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通过经典课文《散步》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在课堂授课中学会根据文章中心,详略安排材料。
二、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初中) 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七年级语文主要学习写作记叙文,而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本课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深切的事,抒发真情实感。
学习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小升初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对写作本身就有畏难情绪,而记叙文写事类文章看似是学生觉得最好写的一类文章,但也是比较难写的一类文章。
避免流水账,将事写清楚,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把事情写得更吸引人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一)通过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
(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五、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使文章更吸引人。
六、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面对陌生的班级,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和点拨法。
先通过谈话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在交流、表达、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诱导,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探究法和归纳法,通过已学课文的呈现、探究,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是写作的素材,是创作的源泉。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课方案【三篇】导读:本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课方案【三篇】,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学会记事教课方案一一、教课目的1.经过知识回首、样例剖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表达完好、清楚的方法。
2.经过写作练习、沟通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表达得生动详细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经过知识回首、样例剖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表达完好、清楚的方法。
2.经过写作练习、沟通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表达得生动详细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课难点:掌握将事件表达得生动详细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课策略本课主要采纳任务驱动法、启迪式、研究式等教课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联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换学生的踊跃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联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表达清楚理解、生动详细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课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课资源,所选资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使阅读与写作的联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习,方便写作 ;另一方面,写作内容存心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虑、写作、沟通,教师适合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课过程(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导语:入学以来,我们向来认真察看、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优秀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经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升。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第一要达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表现出来。
【设计企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建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 86 版电视剧《西游记》第 3 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 (时长: 5 分 33 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展示交流 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生甲:题目中的“那一次”告诉我们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件或两件以上。
生乙:我们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了、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尴尬、后悔、冒失、激动、生气、害怕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学会记事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学会记事(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上册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记日记等方式,积累日常生活小事。
2.学习和运用记事相关写作知识,把事件叙述得吸引人。
课前学习任务
一、通过“周记本”“日记本”等方式,收集整理写作素材。
二、回忆小学学过的写作知识,整理如何写清楚一件事的方法。
课上学习任堂学习,完成写作提纲(1)。
题目
那一次,我真( )
内容
真( )的原因
事件的基本过程
事件带来的意义或影响
【学习任务二】
结合课堂学习,完成写作提纲(2)
写出
事件波澜
【学习任务三】
结合课堂学习,完成写作提纲(3)
②所填的词语一经确定,文章的内容也就定了。因而填写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能够概括地反映所写的内容。
③从题目的“那一次”,我们还可以明白,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
教师点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过程:一、导入: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一件小事,其实要求很简单:我们写作中的人物、时间、地点这些记叙要素,就在我们的身边,应该是我们很熟悉的。
以“我”为人物圆心,以“今天”这个时间为半径,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地点为范围画圆。
请同学们一定要深入细致地去搜寻,不放过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进行选择与组合,写好一件小事,要注意安排好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当然要写好也不简单:请同学们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作,回归自我,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还要捕捉身边小事的细节进行细致的描写,回归生活,才能更真实地表达亲情、友情、师生情,以及其他人带给你的真情。
二、课文引路记叙文应该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的文章,首先让我们回顾学过的课文,是怎样将这两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呢?1、请同学们回顾《散步》,用一句话说出文章的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重点引导:《散步》写“我”一家四人在春天去田野散步的起因、经过、结果,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尊老爱幼,中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2、教师小结:这三篇课文都是用一件小事来表现生活,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呈现多元化的主题,耐人寻味,具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值得我们细读深思,看来真的是小事不小啊。
3、《散步》文章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小事上做透了文章。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叙事完整,中心明确。
讲授法、实验法、自主学习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很辛苦,20分钟都想不好一个开头。
好不容易写出来,一件事没有叙述清楚,或者没有真情实感,或者详略不当。
那么怎样做到叙述一件完整的事,详略得当,表达出真情实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叙一件完整的事。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
②是否有前后连贯的情节。
③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④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叙述事情要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晰。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
即前面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
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1)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
我们作文普遍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3.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教学难点: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两至三篇记事的记叙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学会记事(出示课件1)二、精读细研,技法学习(一)学习方法教师:我们以本单元的《散步》一文为例来分析学习“记叙要素”。
(出示课件4、5)1.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写作指导(出示课件6、7、8)(教师补充讲解。
)(1)明确记叙六要素。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略写)、经过(详写)和结果(略写),即“记叙的六要素”。
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写,而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略写或不写,这样才显得中心突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情感。
2.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作文六步导写法:设境入题——例文引领——方法导航——实战演练——交流思辨——总结提升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设境导入:老师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分享(出示PPT:老师批评了一位同学)。
关于这件事,哪位同学想知道什么都可以问我。
导入课题《学会记事》,得出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回顾经典:回忆《散步》,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起因:母亲老了,应该多走走经过:散步中,意外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结果:走小路3、方法导航:交代清楚六要素是记事的基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4、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要求:丰富后三个要素,即起因、经过、结果。
(可选一方面写)提示: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手受伤的程度和校服破成什么样子。
5、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怀念》,思考文中回忆了几件有关母亲的事,用墨最多的是哪一件。
6、方法导航:记叙多件事时,要注意按照情节的需要安排事件的先后,同时要注意选取一件最能表现主题或人物的事情详写。
7、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要求:如果还是这一天,再选取别的事情表示家人对我的疼爱。
应该怎样构思?8、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回忆》,比较两组句子的区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课程教学设计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二、重难点1、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2、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学会记事2、师:什么是记事文章呢?顾名思义,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一件或几件事的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有条理地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这些事情,从中明自一个道理,受到一种精神的鼓舞或思想教有。
记事文章是最基本的写作,想要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就可以从记事练起。
(二)了解记事文章的特点。
1、记事,就是有目的地记述事情,即记叙事情发生、发展、结束的整个过程。
2、记事的文章,要以叙述事情为主,表现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事情的某种态度和看法。
(三)写好记事的文章应注意的事项。
1、选材要精,要选择典型事件,选自己熟悉的事来写。
典型事件就是有代表性、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尽量选择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感受深刻的事来写。
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并能反映出真情实感。
2、叙事要清楚具体。
任何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记事文章,就是按事情的发展规律,把事情交待清楚。
一般要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待清楚,其中起因、经过、结果尤为重要。
写事件,还要抓住一定的线索。
因为线索是将一种事物贯穿全篇而成为情节发展的脉络。
抓住了线素,才能确定材料的取舍,突出中心。
3、要安排好记叙顺序。
在现实生活中,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总是有头有尾,有一定次序的。
记叙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所记叙的事情也应当有一定的次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当然,在具体写作时,不一定要采用顺叙的方式,也可采用倒叙,设置思念,按顺序解悬揭题,还可在行文中进行插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明确如何正确叙事,交待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
2.结合所列的作文提纲,对如何有序叙事,做到心中有数。
3.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合理选用叙述方式。
教学方法巩固知识,讲练结合。
学法【教学过程】一、巩固知识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以记叙文居多,我们对记叙文应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来总结一下记叙文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
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明确: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交待要素过渡:通过复习,我们知道记叙文的一般特点,作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交待清楚的要素。
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把记叙的六个要素交待清楚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际的演练来探究一下。
(多媒体显示)乌云像一口大黑锅牢牢地罩着大地,扯天扯地的雨丝织成一张密不可破的网,迷蒙的雨雾像幽灵一样跟随着落魄的行人,似乎到了世界的末日。
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了泥泞的世界,好像没有尽头。
正逢放假,我深一脚浅一脚踏上回家的路,想一想这一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想到这次考试的成绩,一波波惆怅顿时涌上心头,我几乎失去了回家的勇气。
然而,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呢?我该怎么面对父母那苍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睛呢?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怎么走到家的。
刚进家门,一股温馨的气息拥抱了我,我只感到忍了很久的泪这时竟不争气的涌了出来。
一切正如我所料,爸妈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要为我洗尘,“爸……”妈字还没有喊出口,喉咙就像被什么塞住了似的。
这时爸妈已经把我背上的书包接了过去,“晓杰,快坐下来吃饭,我们已经等了好半天了。
”我慢慢的坐下来,望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却没有一点味口。
深深的愧疚自责一点一点的吞噬着我的心,满腹的愁绪顿时化作苦水,我真想一下子把它们吐出来。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四、第三关:融入情感,写真切
1.方法点拨。
(1)探究《秋天的怀念》相关语句效果。
……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二、第一关:抓住要素,写清楚
1.方法点拨。
(1)回顾《秋天的怀念》,分析课文四个片段中时间、地点要素是什么,原文是如何表述的。
时间
地点
片段一
“双腿瘫痪后”“天上北归的雁阵”
“四周的墙壁”
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屋里”
片段三
“她出去”后
“背着我去看她”
片段四
“又是秋天”
“北海”
明确:作者在交代这些要素尤其是时间、地点要素时,有的是直接交代,有的是间接交代。间接交代可以通过环境以及特定事物、情节等来暗示,如“天上北归的雁阵”应该是在春天,“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北海的菊花”等可见是秋天,“四周的墙壁”可见作者在屋内,“背着我去看她”可见不在家里,可能是在医院。
教案序号:课题:写作:学会记事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2.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写作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如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运用;2.学会使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事件;3.掌握记叙文的线索和结构,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4.通过对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的记叙,锻炼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掌握记事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生动、具体地记叙事件;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有意义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记叙文,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和美感;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在学会记事的过程中,关注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写作中体现这些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熟练运用修辞手法。
(3)如何使记叙文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分析优秀记叙文的结构特点;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布局谋篇,使文章结构紧凑、连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会记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想要分享的事情?”(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生活中的事件生动地记叙下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教学设计
学会记事【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点。
教材主要从“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记事的基本要求”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会记事。
“记事的基本要求”包含“写清楚”“写得有感情”“锤炼语言”三方面的内容。
同时,借助阅读篇目《散步》《秋天的怀念》来引领学生学会记事。
最后的“写作实践”分“添枝加叶”、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三个层级,从记叙的要素、思路、语言、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有效引领。
第二单元围绕“亲情”选编课文,所选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成为引导学生“学会记事”的有效范例。
例如《秋天的怀念》:课后第二题找细节、第四题语句品味;《散步》:课后第二题语句品味、第四题对称句子的赏析……【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和生活片段引领学生认识记事要“写清楚”。
2.在具体的写作练习中领会记事要“有感情”。
【预习提示】1.复习阅读教材《秋天的怀念》《散步》,思考两篇文章带给自己哪些“记事”方面的启发。
2.观察并记录家庭生活,积累家庭生活中“爱”的细节。
【教学过程】一、玩个游戏——导入1.传话游戏。
教师预设三个记叙性的句子,进行三次传话游戏。
传话游戏结束后,多媒体出示传话原句。
传话游戏预设: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
——鲁迅《朝花夕拾》现在已八点半了,各处还可以听到人说话,这河中好像热闹得很。
——沈从文《湘行散记》这时候天空越来越明净了,林子里也有点亮了。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2.根据传话游戏情况导入新课《学会记事》。
对成功传话的小组予以表扬,对传话失败的小组予以点评,并据以引领学生认识到传话、说话甚至写作记事,首先要说清楚,如果说不清楚,会造成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差失误,会闹出笑话,甚至影响工作。
从而导入新课《学会记事》3.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教师简单解释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围绕“学会记事”确定的这两个学习目标,其关键词有两个,一是“写清楚”,二是“有感情”。
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你就具备了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记事能力。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事的重要性;2.掌握记事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1.学习记事的基本常识;2.掌握记事的技巧及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记好事;2.如何利用好时间。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记事本”的图片,导入记事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记事的作用。
2.讲解记事的基本常识通过对记事基本常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记事的重要性。
1.记事的定义:记下一些重要的事情或需要注意的内容,以便于日后查阅或进一步处理。
2.记事的形式:日记、便条纸、便签、记事本等。
3.记事需要考虑的问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感受等等。
3.讲解记事的技巧及方法1.及时记录,不要拖延:及时记录可以避免事情的遗忘和混淆。
2.记录详细内容:尽量记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细节。
3.善于利用时间:利用零碎时间记录记事,可以有效地提高记事效率。
4.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记录的内容不要混杂,应当分辨整理。
4.教师示范记事的过程在黑板上演示老师如何对一件事进行记录。
5.学生练习记事要求学生回忆或想出一件个人重要的事情并进行记录。
6.小结1.记事是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常识。
2.学会记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安排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记事可以不断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帮助我们进一步发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事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录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强调的知识点是基础的记事技巧,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断练习和总结。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记事技巧,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实践应用。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1.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2.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一、新课导入在生活的长河中,每一天都如同翻动的书页,记录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成长与探索。
这些珍贵的记忆,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我们心灵的夜空。
学会记事,就是学会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它们化作文字,永久珍藏。
它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还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二、新课教学(一)学习方法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一、明记叙要素。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本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 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自然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传真情实感。
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有:(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我”,不想给“我”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通过记叙这些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三、会锤炼语言。
要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例如《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就强调了文中感人的力量,来自一些细节。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矛盾冲突显真情——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记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3、体会并尝试抓住细节、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教学过程一、写作热身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
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2、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
3、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
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肉,也才会让人感动。
二、指导升格(一)学生习作问题1、事情叙述不清。
2、平铺直叙,印象不深刻(二)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习矛盾冲突显真情1、《秋天的怀念》课文引入去北海看花,我与母亲之间的几次矛盾文段一: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第一次:(残缺的自己与美好环境之间的矛盾)文段二:“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第二次:(我的悲观消极拒绝看花与母亲坚强之间的矛盾)文段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写作教学设计
优化思维提文质细节描写抒真情——《学会记事》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设计意图】1. 本单元的写作是记事作文。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以记叙一件事为主的记事类作文。
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初步学习较为复杂的记事类作文。
除了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外,还要注意详略得当,加进去适当的描写,加入适当的感情,让文章更有可读性。
2. 除了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外,通过本次作文训练,力图唤醒学生思维,克服构思行文中僵化窄化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重难点】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难点: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活动过程】活动一:学生诵读《散步》,师生对话。
师采访学生:《散步》让你印象深刻的文字有哪些?学生:1、描写春天的文字,充满活力,富有生机。
2、分歧的产生和解决。
有波澜才有意思。
3、细节描写,如母亲听“我”话,母亲摸孙子的头,“我”和妻背起母亲和儿子等。
4、耐人寻味的结尾。
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推荐国庆假期的随笔。
(国庆假期,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感受性作文——学会做一种菜肴,把做菜的过程写下来。
华盛顿图书馆墙上的标语: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随笔取材于真实的生活感受,当学生真正实践了,经历过感受到了,他就有话可说,写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访谈:为什么推荐这篇随笔?它好在哪里?(小组推荐随笔,讨论推荐理由)随笔示例:炒鸡蛋每次看见妈妈煎鸡蛋,手腕轻轻旋转,那朵白色花瓣黄色花蕊的鸡蛋花就优雅绽放在平底锅上,这一幕总是让我对做菜心生艳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二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二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训练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了解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把事情写清楚并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锤炼语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屏显一:出示学生病文,学生朗读。
语文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得了100分,我非常高兴。
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二、知识讲练:掌握写作要求(一)探究第一个要求:把事情写清楚学生分析病文,综合学生发言,结论:这段文字没有把事情写清楚。
总结: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归纳小结:交代要素详写经过屏显二: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实践训练一:交代清楚事情屏显三:出示学生病文过渡: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讲述: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屏显五:记叙文常见的顺序:1.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1) 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2)倒叙。
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设计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是程度副词,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
各小组选定发言交流的代表,帮助其组织语言,准备进行大组汇报。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1)顺叙
2)倒叙
3)插叙
对于存在疑问或困惑的问题,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共同探讨,寻求更近合理的答案,最后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各小组整理对思考题的解决情况,生成本组的新问题
课时计划
课题
写作学会记事(一)
课时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难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过程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小试牛刀,构思文章
五、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作文指导《学会记事》❖【情窦初开】(导入新课)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立竿见影】(教学目标)1.掌握叙事作文的写作顺序;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重点)2.完整具体曲折叙写亲身经历的事;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难点)3.留心生活,培养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第一节作文指导课❖【开门见山】(例文剖析)一、回忆本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在记事上有些借鉴的地方。
(一)《秋天的怀念》1.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2.多处人物描写,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二)《散步》1.用一件小事来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呈现多元化的主题,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2.两处景物描写,烘托一家人散步的愉悦心情,映衬家人之间的和谐温馨,表达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3.多处运用对称句描写人物的语言和“我”的心理,更加真实可感。
二、读同学的作文,完成学习任务雨中送伞①那天,是一个同往常一样的一个星期五,但那天的天气却很差,下着瓢泼大雨,刮着呼呼的风,天空中时不时地传来轰轰的雷声。
②和往常一样,向家里打一个电话,但接听电话的却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
一声颤抖的“喂”震撼了我,电话那边传来一个断断续续的声音,“是亮亮吗?”我连忙答道:“嗯,爷爷,没什么事,再见!”说罢就挂掉了电话。
③一个人坐在向家驶去的汽车上,心中想着:“接电话的为什么不是爸爸妈妈,哦,他们今天肯定不在家,但为什么不要爷爷来接我呢,下车的地方到家的那一段路怎么走呢?淋雨就淋雨。
”④终于到了,想到自己将在这昏黑的地方,冒着风雨奔跑,却又有一些恐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一件小事,其实要求很简单:我们写作中的人物、时间、地点这些记叙要素,就在我们的身边,应该是我们很熟悉的。
以“我”为人物圆心,以“今天”这个时间为半径,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地点为范围画圆。
请同学们一定要深入细致地去搜寻,不放过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进行选择与组合,写好一件小事,要注意安排好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当然要写好也不简单:请同学们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作,回归自我,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还要捕捉身边小事的细节进行细致的描写,回归生活,才能更真实地表达亲情、友情、师生情,以及其他人带给你的真情。
二、课文引路
记叙文应该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的文章,首先让我们回顾学过的课文,是怎样将这两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呢?
1、请同学们回顾《散步》,用一句话说出文章的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重点引导:
《散步》写“我”一家四人在春天去田野散步的起因、经过、结果,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尊老爱幼,中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
2、教师小结:这三篇课文都是用一件小事来表现生活,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呈现多元化的主题,耐人寻味,具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值得我们细读深思,看来真的是小事不小啊。
3、《散步》文章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小事上做透了文章。
请找出并分析《散步》中最值得你学习的描写方法。
学生各抒已见,教师适时引导:
《散步》中第四段和第七段的景物描写,能够很好地表现春天的美好环境,烘托一家人散步的愉悦心情,映衬家人之间的和谐温馨,表达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散步》多处运用对称句描写人物的语言和“我”的心理,更加真实可感。
4、教师总结
我们在记叙事件时,最基本的一点是把事情讲清楚,这就要求下笔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清楚,并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首先,一切事物都在一定的时空内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其意义和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往往有交代的必要;其次,事件的“起因”(事件是怎样引起的)如不交代清楚,就会令人产生疑惑,不明就里;再者,“经过”是事件的主体,是叙述的重心,要重点写,写详细些;最后,“结果”是事件自然而然的收束,没有它整个故事就是不完整的。
当然,贯穿故事过程的主人公必不可少。
我们在记事时,为了它的完整性,就要思考事件的要素。
同时,也要想想事情的经过有几个主要阶段,并将这些材料按一定顺序组织起来,这样,我们的叙事才能清楚明白。
三、片段作文导练与点评
1、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是走别人的老路,还是走未选择的路呢?请同学们把自己身边的鸡毛蒜皮的家常小事说一说。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评:
比较常见的有:送雨伞、考试后被家长批评、洗衣服、做菜、感冒生病等。
比较新鲜的有:折叠被子,乘坐电梯的风波,不慎遗失自行车等。
2、教师小结:有的材料比较新鲜,有的事件也很陈旧,我们要更细致地去观赏生活,尽量找到一些新点子。
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就更要在描写方面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3、选材是写作的关键,你要先确定自己所站的角度,然后找准切入点。
请同学们欣赏这三个小片段,体会创意的妙处,领略描写的效果。
片段一:社会生活示例
太阳底下。
我翻开一块土坯,随即掀翻了一个世界:一群蚂蚁四散奔匿;一只多足虫,张皇着,迈不开腿;另几只叫不上名字的虫子,嫩嫩的,白白的,像几截草芽,僵卧在阳光下,动弹不得。
或许,刚才在土坯下,蚂蚁们在纳凉,多足虫在打盹,而那几只草芽般的虫子,只愿守着它们的嫩与白,与这个世界
静静相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赏析:写一件小事,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赏析场面描写的妙处。
明确:将一个小小的土坯当作一个世界,以小见大,体现我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②补写:用一句话描写出我此刻的心情。
学生交流后展现教师范例:
我轻轻地,把土坯盖回到原处。
有梦的尘世,多么希望不被打扰。
③教师小结:要深入生活,保持一颗童心。
片段二:家庭生活示例
爸爸驱车带我回老家去,一路上全是柏油路,很平整,走到村口时,爸爸突然一打方向盘,从旁边一段坑坑洼洼的路绕了过去。
我不解地问爸爸:“怎么拐了一下,走这条泥巴路?”“哦,那边有几颗石头。
”
“有石头怎么啦?”
“石子被轮胎碾轧后可能会弹起来。
”
“那又怎么啦?总比这泥巴路舒坦啊!”
“哦,旁边有几个下棋的老人。
”爸爸淡淡地说。
①赏析:“我”和爸爸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什么心理?
明确:表现爸爸的善解人意,关心他人,以及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这是一位有涵养的人,也是一位注重言传身教的好父亲。
②扩写:请给这个片段适当添加景物描写,完善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完整地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
③教师小结:要多角度思考,呈现一颗善心。
片段三:学校生活示例
优美的下课铃敲动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心,正在听课的同学们条件反射似的坐不住了。
六十双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数学老师,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恩典”,可是,数学老师还沉浸在自己的数学思路中,依旧孜孜不倦地讲着讲着。
突然,数学老师反应过来,转过身信誓旦旦地对我们说:“这是必考题,我敢保证期中考试试卷上有这种题型的题目,大家要不要听呢?”“要!”全班同学无可奈何且口是心非地应答到。
其实老师所讲的内容,我一句也听不进去,哎呀,可恶的老师!
①赏析:从老师的神态、动作、心理体会老师的敬业精神。
从学生的角度感知学生真实的烦躁不安,对老师的不满意等等。
②改写:将画横线处的消极情绪,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进行改写,注意保持积极心态,传递正能量,使你的结尾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简要阐述改写理由。
学生交流后展现教师范例:
于是数学老师又开始滔滔不绝,讲得眉飞色舞,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我。
是啊,这是必考题,数学老师的拖堂理由也这样富有匠心啊!
改写理由:这一句既委婉地批评了老师拖堂的事实,也含蓄地表达了学生的智慧,还有师生间的和谐与理解。
③教师小结:要懂得幽默,表现生活情趣。
四、布置作业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注意:叙述完整清楚、条理清晰、具体生动。
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