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_1

合集下载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公文是公共事务、行政决策和公务活动中的重要文件,准确、简明、规范是公文所追求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常见的公文错误。

本文将从格式规范、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等方面,对公文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格式规范是公文编写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一些错误。

比如,有些公文会忽略页眉页脚的设定,导致文件底部信息缺失或错乱;有些公文会将单位全称或名称、地址等信息写在正文中,影响版面整洁;还有些公文会未按照统一的样式和字体要求进行排版,不利于阅读和审批。

针对这些错误,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对公文格式规范的培训,提高文秘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起规范的公文模板,以便工作人员在撰写公文时参考;引入专业的排版软件,辅助文秘人员进行排版操作。

其次,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公文编写中容易出错的一个环节。

常见的错误有:语句冗长、词汇不准确、逻辑混乱等。

语句冗长会使读者阅读起来困难,影响理解和理会;词汇不准确则会造成误解和误读;逻辑混乱则会使公文的结构变得松散,不利于理清思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公文写作的语言技巧培训,在编写公文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提纲挈领,确保逻辑清晰;同时,加强对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尽量使用准确、简练的词汇,避免口语化和生僻词的使用。

最后,思维逻辑是公文编写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公文需要具备严谨的逻辑和准确的表述,但是在实践中却常常出现一些错误。

比如,有些公文在事实描述上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导致误导读者;有些公文在问题分析上欠缺深度,只是简单概括而没有深入剖析;还有些公文在论述观点上缺乏逻辑关联,导致整篇文档缺乏统一和一致性。

为了弥补这些错误,需要加强公文写作的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公文写作的审查和修改工作,确保公文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公文编写中常见的错误主要集中在格式规范、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公文规范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加强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公文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企业公文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企业公文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企业公文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沟通和协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公文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效率损失,还可能导致信息泄露、错漏等严重后果。

对企业公文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对于提高企业公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问题分析1. 公文制度不规范企业的公文制度体系不完善,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导致公文的处理方式和标准不统一,甚至存在制度性漏洞,导致公文管理混乱,影响工作效率。

2. 公文工作流程不畅在一些企业中,公文的工作流程比较复杂,处理公文需要经过多个部门、人员,流程冗长,导致公文难以及时处理,影响了企业的协调运作。

3. 公文安全问题由于公文中涉及的信息较为敏感,如果在传输、存储等环节出现问题,可能造成企业信息泄漏,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4. 公文管理工具不完善部分企业对公文管理工具的使用与管理不力,没有建立起标准的、高效的公文管理工具,导致公文处理过程中存在混乱。

5. 公文归档管理不足一些企业对公文的归档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大量公文存储杂乱,不易查找,影响了企业信息的整合和利用。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的公文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公文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公文的种类、格式、审批流程等,规范公文的生成、处理、传递和存储,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优化公文处理流程企业应当优化公文处理流程,推行电子公文系统,加快公文的审批速度,减少环节和人员,简化公文流转的程序和时间,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

3. 提高公文安全防护意识企业应当提高对公文安全防护的意识,采用加密技术和安全传输技术,建立起公文的安全管理体系,保护公司的重要信息不受泄露的风险。

4. 完善公文管理工具企业应当引入先进的公文管理工具,包括公文处理系统、公文归档系统等,提高公文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操作的瑕疵。

文文风问题初探

文文风问题初探

文文风问题初探最近笔者研究分析一些弊病公文的情况,深深感觉到公文风格和公文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权且称作公文的文风问题)。

在这里提出来,和秘书同行们商榷。

••••一、公文文风不正的现象。

••••权列以下八种:••••第一种,“长空文”。

繁琐冗长,内容空泛。

公文开头,照顾到“四面八方”。

如某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报告”的开头语是这样写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地委、行署的精心安排,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专业队伍的忘我工作,全体干部、党员、群众的积极努力,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齐动员,终于打了一个漂亮仗,受到地委、行署、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表扬……。

”文中,夹议夹叙,“穿鞋戴帽”、大段地引证,大段地摘抄、拐弯抹角、堆砌文字。

结束语是“三为一贡献”(为了XXX,为了XXX,为了XXX……作出积极贡献)。

从头到尾很难找出实质性问题。

今年初,笔者曾拜读了83份县处级机关的年终工作总结,最长的18000字,短的4600字,平均11400字。

最近看到一份某省级机关印发领导讲话的“红头”公文,共计59页,27550字,比一本普通杂志厚三分之一,使人望而生畏!••••第二种,“季节文”,一无新内容,二无新要求,三无新办法,旧文重抄,一劳永逸。

被下级称之为“万岁公文”、“不看早知道”。

••••第三种,“接力文”。

接到上级公文不作认真研究,也拿不出结合本地实际的具体贯彻执行意见,而立即起草一个“贯彻执行的通知”、内容大致有三:其一,“上级公文非常重要”;其二,“各级要认真贯彻执行”;其三,“执行中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上报”。

下一级接到之后,又立即下发一份“贯彻执行通知的通知”。

再下一级,又下发一个“贯彻执行通知的通知的通知”。

像接力赛跑一样,以致酿成一份公文下发,十份公文相伴的现象。

••••第四种,“虚实文”。

一些规定性、指示性公文却使用一些模糊任意、概念歧义的语言,如“该动纪的动纪,该动法的动法”,“原则上同意,望坚决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执行不力者,追究领导责任”,等等。

浅谈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公文处理工作是机关事务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不仅是机关内部流通的必要手段,也是沟通上下级之间的重要途径。

但同时,公文处理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难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公文处理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浅谈。

一、公文处理中的瑕疵与问题1. 忽略规范:公文处理中应该遵循官方规范,包括格式规范、字号、字体、行距、编号方式、公章使用等。

而有些公文处理人员往往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比如字体大小、间距不一;公章、签名擅自更改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公文处理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2. 表述不清:有些公文的表述不够明晰,通常是文字组织逻辑不清、表达思路含混、语言冗长等导致的。

这样会使得读者在读完公文后,无法理解其主旨和做出需要的相应处理。

3. 全文翻译不到位:处理国外来信、翻译正文时,如果翻译过程不到位,不仅会造成对方无法理解、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而且还会损失机关形象。

4. 时间拖延:公文处理有时涉及到不同部门,如何协调各方面问题,以及如何抽出时间繁多的公文处理工作,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但是,有些公文处理工作拖延太久,这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导致耽误事情的进展。

5. 多次修改:有些公文处理工作一次次地修改,最终结果却并不如第一次的设计优雅。

这对机关的形象有着极大的损害,也反映了公文处理人员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态度和公文处理能力的欠缺。

二、公文处理工作中的解决方案1. 熟悉官方规范:公文的处理人员不能忽视规范,必须熟悉官方规定,并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始终按照规定操作。

如果操作过程遵守规范,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类型性问题将会减少很多。

2. 确保清晰表述:公文处理人员在文书起草时,必须经过反复斟酌,保证表述清晰,语言简练。

需要用简短的语言精准地表述,并且保证整篇文档的逻辑性。

如果需要配合图片、流程图等详细说明,同样可以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

3. 翻译及国际交流加强:公文处理人员要注意在处理国际交流时,翻译的质量一定要保证到位。

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在公文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信息不明确、表达不准确、文章逻辑混乱等问题。

为了准确、清晰、有效地传达信息,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文写作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用词不当在公文写作中,用词不当是常见的错误之一。

一方面,过于复杂的词汇会增加读者的阅读难度,另一方面,过于简单的词汇可能会降低文章的专业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选择准确、简明的词汇,并根据读者的背景和专业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术语。

二、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句子结构错误等。

为了避免语法错误,我们应该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并在写作过程中多加注意。

此外,使用语法检查工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篇章结构混乱在公文写作中,篇章结构混乱也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写作之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提纲,将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并在每个部分内保持逻辑连贯。

四、信息不明确信息不明确是公文写作中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为了确保意思表达准确清晰,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短明了的句子,并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另外,提供具体的事实和数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五、格式错误公文格式的错误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类型的公文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信函、备忘录、会议纪要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写作之前详细了解公文的格式要求,并在写作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格式。

六、篇幅过长在公文写作中,篇幅过长也是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过长的篇幅可能会让读者产生疲劳感,降低阅读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尽量简明扼要地表达信息,并避免冗长而重复的句子和段落。

七、不注重文风和语气在公文写作中,不注重文风和语气也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公文往往需要维持一种正式、严肃的风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避免使用口语化或随意的语言。

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文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各级政府部门的业务运转、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营以及社会安定和谐。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风不够简练明了。

很多公文写作的语言表达方式过于晦涩难懂,长篇大论,缺乏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使得读者很难理解和领会。

二、格式不规范。

公文写作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格式,但是有些人却不太注意这一点,导致格式杂乱无章,给读者阅读和理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标题与正文不相符。

有时候公文的标题与正文内容不一致,给读者带来误解和困扰。

四、语法错误。

公文是一份正式的文书,语法错误会给读者留下不良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到公文的效力。

以上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人在公文写作方面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无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清晰的意思。

二、格式不熟悉。

有些人对公文的格式不够熟悉,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排版,导致格式错误。

三、思维不清晰。

有些人在写公文时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导致文章内容混乱,难以理解。

四、马虎粗心。

有些人写公文时心态不够专注,马虎粗心,导致出现语法错误或标题与正文不相符等问题。

总之,公文写作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公文。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及病例分析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及病例分析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及病例分析一、公文常见错误(一)行文中的常见错误1.滥发文件。

主要表现:(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

(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翻印即可,不必转发)。

(3)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

(4)行文所涉及的问题可用口头请示、汇报或开会等形式解决。

(5)行文所涉及的内容已在报上全文公布过。

(6)在部门之间意见分歧,未经协商一致时就行文。

2.行文关系混乱。

主要表现:(1)应该党政分开行文的未分开行文。

(2)应该一个机关单独行文的搞成几个机关联合行文。

(3)该职能部门行文的“升格”为党委、政府级行文。

(4)该党委、政府级行文的“降格”为职能部门行文。

(二)文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自制文种。

在正式文种之外,随心所欲,生造公文文种并俨然以正式公文行文。

常见的有:“请示报告”、“工作思路”、“情况”、“汇报”、“申请”、“郑重声明”等。

2.误用文种。

把属于机关其他应用文,特别是事务文书中的文种,误作为正式公文文种使用的情况。

常见的有:把计划类文种“要点”、“打算”、“安排”、“设想”等作为公文文种直接使用,如《××单位××××年工作要点》。

把属于总结类的文种“小结”、“总结”,以及把属于规章制度类的文种“办法”、“规程”、“须知”、“实施细则”等作为正式文种直接使用。

但是,如果将上述应用文用转发或印发通知的形式发布,则是规范用法。

如“××单位关于印发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3.混用文种。

不按文种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去选用文种,而造成临近文种相互混用,导致行文关系不清,行文目的不明,行文性质混淆。

常见的有:“公告”与“通知”、“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请示”与“函”混用。

主要表现为将通告误用为通知,将通知误用为通告,将请示误用为报告,将报告误用为请示,将“请示”、“报告”合用为“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本身是两个文种,将决定误用为决议,将决议误用为决定,将函误用为请示或报告,将复函误用为批复。

行政公文写作不规范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行政公文写作不规范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行政公文写作不规范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行政公文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文字载体及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是行政机关开展公务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行政机关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笔者仔细研究多个行政机构的对外公文,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其问题共性。

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行政公文写作不规范的主要体现(一)文种不规范。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混用文种。

如《XX关于采购XX设备的请示报告》。

“请示”和“报告”是两个不同的文种,二者不能混用。

从题目意思上看,属于行事之前,请示上级或主管部门对购买设备批准同意,因此,适用“请示”文种。

二是错用文种。

文种选择必须符合发文目的。

比较常见是该用“请示”的却用"报告不相隶属或平行机关之间行文,应用“函”和“通知”,却用“请示”“报告”;还有转发性通知、批转性通知、颁发性通知错用,通告和公告的错用等。

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出错的文种。

具体的使用情况,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仔细揣摩。

三是自造文种。

文种选择要符合制发机关的权限。

如《关于XX地区小区改造的解释》。

"解释''并不是一个文种,应该在后面加上“通知”较为稳妥。

最高法下发的各种法律条文“解释”,一般的行政机关是不能使用的。

四是文种隶属不清。

文种选择要考虑收文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

对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的文种选择容易犯错。

如“批转”和“印发”二词的混用。

“批转”是上级对下级报告的认同,代表着同意下级的工作建议并批准其予以行政落实。

而“印发”的意思是下级对上级工作精神的传达。

(二)格式不规范。

公文标题主要由发文机关、事由及文种三个要素组成,有的单位随意将发文机关省略,或事由表述错误、标点符号乱用等问题;有的文章标题虽然准确完整表达了文章主旨,但是过于冗长。

如《XXX 关于招收退休工人子女,稳定地区就业,促进人员更替的通知》可以精炼为《XXX关于招收退休工人子女的通知》。

文风方面的毛病

文风方面的毛病

文风方面的毛病文风是指作者写作时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特点。

良好的文风可以提升文章质量,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欣赏。

然而,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文风方面的毛病。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文风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第一种文风方面的毛病是冗长和啰嗦。

一些作者喜欢过多使用修饰语和从句来增加句子的长度,从而使文章显得冗长和啰嗦。

这种文风会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也会减弱文章的说服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使用简洁的词语和句子可以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第二种文风方面的毛病是过度使用专业术语和难懂的词汇。

有些作者认为使用专业术语和高级词汇可以显示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但过度使用会让普通读者无法理解。

尽管作者可能是专家,但读者并不一定具备同样的专业知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应尽量使用普通读者都能理解的词汇和语言。

可以通过用通俗的说法解释专业术语,或者提供相应的注释和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

第三种文风方面的毛病是语法和拼写错误。

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会给读者留下不专业和马虎的印象。

这种毛病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并且可能导致误解。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作者可以在完成文章后仔细校对,确保文中没有错误。

此外,可以使用拼写和语法检查工具来纠正错误。

如果作者自己不是语法和拼写方面的专家,也可以请他人帮助校对。

第四种文风方面的毛病是缺乏逻辑和条理。

有些作者写作时思路不清晰,文章内容杂乱无章,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

这种文风会给读者带来困惑和疑惑。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作者可以在写作之前先制定一个清晰的大纲,明确自己的主题和论点,并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和呈现内容。

同时,可以使用过渡词语和段落,使文章内容更加连贯和流畅。

第五种文风方面的毛病是缺乏个性和新颖。

一些作者写作时很拘泥于传统和常规,缺乏个人风格和独特之处。

这种文风会使文章显得平淡无奇和毫无新意。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作者可以放开思维和想象力,勇于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摘要】在公文写作中,存在着四大弊病,即缺乏条理性的文风、使用繁复的语言、存在大量废话和套话以及缺乏可读性和感染力。

这些问题导致了公文的阅读困难和理解障碍,影响了公文的传达效果。

我们需要对公文文风进行改进,提倡简明扼要地表达内容,避免使用空洞和华丽的辞藻。

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文更加清晰、简洁、有效地传达信息,提高公文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公文写作是一门需要技巧和功底的学问,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写出更加优秀的公文,为工作和沟通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公文文风、四大弊病、缺乏条理性、使用繁复的语言、存在废话和套话、缺乏可读性、缺乏感染力、改进、简明扼要、避免空洞、辞藻。

1. 引言1.1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在当前公文写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表现在文风的不合理之处。

而公文文风的四大弊病正是这些问题的具体体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对这四大弊病进行探析,希望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找到解决之道,使得我们的公文写作更加规范和优秀。

缺乏条理性的文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公文中,作者可能会在表达观点时缺乏逻辑性,导致读者阅读时无法理清思路,甚至产生误解。

使用繁复的语言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一些作者可能会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而导致文字晦涩难懂,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

存在大量废话和套话也是公文文风的一个弊病。

一些公文中可能会出现频繁重复的词语和句式,使得文中内容冗长乏味,缺乏创新和新意。

缺乏可读性和感染力也是公文文风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公文可能会过于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公文文风的改进是当务之急。

我们应该提倡简明扼要地表达内容,避免使用空洞和华丽的辞藻。

只有这样,我们的公文写作才能更加有效地传达信息,达到预期的目的。

将会是我们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让我们共同努力,提升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2. 正文2.1 缺乏条理性的文风缺乏条理性的文风是公文文风中的一大弊病。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公文文风别仅仅是语言文字咨询题,而且是一定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在文章中的集中反映,是一定的世界观、思想路线在公文中的综合表现。

关于目前公文文风方面存在的咨询题,笔者将其概括为四大弊病:第一弊病叫摆长蛇阵。

如某地政府收到44份县处级机关的年终工作总结,最长的15000字,最短的7400字,平均每份超过万字。

三位分管领导每人平均要看十几万字,合300多页,这对上级领导来说是一具别小的负担。

浮现这种长蛇阵的原因,一是流水帐。

我细看了教育局的一份年终工作总结,全文共14700字,开头就用了1000多字概括一年来取得的总成绩,然后从六个方面进行总结,在每个方面说了五至七条具体做法,内容相互重叠,又颠三倒四。

用这种办法写出的总结,焉能别是一本流水帐。

正确的作法应当是综合概括,集中说几点经验或体味,梳成几条辫子,如此文字精炼,且咨询题突出,抓到事物本质。

二是各顾各。

笔者走访了一位大企业的办公室主任,他深有体味地说,有些总结写得很长,这并非秘书人员的本意,而是领导逼出来的。

办公室拟好总结初稿,或交单位几位领导同志去传阅修改,或提交会议集体讨论审定,但谁也别从总体上去研究这篇总结,而是各顾各,从文中涉及各自分管工作的文字内容多少去思考咨询题,片面认为涉及谁的文字多谁的成绩就大。

为此,各个分管领导均想将自己分管的工作写多一些,以致原来比较精炼的总结越改越长,越改越繁琐。

第二弊病叫作假失真。

准确性是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但由于受文革阶段假大空作风的妨碍,公文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别鲜。

《人民日报》1989年8月19日的一篇反映检查统计法规执行事情的文章披露,某地区违反统计法行为8l件,其中属于虚报瞒报的就有71件5某个市将1987年秋季产粮抽样调查数337,286吨篡改为356,657吨,多报了l 9,371吨;某地做结扎手术两万例,却上报四万例。

这种明日张胆的假报告,是对公文准确性的亵渎。

公文文风 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 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弊病探析张文义文风是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和风格的统称, 是作者的处事态度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和流露。

公文文风是公文作者在写作中流露出的, 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精神面貌, 是一定社会政治风习在公文写作中的反映.公文文风弊病的表现形式 :尽管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都强调公文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并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要求撰写公文, 但目前在公文文风上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病。

( 一) 公文文风在内容上存在的弊病1.内容材料方面的问题( 1) 材料虚假、贫乏、繁杂和夸大现象屡见不鲜。

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 关系公文的质量和表达风格。

没有准确、真实材料的公文缺少严肃性和实际效力; 没有具体、典型材料的公文缺少代表性和说服力; 没有系统、条理材料的公文缺少生动性和感召力。

如在说明成绩时常用极端表述, 如“狠抓”“、最”、“特大”、“深刻感受”等违反事实的词; 在交待任务时任意拔高, 提出一些未经仔细研究也无法预知能否实现的任务, 只做表面文章, 结果因脱离实际而成为空话; 在执行上级文件时, 并没有认真学习和贯彻, 却在汇报中编造出一系列诸如“通过认真学习和反复研究, 结合本地实际, 同志们一致认为, 这个政策是改革开放的强有力后盾”之类的虚假信息; 只摆问题, 没有明确的解决态度, 致使公文失去了它应起的作用。

( 2) 内容创新少, 信息含量小。

“红头文件至上” 的观念使得很多公文内容原封不动地在不同的文件中转来转去,重复徒劳, 行文价值不大。

一些公文或泛泛而谈, 不着边际, 或年年照发, 材料堆砌, 或因过多的原则性政治语言掩盖了真实意图和信息, 造成内容缺乏创新、信息含量少的现象。

比如, 一些领导的讲话或工作报告总是在以往文件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上面要求什么就写什么, 也不管适当不适当。

有些公文动辄现代性、后现代性, 并不加以研究, 也不与工作实际问题相结合, 生搬硬套新名词和新观点, 使公文变得晦涩难懂。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公文文风不仅仅是语言文字问题,而且是一定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在文章中的集中反映,是一定的世界观、思想路线在公文中的综合表现。

对于目前公文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其概括为四大弊病:第一弊病叫“摆长蛇阵”。

如某地政府收到44份县处级机关的年终工作总结,最长的15000字,最短的7400字,平均每份超过万字。

三位分管领导每人平均要看十几万字,合300多页,这对上级领导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出现这种“长蛇阵”的原因,一是“流水帐”。

我细看了教育局的一份年终工作总结,全文共14700字,开头就用了1000多字概括一年来取得的总成绩,然后从六个方面进行总结,在每个方面讲了五至七条具体做法,内容相互重叠,又颠三倒四。

用这种方法写出的总结,焉能不是一本流水帐。

正确的作法应当是综合概括,集中讲几点经验或体会,梳成几条辫子,这样文字精炼,且问题突出,抓到事物本质。

二是“各顾各”。

笔者走访了一位大企业的办公室主任,他深有体会地说,有些总结写得很长,这并非秘书人员的本意,而是领导逼出来的。

办公室拟好总结初稿,或交单位几位领导同志去传阅修改,或提交会议集体讨论审定,但谁也不从总体上去研究这篇总结,而是“各顾各”,从文中涉及各自分管工作的文字内容多少去考虑问题,片面认为涉及谁的文字多谁的成绩就大。

为此,各个分管领导均想将自己分管的工作写多一些,以致原来比较精炼的总结越改越长,越改越繁琐。

第二弊病叫“作假失真”。

准确性是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但由于受“文革”时期“假大空”作风的影响,公文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

《人民日报》1989年8月19日的一篇反映检查统计法规执行情况的文章披露,某地区违反统计法行为8l件,其中属于虚报瞒报的就有71件5某个市将1987年秋季产粮抽样调查数337,286吨篡改为356,657吨,多报了l9,371吨;某地做结扎手术两万例,却上报四万例。

这种明日张胆的假报告,是对公文准确性的亵渎。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1. 弊病一:冗长臃肿在公文写作中,冗长臃肿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很多公文在表达一点观点时,会使用大量的词语和句子,使得整篇文档显得冗长而不直观。

冗长的公文不仅让人阅读起来困难,还容易掩盖主要观点和信息,给沟通和理解带来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公文写作中注重简洁明了。

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简洁:•使用简洁的词语和句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修辞和重复;•将复杂的观点和信息进行分段并使用标题进行归纳;•使用有序和无序列表来呈现信息,使得文档更易读。

2. 弊病二:生僻词汇在公文写作中,有时会使用一些生僻词汇,这大大增加了文档的理解难度。

尽管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可以让公文看起来专业,但对于读者来说,理解这些生僻词汇可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生僻的词汇。

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信息传达给读者,避免给读者带来阅读和理解上的困扰。

如果必须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应在文档中提供相应的解释或者定义,以便读者理解。

3. 弊病三:被动语态滥用在公文写作中,被动语态的滥用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过多地使用被动语态会使得文档显得啰嗦和不直接,给读者阅读带来困扰。

而且,被动语态还容易隐藏行动主体,不利于责任的明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滥用被动语态。

应使用主动语态来明确行动主体,使文档更加直接和简洁。

只有在特定需要强调对象而不强调行动主体时,才可以适当使用被动语态。

4. 弊病四:排版混乱在公文写作中,排版混乱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很多人在写公文时忽略了合适的标题、段落、分行、缩进等排版要素,导致整篇文档呈现出一片杂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注重文档的排版。

应使用适当的标题和分段,使文档结构清晰明了。

同时,合理地使用分行和缩进,使得文档更易读。

另外,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也是重要的,可以提高文档的可读性。

总之,公文文风的四大弊病(冗长臃肿、生僻词汇、被动语态滥用和排版混乱)在各个领域的公文中都存在。

机关公文不良文风的表现及成因

机关公文不良文风的表现及成因

机关公文不良文风的表现及成因当前,各级机关、党委在落实“八项规定”文风建设问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本文从不良文风的表现入手,具体分析其成因,从根源上探究出正文风应从文秘人员、领导干部和机制上下功夫。

机关公文;公文文风;表现;成因一、机关公文不良文风的表现形式自提出“八项规定”以来,各级机关、党委在落实“八项规定”文风建设规定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级机关、党委工作效率的提高。

是我们必须要祛除的。

当前,机关公文的不良文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照抄照转,东拼西凑在机关公文中,经常可以看到照抄照转上级文件、东拼西凑“经典”公文的现象。

一是“下级抄上级”现象。

在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时,有的把上级来文照搬照转,换个发文机关逐级下发。

这样的公文是用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活动敷衍活动,照搬照抄。

对其下级及执行单位而言,看与不看一个样,听与不听一个样。

当然也就无法理解其精神实质,其结果是收文单位无法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能够促进其发展的创新举施。

二是“新官抄老官”现象。

典型经验、情况汇报、述职报告、学习心得,多是沿袭使用,换换年份、改改名字,东拼西凑又一年。

这种不结合新时期的新状况、新形势、新问题的现象,是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社会建设发展的,应坚决摒弃。

(二)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当前,机关公文写作中不乏华而不实的大话,言之无物的空话,令人乏味的套话。

公文写作开头不是“指导思想”就是“基本原则”或者“重要意义”;正文写作中长篇大论讲空话,用大量文字却给人很少的信息,“水分”太大。

如:“请示”类公文大量篇幅汇报工作情况,最后只有几句话提出请示的事项和要求的;“报告”类公文大篇幅详尽地叙述有关工作情况的细节,主题不鲜明的。

就像人们总结的那样“开门不见山,帽子戴顶端;过度一大套,几层一二三;陈言又滥调,管你烦不烦”。

这些废话已经严重影响了政策信息的传达,制约了机关公文上传下达的功能发挥。

公文写作中不规范现象及对策浅析

公文写作中不规范现象及对策浅析

公文写作中不规范现象及对策浅析1 公文写作中的不规范现象自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颁发以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高度重视公文写作质量,有的地方专门开展“公文质量年”活动,旨在提高公文的质量。

公文写作中各种不规范现象却频频出现,主要有:文种使用不规范,如臆造、滥用、错用、缺少、混用文种现象;格式不正确;文字语言表达不准确等。

1.1 文种使用不规范1.1.1 臆造文种《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决议、决定、命令(令)等15种公文正式文种[2],但在实际工作中,文书工作者常常把事务性文书“申请、说明、汇报”等当作公文来用,如《关于XXXX的申请》《关于XXX的工作汇报》《关于XXX的情况说明》,甚至把“规定、办法、工作要点、方案”等当公文文种,如《XXXX工作方案》。

1.1.2 滥用文种行文单位文书工作者对《条例》中15种文种的性质、功能、适用对象、适用内容等认识不清,对自身职权范围、隶属关系、行文目的认识不明,同时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简公文,避免出现文山会海的要求下,滥用文种现象出现频繁。

本该使用正式文件,但是为精简公文,不管行文关系、隶属关系,一律采用便函。

1.1.3 错用文种行文过程中,常常遇到错用文种的现象。

本应该使用“请示”的,却使用“报告”,如《学校关于XXX拨款的报告》,从行文中,我们知道是需请求上级机关批复拨款的呈请性公文,但是却使用不需要批复的呈报性公文。

行文单位对文种认识不清,却苦苦等待上级机关的批复,这势必影响公文的目的。

两个单位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有些单位为奉承迎合受文单位而曲意降低本单位级别,抬高对方;平级单位,或不相隶属单位,本该用“函”行文的,却用“请示、报告”行文。

如某专科学校的文书工作者对“函”与“请示”的定义、使用对象等不清楚,错误地拟了《XX学校关于与XXX学校合作办学的请示》。

另“通知、决定”和“通报”误用,一般的人事任免应用“通知”,而非《关于XXX的任免决定》;奖惩人员本应用“决定”却误用成“通知”。

公文处理不规范现象评析

公文处理不规范现象评析

⼀、概念的使⽤不规范 1、公⽂:某《公⽂写作教程》称:“公⽂,全称公务⽂书,是⼈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创造和使⽤的应⽤⽂。

”这个概念将公⽂的发出者定位“⼈类”,太过⼴泛,不够准确。

很明显,公共是机关单位之间相互往来的⽂书,秘书及时个⼈执笔写公⽂,也是“代机关⽴⾔”。

因此,公⽂的发出者(作者)应为“法定的机关单位及其负责⼈”。

2、议案:某届⼈⼤代表⼤会上,会议秘书处向新闻单位提供了⼀则信息:“会议决定,6⽉11⽇下午6时为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时间。

”这⾥就错⽤了“议案”这⼀概念。

因为根据《办法》规定:只有各级⼈民政府向同级⼈⼤或⼈⼤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时,⽂中才⽤“议案”。

⽽⼈⼤代表以个⼈⾝份向⼈民代表⼤会提请审议事项的⽂稿⽂中应⽤“提案”。

3、公告:某报发布了两则“XX市房地产管理局城市房屋拆迁公告”。

另⼀家报纸也有⼀则“XX市⼯商⾏政管理局⼯商企业等级公告”。

显然,它们的⽂中应该是“通告”⽽⾮“公告”。

因为《办法》的第九条明确规定“公告适⽤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上述三则“公告”的问题就在与扩⼤、泛化了公告的使⽤范围,混淆了公告与通告。

对于⼀般机关单位来说,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业务事项,《办法》规定应⽤“通告”。

⼆、成⽂时间的确定不规范 在确定某⼀公⽂的成⽂时间时,有如下⼏种不规范的现象:①以起草公⽂的⽇期为成⽂时间;②“以公⽂实际出发的⽇期”为成⽂时间,以邮戳为准;③觉得成⽂时间可以省略,不标成⽂时间。

事实上,成⽂时间是公⽂⽣效的法定⽇期。

《办法》的第⼗条规定:“成⽂时间,以领导⼈签发的⽇期为准”。

具体来说,签发的⽇期是指单位领导⼈在草稿上签批意见,同⼀公⽂发出,将草拟的公⽂定稿的⽇期。

该时间⼀般⽐“起草的⽇期”要迟,⽐“实际出发的⽇期”要早,因为从起草到定稿,从定稿到缮印、登记、发出还要经过⼏个⽅⾯的部门和办⽂环节。

沉稳时间应明确地标识在正⽂之后或标题下⽅(如决定)。

办公文书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办公文书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办公文书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在日常的办公环境中,办公文书的撰写与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可能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工作延误等不良后果。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办公文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格式不规范格式是办公文书的“外衣”,如果格式不规范,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常见的格式问题包括:1、字体、字号不一致:在一份文书中,字体和字号应该保持统一,以增强整体的美观性和可读性。

但有时会出现标题和正文字体不同,或者段落之间字号大小不一的情况。

2、行距、段落间距不合理:行距过窄或过宽,段落间距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文书的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

3、页边距设置不当:页边距过窄会使内容显得拥挤,过宽则浪费纸张空间。

4、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例如,逗号、句号、分号等的滥用或误用,以及引号、括号等的不规范使用。

二、语言表达不准确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是办公文书的核心要求之一。

然而,在实际写作中,常常会出现以下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1、用词不当:选择了不恰当的词汇,导致意思表达不准确或产生歧义。

2、语法错误: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句子成分残缺等语法问题会影响文书的质量。

3、逻辑混乱:文书的内容缺乏条理,论述过程跳跃,让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意图。

4、口语化严重:办公文书应使用正式、规范的语言,过于口语化会降低文书的专业性。

三、内容空洞无物一份有价值的办公文书应该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但有些文书却存在以下内容方面的问题:1、缺乏关键信息:重要的数据、事实或结论没有在文书中明确体现,让读者无法获取到关键内容。

2、长篇大论却无重点:堆砌了大量的文字,却没有清晰的主题和重点,使读者难以抓住核心要点。

3、数据不准确或不完整:如果文书中涉及到数据,那么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会导致决策失误。

四、文风不恰当不同类型的办公文书需要不同的文风,而在实际写作中,文风不恰当的问题时有发生:1、过于严肃刻板:有些文书过于拘泥于形式,语言生硬,缺乏灵活性和亲和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公文文风不仅仅是语言文字问题,而且是一定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在文章中的集中反映,是一定的世界观、思想路线在公文中的综合表现。

对于目前公文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其概括为四大弊病:
第一弊病叫“摆长蛇阵”。

如某地政府收到44份县处级机关的年终工作总结,最长的15000字,最短的7400字,平均每份超过万字。

三位分管领导每人平均要看十几万字,合300多页,这对上级领导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出现这种“长蛇阵”的原因,一是“流水帐”。

我细看了教育局的一份年终工作总结,全文共14700字,开头就用了1000多字概括一年来取得的总成绩,然后从六个方面进行总结,在每个方面讲了五至七条具体做法,内容相互重叠,又颠三倒四。

用这种方法写出的总结,焉能不是一本流水帐。

正确的作法应当是综合概括,集中讲几点经验或体会,梳成几条辫子,这样文字精炼,且问题突出,抓到事物本质。

二是“各顾各”。

笔者走访了一位大企业的办公室主任,他深有体会地说,有些总结写得很长,这并非秘书人员的本意,而是领导逼出来的。

办公室拟好总结初稿,或交单位几位
领导同志去传阅修改,或提交会议集体讨论审定,但谁也不从总体上去研究这篇总结,而是“各顾各”,从文中涉及各自分管工作的文字内容多少去考虑问题,片面认为涉及谁的文字多谁的成绩就大。

为此,各个分管领导均想将自己分管的工作写多一些,以致原来比较精炼的总结越改越长,越改越繁琐。

第二弊病叫“作假失真”。

准确性是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但由于受“文革”时期“假大空”作风的影响,公文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

《人民日报》1989年8月19日的一篇反映检查统计法规执行情况的文章披露,某地区违反统计法行为8l件,其中属于虚报瞒报的就有71件5某个市将1987年秋季产粮抽样调查数337,286吨篡改为356,657吨,多报了l 9,371吨;某地做结扎手术两万例,却上报四万例。

这种明日张胆的假报告,是对公文准确性的亵渎。

第三弊病叫“虚张声势”。

实用性是公文的精髓所在。

公文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实用,能解决问题。

公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公文必须言及其实、言及其义、朴素无华、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华而不实、虚情假意。

目前,我们看到有的公文,当谈到今后想法时,动不动就是什么“大举措”、“大行动”、“大发展”等等。

当谈到具体问题时,动不动就是“特大项目”、“特大影响”、“特大收效”。

在总结工作成绩时,采用“膨胀法”,什么“十大成果”、“八大变化”、“六大变革”、“创
历史最高水平”、“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出现历史性的转变”等。

在谈及缺点问题时,采用“障眼法”,如把“生产下降”叫做“负增长”,把上当受骗叫做“缴学费”,把行贿叫做“感情投资”,把游山玩水叫做“社会考察”。

在讲到体会时,动不动就是以“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作指导、“提高认识是前提,加强领导是关键”、“思想工作是根本,发动群众是基础”、“管理是先导,建立制度是保证”。

我们不是说这种用语本身有什么不对,而是说在文件中不问具体情况,不视具体对象,千篇一律的套上这些大话、空话,是一种“虚张声势”的表现。

(1)(2)
第四弊病叫“南辕北辙”。

在公文写作中,由于粗心大意、马虎从事或胡乱套用,以至违反语法、违背逻辑,造成辞不达意。

这方面常见的问题:①用字上出现的差错。

如一个单位发出的开会通知,把“务必参加”写成“勿必参加”,令人啼笑皆非。

⑨标点上出现的差错。

一份文件,由于打字、校对人员马虎,弄错了标点,把本是“该厂目前的生产,困难不大,能很快出现转机”一句话,变成了“该厂目前的生产困难,不大能很快出现转机”,意思正相反。

⑨用词上出现的差错。

一份简报的标题是《农村卖粮高潮,电视机销路激增》,“销路”这个概念内涵不明,应当叫作“销量”。

一份报告中讲到“河东区新出现不少夫妻老婆店……”,夫妻包括夫妻双方,紧接着又出现“老婆”这个概念,相同概念出现重复。

有的
文件一度出现“倒爷”、“大款”、“大腕”等提法,严重混淆了一些问题的性质,有损公文的严肃性。

④判断不正确。

有一份文件讲:“××市烧毁了价值四十万元的假烟”,假烟有何价值可言?③用句上出现的错误。

某省民政厅《关于印发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革命工作人员牺牲证明书,由省厅统一掌握,经行署、市批准的因公牺牲革命工作人员来厅领证。

”已经牺牲了,还如何来厅领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