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
【名师导航2024】化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04 实验探究题(学生版)
专题04 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目是每年的必考题目,分为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为基础实验题,考察内容多为教材中出现的实验,只要牢固掌握住教材知识,难度并不大。
第二个题目为探究型实验题,试题开放性较大,有些题目还会涉及到课外的内容,即在试题下方写上“查阅内容”等字样。
这种题目是以物质的性质为依托,考察的是知识的发散性,考查特点: 信息材料→发散思维→设计实验→猜想→分析→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完成报告。
实验探究命题思路:挖掘教材已有实验,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所以答题的时候要认真的分析题目与所学知识的关联。
考点解读:第一步:作出猜想——根据试题提供的物质,分析混合物中含有的成分是所提供的一部分还是全部,确定混合物可能含有的物质,然后根据题干将所给的物质自由组合,如可能含有A 、B 、C 三种物质中的两种或三种,则可能的组合有:AB 、AC 、BC 、ABC(注意:必须排除组内能够直接发生反应的物质组合)。
第二步:探究验证——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各物质是否存在。
第三步:根据实验操作(试剂选择)、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中的一种或两种互相确定混合物的成分。
检验物质成分的解题关键点如下:(1)探究某物质中是否含有某种酸(或碱或盐),常通过该酸(或碱或盐)的阴、阳离子的特征性质确定是否存在,两种离子均存在时,才说明存在该物质。
(2)探究某物质中是否含有某种金属时,可以利用该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与盐溶液反应后是否析出晶体及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3)判断某物质中是否含有某一种气体时,常结合该气体的性质,通常为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的明显现象(如沉淀、遇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典例1](2018·广东广州·一模)广东粤东地区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
所谓“灰水粽”是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清香软糯。
草木灰中富含K 2CO 3,还含有少量的K 2SO 4和KCl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定草木灰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探究2,4-D对植物生根的作用”的活动实践及研究 高中生物论文
“探究2,4-D对植物生根的作用”的活动实践及研究【摘要】“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是浙科版新教材必修3中的一个活动,本文通过学生对这个活动的探究和实践,在操作层面上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实验办法。
实验过程中通过设计和实践:“2,4-D的浓度对腊梅、迎春生根的影响”及“2,4-D对豆芽胚轴生长的影响”两个活动。
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材料的选择和设置、实验方法等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探究活动实践及研究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中有“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安排,但是对何种枝条,何种浓度范围,外界条件的控制等没有描述,各种报道颇不一致。
有报道20-25mg∕L处理插穗容易生根,但是在书本上,这既不是根的最适宜浓度,也不是茎的最适宜浓度。
且有资料表明,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喷洒、浸泡、蘸取、涂抹所需浓度差别很大。
另外学生对生长素的浓度促进植物生长的影响,只停留在书本知识,没有具体操作,缺乏感性认识,为弄清上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在三月初组织学生16人,分4组探究相关的两个课题:1:探究2,4-D的浓度对插枝生根的影响;2:探究2,4-D的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践活动探究如下:一、提出问题(一)选择什么生长素?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的形式知道: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有IPA、IBA、NAA、2,4-D等。
其中IBA诱发的根长作用强烈,但价格较贵,2,4-D可促进插枝生根,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安全,价格便宜。
(二)如何使用生长素类似物?A、喷洒:将水溶液均匀的喷洒到处理部位;B、浸泡:将需处理的部位浸泡在水溶液中;C、蘸取:将需处理的部位如枝条基部蘸上粉剂;D、涂抹、制成羊毛脂软膏涂抹在处理部位。
学生讨论后采取浸泡,这种方法更容易控制变量。
(三)怎么配置生长素类似物?市场上的2,4-D常为粉剂,要制成溶液应先溶于酒精,因为2,4-D是有机物。
再用自来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实验探究题(第2课时)-2022年中考二轮化学
初中化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第2课时)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练习1:(2021遂宁)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实验室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小组同学对吸收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CO 2与NaOH 溶液反应会生成Na 2CO 3,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会继续反应生成NaHCO 3。
(2)NaHCO 3溶液呈弱碱性,一般不与CaCl 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3)CaCl 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 、Na 2CO 3 猜想②Na 2CO 3 猜想③Na 2CO 3、NaHCO 3 猜想④NaHCO 3的种类不同。
④无①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反应物的量不同,可能导致生成物的种类不同。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练习2:(2021烟台)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还发现了双青蒿素。
查阅资料可知,双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为测定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一所示的实验。
(装置气密性良好)1、物质组成探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将7.1 g 双青蒿素放在装置C 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灰分残留。
(1)装置A 、B 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填序号)。
①足量NaOH 溶液、足量浓硫酸 ②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 溶液(2)装置F 可吸收从装置E 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生石灰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2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教案1-2课时
2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班规可以使班级生活健康有序。
2.学习民主制定班规,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
3.懂得班规应共同遵守。
4.懂得班规可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完善和修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大搜索、讨论、提建议、阅读启示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及培养民主意识(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民主制定班规,懂得班规应共同遵守。
2.难点:懂得班规应共同遵守。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
在对班规的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规则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大搜索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谈话: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国家有法律,班级应有班规。
那我们的班规是什么呢?怎么制订的呢?有哪些作用呢?……2.今天,我们在一起来学习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班规的作用1.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辩一辩(1)生阅读教材P8页三幅图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认为班规有什么用?☆说说你的看法?(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教师小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
班规是班级共同生活的规则。
班规可以让班级生活健康有序,使同学们能在班级里愉快安全的学习和活动。
2.活动探究二:搜集(1)生阅读教材P9页三幅图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这些班规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你能在为班级想几条班规吗?(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目标导学二:班规我们定1.活动探究一:辩一辩,想一想(1)生阅读教材第10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应该怎样制定班规呢?☆上面两种制定班规的方式,你认为哪种更合适呢?(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您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我们班--他们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班级之间合作的意义,要善于去发现其他班的特点和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的班集体。
2.懂得要以正当方式对待班级间的竞争,能够尊重和欣赏其他班级,为别班的精彩喝彩。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调查、走访老师和同学、讨论、提建议、阅读启示及写倡议书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群体之间正确相处的能力,增强集体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认识班级合作的意义,正确对待班级间的竞争,为别班的喝彩。
2.难点:正确对待班级间的竞争,为他班喝彩。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研究,在对班级间的合作与竞争的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合作竞争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希望能帮助到您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协作探究2.学法:自主研究法及活动与探究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大搜索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1.师:学校内有很多班,我们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
那班级之间有哪些关系呢?(师出示班级合作与竞争的画面)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关系主要有合作与竞争。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班级间的合作与竞争。
走进他们班吧!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进他们班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1)生阅读教材P16页三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校园里你有类似的问题吗?☆你了解其他班级吗?(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希望能匡助到您(4)师小结:在黉舍里除了本人班级,还有其他班级,每一个班级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与探究二:查一查(1)生阅读教材P17页三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他们班最擅长什么吗?☆你认为他们班有没有值得我们进修的中央?(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自测探究实验(二)
探究实验自测题二1. 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含杂质SiO 2),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每个方案中的问题。
[方案I](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过量盐酸;(3)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 V mL 。
问题:如果称量样品时,砝码底部有一处未被实验者发现的残缺,那么测定的碳酸钙的纯度会 (偏高、偏低、无影响)[方案II](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用c mol/L 盐酸 V mL (过量)溶解样品;(3)取溶解后的溶液10V mL ,用C ′mol/L NaOH 溶液滴定,恰好用去V ′mL 。
问题1:列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名称(除铁架台及附件、烧杯之外)。
问题2:加盐酸后是否需要滤出SiO 2后再用NaOH 滴定 (填选项编号)。
A .需要B .不需要C .均可问题3:碳酸钙纯度计算公式 。
[方案III](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高温(1000℃)煅烧直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质量为M ′g 。
问题1:为什么要煅烧至1000℃且“直至质量不再改变”? ; 问题2:本方案中的“冷却”应如何操作 。
[方案IV](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足量Cmol/L 盐酸V mL 使之完全溶解;(3)过滤并取滤液;(4)在滤液中加入过量C ′mol/L Na 2CO 3溶液V ′mL ;(5)将步骤(4)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重为M ′g 。
问题1:此方案中不需要的数据是 (填选项编号)。
A .C 、VB .C ′、 V ′ C . M ′D . M问题2:为减少实验误差,必要的操作是 (填选项编号)。
A .精确测定Na 2CO 3溶液体积V ′ mLB .精确配制浓度C ′mol/LNa 2CO 3溶液C .将步骤(3)所得沉淀洗涤,洗涤也应并入(4)中D .将步骤(3)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M ′g 备用问题3:步骤(5)中要将沉淀进行洗涤,如果未经洗涤,则测定的碳酸钙纯度将(偏高、偏低、无影响)。
17.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函数
解析式 图象形状 位 置 增
正比例函数
y=kx ( k≠0 ) 直线 一、三 象限
y 0 x
反比例函数
y = k ( k是常数,k≠0 ) 是常数,k≠0 x k是常数
双曲线 一、三 象限 象限
y x 增
x y 0 x
y x 增增Biblioteka y 0、 象限、 象限
y x 增
y 0 x
象限
增
探究一: 探究一: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x
y= 6 x … -6 …
y
6 5 4 3 2
-5 -4
-3 -2
-1 -6
1 6
2 3
3 2
4
5
6 1
… …
-1 -1.2 -1.5 -2 -3
1.5 1.2
6 y = x
列表
3
1 -6 -5 -4 -3 -2 -1
注意: 4 5 6 x 注意:从左往右用光滑的 0 1 2 -1 曲线连接 -2
0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x
6 y = −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的图象位于第二、 x
在每一个象限内, 在每一个象限内, y随x 的增大而增大。 随 的增大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 是不是由k决 是不是由 决 定其性质呢? 定其性质呢
探究二: 探究二:反比例函数图象特征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你能 ( ) 总结出反比例函数 的图 象都有哪些性质吗?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解析式 图象
k y = (k ≠ 0) x
双曲线
y y 0 x 0 x
2021届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通关练(二)物质组成的探究
2021届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通关练(二)物质组成的探究一、实验题1.我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青蒿素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青蒿素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有机化合物,燃烧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青蒿素由碳、氢元素组成。
猜想二:青蒿素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
【实验与探究】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22H O 溶液加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分别称量装置D 、E 的质量并记录;③点燃C 处的酒精灯,使青蒿素样品完全反应; ④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D 、E 的质量并记录。
(1)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F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若青蒿素样品为14.1g ,其完全燃烧后,装置D 增重9.9g ,装置E 增重33g (假设各装置均能充分吸收有关气体)。
通过计算可确定猜想______________正确。
得出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装置E 中的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4)取反应后装置E 中的溶液50g ,向其中加入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
请计算蒸干该溶液得到的固体的质量。
2.我国塑料购物袋的年消耗量很大,废弃塑料的处理亟待解决。
回答下列问题。
(1)购物袋等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的一种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
(2)小林尝试用焚烧法对某类塑料购物袋(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进行处理,并将燃烧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
【查阅资料】Ⅰ.聚氯乙烯的化学式为()23C H Cl n ;Ⅱ.氯化氢气体会污染环境; Ⅲ.2323Na CO CaCl CaCO 2NaCl +↓+。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专题探究2 追及、相遇问题 过关检测习题(含解析)
专题探究二 追及、相遇问题一、单选题1.下图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运动时的v t -图像,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乙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在1t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在1t 时刻之前乙在甲的前方D .在1t 时刻之后二者不能相遇2.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它们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当3s t =时,甲、乙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的速度大小为6m/s B .乙的加速度大小是26m/sC .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的过程中,2s t =时甲、乙相距最远D .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的过程中,甲、乙相距的最远距离为4m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0t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如图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 ~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10s ~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s ~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10s t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D .在515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4.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加速时,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 B .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秒时,物体b 追上物体aD .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5.以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a 车在b 车后,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时,两车间距为0s ,在1t t =时间内,b 车的位移大小为s ,则( )A .10~t 时间内a 车平均速度大小是b 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B .若0s s =,a 、b 在123t 时刻相遇C .若0s s =,a 、b 在134t 时刻相遇D .若02s s =,则a 、b 在1t 时刻相遇6.一步行者以匀速运动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36 m 处时,绿灯亮了,汽车匀加速启动前进,其后两者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4 m B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2 m C .汽车开动16 s 时人能追上公共汽车D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7.A 、B 两玩具车在同一水平面同向行驶,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t=0时刻,A 的速度大小为v 0,t 1时刻A 、B 并排行驶,t 2时刻A 的速度为零,B 的速度为v 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0至t 2时间A 、B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B .t=0时刻,A 在前,B 在后C .t 2时刻两车的间距一定大于t=0时刻两车的间距D .在0~t 2时间内A 、B 动能变化的大小相等8.甲车静止在一平直公路上,乙车以大小为6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车旁经过,甲车立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 恰好追上乙车,不考虑车辆尺寸,则( ) A .追上乙车时,甲车的速度大小为6m/s B .追上乙车时,甲车的速度大小为24m/s C .甲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2 D .甲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m/s 2二、多选题9.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
2021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说课稿+测试卷+教案+反思+课时练+学案
《观察物体》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观察物体》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辨认并能想象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在探究中,学生掌握全面、正确的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并感受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3、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重点: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二、说教法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并运用大量谈话、观察、操作、交流、情景模拟、互动、发现、游戏、多媒体运用等形式辅助教学。
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详细在教学程序里说明)。
三、说学法1、说学生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新人教版物理八下7-8章实验探究2
15.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木块A重10N,每个砝码重5N.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运动.(1)在木块上逐渐添加砝码,改变压力的大小,得到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如图a所示;(2)把木块平放、侧放、竖放时,得到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如图b所示;(3)分析图象可知,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16.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地面被雪覆盖,第二天,小宇在上学的路上发现,有的地方雪已经融化,公共汽车的轮胎上绑了铁链,有的道路上撒了沙土…根据上文中描述的现象,请你和小宇一起设计一个物理探究课题,并完成如下的探究报告:(1)探究课题:_________;(2)猜想或假设:_________;(3)设计实验:①主要器材:_________②实验装置说明或示意图:_________③实验步骤设计:(4)进行实验;(5)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6)分析与论证,如果得出的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则在你刚才所设计的实验步骤中,所看到的现象应该是_________.(7)评估:你认为在这次设计中,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17.“在水平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让小车自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牛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思考实验的意义后,请回答:(1)为什么要让小车自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2)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的原因是什么?(3)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4)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在_________运动,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有关.(5)小车在_________滑得最远,小车停下来且滑得最远是因为_________.(6)若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逻辑推理会得到什么结论?(设想小车在运动中未受任何阻力)(7)从实验结果分析,最后可得到什么结论?18.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___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小明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5)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小明为探究猜想二,又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铜块和木块的重力大小分别为G1和G2;②如图A和B所示,将铜块和木块都平放在长木板上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③比较和的大小关系,获得结论.(提示:此时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即为重力大小.)老师肯定了小明的方案,因为:(Ⅰ)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样道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即 _________ 下的滑动摩擦力,反映了 _________ . (Ⅱ)我们学过的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 _________ .(6)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同班的小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物体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物体为止.就小华观察到的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 .(7)课后,班级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动摩擦力,桌面上的滑块A 通过轻绳绕过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只一次性塑料杯子.测量时,向塑料杯中加适量水(当需加少量水时可改用胶头滴管),使滑块A 做匀速直线运动.将一次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杯中,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250ml ,则滑块A 受到的摩擦力f= _________ N ;实验中选择一次性塑料杯子的原因是: _________ ;与课本中的装置比较后,请具体指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 .19.在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选了两块相同的1kg 长方体铁块做了如图的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g 取10N/kg )第1次:把铁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铁块,使铁块做 _________ 运动(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2次:把铁块侧放在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铁块(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3次:把两块相同铁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铁块 (图丙),记下相应示数.)实验完成后,比较第 _________ 两次的实验数据,发现:压力越大,所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3)比较第1、第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4)小明发现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对于解决这一问题,他与同学小红、小华、小刚讨论后,各提出一个改进方案,如下:请你从以下四处方案中任选一个,试对其优劣进行评估.你选的方案是: _________ ,不足之处是: _________ . 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试写改进方案.20.某研究小组要研究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干湿程度是否有关,他们选择了一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那么: (1)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应该是 _________(2)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必须让物体在水平面上做 _________ 运动,才能使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_________ .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 _________ 的实验记录,可得到初步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 无关;分析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则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 有关. (4)该小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 法.2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 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应使小车从斜面上的 _________ 处释放.(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 _________ 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_________ 有关.(3)如果将图中木板表面平整地拼接在棉布表面后面(右端),则小车由棉布表面进入木板表面时速度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_________ 运动.(5)实验应用:小芳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用餐时发现,桌面上的一个茶叶蛋突然向后滚动,而茶杯却纹丝不动.由此判断,该列车正在加速行驶.请在图中作出此时茶杯的受力示意图.22.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所做的“斜面小车”实验(1)实验中要保证同样的条件是指同一 _________ ,同一 _________ ,同一 _________ ,不同的条件是 _________ .(2)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 _________ .(3)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车在光滑木板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长,速度改变最 _________ ;若表面绝对光滑将作 _________ 运动.23.我们知道,骑自行车时,骑得越快受到空气的阻力越大;撑雨伞行走时,凹面迎风比凸面迎风受到(1)根据小军同学的研究实验,请回答:①通过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 . ②通过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 .(2)根据小军同学的实验结论,除骑自行车和撑雨伞的例子外,请再举一个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例子.例: _________ .24.沿地面向前滚动的皮球,由于受到摩擦力作用,最终会停下来;如果没有摩擦力作用皮球是否会一直运动下去呢?为解答这一问题,伽利略设计了理想实验,如图所示.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 _________ ,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 _________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直至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 _________ . (1)跟随伽利略的思路,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内涵,填写完整空白:(2)伽利略理想实验反驳了: _____ 的观点;说明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是 的原因。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
探究一: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目的】1、通过探究得出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步骤】一、发现并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二、作出假设:流线型适于飞行、胸肌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鸟身体的重量……三、制定方案:<一>、探究的问题一及实验方案问题:鸟的流线型身体是适于鸟飞行的特点吗?假设:鸟的体型为流线型适于飞行。
用纸飞机代替鸟做模拟实验:1.制作两个不同形状的纸飞机,一个是尖头的流线型身体,一个是平头的;2.放飞其中一个纸飞机,测量其落地地点与放飞点的距离,为防止偶然性,重复5次取平均值;3.放飞另一个纸飞机,测量其落地地点与放飞点的距离,同样重复5次取平均值。
〔步骤2、3的放飞地点在同一处,同一时间段内。
〕结果:结论:鸟的身体为流线型,有利于它们在空中飞行。
<二>、探究的问题二及实验方案问题:鸟的胸肌是否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假设:鸟的胸肌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
实验设计:1.用麻醉剂局部麻醉鸟的胸肌;2.在地上铺上厚垫子,防止鸟摔伤;3.把它举在手上进行放飞。
结果:经反复实验,发现鸟在空中时用力地扇着一对翅膀,可最终还是掉了下来。
结论:鸟的胸肌兴旺,这与飞行生活是相适应的。
如果没有了胸肌的帮助,鸟是飞不起来的。
<三>、探究的问题三及实验方案问题:鸟身体的重量与飞行的距离有关吗?假设:鸟身体的重量与飞行的距离有关。
实验材料:纸、重物〔小木棍、米尺〕。
1.找两张质量、形状、大小相同的纸,折出两架一样的纸飞机;2.在其中一架纸飞机上放上一根小木棍,增加飞机的重量。
3.以后每实验一次增加一根小木棍;4.观察飞机投掷出去的情况。
结果:1.两架纸飞机,其中一架上有一根木棍,将它们同时掷出,发现有木棍的纸飞时机先落地;2.重复上面的过程,不断增加木棍的数量,都会发现有木棍的纸飞时机先落地。
结论:体重较轻的鸟有利于飞行。
四五、得出结论:如上【讨论】1、鸟所吃的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就随粪便排出,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直肠短,随时排便,没有膀胱,产生的尿液,随粪便一起排出,这样可以减轻体重。
8年人教版物理8.2二力平衡 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八章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探究一:平衡状态1. 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保持状态和状态统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状态。
3.二力平衡:当物体受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称为二力平衡。
探究二:二力平衡的条件提出问题: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平衡,这两个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猜想假设:可以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设计实验:在光滑的桌面上放一小车,在两边小盘里加上钩码,通过定滑轮使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相反力作用.改变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三要素之一(控制变量法),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小车不能平衡?实验器材:木板、小车、砝码、细线、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等质量小盘 2 个进行实验:(1)当两个盘子里装着砝码质量相同时,玩具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不相等),方向(相同、相反),(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小车,处于(平衡、不平衡)状态。
(2)若在右边的盘子里再加一个砝码,而左边的盘子不增加砝码,此时玩具小车(平衡、不平衡),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不相等),方向(相同、相反),,玩具小车不能(能、不能)静止。
(4)若把左边盘子的砝码移到右边使小车受到的力方向相同,松手后,玩具小车(能、不能)静止,此时玩具小车(平衡、不平衡),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不相等),方向(相同、相反),(是、不是)在同一直线上。
(5)若垂直于小车受力方向移动小车,松手后,玩具小车(能、不能)静止,此时玩具小车(平衡、不平衡),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不相等),方向(相同、相反),(是、不是)在同一直线上。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归纳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的两个力、、并且作用在,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021年化学中考题分类选编——探究题2
2021年化学中考题分类选编——探究题21.(2021·湖北省十堰市)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从“低碳”角度分析,最佳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______ ;(3)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
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 口进入(填“a”或“b”)。
2.(2021·湖北省襄阳市)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积极动手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图甲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1)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中,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 (填字母)。
A.药匙B.镊子C.玻璃棒(2)图甲中收集氧气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法。
(3)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______ ,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4)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正确操作是图乙中的______ (填字母)。
3.(2021·湖北省襄阳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
它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在实验室里碱石灰应______ 保存。
实验室现有一瓶敞口放置的碱石灰,甲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猜想】猜想Ⅰ:未变质,样品中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猜想Ⅱ:部分变质,样品中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碳酸钠;猜想Ⅲ:完全变质,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设计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步骤1: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M;步骤2: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得到溶液N;步骤3: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再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______ 。
网格探究(二)——垂线
探究二、网格中作已知线段的垂线方法指导例1:过格点C 作AB的垂线段,垂足为D。
作图方法CAB练习:1、过格点P作AB的垂线。
作图方法:2、过线段CD的端点C、D分别作线段AB的垂线段。
作图方法:3、过△EFG的三个顶点,分别作线段AB的垂线段。
作图方法:例2:过CD与格线的交点E作AB的垂线,垂足为F;作图方法EDABC练习:1、过点E作AB的垂线,垂足为F;EDABC2、过点E作AB的垂线段。
作图方法例3: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作图方法BA练习: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作图方法AB例4:作面积为25的正方形作图方法练习:作面积为10的正方形作图方法※模拟实战:网格中作平行线、垂线的综合应用例5:(2020•天津二模)如图,在由边长都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B,M均为格点,点A为小正方形边的中点.(Ⅰ)线段AB的长为;(Ⅱ)在线段AB上存在一点N,使得点N满足∠MNB=45°,请你借助给定的网格,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MNB,并简要说明你是怎么找到点N 的.(不要求证明)课时作业:1、分别过点A、B、C作线段AB的垂线作图方法2、过格线上的点C、D分别作AB的垂线。
作图方法3、CD与EF交于点O,过点O作AB的垂线。
作图方法4、作出△ABC中BC、AC边上的高;作图方法5、画出一个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且点C也为格点;作图方法6、作边长为24的正方形作图方法7、作△ABC三边上的高。
作图方法8、请在线段DE上找一点P,使得△PAB与△CAB的面积相等。
作图方法作垂线的方法归纳:9、(2018•和平区期末)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格中,点C,D,E,F,G均在格点上,DE与FG相交于点T.(1)CD的长等于(2)在如图所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①以DE为一边的正方形②以CD,DT为邻边的矩形CDTP作图方法。
新教材高中政治综合探究2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能力拓展 | 解题指导
【命题材料】 当今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深度变革、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顽固,全球治理格局失衡、缺位、越位现象依然 普遍存在。基于此,我国对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给出了中国 方案:在治理体系方面,中国主张进行改革完善,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 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治理理念方面,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 球治理观;在治理主体方面,中国倡导平等参与。
【参考答案】 ①中国方案表明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 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中国方案符合发展的时代主题,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 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各国互利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符合和平的时代主 题,有利于各国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国际 政治新秩序建立,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问题设计】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分析中 国方案在全球治理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命题视角】 (1)考查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本次命题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科 学精神以及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论证和探 讨问题的能力。 (2)难度分析:一般。 (3)选材形式:以教材外的材料为载体。
④中国方案倡导各治理主体平等参与,有利于保障各国平等参与国 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发展的权利,推动国际秩序朝 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 接,实现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 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 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 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神奇的两心壶
神奇的两心壶
电视剧《龙兴天 下》中的两心壶
传说,马援征讨南蛮,蛮地苗王设下 鸿门宴,以平时难见的九曲鸳鸯壶向马援 敬酒,马援回到军中便毒性发作,但却令 将士不准发丧,反而每天制造他操练兵马
的种种迹象。苗王中计,误以为毒酒无效,
提起九曲鸳鸯壶将毒酒咕噜咕噜一饮而 尽,其后暴死。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 两心壶
观察并思考:饮料盒中为什么能够 倒出不同颜色的液体?
操作方法:
准备两杯水,将其中一杯水滴入黑墨水,将其分别倒入矿 泉水瓶中。倒水时,捂住矿泉水瓶的两个洞,松开哪 只手,那个瓶子里的有色液体便会流出。
纸片不掉下来,是水粘住了纸片,还是大气压托住了 纸片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做一个实验。
大气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叫作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交流探究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认识大气压强
你能举出并解释生活中关于大气压强的例子吗?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 的俗称,又称“拔罐疗法”或 “吸筒疗法”。它是借助热排除 罐中空气,利用大气压使罐吸着 于皮肤,形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
壶盖或瓶盖上有一个小孔,堵住小孔,液体倒 不出来,松开小孔,液体就可以倒出来了。它也 是利用大气压强来控制是否出水的。 现在你能够说出两心壶能够控制出水的奥秘 了吧?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二
(1)概括宋代扶贫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扶贫帮困的原因。
特点:政府主导和民间参与相结合;系统性扶持到临时性救助相结合;扶贫手段多样化。 原因: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农民容易贫困;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儒家仁政
思想的影响。
(2)宋代的扶贫举措在今天还有怎样的借鉴价值?
(2)围绕乡绅与基层治理问题,提出合适的主题进行论证。
探究五: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当代价值
宋代的积贫帮困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 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帮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 赈等方式进行扶贫救助。除此之外,宋代还动员富户帮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 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等后。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 百姓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 进行帮扶,如每逢冬春时节,政府一般会向贫民赐钱、赐衣及赈粜,助其过冬和春耕;对于 无力抚养子女的贫民,政府向其发放生育补贴;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政府也会免除其部 分劳役。宋代的这些做法为历代王朝所借鉴。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 役,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严格 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 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时代变迁,赋税制度变化,古代户籍 制度的功能逐渐淡化,到清朝“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所以应 该历史的全面的看待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功能。
会脱节的现象。
提出
北宋 王安石
北宋 程颢
解决方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法大视野答案参考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法大视野答案参考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做七年级生物学法大视野习题。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法大视野答案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法大视野答案参考(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答课前预习一、1.生物;环境2.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3.温度;其他生物二、1.(1)提出问题(2)阴暗(3)明暗;两种;等量;纸板;玻璃板;阴暗;明亮;光(4)阴暗2.不同;相同三、捕食;竞争四、影响;适应课堂探究探究一:B探究二:A探究三:这体现了生物不仅适应环境,而且还影响环境。
课堂训练1、2、3、4、5、ABCCA课后提升1、2、3、4、5、6、BCBBDD7、8、9、10、11、12、BDCADA13.(1)黑龙江的漠河;江西的庐山;云南的西双版纳(2)散热;保温;形态结构(3)温度;非生物(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法大视野答案参考(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意系统课前预习一、1.10千米2.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3.土壤;各个二、较湿润地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绿色水库”“地球之肺”;干旱地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沼泽植物;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地球之肾”;调节气候;浮游植物;氧气;农作物人类三、统一的整体最大课堂探究探究一:D探究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强。
因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繁多,能够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自动调节能力强,不容易被破坏,稳定性强。
课堂训练1、2、3、4、5、DADDB课后提升1、2、3、4、5、6、DADCCC7、8、9、10、11、12、DACCCB13.(1)河流(2)水(3)有一定限度(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14.(1)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绿色水库;地球之肺(2)C(3)强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复杂(4)人类的乱砍滥伐或过度开发(5)温室效应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法大视野答案参考(三)动物细胞课前预习一、清水;生理盐水;消毒牙签;内侧壁;涂;盖二、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课堂探究探究一:B探究二:B课堂训练1、B2、C3、A4.(1)③消毒牙签、生理盐水、稀碘液等(2)50(3)反光镜(4)多画了液泡,细胞核应用密集细点表示课后提升1、2、3、4、5、6、CADDCD7、8、9、10、11、12、AACCCC13.(1)③(2)①;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沼生理盐水(3)细胞壁、液泡14.(1)B;A(2)⑤;②;⑦(3)细胞壁;叶绿体;⑧;液泡(4)④;细胞壁;细胞膜(5)⑧;液泡(6)叶绿体七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习惯的不同等直接导致了各个宗教建筑建筑风 格、布局等方面的不同。 建筑、生活方式的综合反映和浓缩。
同一种宗教景观的演化,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
要有包容心;
要尊重不同的文化;
要善于学习不同的文化,博采众长;
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创立地点 古代印度
8、大化改新的内容
1、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2、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 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公民; 4、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作为治国的基础。
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A、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 发展,商业活跃,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C、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成为依靠“律 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天主教堂
佛教寺庙
清真寺
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都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基督教: 建筑名称 天主教堂 特点 高耸入云 象征 以显示上帝 意义 高高在上的 威严
佛教: 寺庙 类似皇宫的建筑 表现它的地位
伊斯兰教: 清真寺 穹顶建筑 为了召唤信徒
2.一个区域并存两种以上宗教时,宗教景观 差异更明显
• 临夏县:伊斯兰教 清真寺 黄绿相间
中西宗教建筑比较,中国的寺庙对面建有戏台,是因为中国古代有演戏酬神的 传统,戏台是属于寺庙的。西方人往往在剧场里演戏,教堂前的广场是用来游行的。
中国北方戏台
中国南方戏台
中国南北方宗教景观在布局上又有何不同?为什么?
从中国南北方宗教建筑 的 差别看,由于两地自然 环 境和气候的原因,戏台 建 筑和神位的摆放也有明 显 不同。南方多雨,所以 戏 台建在屋里。
印度佛塔的造型为半球型,中国和日本的佛寺均为大屋顶建筑。
日本的佛教虽是从中国传入,但两国的佛寺造型都参照了当地宫室和民宅建筑。 它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借鉴和创新的关系,也说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地文化 相结合,才能生存和发展。
2、即使同一地域的同一宗教的宗教建筑,也会在历史长河中 发生变化,烙上时代印记。
日本的佛寺
请找出上述三种宗教建筑的差异,分析造成其差异 的原因?这说明了什么?
印度的佛塔
中国的佛寺
日本的佛寺
请找出上述三种宗教建筑的差异,分析造成其差异 的原因?这说明了什么?
他们建筑的差异较突出的表现在造型上。
印度佛塔的造型为半球型,中国和日本的佛寺均 为大屋顶建筑。
日本的佛教虽是从中国传入,但两国的佛寺造型 都参照了当地宫室和民宅建筑。 它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借鉴和创新的关系,也 说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才能生存和发展。
基督教: 建筑名称 特点 象征意义
天主教堂 高耸入云 以显示上帝高高 在上的威严
佛教: 寺庙 类似皇宫的建筑 表现它的地位
伊斯兰教: 清真寺 穹顶建筑 为了召唤信徒
不同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
1、不同地域的宗教景观往往深深烙上本土文化的印记 印度的佛塔 中国的佛寺 日本的佛寺
请找出上述三种宗教建筑的差异,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这说 明了什么? 他们建筑的差异较突出的表现在造型上。
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
他们建筑的差异较突出的表现在造型上。
印度佛塔的造型为半球型,中国和日本的佛寺均 为大屋顶建筑。
日本的佛教虽是从中国传入,但两国的佛寺造型 都参照了当地宫室和民宅建筑。 它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借鉴和创新的关系,也 说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才能生存和发展。
1、不同地域的宗教景观往往深深烙上本土文 化的印记。
6、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影响范围 亚洲
欧洲、美洲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基督教 1世纪 伊斯兰 教 7世纪
西亚、北非
8、大化改新的内容
1、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2、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 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公民; 4、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 夏河县:藏传佛教 喇嘛教 白墙红顶
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
这三个建筑有什么相同之处?
中国的佛寺
印度的佛塔
日本的佛寺 三个建筑物的主题是相同的,都是以佛教为主题,它 们过去主要是佛教信徒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现在都成 请比较上图佛教建筑的特点,并分析思考这说明了文 了宗教文化景观。 化传播过程中的什么现象?
学习要求 (1)知识与技能:能够区分佛教、基督教、伊斯 壁画、神像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本地或者自己熟悉的 一处宗教文化景观的特色,理解不同宗教文化景观 形成的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文化景观、宗教文 化景观、文化多样性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形成尊 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
教堂广场 中西宗教建筑比较,中国的寺
庙对面建有戏台,是因为中国 古代有演戏酬神的传统,戏台 清真寺周围及内部有 是属于寺庙的。西方人往往在 很大的空地? 剧场里演戏,教堂前的广场是 用来游行的。
中国南北方宗教景观在布局 上又有何不同?为什么?
中国南方戏台
从中国南北方宗教建筑的差别 看,由于两地自然环境和气候 的原因,戏台建筑和神位的摆 放也有明显不同。南方多雨, 所以戏台建在屋里。 中国北方戏台
2.一个区域并存两种以上宗教时,宗教景观 差异更明显
• 临夏县:伊斯兰教 清真寺 黄绿相间
• 夏河县:藏传佛教 喇嘛教 白墙红顶
印度的佛塔
中国的佛寺
日本的佛寺
请找出上述三种宗教建筑的差异,分析造成其差异 的原因?这说明了什么?
5.宗教景观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地方的文化传统有关
中西宗教建筑比较,中国的寺庙对面建 有戏台,是因为中国古代有演戏酬神的传 统,戏台是属于寺庙的。西方人往往在剧 场里演戏,教堂前的广场是用来游行的。 从中国南北方宗教建筑的差别看,由 于两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原因,戏台建筑 和神位的摆放也有明显不同。南方多雨, 所以戏台建在屋里。
欧洲中世纪盛行尖塔式教堂,表 现升入天堂、神权之上的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教堂抛弃尖顶 式建筑,采用穹顶结构,教堂建筑 风格尽显平实、亲切。
除了建筑风格样式以外,其他许多方面也可以体现出宗教 景观繁荣文化差异,如文字、色彩、壁画、神像,等等。
3、宗教景观之间的不同,与不同地方的文化传统有关。 除了文化传统、自然条件之外,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 都可能导致宗教景观之间的差异。
2、即使同一地域的同一宗教的宗教建筑,也会在历 史长河中发生变化,烙上时代印记。
欧洲中世纪盛行尖塔式教 堂,表现升入天堂、神权 之上的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教堂抛弃尖 顶式建筑,采用穹顶结构,教堂 建筑风格尽显平实、亲切。
除了建筑风格样式以外,其他许多方面也可以体现出宗教 景观繁荣文化差异,如文字、色彩、壁画、神像,等等。
穆罕默德 西亚、北非 阿拉伯
文化景观与宗教文化景观
1)什么是文化景观?
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 叫做文化景观。
2)什么是宗教文化景观? 宗教是一种文化,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 庙、雕刻、石窟造像、碑、塔、墙、壁画 等等,都属于宗教文化景观。
欣赏不同的宗教景观
螺旋清真寺
麦加清真寺
下面是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从功能 上看,这三个建筑物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宗教活动的场所,都是宗教文化景观。)
作为治国的基础。
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a\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
商业活跃,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c\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成为依靠“律令”实行 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欣赏不同的宗教景观
1、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在历史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都创造出丰富多 彩的文化, 人类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佛像
基督教像
佛教信徒主要是以如来佛祖和观音等为神 像。 基督教主要以基督像为神像。 穆斯林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神,他就是安 拉。伊斯兰教是没有神像崇拜的,没人能 说出来安拉长什么样子,他们的真主安拉 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
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自我测评
• 1.A • 2.封建庄园制、封建农奴制度、封建等级制, 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 • 3.B • 4.D • 5.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兰教等宗教文化景观,包括宗教建筑、文字、色彩、
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 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 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该神秘力量统摄万物而拥有绝 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 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 仪式活动,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 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分别说说它们创始人、创立 时间、创立地区和影响范围(完成教材P46第6题)。
巴勒斯坦地区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基督教 1世纪 伊斯兰 教 7世纪
阿拉伯半岛
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影响范围 亚洲
欧洲、美洲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基督教 1世纪 伊斯兰 教 7世纪
西亚、北非
1.不同的宗教景观,让我们直接感 受到文化的多样性
天主教堂建筑的高耸入云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 威严; 清真寺上面的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 佛教寺庙用类似皇宫的建筑来表现它的地位。
他们建筑的差异较突出的表现在造型上。 印度佛塔的造型为半球型,中国和日本的佛 寺均为大屋顶建筑。 日本的佛教虽是从中国传入,但两国的佛寺 造型都参照了当地宫室和民宅建筑。
它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也说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才能 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