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说课指导:热胀冷缩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胀冷缩》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胀冷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二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身边的物体和现象有了一定的探究兴趣。
但他们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理。
难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热胀冷缩现象(如热水膨胀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热胀冷缩的原理。
3.分析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热胀冷缩原理。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轮胎的胀气、热水袋的使用等。
5.总结: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理。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现象:物体受热膨胀,受冷缩小•原理:分子间距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应用:生活中的实例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记录、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热胀冷缩》说课
理论依据 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 韩教授的:先学后导,有效教学理论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在课标中的位置:
物质世界
能的表现形式
热现象
热是一种能量形式。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 探究“热”, 主要的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热现 象。热胀冷缩就是之一。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解释应用
学习评价
评价: 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课堂研究。 ☆☆☆☆☆ 小组成员协作好,态度认真,记录细致。 ☆☆☆☆☆ 实验后桌面整洁。 ☆☆☆☆☆ 老师对我们组的整体评价: ☆☆☆☆☆
必要适度、准确多方位的评价能促使学生更轻松更 主动的投入到研究活动。 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对学生行为的一个肯定,一 个赞许,一个建议。长期训练,学生会自然朝着认真、 慎思、协作的良好科学研究方向前进。
2.在教材中的位置:
热 与 生 活
5.物体的热胀冷缩 6.勺柄是怎么热的 7.暖和的房间 *8.太阳怎样向地球传热 *9.保温和散热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
知识层面: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从教材中得来许多 关于热的知识,如他们已经了解水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 的三态变化、会使用温度计、燃烧等。 通过课前调查, 发现学生对“热胀冷缩”这个词并不陌生,个别学生可以 列举一些现象。大多数并不清楚具体到哪些物体有热胀冷 缩现象。 技能与科学态度:孩子们对科学学习特别是科学实验 具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小组合作学 习的形式比较熟悉,但个别同学在组内的表现不乐观。
在本节课报告单上的最后有小组成员的自评: 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课堂研究。 ☆☆☆☆☆ 小组成员协作好,实验态度认真,记录细致。 ☆☆☆☆☆ 实验后桌面整洁。 ☆☆☆☆☆ 老师对我们组的整体评价: ☆☆☆☆☆
自然教案-热胀冷缩
自然教案-热胀冷缩课题名称:热胀冷缩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2.观察和记录物体在受热或受冷过程中的体积变化;3.探究温度变化对物体造成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1.热胀冷缩现象的说明;2.温度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一个小球瓶(或暖水袋)、水、冷水2.实验器材:温度计、毛巾、计时器教学过程:步骤一:热胀冷缩现象的说明(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热胀冷缩现象,如天气冷时胎压降低,天气热时胎压增加等。
2.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物体在受热过程中,分子运动加剧,间距变大,从而物体体积膨胀;物体在受冷过程中,分子运动减缓,间距变小,从而物体体积收缩。
步骤二:实验观察(15分钟)1.将小球瓶倒置,加入适量的水,注意不要加得太满。
2.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3.将小球瓶放置在毛巾上,用手握住小球瓶底部来加热水。
同时,开启计时器计时。
4.观察并记录下水温每隔一段时间的变化,直到水沸腾为止。
5.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步骤三:实验讨论(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进行讨论。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察和猜测,如水温是否会上升,水体积是否会发生变化等。
3.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步骤四:概括总结(5分钟)1.引导学生概括总结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和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其他现象的能力。
拓展活动:1.让学生观察其他物体在受热或受冷过程中的变化,如气球的膨胀与收缩、金属材料的伸长与收缩等。
2.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夏天的车辆轮胎扁平,冬天的花瓶玻璃破裂等。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小学科学说课稿;热胀冷缩
小学科学说课稿;热胀冷缩、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
教材共 4页,由4个活动组成。
【解析】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举办的CIIA 考试的考生可申ACIIA 联合颁发的CIIA 证书。
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
整个过程分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中(第四自然段)、脱 壳后(第五自然段)。
脱壳前是蝉自己爬上树,找一个皮裂口处, 停着不动准备脱壳。
脱壳时, 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这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索水的 热胀冷缩性质。
活动二: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 ?这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评价。
学生们在小组互评中得到启发,又对物品进行重新分类,大大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学习, 探究的兴趣。
最后教 师进行鼓励性、总结性评介。
活动三:空气是否热胀冷缩教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请成为CIIA中国注册会员, 并可获得由中国证券业协会、是背一一头一一脚一一尾, 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
脱壳后变顺序接下来,教师还是请小组派代表上展示台汇报方法,并相互的内容,以两点建议给学生的探究提供帮助: 1.想办法把空气装重点。
这个活动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启发、 指导学生动脑筋想出 自己的观察办法来。
例如:① 用什么容器装空气。
可以用烧瓶、 试管、玻璃瓶、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易拉罐……无论什么 容器都要设法密封。
密封的材料有胶带纸、橡皮泥、黄泥球等。
②用什么方法使空气受热或受冷。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热水和冷 水,使用烧瓶只要用手捂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③怎样观察空容器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
这种方法适于用软塑料瓶、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个问题是鼓励学个活动不可忽视。
活动四: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学生在认识了 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会很自然地想到另一个问题:固体会不会也热胀冷缩呢 ?教材以铜球的热胀冷缩实验作为起来;2.想办法看到空气的体积变化。
教学设计:热涨冷缩
热涨冷缩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用粒子理论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
利用理论模型解释一些现象并作出预测。
情感目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的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用粒子理论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
三、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设备
一套测试固体膨胀的仪器、烧杯、试管、玻璃管、橡皮塞、热水、冰水。
五、教学过程。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热胀冷缩的现象和规律。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热胀冷缩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热胀冷缩的实验过程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铁轨的缝隙、桥梁的伸缩缝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原因。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3)引出课题:《热胀冷缩》。
讲授新课 (1)讲解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会发生膨胀或收缩的现象。
物体的热胀冷缩是由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当物体受热时,分子的运动加剧,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物体的体积就会膨胀;当物体受冷时,分子的运动减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物体的体积就会收缩。
(2)讲解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种,如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和操作,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3)讲解热胀冷缩的应用和危害,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温度计的制作、铁轨的铺设、桥梁的建设等。
同时,热胀冷缩也会带来一些危害,如水管的破裂、电线的短路等。
《热胀冷缩》说课稿
《热胀冷缩》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苏教版《科学》课三年级下册《冷与热》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旨在引领学生亲历探索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实验,并做实验的记录的要求,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当中。
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观察空气在受冷和受热时的体积变化,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2、通过空气实验,能够猜想:液体在受冷和受热时的体积的变化。
3、能够猜想并设计实验来验证:固体在受冷和受热时体积的变化。
4、让学生经历由“问题——猜想——方法——实验探究——总结”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液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使学生逐渐学会自己提出,自己设计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坚持、细心、认真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必备素养。
三.教学准备:水槽、酒精灯、铜球、铁环、烧杯、气球、矿泉水瓶、吸管、带盖的小玻璃瓶、火柴、红墨水等四.教学过程:在遵循研究性学习重发现、重过程、重主体、重实践的原则上,我旨在让学生能够在一种“纯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经历“探求”新知的过程,而不是“验证”新知的过程。
因此,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活动1:空气在受冷和受热时的体积变化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出示4幅肥皂泡的图片,并表演‘空玻璃瓶吹肥皂泡’”。
学生在观看后都会被激发起探究的欲望,这时让他们在老师设计的实验中寻找相应的答案或奥秘。
我是这样设计的:将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上,并观察气球有无变化;然后先将带气球的塑料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情况;接着,迅速把塑料瓶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情况。
通过认真地实验及仔细地观察,学生能够获得:空气在加热时体积胀大,冷却时体积缩小。
活动2:液体在受冷和受热时的体积变化通过上面的实验,引领学生进入到“液体在受冷和受热时的体积变化”实验中来。
热胀冷缩教案
热胀冷缩教案教案标题:热胀冷缩教案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热胀冷缩的原理,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热胀冷缩的原理2. 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并回顾物体在受热或受冷过程中的变化。
Step 2 学习热胀冷缩的原理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热胀冷缩的原理及其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师还可以使用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Step 3 实验探究热胀冷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的变化,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实验,比较它们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的变化。
Step 4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让学生总结热胀冷缩的规律,并提出问题和看法。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Step 5 热胀冷缩的应用教师通过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介绍热胀冷缩的应用,如铁轨的走样、铁路桥梁的伸缩缝、日常生活中的温度计等。
Step 6 综合应用教师设计一些综合应用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Step 7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发现和改进不足之处。
教学手段:1. 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示意图讲解热胀冷缩的原理。
热涨冷缩-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热胀冷缩——教学说课稿缙云县实验小学祝桂义一、内容解读——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内容解读1.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内容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要使学生了解物体的加热和冷却会引起形状或大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利弊。
能够比较分析一些常见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课题的目标根据新课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我确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是:(1)知道液体、气体和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经历物体热胀冷缩的过程。
(2)初步学会观察和自己动手进行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3)培养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兴趣,进而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背景描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背景分析热胀冷缩现象随处存在,学生已有初步的感性经验。
对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见得相对多一些,探究起来相对比较顺利些。
而对其它液体、气体以及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相对陌生,理解和探究起来会碰到一定的难度。
学生是在经历了对物体沉浮现象的探究活动后安排此项活动的,探究的欲望得到了张扬,能力相应地得到了增强,为物体热胀冷缩性质探究的开展打下了能力基础。
三、主要活动设计分析四、设计理念1.教育资源挖掘:多媒体自然环境家——学校——教师——社会烧开水、屋顶自制教具2.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液体(水)气体设计合作讨论研究固体3.人本主义理论——激励——兴趣语言4.创新理念——设计——画——改——想——猜——编——推5.发展性评价——生—师—肯定五、活动延伸1.研究铁轨——路缝活动要求提示: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收集资料、咨询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去探究。
2.设计火山喷发的实验——玩具活动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和操作实验,不管成功与否都没有关系。
活动提示:实验器材:可以用瓶口同样大小的两个玻璃瓶、一块长方形硬纸片、一个脸盆以及热水、冷水、红墨水若干。
实验步骤:可以是:在一个玻璃瓶中放入一些红墨水,然后装满热水,使热水变成红色;在另一个玻璃瓶中装满冷水;将装有红墨水的瓶子置于脸盆内;用硬纸片盖在盛满了冷水的瓶子的瓶口上,并用手紧紧按住,不要让水流出来。
热涨冷缩说课稿
热涨冷缩说课稿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热涨冷缩,节选于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章第2节。
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部分进行。
一、教学分析1、学生分析:本课的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经过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和探究总结的能力;经过对物质的性质的学习,对固体、液体的结构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2、教材分析:热涨冷缩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学好本节,不仅可以巩固、理解物质性质的知识,且为今后学习溶解与分离打好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物质的本质特征。
此外,热涨冷缩在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3、教学重点:液体的热涨冷缩;教学难点:物质都有热涨冷缩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了解液体的热涨冷缩性质。
⑵、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观察能力。
⑶、进一步理解“热涨冷缩”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学会对比、分析和推理的方法。
⑵、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学习中“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⑵、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质。
⑶、对学生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教育。
三、教学策略本课以学生为主体,以“物质的热涨冷缩”为主线,采取对比分析、实验模拟和讨论探究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呈现过程、加深理解、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使用,化抽象为直观,实现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形象地演示了结构的变化和反应的机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创新激趣、引出新课:通过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思考和解释,引出新课。
再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回顾水的性质,并思考热涨冷缩的特征,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热胀冷缩》 说课稿
《热胀冷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热胀冷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
这一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如铁轨之间的缝隙、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会恢复原状等,引发学生对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接着安排了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观察液体、固体在受热和遇冷时的体积变化,从而得出热胀冷缩的结论;最后还对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材的编排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获取知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小学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的阶段。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物体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和本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知道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2)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及应用。
2、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液体、固体在受热和遇冷时的体积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织物的热胀冷缩说课稿
织物的热胀冷缩说课稿
一、引入(50字)
织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它们在受热或受冷时
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在本次课堂中,我们将探讨织物的热胀冷缩
原理及其应用。
二、热胀冷缩原理(200字)
织物的热胀冷缩是由于其材料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所导致的。
当织物受热时,分子会产生振动,使织物的体积扩大,变得松弛;
而当织物受冷时,分子的振动减弱,使织物的体积收缩,变得紧密。
三、织物的热胀冷缩应用(200字)
织物的热胀冷缩现象在许多领域中有重要应用。
例如,在纺织
工业中,利用织物的热胀冷缩特性可以制造出具有特定弹性的织物,如弹性布料和弹性带等。
此外,织物的热胀冷缩还可以用于制造衣
物的褶皱和褶边,使其更美观。
四、实验演示(150字)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织物的热胀冷缩原理,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
首先,我们将取一块织物,并在上面划定一个标记线。
然后,在加热织物时观察标记线的变化,可以看到织物的体积增大,标记线相对于织物上的位置向两侧移动。
反之,当织物冷却时,标记线恢复原来的位置。
通过这个实验演示,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织物的热胀冷缩效应。
五、总结(100字)
织物的热胀冷缩是其材料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
这一现象在纺织工业以及其他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验演示,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织物的热胀冷缩效应,进一步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对于同学们来说,了解织物的热胀冷缩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
六、参考资料。
《热胀冷缩》说课稿
《热胀冷缩》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热胀冷缩》这个话题,属于物理课堂的内容。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这个话题主要是介绍物体因为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体积变化现象,帮助学生认识到温度变化对物体性质的影响,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材料的理解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掌握热胀冷缩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具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和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提问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热胀冷缩现象和与之相关的温度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理论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材和课件;* 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并做好笔记;* 带好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者给出一些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对热胀冷缩的兴趣,如“你有没有听过物体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例子呢?”“你知道什么是热胀、冷缩吗?”等等。
教师通过讨论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并结合实例来讲解热胀冷缩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师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什么是热胀冷缩?2. 热胀冷缩与温度的关系;3. 热胀冷缩的应用。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如树木的生长与热胀冷缩的关系,金属桥梁的伸缩缝设计等。
Step 3:实验操作(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向每组学生发放实验用具。
教师提供一个简单的实验任务,如“观察一下我们常用的塑料水杯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形?”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Step 4: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了解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说课稿;热胀冷缩
小学科学说课稿;热胀冷缩一、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
教材共4页,由4个活动组成。
【解析】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举办的CIIA考试的考生可申请成为CIIA中国注册会员,并可获得由中国证券业协会、ACIIA联合颁发的CIIA证书。
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
整个过程分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中(第四自然段)、脱壳后(第五自然段)。
脱壳前是蝉自己爬上树,找一个皮裂口处,停着不动准备脱壳。
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头——脚——尾,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这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索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活动二: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这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接下来,教师还是请小组派代表上展示台汇报方法,并相互评价。
学生们在小组互评中得到启发,又对物品进行重新分类,大大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
最后教师进行鼓励性、总结性评介。
活动三:空气是否热胀冷缩教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内容,以两点建议给学生的探究提供帮助:1.想办法把空气装起来;2.想办法看到空气的体积变化。
这些帮助本身不是教学重点。
这个活动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学生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办法来。
例如:①用什么容器装空气。
可以用烧瓶、试管、玻璃瓶、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易拉罐……无论什么容器都要设法密封。
密封的材料有胶带纸、橡皮泥、黄泥球等。
②用什么方法使空气受热或受冷。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热水和冷水,使用烧瓶只要用手捂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③怎样观察空气体积的变化。
常用的几种方法是: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
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
当容器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
这种方法适于用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及易拉罐。
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
教材65页的插图给学生提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热胀冷缩》说课稿
《热胀冷缩》说课稿《热胀冷缩》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热胀冷缩》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胀冷缩》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本课是在指导学生研究了液体的热胀冷缩之后,这节课让学生开始关注并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由于空气是肉眼看不见的,怎样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而间接地“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是观察方法设计的难点,不过,有了前面液体体积变化观察的经验,学生们在设计观察方法时会从前面的经验中等到启发并进行迁移。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准确描述和交流实验现象,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四、说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瓶、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
五、说教学方法:设疑激趣、分组实验、小组讨论交流六、教学过程1、设疑激趣,引入新课观看视频,引出问题、提示课题。
2、探究新知: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假设→制定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分析小结(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3、学以致用: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1)、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2)、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4、课堂延伸: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泡一泡,为什么就会鼓起来?七、说板书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受热体积胀大空气热胀冷缩受冷体积缩小。
科学《热胀冷缩》说课稿
科学《热胀冷缩》说课稿科学《热胀冷缩》说课稿●说教材热胀冷缩是指物质遇热膨胀和遇冷收缩的性质。
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有些水泥路在冬天的时候会裂开;茶壶里满壶的水在烧开时会有水溢出来等等。
热胀冷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乒乓球踩瘪了,可以浸在开水里烫一下,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变大就会重新鼓起来;果酱瓶的铁盖子拧不开,我们只要把瓶子倒过来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会,玻璃瓶和铁盖子放在热水里都会膨胀,但是玻璃膨胀小,铁盖子膨胀大,瓶口和铁盖子之间的缝隙就会变大,瓶口就容易拧开了。
一般物体都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有些物体不是变化比较小,我们很难看出来;有些物体变化比较大,可以用肉眼就能看出来。
中班的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不断增强,他们会很惊喜地发现这个世界很神奇:为什么袋鼠爸爸会生孩子,我们的爸爸不会?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外星球有没有和我们一样的小朋友?等等。
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提出的问题也都是以“为什么”为主,他们关注现象,更关注现象后面的科学道理。
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究周围的世界,他们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
中班孩子对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有遇到过,但是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经验还不是很系统,很科学,因此在中班开展“热胀冷缩”的科学探索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整合、梳理、提升这方面的知识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理念。
●说目标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学活动内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通过操作,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
2.知道热胀冷缩与生活的关系,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其中“发现热胀冷缩的现象,积累热胀冷缩的经验”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我将提提供各种操作材料,在活动中通过幼儿猜测、操作、记录和交流来解决重难点。
塑料的热胀冷缩说课稿
塑料的热胀冷缩说课稿简介本说课稿主要介绍了塑料的热胀冷缩现象。
首先,将介绍塑料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发生的体积变化。
然后,将解释塑料的热胀冷缩原理,以及其应用场景和相关注意事项。
正文1. 塑料的体积变化塑料是一种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会发生体积变化的材料。
当塑料受热时,由于温度的升高,塑料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剧,导致塑料体积膨胀。
相反,当塑料受冷时,由于温度的降低,塑料分子间的热运动减弱,导致塑料体积收缩。
2. 热胀冷缩原理塑料发生热胀冷缩的原理是基于热学和分子运动的规律。
当塑料受热时,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振动加剧,从而导致塑料体积扩大。
而当塑料受冷时,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分子振动减弱,导致塑料体积收缩。
3. 应用场景塑料的热胀冷缩现象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机械制造中,塑料的热胀冷缩可以用于设计膨胀节,以平衡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机械应力。
此外,塑料的热胀冷缩还被应用在建筑材料、管道系统、电子元件等领域。
4. 注意事项在应用塑料的热胀冷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不同类型的塑料具有不同的热胀冷缩系数,在设计和选择材料时需考虑物体所处的温度范围。
- 温度变化对塑料的热胀冷缩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考虑温度波动的情况。
- 当塑料发生较大的热胀冷缩时,需注意材料的变形是否会影响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结论塑料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塑料材料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发生的体积变化。
了解塑料的热胀冷缩原理和应用场景,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合理设计和选择塑料材料,以满足不同温度环境下的需求。
在应用塑料的热胀冷缩时,需注意各种注意事项,以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热胀冷缩》说课稿
《热胀冷缩》说课稿《热胀冷缩》说课稿1一、说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自然常识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九单元《热胀冷缩》中关于水、空气(气体)和铜球(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它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前一单元《加热和传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如加热的水壶会溢出来;热水瓶盖有时会跳起来;大热天自行车车胎会胀爆;冬天的电线会缩紧而绷直。
本单元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例,唤起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兴趣,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研究水、空气、铜球热胀冷缩的性质,并能推测一般物体都有这种的性质。
因而在生产上和生活中要注意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影响,想法利用这一性质。
安排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水、空气(气体)和铜球(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推理出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还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运用实验和推理的科学方法进一步认识事物等知识提供铺垫;更能使学生深切感知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了科学知识又可以运用于生活实践,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用好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说教学目标通过深入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我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②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乐于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③用较为清晰的语言表达出个人想法,描述本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科学探究目标:①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②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实验验证、归纳分析。
3、科学知识目标:①在活动中感受水、空气和铜球有热胀冷缩的现象;②能够运用一些身边材料,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验证,认识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
教材共4页,由4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这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索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活动二: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这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活动三:空气是否热胀冷缩教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内容,以两点建议给学生的探究提供帮助:1.想办法把空气装起来;2.想办法看到空气的体积变化。
这些帮助本身不是教学重点。
这个活动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学生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办法来。
例如:①用什么容器装空气。
可以用烧瓶、试管、玻璃瓶、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易拉罐……无论什么容器都要设法密封。
密封的材料有胶带纸、橡皮泥、黄泥球等。
②用什么方法使空气受热或受冷。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热水和冷水,使用烧瓶只要用手捂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③怎样观察空气体积的变化。
常用的几种方法是: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
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
当容器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
这种方法适于用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及易拉罐。
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
教材65页的插图给学生提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探究之后,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个问题是鼓励学生通过比较有新的发现。
例如: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对学生们的这类发现应给予肯定,给他们充分的机会交流、探讨,这个活动不可忽视。
活动四: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学生在认识了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会很自然地想到另一个问题:固体会不会也热胀冷缩呢?教材以铜球的热胀冷缩实验作为典型的观察材料。
在这个活动中,要强调使用酒精灯的安全,禁止学生触摸加热后的铜球,防止烫伤。
可以考虑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以上的活动内容和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归纳和概括,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水、空气及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
教材这里的结论蕴涵着两层含义:一是强调科学探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仅仅靠一两个事实材料就下定义是不严谨的;二是为学生的课后探究提出了空间,省略号所涵盖的探究活动会接连不断地出现,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二、说目标及重难点课时目标1、让学生经历对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认识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对结论的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加入收藏4、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对空气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的观察,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空气与水的热胀冷缩的不同之处。
三、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景,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
如果学生对学科、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那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一开始,我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吹泡泡游戏导入,通过吹大肥皂泡是空气的增多与烧瓶吹肥皂泡是体积的膨胀的比较,让学生明确空气热胀冷缩的本质。
同时提出怎样使肥皂泡更大的问题,渗透受热越多空气体积膨胀越大的概念。
2、自已动手,动手验证空气的热胀冷缩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在教师前面吹泡泡游戏“扶”的的基础上“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以事实说话。
在这里安排了较多的教学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小组自主探究。
3、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教学到这里,学生自然会想到固体也会怎样?教学中,附带再讲一下酒精灯的安全使用法。
考虑到危险性,所以还是用教师演示的方法。
4、联系生活,知识运用。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学生在掌握知识后转化为技能,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在课后,我又设计了钢轨伸缩缝、夏冬季的电线等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以激发学生学
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总之,吸引力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充分展示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