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第一章

合集下载

长方体表面,怎样爬最短?

长方体表面,怎样爬最短?

长方体表面,怎样爬最短重庆市广益中学 秦大忠八年级(上)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研究了蚂蚁在圆柱表面爬行路程最短的问题。

研究中既用到了初一的展开与折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又用到了刚学到的勾股定理。

若蚂蚁在长方体表面爬行,结果又会怎样呢?看完下面三组同学的解答,再仔细想一想,聪明的你肯定会明白的。

问题 如右图,有一块长方体ABCD-EFGH 石料,其长AB=5dm ,宽BC=4dm ,高AE=3dm ,在地面上H 处有一只蚂蚁,长方体的顶点B 处有一只受伤的小昆虫,蚂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住小昆虫,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甲组同学的解答是:解:如右图,将长方体的面BCGF 沿CG 展开,则点B 至点B1的位置,在矩形DB1F1H 中,HB1的长就是爬行的最短路程。

由勾股定理得: 221111F B HF HB +==2211)1(F B GF HG ++=223)45(++=310 (蚂蚁爬行的实际路线是折线HB ) 乙组同学的解答是:解:如右图,将长方体的面DCGH 沿DC 展开, 则点B 至点B1的位置,在矩形HGB1A1中,HB1的 长就是爬行的最短路程。

由勾股定理得:2211GB HG HB +==22)1(CB GC HG ++=22)43(5++=74 (蚂蚁爬行的实际路线是折线HB )丙组同学的解答是:解:如右图,将长方体的面ABDC 沿AD 展开, 则点B 至点B1的位置,在矩形HEB1C1中,HB1的 长就是爬行的最短路程。

由勾股定理得:2211EB HE HB +=B1F1=22)1(EB EA HE ++=22)35(4++=54 (蚂蚁爬行的实际路线是折线HB )看了以上三组同学的解答,是不是都有道理?之前你做这类题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但事实:908074 告诉我们,74才是最小的,所代表的距离才最短;这个解答是沿长方体的最长边展开的。

一般地,长方体ABCD-EFGH 的长CD=a , 宽BC=b ,高DH=c ,且c <b <a ,则从H 到B 的 最短路程的计算应沿CD (或AB )展开。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第二章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绝对值2.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5 有理数的加法2.6 有理数的减法2.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8 有理数的乘法2.9 有理数的除法2.10 有理数的乘方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估算与近似数3.1 估算3.2 近似数3.3 科学记数法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3.5 感受大数第四章线段角4.1 点和线4.2 线段长短的比较4.3 角和角的度量4.4 角的比较4.5 角的运算第五章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5.1用字母表示数5.2代数式5.3数量的表示5.4代数式的值5.5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第六章整式的加减6.1 整式6.2 合并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7.1 一元一次方程7.2 解一元一次方程7.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相交线与平行线8.1 相交线8.2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8.3 平行线的特征第九章二元一次方程组9.1 二元一次方程组9.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9.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十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10.1 同底数幂的乘法10.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0.3 同底数幂的除法10.4 整式的乘法10.5 乘法公式10.6 因式分解10.7 提公因式法10.8 公式法11.1 三角形的再认识11.2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1.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1.4全等图形11.5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11.6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1.7 用尺规作在三角形第十二章统计的初步认识12.1 数据的收集12.2 数据的整理12.3 统计图形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3.1 不等式1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3 一元一次不等式1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四章分式14.1 分式14.2 分式的乘除14.3 分式的加减15.1生活中的对称轴15.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5.3 轴对称的性质15.4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15.5 等腰三角形第十六章勾股定理16.1 勾股定理16.2 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16.3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十七章实数17.1 平方根17.2 立方根17.3 实数17.4 用计算器开平(立)方17.5 实数的运算第十八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8.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18.2 平面直角坐标系18.3 图形与坐标18.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点的坐标第十九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9.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19.2 可能性大小19.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第二十章平移与旋转20.1 平移20.2 旋转20.3 中心对称与中收对称图形20.4 图案的设计与欣赏第二十一章函数21.1 变量与函数21.2 函数关系的表示法21.3 函数的应用第二十二章四边形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2.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22.4 矩形22.5 菱形22.6 正方形22.7 梯形22.8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2.9 平面图形的镶嵌第二十三章分式方程23.1 分式方程23.2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二十四章命题与证明(一)24.1 命题24.2 命题的证明24.3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4.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4.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4.6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24.7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24.8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第二十五章一次函数25.1 一次函数25.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5.3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25.4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25.5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六章数据的代表值与离散程度26.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6.2 中位数和众数26.3 方差和标准差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七章圆(一)27.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7.2 圆心角和圆周角27.3 过三点的圆27.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二十八章一元二次方程28.1 一元二次方程28.2 解一元二次方程28.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8.4 方程的近似解第二十九章相似形29.1 形状相同的图形29.2 比例线段29.3 相似三角形29.4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9.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9.6 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29.7 位似图形29.8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三十章反比例函数30.1 反比例函数30.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0.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一章锐角三角函数31.1 锐角三角函数31.2 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31.3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二章命题与证明(二)32.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3 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4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第三十三章概率的计算和估计33.1 用列举法求概率33.2 概率树形图33.3 概率的估计33.4 几何概率九年级下册第三十四章二次函数34.1 认识二次函数34.2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34.3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4.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五章圆(二)35.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35.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5.3 探索切线的性质35.4 切线的判定35.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十六章抽样调查与估计36.1 抽样调查36.2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36.3 由样本推断总体第三十七章投影与视图37.1 平行投影37.2 中心投影37.3 视点、视线、盲区37.4 三视图37.5 几何体的展开图及其应用11。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1.2 点、线、面、体1.3 线段、射线和直线1.4 线段的度量和比较第二章有理数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相反数与绝对值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3 有理数的乘方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5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4.1 收集数据的方式4.2 数据的整理4.3 简单的统计图4.4 统计图的相互转化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5.1 用字母表示数5.2 代数式5.3 代数式的值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5.5 函数的初步认识第六章整式的加减6.1 单项式与多项式6.2 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第七章数值估算7.1 生活中的数值估算7.2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7.3 估算的应用与调整第八章一元一次方程8.1 方程和方程的解8.2 一元一次方程8.3 等式的基本性质8.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8.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角9.1 角的表示9.2 角的比较9.3 角的度量9.4 对顶角9.5 垂直第十章平行线10.1 同位角10.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10.3 平行线的性质10.4 平行线的判定第十一章图形与坐标11.1 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11.2 平面直角坐标系11.3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11.4 函数与图象11.5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第十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12.2 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12.3 图象的妙用12.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十三章走进概率13.1 天有不测风云13.2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13.3 可能性的大小13.4 概率的简单计算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14.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14.2 指数可以是零和负整数吗14.3 科学计数法14.4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14.5 单项式的乘法14.6 多项式乘多项式第十五章平面图形的认识15.1 三角形15.2 多边形15.3 多边形的密铺15.4 圆的初步认识15.5 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1 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3 角的平分线1.4 等腰三角形1.5 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1.6 镜面对称1.7 简单的图案设计第二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1 平方差公式2.2 完全平方公式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第三章分式3.1 分式的基本性质3.2 分式的约分3.3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3.4 分式的通分3.5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3.6 比和比例3.7 分式方程第四章样本与估计4.1 普查与抽样调查4.2 样本的选取4.3 加权平均数4.4 中位数4.5 众数4.6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第五章实数5.1 算术平方根5.2 勾股定理5.3 根号2是有理数吗5.4 由边长判定直角三角形5.5 平方根5.6 立方根5.7 方根的估算5.8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5.9 实数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6.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6.2 一元一次不等式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二次根式7.1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7.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7.3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第八章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8.1 全等形与相似形8.2 全等三角形8.3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8.4 相似三角形8.5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8.6 相似多边形第九章解直角三角形9.1 锐角三角比9.2 30°,45°,60°角的三角比9.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比9.4 解直角三角形9.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十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10.1 数据的离散程度10.2 极差10.3 方差与标准差10.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 第十一章几何证明初步11.1 定义与命题11.2 为什么要证明11.3 什么是几何证明11.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1.5 几何证明举例11.6 反证法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四边形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4 图形的中心对称1.5 梯形1.6 中位线定理第二章图形与变换2.1 图形的平移2.2 图形的旋转2.3 位似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3.1 一元二次方程3.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四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4.1 圆的对称性4.2 确定圆的条件4.3 圆周角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5 三角形的内切圆4.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7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九年级下册第五章对函数的再探索5.1 函数与它的表示法5.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5.3 反比例函数5.4 二次函数5.5 二次函数y=ax2图象和性质5.6 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和性.5.7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5.8 二次函数的应用5.9 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第六章频率与概率6.1 频数与频率6.2 频数分布直方图6.3 用频率估计概率6.4 用树状图计算概率第七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7.1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7.2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7.3 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第八章投影与视图8.1 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8.2 盲区8.3 影子和投影8.4 正投影8.5 物体的三视图11。

探索勾股定理公式

探索勾股定理公式

出一些正方形吗?试试看,你能拼几种.
(2)将各种拼图记录下来,并在各图中用a、b、c 分别表示出各线段的长.(a、b、c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长)
a b b b c a a c b a a b c a b c a c b
c b-a c c b
a c
c b
a
图1
图2
图3
(3)利用你们各自的拼图,你能探索出说明结论3 正确性的方法吗?(各组充分讨论)
的“青朱出入图” :朱出 来自方 青入 青入 朱入 青出 青方 青出
方法一:
a b
b c
a a c b a b c a
b c
a c b c b a
b
a
因为
2 S1 S 2 a b), (
2 2
1 1 而 S1 a b 4 ab , S 2 c 2 4 ab , 2 2
所以
1 1 2 a b 4 ab c 4 ab . 2 2
探究活动二:
(1)观察右边 两幅图:
C A B B A
C
(2)填表(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位1):
A的面积 左图 右图
4 16
B的面积
9 9
C的面积


(3)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
C A B B A
C
“割”
“补”
“拼”
(4)分析填表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A的面积
左图 右图
B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结合我校八年级学生已有 的知识和能力,确定的三维目标是: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 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解 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数学实验1 MATLAB操作基础

数学实验1  MATLAB操作基础

1.1.2 MATLAB命令形式 命令形式
在工作空间或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 命令窗口中输入MATLAB 在工作空间或 命令窗口中输入 认可的任何命令,按回车键都可执行其操作. 认可的任何命令,按回车键都可执行其操作 如“4+7”、“4-7”、“4*7”、“4/7”、 “4^5”, 、 、 、 、 , 等按回车键后可显示其结果. “sqrt(5)”等按回车键后可显示其结果 等按回车键后可显示其结果
随机抽取10 名学生的高等数学课程成绩, 例1.2.2 随机抽取 名学生的高等数学课程成绩, 并统计他们中的最高分、 并统计他们中的最高分、最低分以及他们的平均 成绩。 成绩。
math=[88,90,77,69,92,80,74,66,95,85]; %产生 维向量 产生10维向量 产生 mathaver=sum(math)/10 %计算平均成绩 计算平均成绩 h=max(math) l=min(math) %求出最高分 求出最高分 %求出最低分 求出最低分
第一章 MATLAB使用说明 1.1 MATLAB窗口环境与命令形式
1.1.1 Matlab 的窗口环境
当前工 作目录 当前工 作空间 命令 提示符 命令窗口 输入命令的 历史记录
运行MATLAB创建一个或多个窗口
a) 命令区 命令区(Command Window)是用户使用的主 是用户使用的主 要场所,此时,可以输入变量、 要场所,此时,可以输入变量、数组及运算命 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 键搜索、 令,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用↑↓←→键搜索、 键搜索 修改以前使用过的命令操作, 清除窗口; 修改以前使用过的命令操作 用 clc清除窗口 清除窗口 寻求有关帮助; 用help sqrt ( help input …)寻求有关帮助 寻求有关帮助 b) 编辑区 编辑区(Editor\Debugger Window)编制各种 编制各种 M-文件,存盘 文件, 文件 存盘(Save)、运行(Run)等. 、运行( )

《高等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系、教研室、实验室):数学与统计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学分:1 总学时:16H课程类别:选修考核方式:考查课程负责人:赵振华课程编号:10801-2基本面向:全校性选修课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将高等数学知识、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有机地结合,将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的课程。

课程性质:高等数学实验是一门全校性选修课及0402,0405,0408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目的和任务:从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出发,借助计算机,让学生能直观理解高等数学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用计算机并利用数学软件理解高等数学基本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教师主要讲授一些MATLAB的基本知识及其MATLAB软件实现,包括函数图形画法,微分计算,积分计算,级数敛散性判别,矩阵计算,线性方组的解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凡属较高要求的内容,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在教学要求上一般的内容必须使学生掌握;在教学上要求较低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一)MATLAB简介1、了解MATLAB环境,MATLAB的基本使用方法2、熟练掌握MATLAB的基本元素及使用方法、程序语言的编写、函数及M文件(二)基本函数图形的绘制1、熟练掌握常用绘图函数、函数图形的绘制2、熟练掌握函数图形的绘制(三)微积分实验1、熟练掌握用MATLAB表示函数,求极限2、熟练掌握用MATLAB求导数,3、掌握用MATLAB求数值微分4、熟练掌握用MATLAB求一元函数的积分,了解多元函数的积分计算(四)无穷级数实验1、熟练掌握用Matlab判别数项级数的敛散性、2、熟练掌握用Matlab数项级数求和、3、掌握用Matlab求函数项级数的和函数、4、掌握用Matlab求函数()f x的Taylor级数展开式及Fourier级数展开式(五)常微分方程实验1、熟练掌握用Matlab求常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2、熟练掌握用Matlab求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的数值解(六)线性代数实验1、熟练掌握用MATLAB作矩阵的基本运算2、熟练掌握用MATLAB判断向量的相关性3、熟练掌握用MATLAB求线性方程组的解;4、熟练掌握用MATLAB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5、掌握用MATLAB化二次型标准型(七)综合实验1、熟练掌握通过分析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进而用MATLAB对模型的求解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1)高等数学极限,导数,积分、级数、微分方程等是高等数学实验课程所需要重要知识。

MATLAB数学实验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MATLAB数学实验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MATLAB数学实验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课后练习题MATLAB数学实验第二版的课后练习题如下:第一章课后练习题1.编写MATLAB程序,计算并输出下列公式的结果:y = \\frac{1}{\\sqrt{2\\pi\\sigma^2}} e^{-\\frac{(x-\\mu)^2}{2\\sigma^2}}其中,x, $\\mu$, $\\sigma$ 分别由用户输入。

要求输出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如下:x=input('请输入 x 的值:');mu=input('请输入 mu 的值:');sigma=input('请输入 sigma 的值:');y=1/sqrt(2*pi*sigma^2) *exp(-(x-mu)^2/ (2*sigma^2));fprintf('y = %.2f\', y);2.编写MATLAB程序,求解下列方程的解:4x + y = 11\\\\x + 2y = 7答案如下:A= [4,1;1,2];B= [11;7];X=inv(A) *B;fprintf('x = %.2f, y = %.2f\', X(1), X(2));第二章课后练习题1.编写MATLAB程序,计算下列多项式的值:P(x) = x^4 - 2x^3 + 3x^2 - x + 1其中,x 由用户输入。

要求输出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如下:x=input('请输入 x 的值:');y=x^4-2*x^3+3*x^2-x+1;fprintf('P(%.2f) = %.2f\', x, y);2.编写MATLAB程序,绘制下列函数的图像:f(x) = \\begin{cases} x + 1, & x < 0 \\\\ x^2, & 0 \\leq x < 1 \\\\ 2x - 1, & x \\geq 1 \\end{cases}答案如下:x=-2:0.01:2;y1=x+1;y2=x.^2.* ((x>=0) & (x<1));y3=2*x-1;plot(x,y1,x,y2,x,y3);legend('y1 = x + 1','y2 = x^2','y3 = 2x - 1');总结本文提供了《MATLAB数学实验第二版》的部分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

成都纺专数学教研室数学实验(本科)教学大纲

成都纺专数学教研室数学实验(本科)教学大纲

成都纺专数学教研室《数学实验》(本科)教学大纲适用类别:本科适用专业:工科各业适用学时:30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我校工科本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而制定的。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数学实验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借助计算机及数学软件,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进行数值计算与数据处理的能力。

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Mathematica或Matlab等常用的数学软件,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上机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实验结果,在失败与成功中获得真知。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 掌握一种常用的数学软件。

2. 会用数学软件进行高等数学及线性代数的基本计算。

3. 学习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3. 会利用实验过程与结果增强对数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

4. 会用数学知识建立简单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5.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三、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数学实验概述及数学软件简介§1.1 数学实验概述数学实验的产生和发展。

数学实验的对象。

数学实验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数学实验的要求。

常用数学软件。

§1.2 Mathematica简介Mathematica的基本功能。

代数运算。

变量与函数。

表达式。

表与表的生成。

关系判断和逻辑表达式。

程序结构。

§1.3 Matlab简介Matlab的基本功能。

矩阵表示。

常量和变量。

基本语句结构。

代数运算。

关系和逻辑运算。

程序设计。

第二章基础实验§2.1 高等数学实验函数与极限。

导数与微分的计算。

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一元函数微积分的计算。

定积分的应用。

空间曲面和曲线的描绘。

多元函数的微分及其应用。

重积分及其应用。

第一章 高中数学实验的总体构想-【触摸数学】GeoGebra高中数学实验探究与应用教程

第一章 高中数学实验的总体构想-【触摸数学】GeoGebra高中数学实验探究与应用教程

概述作为学生,大家肯定会常常思考:数学应该怎样学习效率高?怎样学习内化快?作为教师,我们也长期为这个问题所困扰:教学中学生遇到了疑难,教师除了一遍又一遍的讲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快找到答案?对于其中的抽象问题,还有什么途径帮他们更好去掌握?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构造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是当务之急.而构造知识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能灵活应用知识,为达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学中力求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数学实验:通过数学实验把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亲手触摸它,亲身感受它,消除它的神秘感和抽象感,然后驾驭它.我在高中数学这一方“土地”摸爬滚打了26年,仍然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细节记忆犹新:上高中的时候,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这8个公式我总是记不住,即使上了大学,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观.可奇怪的是,经过一轮授课后,这8个公式却被我轻而易举地记下来了.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体验,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愿意给其他同学讲解题目,表面看来浪费了自己不少时间,但事实上通过讲解,使自己对知识理解变得更加深刻,记得也更加牢固了.其实都是一个道理:我们亲身经历了这些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亲手触摸过它的门道,清楚它的每一道“沟坎”.因为亲历,所以掌握牢固;因为触摸,所以内化得更快.那么,如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如何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给他们创造“触摸”数学的机会?我认为,数学实验是切实行之有效的方法.何谓数学实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界定,通常指的是“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下,在典型的实验环境中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实践探索活动”.可以预见,数学实验的开展将为学生提供触摸数学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笔者才提出基于数学实验的教学创新.尝试通过这本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读者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给广大数学爱好者提供一种别样的数学研究体验.第一章高中数学实验的总体构想数学的学习几乎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学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全方位地渗透到社会、科技、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发现,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倦、甚至害怕的心理,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常常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从而导致数学成绩“每况愈下”.一方面随着学习内容和知识难度的加深,数学逐渐从形象走向抽象,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对数学知识生成过程的亲身体验,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这种情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鉴于此种情况,创设高中数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与数学亲密接触的机会就显得十分必要.第1节高中数学实验的目标与任务高中数学实验的总体目标就是服务学生的数学学习,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数学学习热情.具体来说,应着眼于解决三大问题,完成三大任务.1.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随着学习的深入,高中数学较为抽象的知识随处可见,教师的讲解可能较难让学生对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较典型的如在研究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时,学生对函数图象的变化所引起的区间最值的改变,通过直观想象是较难掌握的,并且此种题型变化较多:可能对二次函数区间最值产生影响的,除了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的位置,还有区间的位置及图象的开口方向等.因而,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亲身体验探究最值变化过程的机会就显得非常必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对知识的生成过程将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将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在立体几何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普遍缺少空间想象力,在三视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给学生一些实物模型,让他们动手体验三个视图的生成过程,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2.让学生学会探究从教学的总体表现来看,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但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开展自主探究的能力较弱.大力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水平,不但是科技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需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合理的数学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论证数学结论.数学探究活动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类综合实践活动,也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要开展数学探究,除了要有合适的研究课题,重要的一点就是还要有合适的研究平台和操作环境.高中数学实验在这方面将扮演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一些优秀的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超级画板、GeoGebra等)在进行数学图形变换的时候,都能保持其几何性状不改变(如:用以上软件做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则无论如何变换,它都将保持直角三角形这个性状不变),这将十分有利于数学探究活动的开展.3.让学生体验建模数学建模就是从生活、生产、科研中发现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求解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根据结论去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研究过程就是开发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过程,也是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生的数学建模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要尝试着去体验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其中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如何对数学模型开展研究,以上问题是数学建模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实验室必须达成的功能.第2节高中数学实验室的建设要求为使高中数学实验室能够具备以上功能,在建设过程中,就必须对软硬件的要求做好总体规划.规划应遵循够用、好用的基本原则,既要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必须注意避免浪费.1.硬件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专门的场地建设高中数学实验室.在这方面,国内不少公司和厂家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案:如广州市皓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动态数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在软硬件上都给出了详细的规划.按他们的配置,一间可容纳48个学生的数学实验室建设费用,约为37万元.考虑到目前多数中小学不一定具备这样的条件,硬件方面不要做过多的重复建设,可以利用或者改造学校现有的设备和场地.数学模拟实验,可以考虑利用学校现成的电脑室或者云教室,其电脑的硬件配置足够满足数学实验的教学需要.而像前文所说的三视图等动手实验,可以安排在教室或者教研室进行.以上做法虽然因陋就简,但同样能够达到数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当然,有条件的学校,还是建议创建一间数学专用实验室.此外,作为传统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数学教具,在数学实验中也有其重要作用.如演示椭圆轨迹生成过程的椭圆板,双曲线、抛物线的演示工具,还有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几何体模型,以及一些测量角度和长度等工具(如测角仪等在做三角建模时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有些实验(如椭圆轨迹的生成实验、立体几何的三视图实验等),应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虽然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但教学效果不如用传统教具教学来得直观,学生往往也更乐于接受实实在在、能摸得着的东西,所以传统的数学教具也是高中数学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2.软件要求高中数学实验室对软件的要求不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机房环境作为数学实验室的机房,要拥有足够一个班教学使用的学生计算机和一台教师计算机,并通过网络互联互通.教师计算机可以对所有的学生计算机进行有效管理,向学生机传递音频、视频信号,同时也必须支持学生机之间的互联互通.上面这些要求,任何一间电脑教室或云教室都是可以实现的.(2)数学软件要开展数学实验,数学软件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主流的有几何画板、超级画板和GeoGebra(以下简称GGB)等.这些软件的功能各具有优势,简要介绍如下:几何画板是由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公司制作并出版的教育软件,1996年该公司授权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国发行该软件的中文版.正如其名“21世纪动态几何”,它能够动态地展现出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运行变化规律,能够满足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其功能仍不完善.要实现某些功能,需要较为繁琐的制作过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该软件受版权保护,如需使用,必须购买正版软件.Z 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是由我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超级画板(全名《Z科学家、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主持开发,为中国基础教育量身定做的数学教育平台.它是一款知识性和智能型相结合的、多功能的教育工具软件,能很好地满足高中数学教学和实验的各种需要,并且提供了完善的课件库.超级画板自面世以来,以其易学易用的特色和强大功能吸引了许多数学老师、数学教育家和教育技术专家的青睐.需要强调的是,该软件也受版权保护.GGB是奥地利数学家Markus Hohenwarter于2002年创建的动态教学软件,它通过开源的方式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推广,从仅支持英、德两种语言到支持包括汉语在内的69种语言,从仅绘制平面图形到绘制3D图形,从只依赖计算机运行到可以在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移动端运行,随着免费开源,GGB更新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且操作简单.虽有个别应用仍稍有不便(如几何画板和超级画板都可以很方便地制作多页面课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添加删除页面,但GGB在制作多页面课件时,是通过把对象放在不同图层来实现的,因而制作时要设置每个对象所在的图层,并通过代码实现页面的跳转).该软件总体表现优异,是数学实验难得的工作平台.数学软件简要介绍这三款,大家在选用时须考虑三个原则:(1)能满足教学的需要;(2)课件库、资源库的完备性;(3)教师对软件的熟悉程度.各学校应尽可能选择教师比较熟悉软件平台,这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并能使数学实验在教学中得到较快推广.具体操作时,可选择安装一至两个软件,供教师教学选用.。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目录(含实验器材)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目录(含实验器材)

人教版初中数学实验目录(含实验器材)第一章实数1. 数的分类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数的分类方法。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圆圈,然后将不同的数分类到圆圈的不同位置。

2. 正数与负数的比较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正数与负数的比较方法。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在黑板上画出正数和负数的数轴,根据给定的数进行排序比较。

3. 实数的整体布局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实数的整体布局。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在黑板上画出数轴,标明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位置。

第二章代数基础1. 字母代数化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字母代数化的方法。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在黑板上列举一些数学式子,用字母代替具体数值。

2. 单变量方程实验- 实验目的:解单变量方程。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给定一元方程,通过变形和运算得出方程的解。

3. 二元方程组实验- 实验目的:解二元方程组。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给定二元方程组,通过配准、消元和回代找出方程组的解。

第三章几何基础1. 各种图形的分类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各种图形的分类方法。

- 实验器材:1个黑板,2支粉笔。

- 实验步骤:给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根据特征进行分类。

2. 直线与角度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直线和角度的基本概念。

- 实验器材:1个直尺,1个角规。

- 实验步骤:利用直尺测量直线长度,用角规测量角度大小。

3. 比例与相似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比例与相似的概念。

- 实验器材:1个直尺,1个角规。

- 实验步骤:给出不同大小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继续编写其他章节和实验)。

《数学实验》课程标准

《数学实验》课程标准

《数学实验》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学实验课程类型:B类课程编码:适用专业及层次:理工科专业、专科层次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14 学时,实践18 学时课程总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本课程的性质:专业选修课2.课程目的与任务:数学实验是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把数学建模、数学知识、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有机地结合,容知识性、启发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适当的数学软件,分析、解决一些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

该课程的引入,是数学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一项有益的尝试。

数学实验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从实际问题出发,借助计算机,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实验中去探索、学习和发现数学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并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在《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基础》之后开设本课程为宜。

在掌握了数学实验方法和matlab工具软件后,处理图形和建模等问题就得心应手了。

由于matlab配备了几乎囊括所有应用数学学科的“工具箱”,可以利用其强大的运算、图形处理等功能来解决相关应用数学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

所以说《数学实验》是应用数学课程的基础课。

在计算机日益发展和普及的今天,matlab软件应成为大学生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重要的工具。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第一章 MATLAB基本操作一、学习目的要求本章介绍MATLAB的操作与应用。

要求学生了解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MATLAB 的命令窗口,常用菜单,桌面及其他窗口。

掌握MATLAB的基本语句结构、简单矩阵的输入及矩阵基本运算符。

会使用帮助信息。

二、主要教学内容1、MATLAB的启动与退出常用启动方法,常用退出方法2、MATLAB桌面简介菜单栏,工具栏,命令编辑区3、MATLAB的基本语句结构及简单矩阵的输入MATLAB中基本代数运算符,MATLAB中数组、矩阵基本运算符,MATLAB变量,数据的输出格式,MATLAB命令窗口的部分通用命令,内存变量的管理,简单矩阵的输入4、MATLAB的帮助系统重难点:MATLAB的基本语句结构及矩阵的输入第二章 MATLAB的数值计算功能一、学习目的要求本章介绍MATLAB的数值计算功能。

【高中数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第一章“三角函数”简介

【高中数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第一章“三角函数”简介

【高中数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第一章“三角函数”简介【高中数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第一章“三角函数”简介函数是刻画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不同的变化规律应当用不同的函数来刻画。

三角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周期性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

本章中,学生将在数学1中学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的基础上,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提高用函数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内容与课程自学目标本章的学习内容是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

通过本章学习,要引导学生:1.介绍任一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够展开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3.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论出来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正弦),能画出来y=sinx,y=cosx,y=tanx的图象,介绍三角函数的周期性;4.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正切函数在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交点等);5.认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x+cos2x=1,;6.结合具体实例,了解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的图象,观察参数a 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7.可以用三角函数化解一些直观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就是叙述周期变化现象的关键函数模型。

二、内容安排本章共精心安排了6个小节以及两个选学内容,教学时间约须要16课时,大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1.1任意角和弧度制约2课时1.2任一角的三角函数约3课时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约2课时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约4课时1.5函数y=asin(φ)的图象约2课时1.6三角函数模型的直观应用领域约2课时小结约1课时本章知识结构如下:1.本章学习的认知基础主要是几何中圆的性质、相似形的有关知识,在数学1中建立的函数概念,以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研究经验;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单位圆是研究三角函数的重要工具,借助它的直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因此三角函数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三角函数作为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地理)有紧密联系,因此本章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022年Python数学实验与建模第1章 线性规划

2022年Python数学实验与建模第1章  线性规划

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
第1章 线性规划
5.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是指对系统因周围条件变化显示出 来的敏感程度的分析。
实际问题中aij ,bi ,c j是怎么来的?是确定的常数吗?
航空基础学院数学第教12研页室
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
第1章 线性规划
两个问题 (1)如果参数aij ,bi ,c j 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发生了 变化,现行最优方案会有什么变化?
第三步:根据问题的目标,构造关于决策变量的 一个线性函数,即为目标函数。
航空基础学院数学第教6研页室
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
第1章 线性规划
3.线性规划模型的形式
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代数形式)为
max(或min)z c1 x1 c2 x2 cn xn ,
a11 x1 a12 x2
s.t.
第1章 线性规划
约束条件——①生产甲、乙两种机床所花费的加工 时间不能超过 A、B、C 机器每天的最大可用加工时间, 故
2 x1 x2 10, x1 x2 8, x2 7.
约束条件——②甲乙两种机床的产量还应该满足非 负约束,即
xi 0, i 1, 2。
航空基础学院数学第教3研页室
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
求解数学规划模型的常用软件有 MATLAB、Python、LINGO 等
MATLAB 求解数学规划问题采用两种模式: (1)基于求解器的求解方法 (2)基于问题的求解方法
航空基础学院数学第教14研页室
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
第1章 线性规划
Naval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02 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及 应用
航空基础学院数学第教15研页室
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小数乘小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小数乘小数》
学情分析
。进行小数乘整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的计算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是小数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的基础;学生有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等基础,就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小数乘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2 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0 8÷100 1 0 0 8.
讨论:为什么最后的1008要除以100?不除以100行吗?依据是什么?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点积的小数点、小组比赛、反馈练习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积中的小数点的定位问题。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的能力,又能训练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三、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本课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一定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探究小数乘小数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适当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可操作性强。
小学生的思维是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新授环节先后组织了两次有效的探究活动。.
两次开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口算、笔算,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点亮了教材细节,帮助学生灵活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215]:=
Out[216]= Out[217]= Out[218]=

eqs : x y 4, x^3 y^2 28 sl Solve e qs eqs . sl x . sl y 1, x 3 , y 6, x 2 , y 6, x 2 T rue, True , T rue, True , T rue, True 3 , 2, 2
由Wolfram Research公司开发 用C语言开发,可移植到各种平台上
功能强大
数值处理、符号计算、图形功能„ 1988年 Mathematica 1.0版 —— 标志着现代科技计算的开始 2011年3月23日发布了 Mathematica 8.0.1 简 体中文版
2. Mathematica介绍
三、Mathematica数据类型
1. 数据类型
Mathematica中,基本的数据类型有四种: 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
2. 数学常数(记忆)
Pi E Degree GoldenRatio Infinity I π ≈3.14 e≈2.71828 1度=π /180 黄金分割比 1.168=1:0.618 无穷大 ∞ 虚数单位 i
3. 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
NSolve[方程,变量] 作用等同于N[Solve[方程,变量]],得出 方程6位有效数字近似解 NSolve[方程,变量,n] 作用等同于N[Solve[方程,变量]],得出 方程n位有效数字近似解
例 x 5x 2 0
5 3
——隐式符号解 #1:未知变元
• 1981年 复杂性的起源 • 1986年 Univ. Illinois的物理学、 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 创立 Wolfram Research, Inc
• 1988年6月23日 发布数学软件 ―Mathematica
例1 Euler发现π ,e,i 三者关系:
In[1]:=E^(Pi I) Out[1]=-1 (是个实数)
例2 Degree和N[ ]的使用
N[x] N[x,n] 将x转换成实数,近似值默认6位有效数字 将x转换成近似实数,精度为n
四、函数与变量 1.命名规则
系统区分大小写,在变量名中字母大小写的意义不 同,规定系统变量名和系统函数名以大写字母开头. 复合单词(比如ArcSin[x])的每个字头都大写 函数的形式应写成f[x],必须使用方括号!注意区分 各种括号的用途不能混淆. [ ]:命令参数 Sin[x]
• 1959年出生于伦敦
• 15岁 发表首篇粒子物理方面的 论文;17岁论文发到了Nuclear Physics • 20岁 Caltech 理论物理Ph.D
• 22岁 最年轻的MacArthur Genius Fellowship • 研究领域:高能物理、量子场 论、宇宙学
Stephen Wolfram
常用数学软件及Mathematica介绍
Mathematica 的启动和联机帮助 数据类型 函数与变量
代数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
一、常用数学软件及Mathematica介绍
1. 几个著名的数学软件 MathCAD, Matlab, Mathematica, Maple
LINDO、SPSS、SAS……
2. Mathematica介绍
In[1]:=
f1 x _ : Expand f1 y 2
In[2]:= O ut[2]=
9 6 y y2
In[3]:= O ut[3]=
f2 x _ Expand 1 2 x x2 f2 y 2
In[4]:= O ut[4]=
1 2 2 y

注释符号:(*时间到*)
二、Mathematica的启动和联机帮助
1. 获取函数和命令的帮助 在Notebook界面下,用 ?或 ?? 可向系统查询运 算符、函数和命令的定义和用法,获取简单而直 接的帮助信息. 2. Help菜单 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按F1键或点击帮助菜单项 Help Browser,调出帮助菜单.
练习题
1、计算 sin 2, log 2 10, tan 0.2, 的8位近似值 1 2、求arccos 的近似值 3 3 3、解方程x 5 x 3 0
x y z 1 4、解方程组 x y z 0 x2 z 4
2 2
Stephen Wolfram
大学数学实验
长春理工大学 工科数学基础教学部
第一章 Mathematica软件初步介绍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数学软件Mathematica 的使用方法、基本 操作练习 2、了解Mathematica软件的系统变量和系统函数 3、熟悉Mathematica的语法
Mathematica软件初步介绍
二、Mathematica的启动和联机帮助
可以在工作窗口以交互式方式让系统做数学计算, 例如,输入1+1,然后同时按下字符键盘上的Shift键 和Enter或数学键盘上的Enter让系统计算并输出计 算结果,并自动给输入和输出附上次序标识In[1]和 Out[1],注意In[1]是计算后才出现的. 终止指令进行的方法:alt+.
Mathematica速度相对较快,商用包较多
二、Mathematica的启动和联机帮助
启动Windows后,在“开始”菜单的“程序”中
单击
(或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
就启动了Mathematica5.0. 在屏幕上显示如图的Notebook窗口,系统暂时取名 Untitled-1,直到用户保存时重新命名为止 .

. sl
x . sl 1
x 1
11
, x 1
11
T rue, True 1
11 , 1
11
O ut[5]=
1
11
2. 代数方程组求解
Solve[方程1&&方程2,{变量1,变量2}] Solve[{方程1,方程2},{变量1,变量2}]
如果未知数个数与方程数目相同, 则可以省略变量标注部分
方程等号要用= =,因为=表示赋值 (必须注意)

方程只有一个变量时, 可以不标出变量; 有多 个变量的时候必须标出方程变量
In[1]:=
O ut[2]=
O ut[3]=
O ut[4]=

eq : x 2 2 x 10 0 sl Solve e q eq
( ):优先计算 (1+3)*9
{ }:列表 Random[Real,{3,5}] Integrate[Sin[x], {x, 0, Pi}]
[[]]: 列表的元素
2.常用内部函数
Sqrt[x]
x的算术平方根 x的绝对值
lnx
x
Abs[x]
Log[x]
Log[a,x]
log a x
Stephen Wolfram 斯蒂芬沃尔夫勒姆 生于1959年8月29日 英国科学家 Mathematica的首席设计师
3. 数学软件比较
Mathematica、Maple与Matlab侧重点非常不同,前两
者在抽象的符号运算上更加强大,后者在数值计算上
更具有优势,三者接口都很方便.对于计算量很小的 简单数值计算,三者皆可. 价格上Matlab最贵, Maple最便宜 Maple使用Java内核,速度相对较慢,免费包很多.
2 y
2
x 1Βιβλιοθήκη x 1 ^4.常用的符号:%的用法
% 代表最后产生的结果 %% 倒数第二次算的结果 %%„%(k个%) 倒数第k次的计算结果 %n 列出Out[n] 的结果(用时要小心)
五、代数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 1. 代数方程的求解
Solve[方程,变量]

给出4次以下方程 的精确解
Sign[x] x的符号{1,-1,0} Sin[x],Cos[x],Tan[x],Cot[x] ArcSin[x],ArcCos[x]
3.函数的定义
:=和=的差别
:= 先定义,延迟赋值. = 立即赋值 即时定义函数在输入函 数后立即定义函数并存 放在内存中并可直接调 用. 延时定义只是在调用函 数时才真正定义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