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心得体会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心得体会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心得体会近年来,高考评价体系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确定学生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影响力。

在参与高考评价体系解读过程中,我深有感触,以下是我对高考评价体系的心得体会。

首先,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是综合能力评价。

高考评价体系以学科考试为基础,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

这一特点在高考评价体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在考试中设置各类综合型题目,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这种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整体了解和灵活运用,提高了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

其次,高考评价体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高考评价体系突出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查,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更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了他们全面发展的潜力。

高考评价体系的引入,为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另外,高考评价体系注重对学业水平的量化评价。

高考评价体系通过严格的考试流程和标准化的评分系统,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量化评估。

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律和目标感。

同时,这也使得高考分数能够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术水平,为学校录取和学生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此外,高考评价体系还注重对个体差异的关注。

高考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差异,通过选考科目和自主招生政策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发展方向,还能更好地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总之,高考评价体系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高考评价体系的解读,我深刻体会到其突出的综合能力评价、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量化评价学业水平和重视个体差异等特点。

相信在未来的改革中,高考评价体系将继续不断完善,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高中物理所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复杂,所要承担的物理任务比较重,特别是对于一些理性思维比较弱,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想要学好物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为了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我认为除了教师要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督促引导学生学习物理,还有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完善物理学习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们在评价中能够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优秀的地方,激发学生积极进取。

具体谈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也就是说评价是针对物理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的。

物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有了真正的生活实践,有了真正的实验操作才会更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才会更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内化。

物理学习的评价内容要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与对物理实践的考核结合起来,鞭策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在对物理知识的实践。

对于理论知识的评价,可以采取课堂物理知识竞赛的方法,在紧张又激动的氛围中测评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多少。

二、科学的评价标准要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进行评价就得有一个评价标准,评价的时候就以这些参照标准来给出合理的评价。

单一的以试卷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将更多的元素纳入物理学习的评价标准中来,以减少误评的情况,以让学生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比如,可以将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习惯作为评价标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物理学习习惯较好的高中生也可以作为优秀学生得到表扬;再比如,学生是否取得进步也应该作为评价标准,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不断地取得进步,那说明他的学习方法,物理思维等在跟着进步,他离成功就近了一步,因此,要对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给予鼓励,让这些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教师关注的对象,也要慢慢地步入“优生”行列。

三、全面的评价主体将高中生纳入评价体系,一方面,高中生可以对自己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行自评,自己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改变了解的最清楚,对自己是否真正掌握物理知识了解最清楚,学生自评反应出来的评价结果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家长作为评价的主体,家长对学生的了解甚多,对学生的观察也更加细腻,高中生几乎两周回家一次,家长看到的变化较大,给孩子做出的评价会更突出学生在某段时间取得巨大进步的地方。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二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二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二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四翼”要求与命题形式、要领方面的论述,对于课堂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

首先,高考强调基础扎实,要求学生对基础部分内容的掌握必须扎实牢靠。

因此,在命制试题时,要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高考试题的“基础性”。

其次,高考强调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能力。

在命制试题时,应根据考查的需要,注重选择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参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简化或处理来设置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素质综合全面的考查。

第三,高考强调学以致用,要求学生具备应用能力。

在命题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

在试题命制时,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科学技术前沿理论、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项目等进行编拟,要求学生多角度、开放式地思考问题。

总之,新高考对课堂和研究提出了必然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中学会用自己独立的思维解决问题,把知识转化为智慧。

因此,传统的接受式、记忆式的知识研究已经无法适应这种考试命题形式,需要联结问题、联结经验、联结生活、联结社会,让知识活动起来,活在过程中,活在运用中。

高考评价体系数学心得体会

高考评价体系数学心得体会

高考评价体系数学心得体会数学是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也是其中最难的一门科目之一。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了高考评价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

首先,高考评价体系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醒了我必须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高考数学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广泛而深入,对于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要求较高。

通过对高考评价体系中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评估,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漏洞,这推动我去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并通过做题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高考数学试卷的分析,我发现很多题目都是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上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

从而使我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的数学试题。

其次,高考评价体系对于数学学习的目标明确了我需要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大部分题目都涉及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题能力的训练。

高考评价体系通过对数学解题过程的评估,提醒我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阶段,我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做题和答疑,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的方法,才能做到对各类题目的准确分析和灵活解决。

再次,高考评价体系对于数学学习的能力培养指明了我需要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高考数学试题在解答过程中强调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从高考评价体系中,我了解到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日常的学习中,要解决问题要善于观察、分析、归纳和抽象。

这样的培养使我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的效率。

同时,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了一种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高考评价体系对于数学学习的教育意义提醒了我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三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三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认为,高考命题理念应该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

为了实现这个转变,情境作为高考评价体系的考查载体,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的高考考试命题形式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和发展方向。

这个观点是值得进行深入且具体化研究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对此有原则性的说明,需要高中教师、学生和家长注意,更需要学校和教师认真研究。

以下的相关论述很重要:情境的含义:高考评价体系中所谓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

“情境活动”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

根据目前高考的考查方式,高考内容的问题情境是通过文字与符号描述的方式即纸笔形式进行建构的,而情境活动也同样是通过文字与符号的形式进行的。

情境的考试表达形式: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情境与情境活动两类载体来实现的,即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或是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科素养水平。

情境形式与考试试题水平:基础性要求的考查:创设基本层面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调动单一的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

这种考查与传统的考试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质的变化。

综合性要求的考查:创设综合层面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在正确思想观念引领下,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

这种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在学科内要横向、纵向贯通所学知识,还需要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应用性要求的考查:创设生活实践问题情境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在正确思想观念引领下,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或技能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性问题。

这时候,符合将不再是唯一的,也不会求全。

创新性要求的考查:创设开放性生活实践问题情境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在开放性的综合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创造性的结果或结论。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心得体会感悟(优质范文)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心得体会感悟(优质范文)

第一篇: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今年2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正式公布。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考试大纲》分为总纲和各高考科目大纲,包括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汉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英语。

总纲部分提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包括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体现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和阶段性成果。

总纲部分同时指出,《考试大纲》是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

各分省命题省份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地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定适用的《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第二篇: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关键能力考查2020年初,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1].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随着高考评价体系的实施,高考命题已经从能力立意转变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因此关键能力是高考重要的考查目标,是测试和评价的核心指标和因素[2].1关键能力的内涵关键能力是指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必须培养的、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是发展学科素养、培育核心价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高考中,基于学科素养导向,承接学科素养要求,并结合学生认知发展实际,确立了符合考试评价规律的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第一方面是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第二方面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第三方面是涵盖了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能力群[3].根据高考的特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把对这三个方面关键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作为考查内容,区分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引导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加强关键能力的考查,进一步明确能力考查的重点和方向.在关键能力中抽取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辨证思维作为突破口,进行重点考查,全面提升高考能力考查水平和试题质量.选取这六种关键能力作为突破口,主要是从衔接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借鉴国外能力考查经验以及梳理目前高考能力考查的水平等多方面研究确定的.根据数学科的特点和考查功能,数学科高考着重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四项关键能力.2其他地区关键能力考查对于这四项关键能力,许多其他地区的高校入学考试都将其列为考试目标,但因为要求不同,所以其表述、内涵和考查方式都有差异.2.1英国的考试因为学制不同,英国教育普通证书(GCE)课程是英国中学七年级的水平,教育普通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A-level)既是中学结业考试也是大学入学考试,其功能与我国高考大致相当.GCE数学课程目标包括以增强信心的方式发展对数学和数学过程的理解,发展推理能力,识别错误的推理,推广和构建数学推理;数学地表达情境,阅读、理解数学推理以及与数学应用有关的文章,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关系.A-level考试中数学科的考试目标为:(1)在各种情境中选择和应用数学知识、概念和技巧.(2)构造数学推理和证明,通过应用数学结论、逻辑进行推理.以数学的形式表达推论.(3)选择和应用标准的数学模式表述现实问题,识别、理解给定情境中的标准模型.展示和解释现实模型的结果,包括关于对假设的讨论及对模型的简化.(4)将现实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应用计算的结果做出预测和评估,审慎阅读、理解数学表达式和实例.(5)准确有效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其他资源.知道这些技术的局限性,并且知道何时不能用这些技术,以适当的精度回答问题[4].在A-level考试之外,剑桥大学还开发了思维技能测验(ThinkingSkillAssessment),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供大学录取时参考,思维技能测验主要考查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技能测验将批评性思维定义为:应用日常语言进行推理.思维技能测验从七个方面考查批判性思维,分别是总结主旨结论,抽象结论,确认假设,评估附加证据的影响,发现错误推理,比较推理过程和应用原理.在批评性思维测验中,考生所给出的推理必须是正确的.批判性思维也被称为逻辑推理、非正式推理[5].英国两项考试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呈现两个特点,A-level考试是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考查,而且侧重阅读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思维技能测验是独立于课程内容之外,并且将批判性思维作为考查重点.2.2美国的考试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有两个,一个是ACT,一个是SAT.ACT考试侧重于对中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考查高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其重要的目标[6].近年来,ACT高度重视批判性思维,将其纳入综合能力测评框架进行嵌入式考查[7].ACT公司发布《超越学术:提升教育和职场成功的整体框架》(BeyondAca-demics:AHolisticFrameworkforEnhancingEducationandWorkplaceSuccess),提出了包括核心学术能力、跨领域能力、行为能力、生涯规划和职业导航4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测评框架.该框架明确将批判性思维作为跨领域能力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批判性思维包括论证分析、论证发展、论证评估、基本认识论等技能[7].美国的SAT明确提出考试目标是推理能力[8],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于2016年对SAT进行了改革,推出了新的考试,其中的数学考试更加强调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更加注重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9].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得到进一步加强.在阅读部分,考生不仅需要快速阅读、答题,还需要找出文章中的错误;同时,还考查考生是否能够实现对已有材料和数据的有效解读和援引,是否具有解释和融汇文本等能力[10].在写作部分,命题作文改为文本分析作文,考生需要分析源文本作者运用证据论证论点的方式、过程和使用合适的修辞、体裁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技巧[11].美国ACT和SAT分别以课程为基础和独立于课程,但近年来都加强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2.3澳大利亚、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考试澳大利亚的高级中学证书考试(HSC)中的数学考试,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比较明确,要求正确理解不同内容间的联系,由此可以将解题操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12].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修学能力测验(CSAT:CollegeScholasticA-bilityTest)数学考试的考试目标中,第二项要求就是理解和表达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的能力:在能够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上,应用概念解决问题,还包括对数学定义、符号和图形的理解.命题原则的第六条是试题应评价理解与思维能力,不应是死记硬背能力[13].我国台湾省大学入学考试指定科目数学科考试目标的第三项要求是阅读与表达能力,要求能读懂题目,并以数学语言表达题目的含意及解题的过程.第五项能力要求是推理论证能力,能融会贯通数学中不同领域的概念,或联系数学之外其他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14].澳大利亚、韩国、我国台湾省的考试的都是课程考试,注重结合课程内容对阅读理解、推理能力的考查.综上,各国、各地区对阅读理解、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重视,都在考试目标中列出,并且在试题中进行专门考查[15].但对信息处理能力关注不多,有的考试在考试目标中并没有明确列出,对其考查是融入在解题过程中的.3高考中关键能力考查实践高考数学科对关键能力的考查是贯穿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但在不同的阶段考查不同的能力,各项能力发挥不同的作用.在接触问题之初,阅读理解能力起关键作用;在中间过程信息整理能力发挥关键作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挥主要作用;而在书写解答阶段,语言表达能力发挥主要作用.3.1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指学生能从语言符号中获取正确意义所需要的多种能力,是解答所有学科试题的基础能力.但数学科考查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只是认识汉字、理解汉字,而是理解用汉字描述的数学定义、定理,所以这就不单单是语文的文字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有数学的知识、数学的背景做基础和依托,理解其中的数学含义.对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二方面要求就是对符号语言的理解.数学思维以数和形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载体,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16].所以抽象的符号语言是数学的重要特征,更是思维操作的便捷材料.对符号的理解、掌握是数学解题的关键.对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三方面要求就是对图形语言的理解.图形语言也是数学语言的一种形式,数学中的图形语言具有抽象、简洁的特点,着重展示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题目中的图形语言一方面是在题目中直接给出,需要考生读图、识图,另一方面就是把用语言文字描述的图形想象出来,并描绘出来,这就是有图考图和无图考图.无论是有图考图还是无图考图,都需要对图形进行加工、整理,进一步抽象其中包含的解题的关键信息,为以后对图形的加工奠定基础.本题以解三角形为背景设计,题目本身给定若干条件(三角形并不能随之确定),让学生在另外给出的三个条件中自主选择,针对自己的选择,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c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三个选择条件本身就是试题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对试题信息的处理,不同的选择,解题思路不同,结论就不同,对条件信息的选择和处理决定了解题的方向,因此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和展示自己的舞台.信息处理能力还包括对图形信息的处理.全国Ⅰ卷理科第16题,打破常规,不是给出几何体的直观图,而是给出其平面展开图,考查简单几何体与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解答本题要对图形进行组合,拼接成原来的三棱锥P-ABC,然后在三棱锥中选择不同的三角形,应用余弦定理解决问题.在立体几何中,对图形的处理还包括分割、旋转、对称、添加辅助线等,而立体几何问题往往都是通过这些对图形处理的方法,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基本图形进行解决.特别地,在几乎所有立体几何问题的局部求解中,都可以化为解三角形问题,所以解三角形的方法不仅仅应用于解决平面中的多边形问题、解决解析几何中的直线和圆锥曲线问题,还应用于立体几何中多面体和旋转体的问题中.全国Ⅲ卷理科第18题要求考生对表格中蕴含信息进行提取、加工,总结规律性的结论.考查考生对现实生活中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并做出统计推断的能力.试题把数据通过分类表格的形式呈现给考生,意在使考生对数据有清楚地理解,利于考生整理数据和分析思考.2020年新高考I卷第10题,考查对图像信息的处理能力,分析函数图像的零点、增减性、极值点、奇偶性,从中提取解题信息,验证运算结果、确认推理结论.3.3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面对各种问题情境,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评价重构等的多种能力,这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在数学学科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部分已知信息对结论进行猜测,通过逻辑推理验证猜想的探究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具体体现.在高考中对批判性思维考查体现在对于推理和论证的确认、分析、评价、展示的过程逻辑推理.用逻辑用语的概念的理解和复合命题的判定.解答分二步,第一步分别判断命题P1,P2,P3,P4的真假,第二步确定四个复合命题的真假,所以综合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题目要求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虽然是向新高考多项选择题的过渡和引导,但其要求比新高考的多项选择题更高、更严格.2020年全国I卷理科第19题也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的考查,该题以参赛人的获胜概率设问,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考查考生对事件进行分析、分解和转化的能力.考生需要注意甲乙的对称性,发现丙最终获胜的所有可能情形,需要按丙的胜、负、轮空来划分,再结合独立性才能得到结果.3.4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工作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对应,其操作对象都是语言,阅读理解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语言表达是信息输出的过程,阅读理解是正确表达的基础,语言表达是阅读理解结果的呈现.在高考中,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不仅仅是对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更是对思维过程的考查,通过考生的答题过程判断考生是否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是否真正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是否具有信息处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因为在高考中,阅卷人员完全通过考生的书面答题判定,考生并没有当面说明、解释和展示的机会,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对考生至关重要.与平面QC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本题对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叙述推理证明步骤和书写计算求解过程.第(1)问在证明过程中要求应用准确的名词、规范的语言和程式,表达推证的步骤,综合利用线面平行推出线线平行从而完成线面垂直的证明.第(2)问要求考生准确描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过程,包括坐标原点、x轴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运用空间向量的基本方法求解.随后要确定各点和向量的坐标,选定平面的法向量,计算二面角的余弦值,还要确定等号成立的条件,判定最大值是否能取到.所以本题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深入.高考数学中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具有数学的特点,首先是正确运用数学的术语、符号、算式、推理步骤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次是规范,符合数学表达程式和要求,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最后是简明,不迂回绕路、不拖泥带水.需要指出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是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只有清晰条理的思维,才能有规范流畅的表达.这期间要应用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等.表达是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展现,同时反过来激发思维,促进思维的条理和深入.4加强关键能力考查的措施4.1扩大试题素材的选取范围,多角度呈现问题高考试题应广泛选取科技研究、社会生活、个人日常情境等多种题材的材料,多角度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包括学科的理论问题和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的问题,多角度呈现问题,要求学生从多层次、多视角理解问题,独立地对问题或观点提出解题方法并进行论证和探讨问题.4.2增加开放性试题,营造开放的情境,鼓励学生独立发表见解增强试题的开放性,考查学生审阅资料获取信息,分析、比较、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判断结论、解题方法是否正确并用相关知识阐明理由.考查考生自主决策并发表见解的能力,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思维能力.4.3创新试题呈现方式,考查独立自主设计方案的能力选取真实情境素材,以文字、图形、图表、表格、模型等多种方式呈现各类信息,通过试题设问,考查运用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辩证地讨论问题的各个影响因素,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步骤,并能用文字和专业术语进行清晰地表达和交流.4.4增强试题的延伸性和发展性,深化学生认识创新试题设计,通过试题设问,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以积极、发展的眼光来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态度.在试题的设问中,要使试题的立意得到体现,使现实问题得到升华,避免就事论事,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取的态度.试题要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既立足实际,又能够克服现状的限制,能动、有效地解决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4.5增强能力考查与价值引导的联动,突出价值导向将能力考查与价值引导结合起来,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达到对试题价值理念的透彻理解.通过分析和探究生活现象,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化,进一步认同核心价值理念、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发展理性思维、培育科学精神,使积极情感与理性认识能够统一起来,形成相互强化的良性促进效果.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关键能力的结构框架和因素内涵,为高考能力考查指明了方向,高考需要在考查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积累考查经验,总结考查规律.。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心得体会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心得体会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心得体会高考是中国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其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我参加高考评价体系解读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悟。

在此,我将分享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高考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高考评价体系是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公正、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评价体系的设计包括考试科目和题型的选择、考试内容的要求等方面,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理解和熟悉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准备充分、有效地应对高考。

其次,高考评价体系注重发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考并非仅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点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语文科目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文化素养;数学科目强调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科目特别注重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这些要求不仅考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第三,高考评价体系促进公平机会的落地。

评价体系的公平性是构建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的学生,无论是家庭条件好或者差的学生,都应该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科目选择、题目设计、评卷标准等方面的规范,确保每个考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实力。

这种公平机会的落地,为社会各界的人才选拔提供了公平、公正的基础。

最后,高考评价体系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评价体系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例如,在当前数字化时代,高考评价体系可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未来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指导。

综上所述,高考评价体系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我认识到高考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了解了它注重发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公平机会的落地以及需要不断完善的特点。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于高考这一源头在哪里,唯有高考试题的研究是活水,充分利用好这一活水才能真正的让高考复习有的放矢,高三教学活起来,生动起来。

笔者通过学习这次培训,以反思、反省、反悟等方式指导今后物理教学,相信会上新的台阶。

下面总结这次培训总结如下:1、高考复习要知识网络化高三物理教学的内容是多而细的,要使得知识的不断能适应新的核心素养要求,就要求物理知识的网络化。

那怎么样才能使得知识网络化,不是空口号,更是行动上积极思考和物理教师的处理方式方法。

按照xx教授的讲解,我们思考可以得出,首先要对概念的理解展开分析,特别是不断加深对物理问题的导入、物理表达式、图像呈现都要逐一实现理解和分析,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整理思考。

充分利用高三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综合性,要全面复习基础知识,而又不断延伸,甚至内化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进度可能会慢,但是能提高物理思维,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其次,是对问题的多题一“解”和一题多变也是形成知识网络化的核心。

同一类问题,解答的物理规律或思路方法相同。

归类讲解,从而做到多题一“解”。

确认问题类型的意义在于,解答者把解题的心智技能由“运用”层次,下降到了“理解”层次,明确了解答此问题大概需要哪方面的物理知识,指出了解题方向,如果知识能够理解,就能正确解答,从而降低了难度。

2、物理习题要思考方法化物理教学的探讨总是不断进行的,通过听力xx教授的讲座后,给我的印象就是高三物理试题要教学方法化。

例如在高考试题中,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利用很多种方法,但是那种是最优化的,这个需要物理教师指导和潜移默化实现的,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目的而采用的,并可以将它应用于其他类似情境中的某一类手段或途径的统称。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感悟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感悟

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 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 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例如司机开车,司机必须要了解道路安全法规、驾车基本理论、车辆 基本构造等基本内容,这些属于必备知识;一个合格的司机,能够熟练开 车上路,平安行驶,可以说具备了关键能力;一个高水平的司机,能够在 复杂的路况中应对棘手问题,能够完成较为困难的驾驶任务,可以说具备 了学科素养。
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之处
二是在评价理念上,高考评价体系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 力立意”评价向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的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 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 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 展、全面培养。
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之处
三是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 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建立独 立的学科化操作,新的单科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色,建立符合自身学科 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不再简单框定,高考 评价体系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明确界定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测量标准。
三、对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
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之处 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 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出发,立 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力求运用教育 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一核、四层、四翼”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启发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这必然将成为高考改革、高考命题、人才选拨的重要指南,也是高中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向。

一、突出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历史学科常常被认为是需要大量记忆的,只要对基本史实进行牢固的记忆,那么这门学科的学习就是比较好的,这也是之前历史教学中常常用的方法,这种说法无疑是片面的。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新发布的《高考评价体系》与《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更加突出学科的育人功能。

通过教育,学生获取基础性的知识外,更要凸显出品德与素养的提升,品德更甚于知识,只有高品德、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

也要注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教育是要为社会服务的,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

所以要对课堂教学中的内容、理念、素养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二、以“四层”为导向的历史教学设计在“四层”中为我们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给我们提供了“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设计中,知识就是教学设计的全部,或者说教学设计就是对课本知识再进行编排。

显然这已经与新高考的要求不相适应。

在新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展现出知识、能力、素养与价值,协调好四者的比例与递进关系。

所以我们要相对减少知识类的教学,将一部分时间与精力留给能力、素养与价值的提升。

如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先讲解重点的、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再借助史料、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归纳总结、思辨等的能力,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渗透品德、素质、家国情怀的养成。

三、“四翼”导向下教学方式的丰富在“四翼”指导下,可以看到考的方式不是单一的,不会就历史知识来考历史,教与学同样也要丰富手段。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习心得(XXX)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习心得(XXX)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习心得(XXX)研究心得:高考评价体系教育部在2019年提出了全面发展育人目标,要求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内的考查内容体系。

这为构建科学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供了明确目标和基本遵循,其核心概括为“一核、四层、四翼”。

研究了高考评价体系后,我认为国家已经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需要改革,首先要改变教育的指挥棒——高考。

因此,国家先向大家介绍了高考评价体系,让我们认真研究,把握考试方向,以后的教学就不会走错路了。

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一体四层四翼”,其中“一体”指的是高考评价体系。

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一体”是总体框架,“四层”与“四翼”是“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

高考与教学的核心诉求一致,两者互为支撑与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教育体系。

前者以考核的形式确立人才分层标准,服务于国家、服务于高校选拔各类人才,从需求侧为供给侧的高中教学定好方向;后者积极响应高考的方向指引,在长时间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知识、获得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

高考作为筛选机制,遵从“四翼”命题要求,高中教学则要以高考考核的“四层”内容为方向。

完整的高中物理教育是一线教学与高考的结合体,其整个教育过程应忠于“一体”,行于“四层”,成于“四翼”。

具体来说,就是:一是注重学科基础,回归物理本质。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自然科学是应用语文和数学的语言把自然规律表达出来。

因此,研究物理首先要从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开始。

物理学科在高中阶段有其完整的知识框架和脉络,其核心内容不会发生变化。

任何一种能力或素养的形成,都不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只能在相应知识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去培养、塑形。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知识点汇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知识点汇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知识点汇总随着中国国民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高考已经成为了一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层面的标准化考试,更成为了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基于对学生智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多角度考察,来决定学生的升学机会。

1. 高考评价体系的背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与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的。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开放,高考作为选拔学生进入大学的重要手段逐渐建立起来。

1977年,中国高考恢复,红军女儿进清华的故事在国内外传为佳话,也为高考评价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高考评价体系的架构高考评价体系是由多个维度和要素构成的。

首先是学科能力的考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选考科目。

这些科目旨在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

其次是综合素质评价,这一部分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

最后是文化素养评价,这部分内容考察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知识。

3. 高考评价体系的特点高考评价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面性和多元性。

它不仅仅是对学生学科知识的考查,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高考评价体系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此外,高考评价体系还强调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4. 高考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争议高考评价体系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建立和完善了选拔人才的机制。

它侧重综合素质的考核,培养和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

然而,高考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方面,部分人认为高考评价体系只注重知识记忆,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另一方面,由于分数线的设定,高考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学生应试教育和机械应对的现象。

5. 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高考评价体系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高考评价体系》读后感

《高考评价体系》读后感

《高考评价体系》读后感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对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把握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特征,深入理解高考的核心功能,准确把握高考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试题情境,恰当使用高考评价体系,有利于通过高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高考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主要内容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核四层四翼”,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核心问题。

其中“一核”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统领作用,决定高考的前行方向和价值取向;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是高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两个基本手段。

“四层”是根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遵循考试评价的规律,对试题考查素质教育目标凝练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四层考查内容。

“四翼”的内容和内涵与实现途径规范了高考考查要求,考察内容要求基础性与综合性结合,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

心得体会有效开展实验探究,培养核心素养,形成科学思维。

化学是从宏观、微观、符号和曲线四种水平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并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

因此化学学习过程,常常需要以实验为手段获取宏观现象并从微观视角探讨其本质,或对基于微观或模型分析推理的结果通过实验手段进行证实或证伪,从而得出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或相关理论。

因此,化学教学中开展以实验为主的探究,建立“宏观—微观—符号—曲线”的四重表征的学习思维。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很好地揭示化学学科思维。

充分挖掘情境素材,将必备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发展核心素养,形成核心价值,对历年高考试题情境研究特点可以发现:第一,情境导入部分趋向多样化,包括生活化、故事化。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一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一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一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三个部分组成。

一核为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考查内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其中四层与四翼与高考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对教学有引导价值,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关注。

四层:1.核心价值: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政治立场观念: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法治意识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世界观的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品德修养、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劳动精神2.学科素养: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学习掌握: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融合实践探索:研究探索、操作运用、语言表达思维方法: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3.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知识获取能力群: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实践操作能力群: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思维认知能力群: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4.必备知识:内容: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形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整体性知识框架与基本事实以陈述性知识形态掌握并形成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与方法以程序性知识形态掌握并保持语言或符号表达的知识以程序性知识形态掌握并保持四翼:1.基础性:内容:学科主干内容、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考查方式:以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中最基本的问题情境作为任务创设和基本知识能力运用的考查载体,测量评价学习者就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思维方法2.综合性:内容: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合理地组织知识、调动不同学科的相关能力,高质量地应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中的复杂问题情境考查方式:以多项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复杂情境作为载体,测量评价学习者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纵向整合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水平3.应用性:内容:探索并解决日常生活、学术科研、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考查方式: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设计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测量与评价学习者迁移课堂所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水平4.创新性:内容: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考查方式:创设合理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测量和评价学习者在新颖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水平从高考准备和日常教学的角度看,四层的具体指标(二级指标及其内涵)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与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这个体系中的二级指标的内涵,教师是需要好好研究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牵头组织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的150余位专家,深入总结我国高考内容改革的成功做法,充分借鉴国外考试的先进经验,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历经3年时间,研制完成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是高考评价体系研制成果的凝练和结晶。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高考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扎实牢靠,只有根深方能叶茂。

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

以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个知识网络之中。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

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高考命题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

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体会篇1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核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全方位、系统化地阐释“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方面解释考察内容,阐述“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方面考察要求,阐述“怎么考”。

下面结合数学学科谈谈四翼考察要求。

基础性,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数学知识所特有的逻辑性结构特征来看,数学知识基础是重要的,但又不要陷入传统的认识误区来看基础,特别不要以应对考试的熟练性、操练性来衡量数学知识的扎实。

支撑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应更关注其内在的动因,这个动因的指向就是在教学中如何让数学知识“活”起来,因为死的知识是培养不了素养的。

增强教学动因的方法、途径很多,但关键的是学习主体的参与性。

教师有意识地注重数学教学中多样化活动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探究的活动和过程之中,通过自我的体验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在探索中去理解数学的本质,这种主体参与性、活动性更强的学习必然带来素养的生长性。

综合性,一方面是因为高中数学课程中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4条主线交织,知识模块、主题多样,客观上需要从结构入手,注重整体,这样才能驾驭、把握数学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服从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整合性、综合性、跨界性特点要求,需要克服原来教学的局限性,改变教师过分关注具体知识点、数学教学呈碎片化的倾向。

2024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共读体悟心得

2024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共读体悟心得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共读体悟心得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地理学堪称“科学之母”,它以广博的知识内涵和多样的教学形式备受学生喜爱,它是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技能、张扬学生个性,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

区域地理是某一地区自然资源环境与人文社会现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

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对比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灿烂的文化,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多么的壮观,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

地理实践力。

我认为,地理实践力很重要,但为了安全,不让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去,不参与观摩三大产业的生产,只是在学校里培养地理实践力,有些苍白。

我通过视频导入的形式教学,学生反映,对于以后答题选择题和问答题都有启发,学会了用重要经纬度定位,学会了区域分析的方法。

以新疆为例,从空间入手,解题思路要先整体扫描,然后局部聚焦,要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万事都有因果。

这样一来,学生还学会了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更深了。

图片罪过,罪过,罪过罪过是指内心的不安,是在行动上的如履薄冰,是敬畏教师这份职业。

听完今天张虹老师的分享,内心是有撼动的。

语文核心素养清清楚楚记在脑子里,可为什么在备课时,在讲课时没有很好的落实呢?有工作繁杂的原因。

忙忙碌碌的一天,偏偏没有充足时间来备课设计。

但本质上仍是刻板思维,仍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作祟。

虽然学了那么多的教育教学理念,可行动时仍常常走老路,“工作那么忙,懒得去考虑了”,更没有把核心素养融会贯通,自如体现在课堂和教学中;更让人焦灼的是:同学科的同事在带学生不停刷题;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只看成绩;学生的核心素养成长期漫长……核心素养不会出现在内卷中,也不会出现在焦躁中,它是高雅而温婉的,是款款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

多念几声罪过,多些敬畏,多想想教育的目的,多想想五年后、十年后,你面前的这帮孩子自信有光的样子,是不是可以静下来,慢下来,自信、坚定、敬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的准备。

感悟《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一名高三化学教师的教后、学后感

感悟《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一名高三化学教师的教后、学后感

感悟《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一名高三化学教师的教后、学后感发布时间:2023-05-26T04:07:10.070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3年5月作者:张兰[导读] 通过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试题以及高三实际教学,针对学生学习中主要面临的四个问题逐一给出具有实际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化学组)【摘要】通过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试题以及高三实际教学,针对学生学习中主要面临的四个问题逐一给出具有实际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试题、高三教学策略、信息给与题型、计算题型、图像题型、实验探究题型等。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3)5-003-01 新的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指考查内容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四翼”指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以上的考查要围绕“一核”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从而最终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其中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这样的理念和模式的改变才能为国家能培养出大批具备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理念的各类专业人才,更多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确保为国家选拔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基础性。

围绕学科主干内容,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给学生提供深度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同时也十分注重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从多角度作答,使“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的收益大大降低,引导学生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心得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牵头组织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的150余位专家,深入总结我国高考内容改革的成功做法,充分借鉴国外考试的先进经验,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历经3年时间,研制完成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是高考评价体系研制成果的凝练和结晶。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高考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扎实牢靠,只有根深方能叶茂。

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

以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个知识网络之中。


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

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高考命题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

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性: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高考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考查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体现在高考升学上,由简单的上大学并为就业做好准备提升为上好大学并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高考的核心功能也必须调整确立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梳理了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正确的研究方向、目标和科学的路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高考命题理念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个以价值为引领的、系统的、科学的、创新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在高考的各项工作中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取消考纲大纲,出台高考评价体系,发挥高考新的“指挥棒”作用,是2020年高考改革中最重要的政策方向。

其实这都不重要,最终落实的还是一张卷子,只是卷子的出题思路,考察范围,知识导向发生了变化。

因为,最终新高
改的考试方式变化是为了配套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考试变化,只是新高改其中的一个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