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12
七年级论语原文
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里《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 :" 吾日三省 (x ǐng) 吾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 :" 温故而知新 , 能够为师矣。
"4.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 :" 由 , 诲女知之乎 !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
"6.子曰 :"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 :"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 :" 士不能够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仁认为己任 , 不亦重乎死尔后已 , 不亦远乎。
"9.子曰 :" 岁寒 , 而后知松柏以后凋也。
"10.子贡问曰 :" 有一言而能够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 :" 其恕乎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二、论语十则》原文翻译:1.孔子说 :" 学习了 ( 知识 ), 而后按必定的时间去实习 ( 复习 )它 , 不也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 ( 到这里 ) 来, 不也快乐吗人家不认识我 , 我却不恼恨 , 不也是君子吗 "2. 曾子说 :" 我每日多次地反思自己 : 替他人做事是否是悉心全力呢跟朋友来往是否是诚实呢老师教授的学业是否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 :" 在复习旧知识后 , 能有新领会 , 新发现 , 依靠这一点就能够当老师了。
"4.孔子说 :" 只念书却不思虑 , 就会诱惑而不知所措 ; 不过幻想却不念书 , 就会有害。
5.孔子说 :" 由 ,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 知道就是知道 ,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这就是聪理智慧。
七年级上册《伦语》十二章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文、译文、解读《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一、原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翻译: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原文和译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原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论语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论语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为大家整理了十则,欢迎大家阅读!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和翻译(新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和翻译(新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光.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儒家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七年级上册论语12章笔记
七年级上册论语12章笔记一、原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
- “时”:按时。
- “习”:复习、温习。
- “说”:通“悦”,愉快。
- “愠”:生气,发怒。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重点字词。
- “三省”:多次反省。
“三”表示多次,不是确指三次。
-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 “信”:诚信。
-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重点字词。
-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 “不惑”:迷惑,疑惑。
-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 “逾矩”:越过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重点字词。
- “故”:旧的知识。
-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上册
1.引言《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我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语》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我国的思想文化,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迪意义。
2.《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2.1 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不受他人理解却不生气,不是很像君子吗?2.2 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审视自己——为他人谋划却不忠实吗?与朋友交往却不信任吗?学习不温习吗?2.3 第三章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然,有过而改,得其友。
无过,不改,得其仇。
翻译:孔子说:巧舌如簧,美色如花,只是表面,有过错而能改正,才能得到朋友;没有过错却不改,只会得到敌人。
2.4 第四章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2.5 第五章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可以向学习的地方。
选择其优点而跟随,其不好的地方则加以改正。
2.6 第六章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翻译:孔子说:天生给予我道德,桓魋又如何能比得上我?2.7 第七章原文:子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翻译:孔子说:贫穷而不阿谀,富有而不傲慢。
2.8 第八章原文: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也。
翻译:孔子说:不与诈言相抗衡,不易受欺骗,这也是一种智慧。
2.9 第九章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翻译:孔子说: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是后天的修养使他们相互远离。
2.10 第十章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也、厄也、冲也。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不抱怨,奔也、厄也、冲也。
2.11 第十一章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七年级论语12章翻译全篇
七年级论语12章翻译全篇《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
其中的第12章是关于“季康子问政”的记录。
一、季康子问政。
季康子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向孔子请教如何理政。
二、或曰:“雍也,虽少亦为国家稱,可谓至德也。
”有人说:“虽然雍国人年轻,但国家却闻名,可以说是德行高尚。
”三、曰:“堪比于文王乎?”季康子问:“与文王(古代贤王)相比,是否堪称好?”四、曰:“好。
”孔子回答:“是的。
”五、曰:“夫子何为?”六、曰:“立政以达。
”季康子再问:“夫子(指孔子)如何做到的呢?”孔子回答:“建立政治体制以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七、曰:“興言而立其遺民,興仁而行其未喪,興學而教其后。
”孔子继续解释:“发扬君主的言辞,规划落实政策使人民从其政治遗民中得到福祉,提倡仁爱之道,使已经丧失了这种道德的人们能够恢复,重振学术,教育培养后继者。
”八、曰:“然,何先?”季康子追问:“但是,应该从哪里开始呢?”九、曰:“治其身。
”孔子回答道:“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身心。
”十、曰:“其次,其次则治其家。
”孔子接着说:“其次,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
”十一、曰:“其次,则治其国。
”再次,“其次”,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十二、曰:“其次,则治天下。
”最后,“其次”,要治理好整个天下。
十三、季康子喟然叹曰:“诺。
回则有望夫子矣。
”季康子感叹道:“好的。
如果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就有希望成为夫子(指孔子)的弟子了。
”。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文原文及赏析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文原文如下: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论语十则》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集锦,涵盖了学习、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十则论语的赏析:这十则论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对人生、学习和道德的深刻理解和见解。
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第一则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及与人交往的乐趣和修养。
第二则则提醒人们要时刻反省自己,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第三则和第四则则分别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两者相结合。
第五则告诉我们要有谦虚、诚实的学习态度。
第六则和第七则则强调了向他人学习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第八则则表达了士人应有的弘毅精神和责任感。
第九则则以松柏为喻,强调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最后一则则强调了宽容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论语十则》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对于提高人们的修养、指导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则原文及解析
论语十二则翻译及知识点原文和翻译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6.原文: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七年级论语原文
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里《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论语十则》原文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论语12章翻译和原文初一
论语12章翻译和原文初一本文整理了《论语十二章》翻译及原文,欢迎阅读。
《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七年级论语原文
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里《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论语十则》原文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解释: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此句讲了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学习要不断温习,同时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不被人理解时也能保持平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解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从为人做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对知识是否复习这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解释: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 这是孔子对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总结和感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参考。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解释: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 突出了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能巩固旧知识,还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解释: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1.解释: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小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译文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译文学而篇第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作乱的人,是从来没有的。
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就产生了。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大概是仁的根本吧!”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和善的样子,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并且讲求信用,节约使用财物并且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选择适当的时间。
”为政篇第二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它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无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会避免犯罪但不会感到羞耻;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仪来整顿他们,人民会有羞耻之心并且会自我约束。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上论语12章笔记
七上论语12章笔记以下是七上《论语》十二章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子日:“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解释:孔子说:“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吗?”2.曾子日:“吾日三首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首自己:为别人谋划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3.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解释: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业,三十岁时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时能明白事理不迷惑,五十岁时了解天命,六十岁时一听到别人说的话就能辦明是非真假,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认识,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子日:。
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
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7.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孔子说:“几个人-起走,其中-定有我可以学习的: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
”8.子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释:孔子说:“时间像流水-样逝去!日夜不停。
”9.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释: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普通人却不能被夺去志气。
”10.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七年级论语原文
七年级论语原文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里《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论语十则》原文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难句翻译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任重而道远 .
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 严正警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 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 孔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是每天三省:吾日三省吾身 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 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 2、成语类
• •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名言警句类
①用于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意志坚定 读书人 胸怀宽广使命
路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使命
当作 把 重大 停止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 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 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 了,不也很遥远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讨 论
1.你喜欢哪一则? 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作
业
• 背诵《论语》十则,并准备 默写。 • 选一则自己最喜欢,最有体 会的,写一篇读后感。
论语
《论语》是孔子与其 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 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 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 弟子完成的。 现在通行的《论语》 20篇,内容以伦理、教 育为主。 《论语》名称的来由, 班固《汉书· 艺文志》 说:“《论语》者,孔子应 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 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 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 纂,故谓之《论语》。”
理读课文
• 请同学们在摘记本上整理这一课的 重点内容。要求按分类的方法来整 理,比如可分成作家作品类、成语 类、名言警句类、难句翻译类等。
• 1、作家作品类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 •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那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 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 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 些缺点就要改正。
• 一、学习目标
• • • •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 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 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 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 理家,曾修《诗》、《书》, 定《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他正直、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 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 追求理想的社会。
可以摇头晃脑地读——读出滋味 可以得心应手地背——背出韵味
译读要求
• 可以顺畅流利地诵读
• 可以流畅自然地翻译 • 可以准确无误地阐述
先生,指孔子
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悦”的古字,愉 朋
代指学习的内容 快 生气,发怒 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 人家不了解(我)
代词,指教诲 的,内容 通“智”, 聪明,智慧 是
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
这
孔子说:“仲由(子路),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 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 是聪明智慧。”
贤人 想 相同 内心
自我反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走 一定 从 在其中 那 好的 学
真诚,诚实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 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 是不是复习过呢?”
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旧的知识 做,成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而无所得
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却,表示转折
《论语•为政》 就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 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 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同“汝”, 你
教导
语气助 词“吧”
子曰:“由,诲女知 之乎!知之为知之,
年
这样
无义 凋谢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一年中最冷 的时候
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 后才凋谢的。”
古今异义词, 可以用来
代词,代这 句话 一句话 用来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奉行
不要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概, 也许 想要 施加
给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 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也、也是 时常的复习 yuè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方来,不是也很快乐 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 吗?
zēng
每天
我
反省 wèi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
泛指多次 自己 忠心,尽心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