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成矿预测6陆陆碰撞与陆内隆起成矿区域

合集下载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4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4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1. 不同矿床的形成对不同成矿作用的元素浓集效率的要求不同。(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2. 洋中脊中发育强烈的热液活动直到 1979 年才发现和确定。(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3. 同一构造环境的不同部位或不同演化阶段,可能发生的地质——地球化学过 程的类型和性质大致相似,影响成矿带的发育特征。(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4. 世界上所有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在板块构造边界带附近。(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5. 不同的构造环境和同一构造环境的不同部位,地质-地球化学过程都有着不 同的物质来源和物理化学条件,形成不同的岩石组合和矿床系列。(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6. 板块之间的碰撞带包括陆-陆碰撞和海-陆碰撞。(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三、填空题 1. 从裂谷发展到洋中脊环境,一般经历了穹状隆起,___(1)___ ,___(2)___ 和 洋脊形成四个阶段。(4 分) (1). 参考答案: 断裂下陷 (2). 参考答案: 陆间裂谷形成 2. ___(3)___ 岩石性质对中低温热液矿床矿种影响显著。(4 分) (1). 参考答案: 基底 3. 金刚石矿床都出现在不同时代的___(4)___ 之中。(4 分) (1). 参考答案: 稳定地块
10. 花岗—绿岩带在美洲、印度、澳洲和非洲克拉通分布广泛,我国主要分布在 华南陆块和扬子陆块。(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1. 不成熟岛弧中的岩浆活动更多地受到上覆板块岩石圈成分的影响,成熟岛弧 中的岩浆活动更多地受到俯冲洋壳成分的影响。(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2. 俯冲带发生岩浆活动的部位是在其下部岩石圈厚度<40km 的位置,在前弧区 所对应的深度区域通常没有岩浆活动发生。(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3. 中国的两大黄金产地(胶东和小秦岭)也是产于花岗-绿岩带这套古老岩系 之中,主要为矽卡岩型金银矿床。(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4. 与科马提岩有关的硫化镍矿床是发育于花岗-绿岩带中。(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5. 在加拿大的 Abitibi 绿岩带,75%以上的矿床与长英质火山岩伴生产出。(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6. 全世界 60%左右的黄金产量来自花岗-绿岩带中的脉状金银矿床及与含铁建 造有关的层状金矿床。(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7. 阿尔戈马型矿床是与绿岩带中的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相伴产出。(4 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三、填空题 1. 区域岩石圈物质组分的___(1)___ 控制了一定区域可能出现的优势矿种。(4 分) (1). 参考答案: 不均一性 2. 进入显生宙,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中___(2)___ 的性质更为突出。(4 分) (1). 参考答案: 多种元素复合成矿

成矿区带划分

成矿区带划分

Himalayan Polycycle
7.板块构造
现代成矿区带研究都是以板块构造为基础,可以划分为: ⑴、大陆裂谷成矿区域 ⑵、被动大陆边缘成矿区域 ⑶、活动大陆边缘成矿区域 ⑷、大洋裂谷成矿区域 ⑸、大陆热隆成矿区域
1912年,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大陆与海洋的起源” 的讲演, 提出了大陆漂 移的假说。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阐述了大陆漂移说。
4、大洋裂谷
Central Rift Valley of the Mid-Atlantic Ridge
Fig. 17.27
Detail from H.C. Berannrket, based on Heezen & Tharp
5、中国中生代成矿作用
大陆边缘成矿区域
1、环太平洋成矿域
东南亚成矿带 ( W-Pb-Zn-AuMo-Cu)
2、特提斯成矿域
喜马拉雅-三江成矿带(CuPb-Zn-Sn)
一、大陆裂谷成矿区域
– 1.裂谷成因 – 2.裂谷形态 – 3.裂谷建造与发展阶段 – 4.裂谷盆地中的主要矿床类型
四、大洋裂谷成矿区域
1.构造位置 2.成矿作用 3.地球化学特征 4.典型矿床分析
二、被动大陆边缘成矿区域
– 1.陆缘构造与沉积作用 – 2.陆缘沉积矿床 – 3.陆缘裂谷环境及矿床
二、主要成矿区带
1、大陆裂谷
2、 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 在现代大陆边缘也分为两种类型,与海洋地壳呈 现渐变过渡构造的大陆边缘称为被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 缘有特殊的 构造形式, 一般发育有 陆缘隆起、 裂谷、海湾 泻湖盆地。
3、活动大陆边缘
Benioff zone Andesitic Volcanism and Earthquake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1.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2.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1.成矿期\成矿域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2.研究意义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摘要】我国有些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实现矿区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区域的地质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对具体矿区的实际情况调查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找矿方法。

【关键词】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方法我国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所在矿区的找矿前景也十分良好。

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直接就决定了该矿区能否实现预期的找矿效果。

在找矿时总结经验得出一般矿区的成矿规律,例如,在一些有色金属矿区长期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相关的矽卡岩型或者是把斑岩型矿床作为区域成矿研究的主攻方向并作为在特定领域的找矿主力点。

同时,有些矿区把古生代斑岩型有色金属金属矿矿床作为新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有色金属成矿地质规律及其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一些具有找矿远景的矿区迅速发展形成具有真正实力的矿区。

目的是为了缓解目前全社会普遍存在的有色金属资源短缺危机。

1 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有色金属成矿与其地质特征密切相关,就拿我国主要的地质特征来分析我国有色金属矿区成矿规律。

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质作用活跃。

在这里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构造镶嵌体。

在对有色金属矿床研究得出,有色金属矿床主要是由于在历史作用中,地质层主要集中在地壳壳幔物质的演化以及壳幔流体的最终产物,在这种特殊的地质作用和地质历史时期的积累中,就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矿床。

同时,由于地形作用不是小范围的作用,那么其范围内的形成的矿床也就会复杂多样,一般都会伴随者相对较大的地质作用或者是构造事件的发生,最终能够形成大范围的矿床组合。

例如在裂谷或是裂陷槽地区,就容易为有色金属如铜镍等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地质条件。

在对我国的铜镍矿床进行分析得出,主要都是由于此处分布着大陆裂谷或者是不同地形撞击形成造山的局部裂陷槽相关。

因为,只有大范围的地壳裂解情况的出现,才有可能为矿床的着陆提供前提和动力。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一、本文概述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地区。

本文聚焦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旨在深入解析这一地区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

通过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的系统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理解板块碰撞、成矿作用以及资源分布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涉及到大陆碰撞、板块俯冲、地壳增厚等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成矿作用作为地质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揭示青藏高原的演化历史和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机制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青藏高原及类似地区的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推动地质学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概述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地球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地球科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地区。

它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交汇带,这里发生了复杂的板块碰撞和陆陆碰撞过程,形成了独特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

这一区域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相关的成矿作用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包括早期的洋盆关闭、陆陆碰撞、陆内变形以及后期的隆升和剥蚀等过程。

这些过程不仅塑造了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格局,也控制了其内部矿产资源的分布和成矿作用的特点。

特别是主碰撞造山期,是青藏高原成矿作用的关键时期,其内在的地质条件和动力学背景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控制因素。

主碰撞造山期,随着印度板块向北俯冲,青藏高原地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

这些岩浆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而且为成矿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热源和动力。

同时,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断裂和褶皱也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

区域成矿预测4活动陆缘成矿区域

区域成矿预测4活动陆缘成矿区域

• 3、陆陆碰撞型岩浆活动
• 陆—陆碰撞型构造—成矿系统是在挤压收缩动力条件下, 两个分开的陆块相向运动,直到碰撞对接,产出构造混 杂岩、大型推覆构造、大型逆冲断层、以至隆升造山、 岩层变质、局部地壳重熔及同构造期火成岩类侵位等。
这些作用加剧了对原有地壳的活化和改造,大陆物质经 过重组,提供了有用物质重新运动和富集的机会,以华 北陆块北缘中、新元古代的碰撞造山为例。
Stokkur geyser in Iceland
Pacific Gas and Electric
Fig. 22.12
Continental subduction
W(Cu,Mo) Zn-Pb(Cu,Ag) Cu(Fe,Mo)
Moderate
Dip
400
GranodioriteGranite
.Granodiorite-type porphyry deposits
在斑岩铜矿5---10公里范围内按空间类 型划分各种矿床出现的频率
斑岩Cu-Au 斑岩Cu 斑岩Cu-Mo
在斑岩铜矿5---10公里范围内按空间 类型划分,各种矽卡岩型、交代型 及一些脉型矿床出现的频率
矿 床 百 分 比
斑岩Cu-Au
斑岩Cu
斑岩Cu-Mo
在斑岩铜矿5---10公里范围内一些低温热液矿床及其它矿床出现的频率
⑷ 、 围 岩 蚀 变 特 征
Open-pit Copper Mine, Arizona
⑹、斑岩矿床类型、规模及品位:
铜矿—铜金矿—铜钼矿
Cu%
Log Cu%
Cu%
带有凹槽的箱状图:按类型分组的斑岩 铜矿Au的平均品位,中间是箱体的中心线, 第25和第75个四分位是箱体的顶和底,凹槽代 表中间间隔95%的置信度

构造与成矿

构造与成矿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摘要: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而建立的成矿理论已日臻完善, 完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 但却无法解释碰撞造山成矿作用及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

本文在阅读大量前人有关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阅读有关侯增谦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以及陈衍景的“大陆碰撞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的前提下,简要介绍板块构造理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要点、与区域成矿理论的区别、大陆碰撞流体作用模式、最后作简要总结。

关键字: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流体作用模式研究进展经典区域成矿理论,是指建立于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基础上的区域成矿理论。

虽然不少矿床学家曾尝试借用基于大洋俯冲环境的斑岩铜矿模式,解释大陆内部古老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和矿床分布,特别是很多矿床学家依此解释华南造山带、秦岭-祁连-阿尔金-昆仑造山带以及天山-蒙古-兴安岭造山带的成矿作用和有关花岗岩类的形成,这些尝试都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由于经典的板块构造成矿理论难以很好地解释大陆碰撞带及其大陆内部的成矿作用,地质学家普遍认识到,适合于大洋和大陆边缘环境的理论或模式不可照搬到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也成为热点,通过一系列的地质工作,地质学家们对碰撞造山带的几何结构、造山机制和造山动力学过程等有了深入认识,最后导致了一系列找矿的突破和理论的提出。

一、板块构造成矿理论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归根结底是与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从太古宙地幔柱构造到显生宙板块构造)有关,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必然造就不同的成矿系统和矿床类型。

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已建立了三大成矿系统,包括离散边缘成矿系统、汇聚边缘成矿系统以及克拉通成矿系统[1],并且日臻完善,很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

离散边缘成矿系统:通常发育于超大陆裂解时期,产于被动大陆边缘乃至大洋扩张环境,分别形成沉积岩容矿的同生-后生矿床和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 矿床(图1.1)。

中国铅锌矿: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预测区分布

中国铅锌矿: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预测区分布

中国铅锌矿: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预测区分布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评价唐攀科1,王春艳1,梅友松2,郝玉军1,吴碧娟1,管友飞1,段建良11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作者简介:唐攀科,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床地质、矿产预测研究。

导读: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墨西哥、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

我国铅锌矿的开采和冶炼能力均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铅锌生产大国。

唐攀科等系统总结了中国铅锌矿时空分布规律,结合传统的矿床模型以及全国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将全国铅锌矿划分为9种预测类型(即层控碳酸盐岩型(MVT)、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型(SEDEX)、砂砾岩型、沉积改造型、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夕卡岩型和风化壳型)。

文中介绍了多种预测类型中典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我国主要类型铅锌矿区域预测模型,圈定了47个Ⅲ级成矿区带,并对其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和预测,为相关地区矿产勘查申请立项和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内容提纲1 中国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2 中国铅锌矿预测评价模型3 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4 结论1 中国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1.1 中国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我国铅锌矿床的形成和演化受构造环境制约明显。

中国大陆地质历史上频繁的构造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决定和影响了大多数铅锌矿床的时空分布。

滨太平洋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等三大成矿域在不同的地质背景形成不同的成矿环境,产出了类型多样的铅锌矿床,如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有喷流沉积型(SEDEX)、层控碳酸岩型(MVT)及砂(砾)岩型等矿床,与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斑岩型、夕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及热液型等矿床。

滨太平洋成矿域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了我国东部地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在辽东、长江中下游、浙东、闽中、赣南、粤北等地区形成一系列夕卡岩型、热液型和火山岩型等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以及主要类型。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复杂且独特,尤其在碰撞造山带这一关键区域,地质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

本文将从地质构造背景出发,深入分析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揭示其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主要的成矿类型。

我们将概述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基本地质构造背景,包括板块构造、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方面,为后续的成矿作用分析提供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碰撞造山带内的成矿作用,包括成矿物质的来源、运移、聚集以及成矿机制等,以期揭示其成矿规律。

本文将详细分析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特征。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数据,我们将揭示成矿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成矿预测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将总结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主要成矿类型,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能源矿产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我们将为区域矿产勘查和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三个方面全面探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以期为该区域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地质背景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巨大碰撞造山带。

这一区域的地质背景极为复杂,涉及多个构造单元、地层序列和岩浆活动。

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过程始于约50 Ma 前,印度板块以低角度俯冲的方式向北推进,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

随着碰撞的持续进行,印度板块逐渐转为高角度俯冲,形成了现今所见的青藏高原的基本地貌格局。

在碰撞造山过程中,青藏高原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

早期碰撞阶段,主要表现为地壳缩短、增厚和大规模的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

这些构造不仅改造了先前的地壳结构,也为后续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研究

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研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研究熊 伟摘要:本研究以云南勐腊地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基本地质表现及特征进行概述,并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地球物化特征结合遥感特征,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该地区的宏观地质特征。

研究以龙巴河铜矿为对象,探究该砂岩型铜矿的物质来源,建立了后期地质改造的富集机制,确定了该矿的成矿模式与机理,进一步阐明了开发该矿所需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砂岩型铜矿;地质特征;成矿机理;找矿标志我国是当前阶段铜矿资源储备丰富的国家之一,多数铜矿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地区。

铜矿床一般可分为夕卡岩型、海相火山岩黄铁矿型、砂岩型、超基性岩熔离型等类型,其中砂岩型铜矿床是一种重要类型。

该类型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的砂页岩和陆相砂岩中。

从整体上观察矿体外观,多呈层状或透镜状。

砂岩型铜矿床中产出的矿石矿物以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为主,品位通常高于1%。

目前我国的铜矿找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找矿研究也较为稳定。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铜矿找矿研究及铜矿床开发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积极开展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的研究分析是一项不可放松的任务。

1 探究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机理的意义1.1 有助于科学掌握特定区域矿藏地质结构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涉及矿藏的地质理论研究成果已形成一定的体系,为现代矿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持。

同时,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用于勘测勘探的装备工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这对于多样化区域地质结构的探索研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对于易产砂岩型铜矿的地区,积极研究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探究成矿特征及机理,能够更清晰地总结当地金属矿藏所依附的地质条件,形成对该地区整体地质构造的梳理,从而为合理研究不同岩石成分对铜矿矿藏规模的影响以及加强地区矿藏勘探工作等提供积极帮助。

1.2 有助于有效研析砂岩型铜矿成矿系统理论我国国土资源面积广袤,地理环境多样,受到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自然气候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在不同环境下形成了多种矿产类型。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 中国地质大学开卷参考资料题库及答案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 中国地质大学开卷参考资料题库及答案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100分得分:0分
一、单选题
1. 矿床学中讨论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指使有用元素达到工业要求的最后那一
次。

(4分)
(A) 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B) 地质过程
(C) 地球化学过程
(D) 地质-化学过程
参考答案:A
2.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于状
态。

(4分)
(A) 分散
(B) 富集
(C) 相对分散
(D) 分散和相对分散
参考答案:D
3. 世界上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在板块构造边界带附近。

(4分)
(A) 100%
(B) 50%
(C) 95%
(D) 75%
参考答案:C
4.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

(4分)
(A) 沟-弧-盆系和陆缘弧
(B) 陆缘弧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C)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D) 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参考答案:D
5. 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的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球科学的主导思想。

(4分)
(A) 地壳
(B) 岩石圈
(C) 地幔
(D) 软流层
参考答案:B
6. 矿床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与分布的不均匀性相关。

(4分)。

中国若干典型陆内造山带演化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初探

中国若干典型陆内造山带演化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初探

中国若干典型陆内造山带演化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初探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与成矿之间的关系是近二、三十年来地球科学界一直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

虽然通过以往的大量研究,人们对大陆裂开、洋盆扩张、大洋板块俯冲和“陆—陆”或“弧—陆”碰撞等主要板块演化过程中的成矿作用有了较系统地了解,但对于板块碰撞之后陆内过程中的成矿作用了解较少,尚还未建立起系统的模式。

我国从南往北发育的三江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和兴蒙造山带,记录了古板块演化旋回及其成矿作用的完整历史,也叠加了中新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板块碰撞导致的大陆边缘及陆内效应的信息。

特别是这三个造山带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都经历了从板块碰撞到碰撞后的主要演化过程,并发育了一系列特征性强的成矿作用。

这三大造山带良好的地质和成矿记录,为我们深入探讨造山带陆内演化主要过程中的大规模成矿作用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文在总结全球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资料基础上,通过深入解剖和系统对比我国三江造山带南段、东秦岭造山带和兴蒙造山带中南部等典型造山带关键地区以陆内演化过程为核心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历史及其成矿特征,重新认识了我国大陆印支—早燕山期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及其成矿效应,建立了关于造山带陆内演化阶段主要过程中的大规模成矿模式。

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1) 较系统全面地收集了全球主要金属矿种的大型、巨型矿床资料,首次从地球动力学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的思路编制了《全球构造与矿床分布图》,发现了环太平洋带成矿分段性及其与大洋转换断层延入大陆位置的吻合性等新现象,提出巨型矿集区是全球成矿最显著特征的新认识。

2) 较详细地提供了全球主要金属矿种大型、巨型矿床随时间演化的新资料,阐述了地球动力学演化历史中主要成矿阶段的特征成矿事件,首次总结了世界一些主要巨型矿集区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特征,并归纳了岩石圈构造演化旋回中的大规模成矿作用类型。

3) 系统总结了我国典型造山带(三江、秦岭和兴蒙等)陆内主要演化阶段的成矿特征,即在碰撞早期,强烈的挤压作用造成的剪切带型金矿和S型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里的热液型锡、钨矿;碰撞晚期由于岩石圈下部拆沉引起大量碱性岩浆和幔源流体活动,构成了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及矿源层和形成了大量石英—钾长石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和碰撞之后伸展体制下大规模的构造—岩浆事件形成了大量斑岩型钼、钨、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及沉积型铜矿和含煤岩系。

中国陆区区域成矿作用同向性在地质勘查找矿和预测中应用(琛圳报告版)-范启灏

中国陆区区域成矿作用同向性在地质勘查找矿和预测中应用(琛圳报告版)-范启灏

筆者认为:某一构造体系域的成矿作用与地貭 流体在不同時代,应有一个同向性的主动力作 用及流体的运移方向 。(摘自〝中國陆區區域成矿/成油作用同向性
宏觀動力學機制討論 〞李四光120年纪念文集 P.327)
鑑於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二个基本动力,並将其 同板块运动引发的板块间及板內地体陸 -陸碰撞 , 和拼合作用的主动力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中國 五大构造体系域:古亚洲(纬向)构造系其地 质流体運移方向应是由西向東、鄂尔多斯-四川 (经向)构造系应是由南向北、华夏构造系应 是由南西向北東、滨西太平洋(新华夏)构造 系应是由南南西向北北東、而青藏(特提斯) 构造系应是由南東向北西的。
一 个 建 議 和 呼 吁:
• 筆者建议要加強“各區域地体內成礦作用同 向性找礦與预测”的学术理念。 • 其意旨在学習上述现代成矿学理論和找矿 預测方法的基礎上,呼吁需有一个中國陆 區區域成矿作用同向性找矿的主軸 - 即“ 綱舉目張”方向性找矿的概念,而这个学 术理念尚是雏形,极需宏觀上理論深化、 找矿中勇於预测、具体矿床勘查實踐中细 心求証。
• 结合华南地区区域性构造格架、控岩控矿构造分 析,提出了在同一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动力源作用 下,区域性成矿作用不仅存在方向性,而成矿流 体可能存在着运移方向的同向性。撰稿“华南地 区热液矿床矿(热)液运移方向同向性初步探讨 ”一文。简言之:华南地区热液矿床矿带、矿田 、矿床、矿体的找矿方向和成矿流体运移方向, 若结合控岩控矿构造分析,应是由西向东、由南 向北、由南西向北东的,即是由第三象限的深部 向第一象限的浅部运移的。發表於1980年5月, 杭州全国第二届矿床会议资料及刊戴於1980.12. 湖南省地质学会论文集(第二集)第196—211页 。
这是一個30余年找礦實踐的啟示:

初论陆_陆碰撞与成矿作用_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

初论陆_陆碰撞与成矿作用_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

2003年 矿 床 地 质 MIN ERAL DEPOSITS第22卷 第4期文章编号:0258-7106(2003)04-0319-15初论陆-陆碰撞与成矿作用Ξ———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侯增谦1 吕庆田1 王安建2 李晓波3 王宗起4 王二七5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2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3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812;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摘 要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以其成矿规模大、形成时代新、矿床类型多、保存条件好诸特征而被誉为研究大陆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

文章基于青藏高原已有的矿产勘查与研究成果,概述了大陆碰撞过程中的主要成矿作用及其成矿带的时空分布,初步分析了陆-陆碰撞所造就的成矿背景和成矿环境以及控制成矿作用的关键地质过程,并草拟了可供今后研究的工作模型。

初步研究认为,始于60Ma的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至少形成了3个重要的控矿构造单元,即雅鲁藏布江以北的主碰撞变形带,雅鲁藏布江以南的藏南拆离-逆冲带和高原东缘的藏东构造转换带。

主碰撞变形带以巨大规模的地壳缩短、双倍地壳加厚、大规模逆冲系和SN向正断层系统发育为特征,控制了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含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安多锑矿化带和风火山铜矿化带及腾冲锡矿带的形成及分布;藏南拆离-逆冲带由藏南拆离系(STDS)和一系列北倾的叠瓦状逆冲断裂带构成,控制了藏南变质核杂岩型金矿化、热液脉型金锑矿化和蚀变破碎带型金锑矿化的形成;藏东构造转换带以发育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大型剪切带、富碱斑岩带和走滑拉分盆地为特征,控制了玉龙斑岩铜矿带、哀牢山和锦屏山金矿带及兰坪盆地银多金属矿带的分布。

按成矿系统的基本思想,初步将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划分为3个成矿巨系统:大陆俯冲碰撞成矿巨系统、陆内走滑-剪切成矿巨系统和碰撞后伸展成矿巨系统。

区域成矿学 模拟试题

区域成矿学 模拟试题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矿床学中讨论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指使有用元素达到工业要求的最后那一次。

(4分)(A) 地质-地球化学过程(B) 地质过程(C) 地球化学过程(D) 地质-化学过程参考答案:A2.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于状态。

(4分)(A) 分散(B) 富集(C) 相对分散(D) 分散和相对分散参考答案:D3. 世界上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在板块构造边界带附近。

(4分)(A) 100%(B) 50%(C) 95%(D) 75%参考答案:C4.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

(4分)(A) 沟-弧-盆系和陆缘弧(B) 陆缘弧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C)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D) 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参考答案:D5. 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的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球科学的主导思想。

(4分)(A) 地壳(B) 岩石圈(C) 地幔(D) 软流层参考答案:B6. 矿床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与分布的不均匀性相关。

(4分)(A) 矿物(B) 岩石(C) 元素(D) 成矿带参考答案:C判断题7. 成矿过程是成矿物质逐步浓集的过程。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8. 板块构造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显示了特定的构造环境,具有特征的岩浆、沉积和变质作用类型。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9. 俯冲带都具有沟-弧-盆这样的系统构成。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0.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于相对富集状态。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1.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12. 红海海渊中的喷流型矿床形成于洋中脊环境。

(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13. 地幔热柱晚期主要是地幔物质直接或间接成矿。

大陆碰撞成矿论--侯增谦

大陆碰撞成矿论--侯增谦

大陆碰撞成矿论的概念--侯增谦本文所述的“大陆碰撞成矿论”,是一套旨在阐明大陆碰撞过程中的成矿系统发育机制和金属物质巨量集聚过程的区域成矿作用理论认识。

“大陆碰撞成矿论”认为,大陆碰撞三阶段演化过程产生的主碰撞陆陆汇聚环境、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和后碰撞地壳伸展环境,是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主要成矿构造背景。

对应于三段式碰撞而在深部出现的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拆沉过程,是导致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异常热能驱动力。

伴随三段式碰撞而分别出现的压一张交替或压扭/张扭转换的应力场演变,是成矿系统形成发育的构造应力驱动机制。

伴随大陆碰撞过程而产生的不同尺度的高热流、不同起源的富金属流体流、不同级次的走滑一剪切一拆离一推覆构造系统和张性裂隙系统,是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

其理论要点概述于下:(1)大陆碰撞过程与成矿环境:陆一陆碰撞过程十分复杂和漫长,常常经历三阶段演化过程,即主碰撞、晚碰撞和后碰撞(Hou et a1.,2009c)。

主碰撞以陆一陆对接和大陆俯冲及其伴随的强烈逆冲推覆、地壳缩短加厚和高压变质为标志,晚碰撞以大陆聚合后的陆内地体沿巨型剪切带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为特征,而后碰撞以连续性或幕次式下地壳流动、上地壳伸展和钾质一超钾质岩浆活动为特征(侯增谦等,2006a,b,c)。

复杂的碰撞过程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矿环境,如赋存MVT型铅锌矿床的前陆盆地(和前陆冲断带)、发育造山型金矿的碰撞缝合带、产出斑岩型铜矿的碰撞构造一岩浆带以及导致金属巨量堆积的构造转换带(包括走滑断裂带、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型剪切构造带)等(图3;Hou et a1.,2009c)。

(2)深部过程与异常热能驱动:大陆碰撞过程受控于不同的深部过程,后者常常诱发了不同的异常热能,驱动了岩浆一热液或热液成矿系统的发育。

在主碰撞期,大陆碰撞俯冲和俯冲前缘断离,分别导致地壳加厚和深熔作用与软流圈上涌和壳/幔熔融,分别为壳源岩浆一成矿系统和壳/幔混源岩浆一热液成矿系统提供了异常热能驱动(图3a;侯增谦等,2006a);在晚碰撞期,壳幔物质的侧向流动(Mo eta1.,2007)和软流圈的大规模上涌(钟大赉等,2000),诱发深部幔源岩浆活动,控制浅部转换构造及其成矿系统(图3b;侯增谦等,2006b;Hou eta1.,2009c);在后碰撞期,俯冲大陆岩石圈拆沉和地幔减薄,引发下地壳流动和部分熔融,驱动斑岩岩浆一热液成矿系统,导致上部地壳伸展和部分熔融,驱动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图3c;侯增谦等006c;HOU et a1.,2009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安岭 地区中生 代火山岩 浆侵入活 跃,广泛 分布中生 代岩浆岩。
⑷、中国中东部地区广泛的燕山期岩浆 活动,主要在陆陆碰撞带图和3 陆北内山隆地起区带地 广质简图 泛分布的岩浆岩。
中国大陆是多地块复合体,块体之间构造活跃,陆壳活化是中国大地构造的 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大陆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在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普遍经历 了强烈的活化,表现为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地热活动、局部断陷等多种表 现形式。
中生代岩浆岩为特征。 ⑵、形成复杂褶皱变形和断裂构造。
⑶、有底劈构造 和变质核杂岩。 ⑷、成矿作用具 有多期性。 ⑸、以变质和岩 浆热液成矿为特 征。
3、主要陆陆碰撞带与陆内隆起带的成矿特征
⑴、西秦岭隆起带—金矿
Yangshan
⑵、东秦岭成矿带
小秦岭地区太华群金矿地质图
⑶、胶东隆起
这两个巨大走滑断层系自中生代以来有显著活动,水平位移量均 在400一500km,对区域的岩石圈结构和物质运动均有重大影响。
Fig. 1.17
/seismo/hayward/wus_fault.gif
San Andreas Fault
John Sheldon
中国地质剖面具有典型三元结构: 基底:太古界—早元古界深变质岩,主要分布在陆内隆
起带。 盖层:中元古界—晚古生界,主要分布造山带边缘。 活化层:中新生代,以陆内隆起带的火山岩浆岩广泛分
布及加型 点式分布型
2、陆陆碰撞带与陆内隆起带地质特征 ⑴、地质特征,以古变质岩出露和分布大量晚古生代与
类似的情况有中国川、藏交界带的玉龙斑岩铜矿 带及北北西—南南东向的走滑断层系统,以及西 北地区的阿尔金走滑断层系。

典型矿床分析
——铜镍及铂族元素矿产
国际上已经发现了150个规模较大(坑的直径在几km到 数百km)的陨击坑。
在已知大陆陨击坑中, 有20%是具有矿化作用,并具经 济价值(格里夫,Geieve,1997)。
4、东秦岭地区区域成矿预测 ⑴、构造位置,属于陆陆碰撞造山带,中生代岩浆活跃,
侵入岩发育。
钼矿:斑岩型、矽卡岩型、钾长石英脉型;
金矿:绿岩型、构造蚀变岩型。 崤山
金矿田
金堆城 钼矿田
小秦岭 金矿田
华 北
铁炉坪银
? 铅锌矿集 区


熊耳山 金矿田
? 卢氏钼铅锌
银矿集区
康山金
? 铅矿
? 栾川钼铅锌 银矿集区
–如Sudbury的镍、铜和铂族元素矿床, –Carswell 陨击坑的铀矿床和 –Boltysh 陨击坑内的45亿吨的油页岩等。
中国应找中生代以来的陨击坑
图1.7 加拿大新魁北克一 个约290m深的湖 是约1.4Ma前由一个直径 约3.4km的陨石坑形成
图1.6美国亚利桑那 Barringer(or Meteor)陨石坑, 直径约1.2km 由一个直径约40m的撞击物撞 击而成. 撞击物残余称为Canyon Diablo铁陨石(国际S同位素标 准).
化花岗岩, 3-燕山晚期
第二阶段第
一次侵入花 岗岩, 4-断 层,5-钻孔 及编号,6-
探槽及编号, 7-坑道及编 号,8-勘查 区
本区合峪—太山庙岩体内外接触带都有钼矿床发 现,其它岩体只在接触带发现矿床,因此仍具有 巨大找矿潜力。
①.燕山期岩体以提供钼矿物质来源为主,重点 寻找岩浆热液型钼矿床及铅锌矿床。
根据岩体内外矿化位置,划分为内接触带型、接 触带型和外接触带型三类成矿类型。
外接触带型钨钼-铅锌矿床
雷门沟钼矿地质简图 1-新太古界太华群片麻岩;2-燕山期斑状花岗岩;3-燕山期二长花岗岩; 4-燕山期隐爆角砾岩体;5-断层;6样品位置
1-第四系残 坡积物,2-
燕山晚期第
二阶段第三
次侵入钼矿
②.重点在复合岩体内寻找晚期偏碱性富钾岩体 及主岩体外围寻找隐伏偏碱性富钾斑岩体,其与 矿床矿化关系密切。
③.从西向东老牛山岩体、熊耳山地区花山岩体、 外方山南段的四棵树岩体内外接触带仍具有较大 的找矿潜力。
④.淆山地区一系列小岩体零散出露,表明具有 隐伏岩体分布,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5、赣州武夷山地区成矿背景
与圣安德列斯断裂系有关的有新 第三纪油田,和正在进行建造水 成矿的索尔顿海。 而沿着谭—庐断裂系,中新生代 火山活动频繁,发育与白垩纪富 钾火山岩系(安粗岩系)有关的 铜—金成矿系统。 晚白垩纪一老第三纪含油盆地与 胶东等的绿岩带金矿床均与谭— 庐断裂系的构造—岩浆—热动力
背景密切相关。
Oil Field at crest of Plunging Anticline
伴随着地壳活化,形成了特征的矿床组合,在不同地区矿床有所不同。
在 西 南 云 贵 高 原、青藏高原形 成了广泛的低温 地热场,形成了 低 温 组 合 Au、Sb、 Hg、As 成 矿 系 统 及Sr矿。
在湘粤地区形 成高温岩浆热液 交代矿床W、Sn、 Cu、Pb、Zn组合。
构造活化带的 岩浆热液型钼矿 等。
作业题: 1、如何选择矿产勘查区并进行区域成矿
预测!
2、围岩蚀变与成矿及找矿的意义!
N
0 5 10km
老王寨
平掌
库独木
浪泥塘
金厂
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墨江县
图3-5 哀牢山北段地质和矿床分布略图
( 据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年资料简化)
1-新生界;2-中生界;3-三叠系(?)砂板岩、灰岩夹流纹岩;4-古生代沉积岩和变质岩;5-7-上古生界; 5-含碳变凝灰岩、绢云板岩、变砂岩、结晶灰岩;6-绿片岩;7-二云片岩;8-元古界变质岩系;9-花岗岩类; 10-辉长岩类;11-辉绿岩类;12-超基性岩类;13-金矿体;14-金矿床(点);15-实测及推测断裂;16-正 断层;17-逆断层
大地构造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滨西太平洋板块消减带的 内侧华夏板块中,横跨武夷、赣州~郴州两块体的交接 带部位 。
自中生代以来,
因受板块与块体的 联合作用,深部构 造交织复合,挤压 隆起和拉张断陷时 断时续,造成本区 武夷、罗霄二条规 模巨大的北东~北 北东向隆起带及遂 川~石城,崇义~ 会昌,三南~寻乌 三条大的具拉张性 质的东西向构造岩 浆岩带。
沿着谭—庐断裂系,中新生 代火山活动频繁,发育与白 垩纪富钾火山岩系(安粗岩系) 有关的铜—金成矿系统。 晚白垩纪一老第三纪含油盆 地与胶东等的绿岩带金矿床 均与谭—庐断裂系的构造—
岩浆—热动力背景密切相关。 也是我国主要金刚石成矿
带.

类似的走滑断层系有发育在智利境内的近南北走 向的右行走滑断层带,它位于东太平洋板块与南 美板块的界限,是在白垩纪一第三纪发育的构 造—岩浆—成矿带,形成著名的斑岩成矿系统, 有多个世界级铜矿床,成矿时间在40一50Ma, 是环太平洋矿带中矿化最富集的地段之一。

这些规模巨大的走滑断层深切上地幔,有明显的热动力异常,伴 有普遍的流体运动,可诱发岩石圈不同壳层物质的熔融,造成花 岗岩类、煌斑岩类的上侵,并常伴有铜、金等成矿作用。
走滑断层的局部转折处可产生拉分盆地,它们常与油气田分布有 密切关系。
世界上著名的大型走滑断裂有圣安德列斯断裂系和郯—庐断裂系。 圣安德列斯断裂系邻近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的边界,属右行走 滑性质;郯—庐断裂系位于欧亚板块东缘与太平洋板块的毗邻地 域,是左行走滑性质。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 岩浆活动频繁,成 矿地质条件优越。
6、大兴安岭成矿带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哈什吐东梁矿区铜多金属矿
白音大坝铅锌银矿、拜仁诺尔铅锌矿、浩布高铅锌矿、罕乌拉铅锌矿、花敖包特 铅锌多金属矿等大-中型矿床及小型多金属矿床多处。 哈什吐矿区附近的小型矿点有多处,主要有前毡铺的铜矿和萤石矿、八一锡铁矿 及中东部的钼及水晶矿等。此外,在东南邻区—大乌兰新林镇一带,近年来发现 了多条钼和铅锌矿(化)体,其中钼品位较高,一般在0.12%-0.28%之间。
五、陆陆碰撞带与陆内隆起带成矿区域 1、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 ⑴、晚古生代完成多地块拼合成统一大陆,陆块之间没
有完全焊接。

碰⑵ 撞、 和陆 陆块 内之 隆间 起构 及造 陆活 间跃 洼, 陷形 。成
陆 陆
⑶、中生代之后中国大陆内基本为陆相沉积,只有在藏北—滇西兰坪思 茅盆地有局限海相沉积。


? 付店钼铅
锌矿集区
土地庙 沟
⑵、成矿系统
成矿地质作用主要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有关,岩浆 岩体分布广泛,大部分为壳源重熔岩浆,并且具 有偏碱性富钾的特点。
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一般围绕岩体周围接触带内 外,成矿岩体一般为多期复合岩体,晚期偏碱性 富钾岩体与矿床矿化关系密切,经常侵入于早期 岩体接触带内外,甚至于形成隐伏岩体。
哈什吐大型斑岩型钼矿床
四、走滑型陆缘构造—成矿系统
走滑大陆边缘或称转换边缘(transformmargin), 即大陆与大洋板块间或陆—陆间相对的水平运动, 以走滑构造带相接,常形成宽的复杂的构造变形 带。
据分析,在板块边界网络中,走滑边界在总的板 块边界长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相当长的板块边 界是由大型走滑断层系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