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与原生家庭相关性研究
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研究
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研究作者:昝金玉曹卉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19期摘要:为探究原生家庭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本文对南昌航空大学不同年级、不太专业的12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自我为中心、交往行为的功利化、自卑心理、缺乏情绪管理能力,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与原生家庭中的家庭氛围、家庭结构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从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正视原生家庭,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原生家庭;人际交往行为一、引言近年来,关于探讨原生家庭问题的文学、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原生家庭”一词被热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受多重因素影响,但原生家庭影响是最为根本的。
本文将从原生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溯源,并提出帮助大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
二、原生家庭视角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一)以自我为中心在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中,部分学生常出现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具体表现为遇到矛盾或分歧时难以做到换位思考,不顾及他人感受,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常常使矛盾激化,甚至出现冲突行为。
(二)交往行为的功利化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功利化思想逐渐蔓延,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也有体现。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交往只为达成自己的目的,而缺乏必要的情感维系。
他们大多表现为与对自己有用处的人多交往,对自己无用的人漠不关心。
这使得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格外脆弱,难以维系长久的、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存在越来越多的“表面关系”。
(三)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部分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原因,其在交往过程中极易体现出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这使其产生自卑心理,进而逃避与人交往。
还有部分学生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鼓励,因此缺乏自信心。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和差异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显著影响,不同教养方式会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存在差异。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议家长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深层次关系,以及如何针对不同教养方式制定更有效的培养计划。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研究、影响、差异分析、改善、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具有的交际技巧和交往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个体在职场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家庭作为个体最早接受社会化教育的地方,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可以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这也有助于引导家长和社会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推动社会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通过研究,可以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养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对原生家庭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系影响研究
2020年16期┆103研究对原生家庭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系影响研究彭 雷摘 要:为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助力学生更健康的成长,本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解读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原生家庭氛围带来的各种影响。
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叙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子,旨在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家长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减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原生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这种成长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
原生家庭作为学生思维、智力、心态启蒙的摇篮,这个摇篮带来的影响通常是一生的。
对此本文将以原生家庭条件为契机,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条件,旨在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健康问题。
一、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案例分析案例1:韩梅(化名)家中独生子女,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和他人沟通、打交道,平时行为处事特立独行,独来独往,不愿意上课,经常上午无故缺勤。
身体比较差,前往医院检查得知存在抑郁状态伴焦虑问题。
通过对话了解到,韩梅高中阶段成绩非常好,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家庭都表达了很高的期望,久而久之韩梅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学习压力。
高三阶段开始厌学。
因为韩梅的父母为销售行业人员,所以工作很忙,平时很少和女儿进行贴心沟通。
尤其是韩梅的母亲认为,自己也是这么长大的,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孩子就可以自己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据韩梅自己说,小时候因为自己不愿意说话,甚至被家暴殴打,让韩梅埋下了很深的阴影。
案例2:李雷(化名)家中独生子,父亲早年下岗于是一直用捡破烂和打零工补贴家里,母亲身体瘫痪没有能力工作。
高二时李雷的母亲查出乳腺癌,为了救治母亲,于是家中卖掉了唯一的房子,后续一直借住在亲戚家中,直到后来才开始慢慢有能力在外租房。
李雷脾气火爆,时常无理取闹,言语中表现的是对家中经济能力的鄙夷和不满。
有些时候甚至会拳打脚踢自己的父母,直到自己满意。
虽然李雷曾经多次做过心理咨询,但是效果并不好。
“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对 大 学 生 人 际 交 往 的重 要 影 响 。
中图分 类号 :G 4 5 9
Re l a t i o n s hi p b e t we e n I n t e r pe r s o na l Di f f i c u l t i e s a n d Pa r e n t i ng Pa t t e r n o f Po s t - 9 0 s St u d e nt s
家庭、 学 校关 注 的焦 点 。
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李彦章研究表明积 极的教养方式对子女 良好 的人格发展、 心理健康 等方 面产 生 重要 作 用 [ 4 ] 。诸 多研 究 一 致 表 明 , 在
近年 来许 多研 究 表 明 , 大 学 生 是 心理 问题 的 高发人 群 之一 。每 年都 有些 学 生 因各种 心理 障 碍 或 心理 疾 病而 耽误 学业 。心 理 问题 已成 为影 响 大
来 的相对 稳 定 的行 为 方 式 , 是 父母 各 种 教 养 行 为 的特征概 括 。家 庭 教 养 方式 是 父 母 价 值 观 、 教 育
Ab s t r a c t : Th e c a u s e s a n d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o f p o s t 一 9 0 s s t u d e n t s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b a r r i e r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r o u g h q u e s t i o n a i r e s . Th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mp a c t o f p a r e n t i n g p a t t e r n o n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i S e mp h a s i z e d . Ke y wo r d s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1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p a r e n t i n g p a t t e r n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研究作者:张弘毅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22期摘要: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本文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一般表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出现的根本原因,以此为依据提出化解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对策,希望能够引导大学生人际关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表现对策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2-0180-02在大学生群体中,人际关系属于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是将来的就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一定的保障。
而这一关系存在障碍,则容易引导他们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人际障碍。
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但是,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人际关系障碍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进行研究有着极强的实践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一般体现(一)心理敏感,对社会感到恐惧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形象更加关注,他们总是渴望让自己以满意的形象展现在别人面前。
所以,在大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对交往的期望值极高,恐惧自己的行为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害怕自己哪里出现错误而引起别人的嘲笑,心理总是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
和他人进行交往,或者是在公共场所,都会让他们的内心感到紧张。
此种对社交所产生的恐惧会让大学生感到焦虑、痛苦,甚至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自我封闭,和外界隔绝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将自我封闭起来,将自身隔绝在自我的世界之内,不主动和别人进行人际沟通。
在他们的认知中,外界的世界和自身没有关联。
所以,他们用冷淡甚至冷漠的态度面对外界的事物,这让他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大学生家庭和谐、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22B12/2017大家的现实交流减少,导致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
影响身体健康。
长时间的熬夜或深夜使用手机,不仅会导致眼睛近视,还可能引起一些其他疾病。
二、手机使用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经上述调查分析可得出,手机使用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个人层面。
在大学期间可以自我安排的时间有很多,但因为缺乏目标的指引,对未来的生活没有规划,因此,便借助手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我控制力不足,难以阻挡手机的吸引力;其次,家庭层面。
一部分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听之任之。
一部分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状态。
还有一部分父母没有起到榜样作用,大人、孩子各玩各的,基本不会有交流。
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导致同学们过分依赖手机;再次,学校层面。
学校的相关宣传、制度等还不够完善,没有对大学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老师单方面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更有些老师照本宣科,根本无法让同学们从学习中收获知识;最后,社会层面。
由于政府监督力度不够,使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大量传播虚假、诈骗、情色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在正确使用手机方面的宣传力度较为贫乏,相关制度没有构建,因此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三、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首先,个人层面。
大学生本身才是控制自我使用手机的关键所在。
那么,为了不把时间浪费在手机上,让大学生活更有意义,大学生可以制定一个长期或短期的人生规划,让自己从手机中走出来,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同时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更要把握好使用手机的度,树立使用手机的正确观念;其次,家庭层面。
父母可以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平时在孩子面前减少使用手机的频率。
节假日多陪孩子去旅游,参加兴趣班,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拓展眼界,找到他们的爱好,还可以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使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也是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再次,学校层面。
浅析再、原生家庭间人际摩擦的原因
浅析再、原生家庭间人际摩擦的原因都说两个人的结合其实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对每一对新婚夫妇来说,结合就意味着磨合的开始。
其实,又何止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和磨合呢?很多情况下,已然是两个家族系统的结合。
所以一个新的家庭产生后,所要面对和处理的绝不是单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如果处理不好与对方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和关系,这也是千古以来,婆媳、姑嫂、妯娌、翁婿等关系处理难题的症结所在。
那么,这些关系处理的障碍根源在哪里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现实、认识事情的本质?所以,对之进行深入地分析,认识一些行为和思想的偏差原来是一些正常反应,而非有意为之,对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关系的处理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根据我多年来的生活经验以及近几年婚姻辅导和心理咨询实践,分析了再、原生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产生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再生家庭的建立使原生家庭产生成员缺失感不管是再生家庭是否与原生家庭一起生活,都会使原生家庭产生一种成员上的缺失感。
现实生活中,至少夫妻之间有一方,与其原生家庭的生活会产生剥离。
这会导致该成员从原生家庭脱离后,原生家庭中的成员减少,所以他们会期望在某些方面得到弥补,往往,他们会把这种期望无形中寄托于新产生的再生家庭甚至另外一个原生家庭中。
而这种期望由于同样的原因,对方也或多或少地存在。
所以,当两个原生家庭都意图从对方获得情感上的补偿时,由于再生家庭不能负担更多的情感寄托,致使情感资源供应不足,自然就导致了失望情绪,摩擦也就不可避免了。
“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就是这种定向思维的反映形式。
二、与原有密切关系人的疏远根据邓巴定律,一个人结婚后,他的密友将减少两个。
而这种意义上的密友,本来数量就不多,一般也就在4-7个之间,有的人甚至更少。
为什么我们都会有“重色轻友”的感觉呢?朋友们成家了以后,朋友之间的交往就少了,而我们往往会把这种状况归之于朋友的对象,是因为他(她)的存在,导致了我们之间关系的疏远。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被认为是大学生成功求职以及职场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
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了种种问题,如沟通能力不足、情绪管理不当、和他人相处问题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发展。
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受到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养方式对一个人的性格、情绪、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不仅有助于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及具体表现,从而为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程度和方式,揭示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联性,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总结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大学生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家庭教养方式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为家庭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而家庭教养方式作为影响个体情感、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交问题学生的影响力分析
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交问题学生的影响力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社交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高校中,一些学生存在着社交问题,比如孤独、社交焦虑、人际关系不和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这些问题中,家庭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通过对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交问题学生的影响力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交问题学生的直接影响1. 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社交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较严格,过分要求孩子的成绩和表现,导致孩子在学校中存在焦虑情绪。
一些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和。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社交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2. 家庭氛围家庭中的气氛也对学生的社交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在学校的社交问题减少,而一个冷漠疏远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孩子在学校中更加孤独。
家庭氛围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学生在高校中的社交问题。
二、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交问题学生的间接影响1.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学生的社交问题有着间接的影响。
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孩子在学校中可能缺乏一些必要的物质条件,使得孩子在同学面前产生自卑感;一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孩子在学校中可能存在优越感,导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产生问题。
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会造成学生在高校中的社交问题。
2. 父母关系家庭中父母关系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社交问题有着间接的影响。
父母之间的矛盾、争吵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状态,进而导致孩子在学校中产生社交问题。
父母关系的稳定与否会对孩子的社交问题产生影响。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交问题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关系对学生的社交问题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学生解决社交问题。
浅析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浅析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布时间:2022-09-26T09:04:06.619Z 来源:《教育学》2022年4月总第282期作者:孙中惠[导读]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在三胎政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但是如今,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重依旧非常高。
烟台理工学院山东烟台264003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在三胎政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但是如今,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重依旧非常高。
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优渥、照料无微不至,长此以往,不仅影响着其独立能力,还会在遭遇困难时产生躲避心理,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正常开展人际交往活动。
原生家庭和大学生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本文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提出解决策略,为帮助大学生融入社会、提高独立自主能力提供相应建议。
关键词:原生家庭大学生人际关系大学校园既是学生学习的物质载体,也是小型社会,能为大学生提供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人际交往的场所。
由此可知,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
其既展现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基本素质,也决定着大学校园是否能塑造和谐、友善的交往氛围。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原生家庭占据重要地位。
父母的行为、教育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决定着孩子的心理状态与交往水平。
一、原生家庭概述萨提亚曾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与其原生家庭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每个人都会拥有两个家,一个是贯穿着出生、成长的家,以父母、兄弟姐妹为主要构成要素,这就是原生家庭。
一个是贯穿着结婚、生子的家庭,以伴侣、孩子为主要构成要素,这就是再生家庭。
原生家庭具有根源性与基础性,生活氛围、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互动形式都会形成既定模式,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与思维方式。
所以每个人都会在无意之间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原生家庭成员非常相似,非形似,而是神似。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大学深造。
然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与其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有着重要的关系。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了深圳市某高校的50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例如,过于严厉的父母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内心的恐惧和压力,从而导致孩子在面对社交场合时显得封闭、孤僻、缺乏自信。
相反,放任式教育方式也会让孩子缺乏自我约束和积极探索的动力,从而造成和他人的关系疏远。
其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和家庭的亲密关系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与家庭关系亲密的大学生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更容易处理好各种人际矛盾与纷争。
而一些家长出于管教的需要,会采用重罚的方式维系家庭关系,这也会对孩子的人际交往造成消极的影响。
最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与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学生具有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教育强调的是尊重和信任,这正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此外,传统文化还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这也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各种人际交往问题时更加理智和成熟。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尊重孩子的同时对其进行严格的约束和引导,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素质。
在大学生自我教育方面,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理性处理矛盾和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家庭因素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初探-6页文档资料
家庭因素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初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子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地关注。
心理工作者发现,引发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人际交往的障碍占大多数。
而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发大学生人及交往障碍的原因中,儿童时期家庭因素的差异,是造成其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类型1.认知引起的交往障碍这在大一新生中表现比较突出。
由于每个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面临着重新认识自己,重新为自己定位的问题。
但往往由于主观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有所偏差。
或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对他人的肯定性评价较低,从而轻视、瞧不起他人;或因家庭因素等把自己看得过低,导致自卑心理,从而轻视、看不起自己。
这些不当的评价会使交往不能顺利进行。
2.情绪、情感导致的交往障碍自卑,主要是指自我评价过低。
在人际交往中,自卑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自惭形秽,因惧怕出丑、受挫或遭受他人耻笑,难以主动与人交往,因而常将人际交往的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嫉妒,主要指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物品的占有或占有意识收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嫉妒制造了痛苦,可产生忧伤的情绪,甚至产生攻击性言论和行为,从而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
恐惧,大学生的恐惧范围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和社会心理方面,如害怕考试不及格,担心学业不佳,害怕孤独寂寞等。
恐惧使大学生的生活暗淡失色,常会带来一定不良的心理反应,容易将自己和周围的人的心理距离拉大。
害羞与孤僻,过分的害羞会使大学生在交往中大大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与人无法沟通,妨碍人际交往。
同样,孤僻也导致与人的交往无法进行。
其具体表现为:自命清高,不合群,我行我素,或由于习惯上的某种怪异让人无法接受。
3.人格引起的交往障碍由于人格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交往障碍也很常见。
所谓“人格”主要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等。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家庭教养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有助于为家庭和教育部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家庭教养方式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具体联系,希望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比较,揭示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具体影响机制,为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可以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和家庭教养方式提供借鉴,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认识,还可以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在塑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分析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性,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程度。
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交问题学生的影响力分析
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社交问题学生的影响力分析随着高校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社交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家庭环境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校学生的社交问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从家庭教育、家庭亲密关系、家庭收入三方面分析家庭环境对高校学生社交问题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对高校学生的社交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氛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社交能力。
父母在家庭中,是否注重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和情商,是否注重孩子和他人的沟通,是否善于引导孩子主动与他人交流等因素,都会对孩子的社交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于那些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情商,能够很好地与他人相处。
但是对于那些缺乏家庭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社交能力不足,缺乏主动交流的能力,对他人缺乏敏感度,沟通能力较差等问题可能会困扰他们。
家庭亲密关系是指家庭中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
家庭亲密关系对于高校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更加理解与感知亲情的力量,从而更加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反,如果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情感疏离、关系紧张,会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孩子与他人相处的态度和能力。
缺乏家庭亲密关系的学生,往往易产生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症等。
家庭收入对于高校学生的社交问题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家庭收入的高低和家庭经济条件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社交圈和社交场所的选择。
高收入的家庭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子女的生活自由度更高,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群,从而拓宽自己的社交圈。
相反,低收入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可能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时间和机会较少,无法扩充自己的社交圈,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也会影响到他们发展的社交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家庭环境因素对高校学生社交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交际和沟通能力,家庭亲密关系能够使孩子更好的理解亲情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家庭收入则影响到学生的社交圈和场所的选择。
家庭代际沟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
家庭代际沟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家庭代际沟通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关于家庭代际沟通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尚不充分,这使得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从理论角度来看,家庭代际沟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通过研究家庭代际沟通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这一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学科的理论体系。
从实践角度来看,家庭代际沟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家庭代际沟通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高校和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研究家庭代际沟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代际沟通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机制,为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A. 研究背景和问题陈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家庭代际沟通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和质量对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于从家庭环境向社会环境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
研究家庭代际沟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代际沟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家庭代际沟通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研究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家庭代际沟通的形式和内容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何种影响;其次,不同类型的家庭代际沟通模式(如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等)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性影响;如何通过干预和培训等手段来改善家庭代际沟通,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原生家庭对子女人际关系冲突解决能力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子女人际关系冲突解决能力的影响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原生家庭是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对于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际关系冲突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而个体在解决这些冲突时,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原生家庭对子女人际关系冲突解决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原生家庭对子女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个体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最初来源。
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不健康的沟通方式和解决冲突的模式,子女很可能会模仿并将其带入到自己的人际关系中。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中存在着暴力和侵略性沟通,子女在面对冲突时可能会倾向于使用暴力或侵略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合作和妥协。
这样的行为模式往往会给子女的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原生家庭中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质量也会影响子女的人际关系冲突解决能力。
家庭氛围指的是家庭中的情感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程度。
如果家庭氛围充满爱与温暖,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稳固,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会学会有效地表达情感和沟通需求。
这种情感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在解决人际关系冲突时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反,如果原生家庭中存在着冷漠、紧张或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子女可能会对自己的情感产生困惑,并缺乏有效地处理与他人冲突的方式。
另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对子女的人际关系冲突解决能力产生影响。
父母在家庭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为和决策方式会对子女的行为模式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如果父母以理解、尊重和合作的方式与子女沟通并解决问题,子女会从中学到积极的冲突解决方式。
相反,如果父母以冷漠、攻击或控制的方式处理冲突,子女可能会缺乏应对冲突的技巧和策略,导致无法有效地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此外,家庭的支持和教育资源也会影响子女的人际关系冲突解决能力。
从小到大,子女在家庭中获得的支持和教育资源的多少与质量,会对他们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与原生家庭相关性分析
基于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与原生家庭相关性分析作者:陈楠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1期陈楠摘要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人际交往关系直接影响他们在大学学习生活的质量。
可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带来高质量的大学生活,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会让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阻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尤其是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面前,当代大学生逐步出现了各种人际交往障碍。
他们不愿意和人交流,不善与人交际,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究其原因,大学生的交际心理障碍与原生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
因此,本文从大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入手,系统分析原生家庭教育带来的客观因素,并为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提出相应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原生家庭方法策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二胎政策的不断放开,让一孩时代开始向二孩时代跨越。
[1]然而从现在大学生的结构比例分析,独生子女仍然占据重要的比重。
从成长环境分析,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着家庭无微不至的照顾。
[2]在父母的大小事情包办中,他们逐渐丧失了独立自主性,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或是困难时,他们会下意识地躲避,认为后面有父母为其解决。
久而久之,他们逐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意识。
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没有父母的辅助,开始出现心理障碍,面对交际内心惶恐,面对困难心理逃避,这种病态的心理障碍严重制约着学生的人际交往。
可以说大学生的这种交际心理障碍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阻碍。
那么从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成因入手,我们发现原生家庭在学生性格的塑造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原生家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一)亲子关系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中,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模式就是原生家庭中亲子关系的一种模仿。
如果大学生在家里也对家长吆五喝六,予以与求,那么在大学生活的交往中也会延续这一互动模式,在潜意识上承载这种思维模式。
尤其是在父母老人的多重保护下,他们普遍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大学生的来源越来越复杂,其素质产生了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甚至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
决定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很多,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的,也有大学生自身的。
本文仅就家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力图从家庭的结构、父母的教育态度和大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效手段。
一、家庭诸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一)不同家庭结构的特点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之间稳定关系的模式。
家庭结构包括家庭成员、成员多少、家庭规模等等。
家庭结构的划分方式比较多,按家庭成员的构成来划分,可分为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单亲家庭。
主干家庭是指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人构成的家庭。
家庭层次较多,人口数量多,规模也较大,关系复杂。
此类家庭的主要问题是成员关系不易处理,尤其是婆媳关系。
这类家庭主要以农村为主。
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及一个或几个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一般来说,核心家庭的规模都不大,其成员在3~5人之间。
核心家庭层次少,家庭成员之间交往比较密切。
这类家庭主要以城镇为主,占到70%。
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与一个或几个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这类家庭主要是由于离异、丧偶或未婚造成的,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比较特殊。
联合家庭是由父母和几个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是一种多偶型家庭,家庭成员多,关系复杂,规模大,离心倾向大,矛盾也较多。
这种类型的家庭关系不太牢固,很容易分解成若干个主干家庭或核心家庭。
这类家庭目前在我国已经很少。
(二)家庭结构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潜在影响家庭结构是家庭生活环境的因素之一,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家庭结构,由于家庭成员人数、两代人或多代人的感情交流程度和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理论分析1.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个人特质、社交经验和社会支持等。
个人特质包括情绪智力、自尊心和应对能力等,这些特质直接影响着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社交经验是指个体在社交活动中获取的经验和技巧,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他人。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交往中获得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从而促进人际交往的能力发展。
2. 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家庭环境、家庭氛围、亲子沟通和父母教育方式等。
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信任感,使其更具社交能力。
相反,家庭冷漠和不和谐的环境则会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自信心。
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够促进个体的情绪智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质量。
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理解、支持和指导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证研究为了验证上述理论分析,我们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
我们选取了1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数据。
然后,我们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
具体来说,与温暖和谐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相比,家庭冷漠和不和谐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表现出更多问题。
良好的亲子沟通和父母的理解、支持和指导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1. 纪广玉, 董春梅.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的关系[J]. 现代职业教育, 2011(1): 55-57.2. 杨海燕, 何乐庆. 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J]. 青年研究, 2013(8): 50-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 2018年 4 月
教育与教学研究
No.4 Apr.2018
重困扰的学生4 人 ,占0 . 4 1 % 。大学生人际关系状 况与原生家庭关系相关性研究结果如下:
(一)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状 况 与 童 年 母 子 关系的交叉分析
大学生童年与母亲关系状况较差的占 2 . 9 2 % ,与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状 况 的 关 系 如 表 1 所 /K 〇
4
959
从童年大学生与母亲的关系和学生对自我人 际关系的评价的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表2) 中可以看出,卡 方 a = 0.000 < 0.05,说明三岁前与 母亲的关系和大学生人际关系这两个变量之间存 在显著差异,即有显著相关性。具 体 而 言 ,三岁前 与母亲关系相对较好的,在 大 学 时 ,其人际关系也 是 较 好 的 ;三 岁 以 前 与 母 亲 关 系 不 好 的 ,大 学 以 来 的人际关系也会不好。
3. 大学生原生家庭自编问卷。主要包括出生 籍 贯 、家 庭 结 构 、家 庭 排 行 、童 年 与 主 要 养 育 者 (通 常是母亲)之间的关系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970名 大 学 生 中 ,有人际困扰 的学 生 396人 ,占 4 0 . 8 2 % ,其 中 轻 度 困 扰 358人 , 占 36.90% ;较严重困扰的学生3 4 人 ,占 3 . 5 1 % ,严
一、研究基本情况介绍
2016年 3 月 至 7 月 抽 取 重 庆 5 所高校共计 1 000名学生进行调查,收 回 有 效 问 卷 970份 ,回收 率 9 7 % ,问 卷 采 用 软 件 SPSS 21.0进 行 统 计 和 分 析 。测试前,统一培训班级辅导员,采用统一的问
卷 、引导语、测评方法。测试的量表和问卷包括: 1. 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3]。该 量 表 包 括 4 个
表 1 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童年母子关系的交叉分析
本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合计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不好 非常不好
非常好 46 316 178 22
2
564
较好 和母亲
一般 的关系
较不好
15 107 103 5 8 64 61 3 2 88 1
1
231
0
136
0
19
非常不好 0 1 5 2
1
9
合计
71 496 355 33
进 行 调 试 与 糾 正 。社 会 人 士 应 重 视 童 年 父 母 养 育 方 式 对 子 女 人 际 关 系 心 理 的 影 响 。
[ 关 键 词 ] 大 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原生家庭
[ 中 图 分 类 号 ] G641 [文 献 标 志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 1674 - 6120(2018)04 - 0053 - 05
【收 稿 日 期 】2017 - 09 - 25 * 基 金 项 目 :2016年 重 庆 市 教 育 科 学 “十 二 五 ”规 划 课 题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障 碍 与 原 生 家 庭 关 系 研 究 ”(编 号 :2015-GX-011) ;2015 年 重 庆 市 教 委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择 优 资 助 项 目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心 理 障 碍 成 因 与 原 生 家 庭 关 系 研 究 ”(编 号 :Szkzy2015006)。 【作 者 简 介 】申 艳 婷 (1972— ),女 ,四 川 外 国 语 大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教 授 ,颂 士 。研 究 方 向 :心 理 学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通 信 作 者 】郑 舒 (1969— ),女 ,成 都 大 学 期 刊 中 心 助 理 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 :教 育 学 。
表1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童年母子关系的交叉分析本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非常好较好一般较不好非常不好合计和母亲的关系非常好46珑316邋178煙22r2564较好15珑107邋103煙51231一般8乙64行61妸30136较不好2乙8换8u1019非常不好0乙1换5u219梃合计71珑496邋355煙33r4959从童年大学生与母亲的关系和学生对自我人际关系的评价的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表2中可以看出卡方a0000005说明三岁前与母亲的关系和大学生人际关系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有显著相关性
人 际 关 系 有 显 著 差 异 ;独 生 子 女 人 际 状 况 好 于 非 独 生 子 女 ,排 行 中 间 的 人 际 状 况 最 差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对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心 理
也 有 影 响 。 学 校 、辅 导 员 和 心 理 咨 询 教 师 可 以 通 过 课 程 开 设 、个 案 咨 询 、心 理 讲 座 、团 体 辅 导 等 方 式 ,对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障 碍
因 子 ,主 要 用 于 测 量 人 际 关 系 行 为 困 扰 的 程 度 ,包 括交谈困扰、交际与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 性交往困扰。
2 .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4]128_133。该量表是 研究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评价的工具,用于评价父 母教养态度和行为,包括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 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 认 ;过 度 保 护 6 个部 分。
第32卷第4期 2 0 1 8 年4 月
教育与教学研究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Vol.32N o.4 A p r.2018
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与原生家庭相关性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申艳婷1 郑 舒 2
(1.四 川 外 国 语 大 学 重 庆 _ 3 1 ; 2.成 都 大 学 四 川 成 都 610106)
[ 摘 要 ] 为 探 讨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障 碍 与 原 生 家 庭 的 关 系 ,对 9 7 0 名 学 生 进 行 调 查 。调 查 表 明 大 学 生 出 现 轻 度 人 际 障 碍
者 占 36.9 % ,较 重 和 严 重 者 占 3.9 % ,其 中 童 年 大 学 生 与 母 亲 的 关 系 和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之 间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农 村 与 城 市 大 学 生
近 年 来 ,大 学 生 的 心 理 问 题 突 出 ,一 些 恶 性 校 园惨案频发,究 其 原 因 ,与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问题 相 关 ,其 中 ,最重要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人际关系问 题 。[1_2]如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川师大杀人 案 ”,都 与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障 碍 有 关 :人 际 敏 感 、敌 意 、对立、沟通不畅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心 理障碍的发生、出 现 ,归根到底与原生家庭有千丝 万 缕 的 联 系 。大 学 生 人 际 障 碍 与 原 生 家 庭 存 在 怎 样 的 关 联 ?这 对 大 学 生 心 理 教 育 有 什 么 启 示 ?对 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原生家庭影响进行研究,探 讨 其 中 的 心 理 学 意 义 ,为 大 学 生 家 庭 教 育 和 心 理 健 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