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春浙教版语文五下《两块银元》word教案2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两块银元》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两块银元》

作为小学语文五年级的阅读教案,《两块银元》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

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经历,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真正意义上的友谊,为学生们进行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材。

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赶路时误拿了一个陌生男孩的两块银元,后来,当她知道这两块银元是男孩为了给父亲治病而卖掉的时候,便立即想拿回去。

但是,当她找到男孩时,却发现男孩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

女孩很是想找回这两块银元,于是她决定去找一个叫做田大妈的老人帮助她。

在田大妈的帮助下,女孩终于找到了男孩,把钱还给了他。

在这个过程中,女孩深刻地体验到了友谊和人性的复杂。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人性是复杂的。

有时候,我们觉得一些人很坏,但实际上,他们可能也有他们的苦衷。

我们不能轻易地去评论别人的好坏,而应该去了解他们。

孩子们可以学到真正的友谊的含义。

真正的友谊不能仅仅基于利益,而应该建立在双方深入了解彼此的基础上。

孩子们还可以学到,善良和诚实是值得推崇的品质,这些品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落实。

为了更好地学习这篇文章,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教学策略。

老师可以在进行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语调和情感。

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老师可以问孩子们:“你们认为女孩为什么要去找那个叫做田大妈的人呢?”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了解铜元对于当时百姓的重要性和用途等等。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案《两块银元》是一篇非常好的教材。

通过这篇故事的阅读和思考,孩子们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启示,在培养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年级下册教案两块银元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教案两块银元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教案两块银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两块银元》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这一事情发展的曲折过程,反映了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关心群众、严守纪律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军民鱼水之情。

二、教学目标1、感受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时期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情谊。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

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造句。

3、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三、教学重点1、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的深情。

2、借助课题,结合相关的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按照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五、教学安排;3课时第1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

第2课时:深入学习课文第2、3、4段,感受人物的感情,体会人物的品质。

第3课时:复习巩固词句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按顺序复述课文。

六、教学思路教学这篇课文,我主要采用自读质疑读议(解疑)的教学方法。

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直奔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读后质疑。

学生主要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A、盼头是什么意思?B、孙老汉为什么要感动得热泪盈眶?C、这样的军队是指怎样的军队?D、为什么说有了这样的军队中国就有盼头了?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就是希望的意思。

其他几个问题是学习这篇课文要研究的主要话题,而且这几个问题必须联系全文才能理解。

在这三个问题中,最关键的是要研读好问题孙老汉为什么要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读懂了这个问题,另外两个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

因此,我就抓住这一问题,统领全文,展开教学。

首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第2、3、4段,大致了解其中的原因。

由于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学生能了解其原因。

一是孙老汉打碎茶壶,两位首长自掏腰包赔银元。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资料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资料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理解12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3个词语造句.2.会把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3.感受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时期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情谊。

4.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重点把课后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教学难点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全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脉络,结合习题1中的(1),重点教学第二段。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1.揭题:两块银元。

提问:“银元”指什么?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怎样想呢? (学生讨论) (为什么以“两块银元”为题? “两块银元”与哪些人有关? “两块银元”能说明什么问题?大家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学课文。

(一)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划出新词①按字的音、形、义的要求学会生字:②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新词。

2.根据“塞银元一缝银元一还银元”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注意读准:翘舌音;承(chéng),平舌音:损2.你是怎样理解新词语的。

(学生讨论,再提出不理解的)。

3.填空:课文可分段,是按的顺序分段的。

(先填空,再讨论段落的起讫。

)四、讲读课文。

1.轻声自由地读第—段。

(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想—想第2句话的作用;(引出两块银元的故事) 老师简介背景: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为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自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两块银元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两块银元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两块银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以课文《两块银元》为载体,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其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的大意。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的大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寻找课文中关键词,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导入主题。

2. 预习讲解(10分钟)在导入过程中,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故事。

3. 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按照课文的顺序阅读,理解每一段的意思,并记录下来。

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各自的理解,最后整合各组的理解,形成全班共同的理解。

4. 语言点解释(15分钟)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确保学生能理解并正确运用。

5. 课文分析(10分钟)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6. 写作训练(25分钟)指导学生按照创作要求,展开写作训练。

通过互相修改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7. 总结反思(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课文《两块银元》2.板书、黑板、白板3.笔、纸六、教学评估1.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七、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背后的哲理和价值观,开展相关的主题探讨和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意识和写作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反馈,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

《两块银元》 之二

《两块银元》 之二

《两块银元》之二《两块银元》教学设计之二海宁市紫微小学许晗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

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造句。

2、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质疑→读议(解疑)→说练”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启发式为中心的“读读、议议、说说”的教学方法,在读议、理解过程中穿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关注课文的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同时,避免把课文上成空洞的说教课,政治思想课。

应把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读懂课文,掌握方法,达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悟两位首长乃是共产党领导人高尚人格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严守军纪、关爱群众、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才使“军爱民,民爱军”,“军民一条心”,才使自己的政党有了极强的凝聚力,使自己的战斗部队坚不可摧,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才使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二十八年,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推翻了腐朽黑暗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人民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教学重点】1、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的深情。

2、借助课题,结合相关的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按照“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第一教时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1、出示两块银元,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银元,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钱币。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块银元有关,围绕这两块银元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记记生字的字形,想想新词的词义。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故事为《两块银元》,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故事情节:–农民老白少了两块银元;–小山泉捡到了这两块银元;–小山泉在路上偶遇了老白,主动还给了老白;–老白感激小山泉,两人成为好朋友。

2.语文知识:–掌握“替人分忧”、“幸亏有你”、“善良”等语言表达;–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友谊。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友谊;2.掌握“替人分忧”、“幸亏有你”、“善良”等语言表达,并能在实践中运用;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友谊;2.教学难点:如何掌握“替人分忧”、“幸亏有你”、“善良”等语言表达,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教学过程1. 情境渲染开口说一个小故事:小明在操场上丢了一颗口香糖,他的同桌小李发现了并主动帮他捡了起来,小明本来很难受,但小李的一举动让他觉得很温暖。

请问这两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很好的事情?为什么?通过情境渲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以打开课文为切入点,简单地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心态,体会他们之间的感情,进而引导学生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友谊。

3. 语言表达通过课文中出现的“替人分忧”、“幸亏有你”、“善良”等语言表达,结合情境和角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1.学生模仿老白和小山泉的话语,感受角色情感,并掌握语言表达;2.教师给学生一些反义词或近义词,让学生比较,掌握语言表达的用法;3.对学生进行开放性提问,从中得到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和表达;4. 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性和友谊的珍贵,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提高,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课堂作业1.在小组内讨论,思考自己为他人分忧、帮助别人的经历,并写下来;2.选择一句课文中的语言表达,仿写一段自己的话语并分享。

春浙教版语文五下《两块银元》word教案2

春浙教版语文五下《两块银元》word教案2

16两块银元一、教材分析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曲折过程,反映军民鱼水之情。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上把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这一段时间称为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个大战役的巨大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力。

课文分四段。

第一段简要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第二段写孙老汉给刘司令和邓政委沏茶不小心打碎了茶壶,邓政委给他两银元叫他再买一把。

第三段写孙老汉。

本文是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落实本单元阅读训练目标:回答课后问题,再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也是本册书阅读训练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1.会把课本习题1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2.学会4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小盈眶”造句。

3.感受到刘伯承司令和邓小平政委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深厚情谊。

4.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复述课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回答课后习题的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第6自然段中孙老心中念叨的话,懂得我军纪律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时,做到意思完整,语句通顺。

四、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单元“学习提示”,根据课后习题1填表,初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1.介绍时代背景,揭题,认识主要人物。

1948提9月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主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役的巨大胜利,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力。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

所以,历史上把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这一段称为中国解放战争时期。

两块银元浙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两块银元浙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如母子俩的生活状况、心理活动等,理解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善良的品质。
3.细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如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课前的引导问题进行讨论。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在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4.反馈指导: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3.问题解答:针对学生的疑问,组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归纳
1.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母子俩的信念和品质。
2.提炼主题:让学生思考课文传递的主题思想,如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3.联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应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5.教学策略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我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案例分析法,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例,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五年级语文《两块银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两块银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两块银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落实本单元训练重点,借助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第三、四段,感受刘司令员、邓政委严守军纪的崇高品质和年军民鱼水般的情谊。

二、教学过程1、复习第一、二段,填空,再指名简要回答课后作业第二题的第一小题。

(1)孙老汉见两位首长(),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是()又是(),忙()了一壶茶送过去。

(2)刘伯承()劝他不要介意。

邓小平()拿出两块银元,()把银元()在孙老汉手里。

这句话说明()。

(3)茶壶是孙老汉打破的,刘伯承却说:你要帮助解放军遵守纪律嘛。

这是因为()。

2、归纳学习方法。

(1)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懂课文的?(2)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学习方法。

①自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思考课后作业题。

②紧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概括人物的品质。

③讨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上述学习方法学习第三段。

结合课后作业第二题中的第二小题,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在划出有关词句自读后,可按以下提示同桌讨论:(1)孙老汉是怎么送回银元的?你是怎么读懂的?重点词句是哪些?(2)老伴为什么埋怨孙老汉,埋怨的理由是什么?(3)理解本段中最后一句话:一次,这下,两位老人安心了。

引导学生思考:两位老人为什么这才安心,反映了两位老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读后全班交流,回答课后作业第二题中的第二小题。

4、学生自学第四段。

先默读第四段,再把下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写下来,然后参加小组讨论。

(1)刘伯承司令员发现缝在衣领里的银元时,两位首长是怎样再三嘱咐警卫员的?(2)再三嘱咐是什么意思?你从再三嘱咐中体会到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孙老汉手捧两块银元心里念叨着的句子,体会孙老汉为什么如此感动。

5、读懂学习提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借助课题想一想:这篇课文是如何围绕两块银元展开的?先用简要的词句写出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可对照课后作业第二题中的三个问题,结合起来思考。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两块银元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两块银元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两块银元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块银元》的故事情节;2.理解故事中的道德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真正的富有是指什么,促进学生对财富的正确认识;3.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分析故事的情节,掌握故事的主题;2.培养学生对财富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思考真正的幸福是什么;3.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2.如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表达更流畅、自然。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2.课堂讨论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财富是什么?有哪些财富?财富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对财富进行思考,并形成对财富的正确认识。

2. 导入教师介绍本课将学习的课文《两块银元》,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主题,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两块银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什么?”3. 学习内容1.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注意语音语调以及停顿等朗读技巧;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朗读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并通过课堂讨论展开思考;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理解“真正的财富”和“真正的幸福”概念,组织学生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进行发言。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形成对财富和幸福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5. 作业请学生写一篇五年级语文作文,主题为“真正的幸福”或“我的财富”,字数不少于300字。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对财富和幸福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两块银元两块银元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财富和幸福,让学生明白真正的财富和幸福来源于生活中的感悟和体验,而不在于金钱和物质。

浙教义务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两块银元

浙教义务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两块银元

浙教义务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两块银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银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掌握银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银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银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PPT;2.银元的图片或实物(可选);3.学生课前准备的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银元的基本知识。

探究(20分钟)1.展示银元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激发学生对银元的思考,提问:–银元是什么?–你知道银元的历史背景吗?–银元在历史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3.分组讨论,学生就上面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和表达。

4.随机选几组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阅读理解(3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中的《两块银元》,理解文中讲述的故事和人物。

2.学生分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如何?有哪些转折点和高潮?–故事中的银元对人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随机选择几组学生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拓展活动(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选择一个历史时期或事件,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该时期或事件与银元的关系,并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2.每个小组进行交流和展示,学生互相学习和评价。

总结归纳(10分钟)1.引导学生对探究和阅读理解的内容进行总结,思考以下问题:–银元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你从故事《两块银元》中学到了什么?–银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影响?2.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小学阅读课教案:《两块银元》

小学阅读课教案:《两块银元》

【导读】本文讲述了小学阅读课的精选教案《两块银元》。

文章从教案的背景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详细解析了这一教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同时,作者还结合教学实际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小学阅读教学工作。

一、教案背景介绍《两块银元》是一篇关于友情的短篇小说,它将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等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还能让学生感到温馨感人的情感交流。

因此,将其纳入小学阅读课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非常有益。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能通过课文学习到要尊重他人、互相帮助的道理。

2、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及作者的意图。

3、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意思,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教前准备老师要提前准备好配套的教材和教具,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现场讲解教学要点和操作细节,以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教学调整。

2、整体分析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前提供的图片,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把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3、精读分析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两块银元”的来历、处理方式以及最终结果,帮助学生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道理。

4、情感体验在阅读完全篇后,老师将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的情感世界,强调“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滋养。

5、启示总结老师将对这堂课做一个总结,向学生强调这堂课所要讲的道理,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类似的例子,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文中道理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情感认知能力,并加深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2、教学难点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水平等因素,统一教学思路,同时又保持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此成功地完成本次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两块银元》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这一事情发展的曲折过程,反映了 ___司令员和关心群众、严守纪律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军民鱼水之情。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理解12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3个词语造句.2.会把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3.感受 ___司令员和*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时期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情谊。

4.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重点把课后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教学难点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全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脉络,结合习题1中的(1),重点教学第二段。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1.揭题:两块银元。

提问:“银元”指什么?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怎样想呢? (学生讨论)(为什么以“两块银元”为题? “两块银元”与哪些人有关? “两块银元”能说明什么问题?大家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学课文。

(一)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划出新词①按字的音、形、义的要求学会生字:②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新词。

2.根据“塞银元一缝银元一还银元”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注意读准:翘舌音;承(chéng),平舌音:损辨别;沏一彻:损一捐:怨一怒。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词语的。

(学生讨论,再提出不理解的)。

3.填空:课文可分段,是按的顺序分段的。

(先填空,再讨论段落的起讫。

)四、讲读课文。

1.轻声自由地读第—段。

(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三篇.doc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三篇.doc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两块银元》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理解12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3个词语造句.2.会把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3.感受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时期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情谊。

4.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把课后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教学难点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全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脉络,结合习题1中的(1),重点教学第二段。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1.揭题:两块银元。

提问:“银元”指什么?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怎样想呢? (学生讨论)(为什么以“两块银元”为题? “两块银元”与哪些人有关? “两块银元”能说明什么问题?大家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学课文。

(一)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划出新词①按字的音、形、义的要求学会生字:②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新词。

2.根据“塞银元一缝银元一还银元”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注意读准:翘舌音;承(chéng),平舌音:损辨别;沏一彻:损一捐:怨一怒。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词语的。

(学生讨论,再提出不理解的)。

3.填空:课文可分段,是按的顺序分段的。

(先填空,再讨论段落的起讫。

)四、讲读课文。

1.轻声自由地读第—段。

(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想—想第2句话的作用;(引出两块银元的故事)老师简介背景: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为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自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

五年级教案《两块银元》教学设计之二

五年级教案《两块银元》教学设计之二

五年级教案《两块银元》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

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造句。

2、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质疑读议(解疑)说练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启发式为中心的读读、议议、说说的教学方法,在读议、理解过程中穿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关注课文的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同时,避免把课文上成空洞的说教课,政治思想课。

应把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读懂课文,掌握方法,达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悟两位首长乃是共产党领导人高尚人格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严守军纪、关爱群众、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才使军爱民,民爱军,军民一条心,才使自己的政党有了极强的凝聚力,使自己的战斗部队坚不可摧,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才使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二十八年,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推翻了腐朽黑暗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人民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教学重点】1、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的深情。

2、借助课题,结合相关的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按照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两教时【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第一教时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1、出示两块银元,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银元,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钱币。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块银元有关,围绕这两块银元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记记生字的字形,想想新词的词义。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交流反馈(1)做作业本第二题,做完后自由轻声朗读,全体完成后齐读。

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两块银元》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这一事情发展的曲折过程,反映了刘伯承司令员和关心群众、严守纪律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军民鱼水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理解12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3个词语造句.2.会把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3.感受刘伯承司令员和*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时期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情谊。

4.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重点把课后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教学难点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全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脉络,结合习题1中的(1),重点教学第二段。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1.揭题:两块银元。

提问:“银元”指什么?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怎样想呢? (学生讨论)(为什么以“两块银元”为题? “两块银元”与哪些人有关? “两块银元”能说明什么问题?大家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学课文。

(一)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划出新词①按字的音、形、义的要求学会生字:②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新词。

2.根据“塞银元一缝银元一还银元”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注意读准:翘舌音;承(chéng),平舌音:损辨别;沏一彻:损一捐:怨一怒。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词语的。

(学生讨论,再提出不理解的)。

3.填空:课文可分段,是按的顺序分段的。

(先填空,再讨论段落的起讫。

)四、讲读课文。

1.轻声自由地读第—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两块银元》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这一事情发展的曲折过程,反映了刘伯承司令员和关心群众、严守纪律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军民鱼水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语文五年级《两块银元》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理解12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3个词语造句.2.会把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3.感受刘伯承司令员和*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时期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情谊。

4.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把课后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教学难点按“塞银元一一缝银元一一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全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脉络,结合习题1中的(1),重点教学第二段。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1.揭题:两块银元。

提问:“银元”指什么?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怎样想呢?(学生讨论)(为什么以“两块银元”为题?“两块银元”与哪些人有关?“两块银元”能说明什么问题?大家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学课文。

(一)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划出新词①按字的音、形、义的要求学会生字:②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新词。

2.根据“塞银元一缝银元一还银元”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注意读准:翘舌音;承(chéng),平舌音:损辨别;沏一彻:损一捐:怨一怒。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词语的。

(学生讨论,再提出不理解的)。

3.填空:课文可分段,是按的顺序分段的。

(先填空,再讨论段落的起讫。

)四、讲读课文。

1.轻声自由地读第—段。

(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两块银元》第二课时

《两块银元》第二课时

《两块银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 5 个生字,2 个多音字,,理解 13 个词语的意思。

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造句。

2、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 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辩论——明知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 启发式为中心的读读、议议、辩辩的教学方法,在读辩、理解过程中穿插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关注课文的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同时,避免把课文上 成空洞的说教课,政治思想课。

应把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读懂课 文,掌握方法,达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悟两位首长乃是共产党领导人高尚人格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严守 军纪、关爱群众、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才使军爱民,民爱军,军民一条 心,才使自己的政党有了极强的凝聚力,使自己的战斗部队坚不可摧,得 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 才使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二十八年,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 山, 推翻了腐朽黑暗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取得了人民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 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教学重点】 1、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 的深情。

2、借助课题,结合相关的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按照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两教时第二教时一、复习词语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 什么事情? 引导质疑茶壶是孙老汉自己打碎的,邓小平和刘伯承为什么要赔他两 块银元? 暂时撇开课文讨论这两块银元该不该赔? 统计学生的对此问题的认识情况。

简单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带着自己的观点,深入学习课文,到文中寻找理由。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

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造句。

2、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质疑→读议(解疑)→说练”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启发式为中心的“读读、议议、说说”的教学方法,在读议、理解过程当中穿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关注课文的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同时,避免把课文上成空洞的说教课,政治思想课。

应把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读懂课文,掌握方法,达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悟两位首长乃是共产党领导人高尚人格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严守军纪、关爱群众、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才使“军爱民,民爱军”,“军民一条心”,才使自己的政党有了极强的凝聚力,使自己的战斗部队坚不可摧,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才使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二十八年,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推翻了腐朽黑暗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人民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的深情。

2、借助课题,结合相关的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按照“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两教时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1、出示两块银元,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银元,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钱币。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块银元有关,围绕这两块银元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记记生字的字形,想想新词的词义。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交流反馈(1)做作业本第二题,做完后自由轻声朗读,全体完成后齐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两块银元
一、教材分析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曲折过程,反映军民鱼水之情。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上把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这一段时间称为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个大战役的巨大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力。

课文分四段。

第一段简要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第二段写孙老汉给刘司令和邓政委沏茶不小心打碎了茶壶,邓政委给他两银元叫他再买一把。

第三段写孙老汉。

本文是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落实本单元阅读训练目标:回答课后问题,再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也是本册书阅读训练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1.会把课本习题1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下来。

2.学会4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小盈眶”造句。

3.感受到刘伯承司令和邓小平政委关心群众生活、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深厚情谊。

4.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复述课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回答课后习题的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第6自然段中孙老心中念叨的话,懂得我军纪律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时,做到意思完整,语句通顺。

四、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单元“学习提示”,根据课后习题1填表,初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1.介绍时代背景,揭题,认识主要人物。

1948提9月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主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役的巨大胜利,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力。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

所以,历史上把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这一段称为中国解放战争时期。

两块银元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两块银元的事情是发生在谁与谁之间的呢?请打开课本,在课文中划了主要人物。

指名说一说。

请看插图,这两位是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刘邓首长,请同学们恭敬地把他们名字分别写在插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2.自学检查。

(1)指名读准备生字,特别是“沏”“埋”。

认读词语。

(2)比较字的音形义,利用部首区分字义:“俯”“咐”
(3)按自然段指名轮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揭示本课阅读训练任务。

为了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得更清楚,这一单元,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带着课后习题1的三个问题,阅读课文,填表:
5.谁能用几句简要的话把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适当概括并板书
6.学习单元“学习提示”,教师小结:通过回答课后问题,再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作适当概括,这是归纳课文内容的又一方法。

7.完成作业本1、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刘邓首严守纪律师的崇高品质和军民鱼水情深。

2.句式训练,进一步理解中心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同桌合作读课文,交流:读了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把学生的发言归纳成两个方面:刘邓首长遵守革命纪律的高尚品质,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3.学习课文,具体感受。

(1)是啊,人民群众多么热爱解放军,出示句子:
“孙老汉见两位首长日夜操劳,忙得连口水都顾上不喝,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壶茶送过去。


①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填一填:
孙老汉见两位首长为日夜操劳,为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壶茶过去。

②谁来说说孙老汉因为什么“又是敬佩又是心疼”?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2)课文为什么地方能体现“民爱军”?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①孙老汉怎么也不肯收银元;
②老伴埋怨孙老汉不该收银元;
③老两口想了好几天办法,直到把银元缝进刘司令员的衣领里才安心……(3)是什么使人民群众这样热爱我们的解放军?
①为了这一把泥壶,刘邓首长几次送银元?出示表格1、2两列,自读自填。

②一把泥壶真的值两块银元吗?
银元是旧时使用的银质货币,价值相当一起七钱二分白银,所以两块银元在当时价值不低。

为了这一把泥壶,为什么要特意派警卫员连夜把两块银元送去呢?出示表可知3、4两列,读一读人物语言,再填一填。

③想象,警卫员见到孙老汉老两口会怎么说?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说。

4.小结: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守军队纪律的崇高品质深深打动着老百姓的心。

这样的这队,百姓怎么会不热爱呢?军民的心更加贴紧了。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这种鱼不情深。

5.句式训练,进一步理解课文中心思想。

学生读完全文,出示课文最后一个句子:“有你们这样的军队,中国就有盼头了。

”联系学到的想一想,说一说:有你们这样的军队,中国就有盼头了。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有孙老汉这样人民,军队就一定能。

6.完成作业本第5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
2.指导完成作业本3、4、6题。

3.指导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按要求写词语:
①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反复——在意——叮嘱
②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晰——仰——
(2)指名说说自己归纳的课文主要内容。

2.复述。

课文写了“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这一过程,赞扬了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关心群众、严守纪律的好品质。

(带着崇敬之情自由朗读全文。

)(1)按把几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的顺序或“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
的过程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评议。

3.指导完成作业。

(1)第4题造句:敬佩、再三、热泪盈眶。

①读课文中的句子,想想:哪几个词语表示心中的感受?分别指哪一方面的感受?“再三”还可以与哪些词搭配?
②学生试写句子,集体语评议并修改。

(2)第3题,照样子改写句子。

①读例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②学生试着改写
③交流答案,评议做练习。

(3)第6题,读短文做练习。

①学生默读短文,轻声回答文章后面三个问题。

②把答案连起来说说短文主要内容。

③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