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注释及赏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注释及赏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注释及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各种感受。

(2)童孙:孩子们。

(3)未解:不知道。

(4)供:参加。

(5)傍:靠近。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

范成大六十一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写下了六十篇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

第一句用昼和夜对比,向我们展开一幅乡村男女耕田、绩麻,日夜忙碌的画图——白天男人们下田去除草,晚上妇女们在家里搓麻线。

第二句笔锋一转,孩子们天真烂漫,不懂得耕田纺织,但看着父母忙忙碌碌,却甚觉有趣,也不肯闲着,也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地下学着种瓜。

全诗描写了农村男女日夜劳碌紧张的劳动生活,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品质。

语言通俗浅显,没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笔清新轻巧,生动自然,犹如信手拈来。

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品读诗歌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 着短笛随意地吹奏。
品读诗歌
诗句赏析:
这两句诗写牧童的活动,“横牛背” 和“信口吹”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 天真和悠闲自在。
品读诗歌
《村晚》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绿草、碧水、远山、落日等。
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

山 衔/落 日/浸 寒 漪 。
牧 童/归 去/横 牛 背 , 短 笛/无 腔/信 口 吹 。
品读诗歌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品读诗歌 村 晚 池岸。 草满池塘水满陂, 水中的波纹。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曲调。 随口。
短笛无腔信口吹。
品读诗歌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诗意: 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
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 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品读诗歌
诗句赏析: 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
“衔”字写出了落日挂在山头,远山和落日 挨得很近、相互映衬的样子;“浸”字写出 了远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景象,生动形象。 这幅画面中有绿草、碧水、青山、落日,色 彩绚丽,让人觉得宁静、悠闲。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背诵指导:背诵古诗时,可以入情入 境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反复朗读, 自然就可以背诵了;默写古诗时,要注意 “杂”字的下面,不要写成“木”;“昼” 字的下边是“旦”,不要写成“亘”。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 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意思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意思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意思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意思篇1三首古诗都是写的作者童年时候的事情,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的场面进行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了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辛劳,也充溢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教学效果(一)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七言绝句押韵和断句的特点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

(二)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诵出诗人的美好情怀。

(三)迁移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主动积累。

二、教学收获教学《四时田园杂兴》诗句时,其一,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一边读,一边充实画面的物象,丰满图画的内容,感受田园劳动的繁忙与快乐,感受桑阴下学种瓜孩子的俏皮可爱,从而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其二,反复地“想象——朗读——感受——朗读”,融合起来,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诵读。

并且我适时予以点拨,如抓住“昼”和“夜”感受农民的勤快,抓住“各当家”联想农民是多么繁忙啊!这样,田园生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宁静安详的生活画面就呈现出来了。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zhì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qìnɡ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村晚[宋] 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陂(bēi):池塘。

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漪(yī):水中的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日积月累(16页)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我会写
yún

音序:Y 部首:耒 组词:耕耘 耘田
书写注意:左边是 “耒”,不要写成“来”。
我会写
sānɡ

音序:S 部首:木 组词:沧桑 桑蚕
书写注意:上边三 个“又”第二笔都是 点,不要写成捺。
我会写
xiǎo

音序:X 部首:日 组词:破晓 报晓
书写注意:左部是 “日”;右部是“尧”, 上边不要多加一点 而写成“戈”。
学习古诗《村晚》。
(一)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 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按节奏读出韵味。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理解字词的意思。
陂(bēi):池岸。 池塘:堤岸。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 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水上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2.学习后两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 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 邪。 ②诗中的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表现出了牧童 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拓展延伸
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
舟过安仁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 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 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 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 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 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 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 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 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1.古诗三首《四时xx杂兴》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激发学生积累更多xx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本诗是他《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首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将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劳务的繁忙。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我尝试采用放手自学---共议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在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古诗。

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以及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对作者范成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图片和原有的古诗知识学习古诗,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吟诵达到熟读成诵。

教师设计“仿写诗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引导学生读诗、背诗,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名篇佳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释题,简介作者:1.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眼前的这片风景。

(如果能用上自己积累的诗句,那就更美了!)这个地方叫石湖,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树木成荫,掩映着白墙黑瓦,再加上碧绿的秧苗,清澈的河水,金黄的菜花,还有自由嬉戏的野鸭,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是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的家乡,他辞官后回到故乡住了十年,把这里的田园风光,这里的田园生活都写进诗里,写了60首诗。

而且每首诗的题目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跟老师念:《四时田园杂兴》(再读一遍)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读诗首先要读懂诗题,“四时”指的就是一年四季,这个词语用的巧,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包含在内了,仔细品味一下,还有哪个词用的也很巧?(杂兴)你很会品味,能说说你的理解吗?(杂兴这个词,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随感”,各种各样的感受都可以。

第1课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五四制)

第1课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五四制)

课题 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学情分析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

通过朗读古诗、想象情景等方法感知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阅读单元导读,导入新课单元主题:童年往事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习作要求: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1.课前导入古代乡村儿童都会做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古诗吧。

多么勤劳的农人,他们“昼出耘田夜绩麻”,多么可爱的孩子,他们“也傍桑阴学种瓜”!让我们一起走进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吧!2.走近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泛,关注国计民生。

有《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另有《吴郡志》《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

3.资料链接《四时田园杂兴》(组诗)的内容《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中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本课选的是“夏日”中的一首,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学习任务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1.字词乐园我会读我会写趣识字多音字解词义①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②在田间除草。

( )③把麻搓成线。

()④不懂。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文、注释及译文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诗文、注释及译文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包括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及雷震的《村晚》三首宋诗。

诗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生机盎然、丰富多彩的农家生活。

下边整理分享这三首诗歌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耘田:除草。

2.绩麻:把麻搓成线。

3.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4.未解:不懂。

5.供:从事,参加。

6.傍:靠近。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3.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4.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非现在的玻璃(玻璃出现的较晚)。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取出来,系上绳子当作银钲提在手中。

每当轻轻敲打它的时候,冰块就能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让人沉醉。

忽然,又是一声水玉破碎落地的声音,原来是自己一不小心用力过大,竟然把它敲碎了。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1.陂(bēi):池塘。

2.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3.浸:淹没。

4.寒漪(yī):水上波纹。

5.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6.腔:曲调。

7.信口:随口。

8.归去:回去。

9.池塘:堤岸。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古诗三首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古诗三首篇1教学目标:1.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2.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重点: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关键: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时:2课时教具:课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介绍作者1、出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在一片地里,有一个小朋友在劳动2、介绍作者范成大二、初读古诗相机识字1、老师范读课文2、让老师借助拼音小声读(边读边圈画生字)3、分小组学习生字(组内互相启发,想出好的识记生字的方法)4、自学汇报,教师点拨绩:注意读音,理解字义,扩词,用词造句。

供:多音字。

耘:注意读音。

三、巩固练习1、出示卡片2、开火车认读3、分别组词4、指导书写四、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的意境1、指导感情地朗读(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朗读)2、指名朗读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特色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的意境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巩固1、出示卡片2、认读字音,口头扩词。

二、指导学法,品读古诗1、带着生字回到古诗当中,再来读这首诗,边读边画出示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对字词进行研究和交流2、学习小组汇报字在字典应取哪个意思?把这个意思放在诗中,诗句是什么意思?3、同桌同学之间融入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互读互评。

4、教师点拨,指导表情达意。

三、发展语言,启迪灵性1、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果你看到一个小孩在种瓜,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那个学种瓜的孩子,你会怎么回答呢?2、同桌之间设计一次过路人与小孩的对话。

四、质疑问难深化理解五、知识延伸特色作业: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劳动诗写下来,并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配画。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说课稿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说课稿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说课稿一、说教材《四时田园杂兴》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他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进行较为细腻地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这首诗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荫下学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二、说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3.自读自悟,感受农民的辛苦和劳动的乐趣。

4.体会作者赞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赞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

因此,课堂中重点是引导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吟诵古诗、想象画面等体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五、说教法学法学习古诗得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渔场。

”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轻松地学习古诗,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我觉得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向它靠近。

课堂上学生们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向同学们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虽然有时仅仅是简短的几个字的理解,但我觉得反映出来的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

这时,作为教师,既要对孩子的思考过程给予肯定,又要提出一些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把孩子带入到古诗的情境中,促使孩子向更深层次的理解去思考。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诗的世界里。

诗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富有诗意与情趣。

交流课前收集的体现童趣的诗句,初步感悟儿童活动的乐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古诗三⾸》写了⼉童⾃在快乐的⽣活状态,天真活泼的⼉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第⼀课《古诗三⾸》课⽂原⽂ 四时⽥园杂兴(其三⼗⼀) [宋]范成⼤ 昼出耘⽥夜绩⿇, 村庄⼉⼥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

注释 _________ ①[耘⽥]在⽥间锄草。

②[绩⿇]把⿇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⑥[阴]树荫。

稚⼦弄冰 [宋]杨万⾥ 稚⼦⾦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_________ ①[稚⼦]幼⼩的孩⼦。

②[⾦盐脱晓冰]早晨从⾦属盆⾥把冰取出来。

③[钮]⼀种⾦属打击乐器。

④[磐}⼀种⽤⽟或⽯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种天然⽟⽯,也叫⽔⽟,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满陂, ⼭衔落⽇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背, 短笛⽆腔信⼝吹。

注释 _________ ①[陂]池岸。

②[满]⽔中的波纹。

③[腔]曲调。

④[信⼝]随⼝。

【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第⼀课《古诗三⾸》知识点 我会写: 昼:昼夜 ⽩昼 极昼 昼夜不息 耘:耘⽥ 耕耘 春耕夏耘 桑:桑树 蚕桑 桑叶 沧桑 沧海桑⽥ 晓:拂晓 破晓 报晓 知晓 揭晓 多⾳字: 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浑⾝解数 供:gòng供品 gōng提供 形近字: 昼(昼夜) 尽(尽头) 耘(耕耘) 耕(耕地) 晓(报晓) 浇(浇⽔) 问题归纳: 1、三⾸诗中的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诗中的孩⼦勤劳、天真;第⼆⾸诗中的孩⼦天真可爱,⾃得其乐;第三⾸诗中的⼉童悠闲⾃在、⽆忧⽆虑。

2、这三⾸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写⼉童⾃在快乐的⽣活状态,天真活泼的⼉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园杂兴》(其三⼗⼀)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引出⼉童学种⽠的可爱场景。

第1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件)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1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件)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语文
语文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目录

























导初深拓读探剖



一 课前知识导读
课前思考
同学们,你做过农活吗?你觉得 做农活辛苦吗?是不是像做游戏一样呢? 请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吧!
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游戏是我们放松心情 的方式,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今 天的新课是关于“学农活”游戏的古诗……
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还可以采用图文相结合 的方法
精读古诗,领悟诗意
文本知识深剖析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辛苦
和谐
从“昼”到“夜”
想像画面
精读古诗,领悟诗意
文本知识深剖析
昼出耘田夜绩麻,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童孙未解供耕织,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也傍桑阴学种瓜。 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文本知识深剖析
观察画面,说说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
文本知识深剖析
懂事 快乐 可爱
受父母的勤劳品质感染
学种瓜,想像丰收的快乐 种瓜过程中所表现的童真童趣
四 课外知识拓展
课外知识拓展
课外知识拓展
四时田园杂兴(另一首):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文本知识初探究
词语解释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天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桑阴:桑树的树荫。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1.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赏析
这三首古诗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生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游园不值》一诗,诗人以游园未遂为题材,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盎然的情趣。

诗人用苍苔、柴扉、红杏等意象,描绘了一个恬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而“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描绘了春天农村的景色和儿童的天真活泼。

篱笆、小径、落花、黄蝶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农村画卷。

而儿童追逐黄蝶的情景,更是充满了童真童趣。

《四时田园杂兴》一诗,则表现了农村四季的风光和农民的劳动生活。

金黄的梅子、肥硕的杏子、雪白的麦花、稀疏的菜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农村图景。

而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也展示了农民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

这三首古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必背课文内容汇总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XXX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XXX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XXX: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阴:树荫。

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XXX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宋】XXX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XXX穿XXX,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XXX: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④磬(qìng):四声现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吊挂在墙上。

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XXX,其实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

敲出的声音像XXX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解释⑴陂(bēi):池塘。

⑵衔:口里含着。

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XXX:带有凉意的XXX(yī),水波。

⑶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⑷腔:曲调。

信口:随口。

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简直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XXX的落日,一同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烁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慢地把家还。

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日积月累一游子吟XXX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⑴游子:现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XXX:小草。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的诗意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的诗意

小学语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诗《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所著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描写自己隐退田园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

目前,以“古诗三首”课文形式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有两首,分别是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词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以及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下边整理分享这两首诗的课文、注释和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1.杂兴:兴,读xìng ,随兴写的诗。

2.麦花:小麦所开的花,颜色一般为白色、淡黄色。

有的版本误解为荞麦花,是错误的,因为荞麦的花期一般在秋季而不是初夏时节。

3.菜花:即油菜花,一般是金黄色。

4.篱落:即篱笆,用竹条或木条编成的栅栏。

5.惟有:即唯有,只有的意思。

6.蛱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荞麦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已经开始结籽了。

夏至到来时,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笆和院落旁没有行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蛱蝶在飞来飞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耘田:除草。

2.绩麻:把麻搓成线。

3.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4.未解:不懂。

5.供:从事,参加。

6.傍:靠近。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知识点

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知识点

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知识点1、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知识点五下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课堂笔记知识点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注释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第三部分夏日中的第七首。

这首诗描写的是夏日农村生活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4.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诗人。

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之绝句课堂笔记①主要内容:《绝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前两句勾画背景,后两句点染出春天大背景下的极富生机的生物,展示出生机盎然的春天图画。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25笔记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25笔记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25笔记笔记: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原文:范成大〔宋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惟通:唯)译文及注释:译文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注释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篱落:篱笆。

简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诗人。

谥文穆。

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外国语学校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外国语学校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外国语学校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yún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zhì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qìnɡ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bēi陂,山衔落日浸寒yī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陂(bēi):池塘。

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漪(yī):水中的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日积月累(16页)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本诗是他《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首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将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劳务的繁忙。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我尝试采用放手自学---共议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在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古诗。

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以及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对作者范成大
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图片和原有的古诗知识学习古诗,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吟诵达到熟读成诵。

教师设计“仿写诗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引导学生读诗、背诗,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名篇佳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释题,简介作者:
1.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眼前的这片风景。

(如果能用上自己积累的诗句,那就更美了!)这个地方叫石湖,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树木成荫,掩映着白墙黑瓦,再加上碧绿的秧苗,清澈的河水,金黄的菜花,还有自由嬉戏的野鸭,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是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的家乡,他辞官后回到故乡住了十年,把这里的田园风光,这里的田园生活都写进诗里,写了60首诗。

而且每首诗的题目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跟老师念:《四时田园杂兴》(再读一遍)
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读诗首先要读懂诗题,“四时”指的就是一年四季,这个词语用的巧,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包含在内了,仔细品味一下,还有哪个词用的也很巧?(杂兴)你很会品味,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杂兴这个词,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随感”,各种各样的感受都可以。


因为有了这60首《四时田园杂兴》,石湖的田园风光显得更为诗情画意了,也因为这60首传诵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大家又把范成大叫做——范石湖。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整体感知
1.美读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正音:绩,在这儿读第一声,跟老师念:夜绩麻,各当家。

谁有信心为大家读读这首诗?(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谁还想试试?我们一起来读读。

2.农民在忙什么?(耘田、绩麻、学种瓜)原来大人在耘田,绩麻,小孩子在学种瓜,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人们没时间欣赏?(昼、夜)
耘田、绩麻是两种农活,这两个词合起来,就是第三句诗中的哪个词?(耕织)
古时候,农民就是靠耕耘和纺织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你知道,除了耘田和绩麻,农民还需要干哪些农活?(插秧、施肥、播种、除虫)有那么多活要干,难怪范成大会看到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再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默读这首诗,默读下面的注解,想想诗句的意思,如果能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的顺畅些,那就更了不起了。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2句的意思吗。

(白天出去给庄稼除杂草,晚上在家把麻搓成线,村庄的儿女各自都有自己的活)(出示)
这就是农民伯伯在耘田,把杂草除掉,才能使秧苗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通过刚才的补充,我们知道了,除了耘田,要使一粒种子成为一株结着沉甸甸的稻穗的稻子,还需要干很多活。

这可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带着这份感受来读这两句诗。

把麻搓成线,人们又可以将它们织成布,瞧,即使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也不愿闲着,熟练地织着麻布,一家人就有衣服穿了,不过还得有能干的村庄女儿一针一线缝起来,所以,庄稼人的口中食,身上衣,都是来之——不易的。

读读这两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昼出耘田夜绩麻,要当好这个家,还真不容易!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村庄儿女?(勤劳,辛苦,忙)
勤劳的村庄儿女,世世代代住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着,耕耘着。

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就能读出诗的味道,谁愿意有感情的读读这两句诗让我们一起来读,夸夸他们吧!
大人们如此勤劳,即便是——(引读)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5.谁可以看着这幅图,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小孩子不懂从事农事,也在桑荫下学种瓜)
从这两句诗里,你又读出了什么?(学样,分忧)田园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很爱劳动。

其实我们和这两个孩子一样,都是——童孙未解供耕织。

6.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上两个小孩的动作、神态,想像一下,童孙们会怎么来种瓜?
原来他们是这么种的,还挺像样的,你认为他们在种的时候,心情会怎样?(高兴,期盼)(读)
感情朗读整首诗:这可真是大人忙,小孩忙,昼也忙,夜也忙,谁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让我们把这首诗献给这些勤劳的人们,(齐)
能背背这首诗吗?同桌互相背背看。

(指背,还有谁要背,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
三、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读了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感受了田园风光的美丽,农民的勤劳和辛苦,还有丰收时的喜悦,让我们和着音乐,再来读读这几首诗,体会体会,我也想读,可以吗?我读每首的第一句,你们接着读。

就是这样美丽的田园风光,就是这些勤劳的田园人民,令范成大陶醉其中,乐而忘忧。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其余57首《四时田园杂兴》,读读背背,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是统编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搜集范成大的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对范成大有初步的认识。

但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年级学生自己已经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农村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