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一棵小桃树》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应在课堂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锻炼学生概括能力。

在品析描写的语句方面,学生这时应该能够熟练把握赏析的角度,和有能够准确感受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指导赏析的思路,而不要固化赏析的语言模式。

【知识与能力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3.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个人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2.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个人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在预习阶段,注意类文的推荐,在学习《紫藤萝瀑布》的基础上对这篇文章进行预习自读。

了解一些相同时代背景的文章,寻找小桃树和“我”成长过程中的共通之处,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

要想对作者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建议组织学生课前阅读资料包中的预习材料《贾平凹懂得发现自己》等文章。

一、作者介绍导入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二、初读梳理1.请学生起立朗读课文,穿插正音、解词补充。

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学习内容分析:一.单元分析《一棵小桃树》是语文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诸多启迪,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二.课文分析《一棵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来反映作者对美好未来、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

《一棵小桃树》是一篇自读课文,是学生学习了《紫藤萝瀑布》托物言志手法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该手法并学以致用的一篇课文,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

学习目标1.通过勾画表示过渡的语句或词语能说出小桃树的成长经历,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通过品读描写小桃树“没出息”的关键词句和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通过比较小桃树和“我”的人生经历,能领会并口头说出小桃树的深刻内涵,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的意义。

突破措施: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突破措施:品词析句、背景介绍、抓表示过渡的关键词课前准备1学生提前预习摘抄2. 查找关于作者的有关资料。

3.了解写作背景。

教学课时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语:一首小朋友写的诗:我想变我想变成一棵树我开心时开花我不开心时落叶。

小朋友用一棵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见世间万物尽管是一棵树,只要走进人的心田,即使平凡也会变得不平庸。

今天我们跟随贾平凹先生也走进一棵树,一棵小桃树,我们是否也会在平凡中感受到不平凡的感动呢?让我们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顺思路活动1:一棵小桃树的自白1.默读课文,假如你是这棵小桃树,你能以第一人称给我们讲一下你的成长经历吗?2.思考作者写小桃树的经历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提示】:梳理时关注表示过渡的语句或词语帮助梳理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一棵小桃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在文中的前半部分,作者看似在写桃树,实则抒发在学习之路、工作之路上遇到的挫折及磨难。

托物言志手法的再一次体会和情感的熏陶,便是这课的重点。

本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朗读、提问、合作探究、展示等环节,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小桃树的成长过程;2.掌握记叙顺序,学习借所写之物来抒写自己情志的写作方法;(难点)3.学习小桃树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不屈、敢于追求理想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教学设计】一、悬念导入,诱发兴趣:师:谈到桃树、桃花,我们想到了美丽、端庄、娇艳、多姿多彩。

古人更有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佳句,可见人们对喜爱与赞美数不胜数。

而此刻,我们要师生携手,跟随着贾平凹的脚步去认识一棵不一样的小桃树,感受一下它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感动。

(通过渲染、设疑,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师:我们来明确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三、整体感知,初识文本1.问题引领:师:文章的主要物是写小桃树,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预习的感悟,跳读全文,勾画描写小桃树的句子。

【课件提示——从形态、颜色;动作、神情入手,并掌握重点词】(请同学们跳读课文,请结合表格提示进行回答。

)走进文本,感悟小桃树。

2.学生走进文本,勾画批注。

3.提炼重点信息:总结出小桃树的特点。

(板书:小桃树及特点)四、合作探究,再悟问题【引导学生重点研读文章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所说的“可怜”】1.文章开端便写到:“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些地方?同学们齐读后小组合作,交流感悟,体会新知。

读中体会感情,交流展示句中所感。

明确: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的摧残等,都表现了它的“可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写作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学会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一颗小桃树》是一篇以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为线索的记叙文。它通过描述小桃树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记叙文在实际中的写作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表达主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小桃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面对困难的态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茁壮、庇护、期满”等,以便于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课文结构:分析课文的记叙文结构,包括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高潮和结局,明确文章的写作特色和逻辑关系。
-体会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作者使用的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感悟其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初中七年级语文一棵小桃树教案(优秀18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一棵小桃树教案(优秀18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一棵小桃树教案(优秀1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七年级语文一棵小桃树教案(优秀18篇)初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策划和组织的重要依据,它能够帮助教师实施科学而系统的教学活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实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实用教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观察练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更加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并将这些观察到的细节融入写作。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观察与写作”主题展开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也展示了观察练习的成果。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学,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置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和活动。
2.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体验。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关注与热爱;
-创设情境,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作者,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
-写作技巧的运用:分析课文中作者观察生活、描绘事物的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棵小桃树》中作者如何通过观察描绘出小桃树的生命历程。这是对我们写作技巧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它帮助我们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让作品更加生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写。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将观察到的景象融入文字,表达对小桃树的深厚情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实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词:挚、疏、凌、涩、窥、瘦等;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感悟作者对小桃树的深厚情感;
-详细理解小桃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体会作者寄托在小桃树上的情感;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理解其在文本中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18.《一棵小桃树》教教案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勾画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作者的情感变化。

3、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小桃树上的“志”。

教学重点: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感情。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3、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明暗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查找贾平凹的资料;制作PPT。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桃子图片,吸引学生兴趣。

导语:你们喜欢桃子吗?有谁见过桃树生长的过程?给我们描述一下。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贾平凹笔下的小桃树是怎样的呢?(出示课题)《一棵小桃树》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1、作者简介贾平凹,当代作家。

1953年出生于陕西农村。

1953年出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他的童年时期,正是新中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时期,也是新一代充满希望、孕育理想的时期。

但是,1966年开始,长达10年这久的“文化大革命”,不仅危害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危害了青年的成长。

在“文革”中,贾平凹的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2011年,凭借《古炉》获施耐庵文学奖,2016年1月,入选“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小说家榜。

主要作品有小说《废都》《浮躁》《秦腔》,散文《爱的踪迹》《心迹》《朋友》《我的小桃树》等。

2、写作背景1976年。

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小结作业布置。

)辨清字形理解词语伫立:长久地站立。

生灵:生命。

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散步。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拘谨,拘束。

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楚楚:娇弱柔美。

服侍:伺候,照料。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恍然: 忽然醒悟的样子。

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

含贬义。

幼稚: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赤裸: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祸,灾难。

新课导入贾平凹出生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里,从小孤苦伶仃,生活贫苦,然而他始终没有自暴自弃。

本文中的小桃树象征了什么?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本课文。

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读全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①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表现了它的弱小。

②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感悟精彩句子】赏析下列句子。

(1)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这几句表明“我”的理想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希望的。

(2)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详尽地描述了小桃树被无情的风雨肆意折磨过后的“可怜”相。

【探究写作技巧】文章第8、9两段对于自己为什么交代得那么多?有什么作用?作者写这篇散文是为了托物言志,借小桃树说及自己的一些经历,透露自己所受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慨叹、理想和情志。

将小桃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主旨】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并成长的小桃树,虽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倒叙写法,结构巧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18* 一棵小桃树[ 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品析文中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

3.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难点:理解作者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一棵小桃树》是一篇语言含蓄,寓意深刻的散文。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即使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的小桃树。

作者明写一棵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其中暗含了作者的人生经历,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只要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自读与讨论探究、教师提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情境导入一个柔弱的生命,在经历生活坎坷的时候,是坚守,还是放弃?看似单薄的,积蓄着梦想的小桃树,竟然可以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几经挫折,几经磨难,依然要开花、要结果,百折不挠地追求着成长的幸福和美好的理想。

这就是贾平凹心中的小桃树。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棵小桃树》,它将会给你带来怎样的精神启示和生命的感动呢。

[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景。

(二) 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贾平凹( 1952—) ,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

陕西丹凤人。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 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

贾平凹的创作以小说、散文成就最为突出,已出版《月迹》《商州三录》《抱散集》等十几个散文集,《浮躁》《废都》《怀念狼》等多部长篇小说,《兵娃》《腊月·正月》《天狗集》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

《腊月·正月》获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课文中小桃树的象征意义有较深的理解,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便让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深入、全面。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算不错,但仍有一些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这说明我在教学中可能还存在一些盲点,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与句式运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以及精彩句式,如“羞涩”、“蓓蕾”、“破土而出”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表达。
-文章结构分析:指导学生理解《一棵小桃树》的篇章结构,掌握作者如何通过描述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来组织文章,表达主题。
-情感体验与表达: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体验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审美鉴赏: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体会贾平凹散文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词汇语境理解:学生往往对词汇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把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文章深层含义解读:学生需要理解作者通过对小桃树的描写,隐喻了人生的成长过程,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象征意义和哲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棵小桃树》的篇章结构、贾平凹散文的特点以及小桃树的象征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感悟生命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以一颗小桃树的生长历程为线索,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篇文章通过对小桃树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力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对小桃树的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及它如何启发我们积极面对困难。
1.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加强教学难点讲解,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调整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清晰度和逻辑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我也将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调整讨论主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成果分享,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课《一棵小桃树》。课程内容包括:
1.熟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通过对小桃树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孱弱、猥琐”等重点字词的音、形、义;2、夯实散文阅读基本法、托物言志写作手法:3、培养多角度阅读和创意阅读的学习思维能力,加深、拓宽对“生命”的认知;4、扩大同主题散文阅读视野(关键词:人与自然,抗争精神,生命本能);5、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语段的能力和自我表达的能力;6、引导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并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学习成果;●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前要求学生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并查找、搜集有关“贾平凹”、“感悟自然”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2、情境导入:运用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课文主题吻合的课堂氛围,调动课堂气氛;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课堂上引导学生细读、研读,深入理解文学形象,散文主题;4、诵读教学法:引导学生诵读重点语段,品味心理描写语言,体会人物心路历程;5、拓展延伸、多媒体辅助法:回顾已学课文,推荐阅读及相关视频,加深理解文章主题;6、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反观自我,积极思考,书写生命宣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体悟小桃树默默坚守,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2、激发学生坚信生命潜能,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3、丰富学生对“生命内涵”的理解,引导其关注人性,思考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及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册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初中阅读教学训练,已初步掌握了粗读、细读、研读等阅读方法;在语言分析方面,已能熟练运用细节描写、修辞手法、重点字词分析等方式,剖析重点语句,明确人物形象,感知文章主题。

但是,据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发现,大部分七年级学生阅读散文仍存在“一望而知”粗浅阅读的问题,疏于体悟,也尚未提升到深入鉴赏,感知人性,关注自我的高度上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需引导学生在把握情节、人物之中探寻人物内心世界,以达到认识人性,反观自我,认识自我的教学目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教案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托物言志,掌握托物言志的阅读方法。

2.梳理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3.理解作者的人生思考,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托物言志,掌握托物言志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一、读“树”——复习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明线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独爱莲,今贾平凹只钟情于一颗小桃树,所以,他常常要给小桃树写点文章。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散文《一颗小桃树》。

学生活动:回顾小桃树的成长历程,说说在桃树的生长过程中,“小”体现在哪里。

找出相关语句,朗读,分析。

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二、悟“人”——感悟贾平凹的人生经历——暗线结合书中插图思考——本文文题和内容都是写一棵小桃树,为什么书中配的插图却没有小桃树,而是我和奶奶?与小桃树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贾平凹自己的人生经历,无法用直白的语言描述,于是,小桃树就成了自己的化身。

“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觉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学生讨论:比较我和小桃树,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补充材料:贾平凹,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通顺,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

……“我出生在一个22口人的大家庭里,自幼便没有得到什么宠爱。

(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

(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新人教版
理清作者“梦”之路。
幸福——希望——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
(4)作者为什么要感激小桃树?
生可能会回答:因为小桃树顽强生长的精神打动了“我”。
过渡:大家初读课文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但是作者感激小桃树就是因为小桃树顽强生长的精神打动了作者吗?相信通过深入学习,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3.谁能说说课文围绕小桃树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关键句子的品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梳理上节课的学习体会,感受小桃树的形象
二、细品文字,感受小桃树的不屈不挠
1.自由读课文第13段,说说自己又看到了怎样的一棵小桃树。
2.生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句子“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来体会小桃树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2.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批画,写体会,教师巡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学困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4.集体交流。
(1)抓住“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桃树的“委屈”,感受小桃树生长的艰辛与磨难。
关联的句子:
①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肯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体会生存环境的恶劣)
C.灼灼(zhuó)服侍(shì)渺小(miǎo)
D.幼稚(zhì)伫窗(chù)安慰(wèi)

七年级语文下册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8《一棵小桃树》教案新人教版

18 一棵小桃树教学目标【知识及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重点〕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及方法】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重难点〕2. 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重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难点〕【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及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重点〕导语设计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

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一样呢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教学提示】〔1〕识记以下汉字。

伫孱嵬懊丧执著矜持〔2〕理解以下词语。

伫立孱踏青垂垂暮老楚楚2. 简介作者。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当代青年作家。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消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时机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

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目标导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薄弱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薄弱〞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对作家进展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抓住“千百次”“又千百次”“挣扎”等词感受小桃树虽然遭受风雨摧残,但仍顽强生长的精神。
(2)抓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感受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3.作者最后说“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作者为什么要感激小桃树?请大家阅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补充资料——《贾平凹的童年》。
教学重点:通过关键句子的品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梳理上节课的学习体会,感受小桃树的形象
二、细品文字,感受小桃树的不屈不挠
1.自由读课文第13段,说说自己又看到了怎样的一棵小桃树。
2.生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句子“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来体会小桃树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生自由交流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领悟“倒叙”的叙述方式。
预设:
生:课文主要写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师:那课文哪几段在写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呢?
生:第3~12段。
师:那文章的第1、2段和后面的段落呢?
生:写了如今小桃树正在遭受着风雨的摧残。
师:是呀,课文一开始就写如今的小桃树,后面也在写如今的小桃树在遭受风雨摧残,中间部分只是作者的……
C.灼灼(zhuó)服侍(shì)渺小(miǎo)
D.幼稚(zhì)伫窗(chù)安慰(wèi)
2.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矜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
理清作者“梦”之路。
幸福——希望——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
(4)作者为什么要感激小桃树?
生可能会回答:因为小桃树顽强生长的精神打动了“我”。
过渡:大家初读课文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但是作者感激小桃树就是因为小桃树顽强生长的精神打动了作者吗?相信通过深入学习,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3.谁能说说课文围绕小桃树写了哪些内容?
祸不单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
必做:识记重点字词,同步练习册知识积累部分内容。
选做:








教学过程
复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倒叙的叙述方式,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2.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批画,写体会,教师巡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学困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4.集体交流。
(1)抓住“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桃树的“委屈”,感受小桃树生长的艰辛与磨难。
关联的句子:
①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肯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体会生存环境的恶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重点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相关背景体会句子含义的能力,把握文章表达的情感。
难点
教育学生人虽然几经磨难,但要百折不挠地追求人生的幸福和美好。
教学具准备
学习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法
诵读法、探究法、合作法
教学过程
复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如“委屈”“梦”等。
②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体会大家对小桃树的嘲笑)
③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体会小桃树的坎坷)
④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体会小桃树的孤独与寂寞)
生读补充资料——《贾平凹的童年》。
生:回忆。
师:这样的叙述方式就是“倒叙”,板书:倒叙
倒叙这种叙述顺序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相信学完了课文,大家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了。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第3~8段,思考:“我”的小桃树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与磨难?
要求:先找到小桃树生长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谈读完句子的感受。
一棵小桃树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审批日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Hale Waihona Puke 课题18、一棵小桃树授课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如“委屈”“梦”等。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倒叙的叙述方式,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相关背景体会句子含义的能力,把握文章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3、在自读的基础上将不懂的问题做上标记。
教学重点: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课文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
2.梳理学生问题,合作学习。
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和“我”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用心读每一句话,尽可能读懂课文的内容。
2.以问题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
(1)说说“我”的小桃树的来历。
学生交流,明确小桃树是“我”吃完桃子后,种在院子的角落里长出来的。
(2)“我”和小桃树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作者在小桃树上蓄着自己的梦。
(3)作者的梦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的梦有了哪些变化?
(2)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5.小桃树遭遇了这样的艰辛与磨难,但是它屈服了吗?
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句子,体会小桃树的顽强生长的精神。
四、当堂检测,小结课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执着(zhuó)赤裸(guǒ)恍然(huǎng)
B.忏悔(chàn)矜持(jīn)孱头(chā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