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自由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货物、服务和知识交换的活动,是各国或地区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并且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
二、简答题1、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按国境和关境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三、论述题国际贸易的产生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之间进行的产品交换。
2、典型标志:三次社会大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这两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为满足奴隶主、封建君主对奢侈品的追求而进行的,因此贸易的范围和商品的种类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具有真正的世界性。
(比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郑和下西洋用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去换取宝石、香料等)2、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提过了劳动力(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资本(建立殖民地进行掠夺性贸易所得)和市场(通过商业战争占领市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又进一步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效率高、产量大超出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成本低存在超额利润的实现可能以及对原材料的需求超过国内的供给能力)3、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国际贸易功能的多元化(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率、改进技术、加速资金积累等功能)、区域经济一体化(EU,APEC,NAFRA,ASEAN)、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除了货物贸易外,出现了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等形式)、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务贸易的平均发展速度一直高于货物贸易)、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力军地位第二章自由贸易理论一、简答题1、由于拥有不同的自然优势或后天获得的优势,两国在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各国都可以选择对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两国的国民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
自由贸易理论
国家
分 英国 工 葡萄牙 前 合计 分 英国 工 葡萄牙 后 合计 交 英国 换 葡萄牙
酒产量
(单位)
1 1 2
2.125 2.125
1 1.125
所需劳动
(人/年)
120 80
200
170 170
毛呢产量
(单位)
1 1 2 2.2
2.2 1.2
1
所需劳动
(人/年)
100 90
190 220
220
贸易前的生产与消费(S0) 有贸易的生产(S1) 贸易后的消费(C)
1. 用两国国内商品交换比例解释国际贸易的比 价范围; 2. 用贸易条件解释贸易利得的分配; 3. 用相互需求程度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相互需求理论认为国际交换比价分两步确定:
1.国内产品交换比价决定了国际交换比价的上下 界。超出国际交换比价的上下界,国际交换不会 进行。
2.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取决于国际供求 当国际交换比价确定且两国间需求等于供给时,
一﹑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要素禀赋论)
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了要素价格比例不同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了各国商品价格比例 不同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 要条件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 直接原因
结论:一国出口的应是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 产的产品,而进口的是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 产的产品。
绝对成本理论举例
同样付出了300天的劳动,通过贸易交换,英﹑法两国 获得的产品产量都从2个单位增加到了3个单位。
国家
分 英国 工 法国 前 合计 分 英国 工 法国 后 合计 交 英国 换 法国
铜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
1
100
国际贸易理论
§4.1 自由贸易理论
2、理论内容
1848年,穆勒提出从需求和交换比率方面论述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他运用比较优势原理,说明实际贸易 条件必定介于两国国内两种商品交换比例所确定的上下限之 问,超出上限或下限,国际贸易不会发生。其次他得出结论, 实际的贸易条件取决于贸易国各自对对方商品的相对需求强 度。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 强度,实际贸易条件就接近于外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 例,这个实际的贸易条件对本国就有利。反之,如本国对外 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实际 贸易条件就接近于本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这个实 际的贸易条件对外国就有利。
3、理论评价 亚当·斯密提出的以绝对成本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理论,
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成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残余, 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他指出 了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 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到利益,这也 是十分正确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 自由贸易理论
二、比较成本理论
1、代表人物及理论背景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比较成本论是英国资产阶级在争取自由贸易的斗争中产生
和发展起来的。1815年英国颁布了《谷物法》,引起粮价 上涨,地租猛增,这对地主贵族有利,却严重损害了工业资 产阶级的利益。围绕《谷物法》的存与废,双方展开论争。 李嘉图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发表了《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 影响》一文,主张实行谷物自由贸易,从而提出了比较成本 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 自由贸易理论
第2章西方自由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优势论
一、亚当·斯密〔1723~1790〕 二、绝对优势论〔1776〕
一、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1790〕:18 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毕 业于牛津大学,后在格拉斯 哥大学任教
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 1764年随布克列公爵巡游 1776年出版《国富论》,其中
对国际贸易学的奉献——批 判了重商主义,提出了绝对 优势论 1778年任苏格兰海关税务司司 长,后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举例说明
基本假设:英法各有200个资源,生产纺织品和葡萄酒两种产 品;效率不同——英10/件,13.33/瓶;法40/件,20/瓶,英 国在纺织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法国在葡萄酒生产上具有 比较优势。
无贸易:平均分配资源并各自生产则英10件+7.5瓶;法2.5件 +5瓶;专业化生产并贸易,则英15件+3.75瓶;法10瓶;按1: 1交换4件,最终:英11件+7.75瓶,法4件+6瓶。
二、绝对优势论
1、理论产生的背景
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方式开始形成和建立,并 显示出其巨大作用和力量。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需 要广阔的世界市场销售其产品,因此产生进行国际分工的客观要 求。但当时主流观点认为,减少进口能够让金银留在国内,获得 由生产带来的利润,主张限制贸易。
2、理论基础——分工理论
27岁时第一次接触《国富论》 1817年出版了的主要代表作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1819年英国议会议员
二、比较优势论
1、理论产生的背景 不是专门论证国际贸易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认为商品由资本、劳动和土地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第1章 国际贸易理论
1.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
– 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 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 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 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 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 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
广义的赫-俄理论还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其主要内容是说明国际贸易不仅 会使贸易各国的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而且还会使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 相等。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1.2.1 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 赫-俄理论的要点:
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
2)该理论正确地分析了生产要素在各国进出口中的作用。认为在国际竞 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结合是构成一国商品价格 的重要因素,对一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2019,机械工业出版社
1.2.1 赫-俄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3)该理论的主要缺陷是: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条件的基础上的,而 这些假定条件都是静态的,忽视了他们的动态变化;它把各国要素禀赋 的差异和产品技术条件的差异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的真正原因, 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忽视了科学技 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Ohlin (1899-1979)
自由贸易理论
农民的土豆,3磅牛肉换1磅土豆,则其比分工前获利多
少?
如果坚持闭关自守的状态,生产资源的 利用效率就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但是如 果实行对外开放,必然要根据比较利益的原 则来进行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这样,就避 免了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中,你认为如何解决 这个两难的问题?
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2) 1879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897年进入大学跟戴维学习经济,于1907年获得
国家
1单位葡萄酒 1单位毛呢
英国
120
100
葡萄牙
80
90
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均有优势:
酒:C葡萄牙 = 80
C英国
120
C葡萄牙 =0.67C英国
毛呢:C葡萄牙 = 90
C英国
100
C葡萄牙 =0.90C英国
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优势更大,
英国则在毛呢的生产上劣势更小。
比较优势理论示例(分工后)
国家 葡萄酒产量(单位) 毛呢产量(单位)
英国以1单位毛呢换葡萄牙1单位酒(两国按照1∶1交换酒 和毛呢)后的结果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毛呢产量 (单位)
英国
1
1.7
葡萄牙 1.375
1
绝对优势理论投入-产出分析表
酒产量 所需劳动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 国家 (单位) (人/年) (单位) (人/年)
分 英国
1
120
1
70
工 前
葡萄牙
1
80
英国
(120+100)/100=2.2
葡萄牙 (80+90)/80=2.125
国家贸易价格可能范围:
英国国内: P酒 =120 P毛呢 100
第二章自由贸易理论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2.模型: 假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 毛呢两种产品。当各国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下时的生产情况如下表:
三、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国 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 毛呢产 所需劳动 (单位) 人数 人数 量(单 (人/年) 位) (人/年) 1 120 1 70 英 国 葡萄牙 1 80 1 110
二、有关概念
1.生产要素: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 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 主要手段。 2.要素价格: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 要素的报酬。 3.要素禀赋: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 的数量。
二、有关概念
4.要素丰裕度: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 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 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 相对价格。 5.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 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一般来说,若某 一种要素投入比例大,可以称该产品为某 种要素密集型产品。
二、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 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 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 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 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所以,每个国家应 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 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放弃生产并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这样,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 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 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三、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英国专业化生产毛呢,葡萄牙专业化 生产葡萄酒。生产情况如下表:
三、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国 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 毛呢产 (单位) 人数 量(单 (人/年) 位) / 2.375 / 190 2.7 / 所需劳动 人数 (人/年) 190 /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
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
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
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
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
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精选ppt
10
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 (人/年)
毛呢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 (人/年)
分 英国
1
120
1
100
工
前 法国
1
80
1
90
分 英国
2.2
精选ppt
7
(二)对绝对成本论的评价
优点:
1、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命题推广到国际领 域,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同样提高劳动生产率, 结果使各国生产产品都增加,福利水平提高, 一个国家的财富只有在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中 才会增加。
2、证明简单、直观,现实生活中各国都有一 些产品成本绝对等于或低于其他国家,易于接 受
精选ppt
13
缺点:
简化了复杂的经济情况,是以一系列的假 定为前提的。从而大大削弱了比较成本理 论的适用性。
精选ppt
返回
14
(一)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又叫“要素禀赋说”,简称H-O理论,瑞典 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
1933年,俄林 《域际和国际贸易》
每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应生产和出口 较密集的使用其富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进口较密集的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 品
返回
精选ppt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
1.7
交换 法国 1.375
1
精选ppt
6
4.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 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在某种商品 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 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具 有绝对优势。)
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概论:内容简介:本书从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展开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相关理论的介绍,详细分析了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类型、特征等内容,对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各种新动向展开了讨论,并针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本书具体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理论框架,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贸易政策,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条约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向,中国对外贸易概况。
本书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对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进行全面的掌握,还可以使读者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即运用国际贸易知识分析和解读当今国际以及国内贸易中出现的现实问题。
本书可以作为高职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的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经济、贸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广大干部和业务人员的参考读物。
图书目录: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引言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引言第一节国际分工第二节世界市场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框架引言第一节自由贸易理论第二节保护贸易理论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引言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第二节跨国公司概述第三节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第四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引言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第二节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六章关税措施引言第一节关税概述第二节关税的种类第三节关税制度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七章非关税措施引言第一节非关税措施概述第二节非关税措施的影响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八章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引言第一节鼓励出口的措施第二节经济特区政策第三节出口管制的措施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引言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及其影响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章国际贸易条约和世界贸易组织引言第一节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第二节关贸总协定第三节世界贸易组织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一章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向引言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第三节国际贸易传统经营方式第四节国际贸易方式的变革——国际电子商务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十二章中国对外贸易概况引言第一节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第三节中国与区域经济合作本章小结思考题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分析
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分析第一章国际贸易的概括国际贸易是基于国际分工的经济活动,涵盖了进出口和跨国投资两个方面。
进出口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跨国交易,而跨国投资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在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经营企业或投资项目。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优劣势理论国际贸易的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主张国家应该根据其拥有的经济资源差异,将生产成本较低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在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和服务进口。
因此,贸易双方都可以通过贸易实现自己的利益。
第三章贸易的保护主义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对跨国贸易进行限制或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
常见的保护主义手段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和汇率政策等。
保护主义在短期内可能有助于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但长期来看会对经济和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章自由贸易的理论自由贸易主张的是贸易自由化,即无障碍地开展贸易活动。
自由贸易的理论认为,当贸易自由化时,各国可以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第五章贸易协定贸易协定是有关贸易问题的国际条约,包括双边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贸易协定起着重要作用。
贸易协定的制订不仅提高了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同时也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促进贸易的平衡和公正。
第六章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GVC)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共同合作,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链。
GVC将产业和商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
第七章人工智能与国际贸易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国际贸易的格局。
AI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生产和物流,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同时还能对各国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带来影响。
随着AI技术的加速发展,它将继续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方式。
结论总体而言,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自由贸易理论
生产成本a Lj
L Qj
布 小麦 布 小麦
中国 100 100 50
1 0.5 1 2
中国应专门生 产并出口布,美 国应专门生产
并出口小麦
美国 100 80
100
0.8
1
1.25
1
四 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进步性
“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 贸易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
劳动 L
中国 100
美国 100
➢分工使劳动专门化,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 ➢分工可以省却工人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
工作的时间; ➢分工可以使工人因专门从事某项操作而容易改
进工具和发明机器,
第二,分工的依据是绝对优势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 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 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 ,
第二章 自由贸易理论
本章内容
2.1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 2.2 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各个阶段 全面认识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诱因、过程和规律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 成本 理论 Absolute Advantage 比较优势 成本 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
2 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限性
1 严格的假设条件现实中难以满足, 2 是一种静态分析,只能说明短期内贸易利益问题, 3 对比较优势的根源及形成机制还未能做出很好的解释,
课堂练习
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所需的劳动时 间,加拿大的劳动时间为600小时,中国的劳动时间为800 小时, 试判断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 哪个 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第五章 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第五章现代自由贸易理论一、填空题1.要素禀赋强调的是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强调的是要素之间的________关系,与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的多少________。
2.依据H-O定理,国家倾向于________那些使用其充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3.依据H-O定理,________所有者会因贸易收益获益。
4.商品的自由贸易实现了________在国家之间的间接流动,因此国际贸易将使要素价格存在________的趋势。
5.里昂惕夫之谜指的是里昂惕夫运用投人产出法对1947年美国部分产品的进出口比例分析后所得出的________________相反的结论,即美国作为资本相对丰裕、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实际上出口的却是________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________密集型产品。
6.根据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公式,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值在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变动,当该指数值越接近_________,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当指数值越接近________,则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
7.规模经济有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将规模经济理论运用于国际贸易中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8.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依存于国家之间经济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9.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H-O理论说明()。
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B.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D. 国际市场的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商品2.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价格的国际差异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 D.资本生产率的国际差异3.人力资本说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符合()的学说。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12小时
2/3 > 1/6 第20页,共75页。
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葡是英的1.5倍
生产酒的劳动生产率:葡是英的6倍
6 > 1.5
英国生产布 葡萄牙生产酒
第21页,共75页。
比较优势理论事例(生产成本) (分工前)
产品 国家
葡萄酒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120人 80人
100人
90人
第22页,共75页。
要素丰裕( factor abundance) 一国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 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给量较大 的情形。
第46页,共75页。
测算方法:
▪ 将本国该要素总供给量 与其他要素总供 给量的比率与别国相同两种要素总供给 量的比率进行比较;
§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若一国某要素 的 相对价格 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则该国该要素相对与别国丰裕。
第1页,共75页。
第2页,共75页。
第3页,共75页。
第4页,共75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第5页,共75页。
第一阶段:古典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
第6页,共75页。
▪ 一、主要假定前提
▪ 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
▪ 全社会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 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时各投入的 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种要素的相对比率相同, 那么这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
第51页,共75页。
三、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 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 劳动和资本);
▪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课件:第3章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3. 假定只有商品贸易,贸易是平 衡的,出口恰恰足以支付进口。
4. 假定生产诸要素是完全可以 分割的,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 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 的利益。
5. 假定只有两个区域或两个国家、 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 资本)。
6. 假定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 产函数相同。 7. 充分就业假设。
3.3
3.4 3.5
3.1 绝对优势理论
3.1.1 绝对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了《国富论》。
· ·
斯密站在产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在该书中批判了重商主
义,首次提出绝对优势原理,并有力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与可 行性,被后人公认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先驱。
·
又因斯密在该书中首次系统而全面地论证了市场机制发生、 发展的机理,创立了自由放任( laissez-faire)的自由主义经济理 论,故也被称为现代经济学(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奠基 人,经济学界的“牛顿”。
要素禀赋理论的三个主要结论
·
1. 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 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 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 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 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 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 国家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 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2. 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 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 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 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 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 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
3.4.2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
1. 在各个域际或国家内部,生产诸 要素是完全自由流动的,但在区域和 国家之间,它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2. 假定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 不存在。
比较优势理论与自由贸易
第三章比较优势理论与自由贸易一、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一)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exogen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亚当·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以及H-O模型实质上都是把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因此从大卫·李嘉图到20世纪中期以前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是以李嘉图的外生比较优势说和郝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说为代表的。
1.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概述外生比较优势则是指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它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即外生比较优势是由事前的差别引起的。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该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李嘉图的这种比较优势说的理论前提是比较严格的,是属于外生比较优势的前提。
2.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其学生俄林(Bertil Ohlin)所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又叫H-O理论、H-O模型,它建立在对现实经济简单化、抽象化的严格模型设定基础上。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第二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
分工后
毛呢 钢铁 英国 20单位 0单位 德国 0单位 40单位
交换比价的确定 10:20<e<10:15
(二)贸易利益的分配决定于相互需求强度
国际贸易形成的相互需求中,对对方产 品需求强度相对大的国家,贸易条件对该 国就不利。
(三)关于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分析
含义: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两个国家 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并相互交换,这两 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 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
随后,马歇尔又用几何方法对该理论作了进 一步的论证和分析。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约翰·穆勒是19世纪中叶英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他在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中阐述了相互 需求理论,指出了国际商品交换比例取决于两国对彼此 商品的需求程度。
·
·
约
尔阿
翰 穆
尔 弗 雷
勒
德
马 歇
(一)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分工后
葡萄酒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80+90)/80= 2.125
(100+120)/10 0=2.2
可以看出,两国分工生产各占比较优势的产品,
两国投入两种商品的劳动总量未变,但其总产量却 增加了。
然后,假定两国各按1:1的比例区交换葡萄酒和 毛呢,则交换结果如下:
交换后
葡萄酒
毛呢
英国
1
1.2
葡萄牙
1.125
1
可见,这种分工对两国都有利,从大的范围来讲, 这种分工和交换的结果必然是世界消费总量和财富 总量的相应增加。
通过上述例子,李嘉图说明了:最有效和最合 理的国际分工原则,就是各国均生产自然条件比较 有利的、成本比较低的商品,并用这种商品与其他 国家交换自己所需的其他商品。
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思想
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思想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通常称之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二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使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可称之为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阶段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带来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全面发展。
二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根据其成因可以分成两大群:第一群是为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而产生的,被称为新要素贸易论;第二群是为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格局而产生的,可称之为国际贸易新理论。
新要素贸易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比较优势时,人力技能、技术进展在国际贸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对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发展与补充,所不同的是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突破了原来的局限,这一理论群主要有人力资本论、人力技能论和技术差距论。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囿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介绍国际贸易原因理论。
它们主要有:需求相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调查结果发现有三个十分显著的贸易事实不容忽视: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贸易产品知识化;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的趋同化;部门内贸易的主导化。
这些是传统的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和不能预见的。
针对这些重大变化,国际贸易新理论做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解释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有: (1)自由贸易可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在自由贸易下,各国可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丰缺状况,专门生产其有利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这种国际分工可带来很多利益,如专业化的好处、要素的最优配置、社会资源的节约以及技术创新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7
这种以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
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被称为“地域 分工理论”或“绝对成本学说” 例子: 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都生产毛呢和酒两种 产品。(见书24页)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8
5.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拥有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3
1.亚当· 斯密阐述了自由放任的主张,提出了
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理论。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4
2.阐述了劳动分工的好处,特别是劳动分工
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其原 因是: (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2)分工使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 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熟能生巧) (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巧能 生精) 他认为即使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依靠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制针的例子)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8
2019/2/28
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
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 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 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 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 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 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 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 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 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 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两种类型
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 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 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 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 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 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 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 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 不可避免了。
一、绝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奠基人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英国
著作
国富论
标志着自由贸易理论的诞生 批判了重商主义 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自由贸易理论的先驱,被人们称为 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 《国富论》也被世人誉为经济学的“圣经”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1
1.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
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与“谷物法”有关
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地主贵族阶级的利
益颁布了《谷物法》。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2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一国在
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 国都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 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处于 劣势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 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 以获得利益。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5
3.
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地域分工, 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是有利的。 (苏格兰进口葡萄酿造葡萄酒的例子)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6
4.绝对成本学说
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一国由于其绝对有利的生
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后天获取的, 使其生产商品的绝对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 该国应集中资源,专业化生产这种产品,然 后参与国际贸易,则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
自由贸易理论(the Theory of Free Trade)是国际贸易理论 的主流学说和核心内容。它对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2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是否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9
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绝对化优势理论在历史上首次阐明了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 双方都得益的正和博弈的观点,并为国际贸易的实践找到 理论依据。
根本缺陷在于它表明只有在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之间 才能开展国际贸易,而对于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在 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利益而只有伤害。这不符合国际贸易 的实际情况。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0
二、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奠基人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 英国 同斯密并称为自由贸易学说的奠基人
著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首先以比较优势原理补充与 发展了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
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 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 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 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 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比 较利益陷阱”。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7
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3
贸易模式为:优势国家出口优势较大的
产品,进口优势较小的产品。劣势国家 出口劣势较小的产品,进口劣势较大的 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的国际分工原则是“两优 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4
3.两国的比较优势可以根据比较机会成本的
属于静态分析方法 出发点是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 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 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 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注意比较优势的陷阱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6
比较优势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
方法确定。 机会成本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当某 种既定资源一旦生产A商品就不能生产B商品, A商品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B商品的数量。 例子: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酒(见书26 页)
2019/2/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5
(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克服了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 阐明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和普遍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