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策略【浅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

合集下载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摘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行为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甚至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本文从“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如何教育这类学生,谈谈个人肤浅的观点。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庭教育;教师角色所谓“问题学生”是指在学习、思想或行为等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

他们往往会被忽视、被冷落。

其实这些学生才是最需要爱的,教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引导和教育,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们。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持有不正确的想法,导致了不符合常规的行为,这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是在所难免的。

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行为的错误,而不是道德问题。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就把他定格为“坏”学生。

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向上的,也许是好奇心或者表现欲强而导致行为不当。

学生犯了错误,他们最需要的是家长、教师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简单的批评和粗暴的惩罚。

让他们在错误中吸取教训而健康成长起来的。

一、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学》认为,产生“问题学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家庭教育不当。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往往是多要求,少交流。

有的父母只要求孩子出类拔萃,不能容忍孩子作业一次出错,考试一场不及格。

这种不切实际的家庭教育方法完全违背了孩子天性,问题自然就随之而来了。

根据平时观察和调查了解,本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五种类型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是当前大部分的“问题学生”的成因。

棍棒型:这类家庭一般是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他们认为子女是自己生的,要打要骂,自己做主,打骂、棍棒是家常便饭。

久而久之,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对家庭的怨恨会慢慢地蔓延到对学校、社会的怨恨。

训斥型:这类家庭的特点是“棍棒在嘴上”,整日骂声不绝,对于子女实际上是精神折磨。

如果说“棍棒型”是以父亲的表现为主,那么“训斥型”则是以母亲的表现为多。

管束型:这类家教方式对子女的清规戒律非常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同时在言语上唠唠叨叨,使子女生厌,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教育问题学生的策略

教育问题学生的策略

教育“问题学生”的十种策略现代教师的责任似乎在不断增加,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处理不同种类的问题、应对各式各样的学生,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正常班级里都有一些“问题学生”。

这些学生往往学业不好,品行表现也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班级的一种隐患。

然而,现实的情形是,教师教育正常学生得心应手,面对这些学生往往措手不及,或者束手无策。

下面的十种策略能够为教师教育、转化这些“问题学生”提供一些思路。

一、多与学生接触教师要多与他们接触。

当他在陈述某种事情或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教师要认真专注地听,并尊重他的观点,以便获得他的信任。

时常找机会与他谈论他的兴趣和爱好。

当他走进教室时,教师投以友善的目光,对他的言行举止做一些正面的评论,比如“你今天走路很有精神”、“你的衣着得体大方”,等等,使他的一天有一个好的开端。

这样,学生在教室里心情舒畅,觉得教师接受并支持他,他便会表现好。

二、抓住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尽可能地去赞扬每一个学生。

当学生表现良好、行为得当或学习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表扬。

由于在学校生活中有过频繁的挫折和失败经历,“问题学生”特别需要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哪怕是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在他肩头上轻轻一拍。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在班级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教师更要给这些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一旦他们有好的表现,就要抓住契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与表扬。

三、简洁明了地提出任务要求在给他们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

如果教师面面俱到,把每一个细节都一一交代的话,他们往往会忽略关键地方。

教师可以让他们复述对其所提出的要求,以便确认他们是否真正明白。

教师在解释、布置比较复杂、大项任务的时候,可以一次给他们提出一、二条要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示范,让他们模仿。

四、指派一个学生做他的伙伴当忙不过来或不在教室时,教师指派同桌或邻桌的同学在学习等方面帮助他,和他结成伙伴关系。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因为身体状况、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原因,导致学习上的不顺利。

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篇文章将就如何制定教育策略,来帮助问题学生,进行探讨。

一、了解问题学生针对问题学生,首先应该认真了解他们的学习背景、性格、喜好等方面的情况。

了解问题学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原因对应的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

例如有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需要额外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知识;有学生可能无法集中精力,需要冷静分析,找到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例如可能是环境嘈杂或者是身心疲惫等;还有学生可能缺乏自信心,需要鼓励和帮助。

二、交流与监督交流与监督机制可以为老师和问题学生搭建沟通与协作的桥梁。

老师可以通过面对面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向问题学生了解他们的状况,例如询问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是否顺畅、遇到的难点在哪里,以及需要哪些辅导与支持等。

这些信息可以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在将问题学生纳入监督管理之后,可以采用定期检视和反馈制度,让问题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学习成长,运用获得的反馈,做出相应的改进。

例如为学生定期提供学习成绩和评估报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制定更好的学习计划。

三、耐心与信心老师对于问题学生需要耐心与信心。

耐心和信心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品质,对于问题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有些问题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适应学习环境,而这也会考验老师的耐心和信心。

面对问题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工具,例如实例分析、教学技巧、上课方式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问题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

在处理问题时,老师应该制订计划并保持耐心与信心,鼓励学生坚持下去。

这对于学生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也需要保持学习的恒心,当问题学生完成了目标,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时,往往自信心会得到提高。

四、寻求合适的知识支持教育机构应该为问题学生提供充足的支持。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对策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对策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

这些问题学生可能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不端、学习态度消极等方面。

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去责备他们,更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转化对策,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新找到学习的方向。

一、问题学生的原因我们需要去了解问题学生的原因,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去帮助他们。

问题学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比如家庭环境不稳定、学习能力有限、性格内向等等。

家庭环境不稳定是导致问题学生的原因之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良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问题学生可能来自家庭环境不稳定的家庭,可能是父母离异、家庭贫困等原因导致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上出现问题。

学习能力有限也是问题学生的原因之一。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可能天生学习能力就较差,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性格内向是影响问题学生的原因之一。

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因为自卑、害羞等原因而导致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问题,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关怀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二、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针对问题学生,我们需要给予他们特殊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学习的方向。

教师应该注重对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关心、多鼓励、多帮助问题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怀,树立自信心,树立正确认识自己的态度。

教师应该注重对问题学生的学习辅导。

针对学习能力有限的问题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次、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节奏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学校还应该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让学生能够在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除了在教育上给予问题学生特殊的对策之外,我们还应该从转化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问题学生”这一概念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困扰的学生。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困难、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问题等。

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教师需要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针对问题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教育策略。

同一班级中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教师应该根据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分步教学、示范教学等方法,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增加参与度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师应该重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采取适当的心理辅导策略。

问题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压力等。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行为表现。

教师应该通过与问题学生的交流和倾听,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困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调整心态,解决心理问题。

在实施心理辅导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如定期个别交流、心理测试、心理疏导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班主任等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问题学生的发展。

问题学生在家庭和班级环境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扰,需要有家庭和学校的全方位支持。

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问题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从问题学生的角度出发,提供积极正面的指导和支持。

在与问题学生沟通和交流时,教师应该注重用鼓励和支持的语言和态度与他们对话,树立他们的自信和动力。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评价问题学生时,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对策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对策

问题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工作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他们可能表现出学习态度消极,行为不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他们个人的成长,也对整个教育系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帮助问题学生进行教育与转化,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一、问题学生的教育原因分析问题学生的形成,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问题学生可能来自不完整家庭,或者是处于单亲家庭中。

由于家庭原因,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导致性格的偏差,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和社会问题,也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不完善也是问题学生存在的原因之一。

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不足,以及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不尊重,也会导致学生出现问题。

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关注,需要多方连接,因为问题学生的成长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

首先, 家庭教育需要得到加强,不完整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得到额外的关爱与指导,家长需要注重孩子的成长教育,给予他们关爱和尊重。

学校也需要对问题学生进行特殊的关爱和教育。

学校应该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好,性格偏差等问题学生,学校应该加强对其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社会也需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引导问题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立问题学生帮助体系,在心理疏导、行为规范等方面给予问题学生帮助和指导。

三、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教育问题学生的我们也要关注他们的转化问题,帮助问题学生改正错误,重新走上阳光大道。

要加强心理辅导,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1. 引言问题学生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常见。

问题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逃学、迟到早退、不服从、冷漠等等。

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困惑和苦恼。

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存在,既对学生自身成长发展造成影响,也对班级和校园环境危害。

因而,了解问题学生的成因和寻求转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2. 问题学生的成因2.1 家庭因素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

一些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得不到足够的父母关爱和支持,或是从家暴、离异、亲人离世等事件中受到创伤,导致自我认知及人际关系的不健康发展,可能会出现问题行为。

2.2 学校因素学校作为学生重要的成长场所,也为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条件。

班级氛围的不良、学习压力过大、教学质量欠佳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出现问题行为。

另外,一些学生在校内遭受到诸如欺凌、歧视等不公正待遇,也可能导致其产生问题行为。

2.3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问题学生最为基础的因素。

身体和心理问题,如自闭症、注意力缺陷、躁郁症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出现问题行为。

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等,也对问题行为有影响。

3. 转化策略3.1 家庭教育策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堂,家庭教育中的“初心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是孩子成长的优质土壤。

为了减少家庭因素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家长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增加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孩子内心状况,为孩子提供正确引导,增强孩子自尊心和责任感。

3.2 学校管理策略学校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防御能力。

学校管理者也应加强对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班级归属感和紧密程度。

此外,学校也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洞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和问题解决方案。

3.3 个人心理调节策略学生个人应通过自我管理和行为调节策略,积极面对问题行为,并寻求解决方案。

学生可通过增加自我控制意识,建立自身信心,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来克服问题行为。

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痛却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笔者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学校政教管理工作,下面以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谈一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产生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问题学生”产生原因复杂,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种因素:首先,家庭问题。

1.“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

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变得尤为迫切。

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

?2.“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判刑的家庭。

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

孩子被迫交于祖父母或成了孤儿。

?3.“留守孩”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

作为市场经济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沿海省份,“留守孩子族群”越来越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

?残缺家庭”、“过失家庭”造成了物质条件上的困难,父母的犯罪,给孩子带来精神上严重创伤,有的甚至造成罪错品行。

“留守孩”学生非常思念父母,希望与父母相见。

而这些学生与父母相见的次数每年也才1至2次,至使这些学生的性格表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或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

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造成了“留守孩”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其次,家庭教育问题。

健康家庭的不健康的教育。

此类家庭父母双方,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恳踏实,且有一番成绩,也看重孩子的成长。

但长期以来,一些父母总是把孩子摆在不平等的位置,总是按大人的理想去设计孩子,强求孩子,只有灌输,很少交流。

有的为了要求孩子出类拔萃,不能宽容一次作业忘了做,不能容忍一场考试不及格。

由于教育方法和手段违背了孩子天性,“问题”也就难免,尤为甚者还造成了少数孩子的心理障碍。

浅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

浅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

浅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教师教育论文浅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一、“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一)家庭因素1.有残缺的家庭。

“家庭残缺”势必造成教育的残缺,这一因素在当今社会,更加凸显,比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或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低下,生活有各种问题等。

他们主要表现为内心脆弱、自卑、放纵自己、沉默寡言、仇视家庭或社会、个性较强、缺乏爱心等。

2.留守家庭因素。

现在也有些家庭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经商或学习,特别农村家庭,父母外出务工,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祖父母、外祖父母居多)监护、教育的孩子。

这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引导较少,缺少父母更多的关怀和爱。

这些问题学生表现为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或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

3.家庭教育方式因素。

一部分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会现各种不正确的方式。

一是对孩子管教过严,要求、期望太高,总是要求孩子按大人的理想去做事情,不容忍孩子犯任何错误,孩子失去了就有的自由,感觉不到快乐,问题也随之而然出现;二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放纵。

这类父母往往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衣、食、住、行,或对孩子不闻不问,很少关心或忽视孩子心理的成长,总是在发现问题后却发现不能补救。

(二)社会的因素社会因素也是问题学生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一种教育叫作潜移默化,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耳闻目染地对接触到社会当中的一些不良气息。

当中或对缺少父母、学校的及时引导,从而导致孩子心理的扭曲,孩子表现为是非混淆,模仿不良形为等。

(三)学校因素学校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地方,但也是问题学生产生的一个因素。

比如应试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学校过分追求分数,学生压力过大,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厌学情绪;班级容量过大,班主任、老师鞭长莫及,不能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及时处理一些问题,导致各种问题的滋生,问题学生也会产生。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也会有一些个例因素存在。

二、“问题学生”的管理策略(一)学校教育学校是对于学生教育最重要的平台,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帮助问题学生的义务和责任,班主任的教育更为重要。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

1 残缺家庭” . “ 因素
次 犯 了错 误 就把 他 当坏 孩 子 。许 多 学 生 之 所 以成 为 “ 问题 学
由于 当 今社 会 崇 尚个 性 解 放 , 婚 率 越 来越 高 . 成 了 很 多 离 造
“ 缺家 庭 ” 残 。这 种 残 缺 家庭 , 么 孩 子成 为 父 母 的 累 赘 , 经 济 要 在
信 任 。这 样 , 就 会 认 为 老师 接 受 并 支 持他 , 他 他会 努 力 表 现好 。
2指 派一 名 学 生 做 他 的伙 伴 . 同 龄人 是最 容 易 沟 通 的 , 班 上找 一 名 责 任 心 强 , 学 兼 优 在 品 的 同学 做他 的 同桌 及 伙 伴 ,这样 随时 在 学 习上 遇 到 困难 和 行 为
作 为 一 名 教 师 , 别 是 一 名班 主任 , “ 疼 ” 特 最 头 的可 能 就 是 班
上 那些 “ 头 ” 也 就 是 我 们 通 常说 的 “ 魔 , 问题 学 生 ” “ 题 学 生 ” 对 问 的教 育 既 是 一 个令 人 头 痛 却 又 无 法 回避 的现 实 问 题 。 笔 者 长 期 担任 班 主 任 , 为 要 教 育 好 “ 题 学 生 ” 首 先 要 了解 其 产 生 的 原 认 问 , 因 。究 其 原 因 才 能对 策 下 药 。
戈鹩堂娲考
VO . N l7 1 0
LⅢ ERAL ARTS F ANS
J l 2 0 uy 0 9
“ 题 学生 " 问 的成 因及其 教 育策 略
先 雯 静
( 四川 省 乐 山 市 实 验 中学 四川 乐 山 6 4 0 ) I 10 0
【 要 】 问题 学 生 ” 生 的 原 因很 复 杂 , “ 缺 家庭 ” 素 、 留 守孩 子 ” 摘 ‘ ‘ 产 如 残 因 “ 因素 、不 当的 家 庭教 育 ” “ 因素 “ 失 家庭 ” 素 、 不 负责 的 过 因 “

浅谈“问题学生”成因及教育策略

浅谈“问题学生”成因及教育策略
的是一种 比较稳 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 与 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 绪体验或行为倾 向。
l _ 为所 欲为的放荡型 “ 问题学生 ”。由于经济 改革浪潮的掀起,农村的 主要劳动力纷纷涌 向城市。父母都外出务工了,只留下孩 子守家 ,这部分在校 读书的孩子被称为 “ 留守学生”。正因为父母都外 出,无人在家教育管理 ,导 致这部分学生在家为所欲为,在社会 上到处撒野 ,再加上接触到社会上不 良风 气的人、物和事,使得他们违反纪律的事是常有且屡教屡犯 。 2 单亲家庭或失去双亲 的 “ 问题 学生”。因为家庭的不完整 ,部分学生 缺乏关键时期 的教育 ,该部分学生容易形成 “ 孤僻”、 “自卑”等性格 ,他们 常把 自己封 闭起来,不爱和同学交往;做事缺乏主见性,对 自己没有信心 ;严 重 的话 ,自己放任 自流 ,不听从其他长辈的教育,直至走向犯罪道路 。于是此 类家庭的孩子成了学校中的 “ 问题学生 ”。 二 、缓解上述问题的策略探索 针对上述 各种 “ 问题学生 ”存在的不健康 的现象 ,作为他们 的监 护人 , 尤其是教书育人的教师 ,有责任对该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 之科 学转化 , 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 ,健康快乐地成人、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根据几年 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现探索出如下缓解上述问题的对策,谨以参考与指正 。 ( 一)教育工作者要真正承担起育人 的重任 ,要掌握育人的正确策略

1 . 青春期心理特 点的影响。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 青春期 的孩 子萌发独立 意识 的一种表现 。初 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 ,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 业和难 以处理的人 际关 系,逆反心理往往有 比较突 出的表现 。同时 ,步入青春 期 的初 中生,他们感 到 自己已长大成人 了,做事喜欢 自作主张 ,不希望成年人 干涉 ,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教太严,于是容易产 生逆反心理。 2 . 家庭和学校不当教育 的因素 。 前苏联 教育 家费可夫在 《 和 教师 的谈话》 中说过 : “ 请你不要忘记 ,孩子们受到不公平 的待遇 ,特别是这种待遇来 自一 个亲近 的人 的时候 ,他们 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 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 二 )学 困厌学的 “ 问题学生”之成因分析 在平 日的学习与生活 中, 学生会出现诸如缺 乏 自 信、 悲观厌世、 抑郁、 焦虑、 失眠、逃避、恐惧、烦躁和过 多的内疚 自 责等现象 。尤其是其 中的对学生对他 人 的严重焦虑、恐怖倾 向、 自 责倾 向、过敏倾 向、孤独倾 向和冲动倾 向交织在 起 ,成为了学习上有 困难 的学生 ( 简称学 困生)的心理问题 。他们逐渐厌学 , 直至辍 学。 种现象 的产生,总是有其原 因的。学困厌学 的学生 的心理 问题从何而 来?分析其来源 可归纳如 下几方面 1 .自身个人生理因素 的差异和 自我概念 差。首先,由于遗传 的因素和各 种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记忆 、理解 、性格等都 因 人而异 。其中生理各项功能均较弱的学生,最终会因学习中的重重困难而 导致 厌学不安 。其次 ,许多学困生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人家怎么做,他也跟着 怎 么做。再加上 由于 自己的懒散,不求上进,导致别人对他们 的疏远 ,于 是常常 会有消极情绪的产生。 2 . 来 自外界因素 的困扰 。日益 进步的竞争型社会,导致大部分 的学 困生 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 ,每天神经兮兮 的;还有面对学校学业的压力、考试 的负 担、同学问的竞争,他们均害怕面对,长期地在学习上的落后,使得他们 日 益 自卑 ,常会把 自己封 闭起来;再是家长们的望子成龙心切或平时事务繁忙 忽视 对孩子学习的关注,这些都导致孩子成 为学 困生 ,从而最终厌学厌世 。 ( 三 )因家庭因素造成的其他类型 的 “ 问题学生 ”之成因分析 家庭教 育在对孩子 的教育影响中,可 以说是 首当其冲起到不可推卸 的作 用 。家长对孩子有者无声无形的影响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由于家庭 教育 中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一些问题孩子 。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倍加关爱每一位问题学生一般的“问题学生”和教师的感情比较疏远。

为此,教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予全心的呵护,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更多的一份关爱,少一些怨恨和责难,用博大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排除他们的戒备心理,让他们能与教师同学的感情融洽起来。

“亲其师,信其道”,在心理激励中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使他们遇到问题会毫不隐瞒,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二、更新评价观念,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挖掘他们的积极因素好与差是相比较而言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问题学生。

成绩差并不等于就不可以教好,习惯差并不等于智力差,成绩差并不等于未来的人生就差。

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亮点,只要他比以前取得了些许进步,就要毫不吝啬地予以表扬和鼓励。

对于后进生来说,表扬和鼓励是稀罕的,也是十分在乎的。

表扬和鼓励是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的加速器、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古人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才也。

”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他们最初也是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长处和积极因素,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改变他们三、尊重问题学生,消除其逆反心理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认为教师偏心,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以至于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

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的“对抗逆反”心理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锋,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教育者应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问题学生”学生的人格,耐心地教育指导他们,热心地帮助他们,即使批评也要注意“艺术性”,甚至加以策略性地“包庇”,如同在药片的表面涂上一层糖衣,做到良药不苦口,这样才能消除“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并且从内心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进一步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促进其成才。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处理策略现代班主任经常花费大量精力处理问题学生,这已成为他们的心病。

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好与不好、高与低的差别,因此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他们会“拖班级的后腿”,成为“麻烦的制造者”。

为了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需要积极分析“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问题学生的成因包括学生自身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等。

学生自身原因可能是因为智力水平落后或研究基础差,导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或者在相应时间内不能有效掌握知识,形成恶性循环。

家庭原因也可能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

例如,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或过低,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过于优越,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约束力和持续性。

针对问题学生,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

对于学生自身原因,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研究计划,帮助他们克服研究上的困难。

对于家庭原因,可以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家庭作业,同时加强家庭教育。

总之,处理问题学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了解孩子的多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缺乏知识,我们就会变得自大;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就会有偏见。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们可能会陷入思维定势,认为他们教学生的时间越长,就越能了解学生,越有资格给学生下结论。

实际上,时间的累积并不代表了解的加深。

首先,教师的工作只能探测到学生某一时段或某一领域的能力,而不是全方位的;其次,学生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而约束自己,伪装自己,教师所看到的并不见得是学生真实的状态。

实际上,“差生”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差,多数“差生”仅是某一方面落后。

我们应该警醒自己,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或摇头叹息。

我们应该摸索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而不是只看到一方面。

三、信任和期待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和期待的感情可以使对方感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信心。

浅议“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浅议“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浅议“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可能表现为不合群、不听话、不服从管理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种种情况。

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逐渐走上正轨。

本文将就“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进行浅议,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了解问题学生的原因我们需要了解“问题学生”为何会表现出问题的行为。

这可能涉及到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家庭环境可能会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个人性格和学习能力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有些学生可能天生比较活泼、调皮,有些学生可能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所以,了解问题学生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了问题学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方法。

二、采取积极的引导方式针对“问题学生”,教师不应该采取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而应该采取积极的引导方式。

我们要明白,这些学生可能是因为在家庭、环境或者个人能力上有所不足,导致了问题行为的出现。

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方法。

引导方式可以包括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还要及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鼓励,让学生在积极的引导下逐渐改善自己的行为。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来说。

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疏远、不信任的关系,那么学生很难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或者小组活动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依赖感。

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首先对问题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问题学生存在的成因。

随后提出了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建议,包括个性化教育方法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个性化教育注重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方案,而家校合作则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指出未来研究需要更深入探讨,同时对教育实践提出了启示。

本文旨在为教育者提供帮助和指导,希望通过合理的教育策略帮助问题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特点分析,成因探究,个性化教育,家校合作,教育策略总结,未来研究方向,教育实践,个性化教育方法,重要性,教育实践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问题学生在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问题学生的存在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问题学生的存在影响了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也对问题学生本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应对问题学生的存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问题学生的特点、成因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可以更好地帮助问题学生解决困境,提升其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问题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深入分析问题学生的特点和成因,探讨适合问题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方法,并探讨家校合作在问题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为今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可行的教育策略,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问题学生的特点、成因以及教育策略,进一步探讨如何针对问题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策略。

通过研究问题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方法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案,帮助问题学生有效地解决学习和行为问题,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问题学生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的学生,包括学习上的问题、行为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这些问题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针对学习问题,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需要界定问题学生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例如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当、知识基础薄弱等。

在界定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对于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学生,我们可以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学生,我们可以提供额外的补习和辅导,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基础。

在解决行为问题方面,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需要帮助问题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能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成长;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和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惩罚和奖励措施,对于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同时对于良好行为给予适当的奖励,以促使学生改正错误。

我们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问题,互相协调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心理问题的解决是问题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咨询机制。

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室,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开展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对于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落实上述教育策略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注重个体差异的关注和个别化的辅导。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问题学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或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学习动力、注意力、自律性、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欠缺。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育策略需要针对他们的具体问题进行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要了解问题学生的具体问题。

问题学生的问题多种多样,可能是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学习缺乏动力;也可能是分散注意力,容易分心;还可能是自律性差,无法坚持完成任务;学习习惯不佳,缺乏良好的学习计划和管理能力等。

教师要通过观察、交流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问题所在。

要根据学生的问题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策略。

对于兴趣不浓厚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动力。

可以引入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和活动,使学习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生,可以提供精确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其调整学习状态。

可以采用分段教学法,将复杂的知识分解为简单易懂的部分,结合选择性聆听和分组学习等策略,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强他们的注意力。

对于自律性差的问题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计划和目标制定的能力,以及设置明确的学习规则和目标,帮助学生自觉地管理和规划学习。

对于学习习惯不佳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个别化的辅导和指导。

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建立有效的学习习惯,提供学习技巧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沟通机制。

对于问题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因为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对自己的能力低估或自卑。

教师需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关注并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鼓励、支持和激励他们。

教师还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开展心理辅导和指导。

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共同克服学习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浅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方法

浅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方法

浅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方法问题学生是指那些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经常违反校纪校规,违反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甚至犯有严重道德错误的学生。

教育好问题学生,不仅是我们的基本工作任务,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全部的爱心投身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中去,还要积极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有效地矫正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使所有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一、关于行为习惯不良型问题学生行为习惯型问题学生给人的主要印象是“赖”。

这类学生平时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很不好,经常违反班规校纪,往往知错认错,但又屡教不改,真可谓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他们一般对老师并没有敌意,只是平时自由散漫惯了,自控力差,管不住自己,主要表现在:经常上课迟到、讲话、吵闹、走动、睡觉、吃东西、看课外书、搞小动作;经常随地吐痰、丢垃圾;经常想办法出去轻松消遣等等。

这类问题学生虽不会给班级带来很大的破坏性和威胁性,但会给教师带来很大的麻烦,严重影响班上的集体荣誉,很让人头痛。

这类学生的问题主要是由家庭教育失误造成的,家长长期娇惯他们,放纵他们。

二、关于心理健康不良型问题学生心理健康型问题学生给人的主要印象是“怪”。

这类学生常见的问题有:极抑郁,极孤僻,极自恋,极自尊,极自卑,极暴躁,极偏激,极焦虑,思维怪异,行为反常等等。

这些问题往往与遗传、教育、特殊的家庭、特殊的经历等有关。

三、关于思想品德不良型问题学生思想品德型问题学生给人的主要印象是“坏”。

这类学生思想品德不好,明知故犯,经常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违法犯罪,主要表现有:经常吸烟、酗酒,吃喝玩乐,花钱如流水;经常偷盗、诈骗、抢劫;经常骂人打架、惹是生非;经常调戏侮辱女生或拉女生下水;经常通宵达旦地不良上网,或打电游,或聊微信,寻找虚拟的刺激;经常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相往来,称兄道弟等等。

他们厌恶读书,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对教师一般有敌意,经常与老师对着干。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试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问题学生”通常被定义为那些在学术能力、行为表现、社会交往等方面面临各种挑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指导的学生。

这些学生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耐心和关注,还需要有特别的教育策略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讨论几种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包括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情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培养其自信和自尊心等。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情感需求。

问题学生往往面临各种社会问题,如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其在学校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异常行为。

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地将这些问题视为学生的问题,而应该关注学生背后的原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例如,对于那些在课堂上经常缺席的学生,在考虑惩罚的同时,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存在不良的家庭或社交环境,是否需要特殊的关注和帮助。

通过了解学生的真正问题,建立起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问题学生更好地面对挑战,改变不良行为。

其次,个性化教育方案是解决问题学生需求的关键。

每个问题学生的情况都不同,因此需要为其量身定制教育方案。

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对于行为表现不佳的学生,可以利用个性化方案,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提高其自我控制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针对社交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设定旨在提高问题学生社交能力的特别项目,营造一个积极的社交氛围,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改善的同时,建立起正向的社交关系。

最后,为了解决问题学生的挑战,还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心。

问题学生往往由于各种原因面临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积极反馈和激励,鼓励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例如,通过学生展示自我作品、给予赞美和奖励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建立一个支持和鼓励的环境,问题学生可以克服自身困难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学生的产生与其家庭背景、个人性格和学校外部环境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问题学生如果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还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风气。

所以,教师应该分析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问题学生转化工作。

一、问题学生的定义及形成原因所谓问题学生,是那些经常违反校规、校纪,不能严格约束自己,在学习、纪律和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或者问题的学生。

问题学生一般表现为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不懂得与别人交流、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冲动,性格也表现得孤僻、怪异。

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的判断意识。

问题学生形成原因家庭因素。

父母个人的素质会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他们对孩子的教导方式。

文化层次较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往往缺乏耐心,采用粗暴的教育方式,同时父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父母的教育目的和内容是正确的,子女也不愿意接受。

另外,有的家庭对于孩子缺乏教育,任其妄为,缺乏有效的制约,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感染。

学校因素。

一些问题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变得自暴自弃,荒废学业。

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与及时的帮助,如果老师忽略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他们帮助,甚至批评和讽刺他们,就会加剧学生的自卑感和叛逆情绪。

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会使他们迷失方向,甚至遭到同学的耻笑和孤立。

同时,学校死板的管理制度和以成绩为上的标准,也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虽然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学校的统一管理,但是却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处理问题也过于机械化,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

社会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内外各种新思潮都开始涌入中国,中国社会也处在大转型时期,面对着
西方国家传来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诱惑,很多学生往往缺乏抵御能力。

特别是在这个缺乏英雄的时代里,很多学生缺乏可以信仰和崇拜的目标。

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社会上各种不良的信息,如黄色网站、暴力电影等等。

这些不良的信息很容易对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学生产生影响,一些学生甚至还会模仿电影的片段犯罪。

二、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正处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也很容易存在自卑心理。

所以,教师不应该过度关注学生的缺点,更不应该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们,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如果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批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

所以,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采用激励式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温和地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为了加快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应该积极做家访,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问题学生在家庭的表现情况,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化问题学生。

例如,在笔者管理的班级内,有的学生经常违犯班级纪律,欺负弱小学生,甚至打架斗殴。

对于这些学生,我首先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然后和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进行家访,使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去激励学生改过自新,效果不错。

走进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教师要转化问题学生,就必须真正的走进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认真分析他们的心理和产生问题的根结。

教师只有善于抓住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成为他们的朋友,赢得学生的尊重。

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只是欠缺表现的条件,所以教师应该真正地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找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

虽然有些学生的闪光点是十分微弱的,但是只要细心观察,就肯定能发现。

当发现问题
学生的闪光点之后,教师应该积极的表扬和肯定问题学生,引导他们将自身的闪光点转移到心理自信上来,赢得其他同学的赞美和激励。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必须按部就班的开展下去,分阶段做好转化工作,一步步地帮助问题学生改掉自身的小毛病,一层一层地鼓励学生,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心,达到自我转化。

当他们建立起对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之后,还应及时、科学地引导他们向班里的好榜样继续学习、追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