO414.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1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31分)17.用化学用语表示:(1)2个氢原子;(2)4个铵根离子;(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4)3个二氧化硫分子.18.M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是:(1)若M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则该单质是.(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若x=9,M元素与下列(填序号)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3)若x=7,M元素的这种粒子可与上图中的一种粒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19.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5)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0.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填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21.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温度/℃0 10 20 30 40溶解度/g 氯化钠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1)依据上表,绘制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3)40℃时,把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生活在盐湖(湖水中溶解有较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22.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其中A为一种无色液体,B是紫红色金属;D、F为黑色固体.(1)E的化学式为;(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类型为.(3)写出G物质的一种用途.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4分)23.(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序号).(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24.“五一”假期,小明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锌的形状(均取1g)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①20% 锌粒31.7②20% 锌片50.9③30% 锌粒61.7④30% 锌片79.9(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兵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氢气应从(填e或f或g)管通入.【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得出结论】(4)结论是.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7分)25.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材料中锌的含量,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g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图.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1)15.0g黄铜材料中含锌g.(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四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浊液过滤 B.冷却结晶 C.雕石成像 D.铁锅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浊液过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冷却结晶只是晶体析出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雕石成像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给液体加热B.倾倒液体C.蒸发食盐水D.溶解【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蒸发与蒸馏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B、根据倾倒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C、根据蒸发食盐水的方法分析.D、根据溶解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溶解时可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溶解的速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C.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A、根据空气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形成雾霾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而不是质量分数为78%,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不易溶于水,溶解的少量氧气可供给水生生物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D、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4.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B.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内层电子决定C.MnO2属于氧化物,在H2O2分解制O2的实验中做催化剂D.KMnO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汽油等溶剂,形成紫红色溶液【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结合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高锰酸钾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锰元素元素周期表的一格的信息,上角的数字为25,表示原子序数为2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而不是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锰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锰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KMnO4为紫黑色固体,易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难溶于汽油,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特性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B 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C 湿衣服晾干分子是运动的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物体的热胀冷缩,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故选项解释错误.C、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说法正确,故A不可选;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物质,此说法正确,故B不可选;C、二氧化碳溶于水成为碳酸,所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说法正确,故C不可选;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说法不正确,故D可选.故选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分析】A、根据燃烧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C、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D、根据酒精的着火方法解答.【解答】解: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正确;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错误;C、图书档案起火不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会造成图书的损坏,错误;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错误;故选A.9.“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考点】水资源状况;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现状解答;B、根据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答;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解答;D、根据“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解答.【解答】解:A、虽然地球表面积的75%是水,但是淡水资源却比较少,并且分布不均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错;B、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故对;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可再生资源,故错;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不是CO,故错.答案:B10.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n>Cu B.Al>Mn C.Mg>Al D.Mn>Mg【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锰的活动性在氢前;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活动性在铝后.A、由于锰的活动性在氢前,铜的活动性在氢后,所以Mn>Cu,故A判断正确;B、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活动性在铝后,所以Al>Mn,故B判断正确;C、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镁的活动性在铝前,所以Mg>Al,故C判断正确;D、由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活动性在铝后,由于Mg>Al>Mn,所以镁的活动性在锰前,故D判断错误.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11.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锈蚀的条件结合防锈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铝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作用,据此解答.【解答】解:A、金属锈蚀与氧气和水有关,在金属表面刷漆或是涂油能防止金属与氧气或水接触,可以防锈;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能使金属与氧气或水隔绝,能防止生锈;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有利于防锈;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则破坏了保护层,使内部的铝易被腐蚀,不能防锈;故选D.12.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够导电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合金的特点来分析;B.根据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分析;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来分析;D.根基铁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硬币、不锈钢都是合金,合金与组成金属相比,硬度增大,熔点降低,故正确;B.铜是紫红色的固体,故错误;C.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有关,此比值越小,产生的氢气越多,故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故选A.13.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NH4NO3固体B.NaOH固体C.NaCl固体D.浓H2SO4【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正确.B、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故选:A.14.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A.根据乙溶液的状态来分析;B.根据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来分析;C.乙已经完全溶解,改变温度后可能不会对溶质产生影响;D.根据溶解度是指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B.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正确;C.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改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故错误;D.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20℃时,在100g水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小(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解度越小,故正确.故选C.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