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历程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历程探究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雏形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标签:马克思人学;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发展
从哲学开始产生,人的问题就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的过程之中。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前“认识你自己”的石刻铭文标志着人的觉醒和人的观念的产生,智者普罗泰戈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同样,对人的问题的探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相一致的。

本文将试图对这一过程进行回顾,深入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
马克思是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崇尚理性、黑格尔哲学的绝对观念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自我意识思想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哲学理论探索的。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正处在黑格尔学派的分化时期,青年马克思还是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者,并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但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来说,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带着“自我意识”的理论困惑而走进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完成了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为题的博士论文,体现了他勇于突破旧说的独创精神。

这是马克思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比较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在开始涉足哲学的时候关于人的思想。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论述了伊壁鸠鲁的原子学说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

原子”脱离直线的偏斜”,“是个人意识的象征,个人意识只有离开世界,才能在这个它感到无能为力和受压迫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自由。

”[1]马克思对自我意识有了独特的见解,坚决地用自我意识去批判宗教,否定神的作用,肯定人的作用。

在当时的德国,宗教神学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压制自由的重要力量,因而反对宗教神学也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马克思鲜明地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

普罗米修斯承认道:老实说,我痛恨所有的神。

这是哲学的自白,它自己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这些神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

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

”[2]
马克思对封建神学和宗教制度的批判,和他对自由的追求和人的自由本性的思想紧密相连。

1842年4月,马克思为《莱茵报》写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从精神自由出发来考察出版自由问题,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

[3]马克思当时虽然强调自由是人的本性,但没有陷入抽象的自由,而是对自由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在
反对实现自由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

”[4]此时,马克思阐发了对人的自由本性的追求,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结论。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雏形
前一时期马克思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这一命题,随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1842年年中,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

1843年3月,马克思辞去《莱茵报》主编的工作,接着在克罗茨纳赫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这份“手稿”在人的问题上开始同黑格尔划清了界限,马克思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和人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阐发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人学思想。

在对人的本质的考察上,他批判黑格尔“他忘记了‘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5]
1843年9月底,马克思离开德国前往巴黎,担任《德法年鉴》编辑,并在该杂志上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导言》,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正沿着关于人的唯物主义观点形成的道路前进。

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深入揭示了宗教的社会根源,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6]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阐明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本质区别,指出人类解放要触动社会大厦的基础本身,即废除私有制,还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在探索实现“人类解放”的道路时,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7]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是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基本出发点出发的,这表明马克思还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马克思又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重要著作,1932年第一次全文发表。

在人的问题上,力求用劳动的观点来说明人,说明整个人类社会。

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

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

由此出发,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即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及人与人相异化。

《手稿》着眼于人的经济关系,赋予人的劳动以重要意义,意味着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在不断向前发展。

它虽然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批判,但作为出发点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仍然带有抽象的、理想化的性质。

但在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这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8]它以实践为中心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这又给人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总之,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思考,构成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雏形。

马克思从人的本质是理性,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结论,是一个对人的认识逐步深化和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他的人学思想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过程。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对于科学的人学理论的形成起了特殊的作用,马克思在批判地吸取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超越费尔巴哈,提出研究人要从“现实的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也就是研究人的现实活动和社会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转向现实的人的时候,还强调人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指出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从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进而阐发了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一系列人学思想。

1847年马克思为批判蒲鲁东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撰写和出版了《哲学的贫困》。

马克思指出:“难道探讨这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10]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人是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是对人是劳动的产物和主体这一思想的发展和深化,人只有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才能改造自己本身,在劳动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人是历史发展中的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也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人类的自身活动根植于当时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取决于生产发展的水平,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而不取决于人的本性。

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提出了阶级斗争理论,为研究人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为认识阶级社会的历史提供了一把钥匙。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卓越总结。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述,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1]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解为人的劳动及其劳动能力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从萌芽到形成,从《博士论文》到《共产党宣言》逐渐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形成了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发展及人的解放等一系列与人有关的既丰富又全面、既详细又系统的内容,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人学观。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1)[M].北京:三联书店,1963:2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89-190.
[3][4][5][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7,63,270,452,46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