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3单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案(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祖父的园子》的内容,掌握关键词语。
2.掌握生字词:柿子、庄稼、渐渐、忧虑、橙黄、鹅卵石、匆匆。
3.能够从祖父的行为中领会孝道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情感目标:1.通过祖父孝顺的行为,引导学生懂得孝道的意义,培养孩子们对家庭、亲情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祖父的园子》的内容,掌握关键词语。
2.掌握生字词:柿子、庄稼、渐渐、忧虑、橙黄、鹅卵石、匆匆。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文章中较为抽象的情感表达。
2.能够领会祖父的行为背后传达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柿子、庄稼、忧虑等生词,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展示播放故事《祖父的园子》,让学生感受祖父的孝心与对园子的热爱。
三、讲解1.解释生词:橙黄、鹅卵石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2.分析文章中祖父忧虑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四、讨论组织学生就祖父的行为展开讨论,引导他们谈谈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情感体会,强化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以《祖父的园子》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了孝道教育,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对家人的爱与孝顺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背后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五、延伸阅读鼓励学生继续阅读类似主题的故事,拓展对孝道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为《祖父的园子》教案(1)内容,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并培养孝道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月是故乡明》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月是故乡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3月是故乡明》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掌握散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理解散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4.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散文《3月是故乡明》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散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散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2.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3月是故乡明》;2.针对课文准备的教案和课堂活动安排;3.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3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让他们简单描述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学习1.介绍散文《3月是故乡明》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
2.逐段解读散文内容,重点解释其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清楚。
3.提醒学生注意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引导他们对散文进行深入思考。
思考组织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让他们对散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对散文的理解能力。
拓展可以邀请学生讲解散文的部分内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和探讨,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五、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散文的重要性和阅读的乐趣,激励学生继续进行文学阅读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阅读相关课文的任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以便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各种文体形式的功能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文学成就的高度,拓展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范围。
其中包括诗歌、散文等文体的初步认识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意义;2.能够表达对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学创作。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朗读训练;2.通过文学作品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间互动和合作;4.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学创作,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教材中的诗歌与散文内容;2.导入:通过一首短诗或一段散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3.学习:逐段解读教材中的一个诗歌或散文,分析其含义和意义;4.活动:进行诵读或朗读练习,培养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5.作业布置: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1.课前回顾:让学生朗读上节课的作业,分享自己的感悟;2.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3.学习:分组讨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展开思想碰撞;4.活动:开展小组朗诵比赛或文学作品表演,提高学生参与度;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的诵读和朗读表现;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情况;3.学生的文学作品创作水平;4.学生的文学作品表演效果。
六、教学反思与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和落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
3.能够运用课文内容,写出简单连贯的段落。
4.能够表演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本、绘本、音频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1.利用绘本或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思考。
第二部分: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结构,讨论关键内容。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第三部分:词语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词并记忆。
2.学生课外辅导记忆生词。
第四部分:课文理解
1.学生完成课文理解题,检查答案。
2.学生讲解课文内容的自己理解。
第五部分:写作练习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一段短文。
2.学生互相交流,了解他人的写作思路。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学生表现积极,学习热情高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词语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加强生词记忆的训练。
另外,在写作练习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组织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情况,需要加强写作技巧的引导。
下一步将调整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写作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上为本次《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一、备课目的与内容概述1. 备课目的本次集体备课旨在为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备课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等。
2. 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阅读课文《荷花》、课文理解和赏析、学习生字词等。
二、集体备课流程1.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荷花》。
•掌握文学常识,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表述。
2. 教学内容分析(1)学习课文《荷花》•通过朗读、理解和赏析,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2)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生字词,拓展词汇量。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生字词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 教学过程安排(1)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好课文内容和教学材料。
•学生复习前几课内容,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2)课堂教学•老师首先进行课文导入,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老师辅导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并展示讨论成果。
•生字词学习,老师进行逐个讲解,学生跟读,加深记忆。
(3)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文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1. 教学反思•本次备课中,师生互动不够紧密,需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引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需要多角度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2. 教学展望•在之后的教学中,将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集体备课与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祖父在园子里的快乐生活。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物。
•能够通过导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祖父所表现出的品质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的意义。
•理解祖父的态度和情感。
难点:•理解较长篇幅的散文内容。
•提取人物的品质和情感特征。
三、教学准备•课文《祖父的园子》教材•教学PPT•单词卡片•情感图画•学生绘本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园艺音乐,营造园艺的氛围,引导学生关于园艺的思考。
第二步:课文呈现与理解(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导读: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大意。
第三步: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帮助学生掌握词义,并能在课文中正确运用。
第四步:情感表达(15分钟)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理解的祖父的情感,用图画或表情来表达。
2.学生展示、描述并分享。
第五步:品质探究(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祖父的品质和态度,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第六步:课文赏析(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感悟和赏析。
第七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绘本练习,让学生用绘本记录家庭中一位长辈的生活场景,并用文字配合图画描述。
五、教学反思这堂课主要围绕《祖父的园子》展开,通过情感表达和品质探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引导,让学生在体验祖父快乐生活的同时,思考家庭中的长辈情感和品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复习五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的课文知识,并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达。
•能够在阅读课文时,准确把握语言的语调和情感。
•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表达。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增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向往。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审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第一、第二单元的词汇和句型。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展开讨论。
2.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课文中的语感和情感。
•能够较为自如地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复印课文材料及相关练习题。
•图书、图片等辅助教材。
•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复习第一、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和讨论•解读课文中较难理解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互相解释,共同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讨论,促进思维的交流。
3. 听、说、读、写训练•听: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跟读。
•说: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思想,并展示自己的见解。
•读: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
•写: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书面表达。
4.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自我检查。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课堂延伸•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练习或小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或小故事串联,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方式加深印象。
六、板书设计•主要板书内容:第一、第二单元复习。
•根据教学内容,绘制相关的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七、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漏补缺,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复习第一、第二单元的内容,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把握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课文《XXX》的学习和理解; - 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字解释; - 课文的背诵和朗读。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友情”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同桌分享,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展示上节课背诵的课文。
- 文字训练:带领学生做课文中涉及的文字解释练习。
-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的扩展阅读,拓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课时- 朗读评析: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并进行评析和指导。
-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共读课文:带领全班共同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法:设置各种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主要以课文的学习为主线,通过阅读、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以上是本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童年往事”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画面的《古诗三首》;有著名作家萧红回忆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快乐的《祖父的园子》;有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有陈慧瑛描写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梅花魂》。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看到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3.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配合“童年”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童年”和“写童年”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激励少年惜时奋进的古诗。
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作为材料,把事件的主要部分写具体。
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该单元的整体认识。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附: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本组教材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安排了“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部分教学内容。
“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等。
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我爱你,汉字”安排了“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
指导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3.教学建议:(1)从“有趣”走向“可爱”。
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真诚的爱。
(2)从书本走向生活。
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把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3)从自主走向自觉。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内容。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学习主题:深刻的童年记忆二、单元教材分析“童年往事”是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主要有以下两个:“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材所选的四篇课文写了作者或课文中人物的童年往事,抒发了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从《古诗三首》中,我们会体会到童年的乐趣;《祖父的园子》抒发了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祖父的深刻怀念;《月是故乡明》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梅花魂》抒发了身处异国的外祖父的思乡和爱国之情。
课文写了“别人”的童年往事,口语交际则安排了学生去了解自己的亲人(祖父母、父母)或邻居的童年,与同学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从中获得的感受。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是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记录自己感觉长大的某一个瞬间。
“课文”“口语交际”“习作”是按照读“别人”的童年---了解“亲人或邻居”的童年----写“自己”的童年思路来编排的,由“读”到“说”再到“写”,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得以逐步落实。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如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词句段运用”重点训练“用夸张说情景”和“用对比写句子”;“日积月累”中孟郊的《游子吟》让我们感受到了慈母对临行游子的爱。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也是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之一,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也有所涉及:如五上第一单元“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五上第四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五上第六单元“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这样编排,体现了“初步了解”到“具体感受”再到“整体感受”的设计思路,是对学段阅读目标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逐步落实。
我们设计了“自主学习单”,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进一步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和单元目标。
三、单元学习者分析通过五上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且学习了结合“资料”“场景、细节”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是学生对五上所学阅读方法的进一步实践和运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
5.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拼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复述。
3.朗读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
2.通过课文进行情感认识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本2.黑板、彩笔3.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导入,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标出生字词,并逐一进行解释。
•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3. 情感体验•利用音乐、动作、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表达。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5. 听写和朗读•进行课文的听写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练习课文的朗读,重点训练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技巧。
6.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涵盖了诗歌欣赏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词语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后辅导和复习。
下节课将继续强化词语和语句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朝老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第一单元课文的内容和主要人物。
2.掌握课文中重要词汇和词语的意思。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
4.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寓意或道理。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一篇课文,围绕着一个故事展开。
通过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逐段教授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语。
活动: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并展开讨论。
作业: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新内容。
学习:带领学生完成课文的朗读练习,注重语音语调。
活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展示学生的思考成果。
作业:要求学生口头表述一段寓意,并提出自己的解读。
第三课时导入:复习前两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习:放映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小组合作,模拟故事情景,展示合作能力。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小作文,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及思考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材料,感受文章的情感。
2.能理解材料的大意,掌握文中的重点内容。
3.能够通过课文展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能有条理的复述文章并且在校园进行表演。
5.能够运用课文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
2.课文的朗读和复述能力。
3.文章内容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表达。
2.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见解。
四、教学准备1.备课所需教材: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教材。
2.确保教室中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学生的表演。
3.准备好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辅助材料。
4.设备:黑板、彩色粉笔、书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呈现教学主题,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3.学生跟读并且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
4.学生自由讨论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第二课时1.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的小组朗读。
2.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情节,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学生小组进行课文内容的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
4.学生相互评价,老师点评。
第三课时1.学生个人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小短文。
3.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作文。
六、课后作业1.完成文后习题。
2.准备第四课时的展示。
3.阅读相关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但是在表演环节,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需要加强引导。
以上是本节课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全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教学目标】1. 自主识字,并会正确书写。
2. 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 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本诗是他《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 首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将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劳务的繁忙。
【教学重点、难点】1. 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 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1【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我尝试采用放手自学--- 共议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在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古诗。
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以及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对作者范成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图片和原有的古诗知识学习古诗,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吟诵达到熟读成诵。
教师设计“仿写诗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引导学生读诗、背诗,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名篇佳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释题,简介作者:1. 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眼前的这片风景。
(如果能用上自己积累的诗句,那就更美了!)这个地方叫石湖,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树木成荫,掩映着白墙黑瓦,再加上碧绿的秧苗,清澈的河水,金黄的菜花,还有自由嬉戏的野鸭,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是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的家乡,他辞官后回到故乡住了十年,把这里的田园风光,这里的田园生活都写进诗里,写了60 首诗。
而且每首诗的题目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跟老师念:《四时田园杂兴》(再读一遍)2. 板书课题,理解题意:2读诗首先要读懂诗题,“四时”指的就是一年四季,这个词语用的巧,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包含在内了,仔细品味一下,还有哪个词用的也很巧?(杂兴)你很会品味,能说说你的理解吗?(杂兴这个词,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随感”,各种各样的感受都可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2.能够表演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能够听懂和讲述故事,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4.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境,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内容,理解并感悟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工具2. 导入•通过问答、引入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月是故乡明》的兴趣。
3. 学习课文•先进行整体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分段解读,讲解生词、诗句等。
•鼓励学生自主朗读,纠正发音和语调,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
4. 课文分析•请学生就课文的主题、情感、意境等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创设情境•通过分角色表演、画面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归纳•综合课堂讨论和表演,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估•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对问题的回答等。
•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六、课后作业•复习课文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练习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
以上就是本节课《月是故乡明》的教案,希望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并体会其中的情感与意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义。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能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资料。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论故事背景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话题。
第二步:整体阅读(15分钟)教师提供课文阅读时间,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明确故事情节。
第三步:词汇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梳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讲解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第四步:段落理解(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各个段落,梳理每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并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情感抒发(10分钟)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陈述的方式展示。
第六步:共同探讨(10分钟)全班共同讨论课文中可能存在的疑惑和难点,进行解答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第七步: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练习题目,学生进行练习,检验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八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记念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阅读课文,并按要求完成相关习题。
2.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感悟,写下个人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设计合理,活动组织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分组讨论环节,需要注意每组学生的发言机会均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活跃参与讨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课堂实施。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备课素材【教材分析】《遨游汉字王国》是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个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集中了综合实践课的特征。
本单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汉字真有趣;二、我爱你,汉字。
“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谐音、形声字等方面的活动展示了汉字的趣味性。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汉字学习有浓厚兴趣,并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和能力。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传承之心。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谐音: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歇后语:概念: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
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
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含义: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谐音类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部编版语文(统编人教)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整教案
部编版统编人教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绝无缺失、诚信为本),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2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最终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4、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做人。
二、教学设计1、“阅读材料”激趣型①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②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③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字谜:请同学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特别要让学生说一说猜的过程和想法。
b.关于《有趣的谐音》: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同音或音近字的联系。
c.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围绕“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他创造出来的字等方面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d.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
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④、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2、我爱你,汉字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童年往事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往事”,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
这些课文都通过回忆童年往事,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对陪伴自己度过童年的人或事的怀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古诗三首》包括《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
学习三首古诗,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场景,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童真童趣,并任选一首根据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同时积累背诵,能够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长篇写实小说《呼兰河传》,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景与事的描写来体会“我”对祖父的依恋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的一篇散文,学习本篇课文要通过具体事例和对比的描写手法,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梅花魂》则是通过事件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口语交际”是通过询问大人童年中的事情,丰富自己的认知。
在口语交际中要学习列问题清单,养成倾听的习惯。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习作要求是“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
“语文园地”是对整个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和回顾,“交流平台”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板块围绕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和情感表达的特点进行语用训练。
2. 丛书分析本册丛书编排独具匠心,科学合理,除固有的“经典诵读”这一板块,还有“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两部分,其中“专题阅读”又分“范文阅读”“组文阅读”“自由阅读”。
“范文阅读”直接对应教材而设计,针对每一篇课文,都会精选与之表达思想感情方法类似的文章,以便更好地针对语用点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
《古诗三首》对应丛书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二)》等三首古诗,集中表现了古人的童真童趣,教师可在课堂上适时引入,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增加孩子的积累,更好地让孩子感受到古人童年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3单元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本诗是他《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首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将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劳务的繁忙。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1【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我尝试采用放手自学---共议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在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古诗。
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以及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对作者范成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图片和原有的古诗知识学习古诗,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吟诵达到熟读成诵。
教师设计“仿写诗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引导学生读诗、背诗,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名篇佳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释题,简介作者:1.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眼前的这片风景。
(如果能用上自己积累的诗句,那就更美了!)这个地方叫石湖,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树木成荫,掩映着白墙黑瓦,再加上碧绿的秧苗,清澈的河水,金黄的菜花,还有自由嬉戏的野鸭,一派田园风光!这里是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的家乡,他辞官后回到故乡住了十年,把这里的田园风光,这里的田园生活都写进诗里,写了60首诗。
而且每首诗的题目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跟老师念:《四时田园杂兴》(再读一遍)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2读诗首先要读懂诗题,“四时”指的就是一年四季,这个词语用的巧,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包含在内了,仔细品味一下,还有哪个词用的也很巧?(杂兴)你很会品味,能说说你的理解吗?(杂兴这个词,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随感”,各种各样的感受都可以。
)因为有了这60首《四时田园杂兴》,石湖的田园风光显得更为诗情画意了,也因为这60首传诵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大家又把范成大叫做——范石湖。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整体感知1.美读古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正音:绩,在这儿读第一声,跟老师念:夜绩麻,各当家。
谁有信心为大家读读这首诗?(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谁还想试试?我们一起来读读。
2.农民在忙什么?(耘田、绩麻、学种瓜)原来大人在耘田,绩麻,小孩子在学种瓜,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人们没时间欣赏?(昼、夜)3耘田、绩麻是两种农活,这两个词合起来,就是第三句诗中的哪个词?(耕织)古时候,农民就是靠耕耘和纺织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你知道,除了耘田和绩麻,农民还需要干哪些农活?(插秧、施肥、播种、除虫)有那么多活要干,难怪范成大会看到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再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默读这首诗,默读下面的注解,想想诗句的意思,如果能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的顺畅些,那就更了不起了。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2句的意思吗。
(白天出去给庄稼除杂草,晚上在家把麻搓成线,村庄的儿女各自都有自己的活)(出示)这就是农民伯伯在耘田,把杂草除掉,才能使秧苗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通过刚才的补充,我们知道了,除了耘田,要使一粒种子成为一株结着沉甸甸的稻穗的稻子,还需要干很多活。
这可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带着这份感受来读这两句诗。
把麻搓成线,人们又可以将它们织成布,瞧,即使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也不愿闲着,熟练地织着麻布,一家人就有衣服穿了,不过还得有能干的村庄女儿一针一线缝起来,所以,庄稼人的口中食,身上衣,都是来之——不易的。
4读读这两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昼出耘田夜绩麻,要当好这个家,还真不容易!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村庄儿女?(勤劳,辛苦,忙)勤劳的村庄儿女,世世代代住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着,耕耘着。
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就能读出诗的味道,谁愿意有感情的读读这两句诗让我们一起来读,夸夸他们吧!大人们如此勤劳,即便是——(引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谁可以看着这幅图,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小孩子不懂从事农事,也在桑荫下学种瓜)从这两句诗里,你又读出了什么?(学样,分忧)田园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很爱劳动。
其实我们和这两个孩子一样,都是——童孙未解供耕织。
6.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上两个小孩的动作、神态,想像一下,童孙们会怎么来种瓜?原来他们是这么种的,还挺像样的,你认为他们在种的时候,心情会怎样?(高兴,期盼)(读)感情朗读整首诗:这可真是大人忙,小孩忙,昼也忙,夜也忙,谁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让我们把这首诗献给这些勤劳的人们,(齐)5能背背这首诗吗?同桌互相背背看。
(指背,还有谁要背,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三、总结延伸:这节课,我们读了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感受了田园风光的美丽,农民的勤劳和辛苦,还有丰收时的喜悦,让我们和着音乐,再来读读这几首诗,体会体会,我也想读,可以吗?我读每首的第一句,你们接着读。
就是这样美丽的田园风光,就是这些勤劳的田园人民,令范成大陶醉其中,乐而忘忧。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其余57首《四时田园杂兴》,读读背背,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教学反思】本课是统编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搜集范成大的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对范成大有初步的认识。
但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年级学生自己已经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农村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稚子弄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
【教学难点】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7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稚子弄冰》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本课,让学生提前想一千多年前的儿童生活的场景。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了解作者杨万里(公元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南宋著名诗人。
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当时人称“诚斋体”。
字词理解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④磬(qìng):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8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2.划分节奏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了解本文的作者,学会尝试的给本诗文段,有感情的朗读本诗。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用彩线穿起来当做锣来敲。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破裂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
“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剜冰)的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翻译本诗,了解诗文的大意,体会作者的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形象。
诗歌小结9写一个孩子在冬天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锣来敲打,声音也清越嘹亮。
忽然冰锣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玻璃碎裂的声音,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五、拓展阅读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六、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稚子弄冰》。
板书设计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教学反思】六年级学生能体会诗词的意境,从而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并体会到儿童生活的纯真和烂漫,透过诗句,感受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10《村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学习诗歌理解内容。
2.个性化体会诗歌情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
3.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个性化理解诗歌。
【教学道具】大黑板,每人一份表格,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营造情境。
二、初感诗歌,激发疑问。
1.我们今天要去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
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书)。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11这首诗老师想请我们班书法最棒的一名同学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可以先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流利,有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
自由读古诗,可分组讨论或同桌共同学习。
2.好,诗已经写完了,现在谁能愿意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呢?(指名读)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评点一下朗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