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的回族乡风研究
宁夏移民问题的深层透视_对移民安置地后续发展的研究_陈忠祥
收稿日期:2007-03-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561005)作者简介:陈忠祥(1947-),陕西汉中人,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第29卷 第4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 l 29 N o .42007年7月 Journal o fN i ngx ia U n i versity(H u m an iti es&Soc ial Sciences Editi on)July 2007宁夏移民问题的深层透视对移民安置地后续发展的研究陈忠祥(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摘要:宁夏是全国移民实施较早、规模较大的省区,其特点显著,成果累累,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笔者在深入分析移民亟待解决的6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 加强移民安置地后续发展研究 的倡议,评述了国内外有关人口迁移的研究状况,论证了加强移民安置地后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设置了对其研究的13个重点议题,即区域人地关系的研究、后续发展模式的研究、经济社会宏观规划的研究、遏制返贫返迁的研究、主导产业构建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土地合理开发及增值利用研究、节水研究、生态建设研究、旅游业发展研究、村落及小城镇建设研究、社区整合研究、招商引资研究、行政管理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并探讨了对这一研究所持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宁夏;移民系统;移民安置地;后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 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2007)04-0161-04一 由移民系统透视宁夏移民的特点1.移民系统移民是一个以人口地域空间流动为联系纽带,以实现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动态系统过程,简称为移民系统。
移民系统的涵盖内容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的多个层面:在空间上,移民系统可以划分为移出地、流动区(移民迁移的空间轨迹)和安置地,由于三种地区在自然基础、环境容量、经济生存与发展模式、社区类型结构、地方文化等方面的各项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了移民系统在系统基础、系统组织过程、系统发展指向上的根本区别;在移民的动因上,包括以扶贫脱困为目的的扶贫移民、以实现区域开发为目的的开发移民、以缓解生态压力为目的的生态移民、以实施工程为目的的工程移民等[1],但任何一种移民工程的实施动力都取决于移民系统的系统效益是否优化,即移民系统是否是可持续的,包括各移民地区的环境状况是否改善、移民群体与关联人群的生活质量是否提高、移民系统的人地关系协调程度等。
宁夏风土人情
宁夏风土人情介绍宁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宁夏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
本文将深入探讨宁夏的风土人情,包括宁夏的地理特点、传统文化、民俗习惯等方面。
地理特点宁夏位于黄河上游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
宁夏的地理特点对其风土人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干旱气候宁夏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这种干旱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宁夏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特点。
2. 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宁夏位于黄河上游地区,黄河的水资源对宁夏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黄河带来了丰富的泥沙和养分,为宁夏的农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边疆地区宁夏是中国的边疆地区,与蒙古国接壤。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宁夏的风土人情具有独特的边疆特色,同时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宁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传统对宁夏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回族文化宁夏是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回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回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回民建筑、回民美食、回民音乐等方面,这些文化元素都深深地融入了宁夏的风土人情之中。
2. 宁夏古建筑宁夏拥有许多古建筑,如西夏王陵、银川城墙等。
这些古建筑展示了宁夏的历史和文化魅力,也成为了宁夏的重要旅游资源。
3. 宁夏民俗习惯宁夏的民俗习惯丰富多样,如宁夏的婚俗、葬俗等。
这些民俗习惯反映了宁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是宁夏风土人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美食宁夏的特色美食是宁夏风土人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宁夏人民的饮食文化。
1. 羊肉泡馍羊肉泡馍是宁夏最有名的美食之一,由面食和羊肉炖汤组成。
宁夏的羊肉泡馍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味道吸引了无数食客。
2. 狗肉宁夏的狗肉是当地人民的传统美食,被认为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尽管狗肉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可能存在争议,但在宁夏却是一道受欢迎的美食。
3. 驴肉火烧驴肉火烧是宁夏的传统小吃,以其香脆可口而闻名。
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J. Shan xi Agr i c. Uni v .( So c i al Sc i e n c e Edi t i o n) N o .3 Vo 1 .1 3 201 4
服 务来 提 升 人 们 的 生 活 质 量 和 凝 聚 力 、认 同
感。 [ 1 党 的 十六届 四 中全 会 明确 提 出 了构 建 社 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的战 略任务 ,从而 使社 会建 设与 经 济 建设 、政 治建 设 、文化 建设 四位 一 体纳 入 中 国
宁 夏 红 寺 堡 生 态 移 民 社 区 建 设 问题 研 究
高 静 ,王 文 棣
( 甘 肃 农 业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7 0 )
摘
要 : 以 宁 夏 红 寺 堡 开 发 区为 例 ,就 有 关 宁 夏 生 态 移 民 在 社 区建 设 过 程 中存 在 的诸 如 移 民社 区规 模 设 置 不 合 理 、组
Ab s t r a c t :Ta k i n g Ho n g s i p u Op e n Ec o n o mi c Z o n e i n Ni n g x i a a s a n e x a mp l e ,i t d i s c u s s e d e c o l o g i c a l mi g r a t i o n p r o b l e ms i n c o mm u n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h e a u t h o r p u t f o r wa r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o l u t i o n s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o f c o mmu n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mm u n i t y s e r v i c e f a c i l i t i e s ,c o mmu n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u n d s a n d c o mmu n i t y t a l e n t s t e a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o p r o mo t e t h e c o n —
宁夏生态移民地区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基金项 目]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 目“ 宁夏政府 主导下 回族生态移民文化适应 与社会和谐研究——以红寺堡 生态移 民区 为例 ” ( N G Y 2 0 1 2 1 0 2 ) ; 北方 民族大学 自主科研基金项 目“ 宁夏 回汉关系与地方长治久安实证研究 ” ( 2 0 1 1 Z M Y 0 0 2 ) 。 ①李培林 、 陈光金 、 张翼 、 李炜 : 《 中国社会稳定报告》 , 北京 : 社会科学 文献 出版社 , 2 0 0 8 年, 第 4页 。
问题研 究 中心烟 台大 学 民族 问题研 究基 地 、 烟 台 大 学学报 编 辑部 等 充 分协 商 , 自2 0 1 4年 第 1期 起
共同建设“ 民族关 系 研 究” 栏 目。通过共 同策划选题、 共 同组稿约稿、 共 同组 织有关“ 民族 关 系研
究” 小型研 讨会 等方 式 , 为 国内、 外 专 家学 者提 供 开展 民族 关 系等 相 关 学术 交流 的 重要 平 台 , 进 一 步推 动 民族 关 系研 究向纵 深发展 , 为 国家制 定宏 观 决策提供 理论 支持 和智 力 支撑 。
会整合主要包括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和社会价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2—2 7
[ 作者简介 ] 冯雪红 ( 1 9 6 8一 ) , 女, 宁夏中宁人 , 宁夏 大学 民族学博 士后流动站在站研 究人员 , 北方 民族 大学学报编辑 部教
授; 聂君 ( 1 9 8 6一 ) , 男, 蒙古族 , 山东I 临沂人 ,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博士生。
第 l 期
冯雪 红 , 等: 宁夏 生 态移 民地 区民族 关 系评 价指标 体 系构 建研 究
8 7
系。“ 分散搬迁 、 组合建村” 的安置原则使来 自
生态移民村人居环境问题整治对策——以宁夏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为例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106XIANGCUN KEJI 2021年10月(上)生态移民村人居环境问题整治对策——以宁夏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为例杨彦宝1毛凤玲2郭亚鹏1杨彦忠3(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宁夏银川750021;3.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气象局,宁夏同心751300)[摘要]整治好乡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之一。
以宁夏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其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调研发现,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依靠乡村振兴和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的安排部署,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即政策倾向大,省级领导包抓,多方筹集资金,成立工作专班,划区包片,压实主体责任,制订实施方案,广泛动员群众,全面推进“五化”工程,大力实施“七改三清”行动,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得以完善,绿化面积不断扩增。
但其人居环境整治仍有不足之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覆盖面不广,工程质量不高,环境整体比较单调,资金缺口较大,部分群众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后期管理滞后。
渔光湖生态移民村在人居环境方面如何达到生态宜居的效果是探析之目标,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加油助力,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关键词]生态移民;人居环境;整治[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28-106-31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均衡现象:城市建设越来越好,环境更加优美,而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出现土地荒芜、道路破损、环境恶化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1]。
2021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其中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2]。
打造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热切需求,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如期实现,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回村创业,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3]。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5单元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
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事实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纳并发挥了你的思想。
”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全部的社会关系。
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事实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探讨有关。
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四周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
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探讨。
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探讨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
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探讨也有确定的关系。
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
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
潘氏深化探讨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水纹”的来源。
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
有学者指出,费氏依据潘氏的探讨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
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
历史趣谈揭开宁夏回族的历史和起源?回族何时定居于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开宁夏回族的历史和起源?回族何时定居于此导语:宁夏,是我国回族最早人居的地区之一。
元朝,西域各地的穆斯林大批进入中国,宁夏回族的先辈也就是在此时开始落居于这块土地上的。
一批批信宁夏,是我国回族最早人居的地区之一。
元朝,西域各地的穆斯林大批进入中国,宁夏回族的先辈也就是在此时开始落居于这块土地上的。
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徒到中国来。
当时,战争和农耕占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东来的穆斯林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编成“探马赤军”。
同时,也以工匠、商人、学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国各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留住在宁夏,他们一概被叫作“回回人”。
据《元史》记载,至元八年(1271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签西夏回回军”,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
按照规定,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
元朝驻宁夏一带的蒙古军队中,有相当多的人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为宁夏回族的族源之一。
元代,宁夏一带是重要的屯垦区,行政区划归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
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曾担任陕西平章政事,他“子孙众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陕西通志》)。
在《银川小志》一书中还记载,“纳速耳丁,先世回纥,仕元廉访使”。
据《蒙兀儿史记》“色目氏族表”中“回回氏”介绍,“凡名末有丁字者,皆摩诃末(穆罕默德)教徒男子之美称”。
此纳速耳丁在元时已被列为当地“乡贤”。
在13世纪初及以后的一百三四十年中,回回人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取得了经济上的生存条件,并逐渐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
在宁夏,回族人居住的村落和街坊的人口逐渐繁盛起来,成为宁夏主要民生活常识分享。
宁夏移民吊庄工程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宁夏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宁夏南部山区包括固原市的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县、原州区和中卫市的海原县及吴忠市的盐池、同心县共8个国定贫困县,涉及162个乡(镇)、1637个行政村,总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8.8%。
2003年总人口238.4 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19.4万人,分别占自治区总人口和回族人口的42%和60%。
经过二十年的扶贫开发,1999年南部山区已整体基本解决了温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贫困标准统计,到2003年底,宁南山区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6.7万人,低收入人口71.3万人,合计98万人。
这些人口又大多生活在六盘山阴湿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沟壑区和中部干旱风沙区。
这里生存条件严酷,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远远超出了资源的承载能力,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第一产业,本身不具备优势的种植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长期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贫困,形成了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过垦、过牧、过樵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以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2001年,宁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区之一,为我们把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易地安置,使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创造了条件。
通过改善迁入地的生产条件,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还可以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因此,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我区又称做生态移民工程。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因地制宜的根据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认真落实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试点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试点工程的特点国家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试点工程在我区叫“生态移民工程”,这是自治区发改委结合宁夏实际起的名字,已经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接受。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宁夏生态移民工程一方面有利于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另一方面通过异地开发,有利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移民工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在移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文化冲突等问题。
本文试图研究在移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激发生态移民的文化自主性、完善生态移民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移民理念,保证宁夏地区和谐稳定的发展。
标签:生态移民;社区文化;文化冲突对于“生态移民”(eco-migration)的概念,由于国外、国内移民的方式不尽相同,因而学术界尚没有公认的定义。
但各学者曾从目的层面、原因层面等多维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虽然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落脚点不同,但其核心内涵是共通的,即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脆弱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将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地区的人口。
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方面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异地开发,进而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宁夏实现生态移民工程的奋斗目标。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宁夏地区成功地将数十万贫困人口从南部山区移出,这一工程使得移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其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也得以改善。
但生态移民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其带来的成效在短时间内很难确切的衡量,在移民期间或在迁入地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要使移民融入新的社区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通过移民社区文化建设来进行调节。
一、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进行,移民原有的社区将出现转型、解体,而作为移民迁入地的新社区内会出现重组、组合等现象。
因而将产生移民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认同问题,如果移民间相互认同度高,社区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反之亦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移民融入新社区的过程也是其在迁入地再社会化的过程,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研究认为:“由于个人必须通过社会化过程来获得与其社会生活地位相适应的习惯和智力特征,才能够参与社会活动,因此,如果愿意,我们可以称此为文化适应。
回族迁移与生态气候变迁
回族迁移与生态气候变迁马惠兰李仁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其分布格局从唐代回回先民进入中国到清代呈现了不断演变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除受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外,中国的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变迁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即在气候学研究的启迪之下,循中国气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冷暖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以及这种变化对回族社会活动的影响,从生态气候变迁中探讨了回族的迁移、人口分布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以期对回族尤其是西北地区回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回族是中国历史上形成较晚的一个民族,她不断地在中原大地上迁徙、繁衍、发展,以至成为中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在回族的迁移过程中,气候的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回族迁移史与我国的生态气候变迁密切相关。
一、生态气候变迁与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我国著名气候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通过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总结我国气候经历了4个明显的暖湿时期和4个明显的寒冷时期。
气候的暖湿与否,对我国北方的影响更大,在暖湿期,北方温暖而多雨;而在寒冷期,则干燥而严寒。
在汉代之前的一千年,我国的黄河流域即处于明显的暖湿时期,那时,黄河流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湖泊众多,河网纵横,形成了优越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正是这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奠定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也使得黄河中游成为当时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但是,在汉代王莽朝前后,全国开始向较冷的气候转变,周边的匈奴、羌、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为了躲避严寒对他们的侵袭,大规模地向中原地区进发,与农耕为主的汉民族在黄河流域进退消长,相互争斗。
伴随着黄河流域的开发为农为牧屡经更迭,草原破坏,毁林弃牧,森林覆盖率日益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了逐步的破坏。
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环境的动荡,加之从宋哲宗咸平三年庚子(1000)开始,中国气候明显冷于几千年前。
黄河流域的人们为了寻求有利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而向中国的东南迁徙。
宋室南渡,标志着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开始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宁夏风土人情
宁夏风土人情【引言】宁夏,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美味的地方美食和迷人的旅游景点共同构成了宁夏的风土人情。
【宁夏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简介】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陆河山地两大地貌类型的交汇处,地理位置独特。
地势西高东低,南部为黄土高原,北部为内陆河山地。
气候条件多样,光照充足,温差大,适宜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畜牧。
宁夏地区以回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回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习俗深刻影响着宁夏的风土人情。
此外,汉族、蒙古族等民族共同构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宁夏。
【宁夏特色美食】宁夏美食以羊肉为特色,烹饪方法多样,如烤全羊、手抓羊肉、羊肉泡馍等。
此外,宁夏的面食也颇具特色,如揪面、搓面、羊肉臊子面等。
这里的回族美食有独特的风味,如盖碗茶、回族糕点等。
【宁夏旅游景点】宁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
贺兰山风景名胜区气势磅礴,奇峰异石引人入胜;沙湖景区湖水清澈,荷花映日,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西夏王陵古朴雄伟,见证了一段辉煌的历史;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则充满了影视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
【宁夏民俗活动】在宁夏,各民族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回族民俗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展示了回族群众的信仰与习俗;汉族民俗如端午节、春节等,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蒙古族民俗那达慕大会,则展现了草原民族的豪放与勇敢。
【结语】宁夏风土人情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西北大地。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自然风光的神奇,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品尝地方美食的美味。
航拍中国第三季宁夏知识点
航拍中国第三季宁夏知识点航拍中国第三季宁夏是一部纪录片,通过航拍的方式展现了中国西部宁夏地区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民俗风情等方面,为读者带来对宁夏这一神奇之地更深入的认识。
一、地理环境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太阳、月亮山是宁夏的标志性地理景观。
位于黄河西岸的宁夏地区,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宁夏也因黄河的流经而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内涵。
宁夏地势较为平坦,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下,有一定的自然景观。
同时,宁夏还是一个以沙漠为主的地区,沙漠景观也是宁夏特色之一。
二、历史文化宁夏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1、回族文化宁夏是我国少数民族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回族文化是宁夏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回族的传统文化十分浓厚,包括回族的戏曲、民歌、服装、建筑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古塔文化宁夏地区有很多寺庙和古塔,这些古塔包含了宁夏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比如有名的西夏王陵、镇北堡等,都是国内文化遗产,代表了宁夏的文化底蕴。
3、黄河文化黄河是宁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宁夏地区的黄河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
宁夏境内有黄河湿地公园、华夏至圣泉、宁夏古长城等多个著名的景点。
可以说,宁夏的黄河文化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三、经济发展宁夏地处于中国的西北部,地理环境较为偏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宁夏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1、能源产业宁夏地区的能源产业十分发达,尤其是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之一。
同时,宁夏还通过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对推动全国绿色能源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业产业宁夏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枸杞、小麦、玉米等作物,其中枸杞是宁夏著名特产之一。
宁夏发展枸杞加工产业,将枸杞的功能和效果发挥到极致,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效益提升。
3、旅游业宁夏地区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也是该地区未来的重要方向。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报告宁夏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报告宁夏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报告宁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根。
因此,研究家乡的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以宁夏为例,探索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宁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因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宁夏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方面,其中包括宁夏的音乐、美食、建筑、服饰和民间传说等。
宁夏的音乐文化是其传统文化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
宁夏回族的传统音乐有很多种类,包括“赛马”、“芦花鼓”和“二泉映月”等。
这些音乐作品将宁夏的历史和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宁夏的美食文化也是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的美食以牛羊肉为主,烤羊肉串、炒羊肉、炖羊肉等都是宁夏的特色美食,口感绝佳。
此外,宁夏还有许多糕点和小吃,如宁夏月饼、油糕、灌汤包等,使人们流连忘返。
宁夏的建筑文化也很有特色。
宁夏的建筑物以回族传统建筑为主,如回族清真寺、教堂、园林等。
这些建筑物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回族文化特点。
宁夏的服饰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宁夏的传统服装非常漂亮,以蓝色、绿色和黄色为主色调。
回族男子通常穿白色长袍,黑色马裤和靴子。
回族女子则穿着长长的彩色裙子和头巾。
宁夏的民间传说也非常有趣,其中许多都与宁夏的历史有关。
例如,宁夏的“白马王子”传说就是讲述了一个王子如何通过勇敢和机智获得了自己的真爱的故事。
总体而言,研究家乡的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宁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必定会给研究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宁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总结
宁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总结宁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总结宁夏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经过对宁夏传统文化的调研,我深切体会到了这里独特而美丽的文化魅力。
首先,宁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族文化。
回族是宁夏的主要民族,他们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和发展。
回族的礼仪文化非常丰富,婚礼、葬礼等各种仪式都有独特的形式和规定,体现了他们对家庭、亲情和传统习俗的重视。
在宁夏的农村地区,我还参观了一些回族的民俗村落,亲身体验了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住房等方面,让我更加了解了回族文化的魅力。
其次,宁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宁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经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了解,我发现他们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撒拉族的音乐和舞蹈独具特色,蒙古族则以其牧民生活和民族骑射文化著称。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充分展示了宁夏地区的多元文化。
此外,宁夏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
例如,宁夏的皮影戏、黄河龙船、马文化等,都是宁夏独有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我在调研中参观了宁夏的皮影戏展览,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和鲜活。
黄河龙船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参与者,展示了宁夏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马文化则是宁夏民族骑射文化的象征,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宁夏地区的一大特色。
在调研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宁夏地区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例如,宁夏各地举办了许多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和观众。
此外,一些传统文化项目也在学校和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这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有助于宁夏的文化自信和地方形象的塑造,也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的来说,宁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交相辉映,展示出宁夏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文化底蕴。
宁夏自治区的相关部门和民间组织也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焕发新的生机。
回汉习俗比较研究以翼城县北关村为例
结论
通过对族群文化认知下的锡伯族春节习俗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新民村作为 一个典型的锡伯族聚居村落,其春节习俗在传承和展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也融入 了现代元素,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意义。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既弘 扬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也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未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 锡伯族春节习俗也将继续与时俱进,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回族的婚礼习俗比较独特,婚礼一般分为三天。第一天是“嫁女”,女方家 庭要举行隆重的聚会;第二天是“娶亲”,男方家庭要举行更隆重的聚会;第三 天是“回门”,新婚夫妇要回到女方家,向女方家人敬茶,表示感谢。
汉族的婚礼习俗则比较传统,婚礼一般分为两天。第一天是“嫁女”,女方 家庭也要举行聚会;第二天是“娶亲”,男方家庭也要举行聚会。第三天是新婚 夫妇回到女方家,这被称为“回门”。
以沈北兴隆台镇新民村为例
新民村的锡伯族春节习俗作为族群文化认知的一个重要体现,既保留了传统 的元素,又融入了现代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会在一系列传统活动和现 代方式之间取得平衡,使得春节庆祝活动既有趣味性,又不失文化内涵。
新民村锡伯族春节习俗的传承情 况
新民村的锡伯族人民对于春节习俗的传承十分重视。在该村,一些传统的习 俗如制作年糕、打太平鼓、跳萨满舞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同时,村民 们也会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例如通过群发红包、视频拜年等,使得春 节的氛围更加浓厚。
相似之处:
1、婚礼习俗:翼城县北关村的回族和汉族婚礼习俗有许多相似之处,如 “嫁女”和“娶亲”的聚会方式以及新婚夫妇的“回门”习俗都十分相似。
2、饮食文化:虽然回族和汉族在饮食上有一些差异,但在翼城县北关村, 两个民族的人们在饮食上也相互融合,彼此学习制作美食的方法。因此,这里的 食物也具有多种风味。
211115692_宁夏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评价与乡村振兴路径选择——以闽宁镇为例
第22 卷第 1 期2023 年3 月宁夏工程技术Vol.22 No.1Ningx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r. 2023宁夏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评价与乡村振兴路径选择——以闽宁镇为例杨蓉,刘亚楠,杨惠娟(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人口的大量迁入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移民安置区出现人地关系紧张、土地利用冲突严重等问题,评价土地承载力及探索特色化乡村振兴路径已成为促进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选取宁夏典型生态移民安置区——闽宁镇为研究区,对其土地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探索符合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
结果表明,闽宁镇人均土地承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林地、工矿用地、水域,且总土地承载力与人均土地承载力呈正比关系。
基于此结果,闽宁镇在确定乡村振兴路径时应选择生态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尽量控制工矿业的发展,以减少工矿用地的承载压力,发挥耕地、建筑用地和草地等地类土地承载力较大的优势,主要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闽宁镇在土地、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乡村振兴;闽宁镇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志码:A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承担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1-2]。
生态移民能够缓解迁出区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有大量移民迁入的安置区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资源环境优化配置和人地关系二次调适的阶段。
若不能科学动态地把握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关系,将导致安置区内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要素发生重大变化,从而次生出很多问题,尤其是人地关系渐趋紧张和土地利用冲突加剧极易诱发安置区内出现二次致贫、重新返迁、资源争夺等问题,严重阻碍移民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
2024北京交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地理(教师版)
2024北京交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地理命题人:高一地理备课组审题人:刘一明2024.04说明: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30题的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2分,选对一项得2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2023年12月1日,我国多地出现绚丽极光。
读“某网友在北京拍摄的极光和流星影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流星()A. 已脱离银河系B. 正飞向天王星C. 已进入地月系D. 将绕月球运动2. 极光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在北京拍摄到极光现象主要因为()A. 太阳辐射量小B. 太阳活动剧烈C. 全球气候变暖D. 极夜范围扩大3. 极光出现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有()①卫星导航误差大③指南针突然失灵②地表温度升高④电力系统故障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 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
完成图中()A. 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B. 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C. 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D. 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左图为四川某市民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图中90秒为倒计时时间),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 ①层B. ①层C. ①层D. ①层6. 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积石山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应用有()①遥感技术——获取灾区道路受损情况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统计受灾人员的数量①地理信息系统——确定掩埋人员的位置①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线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大气环境组的科考队员们放飞的气象探空气球,携带无线电探空仪上升至三万米高空,获取了大气层相关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
回族民居特点_民居工艺
回族的人们在居住方面中都包含着很多民族方面都特色,而且在环境中他们对于卫生也是有着很大的讲究,对此回族民居特点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回族民居特点回族民居有哪些特点回族自形成之日起,即多杂居于全国各地各民族之中,入乡随俗,其民居多与当地民族,特别是汉族大同小异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另外,回族大多聚居于当地清真寺附近,自成院落,其民居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注重清洁卫生和环境美化,是回族民居的共同特点,每个回族家庭—般都备有浴室和吊罐(吊桶),可随时洗浴作大小净。
许多回族家庭都因地制宜,喜欢在自己的庭院内栽种鸡冠花、牡丹花、石榴、夹竹桃一类的花草树木。
旧时西北回族民间住房谓之“亮噶尔”。
原意为避暑处,形制平房,粉垣四周,上置无窗,以纳日影。
马月波寨子是宁夏吴忠市附近的回族居民遗存,约建于抗日战争时期。
寨子南正中角一条路,条石垫基,砖石铺面,有拱式大门,寨内分前院里院,共有房屋100余间。
这里的民居的砖雕与木刻装饰达到了很高的水千,具有浓郁的回族特色,是现存的不可多得的回族民居代表。
甘肃、青海、宁夏的回族家庭多居平房,坐北朝南,一门二窗,除于房外,各种式样的窑洞也很普遍。
窑洞内一般都有土炕。
贵州回族家庭门前爱筑院,俗称“院窝”。
回族居住分散在全国各地,受当地民族居住条件的影响很大,不像藏族集中聚居寸:青藏高原—带自成系统,白成流派。
居住在拉萨的回族,住房即随了藏族同胞,多住平房,院墙用牛角层叠砌成,院中摆放各种盆花,甚至衣着服饰,语言都学习了藏族的习惯。
农村回族居室禁止人畜混杂,大都做到鸡羊有圈,草成垛。
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
中国的回族居住得大分散小集中。
东到泉州,西到拉萨,北到银川、临夏,南到海南三亚,各地回族生活习惯上的禁食猪肉,讲究卫生,特别是讲究水净是信仰同一宗教的影响,这是大同。
分散各地的回族生活习惯,礼仪民俗方面各有小异。
衣着饮食、行业、喜好,都各有不同。
例如,回族过节吃炸油香,云南的油香个头小,北京的油香个头大,北京吃油香要撕个口子,表示有人来可以分享,山东人吃油香要把油香撕成两半,然后反卷而食之,不油手。
宁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宁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宁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这篇调研报告中,我们将着重介绍宁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传承情况。
宁夏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多元融合。
宁夏作为一个地处边疆的地区,一直是多种民族和文化的交汇之地。
宁夏传统文化中融合了回族、汉族、蒙古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宁夏文化。
在宁夏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可以看到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其次,宁夏传统文化注重民众参与和群众性。
在宁夏的传统活动中,特别是一些传统节日庆典,民众的参与度非常高。
比如,在宁夏人们喜欢举办灯会、舞龙舞狮、庙会等活动,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其中。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宁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民众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宁夏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
在宁夏的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得到了重视。
宁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庆丰收的节日中,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感谢自然的恩赐。
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感恩的传统观念,有助于宁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宁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影响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不高,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也导致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宁夏传统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对宁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制作宣传材料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宁夏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其次,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
学校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增加宁夏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
最后,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政府和相关单位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宁夏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鼓励开展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
总之,宁夏传统文化是宁夏历史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一务界I文化与教育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的回族乡风研究勉嘉钺摘要:乡风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乡土社会的重要因素。
以往我们关注的是乡风在历史研究中变迁速度快慢不等的程度,尤其是在这一程度中的传承性及变异性两个特征方面。
而在宁夏的生态扶贫移民中,乡风的存在、变迁、发展不仅受时间维度中诸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自然环境、城市化等现代化因子作用下不断进行调适。
本文以宁夏银川市郊的兴泾镇、良田镇为例探讨乡风在传承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影响其乡风传承、变迁的原因及移民社区乡风的功能。
关键词:乡风;生态移民;传承;变迁民俗学视域的乡风概念则认为它是一种由特定社区内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文化习性等积淀并复合而成的精神风貌,具体表现在乡村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信仰观念、规则制度、社会风气、生活习俗、乡土观念等。
乡风形塑着乡民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社会组织及结构形态,其横可影响特定地域内人们共同体的整体生活,纵可贯穿乡民们生老病死的完整生命历程。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乡风文明本质上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深化加强、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往我们关注的是乡风在历时研究中变迁速度快慢不等的程度,尤其是在这一程度中的传承性及变异性两个特征方面。
而在宁夏的生态扶贫移民中,乡风的存在、变迁、发展不仅受时间维度中诸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自然环境、城市化等现代化因子作用下不断进行调适。
自1982年国家计委、经委提出“三西”贫困地区的建设方针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相继将生活在西吉、海原、泾源、彭阳部分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困难地区的群众有计划的迁移到银川市辖区内,陆续建立了芦草洼、镇北堡、月牙湖、闽宁镇、良田镇、狼皮子梁等移民乡镇。
其中,芦草洼(兴泾镇)和良田镇地处自治区首府银川市郊,是生态移民序列中距城市最近的移民点,也是回族民众占全镇人口比重最大的移民点。
相较其他移民点,兴泾镇和良田镇在各方面受城市化影响更强,乡风变迁程度更明显,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更迫切。
作为依附在城市边缘的移民社区,兴泾镇和良田镇既受挑战传统所需的外力作用,又受到迁出地固有乡风的内生阻隔,内外博弈衍生出的问题为生态扶贫移民乡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生态移民乡风的传承兴泾镇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以南约8公里,是宁夏最早实施“以山济川,山川共济”战略的移民乡镇。
:1983年,在国务院“三西”农业建设项目决策下,宁夏政府贯彻、实行扶贫开发及生态移民政策,将泾源县1万多贫困人口迁至银川市芦草洼。
最初,该移民点共设有3个乡、36个村,居民绝大多数是回族,迁居于此的移民虽生活在银川近郊,但行政管理权隶属于泾源县,统一由“芦草洼吊庄指挥部”管理。
2001年,该地管理权由银川市郊区接管,2002年11月划归银川市西夏区管辖。
兴泾镇现辖6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443户21729人,其中,回族占总人口数的98.8%。
兴泾镇回族主要源自移民迁出地泾源县,该县回族多属同治元年(1862年)陕西大荔、凤翔、渭南等地受抚安置在化平川地区的后裔。
同治十年(1871年)在对陕西回族安置妥善后,清政府于化平置厅,此时回汉之间的乡风民俗互动日渐频繁。
世居于此的居民“古风尚俭,性情樸拙,重农轻商。
”婚姻上则“男不论聘财,女不论妆奁,惟视门户相当。
”社会关系上“水火盗贼,邻保相卫,不以恶凌善,不以富吞贫,凡事皆忍让。
”落户于此不久的回族乡民,因历史局限性和生存环境的压力,被认为是“颇好盛谋,生亦甚勤,急农重商,不务工艺。
”经过百年的族际交流实践,当地回汉居民在部分有区域共性的乡风民俗上趋近。
比如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集市贸易的繁荣,祛恶扬善精神的发扬,崇尚节俭意识的延续,邻里关系间的和睦,解决矛盾时的互相理解等。
回族在全国分布十分广泛,因此各地回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
清末落居泾源的陕西回族亦将秦陇地区的众多地方特色乡风民俗传递至异乡,如刺绣、剪纸、踏脚等。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踏脚,其源于丝绸之路阿拉伯商人的传播,在陕西回族间广为流传,后在泾源由首批迁居至此的渭南回民发扬,成为回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
作为承载族群心理特征、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开展,己成为泾源回族的关中、渭南回族亦将刺绣、剪纸、踏脚等带来新居继续传承,它们充分表现出当地民众自强不息、豪爽矫健、缜密思考、勤思善行的性格,并潜移默化的、连续不断的影响着当地的乡风。
传统农耕文明社会中,乡村的亲属关系相对简单,宗族在乡土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世婚姻,三世往来”的形制编织了一张紧密的乡土亲属网络。
因此,当村域范围内发生突发事件时,人们能做到“疾作者单位:勉嘉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病死丧,亲戚相助”。
在乡风的族际互动过程中,成为泾源域内多数派的回族,亦将互助纳入至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网络。
当然,这一方面来自世居此地民众的影响,即儒家仁爱的教化,一方面也来自其信仰中经典的训诫,如《古兰经》所述:“你们应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
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
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
”在泾源乡土社会中,重构的回族乡风不断发育,直到生态移民扶贫战略实施后,随着移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收入的不断跃升,亲邻互助,协贫济困的优良乡风得以被更多泾源县外、兴泾镇外的局外人了解。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兴泾镇能更广泛的接受城市化带来的外围增益,这尤其体现在对移民镇区的建设理念、管理理念、发展理念上。
兴泾镇于2004年启动了特色小城镇建设工程,其中穆斯林孤儿院的建设更作为重点工程被全镇上下所重视,这与兴泾镇民众长久以来的互助乡风不无关系。
2007年6月兴泾镇的银川市民族综合福利院(原名银川市穆斯林孤儿院)落成并投入使用。
该院 十年来共抚育了来自全自治区各市县的153名各民族孤儿,这些受助儿童在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及邻里百姓的关心关怀下有的成家立业,有的金榜题名,有的参军入伍,成为参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通常来说,乡风文明被界定成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亦不同于传统农村文化的新型乡村文化,它是农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包括了广大乡民自身思想、伦理道德素养、科学文化内涵等不断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农村社会风气的一种状态。
兴泾 镇传统乡风的传承,有效利用了迁出地与迁入地时空转换过程中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为传统乡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将传统乡风中积极向善,互帮互助付诸实践,这不仅造福了本地居民,更推之及人,做到了普惠大众。
自兴泾镇居民从迁出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一生产生活方式中走出后,伴随他们的是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形态和对城市化进程的向往。
一般而言,在此背景下,乡风会因前者的关系逐渐呈现出一种世俗化与功利化的演变趋势。
乡风可谓是一种先于农民的被建构的实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它源自人们对传统的习惯或经验的把握。
对于兴泾镇而言,作为当地主要居民的回族,在迁出地便整合了世居族群的传统乡风,而当他们搬迁到距城市更近,生产生活无忧的移民新村后,在传统与现代的作用下,他们经历过种种不适。
笔者在与当地居民访谈时曾听数位老者讲到,初迁于此时有人因环境不适应、生活没保障而无奈地“逃回”山区老家,也听到距移民镇不远的银川市西夏区居民抱怨九十年代初,因教育、管理等缺位造成的移民镇周边治安问题频发的事例。
得益于党中央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展开与不断深入和当地居民传统乡风的正向传承,以及生态扶贫移民政策的正确引导,兴泾镇才能将乡土社会的敦亲睦邻、融洽祥和的淳朴乡风与现代慈善、教育等新制度有机融士I ALLCIRCLES文化与数冃丨2019年第02期合,使优秀的传统鲜活起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当地民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二、生态移民乡风的变迁乡风并非一种静态的社会实在,而是在快慢不同的两条轨道上运行,因此它反映在具体问题上就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迁。
其发展变迁过程中的传承性和变异性被人们认为是乡风的两个不同特征。
前文我们注意到,兴泾镇的乡风因为传承性的作用,使其能够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以及特定群体中延续存在,从而能展现岀乡风的传统性和历史性。
而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乡风在生态移民村落中的变异性,即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而具有现代性和现实性。
当然,变异存在着正向与逆向两种截然不同形态,这是生态移民村落甚至其他类型村落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不可避免的挑战。
因此,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泛发动乡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培育文明乡风就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位于兴泾镇东南的良田镇,是银川市金凤区唯一的移民乡镇。
与兴泾镇的成立背景相同,198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方针,成立了泾源县芦草洼移民经济开发区,当时良田镇同样受该开发区,即泾源县的领导。
2001年,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移民吊庄地区实行属地管理的要求,良田镇被划入银川市金凤区管理。
该镇位于金凤区南部,全镇下辖7个行政村和1个林场居委会,共46个村民小组。
全镇共居住有回汉群众5537户22294人,其中回族人口20009人,占总人口的90%。
良田镇的回族来源与兴泾镇无异,亦保留了众多迁出地的正向乡风。
相比兴泾镇,良田镇在适应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变化更剧烈,显现了众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乡风变化事例。
在良田镇园林村、泾龙村、观平村、园子村以及铁东北大寺等访谈时,当地居民对移民搬迁后的婚丧嫁娶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乡风变化有着十分敏锐的感触。
在一次访谈中,当地居民告诉笔者,“泾源老家(迁出地)人认为,良田镇的婆姨(妇女)很有钱,赶集时一掏一张'红板’(一百元人民币),这里的彩礼也很高,老家7万,良田17万。
”当年良田镇人均收入9000元左右,较迁出地及搬迁初期虽翻番增长,但居民在婚姻支出方面压力仍然很大。
除此之外,搬迁至此后的第二代移民也对婚礼仪式有所改良,除保留传统的诵念“尼卡哈”仪式外,越来越多赴外学习、工作的年轻人将新的仪式形式带到移民镇来,在良田镇政府附近的几家餐厅,以及邻近镇区的银川市金凤区的几家餐厅都有来自移民镇的新人举行略显西式的婚礼。
相较在迁入地,良田镇移民对婚礼等的规模的推崇、攀比之风日渐明显,这与小镇街边及各村委会的公告宣传栏上张贴的移风易俗等宣传语形成鲜明对比。
回族对葬礼的要求讲究速葬、薄葬、入土为安。
移民初迁至良田镇时,因强烈的乡土观念,存在着个别老年人回迁出地等葬、亡故之人迁葬回迁出地的现象发生。
这一方面加大了当地民众的生活负担,另一方面也◎希弄I文化与教育与“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生态移民安置政策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