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概率统计电子教案
概率与统计教案
概率与统计教案教案标题:引入概率与统计教学目标:1. 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 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1.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2. 统计的概念和应用3. 概率与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概率与统计的抽象概念理解2. 概率与统计的计算方法掌握教学准备:1. 教材:概率与统计相关章节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器、白板、彩色笔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概率与统计的概念,如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感受到概率与统计的存在和应用。
二、概率的介绍(15分钟)1. 通过实例引入概率的概念,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如概率的定义、概率的计算公式等。
3. 给学生举例让他们自己计算概率,加深理解。
三、统计的介绍(15分钟)1. 通过实例引入统计的概念,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 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如数据的分类、频数、频率等。
3. 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数据让他们进行统计分析,加深理解。
四、概率与统计的应用(15分钟)1.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讲解概率与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医学统计等。
2. 给学生一些案例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概率与统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例和练习加深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的理解。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教案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教案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总安排学时:90本章学时:14第一讲:随机事件及其运算教学内容:引言、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事件之间的关系及运算、事件之间的运算规律。
教学目的:(1)了解概率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应用领域;(2)深刻理解随机试验、基本事件、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一个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基本事件和有关事件的表示方法。
(3)深刻理解事件的包含关系、和事件、积事件、互斥事件、互逆事件和差事件的意义;掌握事件之间的各种运算,熟练掌握用已知事件的运算表示随机事件;(4)掌握事件之间的运算规律,理解对偶律的意义。
教学的过程和要求:(1)概率论的研究对象及主要任务(10分钟)举例说明概率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与高等数学和其它数学学科的不同之处,简单介绍概率论发展的历史和应用;(i)概率论的研究对象:确定性现象或必然现象:在相同的条件下,每次观察(试验)得到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现象。
例:向空中抛掷一物体,此物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必然下落;例: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100℃必然会沸腾等现象。
随机现象或偶然现象:在相同的条件下,每次观察(试验)可能出现不同结果的现象。
例:在相同的条件下抛一枚均匀的硬币,其结果可能是正面(分值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重复投掷,每次的结果在出现之前都不能确定;例:从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灯泡的寿命等现象。
(ii)概率论的研究任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是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
(iii)概率论发展的历史:概率论起源于赌博问题。
大约在17世纪中叶,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Pascal)、费马(fermat)及荷兰数学家惠更斯(C•Hugeness)用排列组合的方法,研究了赌博中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随着18、19世纪科学的迅速发展,起源于赌博的概率论逐渐被应用于生物、物理等研究领域,同时也推动了概率理论研究的发展. 概率论作为一门数学分支日趋完善,形成了严格的数学体系。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教案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2)了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3)学会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感受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 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
3. 概率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概率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概率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软件操作: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率统计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解决,并撰写解答报告。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运用能力,鼓励创新和独立思考。
4. 软件操作:评估学生的数学软件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大学概率统计教案
课程名称:概率与统计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学时:共16学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概率论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概率论基础(8学时)1.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2学时)- 随机事件的定义与分类-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 伯努利概率2.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4学时)- 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 常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3. 第三章数字特征与大数定律(2学时)- 数学期望与方差-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第二部分:统计学基础(8学时)1. 第四章统计描述(2学时)- 统计数据的类型与收集- 集中趋势的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 离散趋势的度量:极差、四分位数、方差2. 第五章假设检验(4学时)-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单样本假设检验:均值检验、比例检验- 双样本假设检验:独立样本检验、配对样本检验- 方差分析(ANOVA)3. 第六章回归分析(2学时)- 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系数的估计与检验- 回归分析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概率论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4.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概率论与统计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系统讲解概率论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数学概率统计教学教案
数学概率统计教学教案教案教案一:概率与统计导论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概率与统计问题。
一、教学内容:1.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a. 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b.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c. 事件的复合与互斥关系2. 统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a. 统计的定义及其性质b.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c.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1. 教师引入概率与统计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2.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a. 教师介绍概率的定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概率的含义。
b. 教师讲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与练习。
c. 教师引入事件的复合与互斥关系,让学生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与练习。
3. 统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a. 教师介绍统计的定义,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
b. 教师讲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c.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相关技巧。
1. 情景导入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的兴趣与思考。
2. 演示法: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实例讲解与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与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2. PowerPoint课件:概率与统计导论3. 板书:重点概念与公式五、教学评估:1. 布置课后练习,检测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指导与反馈。
3. 学生互相交流与讨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二: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概率分布以及相应的统计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参考)概率统计教案
(参考)概率统计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基本概念1.1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介绍概率的定义,理解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如概率的非负性、概率的和为1等。
1.2 事件的分类了解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等概念。
学会用树状图、列表等方法列举事件。
1.3 条件概率与随机变量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区别。
第二章:随机变量的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学习概率质量函数的定义,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性质。
学习常见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2.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理解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
学习常见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等。
2.3 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引入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的性质。
学会计算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值。
第三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3.1 期望的定义与计算理解期望的定义,掌握期望的计算方法。
学会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量的期望。
3.2 方差的定义与计算理解方差的概念,掌握方差的计算方法。
学会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量的方差。
3.3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了解协方差的概念,掌握协方差的计算方法。
理解相关系数的定义,学会计算相关系数。
第四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4.1 大数定律学习大数定律的定义,理解其意义。
学会运用大数定律进行推断。
4.2 中心极限定理学习中心极限定理的定义,了解其应用范围。
学会运用中心极限定理进行推断。
第五章:概率统计的应用5.1 抽样调查与估计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学会设计简单的抽样方案。
学习估计量的定义,掌握常用估计量的计算方法。
5.2 假设检验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学会构造检验统计量。
学习常见假设检验方法,如Z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等。
第六章:样本空间与概率分布6.1 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样本空间是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概率统计电子教案
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
01
边缘分布函数
二维随机变量(X,Y)中,X或Y自身的分布函数称为边缘分 布函数,即$F_X(x)=F(x,+infty),F_Y(y)=F(+infty,y)$。
02 03
边缘概率密度与边缘分布律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概率密度为$f_X(x)=int_{infty}^{+infty}f(x,y)dy,f_Y(y)=int_{infty}^{+infty}f(x,y)dx$;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律为 $p_i^X=sum_{ j=1}^{infty}p_{ij},p_j^Y=sum_{i=1}^{inft y}p_{ij}$。
设(X,Y)是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为$f(x,y)$,则$Z=max{X,Y}$和$W=min{X,Y}$的分布函数分 别为$F_Z(z)=F_X(z)F_Y(z)$和$F_W(w)=1-[1-F_X(w)][1-F_Y(w)]$。
04 随机变量数字特征与极限 定理
数学期望与方差计算
数学期望概念及性质
矩估计与最大似然估计原理
矩估计
基于样本矩与总体矩相等的原理,用样本矩作为总体矩的估计量, 进而求得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最大似然估计
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情况下,选取使得样本出现概率最大的参数值 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最大似然估计的求解
通常通过求导数、解方程组等方法来求解最大似然估计量。
假设检验基本思想与步骤
数学期望与方差的计算
数学期望是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值”,具 有线性性质,即对于任意常数a,b和随机变 量X,Y,有E(aX+bY)=aE(X)+bE(Y)。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可以通过求和的方 式计算数学期望和方差;对于连续型随机 变量,则需要通过积分的方式计算。
[理学]概率统计教案
1. 了解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关系。
2. 掌握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随机现象与概率1.1 随机现象的定义1.2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1.3 概率的定义与性质2. 基本的概率计算2.1 排列与组合2.2 互斥事件概率计算公式2.3 独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2.4 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概率统计》等相关教材或教参。
2. 课件或黑板:制作相关课件或准备黑板,用于展示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3. 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学生自主学习。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随机现象,引出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随机现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等基本概念。
3. 讲解概率的定义与性质:讲解概率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可加性、单调性等。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作业布置: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续)5.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5.1 大数定律的定义与意义5.2 中心极限定理的定义与意义七、教学内容(续)6. 描述统计6.1 统计量度6.2 频数与频率分布6.3 图表法八、教学内容(续)7. 概率分布7.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7.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九、教学内容(续)8. 统计推断8.1 估计理论8.2 假设检验十、教学内容(续)9. 贝叶斯统计9.1 贝叶斯定理9.2 贝叶斯推断十一、教学内容(续)10. 应用统计分析10.1 回归分析10.2 方差分析十二、教学内容(续)11. 非参数统计11.1 非参数检验11.2 非参数估计十三、教学内容(续)12. 统计软件应用12.1 R软件简介12.2 Python软件简介十四、教学内容(续)13. 实际问题案例分析13.1 案例一:彩票中奖概率计算13.2 案例二:产品质量检验十五、教学内容(续)14. 课程总结与复习14.1 概率统计的主要概念与方法14.2 概率统计在各领域的应用十六、教学内容(续)15. 课程作业与拓展阅读15.1 作业布置15.2 拓展阅读推荐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参考)概率统计教案
(参考)概率统计教案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概率统计的深入内容奠定基础。
二、随机事件与概率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1)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分类(2)概率的基本性质和计算公式(3)常用概率分布及其计算方法3. 教学活动:(1)讲授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分类(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3)小组讨论: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三、统计量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统计量度的概念,掌握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主要统计量,能够运用这些统计量分析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1)统计量度的概念(2)位置量度:众数、中位数(3)数值量度:均值、方差、标准差3. 教学活动:(1)讲授统计量度的概念(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主要统计量(3)小组讨论:运用统计量度分析实际问题四、概率分布与统计推断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常见概率分布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了解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推断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1)概率分布的概念和分类(2)常见概率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Poisson分布等(3)统计推断:估计、假设检验3. 教学活动:(1)讲授概率分布的概念和分类(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概率分布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小组讨论:运用统计推断解决实际问题五、总结与展望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概率统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概率统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概率统计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总结本章所学内容,分析概率统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展望概率统计的发展趋势。
概率与统计电子教案 (9)
序
言
概率论是研究什么的?
第一章 概率论基础知识
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古典概型与概率 频率与概率 条件概率、独立性
1.1 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1.1.1 随机试验(简称“试 验”) 随机试验的特点(p2) 1.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2.试验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但能确定所有的可能结果; 3.一次试验之前无法确定具体是哪种结果出现。 随机试验可表为E
4. (p5) :A-B称为A与B的差事件,表示事件A发 生而B不发生 思考:何时 A-B=?何时 A-B=A?
5.
(p5) :AB=
6.
(p5) AB= S, 且AB=
记作B A,称为A的对立事件; 易见A B A B
u事件的运算(p6)
1、交换律:AB=BA,AB=BA 2、结合律:(AB)C=A(BC), (AB)C=A(BC) 3、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4、对偶(De Morgan)律:
1.1.4 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p4)
1.包含关系(p4)“ A发生必导致B发生”记为AB A=B AB且BA.
(p5)
2’n个事件A1, A2,…, An至少有一个发生,记作
i 1
Ai
n
3.
(p5) :A与B同时发生,记作 AB=AB
3’n个事件A1, A2,…, An同时发生,记作 A1A2…An
A B A B, 可推广 AB A B
A
k
k
A
k
k
,
A
k
k
A
k
k
.
随 机 试 验
样本空间
概率与统计电子教案 (21)
例3 设XU(0,1),求Y=ax+b的概率密度.(a≠0)
例4.设XU(-1,1),求Y=X2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
注3 若X~fX(x) ,y=g(x)关于X分段严格单调,且 在第i个单调区间上,反函数为hi(y),则Y=g(X)
的概率密度为
m
fY ( y ) f X [hi ( y )] | hi( y ) | i 1
0
0 y 1 1 y 0
其它
1 1 y2 0
1 y 1 其它
阶段小结.
离散型——分布律 归一性
分布函数与分布律的互变 概率计算
0-1分布 二项分布B(n,p)
泊松分布P( )
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分布函数 归一性 概率计算 单调性
连续型——概率密度 归一性 概率计算
EX 设随机变量X服从[,2]均匀分布,求 Y=sin(X)的概率密度。
解:
hi y
1, 1 y2
i 1, 2,3
2
f X [hi ( y )] | hi( y ) |
i1
fY
(
y)
3
f X [hi ( y )] | hi( y ) |
i2
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的互变
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 均匀分布U(a,b)
正态分布N(a, 2)
指数分布E( )
阶段练习
一、填空: 1.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2,p)的二项分布,
随机变量Y服从参数(3,p)的二项分布,若 P{X 1} 5 , 则P{Y≥1}=
9 2.设随机变量X服从(0,2)上的均匀分布,则随
概率统计电子教案(19)
i 1
k
n
E(ˆk ) ciE(Xi ) ci
i1
i 1
因此, ˆ 成为 的无偏估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n
k
n
ci 1 ,且 D(ˆk ) ci2D(Xi ) ci2
i 1
i1
i1
n
在约束条件 ci 1 (为了保证 ˆ 具有无偏性)下,
i 1
当且仅当 ci
1 n
(i
1,, n)时,
D(ˆk )
1 k2
k i1
D(Xi )
1 k2
k
1 k
因此 k ,愈大 D(ˆk )愈小。从而,在这 n 个无偏估 计中, ˆ X 最有效,这个结论与直观认识是一致
的。因为当k<n时, 丢弃了一部分样本所提供的
信息。
例8.12(续) 对任意常数 c1,, cn ,
k
记 ˆ ci Xi。由于
lim
n
E[ˆ(
X
1
,
,
X
n
)]
那么称 ˆ ˆ( X1,, X n ) 为 的渐近无偏估计(量)。
由定理7.3知道,样本均值 X 是总体X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样本方差 S 2是总体X的方差的无偏估 计; Sn2 不是总体X的方差的无偏估计,但是一个渐
近无偏估计。
例8.10 设 (X1,, Xn )是取自正态总体 N(, 2)
ˆ 2
1 n
n i 1
X
2 i
与
S2
都具有相合性;例8.14中的无偏估计
ˆ
n 1 n
X (n)
与
2X
也都具有相合性,并且由
X (n)
n
ˆ
完整版)概率统计教学设计
完整版)概率统计教学设计概率统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概率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概率计算的方法和技巧;3.学会运用概率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概率计算的方法和技巧;3.概率分布和统计推断;4.概率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系统地介绍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实例法:通过举一些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统计的应用;3.探究法:组织学生参与思考和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4.讨论和展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概率的兴趣,引入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2.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展示概率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组织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搭建概率统计的实验场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5.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6.总结展示: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分享归纳概率统计的知识;7.深化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拓展概率统计的应用领域;8.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概率统计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估1.参与评估:记录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主动提问、回答问题等;2.实验评估: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作业评估:批改学生的作业,并给予相应的反馈;4.小组展示评估:评价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概率统计教材,供学生参考和研究;2.实验器材:准备适当的实验器材,包括纸牌、硬币等;3.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件展示和实例演示。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概率统计大学教师教案
课程名称:概率统计授课班级:XX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概率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
教学内容:1. 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2. 概率分布及其性质3.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4. 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5. 参数估计6. 假设检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概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新课导入1. 讲解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如概率、随机变量、随机事件等。
2. 通过实例讲解概率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
三、新课讲解1. 讲解概率分布及其性质,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等。
2. 通过实例讲解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四、课堂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2. 提出问题:如何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新课导入1. 讲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如样本、总体、估计、检验等。
2. 通过实例讲解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
三、新课讲解1. 讲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如单样本假设检验、双样本假设检验等。
2. 通过实例讲解假设检验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情况: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
3. 课堂提问情况: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概率与统计电子教案 (10)
定义 (p16)事件组A1,A2,…,An (n可为), 称为样本空间S的一个划分,若满足:
(i) n Ai S ; i 1
(ii ) Ai A j , (i j), i, j 1,2,..., n.
条件概率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若对随机试验E所对应的样本空间S中的每一 事件A,均赋予一实数P(A),满足:
(1) 非负性: P(A) ≥0; (2) 归一性: P(S)=1; (3) 可列可加性:设A1,A2,…, 是一列两 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则
P( A1 A2 … )= P(A1) +P(A2)+…. 则称P(A)为事件A的概率。
(1.4.1)
式(1.4.1)就称为事件A、B的概率乘法公式。
式(1.4.1)还可推广到三个事件的情形: P(ABC)=P(A)P(B|A)P(C|AB).
一般地,有下列公式:
P(A1A2…An)=P(A1)P(A2|A1)...P(An|A1…An-1).
例3 盒中有3个红球,2个白球,每次从盒中任取 一只,观察其颜色后放回,并再放
2.概率的性质
(1) P( ) 0
(2) 有限可加性:设A1,A2,…An , 是n个两两互 不相容的事件,则
n
P( A1 ... An ) P( Ai ) i 1
(3) 单调不减性:若事件AB,则P(A)≥P(B)
(4)减法公式 P(A-B)=P(A)-P(AB)
(5) 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事件A、B,有
例2(p14) 一盒中混有100只新 ,旧乒乓球,各有
红、白两色,分 类如下表。从盒中随机取出一
概率统计教案
概率统计教案现代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而概率统计作为一门重要的数学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教授概率统计知识,设计一份全面系统的概率统计教案至关重要。
一、课程背景与目的概率统计教学通常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概率统计,学生可以掌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等,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概率的基本概念- 事件、样本空间、概率的定义和性质等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的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等3. 统计参数估计- 样本、总体、点估计、区间估计等4.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检验类型、显著性水平等5. 实际问题应用- 实际问题的建模、数据收集与处理、概率统计方法的应用等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与示范- 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示范,向学生介绍概率统计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实践与演练- 安排实际问题的练习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与讨论-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合作,共同进步。
四、评价与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 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 考察学生对概率统计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大作业-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一份概率统计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概率统计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对概率统计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概率统计知识。
以上是关于概率统计教案的一份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促进概率统计教学水平的提高。
概率与统计电子教案 (6)
ˆ g( x1 ,, xn )称为 的估计值 ,
10
二、矩估计法(简称“矩法”) (p120)
关键点:1.用样本矩作为总体同阶矩的估计,即
若 k
E ( X k ), 则 k
1 n
n i 1
X
k i
.
若k E
本取到样本观察值的规律,因而可以用样本观察值
去推断总体 7
二、统计量
定义: (p113)称样本X1, … ,Xn 的函数 g(X1, … ,Xn )是总体X的一个统计量,如果
g(X1, … ,Xn )不含未知参数
几个常用的统计量 :
1. 样本均值
X
1 n
n i 1
Xi ,
2.
样本方差
S2
16
a=0,b=1,n=10 x=unifrnd(a,b,n,1) m=mean(x) b2=0 for i=1:n b2=b2+(x(i)-m)^2 end ae=m-sqrt(b2*3/10) be=m+sqrt(b2*3/10)
x= 0.9501 0.2311 0.6068 0.4860 0.8913 0.7621 0.4565 0.0185 0.8214 0.4447
1
引言
数理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 怎样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 以对所考察的问题作出推断或预测,并为采取一
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
几个实际问题:
1. 估计产品寿命问题: 根据用户调查获得某品牌洗衣 机50台的使用寿命为,5,5.5,3.5,6.2,……..。根 据这些数据希望得到如下推断: A.可否认为产品的平均寿命不低于4年? B.保质期设为多少年,才能保证有95%以上的产品 过关?
概率统计电子教案(5)
一般地,对实数轴上任意一个集合S,如果S对 应的样本点构成一个事件A,即
{ : X () S} A 那么,我们便用{X S} 来表示事件A,用 P(X S) 来表示事件A的概率P(A)。
这里要注意,集合S不一定是一个区间。在本课 程范围内,S常常取作一个区间(包括单点集)或若 干区间之并。
泊松分布和二项分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下面
我们给出一个定理:
定理2.1 (泊松定理) 设 npn 0,0 pn 1 。 对于任意一个非负整数k:
lnim
n k
pn
k
(1
pn )nk
e
k
k!
定理的证明在此略去。
例3 分析病史资料表明,因患感冒而最终导致 死亡(相互独立)的比例为0.2%。试求,目前正在患 感冒的1000个病人中:
四、超几何分布
设在N件产品中有M件不合格品,从这批产品中
随机地抽取n件产品作检查,则在这n件产品中出现
的次品数X的取值为 X {0,1,2,, n},则X的概率函
数为
P( X
k)
M k
N n
M k
,
0 k n N,k M
N n
通常称X服从参数为N, M, n的超几何分布。
其实,这种抽样检查方法实质上等价于无放回抽 样。如果我们采用有放回抽样的检查方法,那么这 等价于n重贝努利试验,即n件被检查产品中不合格
P(X 2) 0.384 P(X 3) 0.512
这样,X的概率函数为
X 0123 Pr 0.008 0.096 0.384 0.512
在上例中,如果我们要求“他至少有2次罚球命 中”的概率,那么这个概率为
P(X 2) P(X 2) P(X 3) 0.8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和揭示随机现 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二、随机试验
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进行研究,就需要对随 机现象进行重复观察,我们对随机现象的观察就 称为随机试验。 满足以下三个特点:
(1) 在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 (2) 试验前就能确定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且结果不止一个; (3) 试验前不能确定到底会出现哪一种结果。
五、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设 S 为样本空间,A、B 为两个事件(即
(A S,B S)
1.包含关系与相等关系:
定义:若事件 A 发生必导致事件 B 发生,则称事
件 A 包含于事件 B,记为 A B 。
例如,A=出现 4 点,B=出现偶数点,则有 A B
若 A B 且 B A ,即 A B ,则称事件 A 与
概率论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将古典概型作 为概率来研究的,直到1812年拉普拉斯在他的著作 《分析概率论》中给出概率明确的定义,并且还建 立了观察误差理论和最小二乘法估计法,从这时开 始对概率的研究,实现了从古典概率论向近代概率
概率论在二十世纪再度迅速发展起来,则是由 于科学技术发展迫切地需要研究有关一个或多个 连续变化着的参变量的随机变数理论即随机过程 论,1906年俄国数学家马尔可夫(1856-1922) 提出了所谓“马尔可夫链”的数学模型对发展这
我国概率论发展简介
我国的概率论研究起步较晚,从1957年开始, 先驱者是许宝马录先生。1957年暑期许老师在北 大举办了一个概率统计的讲习班,从此,我国对 概率统计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在概率与数 理统计是数学系各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工 科,经济类学科学生的公共课,许多高校都成立 了统计学(特别是财经类高校)。近年来,我国 科学家对概率统计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1657年惠更斯也给出了一个与他们类似的解法。
在他们之后,对于研究这种随机(或称偶然)现 象规律的概率论做出了贡献的是伯努利家族的几位 成员,雅各布-伯努利给出了赌徒输光问题的详尽 解法,并证明了被称为“大数定律”的一个定理
(伯 努利定理)这是研究偶然事件的古典概率论中极其 重要的结果,它表明在大量观察中,事件的频率与 概率是极其接近的,历史上第一个发表有关概率论 论文的人是伯努利,他于1713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极 限定理的论文。
三、样本空间
定义:随机试验E的所有结果构成的集合称为E的样 本空间,记为S,样本空间的元素,即E每个结
例: 果为基本事件或样本点。 ➢ 一枚硬币抛一次 S={正面,反面}; ➢ 记录一城市一日中发生交通事故次数 S={0,1,2,…}; ➢ 记录某地一昼夜最高温度x,最低温度y S={(x,y)|T0≤y≤x≤T1}; ➢ 记录一批产品的寿命x S={ x|a≤x≤b }
n
A1 A2 An 或 Ak 。 k 1
“可列个事件 A1, , An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
事件为这可列个事件的和,记为
A1 A2 An 或 Ak k 1
3.事件的积(或交): “A发生且B发生”或者说“A与B同时发生”
称为事件 A 与 B 的积(或交),记为 AB 或 A B 。
四 随机事件
一般我们称S的子集A为E的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当且仅当A所包含的一个样本点出现时,称事件A发生。
例:观察89路公交车浙大站候车人数,S={0,1,2,…};
记 A={至少有10人候车}={10,11,12,…}S, A为随机事件,A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注:
基本事件的全体组成的样本空间; 随机事件由若干个基本事件构成,它是样本空间的子集 样本空间S包含所有的样本点,则每次试验S总是发生, 故又称S为必然事件。 为方便起见,记Φ为不可能事件,Φ不包含任何样本点。 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性事件。
概率统计
四川警察学院
内容与学时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第五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参数估计 第七章 假设检验
概 29 率学 论时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 19
理 统 计
)
学 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简史
概率论被称为“赌博起家”的理论
一 理论做出贡献的还有柯尔莫哥洛夫(俄国)、费 勒(美国);1934年俄国数学家辛钦又提出了一 种在时间中均匀进行着的平稳过程的理论。随机 过程理论在科学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开始建立 了马尔可夫过程与随机微分方程之间的联系。
1960年,卡尔门(1930—英国)建立了 数字滤波论,进一步发展了随机过程在制 导系统中的应用。概率论的公理化体系是 柯尔莫哥洛夫1933年在集合论与测度论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使概率论有了严 格的理论基础。
事件 B 相等。
如右图:
B
S
A
A B
2.事件的和: “事件 A 与事件 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称为 A 与 B 的
和(或并),记 A+B 或 A B 。
或者说:A 发生或 B 发生就称为 A+B。
如图所示:
A+B
A
B
类似地,称“事件 A1, , An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的事件为这 n 个事件的和,记为: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 随 机 事 件
一、随机现象 1.必然现象与随机现象
必然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某种结果的 现象。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某种结果, 也可能不出现那种结果的现象。
随机现象的结果事先不能预知,初看似 乎毫无规律的,然而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其 结果又具有统计规律性。
AB
如图所示:
A
B
也可说成A与B都发生。
类似地,称“事件 A1, , An 中同时发生”的事
件为这 n 个事件的积,记为:
n
A1 A2 An 或 Ak 。 k 1
“可列个事件 A1, , An ,…同时发生”的事件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