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合集下载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流动儿童这一群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他们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面临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和诸多挑战。

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流动儿童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义务教育阶段,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由于生活的变动,他们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流动儿童面临的首要心理问题之一是环境适应困难。

从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可能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和同学,也可能给他们带来压力和不安。

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这些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缺乏稳定的社交关系也是流动儿童常见的心理困扰。

在流动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不断地失去原来的朋友,而在新的环境中又难以迅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这种社交关系的断裂和不稳定,容易让他们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没有可以倾诉和依靠的朋友,他们的内心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加封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流动儿童在教育方面也常常面临困境,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到与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在入学、升学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也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同时,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往往相对较差,可能无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课外辅导,导致他们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产生差距,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也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流动家庭的父母通常工作较为繁忙,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

而且,流动家庭在经济上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父母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这些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此外,由于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观念的限制,可能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及与自尊的关系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及与自尊的关系

首先,社会应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和理解,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学校 和社区应该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友好的生活环境流动儿童自身也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 心。他们可以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加入兴趣小组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社会技能和生 活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歧视知觉带来的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儿童的教育和成长 问题也日益受到。他们在适应新环境、建立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心 理弹性是个体面对压力和逆境时的一种心理适应能力,而自尊是个体对自己价值 的主观评价。
个体歧视知觉则是他们感受到的来自社会的歧视程度。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 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与自尊、个体歧视知觉之间的关系。
二、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
歧视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来自他人或群体的不公平对待或偏 见。流动儿童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背景,往往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着各 种形式的歧视。例如,在学校中,他们可能会遭受同学的排挤和嘲笑;在社区里,
可能会受到邻居的冷眼相待。这些歧视知觉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还 阻碍了他们的社会融入。
三、自尊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评价,它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普遍较低,这与他们的歧视知觉密切 相关。当流动儿童感受到歧视时,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进而影响他们的心 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如何应对流动儿童的歧视知 觉问题
3、自尊、个体歧视知觉与心理弹性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自尊和个 体歧视知觉都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自尊可以预测心理弹性的正向变化, 而个体歧视知觉则预测心理弹性的负向变化。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自尊和个体歧视知觉在初中流动儿童中存在密切的 关系。为了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应其自尊心和个体歧视知觉。教育部门和 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流动儿童的歧视,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 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

流动儿童是指那些随父母或监护人离开户籍所在地,在流入地生活和学习的儿童。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尤为突出。

流动儿童常常面临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从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周围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生活习惯,这些都需要他们去适应。

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和焦虑。

他们离开了曾经的朋友和熟悉的社交圈子,在新的环境中难以迅速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

这种社交上的断裂和重建,对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考验。

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也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

父母为了生计可能会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

有些家庭甚至可能因为经济压力而频繁搬家,导致孩子无法获得稳定的生活空间。

同时,父母自身可能也面临着在城市中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这些压力有时会不自觉地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是流动儿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流入地,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到与本地儿童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从而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

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还可能面临身份认同的困扰。

他们既不属于家乡,又不完全融入流入地,这种“夹心”的状态容易让他们产生迷茫和失落感。

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城市的陌生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在心理上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

为了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当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时,父母也要注意自身情绪的调节,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学校也应该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老师要了解流动儿童的特殊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及其关系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及其关系

村 的 7至 1 5岁 儿 童 。据 有 关 资 料 , 截至 2 0 0 3年
随 同父母 进 城 的 6至 1 4岁 义 务 教育 适 龄儿 童 约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2 0
作者简介 : 师保 国, 男, 河 南 安 阳人 , 首都师范大学 心理学 系暨北京 市“ 学 习与认知 ” 重点 实验室 副教授 , 博士 ; 邓 小
生 活 质 量 的 重 要 心 理 学 参 数 。人 类 的 一 切 活 动 不
仅是 为 了让 自身得 以生 存 , 其最 终 目的是享 有 更
好 的生活 。但 是 , 以往 有 关 流 动儿 童 幸福 感 的研
究 多 以流 动儿 童整 个 群 体 为对 象 进行 考 察 , 对 公
立学 校流 动 儿童 这 一群 体 关 注 不够 。如前 所 述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a p i t a l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第 3期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晴, 女, 湖南永兴人 , 首都 师 范 大 学 心 理 学 系 研 究 生 。 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辑 , 博士。 ( 北 京 1 0 0 8 7 5 ) 基 金 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 1 0 Y J C X L X 0 3 9 , 1 1 Y J C 1 9 0 0 1 5 ) 。
( 总第 2 1 2期 )
画甄
公 立 学 校 流 动 儿 童 的 幸 福 感 歧 视 知 觉 及 其 关 系 文章 以 5 5 9名流 动儿 童 为被 试 , 采 用 问卷调 查方 法 , 考 察 了公 立 学校 流 动 儿 童 的 幸福 感 、 歧视 知 觉状 况及 两者之 间的 关 系。结 果发 现 : ( 1 ) 在 小 学阶段 公 立 学校 流 动 儿 童幸福 感显 著 高于打 工子 弟 学校 流 动 儿 童 ; 而在 初 中阶段 两 类 儿童 幸 福 感无 显 著 差 异 。( 2 ) 相 比 于打 工子 弟 学校 , 公 立 学校 流 动 儿童 有较 少的歧 视 知 觉 ; 女 生 歧视 知 觉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为例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为例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为例[摘要]了解以北京为例的特大城市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受教育情况,并根据结果提供相应的帮扶和建议。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受家庭环境影响,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解决特大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的基本路径是:在过去众多的理论研究中找出可行、可操作、可接受、可持续的方式方法去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及教育,即充分发挥社会公益力量,如心理社团、社工事务所等专业社会福利机构。

[关键词] 北京市心理健康受教育情况社会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给家庭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产生了城市“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所谓流动儿童,是指父母进城务工, 子女跟随父母进城, 经常变动居住地点和学校,具有住所和受教育的不稳定性。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北京常住人口0-14岁的186万[1],按照每10个就3个流动儿童的比例计算大概在62万左右[2]。

“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很多,真正能够具有实操性的方式少之又少。

本文主要是在充分了解特大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基础,提出可实施可操作的建议。

一、北京“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情况(1)总体水平目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同龄的非流动儿童。

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由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社交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学生相差较大,两者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明显差异。

(2)从认知、观念的角度的看一是社会适应差。

周皓、张宁对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 大部分流动儿童比较依恋家乡,对城市缺乏认同感。

熊少严的研究认为流动儿童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他们无法融入正常的城市生活中,对城市适应进程缓慢[3]。

白文飞、徐玲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在社会交往和自我认知能力上与城市儿童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不足[4]。

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样本数量
共收集了1000名流动儿童的数据年龄范围在6至12岁之间。
研究工具与测量
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自编的《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问卷》和《流动儿童歧视知觉问 卷》。
测量指标
外显群体偏爱问卷采用4点计分方式,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测量流动儿 童对本地儿童的偏爱程度;歧视知觉问卷采用3点计分方式,从“非常不同意”到“非
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研究现状
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对其他流动儿童的偏好程度较高,对城市儿童的偏好 程度较低。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研究综述
歧视知觉定义
指个体感知到的来自外部的歧视或排斥,这种歧视可能基于种族、性别、社会地 位等因素。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研究现状
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可能感知到来自城市居民和学校的歧视和 排斥。
群体偏爱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对某一群体是否产生偏爱或歧视,与个体对该群体的知觉有关。了解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与歧视知觉的关系有 助于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探讨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与歧视知 觉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心 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 。
实践意义
明确这一关系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 措施,帮助流动儿童减少歧视知觉, 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
02 文献综述
流动儿童概念界定
流动儿童定义
指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村儿童或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
流动儿童特征
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可能面临更 多的困难和挑战。
流动儿童外显群体偏爱研究综述
外显群体偏爱定义
指个体对某个群体或类别的偏好程度,这种偏好可能基于种族、性别、社会地 位等因素。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_蔺秀云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_蔺秀云

心理学报 2009, Vol. 41, No.10, 967−979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09.00967收稿日期:2009-01-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1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147),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京流动儿童的学校表现、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BAA08004)。

通讯作者:方晓义, E-mail :fangxy@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蔺秀云1 方晓义1 刘 杨2 兰 菁1(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 100875)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北京 100191)摘 要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歧视对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以及应对方式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从公立学校选取525名北京儿童、从流动儿童主要来源地的农村选取568名农村儿童作为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测查了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应对方式和自尊。

研究发现: (1) 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社会歧视在学校类型、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 流动性高的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 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也不存在学校类型与性别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 (2)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校类型和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女孩、来自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性高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与之相对应的被试, 除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上存在学校类型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外, 在孤独感上不存在学校类型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 (3) 不同类别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感上最差; (4) 除消极应对与自尊、积极应对与抑郁相关不显著外, 歧视、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自尊两两之间都相关非常显著; (5) 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也通过应对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应对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诸多挑战。

他们常常因为身份认同、文化差异、教育资源等因素遭受歧视,这种歧视知觉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孤独情绪的产生。

因此,理解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应对方式来缓解这种关系,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梳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孤独情绪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将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流动儿童的实际数据,深入剖析应对方式在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为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流动儿童,指的是由于家庭、经济或其他原因,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儿童。

他们常常面临着新的环境适应、文化差异和社会融入等多重挑战,这些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歧视知觉和孤独情绪是两个尤为关键的因素。

歧视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或群体对自己持有的负面态度或行为的感知。

在流动儿童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歧视。

这种歧视知觉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还可能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孤独情绪。

孤独情绪则是指个体在社交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和隔离感。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新环境的适应和社交网络的建立都需要时间和努力。

如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或排斥,那么他们的孤独情绪可能会更加严重。

然而,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浅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18年第4期教育广角浅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王莹摘要: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儿童,由于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他们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流动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作为主要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我校去年招收流动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7%,对比往年呈上升趋势。

面对如此庞大而独特的受教育群体,以及流动儿童日益显现出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流动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一、流动儿童心理困惑及表现(一)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流动儿童随父母离开原先的生活圈子,离开亲戚朋友和老师同学,脱离了已经熟悉、习惯的生活学习环境,面临陌生的、不稳定的新环境,自然容易产生很多社会适应性问题,明显感受到较大的生活和习惯差异,内心自然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城市打工者,由于工作忙碌辛苦,难以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照顾,更顾不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消极、自卑情绪导致偏差行为显现流动儿童学习、生存环境的改变,致使他们普遍幸福感降低;与新学校教师、同学的适应缓慢、沟通不畅,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焦虑、孤独、自卑等消极情绪,这也导致他们比城市儿童更易产生偏差行为。

流动儿童的偏差行为主要有违犯纪律、打架逃学、吸烟酗酒,甚至攻击性行为,或极度内向、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退缩性行为。

这些都容易导致流动儿童学习无目标,成绩进步慢,还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我校一直高度关注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致力于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创建,初步探索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

(一)学校、教师要重视流动儿童的全方位教育学校教育是流动儿童感受安全、归属的重要方面,我们不仅要教会流动儿童书本知识,也要帮助他们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1.加强交流,增进了解。

移民儿童歧视知觉及其心理健康

移民儿童歧视知觉及其心理健康

移民儿童歧视知觉及其心理健康作者:康武来源:《湖湘论坛》2016年第03期摘要:歧视知觉是指个体对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而受到了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的主观知觉。

影响移民儿童歧视知觉既有个体因素,也有环境因素,解决儿童歧视知觉应着眼从自尊、心理弹性、亲子关系、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系统等角度对移民儿童歧视知觉进行干预,采取科学有效措施。

关键词:移民儿童;歧视知觉;个体因素;环境因素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此创造了资金、资源和劳动力的大规模的内部流动。

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家庭式流动比例越来越高。

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流动人口已达到2.36亿。

仅深圳市,2012年底流动人口已达到1532.8万。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早期“单打独斗”的模式越来越向“拖家带口”的模式发展,举家迁移日益成为人口流动的重要特征,流动人口的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近几年,数百万0岁至14岁的儿童随他们的父母搬到城里。

由于户籍的限制,移民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加之需对环境的调整适应,其心理健康发展也存在阻碍。

由农村到城市的社会处境改变,一方面,相对优越的物质、教育和人文环境为移民儿童的更好发展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户籍的限制,移民儿童也面对着升学、就业、社交等领域的各种不公正对待,即歧视,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无疑对移民儿童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

一、何为歧视知觉歧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歧视知觉(Perceived Discrimination)则是指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如户口身份等)而受到了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相对而言,它是一种主观体验。

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由于环境的变更,移民儿童相较普通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满足方面存在差异,情绪消极、在性格上更为任性、内向和孤独。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日益庞大。

流动儿童指的是那些由于父母工作、生活等原因,从农村或其他地区来到城市生活的儿童。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值得关注。

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往往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

他们跟随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离开了熟悉的亲人和朋友,失去了原有的社交网络和支持系统。

新的环境可能让他们感到孤独、无助和迷茫。

城市与农村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流动儿童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适应这些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学习困难等问题,从而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

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许多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城市中从事着较为辛苦的工作,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往往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

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居住环境简陋,这也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同时,由于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可能无法给予孩子有效的学习指导和情感支持,导致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

在学校方面,流动儿童也可能面临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他们在入学、升学等方面可能会遇到障碍。

在学校里,他们可能会因为口音、穿着等方面与城市孩子不同而受到歧视或排斥,难以融入班级集体,缺乏归属感。

此外,由于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差异,流动儿童在学习上可能会感到吃力,成绩不理想,这也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还可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长期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行为问题,如逃学、打架等,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和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逐步消除户籍制度等因素对流动儿童教育和发展的限制,保障他们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和社会资源。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_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_范兴华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_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_范兴华

收稿日期 : 2011- 08- 2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编号: 05JJDXLX163) 、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2010YBA062)资助。 通讯作者 : 方晓义 , E-mail: fangxy@
647
64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4 卷
归模型: (1)危险因素 (risk contributors), 包括贫穷、 种族刻板印象、种族歧视等 , 这些因素使得个体对 不利发展结果具有易感性 , 进而对健康发展构成威 胁。 (2)压力体验 (Net stress engagement), 危险因素 (如歧视 )的威胁效应可能受到某些支持资源的抵消 或平衡。如果青少年缺乏足够的支持资源与适当的 干预 , 危险因素就可能与其正常发展问题 ( 如男孩 的冒险逞能 ) 结合在一起时 , 给青少年发展带来不 利 影 响 。 (3) 反 应 性 应 对 方 法 (reactive coping methods), 指用于应对压力的策略 , 包括适应性手 段与非适应性手段。一种情境中 (如社区 )适用的手 段 , 在另一种情境中 (如学校 )可能是不适用的。 (4) 适应性认同 (emergent identity), 在采用应对策略的 同时 , 个体的自我评价在继续 , 那些对自我发展有 价值的应对策略被保存下来 , 并逐渐成为稳定的应 对反应 , 适应性认同由此形成。适应性认同是指在 各种情境经历中个体是怎样来看待自己的。文化与 种族认同、性别角色理解、自我和同伴评价均描绘 (5)应对产品 (coping products), 个体认 了个体认同。 同为未来知觉与行为奠定了基础 , 而这些知觉与行 为对应对结果有不利影响 (如健康不良、问题行为 ) 或建设性作用 (如身心健康、积极适应行为 )。根据 PVEST 的上述观点 , 流动儿童除了要经历青少年 必须经历的正常认同探索之外 , 还要凝炼和形成与 之户籍身份有关的认同 , 同时与对其发展可能产生 不利影响的歧视进行斗争 ; 如果他们不能获取适当 的支持资源和发展起适当的应对策略 , 歧视就会作 为危险因素增加其脆弱性并导致不利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 , 歧视行为大多以微妙的方式表 现出来 , 直接、公开的歧视行为较少 , 很难进行客 观测量 , 因此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向了歧视知觉。 歧视知觉是相对于客观歧视而言的一种主观体验 , 是指个体知觉到的由于自己所属的团体成员身份 (如种族、户口身份等 )而受到的有区别的或不公正 的对待 (刘霞 , 赵景欣 , 师保国 , 2011)。歧视知觉反 映的是弱势群体成员的重要心理现实 , 正是这一心 理 现 实 影 响 着 个 体 心 理 与 行 为 的 发 展 (Dion & 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理论解释, 如 Kawakami, 1996)。 社会比较理论中的相对剥夺理论认为 (Mummendey, Kessler, Klink, & Mielke, 1999), 个体主要通过与他 人比较来评价其地位和处境 , 弱势群体成员经常体 验到基本权利被剥夺的感觉 , 这种被剥夺感不仅使 他们丧失掉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机会 , 还会对其心理 发 展 带 来 损 害 ; 符 号 互 动 理 论 认 为 (David &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摘要: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校园稳定。

本文就流动儿童的心理形成阐述两方面的原因,即态度与关注,并针对当地学生的心理采取的一些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其形成阳光的心态。

关键词: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心理措施目录:一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p1-p2二影响学生心理状况的因素p2-p6三具体采取的措施p6-p9四参考文献p9-p10一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流动人口是一个弱势群体,家长大多数都是体力劳动者,家庭环境不好,贫穷。

相对来说,流动儿童缺少家庭的温暖,他们通常住在简陋的环境里,面临的是家长工作不稳定、家庭收入不均衡。

再加上当地群众对流动人口的歧视心理,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不断的迁徙,导致频繁的转学,对于小孩来说,从行为方式到内心调适都要经历一个起落的过程。

应该说,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况是良好的。

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他们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再加上他们随着父母不停地变换学习、生活环境,其心理发展常呈现出消极自卑、缺乏自信、孤独自闭、焦虑恐惧、叛逆反抗等特点,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二影响学生心理状况的因素(一)态度是影响流动儿童心态形成的关键学生的态度很重要,主要有流动儿童自己的态度和本地学生的态度两方面:首先,流动儿童要正确看待自己。

大多数的流动儿童因为父母工作单位的不断变换,孩子的学习也处于动荡的状态,每次父母换单位,孩子就得跟着打游击,刚到一个地方入学本身就是个大问题,打工的所在学校因为师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等原因,并不能接收所有的流动儿童,这样孩子在入学一开始就会有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学校不想要自己,导致心理落差,从而形成自卑的心理。

我从调查中看到,大多数低年级的学生不存在自卑的心理,因为他们年纪小,没有很大的地域观念,认为上学就是上学,在哪儿上都一样,心态比较阳光;而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刚转学过来的学生对于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以及陌生的老师都存在的一定的警惕性,处于青春期的这些孩子更容易封闭自己,觉得要提防着别人,怕受伤害,往往会形成比较封闭的心理,对学校排斥,故步自封,没能很好的适应。

精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特征总结

精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特征总结

精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特征总结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自卑,感情敏感而脆弱2缺乏学习动机,科技创新意识落后3内心充满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对立感4被歧视,没有归属感这些歧视可以说来自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①城市同学的排斥。

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学习期间,常遭到城市孩子的排斥。

②教师不公正的态度。

③来自学生家长的偏见。

5存在相对孤僻性,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较差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探析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一流动儿童的孤独心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常常深陷于孤独之中。

流动儿童是社会中的一个孤独群体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与城市儿童的巨大差别,从而产生孤独心理。

郭良春等调查发现:40%的流动儿童回答曾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被瞧不起过,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戒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玩来玩,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1] 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发现:78%的流动儿童喜欢和北京小朋友一起玩,但不愿暴露身份[2] 孙维平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确实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与孤独感,流动儿童在班级中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对自己缺乏自信,在交往障碍因子与孤独因子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郭志巧(2007)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总体上对城市儿童学校老师和城市持有好的印象的比例均不到20%,而差的印象的比例则都超过了40% [4] 二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的时候,但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表现的更为严重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之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特别是生活环境与城镇孩子的差距巨大随着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这种反差体验更是越来越强烈段成荣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自尊心水平显著比城市儿童低,并且普遍缺乏自信心[5]刘正荣研究发现,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更倾向于将失败过失的责任归咎于自我,自信心不高,自卑心理严重[6]流动儿童与城市群体之间本身固有的隔阂是他们自卑心里产生的重要诱因可以说,城市群体的歧视进一步加重了流动儿童的自卑心郭志巧研究发现:近1/4 的流动儿童因感觉受歧视而自卑,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7]胡进调查发现:75.7%的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被嘲笑和讽刺,追因调查中表明首要原因是我是外地人占67.3%,其后依次是知识太少占39.9%和我家太穷占32% [8]三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本文所研究的学习困难是指狭义上的学习困难,由于流动儿童地学习往往受到学习氛围家庭条件生活变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一)环境变化引起的学习困难(二)学习条件引起的学习困难(三)学习焦虑参考文献[1]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9):55.[2]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李雅儒,阳志华,王薇; 北京市流动儿童学校师生心态状况调查研究[J] .新视野,2006,(3):63.[3] 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1,28 (1):68.[4]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36.[5] 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5,(1):17- 19.[6]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40.[7]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36.[8] 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J].教学科学研究, 2004(5):30.流动儿童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研究王广新瞿月涵陈晓庆孙俊岚中小学管理2008 测量工具(1)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2)生活压力事件量表(杨德森编制)(3)应对方式问卷(肖计划编制)结果与分析1.流动儿童人格特质状况(1)流动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正常。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流动儿童是指因为家庭、经济、社会等原因而流动的儿童。

由于流动儿童长期生活在流动环境中,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常常出现焦虑、抑郁、孤独感等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他们的流动经历、家庭氛围、社会支持。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他们的流动经历、家庭氛围、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流动儿童缺乏安全感和被关爱的感觉,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受损。

此外,流动儿童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也往往较差,这也是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帮助流动儿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部门和社会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并鼓励家庭关爱和交流。

此外,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流动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总的来说,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关爱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2021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作用范文3

2021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作用范文3

2021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作用范文 近十几年来我国流动儿童人数日益庞大,截止到2010年已达到3581万,且有增长的趋势[1].目前,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均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问题行为等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显著高于城市儿童[2-4],且流动性越高,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就越强[5].同时,在一项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稳定性的追踪研究中发现,流动儿童的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在一年内呈现稳定的趋势[6].为了帮助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其心理行为发展及相关影响因素得到心理学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不完善,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歧视知觉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刘霞等[7]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歧视现象的研究发现,相比于客观的受歧视程度,个体主观感知到的歧视知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

综合国内研究者十年来的几十项关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可显著正向地预测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等内化问题[3,8],而且这些研究呈现出了非常稳定一致的结果。

但关于歧视知觉与儿童另一发展指标--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之前的研究者还较少涉及。

国外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移民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歧视知觉对非洲裔、拉丁裔、亚裔移民儿童的吸烟、饮酒等外化问题行为均有直接的预测作用[9-11].国内仅有的一些研究发现,生活压力事件、负性社会环境等危险性因素可以正向地预测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4,12],但有关歧视知觉和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目前还尚少,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尽管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但研究显示不是所有儿童都会出现心理发展的不良问题,儿童自身存在的一些保护性因素可缓冲危险性因素对其的不利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弹性[13].心理弹性指个体在经历逆境后仍能良好适应并积极发展的过程[14].近年来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聚焦于心理弹性的保护性机制,即探讨心理弹性是如何帮助个体在不利处境下获得良好的发展。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流动儿童这一群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流动儿童,是指那些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或其他地区来到城市生活的未成年人。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

由于父母工作的不稳定,他们可能频繁地更换居住地点和学校,难以建立起稳定的社交圈子和人际关系。

这使得他们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无助。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城市中,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到与本地儿童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比如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也会给流动儿童带来心理压力。

父母为了生计奔波忙碌,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

同时,家庭经济的拮据可能无法满足孩子在物质方面的一些合理需求,让孩子感到失落和委屈。

社会歧视也是流动儿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些人对流动儿童存在偏见和误解,认为他们是外来者,可能会对城市的秩序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这种不友好的态度会让流动儿童感到被排斥,自尊心受到伤害。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流动儿童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力。

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表现出顽强的毅力。

为了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保障流动儿童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完善相关政策,为流动儿童的入学、升学提供便利和支持。

学校方面,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关爱和辅导。

建立心理咨询室,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教师应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家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父母要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罗含笑;胡珊
【期刊名称】《进展》
【年(卷),期】2024()9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发现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

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呈负相关,与消极指标呈正相关,同时学龄期与性别在其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因此,在未来针对流动儿童的教育中,应重视歧视知觉的影响,关注儿童不同时期的发展,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页数】3页(P212-214)
【作者】罗含笑;胡珊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79.3
【相关文献】
1.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社会认同与社会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流动儿童为例
2.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3.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4.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
5.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手机成瘾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流动儿童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然而,由于他们往往面临着种种种族、阶级和文化的差异,因此经常遭受到社会的想象与歧视。

这种被歧视的经历容易导致流动儿童产生不良的情绪状态和负面的心理影响,如孤独、焦虑、抑郁等等。

因此,针对流动儿童应对方式实施介入干预,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减轻孤独感。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中起到了关键的调节作用。

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普遍感受到来自同伴和社会的歧视,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然而,一些积极的应对方式,如社会支持、自我肯定、心理干预等,可以通过调节他们的歧视知觉,减轻其对情绪和心理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社会支持方面,研究表明流动儿童与同伴、老师之间的关系越好,其歧视感知越低,心理健康状况也更好。

此外,应对方式也对流动儿童的孤独情绪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很多流动儿童在异地求学或生活过程中,常常面临孤独感和心理孤立的问题。

但是,适当的应对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孤独感,缓解孤独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例如,与同学和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增强社会支持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同时,通过寻求外界帮助,比如参加社区活动、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机构等,也可以帮助流动儿童缓解孤独情绪。

综上所述,针对流动儿童的歧视感受和孤独情绪,实施有效的应对方式对其身心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支持、自我肯定、心理干预等应对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减轻歧视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增强情感投入和自我认可,促进其更好的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并积极探索出更加有效、可持续的应对方式,以切实提升他们的健康、幸福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报 2009, Vol. 41, No.10, 967−979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09.00967收稿日期:2009-01-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1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147),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京流动儿童的学校表现、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BAA08004)。

通讯作者:方晓义, E-mail :fangxy@967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蔺秀云1 方晓义1 刘 杨2 兰 菁1(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 100875)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北京 100191)摘 要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歧视对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以及应对方式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从公立学校选取525名北京儿童、从流动儿童主要来源地的农村选取568名农村儿童作为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测查了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应对方式和自尊。

研究发现: (1) 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社会歧视在学校类型、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 流动性高的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 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也不存在学校类型与性别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 (2)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校类型和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女孩、来自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性高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与之相对应的被试, 除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上存在学校类型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外, 在孤独感上不存在学校类型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 (3) 不同类别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感上最差; (4) 除消极应对与自尊、积极应对与抑郁相关不显著外, 歧视、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自尊两两之间都相关非常显著; (5) 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也通过应对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

自尊不仅在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也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歧视知觉; 心理健康水平; 应对方式; 自尊 分类号 B844; R3951 问题提出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流动人口总量已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万人增加到1.4亿人, 占全国人口的1/10, 而且每年以600至8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文摘, 2008), 估计到2010年, 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将达到1.6亿, 而像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更是流动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Chinese News Press, 2006)。

近年来, 我国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 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就是流动人口家庭化, 主要指某些家庭中由单个成员流动变为整个家庭流动, 大批学龄儿童跟随身为流动人口的父母流动, 成为流动儿童(Migrant Children)。

1998年由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指出, 流动儿童是指6~14岁(或7~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流动儿童课题组, 2006)。

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将流动儿童定义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 户口在外乡镇街道”或者“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 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18周岁以下的人口(张黎明, 赵顺义, 2003)。

本研究中的流动儿童是指6~18周岁户籍在农村, 但随父母或者监护人居住在城市的儿童青少年(刘扬, 2008)。

2003年11月, 我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结果公布, 我国18周岁以下流动人口已达到1982万人,968 心理学报 41卷占流动人口的19.4%, 0~14周岁的儿童约1410万, 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3.8%(项继权, 2005)。

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除少部分参加工作外, 大部分进入城市的学校就读, 据2006年北京市各区县教委的统计数字显示, 在京就读的流动儿童已增至37.5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04), 其中入读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比例占总人数的61%(谢尹安, 邹泓, 李小青, 2007)。

歧视(Stigma)最早是由Goffman(1963)提出来的, 原指人身体上不好的特征或由疾病引起的症候, Goffman在书中将其定义为非社会期待的属性或特征, 用以区分个体不同于主流群体。

这些特征大致包括三类: 一是身体上的缺陷, 如各类残疾; 二是个人品质上的污点, 如意志薄弱、作威作福、情绪异常、叛逆等, 可通过某些表现或记录得知, 比如精神病、囚犯、吸毒、酗酒、同性恋等; 三是种族、宗教、民族的不被认同。

之后, Alonzo和Reynolds (1995)及其他一些学者均在Goffman的基础上对Stigma做了解释, 但意义相近, 通常指人们觉察到的一种负面的属性, 它使带有负面属性的个体和群体受到排斥、孤立、偏见和歧视, 或远离、逃避正常的社会阶层, 且这种逃避含有自我贬低的意思。

流动人口从一开始的称谓“盲流”和“农民工”就暗含着歧视之意, “盲流”指无领导的盲目流动, 不知道到哪里找工作, 只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盲目流动; “农民工”虽然中性一些, 不过也指的是流动人口虽然在城里做工, 但是他们仍旧是农民(Chen, Stanton, & Li, in press)。

1997年1月, 零点调查公司在京、沪、回、汉四地调查城市市民对外来人员的态度和评价, 结果表明, 1/3的市民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熟视无睹, 16.7%的人讨厌、看不起外来人员, 约有18%的外来群体受到当地市民的强烈歧视, 45%的外来群体有时感受到歧视, 2/3的外来人员表示不敢也不愿与城里人交朋结友(袁亚愚, 1997)。

李强(1995)从对北京地区的农民工访谈分析中发现, 大多数农民工都提到了“被人看不起”和“受歧视”的问题。

在广大农民工在城市中正当社会权益普遍缺位的背景下, 流动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也经常面临着较差的就读环境以及某些城市人群的不友好对待。

对流动儿童的歧视集中表现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 使儿童遭遇到一系列制度性、结构性歧视(李荔, 2005)。

任云霞(2006)指出流动儿童面临着消费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的排斥, 并指出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过程。

张秋凌(2003)的访谈发现, 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因为户籍制度和流动性大而导致入学难问题普遍存在; 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流动儿童感受最强烈的是同伴交往中的歧视, 有儿童认为“他们有时瞧不起我们, 给我们白眼, 不和我们玩。

”另外, 社区和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也存在歧视。

雷有光(2004)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报告不喜欢北京的主要原因是“北京人看不起我们(71.4%)”, 不羡慕北京人的原因中, 27.2%的流动儿童认为“他们不尊重人”, 20.3%认为“他们对人不友好”, 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认为北京人对自己“不好”或“很不好”的人数比例为52.9%。

从同伴的角度来看, 流动儿童朋友中没有北京孩子的占40.1%, 69.1%的流动儿童不愿意和北京孩子做朋友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看不起外地人”, 高达75.7%的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被嘲笑和讽刺。

由此可见, 流动儿童在入学、同伴、社区和制度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歧视。

歧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明显不利的影响。

Finch(2000)等对墨西哥移民的调查发现歧视意识水平直接影响到抑郁, 并受到文化适应性和性别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Lewis(2003)等对男、女同性恋的调查发现, 感知到的歧视和自身的性取向能显著的预测抑郁症状。

Foster(2000)的研究发现, 个人感知到的歧视越多, 其报告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也越多。

Nyborg(2003)对黑人儿童的研究发现, 歧视与其抑郁症状、心理烦恼、无助感、低自尊等消极心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广州市对城区中10所中小学校1200名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流动儿童面对排斥和种种不公平待遇, 产生了畏惧心理, 甚至还会形成自闭心理、仇恨心理等, 加上流动儿童随着父母流动, 很难在一个居住地方和学校呆久, 总是不断地与陌生邻居和同学老师接触, 增加了他们的社交焦虑(中国社会报, 2005)。

流动儿童的频繁流动给他们带来孤独感方面的问题, 频繁的流动导致他们不能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

他们除了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外, 在城市内部也在不断的流动。

赵娟(2005)对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发现, 该校每学期学生的流动率大约在10%左右, 80%~90%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转学经历, 多则有3~4次转学经历, 而是否有稳定的同伴关系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孤独感(孙晓军, 周宗奎, 2007)。

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 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一系列适应不良(Diaz, Ayala, Bern, 2001)。

但对文献的回顾还有实践都告诉我们, 并非所10期蔺秀云 等: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969有的流动儿童在遇到歧视后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那为什么有的流动儿童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而有的儿童却不会出现?显然, 在歧视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可能还存在其它中介或者调节变量。

Diaz(2001)和Corning(2002)的研究指出歧视意识将会通过自尊而间接影响到个体的抑郁水平, 不同自尊水平的差异将会导致歧视意识对抑郁、焦虑的作用程度不同。

应激的CPT(cognitive phenomenological trans-actional)理论指出, 应激性事件通过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认知评价等中介变量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Gee G. L., 2002)。

歧视作为一种应激性事件, 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也会随着个体应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韦有华,汤盛钦, 2005)。

Folkman和Lazarus (1986)的研究认为, 根据应对的功能, 可以把应对方式分为两类: 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和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即相当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他们的研究发现, 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和幻想与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相联系。

Samuel (2003)等对加拿大籍朝鲜移民为被试的研究报告指出, 知觉到的种族歧视对抑郁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性; 在控制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在加拿大居住年限等变量以及歧视、诱发情绪与应对方式的主效应后, 直接对抗(personal confrontation)对歧视知觉与抑郁情绪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即直接对抗能缓冲歧视知觉对抑郁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 被动接受、情绪转移(如哭喊、尖叫、拼命去玩以忘记不愉快等)这两种应对方式与歧视的交互作用也对抑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