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关于印发《江苏省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建规〔2009〕31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各市、县(市)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为做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省建设厅关于加强铁路客运枢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30号)的要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管理包括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布局规划、枢纽所在地及周边地区规划(以下简称枢纽规划)和枢纽的建设实施方案三个阶段。
经研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制定了《江苏省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要点》,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高度重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工作加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省加快城市化和城乡现代化发展、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不远的将来我省所有省辖市和绝大部分县(市)都将通上铁路,铁路客运站建设将覆盖全省。
抢抓我省铁路大发展的机遇,突出加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建成一批现代化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
各市、县(市)要高度重视城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相关的规划制定和建设工作。
二、提前研究市、县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布局适应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的新形势,各市、县(市)要在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指导下,抓紧研究提出市、县域轨道交通线网、枢纽布局方案和规划控制要求,为编制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提供指导。
正在修编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的市、县(市),要重点研究市、县域轨道交通和综合客运枢纽的布局方案,纳入城市、县城总体规划。
已经完成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的市、县(市),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明确综合客运枢纽的布局,必要时应对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按法定程序作出反馈。
三、科学编制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省建设厅关于加强铁路客运枢纽建设意见的通知》的要求,与交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编制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审查后,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城市规划统筹实施。
交通枢纽综合规划
交通枢纽综合规划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是指在城市层面对交通枢纽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便利。
本文将从交通枢纽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规划目标交通枢纽综合规划的目标是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该规划旨在实现交通枢纽的高效连接,以达到顺畅的交通流动,减少道路拥堵和时间浪费的情况。
二、规划原则在制定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原则:整合不同交通方式,包括公交、地铁、轻轨、出租车等,以适应不同出行需求。
2. 效能原则:合理分配交通资源,提高交通运输效能,降低人们的出行成本。
3.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绿色出行,倡导公共交通、非机动交通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环境负荷。
4. 政策导向原则:结合国家和地方政策,将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推动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协调进行。
5. 社会效益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市民出行需求,提供便捷、安全的交通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三、规划内容1. 综合交通网络规划:规划城市整体交通网络布局,包括高速公路、立交桥、主干道等,使不同交通方式能够便捷、快速地相互连接。
2. 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确定合适的交通枢纽布局,包括火车站、汽车站、航空站、港口等,以提供高效的换乘和中转服务。
3.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公交等,提供全面、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促进城市绿色出行。
4. 出行服务设施规划:规划出行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自行车停放点、出租车等,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务支持。
5. 交通管理和信息系统规划:建立现代化的交通管理和信息系统,包括交通监控、智能信号灯、交通导航等,实现交通拥堵监测和交通流优化调度。
四、规划实施制定交通枢纽综合规划后,需要有相应的实施措施和时间表。
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 资金保障:确定规划的资金来源和使用计划,充分利用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等渠道,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引言城市交通规划是一个关键性的城市规划领域,它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和条件。
本文将介绍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并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1. 数据收集与分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包括城市的交通运行数据、道路网络数据、人口和用地数据等。
在编制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
•收集交通运行数据,包括道路交通量、交通流速、路段拥堵情况等。
•收集道路网络数据,包括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道路等级和道路宽度等。
•收集人口和用地数据,包括人口分布、用地类型和用地利用率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城市的交通状况、交通需求和交通问题。
2. 目标与策略确定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规划的目标和制定相应的策略。
目标和策略的确定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
•确定交通规划的目标,如改善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或减少环境污染等。
•制定相应的策略,如优化道路网络布局、改进交通信号控制、推广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等。
目标和策略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3. 交通模拟与仿真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交通模拟与仿真,以评估交通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
•使用交通模拟软件,对不同交通方案进行模拟,包括道路网络改建、交通信号优化和公共交通新线路等。
•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评估交通方案的交通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评估结果,对交通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交通规划效果。
交通模拟与仿真可以帮助规划者更好地了解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为交通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4. 各专业方案的协调与整合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包括交通工程、城市规划、交通经济和环境保护等。
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原则
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综合运输枢纽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综合运输枢纽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并为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探讨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应注重综合性。
综合运输枢纽是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点,应充分考虑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与协调。
设计者应合理规划各个运输方式的接驳通道,并确保各个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接便捷。
此外,综合运输枢纽还应考虑周边的城市配套设施,如停车场、货运中心等,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应注重便捷性。
综合运输枢纽是交通出行的重要枢纽,其便捷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规划者应根据枢纽所处位置,合理规划交通网络,确保公共交通线路的覆盖面广、站点布局合理。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提供给残障人士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综合运输枢纽的设计应注重交通流动的流线性,有效减少出行时间和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第三,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应注重安全性。
安全是综合运输枢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为确保枢纽的安全运营,规划者和设计者应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
首先,应合理规划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畅通无阻。
其次,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此外,综合运输枢纽的交通组织方案也应考虑安全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最后,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应注重环保性。
在现如今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的背景下,综合运输枢纽的规划与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规划者应合理安排绿化带和景观,减少尾气、噪音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设计者应充分考虑能源和材料的节约利用,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资源浪费。
此外,综合运输枢纽应设立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提倡环保出行方式,推广低碳出行理念。
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原则的遵循是确保枢纽运营的核心要素。
南京地铁一体化设施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设计标准
南京地铁一体化设施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设计标准南京地铁一体化设施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设计标准1 范围本文件用于指导南京市市区范围内轨道站点周边一体化换乘设施中的公交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工作。
文件规定了公交车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控制指标、平面几何尺寸、附属设施配置及设计要求等。
2 编制依据CJJ 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B 50220-19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CJJ 15-1987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3 专业术语3.1 公交停靠站仅具有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常规公交中途站点。
3.2 出租车停靠站仅具有出租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出租车停靠站点。
3.3 港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用局部拓宽路面的方法设置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3.4 浅港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一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3.5 深港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多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3.6 非港湾式停靠站将公交停车区设置在道路车行道上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3.7 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车辆驶入交叉口的车道为进口道,车辆驶出交叉口的车道为出口道。
3.8 平面交叉口的上游、下游车辆驶入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上游,车辆驶出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下游。
3.9 站台供乘客候车及上下车的道路铺装部分。
4 一般规定4.1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须遵循需求适应、土地节约、人车安全、交通顺畅、换乘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
4.2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原则上设于轨道站点主要行人出入口50m范围内。
4.3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须与站台所在的道路、交叉口及人行过街通道等交通设施进行一体化设计。
4.4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还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设施规模与位置,兼顾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要求。
南京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强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南京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强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增强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提升区域航空枢纽功能。
建设“航空+高铁”的快速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施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加快引入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和市域快线18号线。
完善航空物流网络,建成空港大通关基地,建设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打造国际货邮核心枢纽。
促进民航、通用航空融合发展,推进六合马鞍机场启动民用功能前期研究工作,建设高淳通用机场。
到2025年,禄口国际机场客运吞吐量达到5000万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60万吨,飞机起降达到40万架次,通航国家和地区数达到45个。
做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发挥长江南京以下12。
5米深水航道效应,全面建设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提升5万吨级深水泊位占比,加快龙潭、西坝、铜井、七坝港区集疏运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南京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培育和引进高端航运服务,规划建设龙潭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增强龙潭港对长江中上游集装箱中转能力。
到2025年,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量达到400万标箱,基本形成统筹全省、辐射区域航运资源的港航运营中心、航运服务中心和区域航运数据中心。
巩固全国铁路枢纽地位。
建成南京北站和六合西站,基本形成南京站、南京南站、南京北站、禄口机场站等四站客运枢纽联动格局。
加快推进宁淮铁路、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含宁合客专)、宁芜铁路复线等工程建设,新建宁宣铁路、扬镇宁马铁路,规划建设宁滁蚌亳铁路、宁杭铁路二通道,开展超级高铁廊道和站点规划研究,加快完善直连全国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
实施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工程,建成尧化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江宁镇南站等货场。
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四网融合”。
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
加快建设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禄口至全椒段、仪征至禄口机场高速公路,缓解过境交通压力。
提升高速公路对外辐射能力,建设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滁州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等项目,推进南京至广德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黄山高速公路江苏段、南京至和县高速公路江苏段等项目前期研究。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2•【字号】宁政办发〔2021〕35号•【施行日期】2021.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2日南京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南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再出发的重要时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根据《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回顾“十三五”时期是南京市基础设施稳步建设的重要时期,面对错综复杂国内外形势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要求,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水平推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城市发展愿景以及着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省会城市功能的总目标,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从“突破瓶颈、基本适应”到“均衡发展、总体协调”的积极转变,部分基础设施在国内国际领先,网络体系更加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作用越发凸显,成为支撑“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的坚实物质基础和重要引擎。
网络体系更加完善。
衔接京沪杭等6个方向、直通省内8个设区市和国内24个省会城市的“米”字型干线铁路网络基本成型。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以及其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
一、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编制1.1 现状分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编制首先需要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这包括交通网络的布局、交通流量的分布、交通设施的状况等。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后续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2 需求调研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编制过程中,需要进行需求调研。
这包括对市民的出行需求、企业的物流需求等进行详细了解。
通过需求调研,可以确定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目标和重点,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能够满足市民和企业的需求。
1.3 规划目标的确定在编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时,需要明确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可以包括交通拥堵状况的改善、交通效率的提高、交通安全的保障等。
通过确定规划目标,可以引导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4 方案设计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编制过程中,需要进行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包括交通枢纽的选址、交通设施的布局、交通流量的分配等。
通过科学的方案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枢纽的效能,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实施2.1 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
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的状况,提高交通效率。
2.2 信息化建设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车辆定位系统等,可以实现交通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提高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3 运营管理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进行运营管理。
这包括交通枢纽的管理、交通设施的维护等。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状况、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本文将从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出发,探讨其规划与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和具体实施方法,并展望未来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一、概念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将不同交通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等)的运输网络连接起来,在同一区域内建设起一座交通集散中心。
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完善的交通设施和服务,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实现城市交通的有机衔接和便捷转换,满足人们出行和物资流通的需求。
二、规划与建设技术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支持,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交通分析技术综合交通分析技术是指通过模拟、仿真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对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组织、空间布局、时间安排和装备配置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为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建筑设计技术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人流、车流、货流的安排、交通方式切换的流线、交通节点的安全管理等。
因此,需要运用建筑学、结构学、机电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设计,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通透性和通用性。
3. 智能交通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是指通过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交通流量、交通安全、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技术。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中,智能交通技术可用于实现公共信息发布、交通导航、安全监控、交通优化调度等功能,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4. 绿色环保技术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建设绿化景观、进行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等手段,实现绿色环保。
三、实施方法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其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不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综合交通调查
➢ 包括:人员出行特征调查、车辆出行特征调查、道 路交通运行调查、公交运行调查、出入境交通调查、 停车调查、吸引点交通调查等几个类别的内容。
➢ 可根据编制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状况和以往交通调 查数据的掌握,结合规划编制要求和城市实际确 定实施的综合交通调查内容。
➢ 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可采用抽样方式或典型调查方式 确定调查规模,由规划编制项目组提出调查技术方 案,由编制城市主管部门负责配合实施。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一般工作程序: ➢ 项目准备
➢ 现场调研
➢ 战略规划 ➢ 综合规划 ➢ 成果制作
项目来源
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组织
项目准备书 现场工作阶段
项目合作
合同及协议
现场踏勘 资料收集 部门走访 交通调查
战略规划阶段 综合规划阶段
成果阶段 成果报批
汇报审查 汇报审查 政府决策
技术流程
➢现状评价
3)城市发展目标及交通需求分析
4)城市综合交通战略规划
发展模式、重要交通系统框架方案、发展目标、发展策 略……
5)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对外交通系统、道路系统、客运系统、停车系统、物流 系统 ……
6)城市综合交通实施规划
分期实施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1)规划范围与年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规划范围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层次范围具体确定:
➢规划编制范围——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规划年与近期)
➢ 规划协调范围——市域城镇体系 ➢ 扩展研究范围——区域及交通系统的影响范围
编制年限 以总体规划年限为基准 一般为15-20年,并适当考虑重要交通设施的远景布局 近期结合五年发展规划
2)现状综合交通分析与评价
《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设施配套规划规范标准》(标准修改版)
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设施规划标准1总则1.1为更好的完善公共交通一体化,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中的骨干运输作用,扩大其吸引客流的范围,指导轨道交通换乘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提高轨道交通与其他出行方式(步行、非机动车、有轨电车、公交车、出租车、小汽车)以及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效率,制定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2本标准用于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交通换乘设施的规划及城市设计相关内容的编制,指导轨道站点及周边地区规划要点相关内容的拟定,指导轨道站点及周边地区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方案的审查。
1.3轨道交通换乘设施规划应贯彻“安全、舒适、便捷、高效、集约”的规划原则。
1.4若轨道线路位于新区,在进行具体的管理建设时,应按编制的轨道交通线网沿线土地控制规划和本标准控制和预留用地,保证交通接驳设施的建设。
若轨道线路位于已建成的老城区,可利用老城区进行更新改造的时机,参照本标准对轨道站点周边用地进行预留控制;或采取与周边土地经营者合作等手段,尽可能优化完善轨道站点的接驳交通设施,保证设施接驳的标准和服务水平,对设施的布局形式不做硬性要求。
1.5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综合考虑用地规模、现状及周边用地情况、地形地貌、周边交通设施条件、行政管理要求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保障换乘功能合理布局的前提下站点周边的换乘设施的配套方式可适当调整。
1.6轨道交通站点换乘设施规划及相关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轨道站点交通换乘设施一体化衔接规划编制2.1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或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及时开展轨道交通站点换乘设施一体化衔接规划,并随着轨道交通工程规划的深入,不断深化与优化。
规划成果应及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
2.2轨道站点交通换乘设施一体化衔接规划应与轨道交通规划各阶段相对应。
2.2.1 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阶段,即完成轨道线网规划或轨道线网建设规划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依据本标准,控制和预留大型交通换乘设施规划用地,并考虑联合开发等综合建设可能性,这将成为后期编制轨道站点交通换乘设施一体化衔接规划的基础之一。
铁路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始末及要领共38页文档
始末及要领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方案的制定与管理
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方案的制定与管理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交通流量的集散和转移功能。
一个合理的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方案对于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方案的制定与管理,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方案的制定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城市发展规划、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等。
首先,制定方案的前提是对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有清晰的认识。
城市的发展规划将决定交通枢纽的布局和功能定位,因此必须与城市规划部门密切合作,确保交通枢纽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
其次,交通需求是制定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
通过调研和分析交通流量、出行方式等数据,可以确定交通枢纽的规模和功能。
例如,一个繁忙的交通枢纽可能需要更多的停车位和公共交通设施,而一个偏远地区的交通枢纽可能更注重道路连接和交通信息服务。
同时,土地利用也是制定规划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枢纽的效益。
例如,将商业区与交通枢纽相结合,可以促进商业活动和交通流量的互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方案的管理交通枢纽综合规划方案的管理是保证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管理工作需要涵盖多个方面,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
首先,项目管理是管理规划方案的基础。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构,促进各方合作,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其次,资源管理是管理规划方案的关键。
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不受限制。
例如,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此外,风险管理也是管理规划方案的重要环节。
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如资金不足、政策变化等。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可以有效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规划和设计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规划与设计摘要:本文以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为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客站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方面进行阐述和思考。
对如何建设好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铁路客站综合体,使之在规划设计、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京南站综合体规划设计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将形成以客运专线高速网为核心、快速线路为基础、城际轨道交通为补充的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
高速铁路的便捷性将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必将在各大城市催生出一批集各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必将对沿线城市的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南京南站作为京沪高速铁路五大始发站之一,是京沪高速铁路引入南京后形成的一个集铁路客运、长途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常规交通于一体的特大型交通枢纽综合体。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建筑设计南京南站(图1)的铁路交通由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宁杭、宁安城际三个线路汇集组成,车站站场采用高架式,总设计规模28台28线,主要办理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通道、宁杭城际、宁安城际线的始发、通过客车。
预测近期枢纽体旅客发送量4413万人/年,远期5822万人/年,最高聚集人数8000人,枢纽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达66.7万m2,其中主站房28.1万m2,无柱雨棚10.6万m2,地铁5.4万m2,城市配套市政工程22.6万m2。
南京南站是一个立体化的交通枢纽综合体,主要由地上三层(局部设有夹层),地下二层组成,地面三层标高为22.400m,为铁路高架候车层,铁路与城市共同投资的高架落客平台在该层的南侧、与铁路站房对接:地面二层(标高12.400m)为铁路站台层,功能空间由铁路进站厅、售票厅,贵宾候车室和站台组成,铁路与城市共同投资的高架落客平台在该层的北侧、与铁路站房对接;地面一层(标高±0.000m)位于高架站场与铁路桥梁的下方,中间240m范围为铁路出站厅,铁路出站厅两侧为城市配套的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出租车和社会车停车场;地下一层中间部分为地铁的站厅层,站厅层两侧除布置部分铁路设备用房外,其余为城市配套的商业开发用房、换乘通道及社会车停车场;地下二层(标高-16.600m)为地铁站台层(图2~图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南京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任务书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主城区、东山副城、仙林副城、江北副城。
面积834平方公里。
涉及玄武、秦淮、鼓楼、建邺、雨花、栖霞、江宁、浦口、六合9个行政区。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2013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至2030年。
三、规划内容
包括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阐述、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规划总论、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和资源化利用、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城市防涝系统规划、近期建设计划、管理规划及保障措施等。
四、规划依据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江苏省城市排水规划编制纲要》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
五、编制要求
1、成果要求:编制单位负责提交《南京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征求意见稿、评审稿、送审稿及最终稿,均由四部分构成:①规划文本;②规划图册;③规划说明书和管道计算书;④规划附件。
提交修订后的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
编制单位负责提供市供节水处组织的审查所需的中间成果文件(征求意见稿、评审稿、送审稿,数量满足评审需要),最终稿(市政府批复后)要求提供纸质文件40 份(含所有附件),最终稿文本、文本说明、图集等电子版光盘2套(含word、PDF及CAD格式)。
编制单位负责提供暴雨强度公式修编成果文件40份。
2、质量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的理念及超前思维,科学合理的完成规划编制,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涝能力和生态功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打造“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的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规划应达到住建部、江苏省城市排水规划编制大纲及相关标准、规范深度要求,规划成果通过有关各方组织的专家评审。
3、时间要求:2014年7月30前完成征求意见及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专家评审;2014年9月30日前完成专家评审稿;10月15日前完成专家评审;2014 年11月30日前完成送审稿。
六、意向参选单位要求
(1)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的企事业法人;
(2)同时具备市政公用行业(排水)专业设计甲级资质和水利
行业城市防洪专业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或者城市规划编制甲级资质;
(3)负责编制任务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具备给排水专业或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从事设计10年以上,并提供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和《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内附2013年6月-2014年2月的缴费清单)或由社保机构出具的2013年6月-2014年2月的缴费证明资料;
(4)具有大城市、特大城市排水规划编制经验或相关工程设计经验;
(5)具有利用水力模型软件系统建立雨水系统模型、水力模型的实际经验;
(6)不接受联合体参选单位。
七、规划编制费用
《南京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经费设置限价为300万元(含规划前期调研费用、水力模型建模分析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