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中学案——历史15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型新授教学目标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两汉经营西域教学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汉朝和匈奴的关系的重要史实是哪些?2、导入新课:那汉朝和西北的少数民族的关系又怎么样?通过和他们交往又带来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3、讲授新课:一、张骞出使西域:提问: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2) 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默写小组检查默写情况课件展示,学生了解西域的地理情况,和西汉的地域关系小组学习总结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4西域督护府的建立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

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第十五课血腥资本积累学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第十五课血腥资本积累学案

学习重点“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互动探究:(一)自主学习1、认真阅读教材概括罪恶的“三角贸易”的背景2、阅读课文第二段文字及《“三角贸易”示意图》,西欧的奴隶贩子们是如何进行‘三角贸易’的,请结合地图加以说明。

3、认真阅读教材概括罪恶的奴隶贸易给西方殖民者带来的影响4、概述“日不落帝国”的建立的简单过程5、阅读课文第五段文字,对照地图《英国对印度等地的侵略》及相关小字部分内容,回答:①英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印度进行殖民活动②负责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机构叫什么?③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有什么特点?6、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文字思考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的影响,(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①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有什么特点?②动脑筋想一想,“三角贸易”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作用?检测练习,拓展延伸: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B、西班牙和荷兰C、英国和法国D、英国和荷兰2、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种植园强占的是谁的土地A、土生百人B、黑人C、印第安人D、欧洲移民3、美洲种植园里主要种植的作物有①水稻②大豆③甘蔗④棉花⑤烟草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4、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A、西班牙 B、葡萄牙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5、“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是A、葡萄牙人B、西班牙人C、英国人D、法国人6、“三角贸易”长达A、500多年B、400多年C、300多年D、200多年7、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是A、英国B、法国C、荷兰D、西班牙8、“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指A.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市场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D.为资本主义发展掠夺了原料9、“三角贸易”能够盛行的客观便利条件是A、买卖奴隶利润很大B、美洲种植园急需奴隶C、欧洲殖民国家造船业发达D、新航路的开辟10、英国在殖民争夺的道路上相继打败的竞争对手有①葡萄牙②西班牙③荷兰④法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殖民侵略的机构是A、东印度公司B、西印度公司C、商务局D、跨国公司12、下列说明不正确的是A.18世纪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 B、英国通过侵略战争吞食印度土地C、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财物吃喝玩乐D、殖民地为欧洲提供了巨大市场二、材料解析题13、“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的曙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2课件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2课件 北师大版
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 7岁被册立为太子, 16岁登基,在位 54年。以其雄才 大略、文治武功使 汉朝成为当时世界 最强大的国家。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 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 能具醇驷(四匹相同的马),而将相 或乘牛羊。”
什么是“推恩令”?
推恩令之“妙” (作用)
(1)汉武帝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 决了王国问题,维护了国家的 统一,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
(2)得到封地的子弟不仅没有反 抗,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读一读,想一想
• 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 • 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 秦朝有哪个官职和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
爱民之心。用儒家思
想治国,既体现皇上
的仁慈,又教化了百
姓。
董仲舒
“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
主要内容: 排斥和抑 制其它学说,把儒家学 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作用:从此,儒家学 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 正统思想,这种情况一 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 立之败。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汉景帝 晁 错
削藩令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 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了弓 箭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 师。
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 代面军对队这的一基情层况单,位汉。武每帝乘该拥怎有么四办匹?马拉 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 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古 采纳代主国父家偃的建强议弱,都颁用布“车推辆恩的令数”目削来弱计封算国势。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

匈 奴
西春战商周秋夏国
秦西朝汉
总结: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上:
1、削弱封国势力 2、加强监察制度
军事上:北攻匈奴 民族关系上:张骞出使西域 经济上:重农轻商 ,统一铸造五铢钱
自我测评
1、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开始于( D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烦恼三:怎样才能了解官员和王族的动向,使
他们忠诚自己和不敢贪赃枉法、欺下 瞒上呢?
加强监察制度
1、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置什么官职,监察对象 是谁?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京师 百官皇族
地方
刺史(十三州部)
监督地方官员 抑制地方豪富
2、此外,汉武帝还对谁不放心?
此外:任用侍从,宦官,制约丞相权力。 秦: 御史大夫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作业布置
议一议: •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
“汉武”最主要的功C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文景之治
7、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
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D )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汉武帝刘彻 (前156-前87年), 七岁被立为太子, 十六岁登基为帝, 七十岁驾崩。他在 位的五十四年里, 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形成 了大一统局面。他 的一生见证了西汉 王朝的强盛。
汉武帝的烦恼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北师大版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北师大版x

3、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开始于(D )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汉朝
4.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D
① 维护皇帝的权威 ③ 巩固统一 A .①③ C.①②③ ②恩赐亲戚 ④ 加强中央集权 B.①② D.①③④
过:但是晚年他也犯了一系列的过错,连年穷兵黩 武,加重赋税,给人民带来灾难,但他仍是一位 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特别是他承认过失,知错 即改的精神可贵。
练习:
B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 诸子百家 C 法家和墨家 ) B 除儒有以外的诸子百家 D 道家和兵家
司隶校尉 2、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____, 监督百官;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每区派一名 刺史 ____,监督地方官员。
课前小测
请写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和经济文化方面的内 容
政治上: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 2、中央机构的三公制:三公指丞相、协 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掌 管军事。 3、地方机构实行郡县制 经济文化上:1、统一车辆形制 ;2、统一文字: 小篆,后推行隶书; 3、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4、统一度量衡
二 政治上:
削弱封国势力
西周 秦朝 西汉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制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 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 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 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 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 自集军队。
现在我大汉王朝是 很富有了……但是, 有三样东西还是触 动着我朝的统一根 基……
谁能帮朕解决问题, 重重有赏!
烦恼1
一 思想上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设计
小关中学:余江海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语:(书面略)
二、课文朗读:
1、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朗读各自由教师划分的板块。

2、朗读:
3、教师针对各组朗读情况作点评。

三、课文知识:
由教师归纳,学生用笔在书上勾画,书上没有或不全面的,学生在书上作好笔记,以便于复习。

四、课文串讲:
由教师对该课文内容作串讲,学生作好相关笔记。

第二课时
五,理解分析:
1、由学生对教师所设置问题作举手抢答。

2、教师设置问题:
六、作业关:
完成教师设置问题。

(注:完成理解关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其目的是对知识让学生增加印象,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复习和巩固。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北师大版
1、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 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和 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练习一:选择填空题
1. 西汉的开国皇帝是 ( )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高祖
2.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 ③汉景帝 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B )
A诸子百家 C 法家和墨家
共同目的是(C )
A 加强思想控制
B 维护皇室子弟的利益
C 维护汉朝统治
D 加强中央集权
7、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 C ) A 丞相 B 刺史 C 司隶校尉 D 御史大夫
8、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在汉_武_帝_统治时期,国 势 最为昌盛
9、汉武帝接受董_仲_舒_的意见,推行“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的政策,又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_令_ _”,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力量。
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汉武帝?
功劳: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 治时期,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 系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封建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与加强,汉朝实现了大一统。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 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
过失: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 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 他还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在他晚年,西汉社会 出现动荡,农民不断暴动。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 为的封建皇帝,特别是他承认过失,知错就改的 精神更为可贵。
B 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D 道家和兵家
4、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_隶_校_尉_, 监督百官;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每区派一名 名_刺_史,监督地方官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是关于三国时期的介绍。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三国时
期的形成、发展和结束,以及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具体来说,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三国时期的形成:介绍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以及曹操、刘备和孙权等人的崛起和势力范围的划分。

2. 三国时期的发展:详细讲述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包括各自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成果。

3. 三国时期的结束:介绍了三国时期的结束和西晋的建立,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以及三国时期的战争和文化成果。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历史: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导学案(太平中学集体备课,北师大七上)

历史: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导学案(太平中学集体备课,北师大七上)

七年级历史上册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导学流程:预习导学→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当堂小结→课后学习指导一、预习导学:1.西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2.(阅读中间小字)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什么经济政策?为什么实行这种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是谁向汉武帝提出来的建议?有什么影响?4.同样是削弱封国势力,汉景帝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引发了怎样不同的后果?汉武帝的措施巧妙在何处?5.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科目 北师大版历史 授课 时间课题 授课教师 王旭东 学习 目标 过程与方法:列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

知识与技能:评价汉武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认识统一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重点: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应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因此,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学习。

难点:如何评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学习。

二、合作探究:读毛主席诗词,回答问题:(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为加强监察制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5)两位帝王在军事上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三、历年中考考点(当堂检测):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3.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汉武帝是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A.董仲舒B.主父偃C.卫青D.司马相如4. “推恩令”巧妙在( )A.维护了皇帝的权威B.恩赐了诸侯子弟C.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弱了封国势力D.巩固了大一统5.汉武帝时,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的官员是( )A.司隶校尉B.刺史C.御史大夫D.丞相6.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萃萃学子进人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

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精品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

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精品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

唐太宗、武则天、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明朝这一制度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看法。 明朝这一制度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看法。 1. 命题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命题范围: 2. 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答题观点: 3. 文体要求: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文体要求: 4、请你写出一些与这一制度有关的成语、诗词名句等。 请你写出一些与这一制度有关的成语、诗词名句等。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片段2.“宋濂请客” 片段 宋濂请客”——恐怖的特务机构之锦衣卫 宋濂请客 恐怖的特务机构之锦衣卫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 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 你没有骗我! 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 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 迁都北京 ②. 削藩 ③. 设立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 表现。 表现。
交流收获积淀历史 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 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你 能说出明朝不同于前朝的措施吗? 能说出明朝不同于前朝的措施吗?
感悟反思走出历史
明朝君权 君权的加强 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片段1.“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片段1.“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1.“胡惟庸案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 与朱元璋发生“口角” 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 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 改革行政机构。 改革行政机构。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历史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历史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下一页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

董 仲


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什么影响?
2、公布推恩令
1、晁错“削藩〞与“七国之乱〞
2、主父偃“推恩〞,削弱封国势力
〔前127年〕正月,纳中大夫 主父偃议,公布“推恩令〞 。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 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 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 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返回
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1、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加强

〔2〕提出者: ;
〔3〕影响:儒家思想被确立为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2、政治方面: 〔1〕公布推恩令 ①原因: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

②措施:接纳 ③作用:
的建议,公布“推恩令〞。 。
〔2〕强化监察制度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学习目标: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评价汉武帝。
一、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 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 “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下一页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 2、公布推恩令 〔政治〕 3、强化监察制度〔吏治〕
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思想家是 A萧何 B朱灵臣 C董仲舒 D张良
2、把西汉的统治推向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3、西汉刺史监督的对象是 A京师百官 B皇帝 C皇族 D地方官吏
〔C 〕 〔 C〕 〔 D〕
4、儒家学说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B 〕

2024年秋统编版历史七年级课上册教学课件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2024年秋统编版历史七年级课上册教学课件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韧不拔 地写出历史巨著。 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司马迁拥有严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身处逆境而坚韧不拔的毅力,敢说真话, 追求公正、真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史记》撰写了哪些内容? 有何地位?
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书中记录了帝 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同时,司 马迁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
佛教
起源:产生于古代印度。 时间: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 望。 佛教的传播带来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 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具有聪明才智的民族。 古代科学家那种锲而 不舍地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我们最根本要坚持的就是文化自信! 希望我们当代中学生能认真学 习中国知识,把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国家的富强、民 族的复兴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三、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概况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的父亲在汉武帝时任 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国家典籍。在家庭的熏陶下,司马迁从小勤奋好 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 他继任太史令后,秉承父亲的遗志,用10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 巨著《史记》。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历史人物:蔡伦 使用的原料: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造纸术的发明有何意义? 蔡伦造出的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 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中国的 造纸术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之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北师大版
5.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教学后记
1.西汉的建立(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
请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然后归纳休养生息政策的概念、原因、措施和作用。
3.文景之治
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竹简图片和资料。或者请学生讲述“缇萦救父”的故事。
பைடு நூலகம்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师首先解释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到“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
板书设计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西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前_______年;
建立者: ____;
定都______。
2、.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作用?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谁向汉武帝提出来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汉武帝为什么要削弱封国势力?为了削弱封国势力,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巧妙在何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汉武帝时期西汉走向鼎盛的原因。可以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汉武帝本人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请学生简要描述西汉极盛时期的疆域。
课堂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一定要特别点明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学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学案

<教材信息 > 科目:历史章节:第十五课课题:中外经济文化沟通<教师信息 > 主备人:段延胜存案时间:实行人:实行时间:<学生信息 > 班级:姓名:所属小组:<学习目标 >1、知道明朝期间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概略2、认识外国贡使制度及贡使制度的衰败3、知道传教士利玛窦及《大清时宪历》4、认识明清期间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沟通的来往路线的大概状况<学习要点 >郑和下西洋。

<教课难点 >外国贡使制度、传教士、《大清时宪历》【知识链接】1、明清期间,将今南海以西的大海及沿海各地称为西洋,南海东部及其邻近诸岛统称为东洋。

2、贡,献东西给上司,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件进献给帝王;贡使,纳贡的使者。

3、传教士基本指的是是坚定地崇奉宗教,而且远行向不崇奉宗教的人们流传宗教的修道者。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教师一、郑和下西洋“ 复1、时间:年到年,明朝太监郑和奉朝廷之命,先后7 次率备”领浩大船队出海远航。

栏或2、航线:从东南沿海的出发,穿越,横渡,学生最远到达和。

笔记3、意义:促使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沟通。

栏二、外国贡使制度1、明朝与外国的贸易主要来自,制度是[ 来源 1 ]明朝与外国贸易的主要形式[根源 :Z ,xx, ][ 来源 1 ]2、开始:初,贡使入贡,同意附载商货贸易,但有相当严格的限制。

3、发展:明朝的年间,为防备商人假冒贡使,向等59国发放贡舶“勘合”凭据。

4、结果:明朝中叶此后,这项制度渐渐衰败。

三、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1、明朝年间,始有耶稣会传教士到达中国。

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纷繁来华。

代表人物。

2、清代初年,西方传教士出掌钦天监,拟订《》。

这部历法以明末科学家主持订正的新历法为基础,至时才从头公布。

【合作研究】1、( 1)列表剖析郑和下西洋的基本状况项目时间人数次数[来到达国家人物航线源学* 科*网]刘家港—非洲东年郑和—人次多个海岸、红海沿岸年(2)、“西洋”指哪里?(3)、郑和下西洋的条件:(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根源:](5)、郑和下西洋的意义:2、外国贡使制度有什么特色?①之外国朝贡,中国回赐的方式进行;②对外国朝贡严格限制,如发放贡舶“勘合” 凭据,规定朝贡限期、人等、线路等;③明朝回赐远远高出所接受的贡物,并对贡使附载商货实行超值收买 .【整理教案】试一试,你能概括出本课所学到的要点知识吗?【达标测评】1.命郑和带领船队出使西洋的是( )A .明太祖B.明成祖C.顺治帝D.康熙帝2.不属于郑和七下西洋的基本的条件的是﹙﹚A 、社会经济繁华,国力富强B、航海图和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应用C 、中国的造船技术特别先进D 、明政府愿意扩大对外贸易3.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 )A .亚洲B.非洲C.美洲 D .欧洲4.明朝中叶后,外国贡使制度渐渐衰败下去的原由有( )①国势衰败②传教士来华的影响③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④清军入关A 、①②B 、②③C、③④D、①③5.5. 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到中国传教是在( )【 A 、明朝洪武年间B 、明朝永乐年间 C.明朝嘉靖年间D、明朝万历年间6.6. 以下对于明朝贡使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 、 A .同意附载商货贸易B、对贡使附载商货廉价收买C、C.有相当严格的限制D、曾发放贡舶“勘合”凭据11. 7、若是你是跟从郑和下西洋的商人,你会携带哪些商品去销售( )①瓷器②丝绸③香料④珠宝⑤麝香⑥宝石A 、 A 、①②⑤B 、③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④⑥12. 8、六百多年前,郑和带领宏大的船队出航,不论白日、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的一些地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15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15课

淮阳县第一中学学习的艺术之历史学案组名:高一历史姓名:日期:2014.03 编制:靳小菊独立、自主、自学促能力形成;团结、协作、展示让魅力飞扬第十五课殖民扩张与掠夺[课标解读]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2、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学习目标]本节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本节难点:殖民扩张的影响定向导学·互动展示[训练课导学]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书写等级:分数:批阅日期:[课后习题]1、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2、(2009·山东学业水平检测)英国下列殖民活动的先后顺序是()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简历殖民据点②颁布《航海条例》③夺取新阿姆斯特丹④夺取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地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3、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B.荷兰、法国、葡萄牙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D.西班牙、荷兰、法国4、16至18世纪世界海上霸权的几次转移,正确顺序是()A.西班牙—法国—英国B.西班牙—荷兰—英国C.葡萄牙—西班牙—英国D.荷兰—法国—英国5、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6、“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虏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英国议会曾宣布:杀戮和拨头盖皮是上帝自然赋予它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岛市建昌县汤神庙镇寄宿制初级中学·初一历史导学案
主备:王一竹审核:历史组组长时间:2012.8.25
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
一、我来看看学什么!
1.王国问题的解决。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汉朝与匈奴的战争。

二、小小知识点我归纳!
自主探究1.王国问题出现的原因。

汉初,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以巩固统治。

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制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王国势力的发
展,严重威胁中央职权的统治。

自主探究2.汉武帝“大一统”的条件。

第一,秦朝灭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
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在军事上重新统一,这些都为汉武帝“大一统”提供了政治
基础。

第二,西汉初年的几代皇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几十年,到汉武帝时,经济发展,
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国力强盛,为“大一统”政策的实现,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
证。

自主探究3.汉武帝推行“大一统”的措施。

第一,政治上:通过颁布“推恩令”和削夺列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

汉武帝继位后,听取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将王位传给嫡长子外,还可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建立许多侯
国。

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封号由皇帝制定。

这样,诸侯王势力大为减
弱,侯国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

后来,又陆续削弱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第二,思想上: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统一。

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思想。

他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排斥其他学说,大
兴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

为了推崇儒家学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学校。

太学讲习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

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选
任为官吏。

各级官吏学习儒家经书的也越来越多,并以此教化百姓。

第三、军事上:开展对匈奴战争,巩固和开拓边疆。

秦末,中原大乱,匈奴乘机在北方崛起。

冒顿单于征服大漠南北,统一蒙古草原,还南下重新占领河套地区。

汉朝采取“和亲”政策,将皇室子女嫁给单于,
每年送去大量丝绸、粮食等,但仍不能阻止匈奴对北部边郡的掠夺。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决战,大败匈奴,基本解决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
威胁。

自主探究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学派的影响。

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儒家学说风行天下。

三、课后小练兵……
1.汉初统治者实行分封制,下列各项不属于所封诸侯王应享有的权利的是()。

A.皇位继承权
B.官吏任免权
C.钱币铸造权
D.收取租税权
2.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电视剧《汉武大帝》中主父偃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的建议是()。

A.推恩令
B.加强监察制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分封制
4.“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
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5.“推恩令”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最主要的是()。

A.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
B.分割后的小王国无力与中央抗衡
C.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感激皇帝
D.节省了政府的开支
6.秦王朝没能像秦始皇期望的那样“传之万世”,仅仅十余年就被一个新王朝汉朝取代,下列不是汉朝应该吸取秦忘的教训的是()。

A.严刑酷法
B.沉重赋税
C.繁重的徭役兵役
D.统一思想
7.电视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应包含()。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削弱封国势力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焚书坑儒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8.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能看到这样的镜头:汉武帝有一次经过董仲舒的墓地,特意下马凭吊,后来,董仲舒的墓被称为“下陵”。

董仲舒能够得到汉武帝这么高的礼遇,你认为理由是()。

A.董仲舒是汉武帝的得力大臣,有思想、有能力
B.董仲舒和汉武帝交情好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
D.董仲舒宣扬仁政思想,为汉武帝在思想上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9.西汉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的核心是()。

A.“大一统”即管辖疆域的大统一
B.由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二提出
C.皇帝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天下臣民皆听命于皇帝
D.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10.汉初采取和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密切与匈奴的友好关系
B.匈奴单于主动请求
C.汉高祖对匈奴施恩
D.汉初国力不足
11.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蒙恬出击匈奴
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匈奴
12.阅读材料,回答小问题。

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⑴昭君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塞和亲的?
⑵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
⑶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
⑷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
13.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⑴这是谁提出的建议?他生活在哪个朝代?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⑵他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⑶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我也练练中考题。

⒈(黄石)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
立较小的侯国。

汉武帝是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卫青
D.司马相如
⒉(泰安)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

汉武帝时,学生要进
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⒊(成都)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主
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

A.王国问题
B.货币不统一问题
C.社会贫困问题
D.思想混乱的问题
⒋(威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秦汉帝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建立起一套官僚机构,负责管理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监察各方面的工作。

地方上也设立各级行政机构,由中央委派有俸禄的官员主持。

这一套官僚系统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最有效的系统。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哪些官职。

⑵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了怎样的措
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