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

合集下载

解构与重构手法的解释

解构与重构手法的解释
重构:
重构是指重新构建或再创作的过程。在不同领域中,重构可以表示对原有的事物、概念或结构进行重新组织、改造、创新或修复。在文学中,重构可能指对经典作品或传统故事进行改编或再诠释,赋予其新的意义或当代价值。在艺术中,重构可以是对旧物重新设计或改造,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元素进行拼贴和组合,创造新的艺术形式。
总体来说,解构与重构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解构是对原有结构进行分解和批判,重构则是在解构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构建和重新组织。它们在不同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思维价值和实践意义。
解构与重构手法的解释
解构与重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或理论观点,常用于文学、艺术、哲学、建筑等领域。它们有时也被用于描,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质疑、批判传统二元对立的观念,如真与伪、存在与不存在、内在与外在等。解构主张揭示语言和文本中的矛盾、暗示和隐含意义,认为语言和概念无法稳固地代表现实。在解构的视角下,文本中的意义是不稳定的,含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漂移,无法用固定的意义或真理来捕捉。解构的目的不是拆毁或否定,而是揭示和拓展思维的多样性和边界。

在“创新”之前,先搞懂解构与重构

在“创新”之前,先搞懂解构与重构

在“创新”之前,先搞懂解构与重构特别感谢音乐作者西皮士© 的支持,从江西小镇走出来的音乐人,靠顽强努力不服输,用音乐深深思考不停步。

最近读烧脑长文都能有好听的背景音乐啦~====我是正文分割线====“解构与重构是最宝贵,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创新思想方法。

”内容提要我们花了差不多2个多月的时间跟大家分享,怎样通过一些有序的行为,来培养有序的思考方式。

这些文章读起来越来越难,也是因为我们的思考工具越来越难掌握。

从今天开始,思考工具要又进阶啦,学多点还是带着例子尽量把它们说明白~在这之前,我们先一起简单复习一下:我们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从而获得信息我们引用简约而严谨的描述,从而归纳信息我们辨识不同,总结相同,从而形成静态的概念我们感受到了时间,从而感知到了变化,继而能分析动态的趋势这一系列的行为,构成了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基本思维路径,它不仅适用于数学,也适用任何需要理性思考的领域。

人们通过这样的思维路径,逐渐理解了共性、个性、差异、变化,进而构建出了一层层的概念,弄清楚了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了概念的变化和趋势。

这看起来很美好,不是吗?世界被我们梳理得井井有条,一砖一瓦,一针一线都被装进了它们应该在的“概念”房间中;此起彼伏,绵延不绝的变化都被纳入了时间的轨道,变得有迹可循。

在结构化的思考方法的帮助下,我们认识世界的效率大大提高,认识的深度也不断加深。

天性随心的中国人,尤其向往这种状态,以至于2500年前的《礼记·大学》中就谈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即所谓的“格物致知”。

然而,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结构化的思考方式,会束缚我们吗?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文明程度始终是有限的,没人能确保百分之百理解和掌握了宇宙的奥秘。

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人类文明的成果是局部性的,阶段性的,片面的,甚至是谬误的,而这些文明成果都会成为下一阶段探索和创新的障碍。

例如:当年牛顿建立了经典物理体系,这在当时看来几乎已经能解释世间万物了,但历史证明,它只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拆解与重构-课程设计

拆解与重构-课程设计

多种可能,并记录在 的形式,记录小组想法。不需要
手册上
画出具体形象。
使用工具,将纸面上 的构想进行具体化
根据大致设想,将原来完整的部 件解构成形状、大小不同的多个
部分,边拼装边完善。
完成的重构作品 学习手册
组织各组进行成果分享
组员分别介绍构思及 制作过程,听取他人 建议,完成学习手册
在尊重他人想法的基础上,提出 自己的想法及建议
课程设计 教育目标 教学重点
课程设计
拆解与重构 知识与技能
适用年级
七、八年级
计划学时
4
1.初步了解一个产品的基本组成部件的结构关系,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2.理解影响产品造型的因素 3.通过动手拆解与重构,加工制作实体物品,锻炼动手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引入新课 - 拆解与拼装 - 解构与重构 - 交流分享 - 测评反思
学习手册
组织学生进行组内自评和总结
小组自评,完成评价 表评分
2
1.产品拆解后建立零部件表,并按次序拼装,需要学生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互相配合。 2.产品解构与重构的需要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1.各组从家里收集废旧小产品供拆解。产品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适中,以塑料壳产品为主(避免坚硬牢固不 易拆解的产品),适合课桌操作。教师可帮助学生确定最终要拆解的对象。 2.准备用于拆解和组装的手工工具:剪刀、虎钳、美工刀、螺丝刀(大、小)、热熔胶枪、铅笔
小组讨论记录
提示影响产品最终造型的主要因 素有:人的操作行为方式、内部 功能部件的形状体积、材料、加
工方法、美学效果。
拆解
拼装 分享交流
废旧小产品 零部件记录表 工艺介绍视频
以鼠标产品为例,进行拆解分 析。引入关于产品设计的相关

解构与重构的概念

解构与重构的概念

解构与重构的概念
解构和重构是软件工程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对软
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改进过程。

解构(decomposition)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问题分解为若干
个更简单、更易于理解和处理的部分的过程。

解构可以将系统分解
为模块、函数、类等不同的组织单元,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和提高
其可理解性。

解构常常应用于开发软件系统的初始阶段,用于将系
统需求或问题拆解为更小的,更易于处理的任务。

重构(refactoring)是在不改变软件系统外部行为的前提下,
通过修改代码、重新组织软件结构等手段,提高软件系统的内部质
量和可维护性的过程。

重构的目标是改进软件系统的设计,使其更
易于理解、修改和扩展,并且更符合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

重构通
常应用于软件系统已经存在且正在维护的情况下,用于处理代码中
的坏味道(code smell)并改进其软件质量。

解构和重构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解构作为一种分析和设计方法,可以为重构提供指导,通过合理的系统拆解,使得重构更加可行和
有效。

而重构可以作为一种实施手段,帮助解构后的系统更好地达
到设计和理论上的目标。

两者的综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软件系统的
质量和可维护性。

辨析题

辨析题

辨析题: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这句话是正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基本命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

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所以无法检验自身。

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其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也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

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因此,只有实践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成为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标准。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

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

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对于一件事情的好坏,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的标准,只有亲身去践行我们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利于我们。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1]其中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主要根据。

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当然,对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一命题也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

列宁曾说过:“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际上绝不能完全的证明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

论解构与重构在群舞编创中的作用

论解构与重构在群舞编创中的作用

论解构与重构在群舞编创中的作用作者:赵梧桐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6期摘要:运用解构与重构编创技法,解构其动作元素,并对动作进行创新性的梳理和重组,丰富了舞蹈结构,且对舞蹈作品呈现有着实际作用。

“解构”与“重构”是为编导们如何组建结构提供的一種新的思维方式,它不仅在群舞编创的表现形式上,而且对编导形成特殊创作思维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解构;重构;作用;群舞编创一、“解构”与“重构”的阐述(一)“解构”与“重构”的定义“解构”的概念是来源于西方的六十年代,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超越文学批评的文学思潮;而狭义上,是对现存结构的一种解构,它的出现是后现代的一种新探索形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在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应运而生。

“解构”并不单只是对舞蹈动作进行拆解,然后再恢复它的可能性,一个“解构”后的概念,仍然有它本身的含义,并具有多变化的运动概念。

“解构”并不是让我们只是满足于在编创技术上的创新,而是思维方式的“破”,在舞蹈艺术编创中为我们提供了新视野。

“重构”是编导通过动作在时间、空间、力三大要素中寻找舞蹈动作的层次关系,是重置舞蹈的语言环境,从而完成了创作者对真实存在事物的重建。

舞蹈语言的“重构”,使编导推翻一些传统语言的误解,此时的语言结构不是一个线性模式,而是一个复杂的网状关系。

在复位,设计交织,相互协作和体现中,它便成为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有切实目的整体。

通过“重构”使舞蹈动作可以在时间上有着相互垂直的结构关系,也可以在力的维度中进行相互对抗、适应和整合的物理秩序,通过扰乱空间秩序可具有无限的结构。

动作“解构”和“重构”的提出,是舞蹈编导们在当代文化思潮影响下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中国编导试图打破传统部分,对民族性舞蹈语言的解构和重构,使在舞蹈编创发展中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解构”与“重构”在舞蹈编创中的应用1.“解构”与“重构”对创作舞蹈语言的作用动作“解构”与“重构”是以舞蹈语言为基础,舞蹈语言是完成动作“解构”与“重构”的基本要素。

解构·重构·建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三构”策略

解构·重构·建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三构”策略

解构·重构·建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三构”策略发布时间:2023-07-18T08:09:35.626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3年4月总第442期作者:蔡晓康[导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第二小学322109摘要: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将教材中的每一个“单位”视为一个整体,将其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加强调学习主动性的养成,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

在单元整体教学法的模式下,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锻炼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剖析关联:整体分析单元知识;向学重构:整体处理单元内容;有机整合:整体推进单元教学的策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核心素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更集中,知识点范围更广,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让学生的眼界得以扩宽。

但也应当注意到,如果不能够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所侧重,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毫无价值。

因此,教师在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分清主次,进而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解构:整体分析单元知识在整体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剖析关联的策略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从而为单元统整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1.基于单元要素:把握知识体系。

针对单元整体教学教材而展开分析,不仅要深入挖掘知识内容的本质和核心,同时还应当关注单元内相关要素之间的形成关系,换言之,就是要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通过联系,能够呈现学习内容的编排设计思路,也能够揭示潜藏于知识内容之下的核心思想以及观点。

浅谈解构与重构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

浅谈解构与重构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

艺术探讨浅谈解构与重构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孙嘉敏(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摘 要:解构主义这种大胆的设计手法多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如今解构与重构的表现手法也被运用到服装设计,视觉艺术表现,声乐等艺术领域,而这些在其他艺术领域的运用打破固有的解构主义应用观念。

考虑到装置艺术拥有极强的开放性以及多元化的特点,解构与重构手法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便有了极强的可行性。

通过理论和实践,使解构主义所含有的的特点与装置艺术进行巧妙的结合,为装置艺术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而二者结合时融入作者的情感和独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则可以表达出自我对社会的反思以及产生的新的视觉效果,给欣赏者带来深入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解构与重构;装置艺术一、解构主义的设计特点(一)解构与重构的多元化运用20世纪中期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1967年提出了一种反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想,也就是最开始的解构主义。

在解构主义中,对于物质的一部分,以及碎片形式部件的多元化探索比整体的研究更加重要。

解构与重构之后的事物,就像水流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拥有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无法被约束与限制,虚无缥缈。

最初解构主义被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理念,但是并没有完全的摒弃传统,而从从多种角度分析各种各样的建筑元素,而并非把重点放在整体的建筑风格上。

随着艺术家对于解构主义的理念的深入解读与挖掘,解构主义的多元化,不可约束,不受限制的特点在各种作品中体现出来,在文化、艺术领域运用甚广,在文学作品、服装设计、视觉艺术、声乐等作品有较为突出表现。

以服装设计为列,现在运用解构主义手法制作的服装被许多的大众所接受,尤其是青年人群。

设计师运用解构与重构的手法,打破了服装已有的框架,突破原有的界线。

服饰的结构时常被设计师打乱,显得支离破碎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美感,使用了分解整体的手法,将材料加以打碎、重组、重叠,个体与服装部件的本身才是最被注重的。

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

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

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目录一、内容综述 (1)二、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背景 (2)三、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目标与原则 (4)四、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内容 (4)4.1 评价体系框架构建 (5)4.2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与思路 (6)4.3 具体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实施策略 (7)五、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实施与保障措施 (9)5.1 评价体系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10)5.2 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机制建设 (11)5.3 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与制度支持 (12)六、案例分析与应用实践探索 (13)6.1 先进企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案例解析 (14)6.2 评价结果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分析与应用实例展示 (16)七、评价体系重构的效果预测与挑战分析 (18)一、内容综述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化,传统生产力评价体系已难以全面反映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构建新的生产力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阐述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的背景、意义、目标和主要内容,为后续详细论述提供基础。

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传统生产力评价体系主要关注物质生产领域,难以适应新经济形态下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需求。

重构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系统、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以反映新时代下生产力的全面进步。

该体系将综合考虑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成果,以及物质生产领域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趋势。

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区域、产业、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重构的内容方面,本文将重点探讨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框架、关键要素及评价方法。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

同构图形
同构图形
同构图形
同构图形
同构图形
十二个一和田思维训练法——从 多角度获得创意的灵感
• 其主要方法:为了在思考中把握创意的方向和目标,用 一览表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多个问题进行思考,从多 个角度诱发创意灵感。
内容有:
• 1.加一加:加高、加宽、加厚、加粗等,如公交车加一层 变成双层公交车; • 2.减一减:如裙子减半变成超短裙,衣服剪袖子成坎肩; • 3.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如宽荧幕电影就是 扩一扩的结果; • 4.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顺序等。如啤酒从一种 功能变成不同功能的啤酒,女士啤酒、保健啤酒、黑啤 酒、黄啤酒等;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 同构、替构、解构、重构
替代图形是一种特殊的同构现象,以常规图形为依据,
保持其物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某部分用其他相似或
不相似物形所替代,并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物体原来所赋 予的含义,产生了“意”的转换,使图形传达出更深刻、
更富哲理性的寓意。
替换同构
替换同构是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相类似的 形状所替换的一种异常组合形式。
作业
• 选一件日常生活用品,用“十二个一和田 思维训练法”进行多元思维训练,从多角 度诱发创造灵感; • 训练方法提示: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对所列 问题逐一回答,并用适合的图形表达;
二、联想思维的类型 1、对比联想 • 利用事物的相反特征进行联想,可以加大 视觉冲击力。 • 文学艺术的反衬手法,就是对比联想的具 体运用。比如描写岳飞和秦桧的诗句“青 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强制联想 • 利用本来互不相干,为了符合某种意义,强制 拉到一起,实行从形象到意义的重新组合,创 造出新的形象,表现出新的意义。如:鞋+刀= 冰鞋,水桶+垃圾=垃圾桶。 3.相关联想 • 利用事物、现象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联想, 其关键是加大联想跨度。比如:耳朵——梵 高——向日葵,下雨了用蘑菇作伞;

解构与重构

解构与重构

重塑性----它可以被解体之后重新构筑。

2、解构与重构的意义解构与重构表现是结合平面构成形式规律所做的视觉表现,它以具象为画面的构成原型,并将其视为抽象的形态要素,按构成的形式规律作创造性的重新组合。

解构与重构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构图法,强调形式对人视觉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并通过对打散后新元素的重复、律动、渐变、对比、合成、错视等形式因素重组体现出来。

这种造型的特点,一是画面具有平面感;而是其形象多为几何形态化组成。

传统审美趣味往往只重视事物的完美性。

事物在静止完好的状态下往往被人忽略,有时破坏也是一种创造。

在实践表现中可以从新的角度去观察物象,对物象进行“多方位”的了解和感受,以达到以独特的二位平面形式去表现的目的。

二、解构与重构的表达方式1、解构的基本方法:平面化、几何化、符号化、抽象化平面化:平面化是从自然物象中提取能够反映它的基本外形特征的平面形象作为基本的造型要素和作品的基本构件。

几何化:几何化是将客观对象自然完整的形象和形体关系分解为一些基本的几何构造面,并以此作为作品的基本造型要素。

它是人们对几何形态的运用。

主要是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类似形态的概括欣赏图片赏析作品,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进行联想。

和归纳。

而不是对自然物象的构造的有意识的分解和拆卸。

符号化:符号化是将客观对象演化为简单的形象符号,并以此作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

抽象化:抽象化是对几何化的进一步发展,从客观对象中抽取一些往往并不反映对象的形象特征或构造特征的点、线、面等基本语言要素,并以此作为基本的构造要素来建构与客观物象的几乎没有明显的视觉联系的作品。

2、重构的类型和方法具象形态的重构现实:现实的艺术形态是指作品中所运用的形象以及形象的空间组合方式基本符合的人的正常视觉感受。

现实的艺术形态可以分为写实和表现两大类。

艺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景观符合人们对客观自然物象的整体的视觉真实感受的艺术作品属于写实类型。

表现类的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和场景往往与整体的视觉真实感受有一定的距离,在作者的主观审美趣味以及情感和观念的表达的需要的指引下,作品中形象和空间场景的组合往往都被进行适度的夸张和变形。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I哲学韩东屏胡丹丹摘要:生产力是什么?这并不是一个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以往学界关于生产力的定义存在两个层面 的问题:其一,只有关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力定义。

其二,即便是这个意义上的生产力定义,也存在偏 差和不足。

既然如此,只有重构新的生产力定义。

而重构要想避免以往出现的种种偏失,就只有先定义一般意 义的生产力概念,再分别定义各种特殊意义的生产力概念。

一般的生产力可谓有生命的活动者取得所欲对象的 活动能力。

它分别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人类的物的生产力、动物的物的生产力、人类的生命生产力、动物 的生命生产力。

人类的物的生产力,即所欲之物的生产力,又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力之分。

其中,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就是被历史唯物主义所特别看重的“物质生产力”。

关键词:生产力;物的生产力;生命生产力;人类生产力;动物生产力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从马克思的终极价值出发建构”(2016.500340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制度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14Y J A720002)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_ 2017 )07-0039-05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也是马克思和恩 格斯以及后继历史唯物主义者用于解释社会历史的基本工 具。

在解释人类社会历史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如此 看重和强调生产力,除了在于认为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因素 的基础或社会结构的第一要素,还在于这个道理:“人们 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 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 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 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 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 ®因此,恩格斯说:“根据唯 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 生产和再生产。

浅谈对生产力概念传统定义的反思

浅谈对生产力概念传统定义的反思

Feb ,2020SCIENCES REVIEW VOL .35NO .2·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而生产力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概念。

是否能按照马克思主义本真内涵来理解生产力概念,决定我们是否能真正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进而影响以此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是否取得成功。

现行国内教科书体系通用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1](P101)。

在这种定义中,生产力成为各种要素构成的物质力量。

1980年出版的辞海大辞典哲学分册对生产力的定义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2](P91)。

在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主编的权威工具书的《政治经济学辞典》提出,生产力概念是“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3](P78)。

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能力。

这种理解在学界具有普遍性。

比如,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肖前认为,生产力“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它体现着人们在物质生产中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矛盾”。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也是这种理解的典型代表,他在其主编的《哲学大辞典》中明确说明,“广义的生产力指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能力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

”[4](P387)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能力,这一观点影响深远。

然而通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原著后,对此定义进行反思,会有如下发现。

一、如果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能力,会产生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如果肯定生产力为各种要素构成的物质力量,或者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那么这个生产力除了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外,还应包括生产关系。

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作者简介:黎群笑,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毛泽东哲学;欧阳英,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三个代表”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毛泽东哲学思想等。

生产力变革的定义

生产力变革的定义

生产力变革的定义一、生产力变革的概念1. 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人;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2. 生产力变革的内涵- 生产力变革指的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整体水平和性质的改变。

这种变革可能源于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的改进、劳动者素质的极大提高等多种因素。

- 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发明就是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因素。

蒸汽机的出现改变了劳动资料,它成为新的动力来源,取代了人力、畜力等传统动力。

这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工厂的规模和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劳动对象的范围也随着新的开采和加工技术而扩大。

同时,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催生了掌握机器操作和维修等新技能的工人阶级。

-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也是生产力变革的典型体现。

在农业社会,生产力主要依赖于人力和简单的农具,劳动对象主要是土地和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且分散。

而进入工业社会后,大机器生产成为主流,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工业,新的能源(如煤炭、蒸汽等)被广泛应用,原材料的加工深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加,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二、生产力变革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以人教版教材相关内容为例)1. 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变革-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

劳动者主要是部落成员,他们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劳动对象主要是自然界的果实、野兽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工具(如青铜器)的出现是生产力变革的重要标志。

这一变革使得人类能够更有效地开垦土地、进行农业生产,也为奴隶社会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拆解与重构-课件

拆解与重构-课件
通过动手拆解与拼装,解构与重构人造物品,感 知材质、结构、造型要素相互作用,了解功能、 技术、美学的相关联系。
课前准备
• 以小组为单位,携带家中废弃小产品供课堂拆解使用 • 手工工具:剪刀、虎钳、美工刀、螺丝刀、铅笔、热熔胶枪
第一课
由外向内看世界
看一看 ,想一想 想想视频传递了什么主要内容?
看一看,想一想
第二课
换个角度看世界
重构
• 根据之前拆解重组对产品的认识,在理解各个物件属性的前提下,发挥想象力,进行形式 造型或功能上的重构,使之呈现为全新的形象。
• 可利用工具,将原有产品部件进行“破坏性”解构,形成更小、更丰富的“零件”,并根 据创意,将其进行全新组合。
想一想,画一画
小组讨论,设想多个不同的重构思路和想法,并用草图或文字记录在手册上。选择一个想法 进行实物建构。
• 观察下面的产品的外形两者有何不同,想一想,是什么使它 们成为这个样子,可能是哪些因素产生了影响;
• 根据它们的功能,想一想,它们的内部可能是什么样的? • 思考一下,它们两个不同的产品,有哪些是相同的吗?
想一想
根据产品照片,填写各部件和结构名称。同时,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些部件和产品的最终形态。
想一想 记录小组讨论结果
考察项目
外部特征 内部猜想 影响造型的
因素 相同之处
做一做,拆解产品
• 按一定顺序拆解产品,将每个部件编号并起个名字,并按次序摆放在工作平面上 • 仔细观察拆解的部件,思考部件的材料、功能和其它的属性有哪些,并完成“拆解零件表” • 拆解过程应记住部件连接的位置、方向关系,为后面的拼装工作做准备
分值 得分
过程完整 根据项目进程要求,完成各阶段任务
5
展示汇报 展示表达清晰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力定义的解构和重构I哲学韩东屏胡丹丹摘要:生产力是什么?这并不是一个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以往学界关于生产力的定义存在两个层面 的问题:其一,只有关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力定义。

其二,即便是这个意义上的生产力定义,也存在偏 差和不足。

既然如此,只有重构新的生产力定义。

而重构要想避免以往出现的种种偏失,就只有先定义一般意 义的生产力概念,再分别定义各种特殊意义的生产力概念。

一般的生产力可谓有生命的活动者取得所欲对象的 活动能力。

它分别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人类的物的生产力、动物的物的生产力、人类的生命生产力、动物 的生命生产力。

人类的物的生产力,即所欲之物的生产力,又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力之分。

其中,物质产品的生产力,就是被历史唯物主义所特别看重的“物质生产力”。

关键词:生产力;物的生产力;生命生产力;人类生产力;动物生产力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从马克思的终极价值出发建构”(2016.500340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制度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14Y J A720002)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_ 2017 )07-0039-05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也是马克思和恩 格斯以及后继历史唯物主义者用于解释社会历史的基本工 具。

在解释人类社会历史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如此 看重和强调生产力,除了在于认为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因素 的基础或社会结构的第一要素,还在于这个道理:“人们 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 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 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 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 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 ®因此,恩格斯说:“根据唯 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 生产和再生产。

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 多的东西。

” ®由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生产力”在 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那里属于同等概念,是对同一个事物 的不同说法,所以,“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 社会状况” ®,并且服从这一规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 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 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 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总之,生产力既决定社会形态,也决定人类历史的发展。

可是,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却并不是一个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和没有问题的问题。

_、解构以往的生产力定义我认为,以往学界关于生产力的定义存在两个层面的 问题。

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只有关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生 产力定义。

自从世界学界有了“生产力”的术语以来,人们基本 上都是从物质资料生产的视域来对生产力进行论述的。

从 “生产力”概念的首创者魁奈,经亚当•斯密、李嘉图、李 斯特到马克思,再从马克思到今天的国内学界和国外学 界,莫不如此。

然而,是不是除了物质资料生产意义的生 产力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意义的生产力?如果是没有,学 界这样论说生产力就是可以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论说不 说是错误的,也至少是片面的。

那么,实际的情况究竟是 怎样的呢?回答是“不是”。

首先,由于在物质产品的生产之外还有精神产品的生 产,这就说明在物质生产力之外还有精神生产力的存在。

事情很明显,人类除了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各种需求,也有 精神生活方面的各种需求,而用于满足人类精神生活方面 需求的文学艺术作品和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价值理念之 类的精神产品,自然也是由人用精神生产力生产出来的。

正因有此事实存在,所以在马克思那里,也有“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的分类与表述,只不过马克思一直没 有对后者展开专门的具体论述。

既然事实上确实也有精神 生产的存在,我们怎能只有物质生产的生产力定义?其次,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外,还有与这 两种生产的性质截然不同的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亦曰人 本身的生产或人口的生产。

人口的生产也是确确实实存在 的,没有它就不会有人类后代的繁衍和世代的承续。

既然 人口的生产的存在不容置疑,那就一定也有人口生产的生 产力。

人口的生产不仅对人类的续存必不可少,而且同样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也具有不可忽略的重大意 义。

历史唯物主义有“两种生产的原理”,其创始人早在 1845年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就已有所论及,他们 在开篇部分便提出了人类既有满足其衣、食、住等需要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也有“生命的生产”的观点,认为这二 者都是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并由此总结道:“人们 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 ®后来他们到 了晚年,在研读了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著作 后,又更加明确地论述了 “两种生产的原理”。

恩格斯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第一版序言中说:“根 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 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一方面 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 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一定历史 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 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 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 ®既然两种生产都是生产,并且还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今天的历史唯物主 义,怎么可以只讲物质生产而不讲人的生产?怎么可以只 有物质生产力的定义而没有人口生产力的定义?其三,在人类的生产力之外,还存在动物的生产力。

如果说人繁衍后代属于人自身生命的生产,那么,动物繁 衍后代也属于其自身生命的生产;如果说人类生产物质生 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早期人类赖以维生的采集与狩猎,那么,食草动物的采集、食肉动物的狩猎和杂食动物如猩 猩、狒狒的既采集又狩猎,也应属于动物的物质生产。

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也的确有关于“动物的生产”的用语和论述,并曾在论述人类的物质生产时,以其为参 照,进行相互比较:“诚然,动物也生产。

它为自己营造 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

但是,动物只生产 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 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 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 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 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

动物只是按照 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 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 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 ®既然动物也有生命的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那自然也有它们的生命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如此我们怎能仅有一个 人类生产中的物质生产的生产力定义,而没有一个既涵括 人类的两种生产也涵括动物的两种生产的最一般意义的生 产力定义?并且,在我们不知道或者不承认这个最一般的 生产力定义的情况下,自然也不会知道或承认有最一般的 生产,这时,我们又凭什么把不同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力的 “生命的生产”及其生产力和“动物的(物质)生产”及 其生产力,也都认定为“生产”和“生产力”而不是其他 的什么东西?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是,以往学界不仅从不界说其他意 义的生产力,就是对人类的生产物质生活资料意义上的生 产力概念的界定,也均存在偏差或不足。

“生产力”一词首先出现于经济学,虽说它是历史唯 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术语,却并不是马克思的创造。

据考证,历史上首次使用生产力概念的是法国古典经济学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

不过,他并没对这个概念做任何 界说,只有“土地生产力”、“人口生产力”这样的说法。

其后,亚当•斯密把生产力视为生产的能力或劳动生产率;李嘉图把生产力看作是各种不同因素的自然力;李斯特把 生产力理解为人们获得物质财富的一种能力或手段®。

以上这些表述,基本上都属于关于人的物质生产力的说法,但也仅仅只是一些简单的说法而已,都还算不上是对生产 力的本质性界定。

到了马克思,由于他是将人类的物质生产力视为社会 结构的第一要素和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所以对之有大量 的论述。

可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也从未对其给出过一个明确的定义。

尽管他关于“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 果” ®;生产力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 “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而“有用的具体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劳动通过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材料” ®等一系列说法,已经是在对人的物质生产力进行界定,可所有这些还是不能称为标准定义或严格定义。

是故,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就只有根据自己对马克思诸多相关说法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给出生产力定义。

当下的主流定义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手,将生产力视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如国内权威哲学教科书的定义是:“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 ®权威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工具书《生产力经济学辞典》的定义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

亦称‘物质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

它表明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 ®从改造自然的维度解说人类物质生产力不能说不对,因为它客观上确实有这种效果。

但需要思考的是,人们从 古至今,难道都是为了改造自然才进行物质生产,并拥有 了物质生产力的吗?显然不是。

当然,其中有两个定义有 明确交代,说是为了“适应人(类)的需要”。

即便如此,从古至今的芸芸众生,在为了适应自己的需要而与自然进 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他们又何曾意识到了自己是在进行 这种交换?是在改造自然?这就说明,“改造自然”并不 是生产者的自觉,也不是生产者必须有这种意识才能进行 生产。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将这种不必要的东西放到生产 力定义中加以强调?将生产力这种如此经验可感的每日每 时都在大量发生的具体现象用一个如此抽象而广大的概念 来加以界定,即便不算错,至少会给人以“小头戴大帽 子”的不当之感。

诚然,如此下定义者可以说,这是因为人的物质生产 过程或生产力,客观上确实有改造自然的作用。

这一点我 也承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