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运用1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 专项 材料(1)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项材料(1)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观察图片阅读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
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区又纵向推进到内地。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图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已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国际经贸往来日益广泛而频繁。
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选择,满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巨大潜力的发展需要,更深入地融人世界经济之中。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图三: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按大洲分,亚洲34国,欧洲18因,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2国,总计57国。
截至2018年12月日,亚投行有93个正式成员国。
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侣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1)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文献资料B.实物资料(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通过文字以及图片介绍分析我国从对外开放到进一步进入世界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明了什么?【答案】(1)B。
(2)可以从开放(成立)时间、开放城市、成员国、机构地位、机构作用等符合题意即可。
(3)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sz桂中2023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1(附答案)
桂中2023届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1一、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到要求。
材料一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世纪大辩论”发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2)列举天文历法、农学、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各一例。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摘自章开沅《离异与回归》(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文化和外来文化?2.历史上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有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建制】材料一如图图1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图2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1)图1的政治建制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2)汉武帝为解决图2反映出的政治问题采取了主父偃提出的什么重要举措?【经济措施】材料二如图(3)分别写出图3和图4中形状相同的两个货币的名称。
【思想文化】材料三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烧毁书籍。
第二年他又在咸阳郊外活埋一批反对他的儒生和方士。
材料四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他重视儒学,重用儒生,确立儒学的特殊地位,断绝了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初三上册上学期历史材料题含解析(1)解析
初三上册上学期历史材料题含解析(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时代,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材料三拿破仑出身于小贵族家庭,在大革命中,他获得提升,并逐渐展示出杰出的军事天才他还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了反法联盟军,维护了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然而,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夺,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1815年,帝国覆灭。
(1)材料一中的“法案”指的是英国历史上的哪部文献?说说它有什么重要特点?(2)材料一中提到的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3)依据材料二,指出“他们”有追求哪些权力的诉求?为保障这些权利进行了怎样的斗争?领导斗争的人物是谁?(4)材料三中的“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是什么?(5)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2.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地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
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因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
八年级历史材料题选编
第一单元材料题选编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岳麓版《历史》必修Ⅲ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4分)(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2分)(3)“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
(2分)(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
(2分)2、(12分)下列材料摘自美国《独立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类建立政府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哪些权利?(2分)当时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包括哪些人?(3分)材料二我们在大陆会议上集会的美利坚合众国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呼吁,说明我们的严正意向,同时郑重宣布: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顛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它们完全有权宣战、缔和、结盟、通商和独立国家有权去做的一切行动,为了支持这篇宣言,我们坚决信赖上帝的庇佑,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和我们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含答案)(1)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含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妥协·斗争材料一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意在避免当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前车之鉴。
这部《权利法案》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妥协原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英国议会愿意保留并接受君主制的形式,把国家主权的象征赋予国王……他的实质性权力受到议会法律的限制……议会主权才是最高的国家权力。
同时应该指出,没有这两位君主(注:威廉和玛丽)的大智大勇和妥协精神,光荣革命的宪制也是难以达成的。
——摘编自高全喜《英国究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1)根据材料一概括议会和“两位君主”相互妥协的具体表现。
结合所学分析妥协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摧毁了德国和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整个欧洲都衰落了,处在美苏冷战的前沿,法国和德国的战后选择再次成为影响欧洲命运的关键。
虽然法国在战后初期仍然抱持的是永久肢解、削弱德国的态度,但是迫于复杂的利益需求和外在压力,法国和德国都向对方伸出了橄榄枝,做出了妥协和解的尝试……欧洲走向了联合和统一的道路,维持了战后60年的持久和平,并成为其他地区未来发展的样板和典范。
可以说,法德妥协和解不仅改写了法德两国的命运,也造就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性转折。
——摘编自和春红《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2)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画“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画“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画“〇”。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陷入了普遍衰落的状态②美苏冷战带来的压力,是促成法德相互妥协、走向和解的外在因素之一③二战后法国长期坚持削弱、肢解德国的政策④法德的妥协和解改变了欧洲的命运,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⑤欧洲的联合,使欧洲各国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材料三(3)仿照示例,从①②③中任选一份历史资料,说明其与表格中主题的关系。
(4)从历史上的“妥协”与“斗争”的事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步入近代材料一(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初三上册必修上学期历史材料题及解析(1)解析
初三上册必修上学期历史材料题及解析(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材料一:1688年,英国从海外请来一位荷兰人做自己的国王。
至此,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政治风暴才得以止息。
国王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多次选择中被保留下来,英国最终选择了君主立宪制。
这是一种既克制专制的国王,又能保持一般的王权,从而避免社会动荡的最好的解决方法。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保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又承继悠久的传统,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因此可以说,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英国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摘编自汪效驷《论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建立及影响》材料二: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
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乔治•勒菲佛尔《拿破仑时代》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得以建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对近代欧洲发展的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第一部伸张“人权”所颁布的法律文献。
这三场革命体现了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的四位航海家及其探寻新航路的重大成果?(2)根据材料,简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图二:(3)图中所示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贸易被称为“_________”(4)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也开始从事贩买非洲______活动。
七年级历史上材料题一
七年级历史上材料题一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一(2010-01-01 08:02:50)转载标签:材料分析北语中央集权分类:历史·文学本业汉武帝江南杂谈历史材料分析1.(1)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万里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灌县都江堰二王庙楹联(2)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1)材料中的“公”“太守”是指哪个历史人物?(2)上述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主持修筑了什么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哪一条江上?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有哪些?(3)该水利工程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4)说说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在哪些方面发挥效益?2、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
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2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其意义是什么?(4分)(2)按由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该路线所经主要地点。
(4分)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4分)(4)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
请分析一下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4分)另一考法:(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4分)(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它设置的职能和意义分别是什么?(6分)3.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东汉以前我国书写材料的演变。
(4分)(2)“蔡侯纸”出现于哪一个朝代?(2分)它使用的原料有哪些?(4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4分)(4)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将废旧纸张或纸制品回收,经过加工,重新制造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纸),又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4、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中国史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实业家张謇认为,中国要振兴实业就必须以建立和发展棉纺织业和钢铁业作为中心,以此来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这样才“可以操经济界之主权”,以抵制外来的经济侵略而获得国家的经济独立。
他曾说:“至于铁矿需本(资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
”“现在世界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以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逐将昙花一现之基础……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 ——据《张褰传》等编材料二:(建国初期)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
……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极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主张。
(6分)2.张謇的主张在当时是否得以实现,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3.在实业方面,以上材料都强调发展什么?请根据材料概述其理由。
(7分)4.为把我国建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建国初期我党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其结果如何?简述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14分)1答:(1)主张:振兴实业必须建立和发展棉纺织和钢铁业为中心;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加强经济立法对实业加以保护.(6分) (2)结果:没有实现.(1分) 主要原因:中国当时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帝国主义的掠夺.(4分) (3)强调:发展钢铁业.(4分) 理由:以钢铁业等的发展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增强国防力量.(6分) (4)措施:恢复国民经济;提出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制订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6分)结果:到1957年,大幅度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建成飞机、汽车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开始改革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2分) 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被推翻,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工人阶级的积极努力和各行业大力的支援;苏联的帮助.(6分)2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和国家自主的保证。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甄选10篇)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甄选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甄选10篇)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1)①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
九年级部编历史材料解析题含解析(1)解析
九年级部编历史材料解析题含解析(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推动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摘编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保证“体人民”掌权,当时雅典设立的最高政治权力机构是什么?雅典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而采取了什么措施?雅典的民主政治对后世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民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法典对今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君权)在英国《权利法案》中的突出体现。
并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改变不过是四十年代英国革命的完成。
显然,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是他们之间尖锐斗争的产物。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图采用和平的手段和合法的形式把王权改造成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改变后,英国的资产阶级专政稳定下来,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一百年间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1.浩瀚的海洋吸引了中外航海家不懈的探索。
不管他们探索的目的如何。
航海技术的进步是支持他们完成航行的基本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外国),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1)根据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2)材料二中最先实现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是哪位航海家?材料二反映了他航行美洲的目的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成功实现一、二的航海活动的技术条件有哪些?(2分)1.(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示明朝的军威和富强)。
(1分)贡献: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牡举:开创了亚非(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1分,任意回答一点即可)(2)航海家:哥伦布。
(1分)目的:渴望得致黄金,(贵金属,财富),(1分)(3)技术条件:指南针的运用;导航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进步等。
(2分,任意回答两点即可)2.(10 分)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
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1)材料一中的中西方贸易得益于哪一条商道的开辟?该商道的开辟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训练(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训练1.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指黄帝(2)是哪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平定了蚩尤部落?炎帝和黄帝(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这个人物对人类做出哪些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
被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2.材料一:夏朝的国王把人当做坐骑,还把自己比为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咒骂他。
材料二: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1)材料二出自哪部书?《史记》(2)材料一中所描写的“夏朝的国王”和材料二中所描写的“商朝的国王”分别是谁?夏桀、商纣(3)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给你的启示或者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国家的覆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材料三:(1)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本国的势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重用人才,实行改革,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强大军队。
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意思是什么?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是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具有什么作用?“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
”。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作用是: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九年级部编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及答案)(1)解析
九年级部编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及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
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材料三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
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材料四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00年前后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当时,最先为此实践的是哪两个国家?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
(2)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是哪个国家?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大多数专家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世界历史材料分析题
世界历史材料分析题1、当时的婚姻状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
(1)这则材料反映的氏族发展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的婚姻状况?母系氏族社会。
(2)这一阶段什么人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女性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
(3)这一阶段后来被哪一阶段所取代?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阅读下列材料:“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请回答:①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汉谟拉比②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③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他们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因为高低贵贱的区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
材料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凡内政、外交、战争、和平、国家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一切大事,皆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各机关的一切官员均由选举产生。
①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奴隶制各是什么地区的?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雅典。
②三个地区的奴隶制的特点各是什么?古巴比伦奴隶制奴隶主对奴隶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古代印度奴隶制等级非常森严;古代雅典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4.阅读下列材料:公元前443年起,伯利克里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15年。
执政期间,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执政官用抽签法产生;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十天召开一次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重大问题,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能参加。
初三历史中考经典材料题-(1)(1)
初三历史中考经典材料题1。
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列举近代以来外国侵略者三次侵占北京的史实。
(2)参考左图写出90年前和6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重大标志性事件。
(3)30年以前,这里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标志着中国进入新的时期。
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历史的转折?2。
从古到今,桥梁与人们和活动紧密相依,有些桥梁不仅体现了建筑艺术之美,而且承载了国家和民族或辉煌灿烂或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
【民族自豪】(1)依据资料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此桥的名称、设计者及其主要地位。
【革命攸关】(2)右侧资料卡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的什么事件?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国家存亡】(3)1937年在这座桥上发生了什么事件?你如何理解“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4)泸定桥和卢沟桥分别见证了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请你概括出这两大历史事件的胜利对中国革命分别带来的影响。
3。
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这一运动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3)图三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这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怎样的影响?(4)图四浦东的崛起得益于哪一次会议的伟大决策?(5)图五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请你为此主题提一些建议。
(6)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图五:2010年 上海世博会4。
2015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4周年。
94载艰苦卓绝,94载荣耀辉煌。
94年来,中国 共产党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某学校计划以“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为主题做系列宣传展板,如下图片是其中一部分。
【革命篇】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天辟地"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分别是什么?我党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决策篇】图一五口通商后的上海 图三1919年6月5日 上海工人大罢 图二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图四上海浦东开发区(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曾召开过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再现这一内容可选取哪幅图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同样具有转折意义的是哪次会议?【成就篇】(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材料题
【材料题】1.(2017·海南高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
他指出: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
共产党有自己的党纲与政纲,其党纲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这是与三民主义有区别的。
但是,“共产主义是在革命发展的将来阶段实行的,共产主义者在现在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
因此,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他呼吁国民党“放弃个人和小集团的私见,改变过去的老一套,立即实行符合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彻底地与民更始”。
——据《毛泽东选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毛泽东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建国主张的历史背景。
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危机严重;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有歧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毛泽东依据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建国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出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党纲的异同,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2.(2016·浙江高考)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
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
秦汉时期建筑材料的运用
秦汉时期建筑材料的运用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采用了许多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这些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砖石的使用在秦汉时期,人们开始广泛使用砖石作为建筑材料。
在这之前,中国的建筑大多是由土木结构和木结构组合而成,如土坯墙、木制房屋等。
但是,在秦汉时期,人们逐渐发现了砖石的优越性。
砖石可以更好地保持房屋的结构稳定性,还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
在秦汉时期,砖石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人们开始使用模具制作砖块和石板,这样可以大幅提高砖石的制作效率。
此外,人们还使用了石灰等新型建筑材料,增强了砖石的粘附能力,使砖石结构更加稳定耐久。
2. 木材的运用虽然砖石是秦汉时期主要的建筑材料,但木材在当时同样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些重要的构件,如屋架、梁柱等就是由木材构成的。
在秦汉时期,人们开始运用更加精细的木材制作技术,使木材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在木材的制作中,还广泛运用了各种工具和手工艺技术,如刻、雕、烧、漆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木制建筑物在既美观又耐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 水泥的运用虽然水泥在当时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但是在秦汉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类似水泥的建筑材料了。
这些材料主要是由石灰、石头、砂子、黄土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可以起到类似于水泥的作用。
在使用这种类似水泥的建筑材料时,人们需要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并且用水和泥浆将这些混合物化开。
当这些混合物干燥之后,就可以起到与水泥相似的作用,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
4. 瓦片的运用秦汉时期的建筑中,瓦片也被广泛使用。
瓦片可以作为房屋的顶棚,起到采光、保温和防水的作用。
在秦汉时期,人们逐渐开始使用绿色瓦片和黄色瓦片,这些瓦片色彩鲜艳、美观大方,成为了当时建筑界的一大亮点。
此外,在瓦片的制作中,人们还发明了一些新的工艺技术,如采用模具、旋转切割等。
七年纪下册历史中考材料题汇编(一)
(2019·湖北随州)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一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部编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秦始皇开创了哪些制度?(2分)(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建议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概述明朝科举制出现的变化并予以评价。
(2分)(2019·海南)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读图,完成以下题目:A.春秋形势图是,战国形势图是。
(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3分)(2019·吉林)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唐朝时期,他前往天竺,求取真经。
归来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这部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1)写出材料中A点的名称。
对开通这条道路贡献最大的是哪位历史人物?(2分)(2)写出材料二中“珍贵文献”的名称。
(1分)(3)请谈谈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给你的启示。
(1分)(2019·湖南邵阳)4.(16分)每一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独特文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出现了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出现过3次公认度最高的“盛世”,即西汉初盛世,唐初盛世,以及“康雍乾”的清朝盛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历史材料运用长春一中赵立艳历史课堂上的材料也就是历史学中的史料。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史料”这个概念,史料包括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两大类。
史料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过去的一切文字记载都是史料。
就中国传统的典籍分类法来看,史部、经部、子部、集部都是史料。
典籍之外的各种文字记载,如碑铭、文契、账册、档案、户籍、甲骨、竹木简等等,也都是重要的史料。
高中历史书上的图片等都是历史史料。
我们在历史问题探究时应该努力扩大有关史料的研究范围。
无文字的实物史料如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历史遗址等虽也是史料,但在课堂上很难运用。
所以,这里所说的历史课堂上的材料运用通常是指文字史料。
对于史料,在搜集时,必须注意鉴别。
我国史学大师郭沫若曾指出:“无论做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
材料不够固然成大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
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为有害。
”这里主要强调材料的真伪。
比如,我们在讲太平天国运动时就有许多伪材料。
除了材料真伪和时代性外,材料的内容是否正确,是否能说明问题,同样需要鉴别。
即使是当代人记当代事,由于作者的立场不同或见闻的限制,往往也有很大的出入,甚至是截然相反。
至于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错误,更是很常见的事。
总之,对于任何史料,不论它出于何人之手,都不能轻信,都必修加以鉴别。
对于高中历史教师在把史料引入课堂之前必须对史料加以鉴别。
在鉴别史料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的分析。
而分析史料,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史料,如果没有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加以处理研究,好像炊事员手中有了鱼、肉、青菜、豆腐而没有烹调出来一样,不能算作已经做出了可口的菜。
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和分析各种各种社会现象的犀利武器,它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揭示了社会中经济、政治、思想、国家、民族、阶级等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了客观历史的基本规律。
我们高中阶段所研究的历史问题,无非是历史上的各种社会现象,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不可能揭示现象后面的本质,也不可能正确阐明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对史料的解释和判断,离不开理论观点的影响和支配。
高中阶段的历史史料一般都出自二十四史,高中历史教参后面的史料,大学的历史教材以及历年高考试题中的史料。
例如,在讲述必修一第一单元中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我会利用商代甲骨文中的文字和孔子的言论作为选材的依据。
讲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我会把大学的教材作为选取史料的主要来源等等。
高中历史课堂上引用的材料一般都是突出重点或难点的地方引入史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重点或难点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高中历史知识点多且课时少,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史教师通过历史史料的引入,使历史能够深入浅出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增强了历史课堂的生动性。
最后,历史课堂的史料运用,必须注意以下三点:㈠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㈡资料的准确性和典型性。
在资料的运用上一是尽可能用原始资料,不要用第二手甚至第三手资料。
尽量选择经过经过考订的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而不是堆砌资料。
三是要尊重资料的本来面貌,切忌任意改造。
㈢讲究逻辑。
逻辑就是思维的活动方式,我们在分析资料、做出推断时,都应该注意合乎逻辑。
任何历史现象虽然直观地看总是个别地存在着,但实际上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总是与其他某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共性,因而总是具有某个特定的历史类型的。
如考据学中的“孤证不立”原则等。
2.钱洪海:历史教学中材料运用历史教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地图、图片、影视、动画等。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材料,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
历史学科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历史材料进行的,就如同自然科学必须要进行实验一样。
因此,有人说,没有材料,就没有历史。
另外,材料也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桥梁。
在历史教学中要发挥出材料的作用,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在材料的选择、呈现、使用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本文就对此不揣浅露,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材料的选择1、什么时候选择材料历史教材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材料,因此并不是需要教师从零开始准备的。
根据历史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如: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需要展拓和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进行深化和系统化。
教材和般限于篇幅的限制,叙述基本上是纲领式的。
为了使学生对历史现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需要提供一些材料,同时也可改变传统的只靠教师讲授的方法。
如高中《中国古代史》中对于北宋东京汴梁商业兴盛的内容,只有如下简单叙述:北宋东京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
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
市内还有娱乐场所“瓦肆”。
仅此数语,远不足以使学生对我国宋朝商品经济的飞跃性进步形成什么印象。
如果通过补充一些材料,就可以看到这样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去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以东街北,赵十万宅,街南中山正店。
……又投东则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又李生菜小儿药铺、仇防御药铺……以东牛行街,下马刘家药铺,看牛楼酒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读完这些材料,东京城的盛况便跃然纸上,关于东京商业的繁荣也就无需更多的讲解。
2、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的材料在课堂上要发挥出作用,需要做到两点:第一:选择的材料要有针对性。
选材料就像写论文的论据,要有说服力。
材料很多,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
如果选择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则宁可不用。
第二:选择的材料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
初中生和高中生学习特点是不一样的。
因此选用的材料也要有所区别。
如上述关于北宋商业的材料,如果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则有些枯燥,就不如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来得有效。
二材料的呈现1、在课堂中呈现历史材料,应该体现教师——学生——材料的互动。
在教学时,可以先把引入的材料展示给学生,同时给出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学生程度比较好,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
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思考或者讨论的时间,然后由学生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答案可以是个别学生的口头陈述,也可以所有学生的书面表达。
最后,教师可以对问题给予总结。
2、呈现历史材料的手段。
如何将历史材料展示给学生也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一般材料的展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印制成书面材料,学生人手一份;二是通过投影、计算机、或黑板上书写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三是由教师或学生宣读选定的历史材料。
就效果而言,第一种方式最好,但是代价比较贵,同时也是很大的资源负担。
第二种越来越大成为现在方式教师所采用的方式。
第三种方式不宜采用,除非材料简单短小。
在使用第二种手段呈现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版面不要太花哨,应该简洁明快。
第二:背景和材料反差要大。
第三:不要同时呈现过多材料。
三材料的使用不论哪一类材料,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作用,但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求材料教学的方法。
一般说来,材料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逐句过关,讲清细节。
重要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
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难懂的典故等细节,教师要给予讲解。
例如,《八一宣言》(1935年)中一段:“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阎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
”“兄弟阋于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出自《左传》,“阋墙”,指在家里争吵。
这时喻指国共两党的关系。
像这样的问题,教学中不宜一带而过,而要细细讲清楚。
又如,指导学生看《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就有一些知识性问题需要交街。
该图片上有一行字,即“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须向学生说明,“癸好”即“癸丑”,太平天国改“丑”为“好”。
“癸好”年即指1853年。
太平天国将起义之年1851年定为太平天国元年,“癸好三年”指太平天国起义后的第三年。
太平天国文献既注明太平天国几年,又注上干支,这是太平天国标志年代的特殊之处。
这些知识,尽管较零碎,但教学中就应把这些细节性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应该粗枝大叶、走马观花似地浏览。
第二,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
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年龄,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来,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材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例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教材提到“均田免粮”口号,又配了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对此,教师可设计一组问题:“均田免粮”口号在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有何史实?口号能否实现?为什么?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口号的含义入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成这样的思维线索:均田就是平分土地,免粮(不纳粮)就是不交租税。
——反映了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解除沉重负担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农民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农民战争结局不是失败就是改朝换代。
——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均田免粮不可能实现。
至此,由设问引发的一连串思维活动过程就算完成了。
通过设问,学生分析了口号的实质,又评价了它的历史作用,使历史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让学生从书本中可以找到现成答案,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问题要启发思考,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当然,问题如若太难,学生会放弃思考;反之,如若过易,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另外,有些重要专题,不妨让学生动手搜集材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
例如,英国历史教师给初中生讲关于成吉思汗的专题,设计了几个问题,然后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搜集材料并且进行讨论。
学生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认识到“蒙古人征服的后果并不仅仅是破坏性的。
蒙古人征服前,东西方是完全隔绝互不了解的。
蒙古人起到了某种作用像是建起了一座越过亚洲的桥梁。
蒙古人曾经一度把世界变小了。
”英国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材料教学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材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要注意材料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立场观点。
比如,中国历史上,大凡是由地主阶级文人撰写的材料,一般均诬蔑农民起义军为“贼”、“匪”、“寇”、“逆”等等,这反映了作者的阶级立场,教学时要加以分辨。
二是不考虑教学的量力性原则,过多地补充材料,结果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又使教学进度受到影响。
这两种错误倾向,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