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宁夏南部干旱地区生态移民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宁夏南部干旱地区生态移民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封存 , 止在 治理 的地 区从 事任 何 活动 。 禁 四是加 强相 关法律
立 法 、 境 监 管 、 测 力度 , 环 监 以专 业 的知 识 来对 该 地 区 的 生 态环 境进 行保护 。
22 生 态 移 民 后 对 新 农 村 的 环 境 保 护 .
态环 境 改善 来说 是一 个 巨大 的贡献 。
生态 移 民 是 深入 实 施 西 部 大 开发 战 略 的 重 要 实践 , 是 落 实 生态 环 境 保 护 与建 设 的 重要 措 施 , 是惠 及 特 殊 困难 群
破坏 . 些 植物 一般 形成 比较 缓慢 . 这 在进 行 挖掘 之后 恢 复 的 时 间 也很 缓慢 。 些 问题 导致 原本 就 脆 弱 的生 态 环 境在 经 这 过 人 为地 破坏 之 后 变得 更加 恶 劣 。 土 流 失严 重 , 风 、 水 大 沙
体 民生 、 实现 贫 困 群 众脱 贫致 富 的 重要 途 径 。 2 自 O世 纪 8 0
年代以来, 国家 和 自治区 通 过 多 种方 式 大 力帮 扶 贫 困地 区
群 众 改善 生产 生 活条 件 , 后组 织 了 吊庄移 民 、 贫扬 黄 灌 先 扶 溉 工 程 移 民及 易 地搬 迁 移 民 , 计搬 迁 移 民 近 8 累 4万 人 , 移 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 入稳定增长 , 收 取得 了 显 著 成 效 。 善和 恢 复生 态环 境 是生 态移 民 的主 要 目的之 一 , 改 宁 夏 生 态移 民 区 在做 好 移 民 搬迁 工作 的 同 时 , 合 退 耕 还 结
减 少 人黄泥 沙量 40 0万 t占现全 年排 入量 的 4 % , 0 , 0 为有效
贫致 富 与生 态建 设 的“ 赢 ” 男一 方面 , 出区 人为 破坏 生 双 。 迁 态环 境 的行 为 明显减 少 , 大大 减轻 了 生态 环境 压 力 , 使原 有 的林 地 、 地 得 到很 好 地 保护 , 高 了水 源 涵 养 能 力 , 制 草 提 遏 了水 土流 失 。 护 了生 态物 种 的多 样性 【 。 保 宁夏 南部 干旱 地 区与黄 土高原相连 , 南温带半干 旱区 , 年干旱 少雨 , 属 常 17 9 2年被 联合 国粮 食 开发署 确定 为 不适 宜人 类生存 的地 区 之一 。 济主要 依 靠农业和 畜牧 业 , 中对 山地 的开垦 严 重 , 经 其

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管, 加 上专 业管 护 队 伍 缺 乏 , 时 常 发 生偷 牧 毁林 现 象 , 造成 部 分 区域 和 地 段林 木 “ 三低” 问题 ( 成 活 率低 、 保 存 率低 、 综
合效 益 低 ) 严 重… 。 2 - 3 监管 不 力 . 复 耕 现 象 仍 然 存 在
横, 相对 高 差较 大 , 地 形破 碎 , 属 于 我国 生态 脆 弱区l 】 I 。
态恢 复及 管理 的 对策 。 关 键 词 生 态 移 民 迁 出 区 ; 生态恢 复 ; 问题 ; 对策; 宁夏 固原 ; 原州区 中 图分 类号 X1 7 1 . 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2 0 1 3 ) 2 0 ' — 0 1 8 9 — 0 2
4 2 2 2人 : 2 0 0 8 -2 0 1 0年 实 施 的 县 内 生 态 移 民 工 程 计 划 搬
迁 1 7 2 0户 8 2 4 6人 。
随 着经 济 的 发展 , 一些个人 、 企业 、 单 位 打 着 招 商 引 资
的 幌子 到处 搞 开发 , 未经 林业 主管 部 门审 批 同意 , 随意 毁林
卫 生伐 , 对 部 分林 分 进 行修 剪_ 】 I 。 通 过对 中幼 龄林 采取 科 学
合 理 的抚 育 措 施 , 达 到 促 进林 木 生 长 、 优化 林 分 结构 、 提 高 森林 质量 的 目的 , 同时应将 生态移 民区 纳入天 然林 保护 工程
原州 区 对移 民 迁 出 区实 施禁 牧 、 封育 、 人 工造 林 等 治理
固原 市 原 州 区 位 于 黄 土 高原 西 部 的黄 河 中 上游 地 区 , 海拔 1 4 7 0 ~ 2 9 0 0 m, 国土 总面 积 为 3 5 0 6 k m2 o 现 有林 地 面积 1 3 0 1 0 0 . 7 h m 2 , 属水 土 流 失 沟 壑 区 , 全境梁峁起伏 , 沟 壑 纵

宁夏县内移民与县外移民成效思考

宁夏县内移民与县外移民成效思考

宁夏县内移民与县外移民成效思考作者对宁夏县内移民和县外移民工程的实效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县外移民效果优于县内移民,劳务移民优于生态移民。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加大对移民政策的宣传与教育;提高移民就业培训实效;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移民适应能力。

标签:宁夏;移民成效;县内移民;县外移民;成效比较一、宁夏“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的移民现状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攻坚战略,规划用5年时间完成35万人的生态移民工程。

2011年2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计划建设劳务移民安置区40个,建设周转房20119套,安置劳务移民20119户86510人。

[1]2011年底,自治区扶贫办下发了《关于劳务移民认定的通知》,认定结果显示,全区现有劳务移民户19922户78462人,比计划减少197户8048人。

从安置现状来看,截止到2013年第一季度,共建设移民安置周转房7111套,完成总计划的35.3%。

2015是宁夏初步完成移民规划、移民成效显著的一年,实践证明,移民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民生大改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宁夏县内移民与县外移民的比较宁夏“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呈现多样化,既有以有土安置为主的生态移民,又有以就业安置为主的劳务移民,既有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都在同一市县的县内移民,又有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不在同一市县的县外移民。

我们实地走访了宁夏各主要城市移民点,通过对重点走访的6个移民点中的140户移民进行调研,从搬迁以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变化来评价移民成效。

下表是本次调研部分数据:[2]本表列示的6个移民调研地中,圆德村(固原市)是劳务移民与生态移民兼具的移民安置点,且都属于县内移民。

其他的四个移民点均属于县外移民,其中,同富村(青铜峡市)、原隆村(银川市)是生态移民安置点,沐恩新居(石嘴山市)和金织镇(吴忠市)是劳务移民安置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13]109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13]109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意见的通知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13〕10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关于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的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3年10月31日关于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的意见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加快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条件,是促进宁夏中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为切实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确保实现移民一片、生态恢复一片的目标,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机遇,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生态效益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封造管相结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全面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切实改善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质量,努力把生态移民迁出区建成国家级生态修复示范区,为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和美丽宁夏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强化管护、建管并重;坚持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坚持以迁出县(区)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部门配合;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

生态移民村人居环境问题整治对策——以宁夏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为例

生态移民村人居环境问题整治对策——以宁夏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为例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106XIANGCUN KEJI 2021年10月(上)生态移民村人居环境问题整治对策——以宁夏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为例杨彦宝1毛凤玲2郭亚鹏1杨彦忠3(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宁夏银川750021;3.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气象局,宁夏同心751300)[摘要]整治好乡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之一。

以宁夏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其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调研发现,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依靠乡村振兴和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的安排部署,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即政策倾向大,省级领导包抓,多方筹集资金,成立工作专班,划区包片,压实主体责任,制订实施方案,广泛动员群众,全面推进“五化”工程,大力实施“七改三清”行动,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得以完善,绿化面积不断扩增。

但其人居环境整治仍有不足之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覆盖面不广,工程质量不高,环境整体比较单调,资金缺口较大,部分群众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后期管理滞后。

渔光湖生态移民村在人居环境方面如何达到生态宜居的效果是探析之目标,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加油助力,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关键词]生态移民;人居环境;整治[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28-106-31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均衡现象:城市建设越来越好,环境更加优美,而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出现土地荒芜、道路破损、环境恶化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1]。

2021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其中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2]。

打造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热切需求,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如期实现,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回村创业,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3]。

关于宁夏生态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

关于宁夏生态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

宁 夏 实 施 生 态 移 民 工程 的 对 象 . 数 民 族 人 口将 占 5 %以 上 , 仅 少 0 不
体 现 了党 和 政 府 对 少 数 民 族 的 关 怀 和 社 会 主 义 大 家 庭 的 温 暖 , 必 将 促 也 进安置群众 与当地农民相互往来 和交流 , 共同发展生产 、 在 勤劳 致 富 中 , 不 断 融 洽 和 增 进 现 各 这 实 民族共同繁荣 , 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维
指 导 意 义。 关 键词 :生 态 移 民 ;脱 贫致 富 ;开 发 模 式
中罔分类号 : 9 2 C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0 9 8 3 (0 0)4 0 1 - 2 10 — 6 1 2 1 0 — 0 0 0
周 边 地 区的 生 态 环 境 。
( ) 态移 民是 增 进 民族 团结 . 进 民族 经 济 文 化 发 展 的 重要 手段 五 生 促

宁夏
银川
700 5 0 1)
要 :本 文 着 重从 宁夏 实施 “ 吊庄 移 民 ” “ 程 移 民 ” 得 的 经 验 和 存 在 的 问题 着 手 , 合 目前 宁夏 正在 实 施 的 生 态移 民工 程 . 如 何 进 一 步加 、工 取 结 对
强 生 态移 民 工作 从 工 作 方 向 、 作 中把 握 的 原 则 、 决 的 s . 突 出 问 题 、 作 的 措 施 和 建 议 等 方 面提 出 了一 些 见 解 , 求得 在 实 践 工 作 中起 到 一 定 的 工 解 Li  ̄ 工 以
的 地 区 , 过 对 迁 入地 环 境 改 造 、 展 产 业 , 步 使 搬 迁 移 民 脱 贫 致 富 。 通 发 逐
宁夏南部山区水 、 矿产 、 林 等 自然 资源 十分 贫 乏 , 民 除拥 有贫 脊 的 土 森 农 地资源外. 几乎 无别 的 资 源 。 宁 夏计 划 用 1 时 间 , 置 移 民 1 0年 安 O万 人 ,

西部生态极度恶劣地区生态移民问题思考--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为例

西部生态极度恶劣地区生态移民问题思考--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为例

线路 , 保 留村庄 道路 , 原村 庄 占地全 部按 退耕 还林 草 工程 的整 地要 求 , 退 耕造 林 , 真 正达 到 了人退林 进 , 恢 复 生态 , 造福 子孙 ( 一) 生 态 移 民工程 的 特点 生态 移 民与原有 的 “ 吊庄 ”移 民有 一些 不 同之 处 , 主要 表 的 目的 。 自愿 搬迁 , 减轻人 口压力 。水 源涵养 林 区边缘和 风沙 治理 现在 四个方 面 :
关键 词 : 全 面建 成 小康 社 会 ; 生态移 民; 海原


宁 南 山 区生 态 移 民现 状
地 多 、劳 动密 集型产业 较多 的矛盾 , 也 为贫 困群众拓 宽 了脱 贫
宁 夏 南 部 山 区 包 括 固 原 市 的 西 吉 、 隆德 、泾 源 、彭 阳 致富的路 子。 国营农 场计划安置 移 民2 0 0 0 0 人。 县 、原 州 区和 中卫市 的海原 县及吴 忠市 的盐 池 、同心县共 8 个 新 建小 型灌 区 , 集 中安置 。宁夏 引 、扬 黄灌 区周边 还有 部 土地 平 整 , 扬程 低 , 灌溉 水 源 基本 有 保 国定 贫 困县 , 涉及1 6 2 个 乡( 镇) 、1 6 3 7 个行 政村 , 总面 积3 . 0 4 万 分可 开 发利 用 的荒 地 , 证, 具备资省 、效益好 的特点 。 平方公 里 , 占自治 区总 面积 的5 8 . 8 %。 宁南 山区贫 困 人 口又大 多生 活 在六 盘 山 阴湿地 区 、水 土 2. 按 移 民搬迁 形式 划分 。整 村搬 迁 , 再 造 秀美 山川 。宁 夏易 地扶 贫移 民 的主要 来源 是水 源涵 养林 区, 当地 交通 闭塞 , 流失严 重 的黄土沟壑 区和 中部干 旱风沙 区。生存条 件严酷 , 资 源 匮乏 , 交 通 闭塞 , 生 产力 水 平低 下 , 人 口远远 超 出了资 源 的 生产 水平 低 , 人V 1 超 过 了土地 承载 能力 。采取 整村 ( 自然村 ) 搬 将这 部分群众 搬迁 到条件 较好 的扬 黄灌 区建设 新家 承 载能力 , 农 民收入 的一半 以上来源于 第一 产业 。长期 的人 E l 迁的 形式 , 压力 和经济 贫 困, 形成 了 以落 后的生产 方式对 资源 的掠夺 式开 园, 为群众 脱贫 致富创造 了有利 条件 。同时 , 对 迁出 区 , 除 留一 发, 过 垦 、过 牧、过樵 导致生态 进一步 恶化 , 自然 灾害频 繁 , 农 两 问较好 的房屋 做 护林 点 以外 , 对 住宅 区拆 除 平整 , 拆 除 电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生态移民新村发展的若干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生态移民新村发展的若干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生态移民新村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公布日期】2010.09.04•【字号】宁党发[2010]46号•【施行日期】2010.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生态移民新村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9月4日宁党发[2010]46号)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解决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实施县内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对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开发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和创新,对于推进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总体进展良好,但由于移民自身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低,生产生活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各地、各部门(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生态移民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任务,切实解决好生态移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引领移民尽快实现安居乐业和脱贫致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生态移民继续享受在原籍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

调整直补政策,将种粮、良种、农资、农机等直接补贴覆盖生态移民新村,按扬黄灌区现行补贴标准执行。

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模式,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放宽贷款期限,扩大贷款面,发行“惠农卡”。

村级扶贫互助资金优先覆盖生态移民新村,对于入股困难户可实行赠股。

500户以下的新村投放50万元,500户以上的新村投放100万元,1000户以上的新村投放200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

在生态移民安置过渡期,优先把移民特困户纳入当地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移民做到应保尽保。

宁夏彭阳移民搬迁背后的辛酸泪

宁夏彭阳移民搬迁背后的辛酸泪

宁夏彭阳移民搬迁背后的辛酸泪作为一名搬迁户的当事人和受害者我想在这里将宁夏彭阳县部分移民搬迁农民遇到的困难和无奈真实的写出来:首先我先说明政府部门提出来的响亮口号是:让移民富起来,让村庄美起来,让生态好起来。

就此,政策配套上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一是给移民配套耕地、大棚等生产设施,强化对移民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移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给移民建房(54平方米/户)的同时,配套建设自来水、沼气、学校、卫生室、农家店、科技服务站、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移民生活条件。

三是对移民迁出地实施生态恢复工程,使贫困人口从中南部地区转移出来,从而让迁出地的生态得到彻底的“休养生息”。

由此,一直在山村生活了几辈子的农民听到政府的对农民这样的“关心”,同时也充满了对城市生活的憧憬,贱卖了家里几乎能卖掉的一切东西,将昔日相依为命耕种来养家糊口的土地也从此不再耕耘、播种。

“听说要搬迁了,我们把家里的牛、羊都卖了,外出打工的人也都回来了。

现在,这个事一拖再拖令我们损失不小呀。

”这就是出自农民的心声。

在彭阳县小岔乡柳湾村,有不少村民就对搬迁“只见雷声,不见下雨”颇有微词。

然而,就在这漫长的等待中终于等到了和政府签订的合同,交了“生态移民自筹款”(这一万多元钱对部分农民来说也是长期的积蓄外加东拼西凑借来的),抽取了房号。

按理说这是一件让期待已久的村民多么欣喜的事情,可是就在一些大户(人口均在7-10人,甚至以上)即将准备准备搬迁时,遇到了麻烦,对正充满希望的人们泼了一头凉水。

事情是这样的,原来政府给每户给的房子是54平米,一些大户(一家7口人以上的)根本就住不下(正如有些村民们说:“我们家是4代同堂,54平方米的住房肯定打转转都打不开。

”),当时很据政府多方调解,可以给这些家庭给两套房子。

就在准备搬迁时,县政府突然不按照原来给的两套住房搬迁了,变成只给一套,要将原来给的钱退还给农民。

连政府都这样出尔反尔,对于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又能怎么样呢?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对这样的既不能搬迁,又留下来生活不了(家里的东西几乎全卖完了)的农民政府怎么肯出来为他们的进退两难来买单呢?我写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要一些有心人士看看曾经一直称作人民“衣食父母”的政府怎么对待可怜的农民,这样还能和一直的响亮口号“造福人民,让农民早点脱贫致富奔小康”联系的起来么???。

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

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

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平罗县五堆子项目区,集中安置移民6000人,开发土地8716亩,在水资源十分紧缺的条件下,我们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内部挖潜扩大供水范围。

在项目实施阶段,节水灌溉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标签生态移民;水土资源;高效节水灌溉;限制推广因素1.项目综述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土地整治项目专项规划的建设任务中,平罗五堆子项目区将安置移民6000人。

平罗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本着“生态移民以有水有土安置为主”的原则,开发土地集中安置,结合黄河金岸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引黄灌区节水改造等重大项目,挖潜利用川区土地资源,在五堆子新开发耕地8716亩,为移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

新开发的耕地位于平罗县城东部,黄河东岸的红崖子乡,项目区西与五堆子村灌区相连,东北临鄂尔多斯台地,南至移民公路。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7′6″~106°44′56″,北纬38°41′~38°52′6″,整个项目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风大沙多,风害较为普遍,干旱缺水,多为移动半移动沙丘。

目前我区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农业用水浪费极为严重的大水漫灌方式使农业成了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

改变人们千百年来传统的灌溉习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用较少的水获得较高的产出效益,是缓解我区水资源紧缺的途径之一,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解决生态移民安置区农业用水的基本途径:一是调整灌区作物种植结构,逐步建立与灌区水资源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二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通过大畦改小畦和平田整地,提高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三是加强用水管理,节约用水;四是利用现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改造资金对扬黄老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那么,五堆子项目区搬迁安置生态移民6000人,建设内容涉及移民住房、农田水利、劳务产业、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等六个方面。

宁夏生态移民区生态恢复之我见

宁夏生态移民区生态恢复之我见
方人 。
宁夏用 5 年 时间, 投资 3 0多亿元 , 将3 5万生存条件极差地 区的贫 困群众搬 迁到近水 、 近路 、 靠 城的区域 。 十二五期间 , 海原 县对全县 1 6个乡 ( 镇) 、 1 个 管委会 、 1 个 自然保护 区的 7 9个行 政村 2 0 1 个 自然村 , 1 . 2 8 万户 5 5 6 万人 , 实施 生态移 民搬迁 。移 民后将有 4 6 6 6 6 h m 的土地 空间可进 行生态恢复 。 易地 搬 迁后 , 在 实 现水 、 电、 路 三通 的 同时 , 配套 建 设 的 教育 、 医疗 设施 基 本 齐 全 , 就 医、 就 学 便利 , 基 本 生 产生 活 条 件得 到根 本改 变 , 可 为移 民群 众奠 定脱 贫致 富 的基础 。
民实施 较 早 、 规模 较大 的省 区 。自 2 0世 纪 8 O年代 , 国家和 自
前 ,全县仍 有 近 1 5 . 7万贫 困人 口生存 在重 点 生态 脆弱 区 、 生
态核心 区、 地质灾害区 、 地震 断 裂带 和偏 远 山 区 , 且 干 旱 缺
水, 居住 分 散 , 生 产生 活条 件 十分 恶劣 , 一 方水 土 养活不 了一
2 实施生 态移 民的意 义
2 . 1 生态移 民辟 免地 质 灾害威胁 这一 情况 最为严 重 的是海 原县 , 1 9 2 0年 大地 震 形成 了许
多地 质 断层 、 滑坡 带 , 易发 生崩 塌 、 滑坡 、 泥 石 流等 地质 灾 害 ,
是 全 区地 震和 地质 灾害 易发 区 。现 已查 明地 质灾 害点 3 9处 。
治 区通 过 多 种方 式 大 力 帮扶 贫 困 地 区群 众改 善 生 产 生 活条
件, 先后 组 织 了 吊庄 移 民 、 扶 贫 扬 黄灌 溉 工 程 移 民及 易 地搬

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

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

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一个多山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的贫困地区之一。

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宁夏自治区政府制定了生态移民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首先,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将重点关注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地区,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将当地的农民移民至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原生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还可以让农民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生活改善的结合。

政府将在移民地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生态旅游景区,为移民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移民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另外,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还将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保障。

政府将加大对移民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力度,确保他们在新的生活地区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和服务。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移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为移民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总的来说,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性的政策,旨在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这一方案的实施将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宁夏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写吉县实施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写吉县实施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凋 查 摸 底 不清 ,使 计 划 搬 迁 的户数 、人 数 和实 际搬 迁 的 户数 、人 数不 相 符 。存 在 实 际搬 迁 人 数达 到计 划 搬迁 人 数 ,但 户 数却 达不 到计 划 搬 迁户 数 ;或实 际搬 迁 户数 达 到 计划 搬 迁 户数 ,但 实 际人 数 却 达不 到计 划搬 迁人 数 ,对移 民数据 统计 造成 一定 困难 。 5 )工 程 建 设 阻 力 大 ,影 响移 民搬 迁 进度 。部 分 移 民安 置 区
震 湖 乡党岔 等 l个 县 内生 态移 民安 置 区 ,搬 迁 安置 移 民4 2 22 0 5户 3 8 人 。通 过实 施 以上 生态 移 民T 程 ,极 大 的 改善 了移 民 生产 生 活 条
件 ,加快 了移 民脱贫 致 富 步伐 ,也使 迁 出 区生 态 环 境得 到 了明显
改善。 宁夏 扶 贫扬 黄 灌 溉T 程 。该 项 目 自19 年 启 动 实施 以来 , 自 98 治 区计 划下 达 西 吉县 向红 寺堡灌 区搬迁 安 置移 民2 0 5 ,实 际搬 08人
出 了几 点 建迁 ;安置方式 中图分类号 s ' 7 l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历 年移 民 工 作 回 顾 自19 年 以来 ,西 吉 县 累计 向红 寺 堡 、南 梁农 场 等地 搬 迁 安 98
置 移 民 5 2 户3 1 人 ;2 0 — 0 0 又 先后 建 成 了 田坪 乡燕 李 、 9 8 .万 0 8 2 1年
实 、准确 的资 料 。
县 建成 了5 生态 移 民安 置 区, 南 梁 农 场安 置 了部 分 移 民 ,实 个 并在 际 安置 移 民22 户 188 。按 照 自治 区下 达计 划搬 迁 人数 和 实 际 12 0 8人 定 居人 数计 算 ,移 民定 居率 达7 . 74 %;按 照 自治 区下 达 计划 搬 迁户 数 和实 际定 居户 数计 算 ,移 民定居 率达 6. 4 %。 3 中部干 旱带 县 内生 态移 民 I程 。20 — 00 ,西 吉县 先 后开 [ 0 8 2 1年 工 建设 了 田坪 乡燕 李 、震 湖 乡党 岔 等 1个 县 内生 态 移 民安 置 区 ; 0 共搬 迁安 置移 民4 2 38 , 占计 划下 达任 务的 10 5 户22 人 0 %。 2 存在的主要 问题

宁夏生态移民情况调研报告

宁夏生态移民情况调研报告

青铜 峡市依托黄河金 岸建 设 、酿酒葡 萄种植和工 区工程建设 和配套设施满意度 较高 ,通过移 民后 一段
业 园区发展 , 大力发展 酿酒 葡萄产业 , 在 同兴村 及甘城 时期 的生活 , 切 身感 受到 了搬迁带来 的好处和利 益 , 移
子建设 葡萄种植基地安 排当地移 民打工就业 ;在三个 民的 1 3 常生活便利 , 每天可 以吃到新 鲜 肉菜 , 适 龄儿童 移 民安置 区分 别建设 了奶 牛养殖 园区 ,同兴村 养殖 园 上学距离远 、 行路难 的问题 得到彻底 改善 , 医疗卫生 等 区奶牛 已委托上 陵集 团托管 经营 。 公共设施 完善。移 民搬迁后 , 信息来源广 、 渠道宽 , 外出
( 二) 产业发展各具特 色
通过调研 了解到 , 目前生态 移民土地集 中安 置 , 原
亩设 施农 民政 策提供可靠 的依据 ,自治 区统计局 近期组织人员 则上人均安排一 亩水浇地 ,支 持户均发展 l 有条件 的县 ( 市、 区) 支持户 均发展 1 亩设施农 田或 对 同心县 、 红寺堡 区 、 灵武 市 、 金凤 区 、 兴庆 区 、 贺兰 县 、 业, 青铜 峡市等 7个县 ( 市、 区) 的8 个移 民村 进行 了调研 , 1 座高效养殖 圈棚 。青壮年劳动力有外 出务工的 , 也有
( 区) 9 1 个 乡镇 6 8 4 个行政村 1 6 5 5 个 自然村 , 其 中县 内
同心县 实行 人均 1 — 2亩水浇地政策 ,在移 民户 院
安置 3 5 %, 县外 安置 6 5 %; 规划建设 安置 区 2 7 4个 , 其 中建有养殖 圈棚 , 鼓励农 民养殖育肥牛 。
中: 生态移 民安置区 2 3 4 个 。截提供户均两亩温棚 , 完成二代 日光温棚 5 7 0

宁夏生态移民安置管理机制探索

宁夏生态移民安置管理机制探索

宁夏生态移民安置管理机制探索摘要:文章通过调研宁夏生态移民,分析了移民点现状。

发现移民点安置中有缺乏资金,不科学规划等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在生态移民安置中的科学化管理、新型社区建设的可行性。

关键词:生态移民;科学规划;科学管理;新型社区中图分类号:f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261-02宁夏的中南部地区,包括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海源,同心,盐池,红寺堡等9个国家扶贫重点线,以及沙波头区和中宁县的部份山区,土地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人口的65%;人口256.3万人,占全区人口的41%,其中回族人口133万,占全区回族人口的59.1%。

这一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素有“苦瘠甲天下”之说。

该地区的贫困落后集中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贫困程度深。

是我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是宁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目前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2%,财政自给率仅为6.5%,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5%,仍有贫困人口100余万人。

二是生存条件极差。

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偏远,信息闭塞,干旱少雨,生态失衡,群众居住分散,公共服务成本高,农民生活付完中,还有35万人生活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三是发展难度极大。

该地区资源匮乏,农业效益低而不稳,群众外出务工不便,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一、宁夏生态移民点现状通过调研,把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同心、盐池、海原、沙坡头9个县(区)91个乡镇,宁夏政府按照“山内的问题山外解决,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面上的问题点线解决”的思路,采取开发土地集中安置、适度集中就近安置、因地制宜插花安置、劳务移民务工安置、特殊人群敬老院安置的方式,搬迁定居到打工近、上学近、就医近、吃水近的近水、沿路、靠城区域。

政府为每户配备1座种养设施、1个就业岗位、6分庭院经济,人均5分特色产业的“1165”生态移民安置模式;青铜峡市制定了人均1亩水浇地,户均1套房、1头奶牛、1个就业岗位、1次职业培训的“5个1”生态移民安置模式;红寺堡区依托弘德慈善工业园区建设,制定了户均1座养殖暖棚、2亩设施农业、企业流转经营3亩土地、1个就业岗位的“1231”生态移民安置模式;金凤区确立了户均1套房、1座设施温棚、1个就业岗位的“3个1”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惠农区确立了户均1套房、1亩地、1个就业岗位,稳定居住两年以后配送1头托管奶牛。

宁夏移民吊庄工程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宁夏移民吊庄工程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宁夏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宁夏南部山区包括固原市的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县、原州区和中卫市的海原县及吴忠市的盐池、同心县共8个国定贫困县,涉及162个乡(镇)、1637个行政村,总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8.8%。

2003年总人口238.4 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19.4万人,分别占自治区总人口和回族人口的42%和60%。

经过二十年的扶贫开发,1999年南部山区已整体基本解决了温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贫困标准统计,到2003年底,宁南山区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6.7万人,低收入人口71.3万人,合计98万人。

这些人口又大多生活在六盘山阴湿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沟壑区和中部干旱风沙区。

这里生存条件严酷,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远远超出了资源的承载能力,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第一产业,本身不具备优势的种植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长期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贫困,形成了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过垦、过牧、过樵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以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2001年,宁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区之一,为我们把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易地安置,使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创造了条件。

通过改善迁入地的生产条件,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还可以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因此,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我区又称做生态移民工程。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因地制宜的根据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认真落实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试点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试点工程的特点国家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试点工程在我区叫“生态移民工程”,这是自治区发改委结合宁夏实际起的名字,已经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接受。

宁夏生态移民研究

宁夏生态移民研究

宁夏生态移民研究宁夏生态移民研究近年来,随着人民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移民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宁夏作为我国贫困和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生态移民在宁夏的实践以及其对当地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备受瞩目和重视。

一、宁夏生态移民的背景和意义宁夏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干旱,土地资源贫瘠,生态环境脆弱。

这导致了宁夏长期面临着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

为了改善贫困和不适宜居住的环境,宁夏政府决定采取生态移民的方式,将贫困地区的居民迁移至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

生态移民对于宁夏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态移民可以解决贫困地区的生存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生态移民可以减轻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降低生态破坏程度,为生态环境恢复提供机会。

最后,生态移民还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二、宁夏生态移民的实践宁夏生态移民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政府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移民规划,确保了移民的顺利搬迁和居住条件的改善。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移民参与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

在贫困地区的居民移民至新居住地后,政府积极组织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生活环境。

同时,政府还进行了土地整合和农业生产布局,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生态移民地区的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了对移民后居民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保障。

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居民的融入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

三、宁夏生态移民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宁夏生态移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移民后居民在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模式上还存在困难。

他们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差距较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其次,生态移民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经济发展仍然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宁夏生态移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

宁夏生态移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
占 专 Z l  ̄ l U 题 A N 研 T ] 究 Y A N i
饭至少没 问题 。但是移 民后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需
要花钱 , 如果没有 收入来源或者 收入减少 , 生活就成 了
每 年看病要花 很多钱 , 他 们很担心今 后 的生活 。家庭
稳定 性 问题 。年轻移 民搬 迁 ̄ ] 1 J l I 区后 , 在城市 打工过 程中, 一些青年人人生观 、 价值观也发生 了改变 。儿媳 因为嫌弃家里贫穷 , 抛弃幼儿离家 出走 , 对孩子对移 民 家庭带来极 大的伤 害。移 民心理 和观念 问题 。刚搬迁
银 行的贷款条件 中首先要求借款人必须有营业执照和
实体店 , 同时要有人做担保 , 还要有一定的抵 押物。但
由于移 民短期 内流动性较大 , 偿还能力较弱 , 用于抵押
决好移 民群众 在生产 和生活 中遇到的实 际困难 问题 ,
为移 民提供后续支持 , 帮助他们度过移民初期的困难 。
( 二) 要 加 强 技 能培 训 , 确 保 移 民稳 定 就 业 。一 要
生态移 民相关政策措施 。生态移 民工程要实实在 在地
区农业 的生产投入 费用远高 于原 居住地 的旱作农业 ,
加 上投入 初期 产出率低 、 见效 慢等原因 , 移民群众无 力 发展生产 , 造成新 的贫 困。
( 三) 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 落实难。当前大多数
改善移 民的生 活条件 , 为他们 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 解
从事农业生产 , 不愿意受企 业管理约束 , 导致 相当一部
分企业不愿 意招用 生态移 民。 五、 政策建议及措施
( 一) 统筹规 划 , 抓 好各 项政策 落实。一是要 统筹 安排 , 做好发展规 划 。生态移 民工程不 是孤立 的社会

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宁夏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专题之十一: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宁夏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宁夏南部山区包括固原市的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县、原州区和中卫市的海原县及吴忠市的盐池、同心县共8个国定贫困县,涉及162个乡(镇)、1637个行政村,总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8.8%。

2003年总人口238.4 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19.4万人,分别占自治区总人口和回族人口的42%和60%。

经过二十年的扶贫开发,1999年南部山区已整体基本解决了温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贫困标准统计,到2003年底,宁南山区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6.7万人,低收入人口71.3万人,合计98万人。

这些人口又大多生活在六盘山阴湿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沟壑区和中部干旱风沙区。

这里生存条件严酷,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远远超出了资源的承载能力,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第一产业,本身不具备优势的种植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长期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贫困,形成了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过垦、过牧、过樵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以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2001年,宁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区之一,为我们把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易地安置,使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创造了条件。

通过改善迁入地的生产条件,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还可以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因此,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我区又称做生态移民工程。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因地制宜的根据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认真落实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试点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试点工程的特点国家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试点工程在我区叫“生态移民工程”,这是自治区发改委结合宁夏实际起的名字,已经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接受。

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

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

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然而,由于长期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宁夏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改善宁夏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宁夏自治区政府制定了生态移民实施方案。

首先,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将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帮助居民迁徙到生态环境更好的地区。

针对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地区,政府将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居民搬迁到生态环境更好的地区,同时提供相应的就业和生活保障。

这样既可以减轻恶劣地区的生态压力,也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将加大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生态修复力度。

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植树造林、草场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作,以恢复当地的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还将加强对生态移民搬迁地区的规划和建设。

政府将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合理规划搬迁地区的土地利用、建设布局等,确保搬迁地区的生态环境能够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搬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搬迁地区的生活水平。

最后,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将加强对生态移民搬迁过程中的社会稳定维护。

政府将加强对搬迁地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保障,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搬迁地区的文化宣传和教育培训,促进居民的文化融合和社会融合,增强居民的社会归属感和幸福感。

总之,宁夏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将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帮助居民迁徙到生态环境更好的地区,加大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生态修复力度,加强对生态移民搬迁地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强对生态移民搬迁过程中的社会稳定维护,全面提升宁夏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宁夏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居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专题之十一: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宁夏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宁夏南部山区包括固原市的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县、原州区和中卫市的海原县及吴忠市的盐池、同心县共8个国定贫困县,涉及162个乡(镇)、1637个行政村,总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8.8%。

2003年总人口238.4 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19.4万人,分别占自治区总人口和回族人口的42%和60%。

经过二十年的扶贫开发,1999年南部山区已整体基本解决了温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贫困标准统计,到2003年底,宁南山区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6.7万人,低收入人口71.3万人,合计98万人。

这些人口又大多生活在六盘山阴湿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沟壑区和中部干旱风沙区。

这里生存条件严酷,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远远超出了资源的承载能力,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第一产业,本身不具备优势的种植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长期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贫困,形成了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过垦、过牧、过樵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以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2001年,宁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区之一,为我们把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易地安置,使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创造了条件。

通过改善迁入地的生产条件,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还可以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因此,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我区又称做生态移民工程。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因地制宜的根据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认真落实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试点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试点工程的特点国家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试点工程在我区叫“生态移民工程”,这是自治区发改委结合宁夏实际起的名字,已经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接受。

生态移民与原有的“吊庄”移民有一些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⒈历史背景不同过去,我们的易地移民开发是在商品短缺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进行的。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移民搬迁的背景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在坚持以往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开阔思路,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移民搬迁的有效途径和办法,采取更加符合我区实际的有力措施,要坚持“政府引导,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自治区政府确定的生态移民的各项政策措施,有组织、有计划、积极稳妥地安置贫困人口。

同时,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改善迁入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移民安置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⒉迁出区域不同以往的移民迁出区域遍布山区各县、各乡、各村。

生态移民来源主要是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重点干旱风沙治理区和水库淹没区的贫困人口,2003年又扩大到地质灾害发生区。

⒊搬迁方式不同“吊庄”移民是政府“拔萝卜”、“群众自愿”的搬迁方式。

生态移民大部分实行整村搬迁(自然村),目的是彻底解决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的根本问题。

⒋管理体制不同“吊庄”移民实行的是“两头有家,来去自由”政策,移民到达迁入地后,仍由迁出县管理。

生态移民实行“属地管理”,移民搬迁后,注销原驻地户口,收回承包土地,使移民群众能够很快与当地社会融为一体。

二、生态移民的搬迁对象和规模自治区政府批转的《自治区实施国家易地扶贫移民开发试点项目的意见》中明确,生态移民来源主要是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重点干旱风沙治理区和水库淹没区的贫困人口。

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2003年又扩大到地质灾害发生区。

根据各县摸底调查,我区需要实施搬迁的总人口为302794人,其中: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167764人、重点干旱风沙治理区104490人、地质灾害发生区30540人。

三、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情况2001—2004年国家发改委安排宁夏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投资64370万元,其中移民专项资金4200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22370万元。

计划安置移民11.6万人。

截止到2004年底,我委累计批复的项目区可安置移民120569人,总投资60931万元,其中移民专项资金40028万元、群众自筹18853万元。

宁夏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安置区一览表移民搬迁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自治区发改委要求移民安置工作遵循“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稳定”的原则。

截止2004年底,累计安排资金51985万元,其中移民专项资金2984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95万元、群众自筹19085万元,下达移民安置计划113356人,占国家下达计划的97.7%。

完成移民搬迁69736人,占已下达计划的61.5%。

目前,红寺堡新庄集四支干渠(低口)灌区、盐池县盐环扩灌区、同心县马家塘灌区移民安置工程正在建设中,移民搬迁尚未完成;南梁农场二期、简泉农场移民安置区已经开工建设;中卫南山台、彭阳庙台移民安置区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近期可批复,争取2005年春季开工建设。

四、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形式自2001年以来,我区已在引黄、扬黄灌区建设移民吊庄基地16处。

依据不同的条件,创造了多种移民安置的形式:⒈按安置形式划分依托大型工程,集中安置。

利用国家支持的大中型水利建设工程安置易地扶贫移民,是宁夏易地移民的主要形式。

目前已在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开发的红寺堡灌区、同心县马家塘灌区安置易地扶贫移民63915人;在盐环定扬水工程开发的盐池县城西滩灌区、盐环扩灌区安置易地扶贫移民31500人;在彭阳长城塬引水灌区安置县内移民2500人。

依托国营农场,插花安置。

国营农场土地资源丰富,灌溉水源保证,交通便利。

依托国营农场机械、技术力量、集约化经营的雄厚优势安置易地移民,不仅为国营农场缓解了人少、地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的矛盾,也为贫困群众拓宽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国营农场计划安置移民20000人。

新建小型灌区,集中安置。

宁夏引、扬黄灌区周边还有部分可开发利用的荒地,土地平整,扬程低,灌溉水源基本有保证,具备投资省、效益好的特点。

新建的渠口农场太阳梁灌区,开发土地净面积2.1万亩,计划安置移民10000人。

已批复计划。

目前,已建成泵站及干渠、供电、饮水、道路工程,教育、卫生、科技服务、住房等工程正在抓紧建设。

2005年春耕前,争取先期搬迁6600人。

⒉按移民搬迁形式划分整村搬迁,再造秀美山川。

宁夏易地扶贫移民的主要来源是水源涵养林区,当地交通闭塞,生产水平低,人口超过了土地承载能力。

我们采取整村(自然村)搬迁的形式,将这部分群众搬迁到条件较好的扬黄灌区建设新家园,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对迁出区,除留一两间较好的房屋做护林点以外,对住宅区拆除平整,拆除电力线路,保留村庄道路,原村庄占地全部按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整地要求,退耕造林,真正达到了人退林进,恢复生态,造福子孙的目的。

自愿搬迁,减轻人口压力。

水源涵养林区边缘和风沙治理区,水土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但人口、资源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对这部分区域的群众,采取自愿搬迁的原则,迁移出部分人口,减轻人口压力,使当地人口、资源的矛盾得到缓解。

五、移民搬迁的主要成效⒈极大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居住在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内及边缘地区的群众,移民搬迁前仅有 5.3%的人口水、电、路三通,有72.4%的人口仅通电或通路,有22.3%的群众水、电、路都不通,就医、就学困难户占65.1%。

易地搬迁后,在实现水、电、路三通的同时,配套建设的教育、医疗设施基本齐全,就医、就学便利,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为移民群众奠定了脱贫致富的基础。

来自原州区的移民贾炳章,原居住在六盘山林区内,不通路、电,没有学校、卫生所,村庄离学校12公里,看病要走25公里路;全村没有一辆机动农用车,面粉、油料加工靠牲畜驮也要走一二十里路,几乎过着与外界隔离的生活。

一家五口住着两间土坯房,人均种着4亩的坡耕地(25度以上),生活十分困难。

搬迁时,靠驴驮、肩挑和人力车用了近10天时间才把锅碗瓢盆、农具家当等生产生活用品搬到能够通车的乡政府,再由县、乡政府统一安排车辆实施搬迁。

迁到长山头农场后的他感慨的说:“下来以后,娃娃上学近、吃水方便、交通方便、看病也方便”。

一年后的他“想起老家的光景就象做梦一样”。

⒉拓宽了农民致富的空间。

搬迁后的移民人均2.5亩水浇地就可以基本解决温饱。

各移民接收地采取各种措施为移民拓宽增收空间。

长山头农场在2.5亩地中为移民安排0.5亩地种植苜蓿发展养殖业,安排0.5亩地种植枸杞增加收入;盐池县、红寺堡为移民建设了养殖小区,采取政府补一点、移民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的方式扶持移民发展养殖业。

以隆德县搬迁到农垦农场的2433人为例算一笔帐,移民搬迁的原居住地人均旱耕地2.8亩,粮食作物产量120公斤/亩,年人均纯收入570元,种植养殖业收入占80%,劳务收入只有50元/人,占8.8%。

实施易地搬迁后,人均分配水浇地2.5亩,粮食作物产量达到400公斤/亩,年增收近500元。

一年内全家劳动力均可就近打工150天以上,移民年人均增加劳务收入近1200元,两项合计人均年增收近1700元,扣除支出增加后(灌溉水费、生活用电、水费、学生学费),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⒊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

移民搬迁后,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有利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保护自然植被和陡坡地退耕还林、草,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易地移民是适应客观规律的主动战略,是落实“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重要举措,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挥六盘山在南部山区的生态主体平衡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及时与林业部门联系,把移民迁出区纳入退耕还林规划,一律按退耕还林工程的要求整地、植树,并由林业部门丈量验收后,统一发给退耕还林证书,并享受退耕还林政策。

⒋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了引扬黄灌区的土地资源。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盐环定扬黄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为群众摆脱贫困创造了有利条件。

宁夏引扬黄灌区周边还有部分可开发利用的荒地,土地相对平整,扬程一般在100米以下,灌溉水源基本有保证。

在引扬黄灌区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既达到了易地扶贫移民的目的,也促进了引扬黄灌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了扶贫和开发“双赢”的目标,发挥了最大的投资效益。

⒌减轻了南部山区人口压力。

南部山区2002年人口达到239.6万人,比1949年增长近4.5倍,远高于全国和宁夏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密度也已超过了当地自然资源的负荷能力,其中隆德县达到了218.9人/平方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