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共152页文档
成矿规律与预测1
![成矿规律与预测1](https://img.taocdn.com/s3/m/9e01708984868762caaed57f.png)
相似类比理论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产出一定类型 的矿床,通过已知矿床建立成矿模型;从定性 类比到定量类比,引人一些定量的类比指标, 如成矿有力度、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类比参 数的关联度等。应用类比方法进行预测时,往 往忽略了新矿类型的预测,因此,赵鹏大院士 提出了“求异”原则的重要性,同时创造性的 提出地质异常致矿理论。 地质条件组合控矿理论,矿床形成受多种因素 的控制;有些是主导因素,有些是有利因素, 有些是不利因素。多种因素的匹配和藕合决定 了矿床的形成和优劣。
矿产勘查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世界各国的找矿与矿产勘查,大致都经历了下述三 个阶段: (1)直接找矿阶段 找矿产勘查初始阶段,以直观勘查地表矿石为主,只 要对矿石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均可以找矿。 (2)综合找矿阶段 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探矿工程等方法彼此 配合,可以发现勘查近地表的矿床或部分隐伏矿床。 (3)理论找矿阶段 指利用地质规律和成矿理论作指导,发现并勘查地表 无露头的隐伏和半隐伏矿床或难于识别的矿床。
成矿规律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沿用了所有地质研 究方法。 成矿预测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相似、相关、 惯性原理基础上,而普遍采用相似类比法和内 插外推等方法。 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仍来源于成矿基础地质理 论,其工作基本过程是将地质、物化探和遥感 多种信息,经过预测人员的分析研究,从中提 取成矿信息,在现代成矿地质理论指导下,将 前述各种信息转化为潜在矿床的概念,建立潜 在矿床(体)与成矿地质条件之间关系的预测 模型,并用于未知区的预测。赵鹏大院士等率 先提出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概括为相似类比 理论,地质条伴组合控矿理论和地质异常致矿 理论。
矿产资源定性预测
基于成矿环境的预测 该方法的指导思想为在一定的成矿环境中寻找 特定类型的矿床。把矿床形成环境与构造环境 联系起来,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各种构造环境 中形成的岩石的含矿潜力,在构造环境内圈定 对成矿有利的部位。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 来了板块构造概念,板块构造作为成矿规律和 成矿预测领域中的理论思想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这方面的成果主要反映在米契尔著的《矿床与 全球构造》和查· 赫奇森的《矿床及其构造背景》 等专著中。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244da58b6529647d27285242.png)
一、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1.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2.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二、.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3) 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e) 碱性岩(正长岩):Au、Cu、Mo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三、.成矿时空分布规律1.成矿期\成矿域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2.研究意义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8f5dc46137ee06eff91887.png)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1.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2.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1.成矿期\成矿域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2.研究意义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
第13-14讲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第13-14讲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269a35011ca300a6c39077.png)
➢ 地震中心是点物体的例子,其取决于地震仪的敏 感度和地震强度临界值(地震事件与燥声的分界值)。 地球化学异常是典型的有界面体,因为随着其异常下 限的变化,其规模和形状都在变化。
2020/10/7
8
3.1 空间数据结构
➢ 1. 栅格数据结构
➢ 栅格数据结构中,地理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被划 分为规则的格网,空间位置由格网的行、列表示; 网格的大小表示分辨率。
➢
2020/10/7
9
3.1 空间数据结构
➢ 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点之一是在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进 行叠加分析时无需像在矢量模型中那样需要进行复杂的几何运算。
➢ 栅格数据结构中每层网格单元分别记录其属性,单元大小不 变且通常为正方形,单元的位置由行列数确定,空间坐标通常无 需明确的存储在每个单元中,行列数加上原始地理位置信息一同 存储在每一层中。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GIS & 总结
2020/10/7
1
1.概述
➢
什么是GIS?GIS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其最初的定义是一个管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
统。
➢
地理(Geographic)一词,系指数据项的位置是已知的、或根
据地理坐标(经纬度)能被计算出来。大多数GIS所涉及的数据被限
成矿规律
![成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fb3ca7bf242336c1eb95ea6.png)
成矿规律成矿规律是在研究矿床产出的地质及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阐明矿床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由于成矿规律研究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至今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以下介绍的几个基本问题是在成矿规律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其中有些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有些是经验总结,还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有些是正在探索中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工作。
一、成矿区域与成矿时代地壳中的矿产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地壳中某种或某些矿产大量集中的那一部分地区称为成矿区域。
在一个成矿区域中,矿化往往集中地发生在某个或某些地质时期内。
这样的矿化比较集中的时期称为成矿时代。
(一)成矿区域1. 金属成矿省1913年法国地质学家L. de Launay首次提出了金属成矿省(metallogenic province)的概念,意指在地壳特定的区域内产出异常多特定类型的矿床。
以上概念可以理解为成矿地质构造与矿床组合的一种耦合定式,是一种静态的思维方式,但已经初步表达了区域成矿的思想。
迄今经过9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对其研究的内涵和研究方法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第28、29届国际地质大会将“成矿作用地质演化”和“金属成矿省演化”作为专题讨论。
在第30届世界地质大会的“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成矿年代学”讨论会上,裴荣富(1996)提出金属成矿省已由过去在大地构造背景上圈定不同类型矿床而划分成矿区带的静态方法,发展为从地质历史演化分析入手,深化研究背“景”、成矿“场”、成矿“相”和矿“床”,即“景”、“场”、“相”、“床”4个成矿等级体制耦合性规律的动态方法;并认为这4个等级体制的耦合梯度是评价或预测成矿远景区的依据。
每个成矿省属于一个特定地区,它们在岩石圈演化中形成一组或多组在时空演化上有密切联系的特定矿床群。
Amstutz(1996)认为金属成矿省演化是一切成矿因素的函数。
裴荣富等(1994)提出了金属矿省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成矿构造背景研究,主要从地质历史演化研究不同时期区域构造的交汇样式、相互作用强度和彼此影响的范围,探讨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提出有利“成矿构造场”形成的背景和条件;②“成矿构造场”研究,主要研究“成矿构造场”中综合控矿因素有利组合和汇聚的机制,尤其应突出研究其中“金属成矿相”的形成、分布与结构,阐明它形成的最有利时空域;③成矿地质事件研究;④编制不同比例尺的金属成矿省的成矿分带图,依据成矿与构造的统一性和地质历史演化中动态成矿新概念,编制新的成矿分带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矿远景区预测。
第13-14讲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第13-14讲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513dc5bb4cf7ec4afed061.png)
3.1 空间数据结构
1. 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中, 栅格数据结构中,地理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被划 分为规则的格网,空间位置由格网的行、列表示; 分为规则的格网,空间位置由格网的行、列表示; 网格的大小表示分辨率。 网格的大小表示分辨率。
20112011-3-2
9
3.1 空间数据结构
20112011-3-2 5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数据模拟(Data modeling)系指关于定义和组 数据模拟(Data modeling)系指关于定义和组 织现实世界的数据到一个一致性数字数据库的 过程。 过程。根据某种结构对数据的逻辑组织被称为 数据模型(Data model)。 数据模型(Data model)。根据数据模型能够描述 现实世界。数据结构(Data 现实世界。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能够被选择 以表达数据模型。必须选择最终文件格式(File 以表达数据模型。必须选择最终文件格式(File format)以适应数据结构 以适应数据结构。 format)以适应数据结构。 数据库(Database) (Database)是需要维护和使用的内在 数据库(Database)是需要维护和使用的内在 相关关系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相关关系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一个软件系统,用于储存、编辑、 是一个软件系统,用于储存、编辑、显示数据 库中的数据。 库中的数据。 20112011-3-2 6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地质体(包括矿体) 地质体(包括矿体)是产于自然界的空间实 Objects), 体(Spatial Objects),这些实体局部空间上是连续 区域空间上是不连续的,譬如岩体、 的,区域空间上是不连续的,譬如岩体、侵入体 接触带以及不整合面等。 接触带以及不整合面等。产在现实世界的离散空 间实体, 间实体,在数据模型上可作为不规则的自然空间 物体处理。 物体处理。 空间物体,据其产出的空间状态, 空间物体,据其产出的空间状态,可划分 为点、 表面和体积等。 为点、线、面、表面和体积等。点、线、面分别 具有0 维空间尺度,体是三维的, 具有0、1和2维空间尺度,体是三维的,具有体 的物体以封闭的完整表面作为界面。 的物体以封闭的完整表面作为界面。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https://img.taocdn.com/s3/m/11a6225503d8ce2f00662383.png)
2020/7/24
15
1.3 发展历史
(3)建立并完善了成矿分析理论
纵观世界有关区域成矿分析的理论,在我国都 有著名学者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如黄汲清院士 有关大地构造多旋回成矿的理论。陈国达院士对 地洼区的成矿规律研究,其成果得到世界的公认。 同时还有一批创新性的成果,即李四光院士的地 质力学分析理论和方法、构造体系的控矿规律研 究,程浴淇、陈毓川院士的成矿系列理论,赵鹏 大院士的地质异常理论和王世称教授的综合信息 成矿预测理论等,都对我国成矿规律研究起着重 要指导作用。
2020/7/24
7
1.2 分类
1.成矿规律分类
全球成矿规律:洲际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
特提斯成矿域
环太平洋成矿域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省、成矿带
局部成矿规律:矿田\矿床\矿体
2020/7/24
8
1.2 分类
2.成矿预测分类 定性预测:概念模型预测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
2020/7/24
9
对成矿规律学或成矿学的理解,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Ю. А.毕力 (Ю. А. Ыилин)和B.H.斯米尔诺夫为代表认为: “结合地球及其大陆、大洋与其 间的过渡带、地槽褶皱带与地台和它们所分出的大型地质单元的地质构造与 发展历史的分析,来研究金属矿床区域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的学 (B.И.Cмирнов,1981) 。
板块不同类型边界的控矿规律:
离散型边界(大洋中脊)
会聚型边界(俯冲带):
岛弧:斑岩铜矿
弧后盆地:火山
块状硫化物矿床
2020/7/24
5
4. 研究意义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 的基本途径。
(1)使矿床勘查工作建立在对地质规律的研究基础上, 就要深入进行成矿分析,总结成矿规律,用成矿规律去指 导找矿工作。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组成部分,工业矿床 是有经济意义的特殊的地质体。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与周围 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之中,所以要实现找矿工作的新突破, 深人研究矿床产出的地质规律是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7dd12ac10c22590102029dd1.png)
现代成矿预测的重要特色是强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准确快速的确定找矿靶区。
在对典型地区、典型矿床剖析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用于新地区的成矿预测。
成矿理论研究专家们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研究成矿规律,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程裕淇等提出的成矿系列理论是国内广泛运用、已经相当成熟的成矿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推崇;翟裕生等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是区域找矿靶区圈定的有力理论工具;裴荣富等以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划分的理念来研究地球化学省与有利构造耦合成矿的规律;於崇文等从成矿动力学角度研究成矿规律,指导找矿实践;赵鹏大等从地质异常视角审视地质现象,试图以不同于常规的眼光找出被忽视的矿床;曹新志发现在成矿预测中不利的预测因素和不利的预测标志的重要性,以起决定作用的不利因素快速准确地排除伪找矿靶区;王世称倡导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在开展隐伏矿或难识别矿资源预测中的优势,对危机矿山预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成矿预测是一项战略性的地质工作,它的科学基础是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
由于近30年来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和地表易找易采的矿床越来越少,找矿遇到了难度加大、费用增高、矿床发现率下降的新形势。
面对新的挑战,大力加强成矿规律研究,以成矿规律指导矿产预测,已是刻不容缓的严重任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地壳中各种类型矿床的出现,并不孤立、杂乱,总有规律可循。
把矿床的产出同周围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和构造环境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生规律,是成矿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向。
成矿规律早期称为成矿学,这一概念最早由俄国学者M.B.罗蒙诺索夫(1763),И.А.波列季卡(1860)年写到矿床分布规律的意义,Д.де洛涅(1913)引入了成矿学、成矿区和成矿期的概念。
成矿规律学是法国学者德络内(1892)首次提出,早期狭义指金属矿床成因的研究,到20世纪中期开始强调包含所有矿床形成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现在多指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56ff5c0e0740be1e640e9a0f.png)
松辽盆地外围初步圈定了6个远景区。
西北银额盆地初步证实石炭—二叠系是
良好的油气远景区。
2008年新发现矿产地209处
“十五”期间取得的丰硕成果
“十五”期间取得的丰硕成果
“十五”期间取得的丰硕成果
1.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
1.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
1.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
1.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 截止2006 年底,累计投入资金3310 万元,完成钻探7000 余米,发现和 评价5 个矿体,共探获铜资源量 789.65 万吨,铜平均品位0.496%; 伴生钼资源量50.10 万吨、伴生银资 源量5931.80 吨。预测驱龙铜矿的远 景资源储量将达到1400~1800 万吨, 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铜矿床。
我国在 20 年以前,就紧紧追踪这一世 界前缘,开展了大量工作,通过大量的勘 查研究实践和预测研究经验积累,建立了 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拓宽了新的研 究方向,并取得丰硕的找矿成果。
一、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随着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工作 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对矿产资源需求 量的不断增减,易于找寻的露头矿、近 地表矿越来越少,一批 50~60 年代建设 投产的矿山保有储量逐渐枯竭,找矿工 作的目标转向了隐伏矿床、盲矿体和难 以识别的矿产。找矿难度的加大,找矿 费用的增加,对找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促进了有关预测 理论和预测方法的发展。
“十五”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安徽泥河铁矿,一年集中投入1.4亿元,形
成最多时19台钻.1亿吨的大型铁矿。
深部找矿在辽宁、山东、山西、河北等探
获厚大隐伏铁矿体,本溪基本探明一个超大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知识点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753e3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d.png)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成矿作用答: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慢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2、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答:同生矿床指矿体和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下,同时或基本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且矿体形成的时期明显地晚于围岩的矿床。
3、边界品位答:指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
4、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答:矿石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也包括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5、以铁矿为例,说明主要矿床工业类型有哪些?答:铁矿的工业类型主要有下列几种:(1)岩浆型铁矿床(2)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3)火山—侵入型铁矿床(4)沉积型铁床(5)沉积变质型铁矿床(6)多成因叠加型铁矿床6、围岩蚀变答:在热液作用下,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旧物质为新物质所替代的作用,称之围岩蚀变。
其结果使围岩的化学成份、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改变。
7、成矿地质背景答:泛指大范围地质作用对矿产资源的宏观控制。
它包含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地球化学场背景、地球物理场背景三个方面。
8、成矿规律学答: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产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是经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9、成矿系列答:指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在一定的地质发展时期,与一定的地质作用有关,在不同或相同的演化阶段,形成的有相互成因的一组矿床。
10、成矿建造答:指在一定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和共生关系的矿床组合。
11、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答:矿石矿物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届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铬矿石中的铬铁矿,铜矿石中的黄铜矿、斑铜矿和孔雀石等。
矿床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
![矿床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eebac5b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b.png)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1 成矿规律大地构造位于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岛链和雅鲁藏布江弧一陆碰撞结合带间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内,属冈底斯火山—岩浆弧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之那露果—新嘎果铅锌矿成矿远景区[1]。
测区矽卡岩型铅锌(铜)及富铁矿床(体)与古近纪时期同碰撞阶段的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矿体产于碰撞型花岗质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围岩地层中,铁矿化与铅锌矿化应属于统一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在弧-盆系统构造体制下,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和富铁矿的形成,充分显示了测区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充满前景的找矿潜力。
1.1 空间分布特征矿床与其周边矿床(点)在成矿机理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矿田范围内,矿床(点)在空间上呈东西成带南北成串集中的展布特点,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铜多金属成矿带的空间展布规律一致。
本矿区内主要表现为四条矿化富集带,分别为测区南部屋龙松纳南侧铁、铜铅锌矿化富集带、测区中部新嘎果一带铅锌矿化富集带(采空区)、测区中部麻玛拉南侧一带铅锌矿化富集带、麻玛拉北侧一带铜铅锌矿化富集带。
四条矿化富集带呈等间距近东西向展布,间距在1500m~2300m之间。
平面上由南向北为: 在接触带上易形成富铁矿化—外接触带矽卡岩化、角岩化地段形成锌矿化,共生铜铅矿化—远离侵入体围岩地层中则表现为铅锌铜多金属矿化;垂向上由浅入深表现为铅锌矿化(侵入体顶部围岩顶盖)—锌铜矿化(离侵入接触带相对较近)的分带趋势。
本矿区以及周边矿化(矿体)类型主要有铅锌矿化、赤铁矿化、磁铁矿化、黄铁矿化等。
矿体多为脉状、网脉状、不规则状,矿石结构主要有致密块状、稠密浸染状、稀疏浸染状、角砾状等,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金属矿物主要有铁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镜铁矿、片状-粒状赤铁矿、磁铁矿。
(1)采空区位于测区中部,远离侵入体。
矿化主要为铅锌矿,矿石矿物以方铅矿为主,结晶好,粒度较大,单晶体最大可达3cm~5cm,闪锌矿含量较少。
青海省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青海省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f4e3c6fd647d27284a735138.png)
青海省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青海省地处我国西部,位于西藏高原的东北方向,其地质构造属于特提斯和古亚洲超构造的结合体,笔者在文中首先对青海省的矿藏形成的背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具体分析了青海省的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并对其成矿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预测,以期为人们对青海省的金属矿的分布以及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和意见。
标签:金属矿成矿规律预测青海省是我国西部的大省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矿藏储备条件,其矿藏的储备主要以西南方向的三江北段、东部的昆仑山以及柴达木北部和祁连山为多,这几个地方蕴含着大量各种丰富的能源资源、盐类资源以及稀有贵金属和普通金属矿。
1青海省成矿背景分析青海省出露的地层以中新生代的时期的岩石最多,昆仑山南部的断层区域将青海省省内的地层一分为二,南部区域包含西倾山以及兴海一共和盆地在内的区域,并以可可西里、唐古拉山为主体山脉,中一新生界是其主要特点,从对地层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对中生代之后的地层演变历史有一个比较明晰的了解;北部区域则包括柴达木盆地和阿尔金山脉以南的区域在内,主要由昆仑山东部和祁连山组成,记录的是晚古生代之前的地层的演变进程,表现出了古生界的特点。
青海省内的岩浆的发育过程中,主要出露有各个不同时期的岩浆岩,岩性表现为酸性、碱性、中性、基性以及超基性几种,省内区域中侵入岩的分布相对较广,尤其是在青海北部,分布了大量的中性和酸性的侵入岩,另外,出于青海的火山爆发非常频繁的历史特点,从远古时期到早新生代一直有火山喷发,逐渐的由海相喷发发展为海相和陆相共同喷发,到最后的陆相喷发,每一个时期的火山的喷发都各具特色,不论是规模还是轻度都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与差异。
2青海省金属矿成矿规律分析对于青海省的金属矿的成矿规律的分析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
2.1从时间角度分析金属矿的成矿规律青海的黑色金属自古元古代开始就一直有比较广泛的分布和较大的存储量,在古元时代有关于铁矿的存在报告,不过大规模的成矿作用还是在早古生代形成沉积岩铁矿开始,在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型的铁矿比较广,相对铁矿,锰矿的分布就不是特别多,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黑色金属的成矿时间主要集中在二叠纪、晚奥陶纪以及寒武纪时期,而且明显的收到了火山的影响。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精共152页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精共1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237a99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c.png)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精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