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的三大境界
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王国维)和八种境界
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王国维)和八种境界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王国维)和八种境界(梁漱溟)王国维先生提出治学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种境界 .下面具体谈谈每层境界的含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萧瑟的秋风中,游子登高望远,怀念亲人,见不到又音信难通,就如一名学者刚开始在学问时那种对知识的惆怅迷惘的心情跃然纸上。
(2)作为一个做学问者,首先要高瞻远瞩认清前人所走的路,也就是说,总结和学习前人的经验是做学问的起点。
此句选自——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沉溺于热恋中的情人对爱情的执着,人消瘦了,但决不后悔。
就如学者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一种认定了目标就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
(2)作为一名做学问者,应深思熟虑,就象热恋中的情人那样热切、不惜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目标。
此句选自——宋·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和理解。
(2)作为一个做学问者,只有在学习和苦苦钻研的基础上,才能够功到自然成,一朝顿悟,发前人所未发之秘,辟前人所未辟之境。
此句选自——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孔子的治学三境界
孔子的治学三境界孔子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践。
这是治学的基础,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诣,使学问提升到高级阶段。
《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
”第一境界,就是这种“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浅境界。
提升的方法,就是要有“友”,要有“朋”,通过同“友”“朋”的讲谈、研讨和论辩,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于是大家的学问、思想渐渐进入新的境界。
这种境界,正如《兰亭集序》中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中列坐其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现代人组织各种“学会”和“研讨会”,其实也是为了达到这种境界。
对这两个境界,《论语正义》这样解释:“‘时习’是成己,朋来是成物,但成物亦由成己:既以验己之修功,又得以教学相长之意。
”由此我想,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也不妨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孔老夫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提倡并实行的学习观念。
最难达到的是第三境界,学问有相当造诣之后,却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当不了官,发不了财,评不上职称……,然而也不因此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象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君子”了。
第三境界实际上说的是才与德、治学与修身的关系。
我理解,一方面,做学问者要经过“人不知”的磨练才能有所成就。
想想看,孔、孟、老、庄、墨这些思想的巨人,哪个不是被当政者所“不知”呢?如果他们官高爵显,都弄个司寇之类的职位一直做上去,中国的思想史恐怕就要暗淡很多。
如果施耐庵、罗贯中不是生在那个“九儒十丐”的年代,如果吴敬梓、蒲松龄能科场得意,如果曹雪芹一直过着玉粒金莼噎满喉的贵族生活,文学史上大概也不会有六大名著。
读书的几个境界
读书的几个境界
第一境界:比喻做学问之前,先要有思想准备,看到学海无边、知识无涯,从而激发有志青年奋斗并为之献身的精神和勇气,同时又感慨自己的学问之不足。
第二境界:比喻开始读书做学问为有所收获,要刻苦攻读,不怕艰苦,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最高目标,孜孜不倦,毫不懈怠,纵然是身心交瘁,殚精竭虑,也矢志不渝,在所不惜。
第三境界:比喻经苦读钻研,一旦你历经艰辛,九死而未悔之后,突然有所发现有所得的时候,就会体会到人生莫大的幸福和快乐,其乐融融。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个境界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个境界——梁漱溟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的讲演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
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
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
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
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
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
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
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
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
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
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
古今做学问者的三个境界
古今做学问者的三个境界
古今做学问者的三个境界可以概括为:
第一境界:博览群书,不求甚解。
这个境界的学者在广泛涉猎各类书籍的同时,对书中内容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这种境界类似于“皮毛学问”,有一定的知识面,但缺乏深度和专业性。
第二境界:孜孜不倦,钻研精深。
这个境界的学者不仅广泛涉猎各类书籍,而且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在某个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性和深度。
第三境界:融会贯通,心领神会。
这个境界的学者不仅具备广博和精深的学问,还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甚至可以对学问进行创新性的贡献。
这三个境界是逐步深入和完善的,也并非一劳永逸,需要学者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王国维先生人生治学的三大境界说
说一说“学”
张庆勇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北宋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北宋柳永《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
三句情话,相思的佳句,王国维先生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语言新颖,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第一重境界是说,做学问者,要执着的追求,要目标明确,要了解事物的概貌,登高望远是也。
第二重境界是说,要达到理想的彼岸,要在所不惜,此“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也。
第三重境界是说,经历多次磨砺,就逐渐成熟,最终达到豁然顿悟,明察秋毫之地步。
水到渠成是也。
对于强项实验学校的莘莘学子而言,“想学——能学——会学——学好”是应该弄明白的思想。
“想学”,即有学习的动机和愿望,有兴趣,有动力,有欲望。
“能学”,即可以学,循序渐进地学习,学起来,有学习的成功的体验。
“会学”,即按照各学科的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照学科规律来学习。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好”,即学精,学懂。
由前面的三个阶段“想学——能学——会学”而发生质的变化与飞跃,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第三境界”——顿悟也。
就现阶段而言,“想学——能学”尤为重要,真心希望同学们学起来吧!。
读书三重境界
用书三种方法 (信心、思考、使用)
一、信心。 “知识就是力量” 视野的开阔性; 工作的预见性; 情操的涵养性; 能力的突破性;
二、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而不学则殆”。 爱因斯坦说: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 思考、再思考。 思考规律:(人、机、料、法、环)
三、使用。 毛泽东说: 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围绕指标抓工作, 抓好工作促指标。
读书三重境界
(为知、为己、为人)
一、为知:积累知识、 增长学问、 体现智慧。
二、为己:修身、正己。 提升境界、 培养人格和情操。 苏东坡有“腹有诗, 书气自华”诗句。
三、为人:构建服务人民的品格和能力。 《论语》“学而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做学问的三个境界
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如下:
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来人听后思索一阵,深有所悟,拜谢而去。
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三大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句取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
此句我理解为“特立”。
站位高,才能看得远。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句取自(北宋)柳永的《蝶恋花》。
此句我理解为“独行”。
尽力达目标,享受追寻的孤单,再多的挫折,也无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句取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
此句我的理解为“开悟”有找到的意思。
菩提树下,须弥座上,“一念成佛”。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10):学问三境界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10):学问三境界《船山先生》2015年7月11日,石头摄于岳麓书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做学问亦有三境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第一境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此第二境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第三境也。
这三境界的标志分别是:读通、写透和说明,它们是做学问的必经之路,想要学问通达,必须次第而进,不能贪功冒进,也不能颠倒次序。
一、读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如写字,须得先临帖。
先有知识输入,后有学问输出。
只有先把书读明白、读通了,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力,掌握观察、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工具。
文章没有读懂,书还是人家的,只有读懂的,才是自己的。
单单读懂还不够,最妙的是读通。
将书读通是一种什么感觉?有一次深夜我坐远途飞机,困极却睡不着,无奈何,从背包里拿出亚里士多德的《categories》,逐字读完,困意顿消,口中不断赞叹亚里士多德的天才,心中涌起一团汩汩不断的舒爽,这种感觉恰如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时人在天上飞,这种将书读通的感觉,真是一种言说不尽的奇妙。
读书,要追根溯源,回到经典。
而研读经典,不能多快好省,反而越慢越好。
因为读书是打基础,基础务求牢固。
布迪厄有一篇小文《the forms of capital》,薄薄几页,我却读了整整一周。
唯有精读细读,方能入得门来,登堂入室。
读书如览景,走马观花断不能尽领书文之妙,博览群书若不配以精读细读,充其量不过一台三过书门而不入的复读机。
研究生毕业,若能读懂其专业的经典文献,便是及格了,若能读通,便是优秀。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层境界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层境界公开2013-12-11 19:18 |(分类:思想大观园)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
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
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
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
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
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
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
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
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
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
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
做学问八层境界
做学问八层境界作者:梁漱溟来源:《启迪与智慧·上旬刊》2019年第07期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
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
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
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会贯通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
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
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儿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
从这点儿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
待得上边枝叶繁茂,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
自己当初一点儿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
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他何以不和我做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
做学问的八层境界
做学问的八层境界
有自己的想法,对问题说得出道理,就是学问。
大多数人的思想杂乱无章,喜好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假如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提得出问题,然后解决它,这就是学问。
第一层境界:有主见
有主见,就是要有自己的判断。
因为是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亲切有味。
第二层境界:有问题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
有自己,便会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又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这时就会去想到做学问。
第三层境界:去学习
通过学习,知道了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解决了心中的疑虑,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有了更多的疑虑。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用心学习后,就知道自己当初的见解很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第五层境界:求简单
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把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整合成一个系统,随手可得,这样就方便了。
第六层境界:好运用
学问通了,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
第七层境界:全通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
第八层境界:知行合一
人生目标清晰,把自己理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积极进取又随遇而安,这便是做学问最大的乐趣。
子曰:朝闻道,夕死足矣。
学问的八层境界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
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
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
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
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得,而亲切有味。
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
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
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
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
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
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
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的三首词
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的三首词第一种境界,咱们可以想象成一个年轻学子,怀揣着梦想,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他们总是觉得,书本就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
听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吗?嘿,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境界的学问人啊,常常在课堂上,兴致勃勃地举手发言。
那感觉,简直像是在舞台上,光芒四射,随时准备接受观众的掌声。
他们的书桌上,常常堆着一大堆书本,像是一个小山丘。
连书本都快压不住他们那颗渴望的心。
学的那些知识啊,简直就像小鸡啄米,嘴巴不停,心里却觉得那是宝藏,兴奋得不行。
然后,咱们再说第二种境界,嘿,这时候的学问人可就成熟了不少。
他们已经开始明白,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得有实践。
想当年,那些书本上的知识,似乎不再只是干巴巴的文字,开始变得活灵活现。
比如说,打个比方,学了化学,才发现实验室里的那些试剂,简直就像魔法药水。
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冒险,弄不好就是“爆炸”的风险,但一旦成功,心里那个爽啊,绝对让人觉得值。
这个阶段的学者,常常会有一种“沉稳如水”的气质。
他们看问题不再是单一的角度,学会了多方位思考。
就像那句话说的,三思而后行,真的是有道理。
再到第三种境界,哎呀,咱们可以想象成一个行走的智者。
他们不再拘泥于课本,而是将学问融入了生活。
你看,他们和大自然对话,和历史交流,甚至和艺术碰撞。
这些学者就像是海绵,吸收着周围的每一点灵感,身上散发着一种从容的气质。
他们的眼中,总有一种“我看得远”的深邃。
这时候的学问已经变得非常包容,像海洋一般,能够接纳各种思想,碰撞出美妙的火花。
生活的点滴都成了他们的素材,连一朵花、一片云,都能引发一番哲思。
他们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经验的结晶,带着生活的味道,听起来亲切又感人。
所以呀,做学问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嘛。
从那初出茅庐的懵懂,到后来的成熟稳重,再到最后的游刃有余,真的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人生啊,处处都有学问,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找到那些闪光的瞬间。
学问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像一幅流动的画卷,随时都有新的色彩在绽放。
学问三境界:知、好、乐
学问三境界:知、好、乐学问,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些高深莫测,但实际上,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便踏上了求知的旅程,而在这漫长的道路上,学问有着三个不同的境界:知、好、乐。
知,是学问的起点。
当我们初识这个世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我们开始学习认字、算数、了解自然现象。
这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就像往一个空瓶子里不断地注入水。
在这个阶段,我们通过老师的教导、书本的阅读、长辈的传授,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记得小时候,我们会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鸟儿会飞?”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对知识的渴望。
我们努力记住各种答案,背下诗词歌赋,记住历史事件的时间和人物。
这时候的学习,或许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
然而,仅仅停留在“知”的境界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把学问比作一座山峰,“知”只是我们在山脚下看到的风景。
好,是学问的进阶。
当我们对某一领域的知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了解,而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便进入了“好”的境界。
这种“好”,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种持久的、发自内心的追求。
比如,有人喜欢历史,不仅仅是知道了某个朝代的兴衰,而是深入研究其中的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社会变迁。
他们会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查阅各种资料,甚至亲自去古迹遗址探寻。
因为喜欢,所以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再比如,有人热爱数学,不再仅仅满足于解出一道道数学题,而是探索数学背后的逻辑和奥秘,研究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这种“好”,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充满激情地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当我们真正“好”学问时,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我们会主动去寻找知识,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内涵。
乐,是学问的最高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学问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命,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不再为了外在的目的去学习,而是因为学习本身就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孔子关于"学问"的三重境界
孔子关于"学问"的三重境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通常我们翻译为:“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从字面上看,这样翻译好像没错。
可是思考一下,就发现问题了。
比如:读书本身是不是很快乐?有朋友来时,是不是很快乐?别人不了解自己时,我们会不会生气?为什么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这样的人就是君子?孔子一口气说的这三句话是孤立的吗?一定不是孤立的。
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孔子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仔细阅读了一些专家的论著,结合自己的分析,得出一个浅显的认识----孔子关于“学问”的三重境界。
在这里与大家商榷,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重境界,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是个通假字,通“悦”,意思是“喜悦”,即发自内心的高兴。
也就是说这一句的意思是学习能够使人发自内心的喜悦。
事实是怎样的呢?就拿小孩子来说吧,你教他几个字,他会很感兴趣地学,三分钟之后呢?他也就厌倦了。
再看看中学生,努力读书大都是迫于就业与生存的压力,而绝大多数是不喜欢读书的。
不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不断发生的学生毕业时撕书或焚书的事情引起社会哗然。
学生们面对撕成碎末或熊熊燃烧的书时,那股欢呼雀跃载歌载舞轻松无比的劲头,怎么都看不出有丝毫学习的喜悦。
我看学生们“学而时习之”不但不喜悦,反而是发自内心的厌恶。
由此可见,这些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专门从事学习的人,是多么厌恶学习!学校对学生的此种做法,表示非常理解,不加严厉制止,只是要求认真打扫卫生或注意烟火。
可见,教育者也能够体会到学生对学习的厌恶之情。
话又说回来,我们成年人中每一个经历过或一直在学习的人也都身有体会,学习的过程确凿无疑是很辛苦的。
因为起码你得费眼费唇舌费时间去读书,当然更免不了还得费金钱买书或放下尊严去借书来读,很多人因此肩颈生病,疼痛异常。
学问的八层境界
学问的八层境界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
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
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
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
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
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
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
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
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
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
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
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学问的三大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三大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第一境界可以理解为“明”,此境界为登高远,“望尽天涯路”,把握全局,明确自己所追寻的目标与方向,是最初的求学与立志之境。
第二境界为“行",词境界为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为了实现远大目标理应坚忍不拔、“衣带渐宽”,这也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境届为“得”之境界,第一境界与第二境界都做好了,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