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 执行力
以执行力赢在执行演讲稿8篇
以执行力赢在执行演讲稿8篇以执行力赢在执行演讲稿篇1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幸福其实就在你身边》。
世界上有许多人在追寻幸福,可寻找到幸福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他们忘了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一,幸福是什么?第二,幸福在哪里?现在,我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对路边的景色与过往行人全然不顾。
一个人拦住了他,问: "小伙子,你为何这样行色匆匆啊?" 小伙子头也不回,飞快地向前跑着,只泛泛地甩了一句话:"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转眼20年过去了,小伙子已变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驰。
又一个人拦住他问:"喂,伙计,你在忙什么呀?" 中年人不耐烦的说:"别拦我,我在寻求幸福。
"又是20年过去了,这个中年人已成了一个面色憔悴,老眼昏花的老头,还在路上挣扎着向前挪。
一个人拦住他:"老头子,还在寻找你的幸福吗?""是啊。
"老头无力的说道。
当老头回答完别人的问话,猛地一惊醒,一行眼泪掉了下来。
原来刚才问他问题的那个人,就是幸福之神啊,他寻找了一辈子,可幸福之神实际上就在他旁边。
有谁来说说这则故事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是的,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寻找到幸福,只需不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虚无缥缈的终极目标,这样你就可以感觉到幸福与快乐其实就在你手头上的每一件小事里,幸福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以执行力赢在执行演讲稿篇2中国大部分企业之所以不能做大做强,除企业前瞻因素外,执行力的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往往是企业越大,行动越迟缓,不同业务单元、环节执行力越差,如何有效提升执行力,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企业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执行力,执行力的落脚点就是全体员工,因为人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和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全体员工都能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企业则充满活力。
而员工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
执行力的演讲稿(综合3篇)
执行力的演讲稿(综合3篇)给你一篇执行力的演讲稿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各位领导、评委、同志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管理与执行力》。
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两个故事家喻户晓。
故事之一是著名的赤壁大战关羽华容道放曹操,故事之二是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两个故事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
在这两个事件中,既有同工之妙,又有不同的处理结果。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关羽和马谡,均在请战前向军师诸葛亮立了军令状,但事后诸葛亮却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个严格执行军令,一个碍于人情置军令于一旁,放关羽一马。
我们无从考证以聪明智慧著称的孔明先生在对待军令为何处理态度截然不同,是他看在主公刘皇叔的情面法外开恩、网开一面,还是因为在对待处理关羽的前车之鉴后严格执法、亡羊补牢。
但有一点结论可以得出,那就是诸葛亮对军令状的处理执行力存在问题。
作为带兵作战的将领,如果在执行力上存在偏袒,那将影响主帅的威信,影响命令的执行,影响全军的斗志,以至于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结局是关羽被东吴所擒,刘备被东吴火烧连营就是一个最终教训。
一是诚信管理。
安全管理需要诚信。
何为诚信?许慎在《说文》中说:“诚,信也”,“信,诚也”,二者在本意上是相通的。
诚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实不欺,即不自欺,也不欺人,包含着真诚于自己和诚实地对待他人的双重规定。
而信的基本含义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诚信,既是一种个人的内在品质,又是主客体互动关系中的行为规范。
中华民族素来守信重诺,上至王者的“君无戏言”,下至黎民百姓的“言必信,行必果”。
安全管理贵在诚信。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要诚信待民,安全管理不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表里不一,应付上级,应付检查。
另一方面要科学管理,实事求是,规范安全控制,构建安全屏障,营造安全氛围,提高队伍的组织观念、纪律素质和诚信素质。
二是责任管理。
勇于承担责任无论在我们企业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一种稀缺的品格资源,因为稀缺,所以格外有价值。
职场需要执行力,五条古语来帮你
职场需要执行力,五条古语来帮你执行力是达成目标的能力。
古代虽然没有“执行力”这个词,但是却对提高目标感、行动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有独到见解——要坚持原则、重视细节、注重大局观……在人人都想要提高执行力的今天,读一读古人的经典论述,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帮助我们将理想化为行动,用行动实现理想。
请看——什么是执行力?简单地说,执行力就是达成目标的能力,就是行动力。
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是经营能力。
古代虽没有“执行力”这个词,但古人对达成目标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0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力行近乎仁。
——《中庸》这些话告诉我们: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要求被管理者端正,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
执行力需要管理者身体力行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只有领导干部带头执行,群众才会有榜样,才会形成上行下效、一呼百应的良好工作局面。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孔子的这句话,换一个说法则是“在其位,谋其政”。
管理者是团队的中坚力量,也是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发挥着表率引领作用。
要增强团队执行力,管理者要率先垂范,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坚决按制度执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0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临近黄河岸边有个村庄,为了防止水患,村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然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准备回村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
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开始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农田。
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语的来历。
趣评《三国演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蕴含的企业管理精髓
趣评《三国演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蕴含的企业管理精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里的经典桥段,可是其中蕴藏的的智慧却未必人人知晓,放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同样受用。
诸葛亮自从兵败汉中后,各路将领中只有赵云为折一兵一马。
诸葛亮很是欢喜,拿出五十斤,娟一万匹赏赐赵云。
这时马谡自缚来到帐前请罪,诸葛亮气愤的说道:“今败军折将,失地陷成,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纪,何以服众?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俸禄汝不必挂心。
”马谡哭着说“丞相视我如子,我以丞相为父。
我之死罪,实则难逃。
诸葛亮说道:“我一直视你为兄弟,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你不必多嘱咐,我自会好生照顾。
众将上前相劝,诸葛亮不肯留情,强忍着眼泪,命武士斩了马谡,之后大哭不止。
要说奖励赵云那是理所应当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斩马谡诸葛亮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与马谡关的系非常密切,按马谡的说法是“恩同父子”,按诸葛亮的说法是“义同兄弟”。
其实不管是父子之情还是兄弟之义,都说明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平日里马谡常伴诸葛亮左右,出谋划策,分析形势,也可以说马谡是最了解诸葛亮之人。
两人既有如此特殊的关系,那么诸葛亮为何还执意将马谡处决了呢?这并不是诸葛亮翻脸不认人,,而是诸葛亮必须执法如山,因为马谡事先立了军令状,“如有差池,乞斩全家”。
如今既然出现了差池,就理所应当要将其斩首。
马谡将诸葛亮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斩首不足以服众,出于两人的交情内心又不忍将其处决。
于是便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斩了马谡之后,诸葛亮不但亲写祭文,予以厚葬,而且加以抚恤其家小。
这样一来诸葛亮即执行了军法又成就了两人之间的友情。
诸葛亮严于律己,自贬三级。
处决马谡之后,诸葛亮变向后主上表,是自己用人之过,才得以街亭失守。
后降为右将军。
诸葛亮在大败之后还能做到奖罚分明实在是令人佩服。
一般来说,在失败的情况下惩罚该惩罚的人,包括自己是不难做到的,而奖赏该奖赏的人就不容易了。
因为人在受挫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迁怒的心理,看什么都不顺眼,当然就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了。
关于执行力的经典故事
关于执行力的经典故事【引言】执行力,是指一个人或团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能力。
在生活中,执行力无处不在,它关乎着我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品质。
下面将通过一个经典故事来阐述执行力的重要性。
【故事概述】这是一个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在战争中,诸葛亮以卓越的执行力著称,而司马懿则因其谨慎行事而闻名。
在一次战斗中,诸葛亮利用执行力强的优势,成功击败了司马懿率领的敌军。
【故事解析】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战斗,展现了执行力背后的关键因素。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战争中屡次取得胜利,正是因为他具备了坚定的执行力。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战略规划:诸葛亮能够根据战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组织协调:诸葛亮擅长调动资源,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3.沟通能力:诸葛亮善于与下属沟通,明确任务要求,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执行力。
4.自我驱动:诸葛亮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我要求严格,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执行力。
相较之下,司马懿在战争中过于谨慎,导致执行力较弱。
在战斗中,他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败给了诸葛亮。
【执行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执行力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团队或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较强的执行力。
以下是执行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几个应用场景:1.完成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体现个人责任感和执行力。
2.团队协作:在项目中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共同推进项目进度。
3.沟通协调:跨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工作顺畅进行。
4.解决问题:面对困难问题时,勇于担当,迅速解决。
【提升执行力的方法与技巧】要想提升执行力,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明确目标:明确工作或生活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执行力。
2.制定计划:为实现目标制定详细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3.自我激励:设定奖励与惩罚机制,激发自我执行力。
4.培养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提高自律性。
5.学会沟通:提高沟通能力,确保团队执行力。
关于执行力的演讲稿3篇
关于执行力的演讲稿3篇执行力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有强烈责任心才有完美执行力》!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对他的员工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比尔?盖茨说这句话,是建立在他对执行力,重要性认知的基础上的。
因为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才能在执行中勇于负责,在每一个环节中力求完美,按质、按量地完成计划或任务。
所以微软非常重视对员工责任感的培养,责任感也成为微软招聘员工的重要标准。
正是基于这种做法,成就了微软一流的执行力,打造出了声名显赫、富可敌国的微软商业帝国。
做为一名__人,我们同样为我们的企业文化而感到骄傲,战略目标定位,起步年做质量,成长年增效益,发展年出品牌,这是企业对员工的对社会的责任感,做为酒店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文化手册里总结为,四想,五要,六暖,这是我们要对员工负起的责任,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心去执行,去努力!这次管理者责任心的演讲本身就是一次全员责任感的塑造,如今酒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风起云涌,未来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责任心的竞争,每一位员工的责任心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样每一位员工也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责任心才会有完美的执行力。
总经理提到我们新成长的管理人员,时常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想要做好,但无能为力。
想要做好,说明我们对工作、对酒店有着很强的责任心;但出于工作经验不足、缺少方法,我们对一些现象、问题又感到无能为力。
这种尴尬的存在说明我们在责任落实上的能力欠缺,所以我们要寻找落实责任的方法。
我们要历练自己具备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高度责任感和完美执行力。
关于责任的话题如果延展开来我们可以演讲几天几夜,但知道并不等于做到,人永远都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负责任就落实到行动中去,如何落实,怎样到位这就牵涉到执行力的问题,在此我谈几点想法:一、服从是执行的基石服从是执行的基石,是执行的第一要素。
而老板和上司赏识的也正是具备这种责任感的员工,把任务交给这样的员工,既放心,又省心。
挥泪斩马谡、冲出亚马逊培训观后感
素材一:挥泪斩马谡发散方向:用人、执行力、管理技巧视频时间:12min背景:诸葛平生唯谨慎,错用马谡失街亭,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
后蜀军水源被断,大败,士卒离散。
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军徐徐而退。
事后,因功破例升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
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三国演义这段故事,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也是非常经典的案例,值得深思。
总结:一、执行力是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执行力。
二、诸葛亮的用人反思:1、任命主将,标准不明确,缺少岗位匹配度分析。
2、岗位轮换,缺少针对性的培训。
3、合适的人没有放在合适的位置。
4、没有做人才梯队培养计划。
5、没有合适的过程管控。
三、诸葛亮的危机处理智慧:1、斩首示众,严肃军纪,表明纪律不可犯,底线不可违,更不会因为亲信犯错而包庇。
2、安抚马谡家人等做法,有情有义,人道主义关怀与领导形象竖立同时进行。
3、赏王平,肯定王平在街亭一战中的表现,淡化街亭失守的负面影响,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4、请求处罚,敢做敢为的担当,用人失误,自己都要负领导连带责任。
素材二:冲出亚马逊发散方向:执行力视频时间:18min背景:亚马逊是南美洲一条大河,这里气候恶劣和环境异常艰苦,联合国在委内瑞拉境内创办了国际特种兵训练中心,代号“猎人学校”。
中国政府派遣了两名特种兵到这里接受两个多月的“非人”军事训练。
学校规定,如果谁不能完成训练,可以中途退出,但要摘掉悬挂的那个国家的国旗。
特种兵战士王晖和胡小龙在超乎生理极限的军事训练和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面前,时刻抱定“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信念,用肉体和钢铁般的意志坚持下来,维护了国旗的尊严。
最后,只剩下了两面国旗,其中一面就是五星红旗,在那里高高飘扬。
总结:强大的团队来自强而有力的执行力打造一流高效的团队,就要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能力,一个团队的执行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命。
三国演义中的团队领导力与执行力
《三国演义》中团队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一、三国演义中的各团队
刘蜀军事集团曹魏军事集团孙吴军事集团
感情投资,长线收益
刘备、关羽和张飞,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团队纪律,高于一切
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王平将军随行,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
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不听王平的建议,司马懿围兵在山下,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
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操发号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然而,曹操之马却被一斑鸠惊入麦中,踏坏了一大块麦田。
操立刻唤来行军主薄,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并掣剑欲自刎,郭嘉极力劝住曹操,操便割发以代首,于是三军悚然。
信任下属,事不躬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孔明一生事必躬亲,积劳成疾,卒于军中,终年54岁,虽业绩彪炳,却始终未能为蜀国培养出一些象样的人才,最后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国家大业后继无人的结局。
谢谢。
三国演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读后感
三国演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读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国演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读后感1当我们在课文里学到《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时,我就对诸葛亮的有胆有识和足智多谋敬佩得五体投地,不过要看完那么厚的两大本书,我真害怕自己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的读完它。
妈妈给我出了一个主意:在她小的时候,看了许多名著都是从连环画开始的,虽然它不如精装版的.书籍详细,但是也能知道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容,至于大版本的《三国演义》,我可以等到上初中以后,领悟能力增强了再读也可以。
于是我采纳了妈妈的意见,坚持了很长时间,终于读完了整套的《三国演义》连环画(这套连环画是妈妈童年最珍贵的纪念,一直保存到现在)。
我最喜欢三国里的人物就是诸葛亮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神机妙算”式的人物。
我最喜欢看诸葛亮唱“空城计”那一段,是诸葛亮通过摆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是一个智慧超群、用兵如神的人,也反应了司马懿生性多疑、刚愎自傲的特点。
看到诸葛亮,我想到了我看的《动物世界》栏目,在动物世界里也有许多“诸葛亮”。
螳螂是捕蝉高手,它的伪装技术令我敬佩,它能根据周围的环境把自己伪装成各种颜色:在枯叶堆里,它把自己变成一片卷曲的树叶,在树丛中,它把自己变成鲜绿色,就像刚长出来的一片嫩叶。
它是不是也很聪明呀!《三国演义》里不仅有我喜欢的人,也有不喜欢的人。
我最不喜欢的人就是吕布,他为了金钱利益和美色(貂蝉),背信弃义,四处叛变,遭人唾骂,最后被勒死在白门楼下。
希望我们大家都不要做这样的人。
三国演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读后感2说到袁绍兄弟(袁绍、袁术)想必会历史的人都会偷笑。
因为他们两个人一个比一个傻,一个比一个牛。
先说说俩兄弟小时候吧!袁绍是婢出,袁术是嫡出。
但袁绍品行装得很好,而袁术却原形毕露。
所以,大家对袁绍很好,但总好像看不起袁术。
袁术对这一点深感不满,便指责大家说,你们不鸟吾,反而理吾家之败子?大家说他傻不傻?傻,这当然是傻。
执行力兵法读后感
执行力重于泰山首先感谢汪总的《执行力兵法》,这本书对我来说非常适合,本人自我评价,做事有一定的恒心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此书:引子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说起;马谡的重大失误导致丢失街亭,这不仅仅是失去街亭一地,整个大的战役最有希望的首次北伐就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最后诸葛亮危机到靠空城计脱身才能回到汉中的大本营。
马谡失街亭论律当斩,但下决心杀马谡非常不容易,一方面是马谡建立过两大奇功:一是征孟获献“攻心为上”之计;二是行反间计让司马懿被削职为民,他是有功之臣,而且诸葛亮视马谡如子,加上多人求情,从感情上讲过不去,从感情角度出发,戴罪立功是非常自然的选择,但是在企业管理角度,企业制度要执行到位,诸葛亮尽管非常痛苦,思虑再三,还是下令斩了马谡。
从这个故事引入此书,第一章就讲到:执行力都去哪儿了;从我们的工作中深有感触,为什么我们有时制定的目标与结果总是存在着偏差,发现执行出了问题,但为什么又总得不到有效改善,“上情”不能有效的“下达”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是单纯一个答案就能解决的;因为,执行不单纯是“人”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事”的问题,更不仅仅是个流程的问题,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工作中我们需缺的到底是什么?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说到:“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坚定不移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一语道破了在工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例如:就拿我们目前执行的机器保养、报废控制、5S管理,从不规范到标准,从做不到到做到了,报废从高达5%左右,上周降到1%以下,都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执行才取得得的成果。
高效执行力是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是目标和结果之间不可“缺失的一环”犹如军人,首先要让战士爱打仗,强调作战的积极性;其次要让战士会打仗,强调作战的技术性;再次要让战士打胜仗强调作战的有序性。
过河的目标已经确定,如何过河?是搭桥过河、造船过河、饶过河去还是渡过河去?不同的执行方式,将会给战局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三国》启示:制度执行的中国智慧
2006-4-29 09:53《三国》启示:制度执行的中国智慧王永军发表于2006-2-21 9:57:00 点击78 次,回复 16 次. 收藏此贴| 回复 | 编辑| 设为置顶 | 设为精华| 锁定此贴| 删除先说说两个“三国”小故事。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出征张绣途中,下了一道命令,各位将士经过麦田时,不得践踏庄稼,否则一率斩首。
一日曹操正在骑马行军途中,忽然一只班鸠受惊从田中飞出,曹操坐骑因此受惊蹿入麦田,踏坏一大片麦子。
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军法处置,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当即抽出随身所佩之剑要自刎,左右随从急忙解救,这时谋士郭嘉急引《春秋》“法不加于尊”为其开脱。
此时曹操便顺水推舟,说一句“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但还是拿起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叫手下将头发传示三军,将士们看后,更加敬畏自己统帅,没有出现不遵守命令的现象。
这就是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更加广为人知。
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
诸葛亮命马谡镇守街亭,马谡妄自尊大,刚愎自用,街亭失守。
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斩首示众。
马谡被斩后,诸葛亮大哭不已,宛惜痛失智囊好友,并上表后主自贬三级。
细细思量,两个小故事对现代管理者也有不少启示。
启示一:好制度“贵”在执行管理制度本身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管理制度制定应尽量做到科学全面;在制度执行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谁都必须遵守;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管理员工必须模范执行。
不然的话,管理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成为粉饰自己的“花瓶”。
可以说,曹操“割发代首”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都是军中制度执行的楷模。
想像一下,如果曹操的“禁令”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当曹操自己违反时,却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又如何叫下属做到令行禁止呢?诸葛亮把马谡的“军令状”停留在纸上,当马谡违反军令时,却饶人不死,网开一面,其后又如何统帅三军,攻城克敌呢?启示二:制度变通也有“度”由于受事物发展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凭借以往经验和知识积累基础上制定出的制度,必然有一个完善过程,加之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管理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分析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分析三国时期蜀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军第⼀次出军祁⼭,⾃⼰作为主⼒由祁⼭向陇西进攻曹军,命令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作为佯攻,吸引魏军主⼒,命令先锋马谡在街亭阻击魏将张郃。
马谡不听诸葛亮的调度,⼜不听裨将军王平劝阻,擅⾃放弃街亭,依⼭⽴寨,以为据⾼临下击魏军势如破⽵。
结果⼤败西归,赵云在箕⾕的军队亦由此败退。
诸葛亮为整肃军纪,下令斩了马马谡,向后主呈上条陈,请求⾃贬三等,⽤以⾃责谢罪。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
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为郃所破。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亮令云与邓芝往拒,⽽⾝攻祁⼭。
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然敛众固守,不⾄⼤败。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弱才,叨窃⾮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惧,⾄有街亭违命之阙,箕⾕不戒之失,咎皆在⾂,授任⽆⽅。
⾂明不知⼈,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职是当。
请⾃贬三等,以督厥咎。
”街亭即街泉亭,故址在今⽢肃秦安县东北。
此役是诸葛亮在南中平定、积⾕务农、治戎讲武之后的第⼀次以蜀军北伐,成败⾮常关键,诸葛亮也寄予厚望。
《三国演义》把此次战役说成是魏将除了张郃外,主要还有司马懿。
其实此次司马懿未参加,魏主将是曹真,还有郭淮等地⽅刺史。
诸葛亮的安排是以赵云、邓芝为疑军,宣称据箕⾕,将由斜道直取郿县,云等以吸引魏军来攻,⾃⼰则亲率诸军西向,攻取祁⼭,魏西境陇右的南安、天⽔、安定三郡纷纷响应,诸葛亮得势后,以马谡督诸军为前锋,进军⾄街亭。
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战守机宜,举动失措,为魏将张郃所破,⼠卒伤亡过半。
前锋既挫,诸葛亮进失所据,不得不决计退军回汉中。
三郡及祁⼭得⽽复失。
同时,出箕⾕之赵云、邓芝由于寡不敌众,为魏⼤将曹真所击败。
此次出军,总的来说,丧师折将,得不偿失。
三国演义中的团队领导力与执行力
二、三国军事团队的领导艺术
信任下属,事不躬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孔明一生事必躬亲,积劳成疾,卒于军中,终年54岁,虽业 绩彪炳,却始终未能为蜀国培养出一些象样的人才,最后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国家大业后继无 人的结局。
谢谢
团队纪律,高于一切
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王平将军随行,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马谡执 意扎兵在山上,不听王平的建议,司马懿围兵在山下,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 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二、三国军事团队的领导艺术
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操发号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然而,曹操之马却被一斑鸠惊入麦中,踏 坏了一大块麦田。操立刻唤来行军主薄,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并掣剑欲自刎,郭嘉极力劝住曹操,操便割发 以代首,于是三军悚然。
《三国演义》中团队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一、三国演义中的各团队
刘蜀军事集团 曹魏军事集团 孙吴军事集团
二、三国军事团队的领导张飞庄后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二、三国军事团队的领导艺术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后感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后感读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段历史故事,真的是让我感慨万千呐!马谡,这个人吧,其实挺有才华的,也有着一腔抱负。
诸葛亮呢,那可是智慧的化身呀,他看重马谡,觉得这小子有潜力,能成事儿。
可谁能想到,就因为马谡的一次失误,一切都变了样。
就说街亭那一战吧,那可真是至关重要的呀。
诸葛亮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马谡,那肯定是对他寄予厚望的。
马谡呢,估计也是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能行,能立下大功。
可到了战场上,他就犯糊涂啦。
他不听从别人的建议,非要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来。
哎呀呀,这可就糟糕喽。
我就想象啊,当时马谡带着军队到了街亭,看着那地形,心里可能还在琢磨呢,我得怎么布置才能显示出我的厉害。
他就觉得那些常规的方法都太普通啦,他要搞点不一样的。
于是乎,他就把军队驻扎在了山上。
他可能还觉得自己特别聪明,想着等敌人来了,我从山上冲下去,那多威风呀。
可他咋就不想想,这万一被敌人包围了咋办呀。
结果呢,人家敌军一来,一看马谡的军队在山上,那可高兴坏了。
直接就把山给围起来了,断了马谡他们的水源和粮草。
这下马谡傻眼了吧,士兵们没水喝没饭吃,那还怎么打仗呀。
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错啦,可是已经晚喽。
我仿佛都能看到马谡在山上急得团团转的样子,嘴里还嘟囔着:“哎呀,这下可咋办呀,我咋就没想到呢。
”他的那些士兵们也都眼巴巴地看着他,心想:“完了完了,这可咋整。
”然后敌军开始进攻啦,马谡他们根本就没办法抵抗呀,只能是节节败退。
最后,街亭就这么丢了。
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得多生气呀,多失望呀。
他那么信任马谡,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结果就这么搞砸了。
诸葛亮心里肯定是又气又难过,气马谡的不听指挥,难过自己的计划就这么被破坏了。
等马谡回来的时候,诸葛亮看着他,那眼神里有愤怒,有失望,还有一丝无奈。
马谡呢,耷拉着脑袋,满脸的懊悔。
他知道自己错了,可是错已经犯下了,没法挽回了。
诸葛亮心里肯定是在挣扎呀,一边是自己的爱将,一边是军法。
挥泪斩马谡读后感600字
挥泪斩马谡:战略决策与领导力的教训《挥泪斩马谡》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历史故事之一,讲述了诸葛亮在领导蜀汉时期,因为对马谡的重用和失误处置,导致了蜀汉军队的重大损失和战略目标的失败。
这个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主题,涉及了战略决策、领导力、情感与理智的权衡等方面,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反思。
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决策中的困境。
诸葛亮在选择将领时,虽然深知马谡的能力和忠诚,却没有充分考虑到他的经验和能力是否适合担任先锋要职。
这种决策的失误不仅导致了军队的失败,也暴露了领导者在权衡利弊和选择最优方案时所需要的深思熟虑和审慎决策。
马谡的悲剧性命运也引发了我们对人才管理的深思。
虽然马谡有一定的才华和忠诚,但他的经验和能力并不足以胜任他所担任的职务。
这提示我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不仅要考虑其优点,更要充分了解其局限性和短处,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挥泪斩马谡》还体现了领导者在面对情感与理智的冲突时的挣扎。
尽管马谡是诸葛亮的亲信,尽管他的失误是由一时的大意所导致,但诸葛亮仍然痛下杀手,对自己的失误进行了惩罚。
这体现了领导者在面对问题时,需要具备冷静、客观的态度和勇气去承担责任。
这个故事也传递了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即对员工的激励和惩罚应当公正、公平、透明。
诸葛亮在处理马谡的问题上,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他不仅对马谡进行了惩罚,也对其余的蜀汉军队进行了安抚和激励。
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使得整个团队更加团结。
总的来说,《挥泪斩马谡》这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角度和启示。
它告诉我们,领导者在做出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同时,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也要充分了解其局限性和短处;此外,领导者在面对情感与理智的冲突时需要冷静、客观的态度和勇气去承担责任;最后,对员工的激励和惩罚应当公正、公平、透明。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企业和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浅谈诸葛亮的执法精神——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想到的
2010年12月法制与经济N0.12。
2010l总第260期)FAZ HIY UJ lNG JI(Cumulatively。
NO.260)浅谈诸葛亮的执法精神——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想到的刘玉运(山东省电力学校政策研究室,山东泰安271000)【摘要】本文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放关羽的对照、分只身捧百余骑仓惶逃出,途中虽然汇合了三千余人马,却又遭析中,针对诸葛亮的执法精神,提出如何依法治国、执法如山的遇吴军大将吕蒙、凌统、甘宁等人袭击和蜀将赵云、张飞的截许多思考。
杀,到华容时只剩三百余骑,虽有张辽、徐晃、张邰、李典、许诸【关键词】诸葛亮;斩马谡;依法治国等名将保护,但此时曹军已人困马乏、筋疲力尽,且华容道泥泞难走,过华容时止有二十七骑。
这时有谁能奈何的了以逸待劳《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讲的是诸葛亮领兵北伐途中,曹军的关羽和他的五百名校刀手?截杀曹操等人不是易如反掌?而司马懿率大军追来,蜀军形势危急,马谡立下军令状,领兵去镇关羽却没有做。
守街亭。
却因自己的轻敌和大意而失了街亭,后被诸葛亮挥泪斩再看魏蜀力量对比,蜀国就先失一筹。
再观马谡此人,文才首。
我有时候常常问自己,也常常同别人探讨:马谡到底该不该尚可,武略欠缺。
虽熟读兵书,但过于教条,尤其缺乏实战经验。
杀?并经常用马谡和关羽作比较,为什么赤壁大战(--国演义》第连刘备生前就说过:“此人不可大用。
”而他的对手司马懿足智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关羽立下军令状到多谋,且有百战名将张邰辅助。
就算是加上王平,就是按照诸葛华容道埋伏截杀曹军,却因个人私情放走曹操,回来后诸葛亮要亮部署当道下寨,又怎能敌得了司马懿的狡诈和张邰的神勇? 按令当斩关羽,却因众人讲情而放弃呢?失败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相似的事情,相似的情节,同样都立有军令状,而关羽的所以,不管是从主观方面,关羽的故意违犯军令和马谡的违法情节比马谡有过之而无不及,却为什么处理结果却截然过失;还是从客观方面,关羽的有条件胜之而放弃和马谡的尽不同呢?了力而失守来看,二人的犯罪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赢在执行》读后感-爱执行,更成功
《赢在执行》读后感-爱执行,更成功我想以大家熟知的两个人物导入今天的演讲。
一个是马谡,诸葛亮让马谡围着山安营扎寨,马谡却另行一套,到山上安营扎寨去了。
结果大家也都明白,街亭失手,马谡被杀。
另一个是《士兵突击》里面的主人公许三多,就由于班长的一句命令,确切的说是一句玩笑话被他当成了命令,独自一人不辞劳苦,做了件他认为非常有意义的情况:修路。
最后,被团部记者发现,从一名几乎被人遗弃的兵成长为一名被部队重视的尖子兵。
同样的同意了工作,为什么结果不一致呢。
这就是执行力的问题。
许三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执行力。
“执行力”是什么。
我懂得,“执行力”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就是把目标转化为结果的能力。
《赢在执行》一书中写到:“执行力决定企业生死存亡,不管多么宏伟的蓝图,多么正确的决策,多么严谨的计划,假如没有严格高效的执行,最终的结果都会与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至是纸上谈兵。
“点子诚可贵、执行价更高、若为事业故,两者皆不抛”。
看了《赢在执行》这本书,就是启示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提高教学成绩。
但学校与企业是不一致的,我概括,学校执行力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执行内涵的复杂性,我们既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执行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执行力;二是执行过程的团队紧密性,企业需要强大的团队,但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更注重团队的紧密配合,学生的学习成绩需要合力提高;三是执行结果的不确定性,由于教师的执行力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不学,我们累死百搭;学生发挥失常,我们欲哭无泪。
基于学校执行力的特殊性,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执行力,获取优秀的执行结果,就要做到:一、拒绝借口,这是提高执行力的基本前提。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找借口是世界上最容易办到的情况,也是我们不能成功的重要思想根源。
想写篇论文,借口自己没时间;想搞小课题研究,借口自己不可能;考试成绩不好,借口生源不均、学生发挥失常。
二、马上行动,这是提高执行力的核心关键。
斩马谡与执行难(一)
斩马谡与执行难(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执行本身就是战略,反之亦然执行是目前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比起国外企业,执行难题更让中国企业老总们头痛不已,因为国内企业的职业化水平远比国外低,这就使执行难题愈加难以解决。
为什么执行会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我的看法是,执行之所以难,首先在于它长期被忽视,而它之所以长期被忽视,原因又在于“执行”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找到自己的逻辑起点。
我们在总结大多数“执行”错误时,简单地把错误归于执行一方,而没有真正找到执行难的“元凶”。
诸葛亮斩马谡是中国企业家经常引用“执行难”的例子。
马谡因为没有执行诸葛亮的战略安排而葬送街亭,从而使诸葛亮丧失战略要地。
在总结自己这一失误时,诸葛亮痛心疾首,后悔没听先帝之言而重用马谡,因为先帝刘备早就对他说了,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从此,马谡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典型,成了空有理论没有执行力的代表,诸葛亮的失误也被简单地归于“用人不当”。
但是,这个故事却经不起推敲。
因为我们看不到马谡怎么就没有执行力了,难道马谡不执行诸葛亮的计划就一定没有执行力?如果我们一定要判定马谡“只知兵书,不懂实践”,就必须先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诸葛亮的规划“绝对正确”。
所以马谡只要遵守诸葛亮的计谋,倚山安营扎寨死守,就算“有执行力”,否则就是“没有执行力”。
但问题是,凭什么说诸葛亮就绝对正确呢?是因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是因为诸葛亮是主帅,马谡是将,“将”只能按既定的“计谋”行事,否则就有执行问题?在“三国”整本书中,大多数时候都假定诸葛亮“神机妙算”,是不会错的,所以这才有马谡按“兵书”照本宣科,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但诸葛亮真有资格斩马谡吗?从逻辑上讲,他们两人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在诸葛亮那里的逻辑是:我的计谋是正确的,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街亭就可以守住。
而在马谡那里的逻辑是:兵书上的计谋是正确的,只要按兵书写的做,街亭就可以守住。
唯一的区别是,书中假定诸葛亮是“神”,有妙算,马谡则“言过其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执行力——《强势执行力打造》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 [2009-11-13]
以前总听过或看过诸如按政策执行、按制度执行、按计划执行等等之类的言语或文字,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执行?执行与执行力之间有何区别?参加《强势执行力打造》培训后才明白:执行就是将目标变成结果的行动,执行力就是将目标变成结果即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和手段。
说得更明白一点,执行就是有效地利用资源去完成既定目标的具体过程,是效果与效率的统一;而执行力就是制定方针、目标,方式、方法,如何去贯彻落实,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段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这也是一个关于执行力方面的典型案例。
司马懿领兵攻打蜀国,先攻蜀国粮草要道“街亭”。
为了建立自己的不朽功业,马谡主动请战,并立下军令状。
在出战前,诸葛亮交待马谡在“街亭”要围山安营扎寨,只要照办,保证高枕无忧。
但当马谡到达“街亭”并查看地形后,没有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布兵,而是生搬兵书,在山上安营扎寨。
结果被司马懿围山而断其水源,最后丢失蜀国粮草要道“街亭”且几乎是全军覆没。
马谡曾经作为参谋辅佐诸葛亮出谋划策,为蜀国立下了很多功劳,但按照当初立下的军令状且为了振军威,诸葛亮只有“挥泪斩马谡”,最后落到一个悲惨的下场……
我们知道,马谡在蜀国地位主要是作为一名参谋辅佐诸葛亮,为其出谋划策,按照现在来说就是中层管理者,而非高层领导者。
因此,在“街亭”事件中,马谡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角色定位错误,即没有定好自己的位置。
作为中层管理者,他的主要职责就是按照高层领导的指令坚定不移地执行,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不是随意更改高层领导的指令且还未完成。
对他来说,首先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职权范围,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应当干些什么及怎样去干;对于和上司可能发生矛盾的地方,一定要本着服从上级、有益工作的原则,认真对待。
同时,上司处于统领全局、协调指挥的位置,对整个组织的工作进行决策,而这些决策需要中层不折不扣地去付诸实施,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在“街亭”事件中,马谡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目标错误。
在出兵前,诸葛亮交待马谡的主要任务是“守住街亭”而非“大败魏军”。
马谡以前一直在蜀国担当诸葛亮的参谋,在大帐内出谋划策,虽然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但还未进入蜀国的高层,因此他非常想借此次机会亲自领兵大败魏军而确定自己在蜀国的地位,从而建立自己的不朽功业。
不论马谡采用什么样的战术,即使是与诸葛亮的战术完全相反也没关系,只要他完成“守住街亭”的任务就行。
然而,马谡恰恰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了大错,他背离了自己的使命,将高层制定的“守住街亭”目标变成了自己的“大败魏军”目标,结果造成自己几乎是全军覆没,大败而归。
中层的职责是什么?就是紧紧围绕上司制定的战略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将其细化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使它们与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
同时,通过中层来领导其下属实现部门目标,从而使组织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在“街亭”事件中,马谡怎么去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做法是否是在为“守住街亭”这个根本目标服务。
显然,通过马谡在“街亭”事件中的想法及做法可以看出,他的做法不是为了“守住街亭”这个根本目标服务,而是想打败魏军后建立自己的功业,并非想着为蜀国占据有利的地势。
所以,马谡的做法就背离了组织也就是诸葛亮制定的战略目标,从而导致溃败。
在“街亭”事件中,马谡犯的第三个错误就是心态不正。
当马谡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布军要求围山安营扎寨,而是在山上安营时,副将王平努力劝阻他一定要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布军。
但马谡却依仗自己熟读兵书,经常为诸葛亮出谋划策并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从而狂妄自大,不听从王平的劝告,按照兵书上所写的“先置死地而后生”,坚决将大军部署在山上。
同时,在心
理上过于渴望成功,非常想尽快击败魏军,使得个人情感左右了自己的理智,蒙蔽了自己的判断力,最后导致惨败。
任何组织或个人在经过不懈努力、奋斗后,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或愿望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赢得成功,从而获得与付出相等的回报。
而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由许多因素相互掺合在一起来决定的,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在这三者之中,我认为,“人”才是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无论多么优秀的战略策划、多么完善的规章制度,都必须通过“人”的有效执行才能得以显现。
“战略可以复制,差别在于执行”。
导致马谡惨败的原因,就在于马谡没有按照诸葛亮制定的战略目标有效地去执行,简单地说,也就是在执行“守住街亭”这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马谡没能完全做到“不折不扣”,没有很好地判断当时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而是生搬硬套兵书中的类似战略,按照自己的战略思想去排兵布阵。
结果,在最后虽然做了事但效果不好,大败而归,所谓“吃力不讨好”,正是这个道理。
因此,要想在组织中获得发展、赢得成功,关键在于自己的执行力,而判断执行力高低的标尺就是执行的有效性,所以说,赢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司的指示坚决地执行。
通过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典型案件进行分析后,我认为:首先,作为高层的诸葛亮,对于“街亭”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明明知道马谡只有纸上谈兵之能,而无领兵打仗的实际经验,只是参谋而非将才,但在马谡苦苦相求并立下军令状的情况下,仍然让他领兵去执行如此重大而关系蜀国以后命运的关键任务。
所以说,诸葛亮对于“街亭”事件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
其次,作为中层的马谡,他所犯的错误在上面已作了分析。
那他要怎样才能守住“街亭”呢?我认为,首先就应该认清自己在此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要坚决定不移地、不折不扣地执行诸葛亮交待的任务,也就是“守住街亭”。
也许在最后可能因敌我实力悬殊而没有守住,但只要按上级的要求执行,即使丢了“街亭”但性命无忧。
然后,如果马谡按照自己的思想守住了街亭,虽然他立了功,但作为高层来说,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他不能容忍马谡擅自更改自己的决定。
即使马谡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但诸葛亮仍然会对他进行处罚,但最多是将功补过,可这样就保住了马谡的命。
而作为企业的中层,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认为:
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
在企业中,中层可以在自己的职责权限范围内作出决策,可以直接领导着自己的团队去实现目标,这样很可能会产生一种领导者的优越感。
但是,作为中层,始终不可忘记:自己也只是“打工者”,只是在为组织、为企业服务。
中层是“劳心者”,正如孟子所说的“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中层不是做官,而是引导教育别人把事情做好的人,要用讲理、注意理性、身临其境的方式管人治事。
二、良好的工作态度决定执行力的高低。
执行力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说得更明白点,执行力就是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认真的工作状态,是贯穿工作全过程的对待本职工作的理念和奉献精神。
在实际工作中,当执行某项任务时,各级各部门在分解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或思想松懈、工作懈怠,或认识不到位、传达不准确,或自以为是、自
作主张等等人为因素,最终造成执行的结果出现走样甚至变质。
因此,要提升执行力,我们就必须要端正工作态度,摈弃一些固有的、错误的观念和陋习,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任何工作都没有绝对的难易之分,区别只在“认真”与否,是否在用心做事。
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是提高执行能力的关键。
作为一名中层,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提高新技能,使自己具备落实执行力的能力;而且,要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使自己负责的工作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在工作中,还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找到工作的切入点,集中精力在短时间内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机制分厂副厂长周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