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企业结构

合集下载

德州市各个县区的重点企业名录

德州市各个县区的重点企业名录

临邑县:山东桦超化工有限公司临邑泰亨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壹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忠诚橡胶有限公司山东科信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恒光石墨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鼎丰非织布有限公司山东峰宇面粉有限公司山东申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顺方管业有限公司山东旭光得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临邑县鲁晶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恒源石化集团临邑豪斯开发有限公司临邑穗泰电工器材有限公司临邑中生联营轻炔厂临邑华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德州昌源纸业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金德化学建材有限公司谷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富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德州普利森机床有限公司山东盛置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山东陆海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德州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山东宏祥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德州华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双一集团陵县分公司山东华业钨钼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乐悟集团有限公司、德州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黎明纺织有限公司、陵县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陵县群力塑胶有限公司、同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禹城市福田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省禹城市东方集团、山东禹王亭集团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禹城市面粉厂、山东禹城润田化工有限公司、鲁银集团禹城市羊绒纺织有限公司禹城市环宇集团保龄宝公司禹城市通裕集团公司山东贺友集团总公司山东绿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照东方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德州沪平永发造纸有限公司、山东省正大纸业有限公司、山东森力啤酒饮料有限公司、山东奥力源啤酒饮料有限公司、山东德州中普食品有限公司、平原县永恒染料化工公司山东安华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江山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州三惠木塑科技有限公司平原县德业纺织品有限公司中化平原化工有限公司德州豪门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乐陵市山东省华乐实业集团公司、山东金麒麟集团有限公司、泰山体育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乐陵市乐鑫集团、乐陵市希森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国强五金制品集团、乐陵市盘古工具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星光糖业有限公司、飞达集团有限公司乐陵市海裕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乐陵市光明电器有限公司乐陵市恒达电气有限公司乐陵市天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天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乐陵市昌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山东省武城古贝春有限公司、山东水兴橡塑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金光玻璃钢集团、武城县新明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山东省武城县滕翔玻璃有限公司、山东中南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神龙毯业有限公司山东派森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贝州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南科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山东高新润农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昊源物产有限公司中椒英潮辣业有限公司武城县亿家瓷业有限公司德州春明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德州宏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波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德州市旭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德州新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德州中威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宁津县又一春酿酒厂、宁津县永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德州金岭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宁津三岭实业有限公司、宁津县志强集团、德州华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华芳夏津纺织有限公司、夏津县津华植物油有限公司、山东永乐食品有限公司、德州双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泉林纸业夏津分公司、山东发达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德州晶华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德州石油化工总厂、德州元济纺织有限公司、德州德隆(集团)机床有限公司、德州联合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德州液压机具厂有限公司。

山东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研究——以德州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研究——以德州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回归结果说 明, 第一产业G P D 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 22 .6 - 0 07 1y 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 .6 4 , n 第一产业部门生产比 重下降, 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 口弹性为10 8表明如果收 人 .5 ,
入水平不变 , 人口增长1 则第一产业G P %, D 比重上升 108 。 .5% 本文主要从总量( D ) G P 的角度出发, 对德州市经济增长 这是 因为人 口的 增长 从 而劳 动 力 的增 长 , 味 着 乡村 劳动 力 意 与 产 业 结 构 变 迁 之 间 的关 系进 行 实证 分析 , 归 方 程 为 : 回 的大量增加 , 从而推动G P D 的增长。 一般来说 , 着体制的不 随 () 断变革, 】 劳动力可以 自由流动, 第一产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向第 其 中, 是用比重来表示有关的经济结构 , 是以不变价 二和第三产业部门转移, X y 随之促使第一产业生产比重的下降。 格计算的人均G . F D I P,是总人 口。 1 对() 和F 式y 1 分别求导 , 并乘 这说 明了德州市第一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 , 其层次与水 以y : 得 平不高。 第二产业G P D 比重的收入弹性是00 2+ .66 y . 7 0 0 1I , 6 n n = Ix + . YIn I n n
济 增 长 不 相 适 应 的 问题 。 文 以 山 东省 欠 发达 地 区一 一 德 州 市 为 例 , 欠 发 达 地 区 经 济 增 长 对 产 业 结 构 变迁 影 响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 本 对
借此 为类似 的地 区提 供制度 结构 创新 的依据 与建 议 , 以促进 欠发达地 区的经 济增 长 长对 产业结构 变迁影 响研 究—— 以德 州市 为例 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一、区位优势德州市地处山东省中西部地区,东邻济南市、南接滨州市、北连聊城市,处于胶济铁路与德州机场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

德州市是连接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

德州市地处黄淮平原和亚热带过渡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良。

二、空间格局德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分为市中心区、城市发展区、新兴城市区和农业生产区四个部分。

1. 市中心区市中心区是德州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城市功能。

市中心区集中了大量的行政机关、金融机构、商业中心、文化设施等,是德州市最繁华的地区。

此区域的空间结构相对集中,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是各类人才、资金和技术的聚集地。

2. 城市发展区城市发展区是德州市的主要城市化区域,包括城市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这些区域由城市规划合理布局,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是德州市的人口集聚地和产业集聚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区的空间结构趋于多样化和立体化,各类城市功能紧密相连,形成了复杂而多元的空间网络。

新兴城市区主要是近年来城市扩展的新兴地区,包括新建的城市社区、物流园区、科技园区等。

这些区域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是德州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在空间结构上,新兴城市区的发展相对分散,但受到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引导和控制,形成了有序的发展格局。

4. 农业生产区德州市的农业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市郊和周边地区,是德州市重要的农业基地。

这些区域面积较大,农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活动频繁。

空间结构上,农业生产区与城市发展区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农业生产区的发展相对分散,农业活动与城市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隔离。

三、空间结构特点综合以上分析,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以市中心区为核心,城市发展区、新兴城市区和农业生产区相互衔接和辐射的空间结构格局。

市中心区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承担着辐射带动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资金和产业资源向其聚集,形成了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德州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特点、产业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以及城乡空间结构对比等方面。

研究发现,德州市存在着一些空间结构上的问题,如产业集中度不高、城市规划不够合理等。

文章提出了优化德州市空间结构的建议,包括加强城市规划、优化交通网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

最后展望了德州市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指出需要在城乡发展均衡、产业结构优化、交通便捷性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德州市未来的空间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山东省、德州市、空间结构、地理位置、城市、产业、交通网络、城乡、对比分析、存在问题、优化建议、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德州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空间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德州市的空间结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研究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州市地处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深化,德州市在构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历史原因和规划不足,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亟待得到解决和优化。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德州市未来的空间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通过研究德州市空间结构,可以为其他类似中小城市的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探讨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德州市的地理位置特点,探讨其对空间结构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是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中部,是山东省的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之一。

德州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核心区和周边的中心城镇、城乡结合区、农村区域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德州市的城市核心区位于市区中心,是市政府和经济、商业、文化、教育等各种社会功能的集中地。

城市核心区的道路网密集,交通便利,商业设施齐全,人口集中,是城市的中心和象征,也是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

德州市的周边地区有几个中心城镇,如乐陵、禹城、陵城等。

这些中心城镇在地理位置上相对离市区较远,但是它们都是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发达的经济体系。

这些中心城镇在德州市的空间结构中起着辐射和引导的作用,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服务,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市区的功能下沉。

德州市还有一些城乡结合区,这些区域位于城市核心区和农村区之间,既有城市化的特点,又保留了农村地区的特色。

这些区域的房地产开发较为活跃,建设有大量的住宅小区和商业中心,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德州市的农村区域主要位于市区的外围以及山区和丘陵地带。

农村区域地广人稀,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产业和服务业,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德州市的空间结构主要由城市核心区、周边中心城镇、城乡结合区和农村区域构成。

这些区域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有特点和分工,相互联系和依存,共同推动着德州市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和农村改革的推进,德州市的空间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和优化。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一、德州市的基本概况德州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邻泰安市、东临济宁市、北界滨州市、西接聊城市和菏泽市。

全市总面积14,300平方公里,总人口770万。

德州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山东省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德州市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方面都有着较为发达的实力。

二、德州市的空间结构特点1. 区位优势明显德州市地处胶济铁路、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交汇点,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在整个华北地区,德州市是交通枢纽,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 区域发展不均衡德州市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地级市,其地区发展不均衡是其空间结构的显著特点。

市区和周边城镇发展较为迅速,经济活动和人口聚集在这些地区;而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外流的情况比较严重。

3. 市区密集、郊区松散德州市区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和城市边缘的差异。

市区内部居民密集,建筑高度较高,交通便利,商业繁华;而城市郊区则大多为农田和村庄,人口稀少,建筑低矮,居住和商业功能较为单一。

1. 自然地理条件德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

其地理位置使得德州市具有较强的农业和工业基础,这些地理条件直接影响了德州市的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2. 政府政策引导德州市的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影响。

政府在规划和发展德州市时,会对市区和郊区的发展进行区分和引导,这些政策也直接影响了德州市的空间结构。

3. 经济发展水平德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其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会导致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差异,同时也会影响市区和郊区的发展格局。

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德州市的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快。

城市化的进程将会改变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和人口的聚集将会更加集中。

2. 城市发展向外延伸城市发展向外延伸是一种普遍的城市发展趋势,也是德州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之一。

关于德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德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德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摘要】德州农业是德州经济的支柱之一,但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德州农业的现状,探讨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等。

文章还展望了德州农业的发展前景,并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推动德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总结思考,呼吁加强对德州农业的支持和关注,推动其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德州农业,高质量发展,调查,分析,问题,对策建议,前景展望,重要性,研究方向,总结思考。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德州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拥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产业基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德州农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德州农业产业的持续增长和提升,必须深入了解德州农业的现状,分析其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德州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豆类、畜牧养殖为主,同时也涵盖了果蔬种植、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德州农业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不充分、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以及市场营销不畅等问题不容忽视。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德州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2 问题意义德州农业作为德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德州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目前德州农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质量不稳定、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对德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研究德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在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德州农业向着更高水平、更优质量的方向发展。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德州农业现状,找出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以为德州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德州市的空间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从城市地理的角度出发,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一、城市概况德州市地域辽阔,总面积11191平方千米,辖12个县(市、区),总人口约520万人。

这些县区属于山东省的中西部地区,属于华北经济区,是一个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的城市。

德州市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其工业产品主要有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

二、空间结构分析1.城市地理环境德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是丘陵地带和黄河平原的过渡地带。

德州市的北部以山为主,地势相对较高,主峰为泰山南麓的蓝石山;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逐渐平坦,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南部则为丘陵地带,山峦连绵起伏,地势较为陡峭。

德州市处于交通要道上,京九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307国道等主要干线纵横贯通,交通非常便利。

2.城市空间结构特点(1)单中心结构德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单中心结构的特点,其中的核心区域是德城市区。

这个区域是德州市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其他县市区则以德城市区为中心,向周边发展。

比如,距离德城市区最近的临邑县和武城县,都是以德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发展的。

(2)东西分布不均德城市位于德州市的东部,是山东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此,整个德州市的东部发展迅速,而西部的发展相对滞后。

比如,位于德州市西部的平原县,虽然被称为“北方水乡”,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较弱。

(3)工业区和居住区分离德州市的生态环境较好,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为了保障环境和农业发展,德州市将工业区和居住区分离开来,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东边和南边,居住区则向西和北发展。

3.城市空间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德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行科技创新德州市政府强调创新创业,鼓励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德州市位于华北经济区中心地带,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优质的粮食生产区。

该市地处鲁西南地区,东临济南市,南接泰安市,西邻临沂市,北靠河北省。

德州市总面积10384.49平方公里,下辖11个县市区,常住人口约498.9万人。

本文将从城市空间分布、交通网络、行政区划、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一、城市空间分布德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和“东西强弱”的特点。

其南部地区主要以德城区为核心,环城区为主体的“单中心多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比较明显;而德州市北部地区则是以宁津、武城、夏津等地为中心,国道105线和208线贯穿南北,形成类似“链状”空间结构,城市间联系较弱,发展相对滞后。

德城区位居市中心地带,是德州市行政、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产业的中心,是城市发展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核心区域。

此外,商河、乐陵等近郊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总体来说,德州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南部地区相对较为集中,两端的发展水平则相对比较低,空间分布不够均衡。

二、交通网络德州市的交通网络以公路为主,公路密度很高。

其中,连霍高速公路、308国道和105国道贯穿市区,构成了横向和纵向的交通走廊。

此外,济南绕城高速、济青高速和临沂境内的京九铁路、济德高速等交通干道也与德州市相交汇。

近年来,德州市在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8万公里。

目前,济南至德州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极大地促进了德州市与济南市及周边城市间的联系与交流。

三、行政区划德州市下辖11个县市区,包括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陵县、宁津县、齐河县、武城县、庆云县、平原县、夏津县和临邑县。

各县市区职司不同的行政管理、服务和发展任务。

德城区是德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他城市则是德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人口分布德州市总人口约498.9万人,人口密度约为480人/km²。

从区域角度看,德州市南部城区人口密度较高,北部城市、农村地区以及边远山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2024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经济总量2023年,德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了约3000亿元人民币。

这一数字表明了德州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较快速度,加之德州市在崇尚“大产业、大项目、大院士”的发展战略下,整体经济形势较好。

二、产业结构调整在2023年,德州市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合肥市的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重点产业也取得了稳定增长。

三、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德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约1500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0%左右。

其中,重点领域的投资增长较为明显,如制造业、农业、房地产、交通等行业。

四、外贸进出口2023年,德州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但由于资料限制,具体数据内容无法提供。

五、人口与就业2023年,德州市的人口总数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具体数据未给出。

同时,德州市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提高就业率。

具体的就业数据也未给出。

六、农业发展德州市在2023年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数据未给出。

七、城市建设德州市在2023年城市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力度,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善和升级,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结起来,2023年德州市取得了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外贸进出口等方面的较好成绩。

同时,德州市在人口与就业、农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步。

但由于资料限制,具体数据无法提供,这对于了解德州市2023年的具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

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本文将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规划方向。

一、区域位置德州市地处山东省中西部,北临省会济南市,东邻泰安市,西接聊城市,南接河南省周口市。

在地理位置上,德州处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城市总面积7904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35万人,是山东省内人口规模大、经济总量大的中心城市。

二、城市空间结构1. 城市布局德州城市布局呈现出南北长、东西宽的格局,北有运河,南有清风河。

整个城市可以分为北城区、南城区和西城区,其中北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南城区为商业中心,西城区则是工业区。

德州市还有多个县级城镇,各具特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群。

2. 交通枢纽德州市是山东省的交通枢纽,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均很发达。

市区内主干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而且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越而过,使得该地区与周边城市联系紧密。

德州机场也是山东省内的重要机场之一,为德州的对外交流提供了便利。

3. 经济空间结构德州市属于山东省的资源型城市和工业城市,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使其成为了省内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在城市经济空间布局上,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西部,而商业、文化、居住区则主要分布在市区中心和南部。

这种结构使得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商业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1. “一核多极”结构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一核多极”的特点,即以市区为核心,周边各县级城镇为分散的次级中心。

市区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各类资源和服务配套。

而周边各县级城镇虽规模较小,但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下,各自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产业和功能定位,形成了多个分散的次级中心。

2. 区域发展不均衡虽然德州市的经济总量在山东省内排名较高,但是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仍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现象。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处胶东经济区中部,是胶东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省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德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本文将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空间结构基本情况德州市总面积11884平方公里,辖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和6个县,总人口约530万。

德州市地势以东北高、西南低为主,地域总体上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升高的趋势。

从人口分布来看,德州市主城区人口集中,其他地区相对分散。

主城区涵盖了德城、乐陵、庆云、武城等县级市,人口集中度较高。

而其他县级市和县则人口相对较少。

从经济分布来看,德州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特点。

主城区是市区经济的中心,工业、商贸、金融等产业发达;而郊区和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

德州市还存在一些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夏津经济开发区、德州火车站片区等,这些区域也对德州市的空间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二、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1. 城乡发展不平衡。

德州市主城区经济发达,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外流严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2. 城市功能分化不明显。

虽然主城区是市区经济的中心,但其他县级市和县的功能重叠,城市之间缺乏明显的分工合作,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

3. 城市规划不合理。

城市规划存在趋向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而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考虑不够充分。

4. 城市交通压力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5. 发展规划不够统一。

德州市各县级市、县区的发展规划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缺乏整体统一性,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协调。

三、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建议1. 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

鼓励以城市为依托,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德州市砖混结构抗变形设计要点

德州市砖混结构抗变形设计要点

德 州 市 砖 混 结 构 抗 变 形 设 计 要 点

摘 要: 结合德 州学院新建 办公楼这 一实例 , 出了砖混结构圈梁抗地表变形情况下 的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 给 并和无地
表变形情况 下的设计对 比, 了德州市抗 变形构件设计 的优化方案。 得到
关键词 : 砖混结构 , 抗变形 , 地表变形 , 圈梁 , 构造柱 中图分类号 : U3 8 5 T 9 . 文献标 识码 : A
33 N/ 2 ) .7k m 。4 活荷 载标准值及折减后的活荷载标准值 : 活荷 载
1 建筑物基 本情 况
标准值 : 面( 屋 不上 人 ) . N/ ; 面, 0 5k m2楼 卫生 间 2 0k m2 . N/ 。折
1 墙体布 置 : ) 采用 砖砌体横墙 承重 , 屋主要荷载 由横墙和 减后 的荷 载值 : 面 ( 折减 ) . N/ 2 楼 面 , 生 间 2 0× 房 屋 不 0 5k m ; 卫 .
德州学院 2 0 0 6年新建 5 砖混结构办 公楼 , 层 考虑到德州 市 建筑物四角及楼梯 问设构造 柱。3 基础采用 钢筋混凝土 条形基 ) 地表沉降情况严重 , 取 了有地 表变形 设计方案 , 采 使新 建 的建 筑 础 , 深 为 15 埋 .0m。
物在受到采动影 响后 , 出现损 坏 或仅 出现易 于修 复 的轻微损 2 荷 载计 算结果 不
( 6~2 )  ̄ ( . +1 . V_ (/ 0 9 ) —0 9 ) O ,
根据式( 4可 得到梁 的受剪 承载力 , 1) 通过试 验数据相 比较 , 从理论公式得到的计算值和实际 的实验值 拟合得 比较好 , 且都是
由于混凝土材料与完 全弹 塑性材料相 差很 远 , 强度越 高 , 且 混凝土应力一应变曲线峰值下 降越 显著。在裂缝产生 的过程 中 , 处于双 向拉压状态下混凝 土存 在软化 现象。在计算 中直接 以混 凝土的轴心抗压 强度作 为设 计标 准 , 高估 了混凝 土 的抗剪 能 则 力 。引入 了有 效 强度 系 数 , 以降 低 混凝 土 的轴 心抗 压 强 度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山东省德州市是中国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华北平原上,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在山东省内,它居于中南部地区,是山东省的一个中心城市。

德州市总面积12,3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575万人。

空间结构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的地域环境、地貌特征、建筑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对于德州市而言,它的空间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城市布局:德州市的城市布局较为合理,由市区和周边的几个县级市组成。

市中心区的主要商业街是金街,其周围是大型商场、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

市中心区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如清真寺、古城墙等,这些地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市区,德州市还包括临邑、齐河、平原、夏津、禹城等县级市,这些县级市分布在德州市周围的不同区域,为周边农村提供了城市化的服务和便利条件。

2. 交通系统:德州市的交通系统相对完善,其地理位置处于京津冀地区的中心,是连接华北、山东、河南和山西四省的交通枢纽。

通过京台高速公路和济青高速公路,德州市与沿海城市、北京、天津、济南等地相连。

市内的公共交通主要由公交车、出租车和地铁三种方式构成,其中地铁在建设中。

3.产业结构:德州市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农业、石油化工为主,其中制造业占据了德州市经济的重要位置。

市内有众多制造业企业,硬件条件较强,如德州光华机械有限公司、中兴木业有限公司等;同时,德州市还有大量的农业资源,如食用菌、水稻、苹果等,这些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4. 城乡关系:德州市的城乡关系较为紧密,人口基数广泛,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尤其迅速。

近年来,德州市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注重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外部环境的推动,使德州市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如夏津李源果林、平原广州家乐氨气智能化养殖园、禹城金水湖生态园等项目。

综上所述,德州市的空间结构相对合理,经济基础发展较好,既发挥城市的经济和科技创新优势,又注重改善农村的生活和环境,这有助于提高德州市整体的发展水平。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UPC新能源集团风力发电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UPC新能源集团风力发电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UPC新能源集团风力发电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07•【字号】德政办字[2011]15号•【施行日期】2011.03.07•【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UPC新能源集团风力发电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德政办字〔2011〕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UPC集团是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投资公司,目前已在国内开发风电项目25个,总投资约620亿元人民币。

该集团拟在乐陵市、庆云县、禹城市、临邑县、齐河县等建设风力发电场,预计装机总量为750-1000MW,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

为确保UPC新能源集团风力发电项目顺利实施,市政府确定成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徐春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世良市委常委、副市长成员:曲春耀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圣华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区域合作办主任刘长青市发改委主任周天峰市经信委主任战士平市财政局局长曲永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吴文群市环保局局长王永久市气象局局长王汉新市黄河河务局局长刘吉运市人行行长王传庆供电公司总经理张磊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鄂宏达乐陵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冰齐河县委副书记、县长樊兆杰临邑县委副书记、县长林春元庆云县委副书记、县长乔方红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区域合作办常务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区域合作办公室,乔方红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项目建设完成后,该领导小组自行撤销。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一年三月七日。

德州市产业结构现状与对策分析

德州市产业结构现状与对策分析

Vol.31No.2Feb.2015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n )第31卷第2期(下)2015年2月德州市产业结构现状与对策分析吴苗苗,张燕(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德州253000)摘要: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本文以德州市产业结构为例,着重分析了德州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德州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关键词:产业结构;回归分析;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F26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5)02-0108-03基金项目:德州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德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对策”(10YD026)经济结构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上,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优化产业结构.[1]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目前德州的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较少.因此分析德州市产业结构现状,推进德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在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德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1.1德州市产业结构的总体趋势分析如图1所示,2006年至2013年期间,从总体趋势来看,德州市三次产业比重波动较为平缓.其中,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第二产业则相对稳定,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少.经济增长仍然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因此德州市的产业结构需进一步发展.“十二五”以来我市积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发展方式,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注重科技投入,突出科技创新,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主引擎.[2]而2013年德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1.1:52.9:36.0,与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依然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1.2德州市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变化分析1.德州是传统农业大市,但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农业收益较低.虽然2013年,德州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3.54亿元,增长3.8%.从内部分行业情况看,种植业实现增加值143亿元,增长4.2%;林业实现增加值7.9亿元,增长3.1%;实现牧业增加值97.9亿元,增长3.3%;实现渔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3.3%;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4.8%.[3]但畜牧业在德州市第一产业中占比接近40%,由于畜牧业价格易波动,将严重影响到第一产业整体的稳定发展.图1德州市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结构(2006-2013)资料来源: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现价总量(亿元)增速(%)三次产业比重(%)贡献率(%)拉动率(%)地区生产总值2460.5911.2100.0100.011.2第一产业273.54 3.811.1 3.70.41第二产业1301.6712.652.963.97.16第三产业885.3811.236.032.4 3.63表12013年德州三次产业发展情况资料来源: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08--. All Rights Reserved.尽管德州市第一产业格局正在发生转变,但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其次,“农业大市,经济小市”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因此大力加强、发展“高产、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和关注.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并以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为主保持相对稳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两大类,其中工业在德州市的第二产业中占最为主要的地位.2013年,33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14.3%,居全省第三位.其中1661家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94.34亿元,增速13.17%,总量占比达47.3%;1710家重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73.91亿元,同比增长14.96%,增速高出轻工业1.4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4.9%.轻重工业比重为45:55,重工业比重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德州市工业经济整体上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并且保持明显的增长趋势.与此同时重工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3.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由表1、表2得知,德州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5.38亿元,增长11.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3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3%提升到36%,提高了3个百分点.2013年德州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创下了自2006年以来的最好水平.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结构总体变化趋势良好,但在发展层次方面还是相对滞后.目前,我市服务业仍以传统的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发展仍然不足.尽管第三产业的比例逐年缓慢增长,但依然能反映出德州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扩张,技术含量较低.长远来看此种内部结构并不利于德州市产业结构发展.2德州市生产总值(GDP)与三次产业实证分析在本部分中,首先给出本文实证分析采用的变量及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主要是德州市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最后给出德州市生产总值(GDP)与三次产业百分比的回归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2.1根据“德州市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信息整理得到德州市2006年-2013年生产总值(GDP)及三次产业各占GDP的百分比,其中Y表示生产总值(GDP),X1、X2、X3分别表示一、二、三次产业各占GDP的百分比,具体数据见表2.2.2以表2的信息为基础,利用参数最小二乘原理估计生产总量GDP与三次产业的变动关系.假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β+β1*X1+β2*X2+β3*X3;利用EXCEL软件的统计功能对表2德州市生产总值(GDP)与三次产业所占GDP百分比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2.根据表2的结果,得到生产总值(GDP)与三次产业各占GDP百分比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7670.264+0*X1+12.6985402*X2+262.406895*X3各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为:β1=0表示,第一产业变动与生产总值(GDP)无关.β2=12.6985402表示,在第三产业占GDP百分比不变的条件下,第二产业占GDP百分比每增加1%,生产总值(GDP)增加12.6985402亿元.β3=262.406895表示,在第二产业占GDP百分比不变的条件下,第三产业占GDP百分比每增加1%,生产总值(GDP)增加262.406895亿元.3结论和对策建议3.1基本结论年份第一产业(%)X1第二产业(%)X2第三产业(%)X3生产总值GDP(亿元)Y 200614.055.830.21003.4 200713.455.531.11245.82 200812.155.932.01400.91 200912.454.633.01545.35 201012.754.333.01657.82 201111.854.333.91950.71 201210.954.234.92230.56 201311.152.936.02460.59表2德州市生产总值(GDP)与三次产业占GDP的百分比变量描述资料来源: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图2德州市生产总值(GDP)与三次产业百分比的回归结果109--. All Rights Reserved.通过对德州市2006年-2013年的统计数据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生产总值(GDP)与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存在不同的依存关系.其中,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受第三产业占GDP百分比的影响最大,每当第三产业占GDP百分比增加1%,生产总值(GDP)就会增加262.406895亿元,是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GDP)影响作用的20倍.换言之,生产总值(GDP)对第三产业增长的变动最为敏感,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是增加GDP最有效的途径.由表2得知,2013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11.0:54.1:34.9调整为11.1:52.9:36.0,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虽然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但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仍未改变,也正因如此,一直以来德州市“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改善.这样的产业结构,表明德州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型,以投资拉动为主,工业技术水平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慢,节能、环保工作形势严峻等.要进一步提高德州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3.2对策建议3.2.1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重点,持续稳定地发展第一产业,适当地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地发展第三产业.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与制造业一起成为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德州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意义深远.具体来看,第一,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方向,结合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电子商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一、二产业的渗透力和辐射力,服务于中高端制造业升级;第二,鼓励创新,把企业作为发展服务业的实施主体,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技术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改变德州服务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分布散的状况.第三,结合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要求,加速发展房地产、旅游、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生活服务业,带动提升产业结构.[6] 3.2.2加大第二产业中工业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技术投入,推动纺织服装、食品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环节发展转变.就德州而言,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推广具有德州特色的小枣产业、德州棉花和德州扒鸡产业集群的优势.通过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新产品研发,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推进名牌战略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重点发展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提升传统产业;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工艺技术,实现由“两高一资”产业向节能环保产业的转变,推进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 3.2.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新兴产业崛起高新技术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2013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虽然达到25.4%,但发展还有较大空间.[7]作为太阳城的德州,发展新能源的优势与潜能是巨大的,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结束后,我市新能源产业在建项目达到63个,总投资额为268亿元,建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511亿元.因此,“十二五”时期,德州市应大力发展低碳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新能源、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体育装备、环保设备三大产业集群,推动德州市工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以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参考文献:〔1〕于青.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6).〔2〕德州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德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路径选择分析,2014.9.〔3〕德州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德州三次产业齐发力助推经济实现新跨越,2014.3.〔4〕德州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分析研究.2013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综述及2014年展望,2014.1.〔5〕德州市统计局.德州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6〕景虹.天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障碍和对策建议[J].天津经济,2010(7).〔7〕郭立伟,任用,梁红涛.德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状况的分析研究[J].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2008(3).110--.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分布情况和组成结构

企业分布情况和组成结构

企业分布情况和组成结构一、引言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分布情况和组成结构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质量。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从地域分布和组织结构两方面对企业进行描述,旨在展示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地域分布1. 城市集中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成为企业集聚的首选地。

这是因为大城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人口密度、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市场需求,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例如,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汇聚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

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企业的分布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

发达地区通常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比之下,落后地区的企业数量较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例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三、组织结构1. 企业规模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其规模密切相关。

大型企业通常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拥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分工明确的职能部门。

而小型企业则更加灵活,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决策速度更快。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组织和网络企业也逐渐兴起,打破了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

2. 产业链的形成企业的组织结构还受到产业链的影响。

现代企业往往不再是一个封闭的整体,而是通过合作与其他企业形成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例如,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四、结论企业的分布情况和组成结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域分布方面,城市集中现象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主要特点。

在组织结构方面,企业规模的变化和产业链的形成是主要趋势。

通过合理的地域布局和优化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应该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积极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州城市发展现状

德州城市发展现状

德州城市发展现状
德州的城市发展现状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德州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结构也在逐渐调整优化。

首先,德州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德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成为了德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德州还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和投资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高科技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也日益壮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在城市规模方面,德州的萨尼安东尼奥、达拉斯、休斯顿等大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这些城市不仅拥有现代化的市区,还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在德州的主要城市中随处可见。

这些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同时也给德州带来了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等城市化问题。

再次,城市结构在逐渐调整和优化。

为了更好地处理人口和经济的集聚效应,德州的市政府和规划部门正在努力推动城市布局的优化和组织。

通过建设新的道路、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新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德州的城市结构正朝着更为合理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总之,德州的城市发展现状在快速和积极的变化中。

德州的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持续增长,城市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然而,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也需要得到适当的解决和管理,以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内华能德州电厂、恒升集团、德棉集团、德隆集团等中央、省、市驻区单位78家,能源、化工、纺织、机械、建材等产业基础雄厚,年产值150亿,利税22亿元,形成了明显的大企业带动优势。

陵县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大豆蛋白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大豆深加工企业,年加工大豆20万吨。

主要产品为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低变性豆粕、大豆低聚糖、膳食纤维、大豆油等,同时产业还涉及饲料加工、棉纺织、养殖等领域。

企业占地面积100.7万平方米,员工1170人。

2007年1-6月份实现销售收入3.99亿元,上交税金2249万元,税后利润6026万元。

带动了豆工坊、华茂科技、乐悟植物油、向春油脂等3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陵县经济园区
宁津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东南方向,依城而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

建成区内实现“八通一平”(电通、水通、排水通、电话通、宽带网通、有线电视通、路通、地面平整)。

开发区规划有工业区、生活配套区、商贸服务区,工业区内设有韩国工业园、台湾工业园、民营创业园、国际家具工业园、机电工业园、纺织工业园。

已入区企业267家,总投资88.5亿元。

区内现有韩国、美国、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外资企业38家。

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省级开发区。

临邑经济开发区22万伏变电站、装机容量24MW的热电厂各一处,恒力热电。

装机容量48MW的热电联产项目正在建设,水、电资源充沛。

恒利热电公司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恒源及图”和山东科信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鲁瑞及图”名列其中
德州市临邑县生物质发电厂建设项目(2)
城市:德州
发布日期:2011-12-05
投资金额:320 百万元人民币
建设周期: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
简要描述:兴建一座生物质发电厂,占地面积为200,000平方米,包括*一台130吨高温高压秸秆锅炉*一台30,000千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加工厂房*办公楼项目阶段项目于2011-11月下旬已确定施工,预计2011-12月上旬开始主体施工。

主体结构钢结构外墙材料未透露空调系统未透露门窗系统未透露电梯系统未透露供暖系统未透露主体结构已采购|外墙材料未透露|空调系统未透露|门窗系统未透露|电梯系统未透露|供暖系统未透露装修情况:不确定工程造价320 00 工程名称德州市临邑县生物质发电厂建设项目
齐河经济开发区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部,京福高速公路和308国道两侧,始建于1999年7月,总规划面积39.9平方公里,以高新技术产业及外向型加工业为主,集贸易、仓储、金融、商住、旅游多功能、全方位开发于一体。

按照总体规划及行业特点,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体系,合理布局了高新技术工业园、电子工业园、纺织工业园、化工工业园、公园游乐区、生活服务区、仓储区。

开发区内全部实现“七通一平”,“四纵四横”8条高标准道路已通车,18洞国科国际高尔夫球场已投入使用,600栋欧美风格的别墅已开盘出售,园林式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已峻工,部分服务设施已投入试运行,澳门名嘉集团的“三城一区”项目已施工建设,城区实现了集中供暖、天然气系统年内即将建成。

开发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资环境更为优越,对外来客商更具吸引力。


前,入区企业已达120家,总投资164.6亿元,其中美国、韩国、加拿大、台湾、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独资、合资企业15家,过亿元的项目有10家,拥有山东晨鸣集团、山东鲁抗集团、山东莱钢集团、中国石油集团、台湾旺旺集团、台湾鸿运电子集团等5家上市企业,以及山东坤华集团、山东农业实业集团、北京国科集团、澳门名嘉集团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

开发区之外的外来企业近20家,投资较大的有投资3.19亿元的济西煤矿项目以及巴基斯坦、美国和我县皮革厂三方合资的皮革加工项目等。

金石集团为龙头的建材业,其“陨石”牌水泥为国优、部优产品,年生产能力60万吨;
禹城处于华鲁电厂120万KW电网之中,建有2个自备热电厂,总装机容量6万KW,年供热能力170万吨,年供天然气8000万立方米,是山东省第一个实现集中供应天然气的县市。

保龄宝公司、龙力公司、福田公司等企业的功能糖产品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是全国最大的“功能性糖源生产基地”。

贺友、保龄宝跻身全国制造业500强。

光大电力集团、贺友集团、禹王公司、通裕集团、环宇集团、润田化工公司、禹王亭集团、龙力公司、亚纺公司、德州六合饲料公司10家企业列入德州市百强企业。

高唐时风、泉林、蓝山、热电为代表的骨干企业,膨胀了奥克特化工、金兴集团等一批第二梯队企业,形成了以时风集团为龙头的运输机械产业,以泉林集团为龙头的林浆纸产业,以蓝山集团为龙头的畜禽加工业,以时风双星橡胶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橡胶轮胎产业,以泉林复合软包装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复合软包装产业,以奥克特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以热电集团为龙头的热电集团为骨干的板材加工产业。

夏津背靠晋冀煤炭基地,华能电厂,能源充足棉花形成了以华芳、恒华等集团为龙头,集棉花加工、纺织、服装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食品形成了以发达、振兴、永乐、宏源、盛源为龙头的面粉、食品、食用油加工产业集群。

泉林纸业投资3.5亿元新上生活用纸、污水处理、特种纸、废纸脱墨浆生产线已陆续投产,华芳公司投资1亿元的技改项目已全部完成,恒华纺织投资1亿元新上5万纱锭高档纺纱项目正在抓紧运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