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洋同学的宏观笔记

洋同学的宏观笔记

洋同学的宏观笔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整个经济体的结构、运行和发展规律,涉及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货币供应等重要指标。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供洋同学参考:1.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水平和经济总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的是一种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即物价普遍上涨。

它与货币供应量、需求和供应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因素等密切相关。

3. 失业率失业率指的是特定时间内劳动力市场上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高失业率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和社会问题。

4.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段内货币在市场中的流通量。

货币供应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而货币供应的不足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受限。

5.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宏观经济活动的波动,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阶段。

经济周期与生产、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因素关系密切。

6. 利率利率是指借贷资金的价格,它影响投资、消费和储蓄等经济活动。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

7.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旨在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8.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执行,包括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等措施,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9.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

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系有着重要影响。

10.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产出规模的扩大。

经济增长通常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进步。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概念。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关注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及了解政府和央行的调控工具和策略。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手写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手写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手写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等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指标和概念。

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包括周期的起伏、周期的原因、周期的周期性变化等。

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研究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控制的有效性。

失业问题:宏观经济学关注失业率的变化和原因,以及政府应对失业问题的政策选择。

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货币与金融:宏观经济学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货币供应、利率、银行体系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国际贸易与汇率: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研究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和调控经济周期。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政策调控的学科,涵盖了更广阔的国民经济范畴,旨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希望这些知识点对你有所帮助。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一、GDP的含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

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GDP=C+I+G+NX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国际部门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可分为三大部分: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

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

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宏观经济学马工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马工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马工程笔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的行为和表现的一门学科,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主题。

以下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马工程笔记的一些主要点: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何理解和解释经济的总量变化?如何理解和解释经济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如何理解和解释经济的结构性变化?2. 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它是衡量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但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它是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4.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

它可能是由于需求超过供应、货币供应过多或者预期未来价格上涨等原因引起的。

5.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6.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7.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为什么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8.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指经济活动出现严重混乱,如大规模的失业、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经济衰退等。

9.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可以增加商品的多样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10. 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是指与世界其他地区有广泛贸易和投资往来的经济。

开放经济需要考虑国际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以上只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具体的学习还需要深入阅读经济学教材和相关文献,进行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笔记1.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啊,就像是一场神秘的探险之旅呢!我一翻开这章,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满是宝藏的山洞。

这章讲的是经济增长的理论。

你想啊,经济增长就好比是一个人在成长,从一个小不点慢慢变成一个强壮的大人。

比如说咱中国,几十年前还比较穷呢,现在就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这就是经济增长的魅力啊。

2. 这章里提到的生产函数可有意思啦。

就像做饭一样,你得有食材(生产要素),还得有个菜谱(生产技术),这样才能做出美味的饭菜(产出)。

生产函数就是描述这个过程的魔法公式。

如果一家工厂,有很多先进的机器(资本),熟练的工人(劳动力),再加上好的管理方法(技术),那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多呀,就像大厨有了好食材和好厨艺,能做出一桌子好菜一样。

3. 储蓄和投资在经济增长里的角色那可不能小瞧喽。

储蓄就像是把粮食储存起来,留着以后用。

投资呢,就好比是用这些储存的粮食去开垦新的土地或者买更好的种子。

我和我同学聊天的时候,他说他把每个月的零花钱存一部分起来,以后想买个电脑搞点小创作,这就是储蓄。

然后他爸妈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投资开了个小店,这就是投资啦,对经济增长就有推动作用呢。

4.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这章的一个重点。

人口就像是一个大花园里的花朵,花朵多了,花园就热闹了。

但有时候花朵太多,土壤里的养分不够(资源有限),那花朵就长不好了。

在一些国家,人口增长得特别快,结果教育、医疗资源就很紧张,就像一个小房间里挤了太多人,大家都不舒服。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又会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像一个球队没有足够的球员,怎么能打好比赛呢?5. 技术进步简直就是经济增长的超级引擎啊!技术进步就像给汽车换上了涡轮增压发动机,一下子跑得更快了。

你看现在的互联网技术,让全世界的信息都能快速传播,做生意都方便多了。

以前我爷爷那辈,通信基本靠写信,慢得很。

现在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视频通话,还能在网上购物,这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可大了。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GDP的增长率可以体现经济的增长速度。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可以通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通货膨胀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如削弱购买力、降低投资活动等。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正在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

高失业率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低失业率通常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相关。

4.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波动的周期性现象。

经济周期通常包括扩张期、高峰期、收缩期和低谷期。

经济周期的波动与投资、信贷、消费等因素密切相关。

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常见的货币政策包括紧缩政策和宽松政策。

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可以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等产生影响。

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常见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可以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产生影响。

7.税收:税收是政府向个人和企业征收的强制性付款。

税收对经济有多重影响,如调节收入分配、影响消费水平、影响投资决策等。

8.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国际间货币交换的市场。

外汇市场的汇率决定着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对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9.投资:投资是指购买资产或进行生产活动以期获得未来收益的行为。

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重要影响,例如,增加投资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等。

10.消费:消费是个人和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消费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因为消费支出占GDP的很大比例。

消费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11.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用于买卖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市场。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十二章国家经济实力的衡量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其涉及的其本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1.总产出或国民收入水平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普遍上升3.失业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严重问题4.开放经济5.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具体的措施。

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决定理论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41.总量分析方法2.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3.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4.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5.经济模型方法四、基本概念1.四大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2.四个经济部门企业,家庭,政府,国际经济部门3.宏观经济变量外生变量:常数,系数内生变量:自变量,因变量4.存量和流量存量: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流量:一定时期内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理解和衡量对GDP的理解和衡量应该注意:1.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2.一个国家3.当期生产4.所有的5.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6.物品与劳务7.市场价值三、一个整体经济的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1.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

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

2.存在这样的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供给)=总支出(总需求)3.实际核算中常会有误差出现,因此要加入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4.各国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四、GDP的核算方法(3种)1.用支出法核算GDP⑴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第一篇:理解以下概念:(1)模型:用来解释经济中GDP,通货膨胀,失业等这些经济变量,如供求模型。

(2)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

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并作为模型的产出。

(3)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给出最为既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来自模型以外,并作为模型的投入。

(4)伸缩性:出清模型研究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名称。

(5)粘性:出清模型研究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名称。

(6)市场出清:物品的价格的迅速变动是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

即市场使供求平衡,叫市场出清。

P97页索洛模型表明,储蓄率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

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就出现大量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

如果储蓄率低,经济就出现少量资本存量和低产出水平。

根据索洛模型,一国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它将具有高稳定状态资本储量和高水平收入,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i=r+π卡甘模型:现在与未来货币如何影响物价水平,即如果实际货币余额需求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成本,那么物价水平就取决于现在货币供给和未来货币供给。

P187页公式A9(略)说明,信任对结束超速货币通胀是重要的NX=Y-(C+I+G) 即净出口=产出-国内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从贸易平衡出发时,减少国民储蓄的财政政策变动引起贸易赤字。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物品价格)/国外物品价格由此可以算出中国与美国的实际汇率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知道现在美国物价相对来说是偏低的,肉类和中国差不多,蔬菜贵不少,其余的东西例如衣食住行中,衣服比中国便宜一些,吃饭比中国便宜,住的话贵一些,行的话自己开车便宜一些,但是遇到服务业的话,比中国贵不少,随便理发吃饭都要至少20刀,而在美国住就是住在一个大农场,20w刀,自己没车,打车那就贵了,要是自己有车,那就便宜,总的来说,美国的实际购买力比中国高5倍,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收入,不单单是靠工资,还要靠投资,这样才能挣到钱。

宏观笔记

宏观笔记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是什么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总生产-----长期中的经济①在长期中,经济的生产要素当做给定条件。

或者说,我们假设经济中资本和劳动都有一个固定的量。

K=K^L=L^②我们还假设资本和劳动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③生产函数:Y=F(K,L)&2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GDP①衡量GDP的三种方法生产法: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求GDP 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GDP收入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GDP②计算GDP的规则---存货的处理首先假设存货不能用于以后的销售(变质等原因),由于没有人购买存货产品,经济中的总支出并没有变。

总收入也没有变--尽管作为工资分配的多了,但作为利润分配的少了。

这种交易既不影响总支出又不影响总收入,所以,它也就没有改变GDP。

相反,我们现在假设,存货产品用于以后的销售。

假定企业所有者“购买了”存货产品作为企业的存货,这时,企业的利润并没有由于额外支付的工资而减少,较高的工资增加了总收入,而对存货的更多支出增加了总支出,经济中的GDP增加了。

当企业以后从存货中出售产品时,类似二手货交易,并不影响GDP。

③对整个经济来说,总支出=总收入④支出的组成部分 Y=C+I+G+NX&3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利润=收益-劳动成本-资本成本=PY-WL-RK=PF(K.L)-WL-RK要素需求:MPL=W/P—实际工资MPK=R/P—实际租赁物价&4 什么因素决定产品与服务需求GDP =实际总产出Y=实际总收入Y=实际总支出Y=实际消费C+实际投资I+实际政府购买G+实际净出口NX计划支出E=计划消费+计划投资(包括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计划政府购买+计划净出口实际支出Y - 计划支出E = 非计划的存货投资即:总供给 - 总需求 = 非计划的存货投资(实际支出Y往往不同于计划支出E,原因是企业会由于销售量与预期的不一致而进行非计划存货投资,实际销售量<计划销售量,非计划存货投资增加;实际销售量>计划销售量,非计划存货投资减少。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重点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重点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重点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等。

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1、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最常用指标。

它包括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计算方法:支出法(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收入法(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注意区分名义 GDP 和实际 GDP,前者未考虑物价变动,后者则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2、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而非外生给定。

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等。

3、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的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等。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短期替代关系。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政府通过改变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用于刺激经济,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用于抑制经济过热。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常用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

政策的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执行时滞。

5、开放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易。

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等。

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关税、配额等对国内产业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侧重于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结构等。

以下是关键要点:1、需求与供给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

供给定理: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呈正向变动关系。

均衡价格的形成: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的价格。

2、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一、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包括总供给、总需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1.失业: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即有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充分。

失业率上升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发展。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会导致购买力下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稳定。

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扩张、稳定、收缩和复苏之间循环。

经济周期会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

三、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来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政策。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

当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高时,政府可以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

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

当总需求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高时,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抑制总需求。

3.产业政策:政府通过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来影响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的目标通常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保护环境。

4.汇率政策:政府通过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来影响出口和进口。

汇率上升会使本国产品更具竞争力,促进出口;汇率下降则会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昂贵,鼓励进口。

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值。

以下是几个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1.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通常来源于创新、研发和教育等方面。

2.投资:投资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投资通常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投资等。

3.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1、投资和利率的函数2、IS曲线的三种推导方式、LM曲线的推导方式,根据推导出的方程表示判断两条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移动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什么,衡量方法,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1)定义: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衡量方法:①生产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

②收入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③支出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3)区别: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这两个统计指标的统计原则是不同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土原则,而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民原则。

按国土原则统计,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创造的都要统计;按照国民原则统计,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本国领土上都要统计4、全面掌握凯恩斯的线性消费函数。

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两部门或者三部门的模型中的总需求曲线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采取一种简化的形式,即线性消费函数C=C0+cY d其中,C为消费支出,C0为自发性消费,Yd是可支配收入,c为一个给定的参数。

自发性消费C0是当可支配收入Yd为零时的消费支出。

可以将C0视为常数。

该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MPC=△C/△Yd=c可见,参数c是该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

根据凯恩斯的认识,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于人类基本的心理法则。

因此,在短期中,边际消费倾向也是稳定的。

这样,c也视为一个常数。

线性消费函数的主要性质如下:(1)存在自发性消费C0,C0为一给定的常数;(2)边际消费倾向MPC=c,0<c<1.c为一给定的常数;(3)可支配收入Yd为一变量。

由于C0与c均为常数,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1)测的是最终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

(2)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卖掉的最终产品值。

(3)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应。

(4)指的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自给自足不计入。

在GDP的意义上,一国的总收入、总支出和总产量是相等的,收入=产出=支出。

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1)支出法GDP=个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2)收入法GDP=工资+利息+租金+间接税给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3.几个概念(1)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企业、个人):投资+消费=消费+储蓄,所以投资=储蓄(2)三部门经济(个人、企业、政府):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消费+储蓄+(税收-转移支付),所以投资=储蓄+政府净收入(政府储蓄)(3)四部门经济(个人、企业、政府、出口):投资=储蓄+政府储蓄+贸易净额不论哪种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成立。

5.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为以前某一年基期价格为准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平减指数就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1.消费函数(凯恩斯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会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消费函数。

(1)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比率,呈递减。

(2)平均消费倾向:即任一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呈递减。

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3)消费包含自发消费和收入引致消费,自发消费及收入为0时也必须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学成为了理解整体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研读,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国际贸易等方面。

它试图解释这些经济现象的成因,并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议题。

经济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

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如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等。

资本积累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物质资本如工厂、设备等的增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人力资本,即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也对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技术进步更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通货膨胀是另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现象。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普遍持续上涨。

温和的通货膨胀可能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过高的通货膨胀会带来诸多问题,如降低货币的购买力、扭曲经济信号、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等。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需求拉动,即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也可能是成本推动,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升等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

失业不仅给个人带来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影响。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人们在不同工作之间转换而产生的短期失业;结构性失业则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劳动力的技能和需求不匹配导致的长期失业;周期性失业则与经济周期相关,在经济衰退时出现。

国际贸易在宏观经济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个国家的出口和进口会影响其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水平。

贸易顺差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贸易逆差则反之。

国际贸易还受到汇率、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影响进出口。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政府通常会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它试图解释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重大问题,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在阅读相关的宏观经济学著作后,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宏观经济学首先关注的是经济总量的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关键指标,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通过计算 GDP,我们可以了解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然而,GDP 并非完美无缺,它无法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重要方面,比如非市场交易、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等。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

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等。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在长期中,经济会趋向于一个稳定的增长率,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内生增长理论则强调了知识和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经济可以通过自身的积累和创新实现持续的高增长。

在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和失业是两个常见的问题。

通货膨胀意味着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它会对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降低货币的购买力、扭曲相对价格、影响储蓄和投资等。

失业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关系,但在长期中,这种关系并不成立。

宏观经济政策在调节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通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货币政策则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实现经济目标。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而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则可以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来抑制经济。

国际贸易也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可以使各国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交换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消费者的选择。

然而,贸易不平衡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贸易摩擦和汇率波动。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一国的进出口和国际收支状况,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宏观经济学还关注经济周期,即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出现的过程。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IS-LM模型IS曲线(产品市场)1.表达式2.推导(+r_-i_-y)3.经济含义:①IS曲线是指产品市场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条件下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曲线。

②处于IS曲线的任何点都表示I=S,偏离的任何点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

③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

r上升时,总产出Y趋于减少。

④右边I<S................4.Is曲线的斜率(b\d\t)(d越大即投资对于利率变化较敏感,利率的较大变动会引起投资的较大变动,进而引起收入的较大变动;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b越大,意味着支出乘数越大,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就会以较大幅度变动)*三部门经济中c=a+b(1-t)y,当b、d固定时,税率t越小,曲线越平缓。

(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时,t越小,乘数越大)*总结:影响IS曲线的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因为边际消费倾向b比较稳定,税率t也不会轻易变动5.曲线的移动+储蓄(反方向)+国外需求(同方向)*西方经济学家提出IS曲线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在于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曲线右移;紧缩性财政政策左移。

LM曲线(货币市场)一、货币市场均衡*古典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投资是可贷资金的需求,储蓄是可贷资金的供给。

投资与储蓄都只与利率有关。

可贷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较低,反之利率较高。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凯恩斯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利率不是由投资和储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

1.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所有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一般由国家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

因此,在讨论利率如何被决定问题时,主要分析货币的需求。

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需要。

*货币需求的原因:=kY-hrPS:名义与实际l=L/P实际l=ky-hr名义L=(ky-hr)P二、LM曲线1.表达式2.推导3,经济含义①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均衡时,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条件下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金融宏观经济学笔记摘抄(3篇)

金融宏观经济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金融宏观经济学是研究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探讨金融体系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如何通过金融体系传导。

本笔记将从金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金融政策等方面进行摘抄。

二、金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总和。

2.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短期金融工具(如银行存款、商业票据、国债等)的交易市场。

3.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长期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的交易市场。

4. 利率: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借贷双方为使用资金所支付或收取的费用。

5.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6.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三、金融市场1. 金融市场的作用(1)资金配置:金融市场为资金需求者提供融资渠道,为资金供应者提供投资机会。

(2)风险分散:金融市场通过金融工具的多样化,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3)价格发现:金融市场通过交易,形成金融工具的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2. 金融市场分类(1)货币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回购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

(2)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

(3)外汇市场:包括即期外汇市场、远期外汇市场、期权市场等。

(4)衍生品市场:包括期货市场、期权市场、掉期市场等。

四、金融政策1. 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

(2)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 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国债发行等。

(2)财政政策目标:调节经济周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

五、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关系1. 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1)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体系通过提供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2.工资粘性——指工资率不能随劳动供求的变动而及时迅速的变动。

新凯恩斯学派认为,工资是由雇佣合同规定的,在协商合同时,劳动者根据他预期的价格水平来决定他要求的工资的高低,如果劳资双方同意某一水平的工资,合同便被签订下来。

在合同期限内,劳动者必须按照根据他预期的价格水平而计算出来的工资提供劳动,即使在此期间实际的价格水平有所变动,劳资双方也必须遵守合同中规定的工资水平。

基于这样的事实,新凯恩斯学派提出了两个工资具有粘性的主要原因,即合同的长期性与合同的交错签订。

3.货币政策——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4.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4.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5.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是凯恩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他的定义,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6. 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

7.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选择题广义货币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M1)=M0+银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解释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

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以此观点来说,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如是说。

意指通货膨胀的控制有赖于货币上与财政上的限制。

政府不可令借支过于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额贷款三.分析题(一)拉姆塞模型与索洛模型的异同相同点或联系1、两个模型都是经济增长模型。

且技术进步率都是外生给定的。

在基本假定上,他们都假定产出是可用于储蓄或消费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家庭、个人和资本是同质的,生产的规模报酬是不变的。

2.拉姆齐模型没有改变索洛模型关于经济增长平衡路径的基本结论。

3.索洛模型可以被看作是拉姆齐模型的一个特例,它必须对应于后者特殊的参数和稳态。

不同点1、索洛模型里面不涉及效用函数,储蓄率是外生给定的;拉姆齐模型关乎效用函数,储蓄率内生给定。

2.拉姆齐模型的特点在于从家庭和个人的跨期消费行为的微观基础出发决定稳态的消费(储蓄),从厂商的微观基础出发决定稳态的资本存量,因此c和k是同时决定的。

在这样的过程中,储蓄的决定被内生化了。

3.拉姆齐模型避免了在索洛模型中的无效过度资本积累。

4.拉姆齐模型中的任意初始状态不一定收敛到稳态,会存在发散的情况,而索洛模型则不会。

5.索洛模型中,家庭目光短浅只考虑现在的消费最大化。

拉姆齐模型中,家庭既要考虑现在也要考虑将来,同时考虑现在的收入和将来的收入来安排消费多少和储蓄多少,以便使其终身效用最大化。

6. 与索洛模型不同,在拉姆齐模型中,资本存量的动态方程由家庭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的得出;且没有新家庭的加入.7.索洛模型说明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必定来自技术的进步,但却没有解释技术进步的来自哪里,而拉姆齐模型是内生增长理论,它将增长率内生化了,并充分解释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动因。

(二)挤出效应,(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

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

这就是说,政府“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财政支出扩张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间支出,特别是抑制民间投资。

另一种解释是:政府向公众借款引起政府和民间部门在借贷资金需求上的竞争,减少了对民间部门的资金供应。

又名排挤效应。

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

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上升,乘数越大,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挤出效应越大;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越大,使利率上升的越多,挤出效应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h越小,货币需求稍有所变动,就会引起利率的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挤占效应越多;反之,h越大,挤出效应越小;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敏感程度越高,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越小;这四个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它一般被认为是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认为也较稳定,因而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为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弹性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因而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0,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在流动性陷阱中运行。

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弹性为0,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大,因而财政政策毫无效果。

四.简答(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含义,包括哪些内容,传导机制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之分。

它主要包括政府收入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

其中,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有政府的税收政策和国债政策;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而这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即媒体是收入分配,货币供应和价格.这就是说,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是由众多的财政工具借助收入分配,货币供应和价格等中介媒体的传导,最终作用于经济而完成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它也可以分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与再贴现率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道义劝说等。

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主要的手段。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利率传导机制、信用传导机制、非货币资产传导机制和汇率传导机制。

其中利率传导的基本途径是: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水平i↓→投资I↑→总产出Y↑;信用传递途径是:货币供应量M↑→贷款供给L↑→投资I↑→总产出Y↑ ;非货币资产的传导途径是: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资产(股票)价格P↑→投资I↑→总产出Y↑;汇率的传递途径是: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汇率E↓→净出口NX↑→总产出Y↑。

(二)政府的转移支付、自动稳定器作用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它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再分配而实现的,不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其特征是对总需求的调节是自动的,不需要人们预先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它可以自行发挥作用,减轻需求水平的波动,进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四项制度得到发挥。

首先是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在经济扩张和繁荣阶段,随着生产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GNP和居民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会相应增加,特别是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税收的增长率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

税收增加意味着 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因而具有遏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

当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时,国民收入GNP下降,税收相应减少。

可见,在税率既定(给定)不变的条件下,税收随经济周期自动地同方向变化,起着抑制经济过热或缓解经济紧缩的作用。

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财政转移支付有助于稳定可支配收入,进而稳定消费需求。

在经济繁荣阶段,失业率下降,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的支出会随之自动下降,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增长;反之,在经济萧条阶段,失业率上升,失业人数增加,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的支出会随之自动上升,从而抵消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下降。

再次是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

这实际上是以政府财政补贴这一政府转移支付形式,保证农民和农场主的可支配收入不低于一定水平。

在经济繁荣阶段,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方案,抛售库存的农产品,吸收货币,平抑农产品价格,以减少农民和农场主的可支配收入;而在经济萧条阶段,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方案,增加政府采购农产品的数量,向农民和农场主支付货币或价格补贴,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