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教案11-策略11-碱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合集下载

备课《碱金属复习》教案.doc

备课《碱金属复习》教案.doc

《碱金属复习》教案考纲要求: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根据元素周期律,理解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4.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5.了解焰色反应。

复习重点: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复习过程:引言: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金属是什么?(钠)钠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钠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那么钠的结构如何呢?钠的原子结构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投影:Na核电荷数是11 ,核外各电了层上的电了数为2、8、1 ,原了结构不意图是,电子式为Na・。

钠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IA族,与同周期元素相比较,它的原了半径最大。

讲解:钠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较强,单质有较强的还原性。

钠的化学性质提问:我们学过钠参与的哪些化学反应?学生:(氯气、氧气、硫、水、乙醇等)随着学生的回答,投影显示:提问:钠与水反应有何实验现象?与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学生:(浮、熔、游、响、红;在乙醇中则沉入液体的底部,可以看到气泡的产生)讲解: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产生的H+的反应。

提问:将钠投入水中,与将钠投入稀盐酸中,哪个反应更剧烈,为什么?学生:(盐酸中,因为其中H+的浓度要大得多)提问:我们知道活泼的金属可以将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那么将钠投入CuSO4溶液中,是否能置换出金属铜呢,为什么?学生:(不能,因为钠首先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溶液反应)板书:2 Na+ 2 H2O == 2 NaOH + H2 f CuSO4 + 2 NaOH == Cu(OH)2 I + Na2SO4 总反应式:2 Na +2 H2O + CuSO4 == Cu(OH)2 I +Na2SO4 + H2 t讲解:从以上这些反应我们可以看出钠在反应中都从单质中的零价变为了化合物中的+ 1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了还原剂,表现出了强烈的还原性,钠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

《2008年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教案10-策略10 - 卤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008年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教案10-策略10 - 卤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策略10 卤族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金点子:卤族方面试题的题型主要有:卤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分析、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应用性试题及新情境试题等。

在解题时,要充分运用守恒法、迁移类比法、方程式合并法、多步反应一步计算等。

信息给予题(又叫新情境试题),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题型,此类试题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其基本形式为:给出全新的情境(最新科研成果等信息)、冗长的题干、频繁的设问。

但题示的新信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经处理后可迁移或灵活运用。

经典题:例题1 :(1998年全国高考)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方法:迁移类比法求解,但要考虑到ICl 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

捷径:ICl是拟卤素,很多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因为Cl比I的得电子能力强,所以在ICl中,I为+1价,Cl为—1价。

而HCl中,Cl为—1价,HIO中I为+1价,在ICl与水反应后其产物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

故反应为:ICl+H2O = HCl+HIO,以此答案为B。

总结: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ICl和Cl2性质的理解能力和比较能力。

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ICl与H2O反应生成物究竟是HI与HClO,还是HCl与HIO,不少同学未能从化合价去分析、判断,因而误选A。

通过本题不仅要认识ICl与H2O反应生成HCl与HIO,还要理解此反应为一非氧化还原反应。

如果将此反应扩展至ICl与碱反应,也要知道生成物为NaCl与NaIO。

例题2 :(1997年全国高考)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 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已知在溶液中IO3- 可和I- 发生反应:IO3-+ 5I-+6H+ = 3I2 + 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 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

高二化学教案-人教版第二章《碱金属》复习教学设计 最新

高二化学教案-人教版第二章《碱金属》复习教学设计 最新

课题:《碱金属》复习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⑴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掌握与理解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反应中物质量的关系。

⑵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与训练学生化学学习中科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总结能力。

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进一步认识到钠、钾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上用途,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学习化学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钠、钾的化学性质及钠的化合物的性质,焰色反应。

教学难点:钠的化合物性质及科学方法模式训练。

教学方法讲述法、科学引导法、比较发现法。

教学过程1.碱金属元素均为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2.碱金属唯一的性质为还原性:M-e-=M+,从Li到Cs,与氧气或水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与水反应时从钾开始沉入水中,并有轻微的爆炸和着火。

4M+O2=2M2O(还有更复杂的氧化物,如过氧化物等);2M+2H2O=2MOH+H2↑。

二、钠与钠的化合物的性质1.钠的性质⑴物理性质:软、白、轻、低、导⑵化学性质:请同学们写出下列情况下反应现象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在常温下与氧气、硫反应;4Na+O2==2Na2O S+2Na==Na2S②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氯气反应2Na+O2Na2O2 2Na+Cl22NaCl③钠加入到水中;2Na+2H2O==2NaOH+H2↑④将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2Na+2H2O==2NaOH+H2↑Cu2++OH-=Cu(OH)2↓⑶钠元素的存在: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钠⑷钠的用途:导热剂、还原剂、高压钠灯、制备过氧化钠等。

2.钠的化合物⑴过氧化钠①物理性质:淡黄色粉末②化学性质:请同学们写出下列情况下的化学方程式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 ==2NaOH+O2↑过氧化钠与CO2反应2Na2O2+2CO2==Na2CO3+O2强调:A.1molCO2、H2O(g)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固体分别增重28g、2g;B.等物质的量的Na2O、Na2O2,加入到水中,使溶液增重质量相同,所产生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高考化学冲刺秘籍不重题海重题术

高考化学冲刺秘籍不重题海重题术

高考化学冲刺秘籍不重题海重题术客服QQ278620193考务中心:特别提供以下服务学习不好照样上大学,学习不好照样能PASS过考试关03月: 英语专业八级,医学博士英语考试04月: 英语专业四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山东公务员,自考05月: 中级会计职称,护士资格,监理工程师,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06月: 高考,4,6级,注册税务师,职称英语09月: 注册会计师,执业/助理医师,司法,10月: 执业药师,造价工程师,成人高考,自考,GCT11月: 经济师,国家公务员,报关员12月: 4,6级01月: 09年研究生考试以上服务,质量保证,如有兴趣科咨询QQ278620193把脉“三聚氰胺”或成高考化学题在2008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曾引起了许多争议。

姚老师分析,争议的出现并不会改变命题方向和命题的新意,并可能出现在今年的理综化学命题中。

这种新意体现为,选择题几乎覆盖了高中阶段化学科目的所有重要知识,出现了要求写计算过程的大容量计算题,试题结合生活实际,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离高考只有60多天,姚老师对于复习进入收网阶段的学生备考化学的建议是,对付选择题要瞄准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点,对付计算题要加强书面表达能力和解题规范性的练习。

姚老师建议学生们关注一些时事热点,因为近年来化学考试命题上出现结合时事热点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情况,例如曾出现禽流感事件中一种药品的分子结构的试题,而今年因三聚氰胺导致的毒奶粉事件可能会成为考察点之一。

怪招丢“水”就买王老吉姚老师有不少崇拜者,昨天现场听讲的,有学生的家长,还有其他学校的老师,他们都说,姚老师带领士兵突击,很有几招。

姚老师现场传授了一招—惩罚式:在化学考试中,酯化反应的方程式曝光率很高,姚老师发现,学生们在书写答案时常常把“水”给丢了。

在高考中,这一丢可要丢好几分。

为了让同学们不忘了“水”,姚老师规定,惩罚丢了“水”的同学买“王老吉”请客。

这一招果然有效,学生们再也不丢下“水”了。

高中化学:钠、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钠、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化学:钠、镁、铝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钠及其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和Na2O2的比较2、碳酸钠与碳酸氢【方法技巧】1、金属钠与酸溶液反应:Na与H2O反应的实质是Na置换H2O电离出的H+。

酸溶液中H+主要由酸电离得到,所以Na投入酸溶液中时,首先与酸反应,且比在纯水中反应剧烈,只有当酸反应完后,才与水反应。

例如少量Na投入盐酸中先发生反应:2Na+2HCl=2NaCl+H2↑。

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所以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

例如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2Na+2H2O =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

【方法技巧】1、“铝三角”之间的转化(1)“铝三角”之间的转化:(2)有关Al(OH)3沉淀的计算:①Al3++3OH-===Al(OH)3↓②Al(OH)3+OH-=== AlO2-+2H2O由①②得:③Al3++4OH-=== AlO2-+2H2O,则≤3时,发生反应①,则:n[Al(OH)3]=1/3n(OH-);≥4时,发生反应③,无Al(OH)3生成;<4时,发生反应①②,则:n[Al(OH)3]=4n(Al3+)-n(OH-)。

2、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图像(1)反映Al3+、Al(OH)3、AlO2-之间转化的有关图像:a、把强碱溶液逐滴加入到铝盐(Al3+)溶液中至过量①现象: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有关反应:A→B:Al3++3OH-===Al(OH)3↓、B→D:Al(OH)3+OH-=== AlO2-+2H2O③图像:b、把铝盐(Al3+)溶液逐滴加入到强碱溶液中至过量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然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②有关反应:A→B:Al3++4OH-=== AlO2-+2H2OB→C:Al3++3 AlO2-+6H2O===4Al(OH)3↓③图像:c、在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强酸至过量①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随后沉淀逐渐溶解。

2008年高考化学复习思路

2008年高考化学复习思路

2008年高考化学复习思路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盛长青2007年高考化学试卷主要有12套,其中单科卷4套(江苏卷、上海卷、广东卷、海南卷),理科综合卷8套,包含全国卷I、全国卷Ⅱ、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四川卷、山东卷、宁夏卷等。

总的来说,这12套试卷既保持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色,又表现出课程改革的特点;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化学学科思想和能力方法也在试题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在考查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力求突出对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质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

一、高考命题规律与题型解读2008年高考化学考什么?怎样选材?以什么题型呈现?我以为,新的高考应力图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量标而优化其选拔功能,试题题型与往年相近、难度趋于稳定、重视“双基”、稳中求活、突出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注重创新、彰显学科特色将是新一轮高考命题质量控制的标准,(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仔细分析2007年全国各套化学试题,可以看出一些热点和主干知识(如:原子组成符号、元素周期表、晶体结构、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气体摩尔体积、离子反应方程式及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盐类水解及溶液的pH值、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电池、电解原理及应用、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化学实验等)几乎年年都考,这些热点知识也体现了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年年都考是高考化学的必然选择。

1.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体现科学发展观化学是一门与科技、生活、生产、社会联系紧密的自然科学,考试大纲中提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体现了高考化学大纲所确定的“关注社会热点,崇尚科学,服务大众”的宗旨。

例1.(上海卷第1题)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

2008年高考化学各题型解答技巧

2008年高考化学各题型解答技巧

年高考化学各题型解答技巧【专题目标】熟悉高中常见题型掌握一般的解题方法及技巧【经典题型】选择题选择题是化学高考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题型。

它具有构思新颖、灵活巧妙,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考试的客观性强,答题简单,评分容易、客观准确等优点。

不但能用来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用来考查考生的思维敏捷性。

总之,这类习题可衡量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来解答问题,对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起一定作用。

化学选择题的解法没有一个通用的解法。

但不管哪种解法都要经过认真审题、析题、解题这几个环节。

选择题的类型有多种,在结构上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

由于选择题是从题干的信息和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因此解题方法上还是有其特点的。

【题型一】直接法【例】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氢的同位素有、,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种()种()种()种【点拔】:从水的分子组成()来看,种氧原子分别与种氢原子可构成种水分子,此外,种氢原子混合与种氧原子又可构成种水分子,因此自然界中的水一共有种。

即:、、、、、、、、。

【例】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溶液中通入氯气:—()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点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常考点。

根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及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规则对各个备选答案进行一一分析,即可全面作答。

()中质量守恒,但电荷不守恒;()中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产物应为、、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符;()中氨水碱性比较弱,不可能和反应生成—,它们的反应产物应为氢氧化铝,因此该离子方程式也与事实不符。

【规律总结】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直接求出答案,然后再跟选项比较找出正确选项。

【题型二】筛选法【例】在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点拔】离子共存题是高考题的常考点之一。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教案25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教案25

策略25选择题的解法与技巧金点子:高考选择题的特点是:在给定的条件或每个选项中,都内含着某些确定的关系,这些关系都以化学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解题时必须根据题目的具体内容,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灵活巧妙的解题思路,严密准确地推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选出正确答案。

其解题方法主要有:1.淘汰法这种方法就是将题目所提供的选择答案,根据题目的条件,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逐一进行判断,凡不符合题干所给条件的就淘汰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若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淘汰法解选择题,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讨论法有些选择题比较复杂,根据题中条件直接计算不易得到正确答案,必须运用讨论法,将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通过对试题的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内在关系,利用有关概念和理论,层层剥开,步步逼近,这样可避免繁杂计算,通过讨论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3.观察法有些试题在推理和计算都很繁杂时,可通过发掘其本质或内在联系,观察比较得到答案,这种方法称为观察法。

4.筛选法大量的化学选择题其命题意思多不完整,必须经过题中选项的补充、限制才能有完整的题意,否则便无法解答。

解答此类题时常常要用到筛选法。

掌握这种方法的要领是,以题给条件(或经过加工变形)为“筛子”,将供选答案逐个筛选,放弃错误的,留下正确结果。

5.反驳法解答由判断题演变而来的选择题时,要用题给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供选答案逐一反驳,从而判断其正误,再按题目要求决定取舍。

6.经验法有些选择题按常规思路推理或计算显得十分繁杂,但如果利用平时积累的经验,方能很快得到结果。

7.平均值法有些看似复杂的问题,不去进行复杂运算,求其平均值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平均值法。

8.估算法,顾名思义,它不需要经过“硬拼式”的精确计算,而是根据有关化学知识,抓住试题的某些特点或本质,对有关数据进行合理的近似处理,或从选项中进行选值比较,或进行范围分析,心算推理等,从而得到正确结论的一种解题方法。

江西省赣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江西省赣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2008-2009学年上犹中学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1.时间分配。

一般是3月10日左右至4月底为第二轮复习,5月1日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10天为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2.有所侧重,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梳理3.查缺补漏。

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知识缺漏,特别是化学用语,不会答或写不完整,造成失分是学生最遗憾的事。

所以第二轮复习中查缺补漏是相当重要的。

老师认为“要认真研读课本的有关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每一个知识点”。

认真研读课本有效果,但效率不高,学生普遍反映看课本好象没有什么感觉,看与不看没有多大差别。

我的看法是没有必要系统的去通读课本。

老师可按着百日识记的形式,把课本重点知识转化成问题,转化为提纲,让学生根据问题逐一检查,如果他们不懂,可以再通过查阅课本来解答。

这样效果会好一点的。

4.要抓好本一、本二临界生的化学学科治拐工作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二、知识点的处理1.知识点的完善化教材在编写时是把某些同一知识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或者先给出一个浅显易懂但不全面的知识(如燃烧概念),以后再去完善,这就决定了某一章节的知识(或初始知识)是不全面的。

因此,在高三复习中,要把这些分散的、不全面的知识变成集中的、全面的知识,使之较为完善。

例如,苯酚的化学性质,在“苯酚”这一节中显性的有3条,隐性的有1条,再通过对苯酚的结构进行分析,又可知苯酚应具有苯和醇的某些化学性质。

因此,在复习苯酚的化学性质时至少完善为:①酸性②取代反应③显色反应④氧化反应(还原性)⑤与Na的反应。

2.知识点的深化知识的深化途径多种多样,例如:a.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深化如不仅要提示复分解反应的形式规律——由强制弱酸,还要提示其本质规律———向离子浓度小的反应方向进行。

高三化学 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11素材

高三化学 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11素材

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系列11策略11碱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金点子:碱金属内容,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其中有关过氧化物的分析与计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解题时,要在理清题中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反应合并、守恒法。

对于信息类试题,如NaH、超氧化物等,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化合价的分析。

经典题:例题1 :以下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B ).A.干冰灭火剂B.黄砂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方法:根据性质分析获解。

捷径:分析性质,因钠可与干冰灭火剂及干粉灭火剂产生的CO2发生反应,与泡沫灭火剂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行。

而钠与黄砂不能发生反应,故可用黄砂扑灭金属钠着火。

综合后得答案为B。

总结:将课本中镁与CO2的反应迁移到钠,是解答出此题的重要之点。

例题2 :在一定温度下, 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 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方法:通过假想类比分析(不必计算)。

捷径: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 无水碳酸钠,析出晶体〔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106 2861.062.86由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使原溶液中水量减小,减少溶剂又有晶体析出,导致析出晶体大于2.86 g,所以选D。

总结:根据考试说明,对析出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的计算不作要求,但并不排斥对结晶出来晶体的质量的范围作估计,或者对溶液质量变化或者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或判断。

因此在复习时注意复习范围。

例题3 :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 假设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NH4+ B.Mg2+ C.Fe2+ D.Al3+方法:从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高考化学复习 碱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化学复习 碱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008年高考化学复习碱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金点子:碱金属内容,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其中有关过氧化物的分析与计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解题时,要在理清题中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反应合并、守恒法。

对于信息类试题,如NaH、超氧化物等,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化合价的分析。

经典题:例题1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B ).A.干冰灭火剂B.黄砂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方法:根据性质分析获解。

捷径:分析性质,因钠可与干冰灭火剂及干粉灭火剂产生的CO2发生反应,与泡沫灭火剂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行。

而钠与黄砂不能发生反应,故可用黄砂扑灭金属钠着火。

综合后得答案为B。

总结:将课本中镁与CO2的反应迁移到钠,是解答出此题的重要之点。

例题2 :(1994年全国高考)在一定温度下, 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 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方法:通过假想类比分析(不必计算)。

捷径: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 无水碳酸钠,析出晶体(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1062861.062.86由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使原溶液中水量减小,减少溶剂又有晶体析出,导致析出晶体大于2.86 g,所以选D。

总结:根据考试说明,对析出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的计算不作要求,但并不排斥对结晶出来晶体的质量的范围作估计,或者对溶液质量变化或者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或判断。

因此在复习时注意复习范围。

例题3 :(1996年全国高考)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 A.NH4+ B.Mg2+ C.Fe2+ D.Al3+方法:从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高中化学面试教案

高中化学面试教案

高中化学面试教案教案标题:高中化学面试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准备高中化学面试,提高他们在面试中的表现和竞争力。

2. 确保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摩尔质量、化学反应速率等。

2. 化学实验技能: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3. 化学应用知识:包括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步骤:Step 1: 知识导入介绍高中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Step 2: 知识讲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知识点进行讲解,包括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应用知识。

通过图示、实例和实验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Step 3: 实践操作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4: 讨论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针对化学应用领域的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Step 5: 总结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并进行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及时解答和指导。

Step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包括习题和实验报告等。

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

3. 讨论和思考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思考问题时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教学资源:1. 高中化学教材和课件。

2. 化学实验室和实验仪器。

高中化学面试教案万能模板

高中化学面试教案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2. 教学难点: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结合生活实例,引入化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回顾初中化学知识,为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2. 讲解新课(1)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2)讲解化学基本原理,如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电解质等。

(3)讲解实验技能,如滴定、过滤、蒸馏等。

3. 实验演示(1)演示化学实验,如酸碱滴定、电解质溶液的制备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4. 课堂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以下为具体教案示例:课题:酸碱滴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及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引入酸碱滴定的概念。

(2)简要回顾初中化学中酸碱中和反应的知识。

2. 讲解新课(1)讲解酸碱滴定的原理,如滴定曲线、滴定终点等。

(2)讲解酸碱滴定的方法,如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操作等。

高三化学教案:《碱金属》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碱金属》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碱金属》教学设计(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历史资料、地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物理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高三化学教案:《碱金属》教学设计【易错指津】1.注意钠及其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浓度的计算中,Na及Na2O2溶于水均会产生气态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应是原混合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去产生气体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略11碱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金点子:碱金属内容,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其中有关过氧化物的分析与计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解题时,要在理清题中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反应合并、守恒法。

对于信息类试题,如NaH、超氧化物等,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化合价的分析。

经典题:例题1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B ).A.干冰灭火剂B.黄砂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方法:根据性质分析获解。

捷径:分析性质,因钠可与干冰灭火剂及干粉灭火剂产生的CO2发生反应,与泡沫灭火剂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行。

而钠与黄砂不能发生反应,故可用黄砂扑灭金属钠着火。

综合后得答案为B。

总结:将课本中镁与CO2的反应迁移到钠,是解答出此题的重要之点。

例题2 :(1994年全国高考)在一定温度下, 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 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方法:通过假想类比分析(不必计算)。

捷径: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 无水碳酸钠,析出晶体(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1062861.062.86由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使原溶液中水量减小,减少溶剂又有晶体析出,导致析出晶体大于2.86 g,所以选D。

总结:根据考试说明,对析出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的计算不作要求,但并不排斥对结晶出来晶体的质量的范围作估计,或者对溶液质量变化或者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或判断。

因此在复习时注意复习范围。

例题3 :(1996年全国高考)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NH4+ B.Mg2+ C.Fe2+D.Al3+方法:从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捷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微热,发生下列反应:A.NH4++OH—=NH3↑+H2O,B.Mg2++2OH—= Mg(OH)2↓C.Fe2++2OH—=Fe(OH)2↓(白色),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D.Al3++3OH—=Al(OH)3↓(白色),Al(OH)3 + OH—= AlO2—+ 2H2O再加入过量盐酸,使Mg(OH)2溶解转变成Mg2+,使AlO2—转变成Al3+。

但由于NH3的挥发及Fe2+转变成Fe3+,所以Fe2+和NH4+离子大量减少。

因此答案为AC。

总结:本题容易漏答案,因只注意到铵根离子加碱后转化为氨气,而疏忽了Fe(OH)2转化Fe(OH)3。

例题4 :(1993年上海高考)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大小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方法:两种方法。

(1)直接计算,(2)巧析巧解。

捷径:此题要求熟练掌握Na、Na2O、Na2O2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甲:2Na+2H2O=2NaOH+H2↑乙:Na2O+H2O=2NaOH丙:2Na2O2+2H2O=4NaOH+O2所形成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是:甲:乙:丙:丁: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为丁﹤甲﹤乙=丙。

答案为B。

总结:本题的另一解法是:因为等物质的量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中,氧化钠及过氧化钠含钠原子数是钠及氢氧化钠的2倍,且均投入相同体积的水中,所以乙、丙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甲、丁质量分数。

又因2Na+2H2O=2NaOH+H2↑放出氢气,又等物质的量的钠质量小于氢氧化钠,所以最后的溶液质量甲小于丁,而溶质质量相等,所以丁﹤甲。

在乙和丙中,2Na2O2+4H2O=4NaOH+O2,溶液的增重质量为2×78 —32=124,而2Na2O+2H2O=4NaOH,(注意应保证Na2O2与Na2O物质的量相同),溶液增重2×62=124。

所以乙、丙中溶质质量相同,溶液质量也相同,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当然相同,即乙=丙。

例题5 :(1993年全国高考)将70 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和物跟98 g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

试分别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计算原混和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各为多少克?方法:该题解答的方法有:利用方程式设未知数求解;守恒法求解等。

捷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解法一]设混和物中含x mol Na2O2和y mol Na2O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2 4 1 1 2x 2x x/2 y 2y解得:x=0.50,Na2O2质量=0.50×78=39(g),y=0.50 Na2O质量=0.50×62=31(g)[解法二]设混合物中Na2O2质量为x g, Na2O质量为(70-x) g解得:x=39,Na 2O 2质量为39 g ,70-x=31 Na 2O 质量为31 g[解法三]设混合物中Na 2O 2质量为x g ,Na 2O 质量为(70-x) g解得:x=39,Na 2O 2质量为39 g ,70-x=31,Na 2O 质量为31 g总结:解法2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方法不一样,目的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本题主要利用Na 2O 2、Na 2O 与水反应后的特殊关系,将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而计算的。

例题6 :(1998年全国高考)本题分子量用以下数据:H 2O=18.0 CaO=56.0 CaO 2=72.0 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氧化物,通常含有部分CaO ,且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

为分析某过氧化物样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0.270 g 样品,灼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CaO 、O 2和H 2O ,得到的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mL 。

②另取0.120 g 样品,溶于稀盐酸,加热煮沸使生成的H 2O 2完全分解。

然后将溶液中的Ca 2+完全转化成CaC 2O 4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用0.0200 mol/LKMnO 4溶液滴定,共用去31.0 mLKMnO 4溶液。

化学方程式如下:5CaC 2O 4+2KMnO 4+8H 2SO 4=K 2SO 4+2MnSO 4+5CaSO 4+10CO 2↑+8H 2O(1)写出CaO 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样品中的CaO 2的质量分数。

(3)计算样品中的CaO 2·xH 2O 的x 值。

方法:通过分析反应,利用守恒法求解。

捷径:(1)2CaO 2 = 2CaO+O 2(2)w (CaO 2)=%100270.0/0.722/4.22106.333⨯⨯⨯⨯-gm ol g m olL L =80% (3)n (CaC 2O 4)=n (Ca 2+)=31.0×10-3L ×0.0200mol/L ×25=0.00155mol 其中CaO 2所含的n (Ca 2+)=molg g /0.72%0.80120.0⨯=0.00133mol m (CaO )=(0.00155mol-0.00133mol )×56.0g/mol=0.012g (1分)m(H 2O)=0.120g -0.120×80.0%-0.012g=0.012g mol g g /0.72%0.80120.0⨯:1:2/0.18012.0=mol g g x=21总结:作为高考的计算题,该题由于反应步骤多,文字长,对考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如能在解题时充分理清反应关系(可在草稿纸上画出关系图),正确作答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的。

金钥匙:例题1 :某不纯的烧碱样品,含Na 2CO 3 3.8%(质量百分含量)、H 2O 5.8%、NaOH 0.004% 。

取m g 样品溶于2 mol/L 盐酸40 mL 后,并用2 mol/L NaOH 溶液中和剩余的酸,在蒸发后可得干燥的固体的质量为()A.4.68 g B.5.58 g C.2.34 g D.2.34 m g方法:解此题时一般方法是,根据具体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步求解。

如果不盲从一般解法,利用氯元素守恒法HCl~NaCl,此题则很快可求得。

捷径:根据氯元素守恒( HCl~NaCl ),n(NaCl) = n(HCl) =2mol/L×40×10—3L = 8×10—2 mol,干燥固体质量为8×10—2mol×58.5g/mol = 4.68g。

即正确答案选(A)。

总结:“含Na2CO3 3.8%、H2O 5.8%、NaOH 0.004%”是该题的无效信息,对考生答题起到了干扰作用。

如果利用此数据,因固体质量未知,便无法获解。

例题2 :氢化钠是一种离子晶体,它跟水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将m g氢化钠和铝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若收集到n g氢气,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为A.(36n—3m)g B.(m—4.8n)gC.(12n—m)g D.(24m—5n)g方法:根据两种情况,利用反应中产生的氢气总量分别分析。

捷径:当铝完全反应时,根据反应NaH+H2O=NaOH+H2↑及2Al+2NaOH+2H2O = 2NaAlO2+3H2↑,可设NaH的质量为x,根据反应中H2总量得关系式:解得x=(4m-36n)g ,Al的质量为:mg-x= mg-(4m -36n)=(36n -3m)g 。

当Al有剩余时,Al产生的H2决定于NaOH量的多少,设NaH质量为y,生成H2的总量为:解得y = 4.8ng,Al的质量为:mg-y =(m-4.8n)g 。

正确答案为(A)、(B)。

总结:NaH和Al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为Al不足或恰好与生成的NaOH完全反应,另一种为Al有剩余。

该题错解的原因是不恰当地假设Al全部参与反应而出现漏选答案。

例题3 :现将Na2CO3·10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m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得溶液中Na+离子的浓度为0.4mol/L,若将溶液蒸干,并灼烧至质量不变。

可得到固体质量是()A.1.68g B.2.12g C.2.55g D.1.06g方法:利用Na离子个数守恒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