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a

合集下载

五代十国简介

五代十国简介

五代十国简介展开全文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合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简介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本时期包括五代(公元907年-960年)与十国(公元891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

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形势更甚,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

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朝廷。

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正朔(后梁时期的晋、岐、吴除外)而称王称藩,其中十个历时较长且称王或称帝的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十国。

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

中国的内乱,也带给契丹国南侵的机会,辽国得以建立。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定难军(后来的西夏)和静海军(交趾)逐渐独立,而静海军(后来的越南)自此永久脱离中国。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南方的统一。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特点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中晚唐的藩镇割据的延续,早在晚唐时代这些藩镇已经存在,至唐亡后这些藩镇仍存在,而且割据更加剧烈,由是者维持了数十年。

五代十国的政权基本上都为昙花一现,因为有实力的将领经常发动兵变夺权,如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郭威等人都是靠兵变上台的。

另外,五代十国又是战火纷飞的年代。

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对十国有压倒性的中原王朝,各个割据政权间战斗不休,统治者多重武功而轻文治。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繁,政权屡有更迭。

五代十国大多开国之君出身于社会中下层,这也是此时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五)——五代十国皇帝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五)——五代十国皇帝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五)——五代十国皇帝寒冰读史发布时间: 2017-11-0111:15历史领域创作者十国(907年-979年)十国(891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

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北方北汉。

吴国(902-937):杨行密杨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唐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谥号武忠。

南吴建立后,改谥孝武。

杨溥即位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全唐文》录其文一篇。

唐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

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

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

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南唐(937-975):李昪李昪(889年1月7日 -943年3月30日 ),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

李昪原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

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称帝,国号齐。

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943年(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前蜀(907-925):王建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

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

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时间:公元907年建立者:后梁太祖,名朱温(852年—912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汉族。

都城:汴州(今河南开封)灭亡:公元923年,末代皇帝—梁末帝朱友贞。

五代·后唐时间:公元923年建立者:后唐庄周,名李存勖(885年—926年),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门)人,沙陀族。

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灭亡:公元936年,末代皇帝—后唐末帝李从珂。

五代·后晋时间:公元936年建立者:后晋高祖,名石敬瑭(892年—942年),沙陀族,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都城:汴州(今河南开封)灭亡:公元947年,末代皇帝—后晋少帝石重贵。

五代·后汉时间:公元947年建立者:后汉高祖,名刘知远(895年—948年),沙陀族,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灭亡:公元951年,末代皇帝—后汉隐帝刘承佑。

五代·后周时间:公元951年建立者:后周太祖,名郭威(904年—954年),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县)人,汉族。

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灭亡:公元960年,末代皇帝—周恭帝柴宗训。

十国·南吴时间:公元902年建立者:南吴太祖杨行密(852年—905年),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县)人,汉族。

都城:广陵(今江苏扬州)灭亡:公元937年,末代皇帝—杨溥。

注释:因其建立者杨姓,故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时间:公元907年建立者:前蜀高祖,名王建(847—918),汉族,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县)人。

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灭亡:公元925年,末代君主—前蜀后主王衍。

十国·南楚时间:公元907年建立者:武穆王马殷(852年—930年),许州鄢陵(今属河南鄢陵县)人,汉族。

都城:潭州(今湖南长沙)灭亡:公元951年,末代君主—马希崇。

注释:因其建立者马姓,故又称“马楚”,亦可称南楚。

十国·吴越时间:公元907年建立者:武肃王钱镠(852年—932年),汉族,浙江杭州市临安县人。

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是指自907年到979年,相当于唐朝灭亡后至北宋建立之前的时间段。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中国的政治格局动荡不安,形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政权。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基础,全面介绍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政权,并尝试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后梁(907年-923年)五代十国时期的起点可追溯到907年,当时朱温在郑州建立了后梁政权。

后梁政权一度统一北方,但不久后由于内部纷争,逐渐走向衰落。

二、后唐(923年-936年)923年,李存勖推翻后梁政权,建立后唐政权。

后唐政权在中原地区实施一系列改革,如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然而,李存勖的继任者李昪才干不过人,政权开始出现动荡。

三、后晋(936年-946年)936年,石敬瑭建立了后晋政权。

后晋政权以其人文主义政策而闻名,石敬瑭亦提倡文化、教育以及农业。

然而,由于后唐政权及其支持者的威胁,后晋政权未能长时间维持。

四、后汉(947年-950年)947年,刘知远在后晋政权垮台后建立了后汉政权。

然而,他的政权短暂,并很快被后周政权所吞并。

五、后周(951年-960年)周世宗郭威在951年建立了后周政权,延续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末尾。

后周政权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为随后的北宋政权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南唐(937年-975年)937年,李昪远征南方,建立了南唐政权。

南唐政权相对稳定,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得以长足发展。

然而,南唐政权在975年被北宋政权所灭。

七、南汉(917年-971年)917年,刘隐建立了南汉政权。

南汉政权位于现在的广东,其经济繁荣和对外贸易使其在五代十国时期扮演重要角色。

八、南宋(1127年-1279年)北宋政权建立于960年,这时五代十国时期已过去半个世纪。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五代十国时期所形成的政治分裂、地方割据的格局,给北宋政权建立带来了挑战。

综上所述,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史:五代十国

中国古代史:五代十国

创建者
族属
创建者 王建 杨行密 钱鏐
国都 成都 广陵 杭州
灭于 后唐 南唐 北宋

朱温

开封
吴 吴越
唐 晋 汉
923— 936
李存勖
沙陀
洛阳

楚 南汉
893— 945
896— 951 905— 971 907— 963 925— 965
王审知
马殷 刘隐 高季兴 孟知祥
福州
潭州 番禺 荆州 成都
南唐
南唐 北宋 北宋 北宋
柴荣(921——959),河 北人。
二、后周时期的改革
(三)周世宗柴荣改革 1、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第一,大力召集流亡户。 第二,减轻赋税。免除农民所欠的夏、 秋两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 和一些徭役。 第三,限制寺院经济。 第四,兴修水利,疏通漕运。
柴荣(921——959),河 北人。
二、后周时期的改革
二、后周时期的改革
(二)周太祖郭威改革 1、经济举措(税制) 牛租税(废除) 牛皮税(随田亩征纳) 2、政治举措 整顿吏治 整顿军纪
二、后周时期的改革
(三)周世宗柴荣改革 1、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2、听言纳谏,整顿吏治。 3、严明军纪,整顿禁军。 4、统一战争。(后蜀 、南 唐、契丹)
钱大昕、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
十国:北汉
1、北汉, 951——979, 刘崇(刘知远弟),太原。 2、侄皇帝与大汉神武皇帝 3、刘崇——刘均——刘继 恩——刘继元
刘崇(895——954),沙 陀族,山西人。
二、后周时期的改革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政局不稳定。 第一,后梁基本统一北方,南方划地自守,各自为战。 第二,各政权存在时间较短,内部皇位争夺激烈,更迭频 繁。 2、对内统治,采取严刑峻法。(震慑/南唐、吴越、后周) 3、经济剥削严重。(官僚系统、军费、奢靡) 4、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重。(北:战/南:货币、度量 衡、市场)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王安石变法虽然不能根本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但在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缓和了 阶级矛盾。国库收入增加并有积蓄。所以列宁称他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 也是思想家,他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这是 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基础。王安石还是一个文学家,其 主要著作有《三经新义》、《字说》、《临川集》等。
东方金字塔 位于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距银川城区 公里 公里。 位于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距银川城区35公里。 陵区东西长5公里 南北宽10公里 面积50多平方公 公里, 公里, 陵区东西长 公里,南北宽 公里,面积 多平方公 其规模与北京明十三陵相当。 里。其规模与北京明十三陵相当。陵区随地势错落陈 列着西夏国9座帝陵和 座帝陵和140余座官僚勋戚的陪葬墓。帝 余座官僚勋戚的陪葬墓。 列着西夏国 座帝陵和 余座官僚勋戚的陪葬墓 陵因地势起伏,每座陵园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 陵因地势起伏,每座陵园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 皆由阙台、角楼、神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 皆由阙台、角楼、神墙、碑亭、外城、内城、献殿、 塔状灵台等部分构成。在所有陵园中,以南区的裕、 塔状灵台等部分构成。在所有陵园中,以南区的裕、 嘉二陵最大, 双陵” 嘉二陵最大,俗“双陵”。 陵园由于当年受到蒙古 骑兵的严重破坏,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骑兵的严重破坏,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从现残存最主 要的地面建筑圆拱形灵台的高大突兀状, 要的地面建筑圆拱形灵台的高大突兀状,仍可想见当 时建筑之辉煌。据专家考证, 时建筑之辉煌。据专家考证,灵台在未遭破坏前是一 座八角形楼阁式7层密檐塔 现存遗址多为圆锥形, 层密檐塔。 座八角形楼阁式 层密檐塔。现存遗址多为圆锥形, 外国旅客称之为“东方金字塔” 外国旅客称之为“东方金字塔”。

初中资料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什么意思

初中资料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什么意思
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一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的分裂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
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统治集团政权为止。

五代十国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

五代十国简介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元朝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
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普遍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
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
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势力被《新五
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尚存而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
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面。

五代十国分别是哪五代哪十国

五代十国分别是哪五代哪十国

五代⼗国分别是哪五代哪⼗国五代⼗国简介 五代⼗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段⼤分裂时期。

这⼀称谓出⾃《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国开始。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篡后周建⽴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国。

北宋建⽴后先后统⼀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

五代⼗国是哪五代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即“朱李⽯刘郭,梁唐晋汉周”。

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后梁 后梁(907年—923年),即梁朝,是五代的第⼀个朝代。

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历史进⼊五代⼗国时期。

后梁实⾏两京制,东都开封(今河南开封),西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梁王朝⾃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

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称朱梁。

⼆、后唐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传⼆世四帝,历时⼀⼗四年。

后唐是五代⼗国时期统治疆域最⼴的朝代。

“五代领域,⽆盛于此者”。

“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灭⼆,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被封晋王,建⽴前晋,从此割据河东。

907年朱全忠篡唐,建⽴后梁,晋国成为北⽅最⼤的割据势⼒,期间晋国视梁朝为闰朝,仍奉唐朝正朔。

909年李克⽤去世,⼦李存勖即晋王位。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第三章 五代十国
(907——960) )
五代——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后梁 五代 十国——吴 南唐 吴越 楚 闽 南汉 十国 吴 荆南(南平) 前蜀 后蜀 荆南(南平)北汉 五代 907——960 53年 年 十国 891——979 88年 年 南诏(大理) 契丹 南诏(大理) 吐蕃 渤海 一、五代的更迭与十国的割据 1、形成 、 地方势力
民盗一钱,抵极法。 后汉 “民盗一钱,抵极法。” ——《宋史 刑法志》 刑法志》 《 聚毒蛇于水中,以罪人投之, 南汉 “聚毒蛇于水中,以罪人投之, 谓之水狱。 谓之水狱。” 4、阶级矛盾激化 义军蜂起 、 三、后周世宗改革 周太祖——郭威 周太祖 郭威 周世宗——柴荣 周世宗 柴荣 1、周世宗柴荣 、 柴荣( 柴荣(921——959)刑州龙冈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狱讼无冤,刑戮不滥。” 狱讼无冤,刑戮不滥。 因怒杀人,因喜杀人。 “因怒杀人,因喜杀人。” 大周刑统》 《大周刑统》 3、意义 、 四、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1、原因 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积极措施 2、表现 、
柴守礼 954——959 十年开拓天下, 十年养百姓, “ 十年开拓天下, 十年养百姓, 十 年致太平。 年致太平。” 2、 2、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 求贤纳谏 纳谏: 为君难为臣不易论》 纳谏:955年 《为君难为臣不易论》 年 平边策》 《平边策》 求贤: 拔奇取俊” 求贤:“拔奇取俊”
“有自布衣上书,下位言事者,多不次 有自布衣上书,下位言事者 进用。 进用。” 倡节俭 惩贪吏 主奢臣贪 减后宫冗食之人,停诸司不急之务” “减后宫冗食之人,停诸司不急之务” 方岳止甘鲜之货,殿廷绝珠玉之宝。 “方岳止甘鲜之货,殿廷绝珠玉之宝。” 朕之常膳,今后减半。 “朕之常膳,今后减半。” 扩建开封城 军事方面 严明军纪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五代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朝代都城统治年代开国皇帝1 后梁汴州(今河南开封)907年——923年太祖朱温2 后唐洛阳(今河南洛阳)923年——936年庄宗李存勖3 后晋汴州936年——946年高祖石敬瑭4 后汉汴州947年——950年高祖刘知远5 后周汴州950年——960年太祖郭威2.十国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朝代/政权都城/首府统治年代开国君主1 吴国广陵(今江苏扬州)892年——937年太祖杨行密2 南唐金陵(金江苏南京)937年——975年烈祖李昪3 前蜀成都府(今四川成都)891年——925年高祖王建4 后蜀成都925年——965年高祖孟知祥5 闽国长乐府(今福建福州)893年——945年太祖王审知6 楚国(南楚)长沙府(今湖南长沙)896年——951年武穆王马殷(无庙号)7 南汉兴王府(今广东广州)905年——971年高祖刘䶮8 南平(荆南)江陵府(湖北荆州)907年——963年武信王高季兴(无庙号)9 吴越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893年——978年太祖钱镠10 北汉太原府(今山西太原)951年——979年世祖刘崇3.五代十国时期其余割据政权情况一览表序号政权名称都城/首府称号/地位姓名统治时间1 赵国镇州(今河北正定)赵王王镕883年-921年2 北平国定州(今河北定州东)北平王王处直907年—921年王都921年—929年3 晋国太原府(今山西太原)晋王李克用891年—908年李存勗908年—923年4 岐国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岐王李茂贞907年—923年5 定难夏州(今陕西靖边北)定难节度使、夏国公李思谏895年—908年李彝昌908年-909年定难节度使、朔方王李仁福909年-933年定难节度使、夏国公李彝超933年-935年李彝殷935年-967年李光睿967年-978年6 卢龙、燕国幽州(今北京)卢龙节度使、燕王、皇帝刘守光907年—913年7 殷国建州(今福建建瓯)皇帝王延政943年—945年8 武平(湖南)潭州(今湖南长沙)武平节度使刘言950年—953年王逵953年—956年周行逢956年—962年周保权962年—963年9 清源(泉漳)泉州(今福建泉州)泉漳都指挥使、清源节度使留从效945年—962年清源节度使、泉漳留守留绍镃962年—962年清源节度使张汉思962年—963年陈洪进963年—978年10 朔方(灵武)灵州(今宁夏灵武)朔方节度使、颍川郡王韩逊900年—914年朔方节度留后、灵武节度使韩洙914年—928年朔方节度留后韩澄928年—929年朔方节度使康福929年—932年朔方节度留后张希崇932年—939年陈留王、朔方节度使冯晖939年—952年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留后冯继业952年—?年西平王、灵州知州裴济?年—1002年国名首都年代开国者末任君主灭亡者仇池王国仇池296~371 杨茂搜杨纂前秦帝国丘汉帝国江夏303~304 丘沈丘沈晋帝国成汉帝国成都304~347 武帝李雄李势晋帝国汉赵帝国离石-黎亭-蒲子-平阳-长安-上邽304~329 光文帝刘渊摄政太子刘熙后赵帝国前燕帝国昌黎-棘城-龙城-蓟城-邺城308~370 武宣帝慕容嵬幽帝慕容暐前秦帝国芒荡汉帝国马兰山309~309 刘芒荡刘芒荡晋帝国略阳公国略阳310~319 蒲洪蒲洪晋帝国胡楚公国竟陵312~319 胡亢杜曾晋帝国虚除秦王国陇右316~320 虚除权渠虚除权渠汉赵帝国辽西公国令支318~338 段末秠段辽前燕帝国後赵帝国襄国-邺城319~351 明帝石勒石祇冉魏帝国前凉王国姑臧320~376 成王张茂张天锡前秦帝国句渠秦王国阴密320~320 句渠知句渠知汉赵帝国陈凉王国上邽322~323 陈安陈安汉赵帝国後辽东公国平郭333~336 慕容仁慕容仁前燕帝国侯子光帝国杜南山337~337 侯子光侯子光後赵帝国范贲帝国成都347~349 范贲范贲晋帝国黄韬帝国豫章348~348 黄韬黄韬晋帝国冉魏帝国邺城350~352 冉闵冉智前燕帝国段齐王国广固350~356 段龛段龛前燕帝国前秦帝国枋头-长安-晋阳-南安-湟中350~394 惠武帝符洪(蒲洪) 符崇西秦王国刘显帝国襄国351~352 刘显刘显冉魏帝国张秦王国宜秋352~352 张琚张琚前秦帝国段勤帝国绎幕352~352 段勤段勤前燕帝国安国王国鲁口352~354 王午吕护前燕帝国苏林帝国无极352~352 苏林苏林前燕帝国刘晋王国平阳353~353 刘康刘康前秦帝国北成都王国南郑365~366 司马勋司马勋晋帝国弘汉王国广汉370~370 李弘李弘晋帝国张蜀王国绵竹374~374 张育张育晋帝国後燕帝国中山384~409 武成帝慕容垂高云北燕帝国北燕帝国龙城409-431 冯跋昭成帝冯宏北魏帝国西燕帝国华阴-阿房-长安-闻喜-长子384~394 慕容泓慕容永後燕帝国後秦帝国北地-长安384~417 武昭帝姚苌姚泓晋帝国鲜于赵王国行唐385~385 鲜于乞翟成後燕帝国西秦王国勇士堡-金城-西城-苑川385~400 宣烈王乞伏国仁武元王乞伏乾归後秦帝国度支山-枹罕-南安400~431 武元王乞伏乾归乞伏暮末胡夏帝国後凉帝国姑臧386~403 懿武帝吕光吕隆後秦帝国後匈奴王国西平387~? 康宁? ?翟魏帝国黎阳-滑台388~392 翟辽翟钊後燕帝国刘黎帝国皇丘389~389 刘黎刘黎晋帝国魏揭飞王国杏城郊389~389 冲天王魏揭飞冲天王魏揭飞後秦帝国法长帝国白狼城390~390 法长法长後燕帝国窦秦王国野人堡393~393 窦冲窦冲後秦帝国南凉王国廉川-金城-乐都-西平-姑臧397~414 武王秃发乌孤景王秃发褥襢西秦王国北凉王国张掖-姑臧397~439 段业沮渠牧犍北魏帝国南燕帝国滑台-广固398~410 献武帝慕容德慕容超晋帝国南乌桓王国南皮398~399 张超张超北魏帝国广秦王国乞活堡399~399 符广符广南燕帝国西凉王国酒泉-敦煌400~421 武宣王李暠李恂北凉王国张翘王国行唐402~402 张翘张翘北魏帝国王始帝国泰山403~403 王始王始南燕帝国桓楚帝国建康-江陵-涢县403~405 武悼帝桓玄桓振晋帝国谯蜀王国成都405~413 谯纵谯纵晋帝国胡夏帝国统万-上邽-平凉407~431 烈武帝赫连勃勃赫连定吐谷浑汗国曹龙汗国蒲子413~413 曹龙曹龙北魏帝国北晋王国河西414~414 司马顺宰司马顺宰北魏帝国率善王国上党-河内415~416 白亚栗斯刘虎北魏帝国曹弘汗国平阳416~416 曹弘曹弘後秦帝国洮阳公国洮阳417~419 彭利和彭利和北凉王国。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

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

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

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

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

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

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

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

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

五代十国 口诀

五代十国 口诀

五代十国口诀
【最新版】
目录
1.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
2.五代十国的概念与口诀
3.五代十国的历史意义
正文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跨越了公元 907 年到 979 年。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其间历经了五个朝代的更迭和十个独立政权的建立。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重塑,这也为后来的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的概念与口诀是,五代指的是公元 907 年到 960 年间的五个朝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而十国则指的是这个时期同时存在的十个独立政权,包括前蜀、后蜀、吴、南吴、南唐、吴越、闽、南汉、荆南和北汉。

这个口诀是中国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帮助我们记忆和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五代十国的历史意义深远。

首先,这个时期是唐朝和宋朝之间的过渡时期,它为后来的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其次,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其间历经了战乱、政权更迭和社会变革。

然而,这个时期的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教训,比如政权的稳定和民众的支持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多么的重要。

第1页共1页。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

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

中国的内乱,也带给契丹南侵的机会,辽朝得以建立。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定难军(后来的西夏)和静海军(交趾)逐渐独立,而静海军(后来的越南)自此永久脱离中国。

公元937年晋军与契丹军大举南下,杨光远、赵德钧等诸镇陆续投降。

晋军独自攻入洛阳,后唐末帝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后晋高祖定都汴州,依约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此后契丹国对五代的影响力达到最大。

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

后汉初年,赵匡胤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阳一座寺庙里住下。

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

”赵匡胤往北去以后,于公元948年(乾祐元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屡立战功。

公元951年(广顺元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重用赵匡胤。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柴荣即位后,赵匡胤执掌禁军。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

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赵匡胤受命往御。

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陈桥镇)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从公元907年唐哀帝李逊位,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短短的五⼗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的「五代⼗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

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七年,其次后唐⼗四年,后晋⼗⼀年,⽽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年。

其实,即使在⼀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

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朱友硅所杀。

⽽朱友硅上台不久,⼜被其弟朱友贞所杀。

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

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李从厚继位,仅只⼀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李从珂所夺。

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痛苦和灾难。

这⼀段历史,有⼀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

同时,北⽅的契丹⼈亦不断强⼤,他们互相勾结利⽤,逐步形成了⼀股强⼤的政治⼒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对峙形成中国历第⼆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

在这⼗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约今⼭西、陕西和河北的⼀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它们少受中原⼲⼽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四年,是后梁的⼀倍,⽽最长的吴越,竟达⼋⼗五年之久。

这对中国南⽅的开发起了⾄关重要的作⽤。

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产的发展,使吴越⾛上了富裕之路。

由于北⽅战争频仍,不少中原⼈⼠移徙南⽅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的⽣产技术和科学⽂化,对南⽅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

五代在中国⽂化是⼀个重要时期。

从出版史⾓度看,后唐长兴三年(932)⾄后周⼴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第⼀部监本九经,宋⼈称其为「旧监本」或「古京本」,是中国后世⼀切监本九经的祖本。

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别是什么?

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别是什么?

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国”分别是什么?五代⼗国,即: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国:吴、前蜀、吴越、闽、南汉、荆南、楚、后蜀、南唐、北汉。

五代⼗国的历史应该从安史之乱说起。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伤元⽓,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党争和宦官,⽽且经济也受到重创。

⽽之后的黄巢起义更是给满⽬疮痍的⼤唐雪上加霜。

前蜀888年,唐昭宗继位,为了维护皇权,唐昭宗组建了⼀⽀兵⼒10万⼈的中央军,讨伐割据西川的⼀个藩镇,与此同时,他⼜另派朱温组建联军,讨伐盘踞河东的李克⽤。

讨伐西川的军队被王建夺权。

王建夺权后杀死主帅,并在891年切断西川与中央联系,⾃⽴门户,这就是第⼀个国,后来这个政权改成蜀,史称前蜀。

吴国黄巢残部在秦宗权的带领下计划攻打淮南,这时,杨兴密开始在淮南崭露头⾓,并逐渐控制淮南。

秦宗权旧部孙儒叛逃投靠朱温。

孙儒被命为淮南节度使。

杨兴密不⽢⼼到⼿的淮南被他⼈夺⾛,于是杀死孙儒,892年中央被迫任命杨兴密为淮南节度使,后封其为吴王,于是第⼆国建⽴。

闽国893年,割据福建的王潮被唐昭宗任命为福建观察使,后来其弟王审知被封为闽王。

这就是第三国。

吴越国因在当初黄巢之乱中战功显赫的钱鏐,⼀路⾼升,逐渐控制浙西。

同年,中央任命钱鏐为镇海军节度使,后⼜封为吴越王,第四国建⽴。

楚国孙儒被杨⾏密击败,残部转战湖南,后来,马殷成为新的主事⼈,逐渐占据了湖南全境。

3年之后,也就是896年,割据湖南的马殷被朝廷任命为潭州刺史。

马殷后来被封为楚王,所以这个政权被称为楚国。

这是第五国。

南汉九年后,⼀直在岭南苦⼼经营的刘⽒家族的刘隐被朝廷任命为清海节度使,这个政权的当权者后来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这是第六国。

在南⽅⾃⽴为王的阶段内,中国北⽅晋王李克⽤、梁王朱温、⽼牌军阀岐王李茂贞、在李克⽤和朱温辗转腾挪的燕王刘仁恭逐渐成势。

后梁907年,朱温篡唐,强迫唐朝末代皇帝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第⼀代政权建⽴。

荆南朱温称帝同年,任命部将⾼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

五代十国简介

五代十国简介

五代十国简介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

实际上十国当中有六个在960年之后灭亡,北汉在最后,被灭时已是979年。

五代是中原上的五个王朝,先后与之并存的十国除北汉外都在秦岭—淮河以南。

其它并存的还有辽和西夏,但因为中国史书一般以汉族为中心,对其他民族政权常忽略。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

所以欧阳修在他写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呜呼开头,这并不是他装腔作势,不说其他,单后来的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五代乱世出现的。

但这时期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后周柴荣十年统一战争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其他方面,如火药、印刷术的发展,词的出现,也是有所成就的。

五代十国时期,大小统治者的激烈混战使社会经济、文化受到极大影响。

在五个朝代中维持时间最长的后梁也只有十七年。

后梁:唐王朝在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而叛变投唐的黄巢起义军将领朱全忠(朱温)于903年再起反心,挟持唐昭宗并诛宦官数百人,彻底翦除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

904年,朱全忠杀昭宗,另立李柷为太子即位,是为哀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大唐帝国灭亡之后,直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

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

其实,即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

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

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

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

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

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后周的国力增强,北攻契丹,南下南唐,占据南唐江淮十四州,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

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如后晋石敬塘,为谢契丹助其夺取帝位,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

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

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

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

从出版史角度看,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第一部监本九经,宋人称其为「旧监本」或「古京本」,是中国后世一切监本九经的祖本。

这部九经,历时近二十年,中经后唐、后汉、后周三朝更替,终于得以完成。

这实在是个奇迹,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

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仅刊刻了《昭明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诸书,而且还于广政十四年(951),经营了「广政石经」的刊刻。

这个石经和以前的石经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连同注文一起刊刻的。

宋八洪迈评价其「犹有正(贞)观遗风」。

此外,后晋的刘等,
还撰成了《唐书》二百卷,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

吴越的罗隐,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文学家,着有《罗隐甲乙集》,收其诗作,今已不传。

今可见者,有《四库全书》所收《罗昭谏集》八卷。

西蜀的韦庄、欧阳炯,南唐的冯延巳、中主李景、后主李煜,都擅长写词,均有不少名作传世,开宋词鼎盛之先河。

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留传至今的绘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五代十国兴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