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碉楼文化

合集下载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的“高碉”文化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的“高碉”文化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的“高碉”文化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和西北部。

境内居住着藏族及汉、羌、彝、回等十多个民族的人民。

在甘孜、阿坝地区,除了现存许多较为复杂的地方土语和散落的“语言孤岛”,以及独特的民风民俗为我们追溯历史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线索外,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历史遗留:一个是近几十年来在这些地区的许多地方陆续发掘和发现的“石棺”墓葬;另一个就是一直影响着当地人民居宅建筑的体系和基本形态的“高碉”建筑,它们是至今还存在着的历史化石标本。

一、“高碉”的分布、形状及其作用“高碉”的分布在甘孜、阿坝地区十分广泛。

高碉的东部起点,今可见的在阿坝藏羌自治州境内,以氓江为界。

自岷江以西,多碉楼建筑,而且愈西则碉楼建筑愈多,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丹巴,则碉楼按成群。

其南部至康定、九龙、荣得,西部至巴塘、白玉,北部至甘孜、德格。

就水系而言,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流域皆有。

就生产区划而言,农区牧区都有。

除此而外,在甘肃境内,曾有过三角“高碉”,在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县也有类似的建筑。

“高碉”的类型,按照其所用主要材料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石块垒砌的石碉。

一类是用粘土夯筑而成的土碉,这类碉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南一带的得荣、乡城、巴塘一带,新龙,白玉,德格等地间而有之。

在甘孜、阿坝广大地区的藏族人民中间,无论是石碉的砌筑技术或是土碉的夯筑技术,由于经历了漫长平史的经验积累,堪称精湛、高超。

而且在建造“高碉”中,不断创新,力求在高度上和外观上尽可能地使其富有美感,显出雄伟、壮观的气势。

一般的碉都在二十米以上,最高的达五十米左右,犹如立地金刚。

在外观造型上亦有多样。

除四角碉外,还有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甚至十三角。

1965年笔者曾在丹巴县岳扎半山上,看见一座矗立在一个巨大孤崖上的石调,犹如一柄利剑直插云天,在既无起吊设备,又无法搭设支撑架的孤崖上,竟然将长宽各五米左右,高约四十米的庞然大物建造起来,实在令以人难想象。

羌族是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

羌族是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

羌族是四川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独具特色的民居就是----碉楼。

在羌语中,碉楼被称为“邓笼”,意为美丽、高贵的房子,羌族人有“依山而居,垒石为屋,高者十余丈”的习俗。

碉楼的高度在十米至三十米之间。

用于御敌、贮存粮食和柴草。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平顶房,呈正方形。

多数为三层,每层高约三至四米。

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

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

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

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
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

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羌族村寨

羌族村寨

羌族村寨2013-09-06 15:21 | 来源:百度百科 | 作者:中国羌族文化资源库点击:106次共有 0条评论免责声明打印|字号:羌族民居以碉楼、石砌房最为著名。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记载,说羌人:“垒石为碉以居。

垒砌数重,门内以辑木上下,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圈其下,高二三丈谓之鸡笼,十余丈者谓之碉。

”,这里的“鸡笼”即指羌民传统上居住的房屋。

1.村寨历史羌族民居以碉楼、石砌房最为著名。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记载,说羌人:“垒石为碉以居。

垒砌数重,门内以辑木上下,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圈其下,高二三丈谓之鸡笼,十余丈者谓之碉。

”,这里的“鸡笼”即指羌民传统上居住的房屋。

而所谓的“碉”则在《后汉书·西南夷传》(卷116)上有记载,岷江上游的冉夷:“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谓之邛笼。

”羌族的碉楼在羌语中被称为“邛笼”。

这种用乱石叠砌石墙、高碉和住房的民居修建技术世代相传,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超技术和鲜明特点的羌族建筑艺术。

除了碉楼和石砌住房以外,羌区还时兴另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房屋类型,称作吊脚楼。

此楼兼具川西北山区汉族住房和羌族碉楼两种特点于一体,一般作为侧房或者厢房,与家户的正房(石砌房屋)相连。

房屋的一面完全依坡建在实地上,其余三面临坎悬空,靠房柱矗在坎上支撑,因此房屋底部形成半空半实的状态。

吊脚楼的房梁,柱子,楼板、间壁都是用的木料;四周墙体是用石头砌筑;房顶先铺一层竹篾,再在其上铺还魂草,盖上泥土和石板即可。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底部既可圈养牲畜,也可堆放柴草,还可堆放农具到等其他杂物;楼子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可在楼内放置粮食。

碉楼是羌族的传统特色建筑。

这种建筑形式是千百年来羌族长年处于战乱及羌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造就而成。

为了求防御和生存,促使羌人选择易守难攻的碉楼建筑,依山而建的基地标准。

碉楼多建于住宅旁边,高达数丈。

修建时不用吊线、也不绘图,亦没有柱架支撑,全凭经验目测,利用不规则的石片、石块信手砌成,石块之间不用石灰,只用黄泥土粘连。

羌族建筑艺术及民风民俗

羌族建筑艺术及民风民俗

羌族建筑艺术及民风民俗羌族碉楼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挢、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

“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

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

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形式。

有的高达十三四层。

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

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

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

羌族民居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

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

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

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

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羌族的建筑很有特色。

因为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区,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因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羌族节日一、羌历年羌族最重要的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

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一般为3-5天。

节日期间停止劳动、出门。

聚集家中,用面粉做成各种形状的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以祭祀祖先和天神。

有的地方还由端公跳神至神树林,杀羊撒血在祭坛前敬神,羊肉分给各家带回,再合家并请亲友饮自制的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舞,共庆丰收。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男女老少大都会唱本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都要唱歌跳舞。

而节日则是唱跳的最好时机。

因此,逢年过节,羌民都要尽情歌舞。

酒歌是年节时"咂酒"对唱的一种传统的歌唱形式。

唱时主客并排而坐,轮流对唱,节奏缓慢而旋律优美,声音高吭,拖腔婉转,具有典雅朴素的优美风格。

歌词长,多表达吉祥,视贺与酬谢谢意或叙述家史与追忆祖先业绩。

节日的歌唱常常伴以舞蹈。

形式有"跳锅庄","跳盔甲"、"皮鼓舞"等,而以"跳锅庄"最为流行。

羌族民族性格特征及风俗

羌族民族性格特征及风俗

羌族民族性格特征及风俗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最早是河煌地区的牧羊民族,以后向东向南迁徙,是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也是古代蜀族和今天藏族、彝族的主要族源。

它们大部分融合到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之中,只有在四川的岷山地区保留了全国唯—一块羌族聚居区,这包括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

其中以茂县羌族集中聚居最多,占全部羌族人口总数的60%。

羌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成果和民族风情,绵延几千年而不间断,被称为中国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个“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楼、栈道和溜索等建筑形式。

碉楼在羌语里叫做“邛笼”,“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著名的有茂县黑虎乡的群碉、明嘉靖年间修筑的桃坪碉。

栈道在羌族地区的特色是险峻,茂县较场一带的栈道遗迹,传为是蜀人的祖先蚕丛氏的遗作。

溜索古称“窄”,是用于渡河的竹索,羌族中心区茂县古有“绳州”的设置,其名称即来源于古羌的绳桥。

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以横架于滔滔服江之上、长达100多公尺的茂县石鼓“鸳鸯溜”最为著名。

羌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有蚕丛和大禹的遗迹。

“禹兴于西羌”,汶川刳儿坪和茂县石鼓乡(原名石纽乡)以及北川的石纽,都有大禹诞生的纪念地。

茂县县城名“凤仪镇”,也是源于歌颂大禹的“凤凰来仪”的古语。

在茂县维城乡有蜀汉大将姜维修筑“维城”的遗说。

叠溪本为古蚕丛重镇,因地震而变成今日风光秀丽的地震湖。

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着白石崇拜习俗,户户羌寨庄房都供奉白石。

羌笛传自远古,各种歌舞欢快多情,羌族服饰有独特的魅力。

其民族著名节日有羌历年、祭山会、牛王会,娱乐活动有跳莎朗舞、爬天杆、射兽馍、放索套。

其它如挑花刺绣、云云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风情。

羌族地区盛产花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调味品。

羌族文化羌族的“羌”字,在汉文献中解释为牧羊人,故字型从羊从人。

藏羌碉楼与村寨

藏羌碉楼与村寨

藏羌碉楼与村寨本文话题:休闲阅读西方文化和文化传统文化碉楼聚落藏羌民族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区交错杂居,其建筑与聚落受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高原地貌和高寒气候等各种因素影响,形成强烈地域和民族特色。

藏羌碉楼和村寨数量多、分布广,以四川省西部阿坝和甘孜地区最具代表性。

聚落形态与格局藏羌碉楼与村寨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部高山峡谷地区,是分布于横断山脉大渡河和岷江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金川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丹巴县、道孚县境内225座碉楼和15个村寨的集合。

包括:布瓦羌寨碉楼(汶川县布瓦村,有6座碉楼);萝卜羌寨(汶川县萝卜寨村);桃坪羌寨(理县桃坪村,有2座碉楼);黑虎羌寨(茂县鹰嘴河寨,有7座碉楼);丹巴碉楼与藏寨(丹巴县克格依村、呷仁依村、波色龙村、罕额依村、左比村、莫洛村、东风村、共布村和甲居村,有151座碉楼);直波碉楼与藏寨(马尔康县松岗村、直波村,有4座碉楼);曾达关碉群(金川县境内,有2座碉楼);康定古碉(康定县境内,有32座碉楼);道孚古碉(道孚县境内,有21座碉楼)。

藏羌碉楼与村寨所在地区海拔多在1500—5000米之间,自西向东分布有大雪山、大渡河、邛崃山和岷江,数条平行的南北向峡谷为民族迁徙提供了通道,作为“藏彝走廊”的一部分,是中国西部民族交流的重要区域。

羌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商代(公元前1600至前1046年)甲骨文即有记载,并长期居住于本区域,藏族则于7世纪后迁入,并与本地族群融合,形成不同于西藏的藏族支系,包括嘉绒藏族和扎巴藏族。

羌藏两族在本地区交错杂居,盛行包括天神和山神在内的民间信仰,以及苯教和藏传佛教,生产方式均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形成山地垂直气候环境下的立体农业。

最终形成由碉楼建筑、碉房民居、农田牧场和高山峡谷组成的高原农业聚落文化景观。

重要历史建筑碉楼是高大的塔形建筑,以石砌为主,仅在羌族地区有少量土碉。

川西北羌族名族特色建筑

川西北羌族名族特色建筑

• 我们从以上羌族的特色建筑不难看出,一 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的形成除了受 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外,更重要是受当地 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 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在民族个性的同时 细节处也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点。 • 而羌族的这种独特的石木结构建筑在中国 大地上也是少有的。 • 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在现如今 的工程建筑中也时常运用到,可谓影响深 远。
– 受历史、地理环境等的影响,羌 族在文明的进程中形成了不少别 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其中最值得 一提的莫过于羌族的建筑了。 – 我们不难看出羌寨建筑的结构和 用材上都有他突出的特点——结 构上的多用途碉楼的空间布局, 选用当地石木作为建筑材料。 – 特别是这种石木结构,在全国都 是少有的。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 •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
石砌房 碉楼
水利筑堰
栈道
索桥
• 羌语称碉楼为“邓笼”。 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 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 “依山居止,垒石为屋, 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 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 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 草。碉楼有四角、六角、 八角几形式。有的高达 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 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 1.35米,以石片砌成。石 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 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修建时不绘图、吊线、 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 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 牢靠,经久不衰。1988 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 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 代古城堡遗址“永平
碉楼
小开口,高楼阁,体型了战 时特殊环境现实需求。 骑楼式造型回廊
想必这种组合式碉楼布局也是战时的特殊考虑所为 碉楼也成为羌寨的标志性建筑,隐瞒于羌寨各处。
石砌房
•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 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

羌族文化资料

羌族文化资料
பைடு நூலகம்
羌族文化——婚礼礼俗
羌族文化——建筑篇
碉楼:羌族是个集群而居的民族,羌族聚居的寨子 成为羌寨。羌寨每幢房的楼层高度不等,又因工匠 依高低不平的山地因势造屋,从每个村寨的石碉或 山顶俯视下去,整个建筑群整体方正,其间高低错 落,凸凹有致。每幢房屋的二楼必辟一方阳台,可 攀露天木梯至屋顶,四面皆石墙,形成天井,这里 是邻里聊天的场所。阳台一侧,设有进入二楼室内 的门,二楼至三楼的楼梯则置于室内,从二楼至三 楼或更高的楼层,户户可通。但只要二楼室内的门 关闭,整幢楼及整个寨子的房顶便无从进入,坚如 磐石。底楼另设一门,与其上各层分开,除部分用 于公用通道外,其余用来圈畜。公用通道回环曲折, 神秘莫测。战争时期,任何拐弯抹角处都可以伏击 来犯之敌。远眺羌族碉楼,犹如现今高大的烟囱, 区别在于不是圆的而是四角、六角或八角形的;碉 楼层高达丈余,使用木版间隔,层与层之间用独木 梯连接。碉楼上小下大,上薄下厚,通高可达30余 米。使用的材料,主要是以片石和带黏性的泥浆、 木料等。修建时不用吊线、不用绘图、亦不用柱架 支撑,全凭目测和经验,徒手砌成,下大上小,笔 挺如削。
羌族文化——服饰篇
羌族文化——工艺篇
羌绣:羌族传统刺绣针法多样,主要有挑绣、 纳花绣、纤花绣、链子扣、扎花、提花、拼花、 勾花和手绣等。羌族刺绣主要用来装饰头帕、头 巾、衣裙、围腰、飘带、褂子、裤子、鞋帮、鞋 垫、香包等,色彩绚丽、图案丰富,既是精美的 装饰,也韵涵了羌民族的思想观念、宗教文化、 礼仪道德等人文内涵,寄予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到了明清时期,羌绣就已普遍盛行, 而后,逐渐吸收汉族挑花技艺并发展成独具特色 的羌绣,羌绣已经从单纯古朴的生活服饰升华为 精美的艺术品。 和苏绣、粤绣、湘绣等其他名绣相比,羌绣 粗旷大气、用色鲜艳、喜庆,色彩对比度强烈, 物象突出,工艺精巧,结构完整,有大山般的豪 情。羌绣在远古时代就已形成的抽象纹饰,反映 了羌族祖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羌族建筑的民居分类概说

羌族建筑的民居分类概说

羌族建筑的民居分类概说2013-07-24 17:28 | 来源:中国羌族网 | 作者:尔玛星魂点击:146次共有 0条评论免责声明打印|字号: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它的建筑风格依旧保持了古代建筑的三原色——干栏、窑洞、帐幕。

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它的建筑风格依旧保持了古代建筑的三原色——干栏、窑洞、帐幕。

更能体现以前的羌族人民对生活的探究。

羌族建筑多“依山而居,垒石为室”,材料就地取材,以当地的片石、黄泥为主,羌族一般由几十户聚寨而居,多在半山、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

羌族建筑可分为民居、碉楼、官寨、栈道、桥梁等。

羌族民居,历代为人赞颂,或为典籍或为流传,曰“邛楼”曰“碉房”曰“板屋”,均不同程度触及民居概貌。

然多底层蓄养、二层住人、三层罩楼、晒台。

羌族民居无论量与质都是羌族建筑体系中分量最重者,自当为羌族建筑核心。

羌族建筑的民居又可分“石砌民居、土夯民居、板屋、碉楼民居”。

石砌民居为羌族民居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类,即“鸡笼”,“邛楼”者。

依山而建者,一层或至二层后,墙利用原生岩作墙,其余四周或有的中间隔墙全用石片材叠砌。

从底部至层顶,墙体有收分,因而亦构成整体下大上小的收分状态,呈貌似梯形的稳定感。

外形变化有致,空间形态十分优美。

土夯民居和石砌民居区别主要是材料,即用泥土夯筑墙体形成居所。

至于其他方面与石砌民居无区别。

(它主要分布于汶川县布瓦等寨,数量少、分布范围亦不大。

)板屋“其实板字为陇阪之阪,阪屋就是干栏”。

其形态特征是:人字顶两坡斜面屋顶,内以穿逗木构框架,周护以木板,下围以石砌墙体。

若去掉墙体裸露出内部,则干栏昭然白日。

它是木构承重体系。

若以土石墙体支撑承重木构屋体,则是以土石带木之干栏,即“木石兼用”的干栏。

碉楼民居(碉房)是羌族民居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碉楼完全融入民居之中,内部空间有门和民居内空间相同,有的甚至拆去碉楼一至二面民居内墙,仅留有碉楼外部转折的墙体和民居外墙形成围护。

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羌碉

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羌碉

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羌碉作者:董晓敏来源:《新课程·上旬》2012年第10期摘要:羌族建筑文化中,羌碉是最为代表艺术的之一。

现存羌碉最早的建于元朝,最晚的则建于20世纪的前半叶,它们跨越了几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见证了川西高原从战乱走向安定、从萧条走向繁荣、从贫弱走向富强的历史进程。

灿烂的古羌文化中,石砌建筑文化最为宏大、尤其突出、充满艺术的魅力,是古羌文化的一种传承,是羌族原始宗教、建筑艺术等多元艺术的综合体现,被众多的国内外民族学者称为东方的“玛雅文化”。

关键词:羌碉;“玛雅文化”;宗教建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中国的民居建筑,既受宗教信仰观念的影响,又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了建筑式样丰富、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的类型特征。

羌族建筑最大的、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依山势而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建筑的墙体主要由黏性很好的黄泥和片石砌成。

羌寨民居建筑中各层各室分工明确,住宅建筑功能通常分为:一层为“圈”,饲养家禽及耕牛;二层为主功能区,有堂屋、居室、客房、厨房等;三层楼主要为储藏室:由于通风好主要存放粮食、腊肉等杂物,也有居室;四层羌人称之为“房背”晒场层:用于晾晒和加工丰收的农作物;五层为“神圣”空间,是特别筑建的专门用于放置、供奉白石神——天神。

这些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代久远的门窗大都窄小,年代近的门窗宽大;大都墙体厚实,整体由下往上渐渐内收,逐渐形成底宽、顶端窄上轻下重的建筑力学原理;一般每座碉楼通高达二十至三十多米;内部空间大部分都为上下通体四方形、有通体圆形的但很少见;碉楼内部一般分设十多层左右不等,每层前后左右都有射击孔兼观察孔,孔形外窄内宽便于观察和射击;顶层最上方供奉白石神,下面作观望平台。

有的羌寨筑有四至五座碉楼,多的则有十几座,每座都是杰作,结构没有瑕疵,边角像刀刃一样笔直,墙壁坚固平整。

岷江上游的羌碉,以建筑精美、风格各异、布局和谐、错落有致而著称。

又见神秘与古老—我对羌族民俗文化的解读

又见神秘与古老—我对羌族民俗文化的解读

又见神秘与古老—我对羌族民俗文化的解读又见神秘与古老—我对羌族民俗文化的解读羌族本来还没有学习课程的时候觉得是一个人数人多的民族,其历史人文文化应该是悠久而神秘。

可是通过对其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的粗略的了解,我才认识到羌族也是一个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纯厚的地方风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民族。

从对羌族服饰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其中折射出的羌族的历史渊源、生活环境、传统工艺、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

对于羌族详细的文化与民族的特性再次我们不能做详细的阐述了了解,我在此通过学习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羌族其中一部分文化与民俗,即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主要包含其民居、饮食、服饰及稍微介绍一些民族民歌乐器及舞蹈,本文借鉴了关于很多丹巴羌族介绍的文章,因为很多文章的介绍与我在丹巴写生学习时期的见解与认识,可能并非是全方位的对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诠释,更多的是站在个人角度的一种说明,也不是是对羌民族立体的解读。

一、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羌的第一面记得在去丹巴县的时候,导游曾今给我们介少许散布在全州各地。

我不仅被眼前的风景迷恋了双眼,更被这个神秘的民族逐步带入了羌文化。

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

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他们既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丹巴羌族具有多元民族习俗文化的鲜明特点。

二、步入村寨——羌族民居文化羌族的村落修建,沿袭着本民族祖先的习惯,水源便利是他们居住地的首选条件,他们深知大自然给人类的好处。

因此羌人选择居住地有句俗话要“选择柴方水便,向阳安全”之地。

羌族的住宅大多数聚居于高山、半高山地区。

为石木垒成,因地制宜,顺坡而建,高低层次,错落有致,山水映衬,古朴别致。

每个村寨居住三五户至数十多家不等,以三、五十户为一寨的较为普遍。

1、普通民居羌族的房屋一般都是用石片与石块砌墙建成,也有的用黄泥巴夯筑土墙建成,羌族居室多为四层碉式楼房,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楼背边沿盖石板为房沿边,沿下面由木头桷子伸出墙外为屋檐,房顶盖泥土。

羌族碉楼分析

羌族碉楼分析

1. 展碉楼而获“外收益” 2. 登碉楼而晓“他文化” 3. 望碉楼而想“真回归”
防御功能的传承
在险峻的高山峡谷中,哨碉、寨碉、家碉又相 互协调配合,加大了防御功能,使整个羌寨变成 一道羌族长城,建筑之美和防御之美结合的恰到 好处。
发展思考
羌族碉楼的现代价值
审美艺术价值
1. 羌碉的艺术美 2. 羌碉的几何美 3. 羌碉的雄壮美
民俗价值
1. 婚嫁礼仪 2. 祭祀礼仪
旅游价值
发展思考
烽火碉:一般建在大山高处,是寨与寨之间传递信号
用的,这种碉一般坚固实用,结构严谨。
走近碉楼
四、碉楼的砌筑技术
① 修建碉楼时,一般选在沿河谷的高山上或半山腰有耕地 和水源的地方依山而建,数十家聚为一寨,分台筑室。 ② 选材时充分利用河边取之不尽的石块和山上的黄土,施 工时不绘图,不吊线,也不用柱架支撑。
• 地理因素——羌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的岷江上游 地区,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 • 气候因素——羌民居住的山区四季风大,气候温差大,为保暖防 风,住房多建在向阳背风的地方。 • 民族信仰因素——羌族信仰万物有灵,保留了浓厚的原始宗教遗 迹。建造碉楼时讲究风水信仰,完工后开鼓开坛经。 • 生存因素——羌族迁徙后需要抵御外敌,保护家园,储存粮食柴 草。
走近碉楼
二、碉楼的规模
• 羌族的碉楼有四角、六角、和八角等几种样式。(据说同一 姓氏的羌族人家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集体捐资兴建的象征本族 人家存在与兴盛的碉楼,如果是四家人修建的就修成四角形, 六家人就修成六角形) • 碉楼的层数有七八层的,有十三、四层的。上小下大,上薄 下厚,结构匀称,棱角端正理直,墙面弄波兴纹。
走近碉楼
三、碉楼的分类

羌族碉楼

羌族碉楼

羌族碉楼作者:佚名来源:《商业文化》2008年第06期碉楼的建造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3000多年前,他们就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

今天的羌族,主要居住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羌族人口大约有30万人。

羌族人的生产活动,基本上是以农业生产和果木种植为主,家畜养殖为辅。

羌族人信仰原始的拜物教,以一种乳白色的石头作为神灵的象征,供奉在山上、地里、屋顶或庙内。

此外,在门楣、窗口、碉楼上以及神(树)林之中,也供奉着这样一些白石。

据民间传说,古代羌人迁徙到现在的居住地岷江上游遭异族侵略,羌人首领受神的启示,以白石和硬木棍为武器战胜了敌人。

羌人想感激神灵,却又不知神的形象,于是以白石替代,世代祭祀敬奉。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羌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物质民俗方面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羌族碉楼。

羌族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坚固而雄伟,用天然石块建成,或方形或星形,像锋利的刀刃直插云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有的高达十三、四层。

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所用建筑材料主要是石片和黄泥土。

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工匠在修建碉楼时不绘图、不吊线、不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

碉楼不是随意就能修建的,要严格地挑选地形地势,考虑水源、耕地、风向、向阳等因素。

再早的时候,建造碉楼之前还要占卜跳神,得到神灵的许可后方才动工。

修碉楼时,一般选在沿河谷的高山上或半山腰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依山而建,数十家聚居为一寨,然后分台筑室。

选材时充分利用河边取之不尽的石块和山上的黄土。

综合碉楼的建筑设计及施工的特点,主要是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施工巧妙。

羌族人在修建住宅时,一般选在沿河谷的高山或半山腰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傍山建造,三五家或数十家聚居为一寨,视耕地的多寡而定。

羌族碉楼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羌族碉楼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羌族碉楼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作者:唐春玲来源:《当代旅游》2015年第08期摘要:羌族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汶川县、黑水县、松潘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及贵州的石阡县和江口县。

在不断地发展和进程中,羌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文化,其中以碉楼为主要代表。

碉楼作为一种特殊的汉族民居建筑,综合反映了羌族独特的建筑文化,所以在羌碉的传承和保护上更是尤为重要。

关键词:羌族碉楼;文化传承;文化开发一、羌碉文化发展现状(一)对羌碉文化认识不够为发展旅游,当地政府和个人组织开发了独具特色的羌碉,但大多数开发者对羌碉文化的认识不够,单纯片面地认为羌碉文化即为单一的建筑实体,对其文化的提炼不够,没能把握羌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发展羌族文化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而羌碉文化作为羌族文化中重要的一環,具有历史、建筑、美学、居住宗教等方面的价值,对羌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关系着羌族文化发展的整体性。

(二)文化分布不均匀,羌族文化色彩减弱现代羌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聚居地分布分成了东西两线,两地文化发展步伐不一,其中西线羌族文化色彩明显浓于东线,再者,由于管辖东西线羌族地区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两线地区很少有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得羌碉文化很难和谐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岷江上游河谷地带的羌碉建筑也日益减少,羌碉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受到巨大威胁。

例如公路两旁的羌碉、羌房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的增加。

(三)汶川地震带来的影响地震中,传统碉楼、墓葬等难以计数的羌族文化遗产遭到毁损。

如茂县黑虎鹰嘴河寨的碉楼有部分坍塌,汶川萝卜寨羌碉则全部被毁等。

更为严重的是,羌寨被埋,碉楼被毁,走出深山的羌人面临传统汉化、西化等问题。

作为羌族文化传承和保护重要使者、能口授羌文化的6位老释比遇难2人,使得依赖口耳相传的羌文化出现传承危机。

羌族建筑 羌族“碉楼”为何会让人惊讶

羌族建筑 羌族“碉楼”为何会让人惊讶

羌族建筑羌族“碉楼”为何会让人惊讶>羌族的碉楼就是一部迁徙史、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文化史。

它曾是羌人的哨兵,守护着羌人的土地、财产和生命,现在,碉楼守护的是羌人的文化、民俗的延续。

碉以功能可分为:战碉、哨碉、界碉、风水碉、官寨碉。

分石砌碉和夯土碉。

碉的建筑,以石碉为例:选好地基后,先深挖基脚,用大石下垫基础,每边墒厚三尺,就地取材,用毛石、片石,相互错落搭接,“横压筋,顺压脉”,上下石石错缝,用小石片楔垫平,黄泥粘土为粘合剂,下大上小逐层收分垒砌,层间墙内里横木作墙筋。

墙体下宽大,上窄逐渐内收成台锥形。

每层高一丈,层间用横梁相隔,铺木板,留上下楼梯口置独木梯,碉底层全封闭。

外面用独木梯上下,可抽上二楼放着。

二层设小门能进出。

自二层起四面开窗,内大外小的竖式条形窗,俗称“罗汉窗”。

以作通风、隙望和射击弓箭用。

最高顶处设置箭垛四个,放置若干石块,在紧要时可向碉下投石块打击敌人。

有的碉底预埋有陶料水管,暗通水至碉内有进水洞和出水洞。

一旦有外族侵扰时以高碉为中心构成整体防护体系。

各家只要紧闭大门,以房顶抗击来敌。

而且还可以用暗巷、暗门向中心碉集中。

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没有火器的情况下,这显然是可靠的防御体系。

如果说迄今为止的羌建筑数千年演变,还是出于世易时移的自然进化的话,则是对这些千年的建筑活化石进行高强度地考验。

行于茂汶的公路间,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高耸的石碉,或倒塌,或折损。

海拔1970米的萝卜寨黄泥夯土建筑,与布瓦的黄泥碉,是羌区仅有的两处黄泥建筑群,是世界上最高的夯土建筑群。

地震之时,据目击者说,只见一朵黄色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数百座黄泥碉房已全部倒下。

这些碉楼或碉房,不少已存在成百上千年,身处于地震频繁的龙门山断裂活动带而存留至今,应该说历经考验。

碉楼是一个坚固的文化符号

碉楼是一个坚固的文化符号

碉楼是一个坚固的文化符号对于羌人来说,碉楼更承载着其民族的记忆与认同。

虽然碉楼成了战争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但战争悲情不能赋予碉楼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早在建设之初,羌碉就深深地打上了这个古老文化的烙印。

碉楼最初并非用来打仗是否修建碉楼很多时候并不是由战争来决定。

据方志记载,古时羌民若谁家有了男孩,就必须建一座家碉,男孩每长一岁就要增修一层,直到男孩长到十六岁,碉楼才封顶,若谁家没有碉楼,儿子连媳妇都娶不上。

碉楼要修成什么样的形状,也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据说,过去每当同一姓氏的羌族人家在某地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要集体捐资兴建一幢象征本族人家存在与兴盛的碉楼,如果是四家人共同修建的,就修成四角形;六家人共同修建的,就修成六角形。

碉楼的建造过程更不可随意。

先是要请端公占卜跳神,挑选地形地势,看有无妨碍,何时动土,得到神灵的许可后方才开始修建。

修建之时,端公要唱经典《上坛经》中的正经《巴》,唱修房造屋以及房屋如何装饰,然后进行一番详细考察,认定能在此处修建,方才动工。

这与汉民族建屋讲究风水的习俗相似。

碉楼修好后,端公要唱经典《上坛经・日不舍歌》,即《开鼓开坛经》,反映修房造屋及供神情况,还要在房顶上放置白石,立供天神,并请端公做法事。

一切安排好后,人才可以入住。

羌碉高耸入云,远离地面,是羌寨中最高的建筑物,似乎远离了尘界,干净、圣洁。

羌碉顶部供有代表众神的白石,并建有焚香小龛,希望通过焚香的方式向神灵祈祷,让上升的白烟捎去自己对天神的祈求和祝福。

而这种对自身文化独特性的坚持甚至夸耀,在另外一种语境之下则显得更加意义深远。

1920年,到汶川县、茂县等地考察的英国传教士托马斯・托伦士曾说过:来到羌人山区的旅行者,立即就会感觉来到了一个新的地域。

他们歇山式的木屋为平顶的石屋所取代。

初来此地的人不由得要擦亮眼睛,这样才能确信自己不是在巴勒斯坦或者中东,因为两者的建筑是如此的相似。

台湾学者王明珂认为托伦士这段话的用意显然在于表达古羌人与古犹太人之间文化的相似性,以证实羌人为古以色列人的后裔,而这无疑会将羌民族文化置于另一个边缘的地位。

羌族碉楼_??????

羌族碉楼_??????

羌族碉楼
羌族碉楼是羌族人民居住的一种特色建筑,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甘肃、青海、云南和贵州等地的羌族聚居区域。

羌族碉楼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古代用作居住和防御的建筑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

羌族碉楼通常建在山顶、山坡或河谷之间,选址考虑了防御和居住的需要。

它的外形呈圆形或方形,由多层砖木结构组成,高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

碉楼采用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技艺,其特点是牢固、防御性强以及能够适应高海拔、多雨的气候环境。

羌族碉楼内部设计合理,通常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贮藏区和防御区等。

居住区设有厨房、卧室和起居室等生活所需的功能单元,贮藏区用于储存粮食和物品,防御区设有观察口、箭楼和城墙等用于抵御外敌。

羌族碉楼是羌族人民智慧和劳动成果的结晶,也是羌族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古代羌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
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
羌族民俗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请谈谈羌族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

请谈谈羌族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

请谈谈羌族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羌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云南等地。

羌族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木结构建筑:羌族地区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很少使用砖石等材料。

羌族人民普遍使用大木椽和大榫卯的传统建筑工艺,从而使得建筑结构非常牢固。

羌族木结构建筑主要有羌寨、羌屋和神庙等,其中以羌寨最为著名。

羌寨多由木头搭建而成,屋顶为对角梁盖,松木地柱分布均匀。

寨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男寨、女寨和家户,居民分布有序,整体呈现出一种严谨而有序的格局。

二、彩绘装饰:羌族建筑以彩绘装饰为主要特色。

羌寨内外的房屋壁板、梁柱、门窗等均会进行精心装饰,常以鲜艳明快的颜色为主,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羌族彩绘装饰多以抽象的图案为主,也有一些以动植物为主题的图案,寓意着祈求丰收和幸福。

彩绘装饰不仅起到了美化房屋的作用,更体现了羌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三、斗拱结构:斗拱结构是羌族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斗拱是指屋顶的构造形式,由多个悬臂状的木柱组成,形成弧形的拱状结构。

斗拱结构不仅使得建筑更加牢固稳定,还能够增加内部空间的通透感和采光效果。

斗拱结构在羌族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羌寨、羌屋等建筑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石板屋顶:羌族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是石板屋顶。

石板屋顶由坚硬的石板拼接而成,具有极强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石板屋顶一般呈弯曲状,让雨水顺利流往屋外,保证了建筑的干燥和舒适。

同时,石板屋顶还能够承受较大的风力,有效防止房屋被风吹倒。

五、土地神庙:土地神庙是羌族特有的建筑形式。

土地神庙主要建在羌寨附近或者寨子的出入口处。

土地神庙一般为木质结构,整体呈现简单朴实的风格。

羌族人民对土地神庙有着特殊的崇拜,认为土地神庙能保佑大地的肥沃和人民的幸福。

因此,在土地神庙中举行祭祀仪式成为羌族人民传统的宗教活动。

总之,羌族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体现了羌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和美好的追求,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羌族的建筑文化不仅是羌族人民认同自身身份和民族特色的象征,也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族修建的军事防御设施碉楼:为何能在千年时间抗住地震的伤害

羌族修建的军事防御设施碉楼:为何能在千年时间抗住地震的伤害

羌族修建的军事防御设施碉楼:为何能在千年时间抗住地震的伤害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九寨沟是大自然“赏赐”给人间鬼斧神工的美景,是中国的国家5A级景区。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九寨沟也是中国一个古老少数民族——羌族的聚集区。

这个被誉为“生活在云朵上的民族”,在秦汉时代原本在生活在甘、青地区,不过在长期的战乱中,逐渐迁徙到了川西北的岷江上游地带。

或许这些抱着逃避战火愿望的羌族先辈,没有想搞的是为自己的后人挑选的这处栖息之地,会在之后的数百年里承受了风雨洗礼和多次强烈地震考验。

川西北的羌族碉楼因为这里是中国第一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板块与四川盆地板块的对冲地,地下有一条东北方向到西南方向走向的黑色大裂缝,裂缝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地质学上称之为龙门山断裂带。

据史料记载,公元638年2月,松潘南就发生过5级地震,之后的数百年间,地震依旧频仍。

1488年茂县5.5级地震;1607年,松潘漳腊6级地震;1 713年,茂县叠溪6.5级地震。

从1900年至2008年5月12日之前的一百多年里,龙门山断裂带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这其中发生在松潘境内的6级以上地震4次,茂县境内的6级以上地震5次。

面对自然的考验,羌族人民并没有消极的逃避,反而在长期的与自然的搏斗中,建立起了震而不倒碉楼。

碉楼的形成除了羌人自古以来就有垒石建屋的技能之外,还考虑到了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以及对外械斗和战争的军事防御用途。

碉楼一般为羌族所修,所以又被称为羌碉,根据羌语的音译又称为“邛笼”。

碉楼从外形上看,分为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最高为13层。

碉楼按功能可分为房碉、村碉和战碉。

房碉即民居,较低矮,一般分三层或四层,底层养畜,中层住人,高层堆物;村碉修建于寨旁高处或中央,用住人、圈畜、存物、驻守;战碉专用于战争,可驻扎车队,守关把隘,多建于雄奇险的山峰或巍峨的关口要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