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临床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痛(BNG060)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念
头痛是由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引以自觉头部疼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
的病症。

头痛多位于前额、额颞、顶部等部位。

由外感六淫引起者多表现为
掣痛、灼痛、跳痛、胀痛或重痛;由内伤病因所致者长以昏痛、隐痛、空痛
为其特点。

头痛可见于多种西医急慢性疾病中,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鼻窦炎、神
经症等出现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本节仅就脑病专科范围内的疾病进行
辨治。

二、诊断依据
参照《现代中医神经病学》及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
西医结合内科学》诊断依据进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热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

(1)主要症状:头痛,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

急性起病,反复发作,发病前多有诱因,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

(2)辅助检查: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进行颅脑CT、MRI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指标,协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2004年)第二版(ICHD-II)各种原发性头痛及继发性头痛诊断标准【详见《国际头痛疾病分类》(2004年)相关文件】,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以及各种颞动脉炎、低颅压综合征、肥厚性硬脑膜炎等继发性头痛,须除外非本专科系统相关的其他继发性头痛,例如眼、耳鼻喉源性头痛、肿瘤等疾病。

(二)证候诊断:
1、风寒头痛证:头痛较急,连及项背,或有紧束感,恶风畏寒,遇风加剧,
骨节酸痛,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2、风热头痛证:头部胀痛,甚则如裂,遇热加重,发热恶寒,面红目赤,咽
喉肿痛,口渴欲饮,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风湿头痛证:头痛如裹,昏沉不舒,肢体困重,胸闷纳呆,阴雨加重,小
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滑。

4、肝阳上亢证:头痛而胀,或抽搐跳痛,上冲巓顶,面红耳赤,耳鸣如蝉,心烦易怒,恼怒则痛甚,口干口苦,或有胁痛,夜眠不宁,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5、痰浊内阻证:头部跳痛伴有昏重感,眩晕时作,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痰多黏白,头裹肢重,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

6、瘀血阻络证:头痛跳痛或如锥如刺,痛有定处,经久不愈,或有头部外伤史,面色晦黯,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涩。

7、气血两虚证:头痛而晕,遇劳则重,痛势绵绵,少气懒言,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面色皓白,心悸失眠,唇甲色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儿弱。

8、肝肾亏虚证:头痛而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足痿无力,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烦躁失眠,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弦数。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发作期治疗、预防性治疗均可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头痛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通经络。

推荐方药:川芎茶调散。

川芎荆芥薄荷羌活细辛白芷甘草防风
(2)风热头痛证
治法:祛风清热,清利头目。

推荐方药:芎芷石膏汤。

川芎白芷石膏菊花藁本羌活
(3)风湿头痛证
治法:祛风胜湿,通络利窍
推荐方药: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生姜
(4)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止痛。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生石决明、牛膝、益母草、山栀子、黄芩、茯神、夜交藤、桑寄生。

本院协定方:平肝脉通片。

中药针剂可选用天麻素、醒脑静注射液等辨证酌情选用。

(5)痰浊内阻证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本院协定方:化痰脉通片。

中药针剂可选用天麻素、疏血通、川芎嗪、丹参川芎嗪、红花黄色素、灯
盏花素注射液等辨证酌情选用。

(6)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川芎、生地、当归、白芍、羌活、独活、鸡血藤、白芷、细辛、蜈蚣、地龙。

如痰浊与瘀血相兼为患(痰瘀阻络),考虑可使用上述两方合并使用,可使
用健脑通络膏方善后调治。

中药针剂可选用天麻素、疏血通、川芎嗪、丹参川芎嗪、红花黄色素、灯
盏花素注射液等辨证酌情选用。

(7)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气养血,缓急止痛。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

川芎、熟地,当归、白芍、白术、党参、茯苓、甘草、黄芩、鸡血藤。

本院协定方:补气脉通片。

(8)肝肾亏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

推荐方药:大补元煎。

予人参、炒山药、熟地黄、杜仲、枸杞、当归、山萸肉等。

本院协定方:益脑回春方加减,可用健脑通络膏方善后调理。

2. 对于病程长、证后要素较多同时具有风、瘀、痰等症的头痛患者可选用正天丸等治疗。

3.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可辨证配合选用中成药。

可在头痛使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维持治疗,如正天丸(胶囊)、川芎茶调散(散、颗粒、片)、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滴丸)、养血清脑颗粒、镇脑宁胶囊等。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在头痛发作期或住院患者可辨证选用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如天麻素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

(三)其他治法
(1)针灸治疗
①一般头痛,点按合谷穴。

②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或远道取穴、或两者兼用,方法有耳针、腕踝针、电针等。

主穴:风池、太阳、百会、合谷。

配穴:瘀血头痛可配合阿是穴、血海、三阴交;痰浊头痛可配合头维、丰隆、阴陵泉;肝阳头痛可配太冲、太溪;气血两虚头痛可配心俞、脾俞、胃俞、足三里;阴虚阳亢头痛可配肾俞、肝俞、太冲、太溪。

③可选用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等,用于治疗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a、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标出阿是穴,使用0.30mm直径,长40mm 的不锈钢毫针,以10~15度的角度进针,缓慢边捻转边向阿是穴透刺;得气后,向右轻轻捻转针柄180~360度,使软组织轻轻缠绕针尖,此时,患者针感会增强,然后行250~500次/分的震颤法1分钟,轻轻回转针柄180~360度,留针5分钟;如此反复操作5次后出针。

注意事项:在针下空松时缓慢出针,按压针孔1分钟以防出血。

b、热敏灸疗法:热敏穴位以头面部、背部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头部局部压痛点、风池、率谷、至阳、肝俞、阳陵泉等区域。

每次选取上述2~3组穴位。

每次治疗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每天1-2次。

10次为1个疗程。

c、浅针疗法:
取百会、合谷(双侧)、上星、神庭、太阳(双侧)、列缺,宜先补后泻。

久病者,宜补多泻少。

若偏头痛,加风池(双侧)、丝竹空(双侧)、足三里(双侧),用平补平泻;痰多,加尺泽(双侧),用平补平泻;风邪外感,加外关(双侧)、风府、大椎,用泻法;湿盛,加脾俞(双侧),用补法,小肠俞(双侧),用泻法。

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星期。

d、火针疗法:取阿是穴(痛点)。

局部酒精常规消毒,选用细火针,烧红烧透后,对准阿是穴,速刺疾出。

不留针。

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针孔片刻,每周治疗2次,5次为一疗程。

点刺头部痛点注意速度宜快,避免烧燃头发。

④根据病情可选择塞鼻法,选用活血、通络、止痛等中药研细末后,用布袋包少许药末塞鼻。

左侧头痛塞右鼻孔,右侧头痛塞左鼻孔,发作时用。

如用川芎、白芷、制远志各50g,冰片7g,共为细末,和匀,用布袋包少许药末塞鼻。

也可采用搐鼻法,将中药研末后,每次用少许药末吸入鼻内。

⑤相关中医诊疗设备如脑病康复治疗仪、经络通治疗仪可辅助治疗。

(2)推拿治疗
外感头痛拿取风池、风府,揉按两侧太阳穴;一般头痛可按摩太阳,推印堂,拿风池。

(3)内科基础治疗
如头痛发作仍不能缓解,可配合应用其他能缓解偏头痛发作的治疗方法,以镇静、镇痛、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为治疗原则,可选用止吐药、非甾体类药、曲坦类药等。

积极除去诱因,如避免食用富含酪氨酸或亚硝酸盐的食物;停用血管扩张剂或口服避孕药等可能诱发头痛发作的药物;注意心理疏导,避免紧张、焦虑、疲劳等诱发因素。

(4)护理
护理的内容包括体位选择、饮食、脑科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并注意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四、疗效评价
(一)头痛的评价标准
1.头痛的评价方法:采用数字疼痛量表测定法,通过本量表对各种类型的
头痛可进行尼莫地平减分法评价疗效。

数字疼痛分级法(NRS):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的数字(1-3.5为轻度,3.6—6.5为中度,6.6-10为重度)。

(1)治愈:用药24小时内疼痛消失,其后48小时内头痛无再次发作。

(2)有效:用药24小时内头痛症状从中度、重度减轻到轻度,其后48小时内并维持疼痛减轻。

(3)无效:用药72小时内头痛无明显缓解。

(二) 偏头痛的评价方法
选用症状记分法+疼痛量表测定法来评价偏头痛治疗效果。

1.症状记分法
(1)主症
头痛发作次数:
0分:无发作。

3分:每月发作2次以下(≤2次)。

6分:每月发作3—4次。

9分:每月发作5次以上(>/5次)。

注:如果头痛在上次缓解后48小时内重新出现,应视为一次发作。

头痛持续时间:
0分:无发作。

3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12小时。

6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持续>12小时≤2天。

9分:每月平均发作时间持续>2天。

头痛程度分级:
0分:不痛。

3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1—3.5。

6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3.5且≤6.5。

9分:疼痛量表测定数字为>6.5—10。

伴随症状:
0分:无。

1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l项。

2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2项。

3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其中3项。

(2) 次症:其余症状,按项计算。

无症状为0分,有症状为1分。

计算以上积分之和。

偏头痛发作期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以下标准(参考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2006年((EFNS guide]ine on the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 report 0f an EFNS task Force))、2009年((guideline on the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 revised report of an EFNS task force))):
(1)治愈:用药24小时内疼痛消失,其后48小时内头痛无再次发作。

(2)有效:用药24小时内头痛症状从中度、重度减轻到轻度,其后48小时内并维持疼痛减轻。

(3)无效:用药72小时内头痛无明显缓解。

2.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疗效评价按以下标准:记录治疗前后头痛每4周平均发作次数、每4周平均头痛天数以及头痛程度的分级,并根据积分法判定疗效。

疗效指数(n)= 疗前积分-疗后积分
疗前积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95%;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70%,<95%;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7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30%。

五、预防调护
头痛患者宜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光线不易过强。

外感头痛由于外邪侵袭所致,故平时当顺应四时变化,寒温适宜,定居定时,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

内伤所致者,宜情绪舒畅,避免精神刺激,注意休息。

肝阳上亢者,禁食肥甘厚腻、辛辣发物,以免生热动风,而加重病情。

肝火头痛者,可用冷毛巾敷头部。

因痰浊所致者,饮食宜清淡,勿进肥甘之品,以免助湿生痰。

精血亏虚者,应加强饮食调理,多食脊髓、牛乳、蜂乳等血肉有情之品。

各类头痛患者均应禁烟戒酒。

此外,尚可选择合适的头部保健按摩法,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防止头痛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