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制备技术小论文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专业论文)低维(VIa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物理化学专业论文)低维(VIa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⑧浙江大学博十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纳米是一种长度度量单位,即米的十亿分之一。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一100m)或者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广义地说,纳米材料是泛指含有纳米微粒或纳米结构的材料。

1.1.1纳米材料的诞生及其发展早在】8世纪60年代,随着胶体化学的建立,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对纳米微粒体系(胶体)的研究。

到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首先提出了纳米技术基本概念的设想。

他在1959年12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美国物理年会上做了一个富有远畿鬈0意黑2=:盏:篙翼盎:见性的报告,并做出了美妙的设想:如果有一天可以按人的意志安排一个个原子,那将会产生怎样的奇迹?理查德·费曼先生被称为“纳米科技的预言人”。

随后,197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认为上述设想可以从模拟活细胞中生物分子的研究开始,并定义为纳米技术(nanotcchnology)。

1982年Binining和Rohrer研制成功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1M),从而为在纳米尺度上对表面进行改性和排布原子提供了观察工具。

1990年美国IBM公司两位科学家在绝对温度4K的超真空环境中用sTM将Ni(110)表面吸附的xe原子在针尖电场作用下逐一搬迁,⑧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电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因此存在隧道效应。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物理量,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显示出隧道效应,称之为宏观的量子隧道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将会是未来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基础,或者它确立了现存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限,当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时必须要考虑上述的量子效应。

例如,在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时,当电路的尺寸接近电子波长时,电子就通过隧道效应而溢出器件,使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经典电路的极限尺寸大概在O.25um。

目前研制的量子共振隧穿晶体管就是利用量子效应制成的新一代器件。

微波法制备磷酸铁锂毕业论文(最终版)

微波法制备磷酸铁锂毕业论文(最终版)

东莞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微波法制备磷酸铁锂学生姓名:YWG学号:0000000000院系: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8光信息科学与技术1班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ZZF讲师起止时间:2011年10月—— 2012年5月摘要锂离子电池拥有众多的优点,如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好、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是新型电池的首选。

磷酸铁锂(LiFeP04)容量约为(170mA.h/g),工作电压约为3.5V,有着较好的常温和高温稳定性,成本低廉和环保性能优良,这些优点使磷酸铁锂成为锂离子电池最受欢迎的正极材料。

虽然LiFeP04具有许多优点,但LiFeP04具有两个缺陷,即导电率低及传导速率低。

本文采用微波法制作LiFeP04,对其合成和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掺杂不同种类以及不同比例的碳来改良LiFeP04的导电率及传导速率。

制作锂离子电池后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手段分析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微波法,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AbstractThe lithium ion battery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working voltage, energy density, nice circulation performance, long life, small self-discharge, no memory effect and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on, it is the first choice of the new battery.The capacity of lithium iron phosphate (LiFeP04) will be about (170ma.h / g), working voltage is about 3.5v, with good room tempera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low cost and goo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ese advantages mak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positive materials of lithium ion battery.Although LiFeP04has many merits, but LiFeP04has two flaws, namely the conductivity low and the conduction speed is low. This article uses microwave produce LiFeP04,detailed studies on the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LiFeP04 ,doped with different types and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carbon to improved LiFeP04conductivity and conduction velocity. After the manufacture lithium ion battery with the constant flow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irculates the volt-ampere test method analysis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chemistry performance.Key word:Lithium ion battery, microwave method, iron phosphate lithium, electrochemistry performance目录1.锂离子电池绪论 (1)1.1 引言 (1)1.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述 (2)1.3磷酸铁锂的概述 (3)1.4 本章小结 (5)2.锂离子电池的制作 (6)2.1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 (6)2.2、实验室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6)3.微波法制备磷酸铁锂及改良 (9)3.1 不掺杂碳时不同微波辐射时间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影响 (9)3.2 掺杂碳时不同微波辐射时间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影响 (11)3.3掺杂不同C作导电剂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影响 (13)3.4 不同微波辐射功率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影响 (15)3.5 本章小结 (17)全文总结 (18)致谢 (20)1. 锂离子电池绪论1.1 引言能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人们对能量的需求和要求都越来越高,尤其进入21世纪,寻找替代能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要求人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材料。

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

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

论文题目: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生:段红伟签名:指导老师:王涛签名:摘要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SiCp / Al 复合材料) 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耐磨、耐疲劳、低热膨胀系数、低密度、高微屈服强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导热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SiCp复合材料。

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抗折强度试验,洛氏硬度实验以及密度,吸水率,气孔率实验等方法研究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性能特点和机理。

得到实验结果为SiCp复合材料组织均匀,致密,无杂质,气孔少等优良特点。

随着SiC复合材料质量分数的增加,SiCp的密度、抗折强度、硬度均相应增大,而气孔率、吸水率随之减小。

SiC质量分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性能也越来越好。

关键字:粉末冶金法碳化硅铝复合材料制备性能研究类型:实验型Subject: Preparation of Silicon Carbide Reinforced Aluminum CompositeSpecialit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me:Duan hongwei Signature: Instructor: Wang Tao Signature:AbstractSilicon carbide particles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SiCp / Al matrix composite) with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stiffness, wear and fatigue resistance, low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low density and high micro-yield strength, good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In this paper, Using method of powder metallurgy to preparation SiCp composite materials.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bending strength and Rockwell hardness test and the density, water absorption, porosity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research aluminum 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SiCp homogeneous, compact, no impurities, porosity and less good featur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iC quality score, SiCp density, flexural strength and hardness, and all relevant porosity, bibulous rate is then decreased.SiC quality score certain situations,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elevatory sample properties and strengthened.Key words :Method of powder metallurgy; SiCp / Al matrixcomposite;Preparation; Performance;Thesis type:Experimental目录目录 (1)1文献综述 (1)1.1复合材料概述 (1)1.1.1 复合材料的定义 (1)1.1.2复合材料的分类 (1)1.1.3复合材料的性能 (2)1.1.4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3)1.1.5复合材料的应用 (3)1.1.6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3)1.2金属基复合材料 (5)1.2.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义 (5)1.2.2 金属基复合材料分类 (5)1.3碳化硅铝复合材料 (7)1.3.1碳化硅铝复合材料引言 (7)1.3.2国外开发及应用研究现状 (7)1.3.3碳化硅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8)1.3.4国内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0)1.3.5碳化硅铝复合材料今后发展趋势 (11)1.4本文研究内容 (11)1.5工艺流程 (12)2 实验方法及内容 (13)2.1实验方法 (13)2.1.1实验方法介绍 (13)2.1.2原料计算称量及配置 (13)2.1.3冷压成型 (13)2.1.4低温排胶 (14)2.1.5高温烧结 (14)2.2实验原料 (14)2.3 实验设备 (15)2.4实验过程 (15)2.4.1试验配方 (15)2.4.2原料混合 (16)2.4.3冷压成型 (16)2.4.4高温烧结 (17)2.5试样测试 (18)3实验结果与分析 (19)3.1试样的微观形貌分析 (19)3.2试样XRD成分分析 (20)3.3 试样的抗折强度 (21)3.3.1温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21)3.3.2 SiC 含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21)3.4试样密度、吸水率、气孔率的测试 (22)3.4.1测试方法 (22)3.4.2温度对试样密度、吸水率、气孔率的影响 (23)3.4.3 SiC含量对试样密度、吸水率、气孔率的影响 (24)3.5试样洛氏硬度的测试 (27)3.5.1 烧结温度对洛氏硬度的影响 (27)3.5.2 SiC含量对试样洛氏硬度的影响 (28)3.6粘结剂、Mg粉以及真空热压烧结的作用 (28)3.6.1粘结剂的作用 (28)3.6.2 Mg粉的作用 (29)3.6.3热压烧结的作用 (29)4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1文献综述1.1复合材料概述1.1.1 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精品硕士论文】电子封装材料钼铜合金胡制备工艺及性能

【精品硕士论文】电子封装材料钼铜合金胡制备工艺及性能

摘要本课题着眼于制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工艺简单、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性能优良的高致密度电子封装用钼铜复合材料。

在遵循以上原则的情况下,探讨了成型压力、烧结温度、机械合金化、活化法、铜含量对钼铜复合材料密度、热导率、电导率、热膨胀系数、宏观硬度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仪、能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钼铜复合粉末和烧结后的钼铜合金进行了组织和结构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1)经混合后的钼铜粉由单个颗粒堆积在一起,颗粒没有发生明显变形,粒度比较均匀。

机械合金化后的钼铜粉末完全变形,颗粒有明显的层片状,小颗粒明显增多并黏附在大颗粒上面,有部分小颗粒到达纳米级。

混合法和机械合金化法处理的钼铜粉比较均匀。

机械合金化后的钼铜粉末的衍射峰变宽和布拉格衍射峰强度下降。

Mo-30Cu 复合粉通过机械合金化后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的钼铜合金致密度较高,相对密度最高达到97.7%,其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的实测值分别为8.1×10-6/K和145 W/m·K左右;(2)晶粒之间相互连接的为Mo相,另一相为粘结相Cu相,两相分布较均匀。

钼、铜相之间有明显的相界,有成卵形的单个钼晶粒和相互串联在一起的多个钼晶粒结合体,钼铜两相中均存在大量的高密度位错。

随着液相烧结温度的升高,钼晶粒明显长大;随着压制粉末成型压力的增大,液相烧结后钼晶粒长大;(3)随着粉末压制成型压力的增大,压制Mo-30Cu复合粉末的生坯密度增大,在1250℃烧结后,钼铜合金的密度、硬度、电导率、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变化都不大;(4)Mo-30Cu粉末中添加0.6%的Co时,在1250℃烧结1h后获得相对密度达到最高值97.7%。

随着钴含量的增大,合金电导率下降,硬度升高。

钼铜合金中加入钴时会形成金属间化合物Co7Mo6;(5)随着铜含量的增加,烧结体相对密度增大,铜含量在30%左右烧结体致密度达到最大值97.51%。

随着铜含量的增加,电导率、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增大,硬度下降;(6)随着孔隙度的增大,钼铜合金的导电导热性能急剧下降。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第一章:绪论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全新的材料,其体积小于100纳米,表面积大,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导致了很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宏观材料的性质截然不同,因而吸引了广泛的科学家们的关注。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一个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

本论文将对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进行研究。

第二章:纳米材料制备技术2.1 物理法制备纳米材料2.1.1 氧化物流化床法2.1.2 激光气相沉积法2.1.3 慢化冻结技术制备氧化钛2.1.4 溅射法制备纳米结构的氮化硅2.2 化学法制备纳米材料2.2.1 水热法制备纳米结构2.2.2 溶胶凝胶法2.2.3 水溶液剂的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银2.2.4 真空热蒸发法2.3 生物法制备纳米材料2.3.1 微生物制备法2.3.2 植物提取物制备法2.3.3 酶制备法第三章: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应用3.1 纳米传感器3.1.1 恶性肿瘤细胞检测3.1.2 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3.1.3 重金属检测3.2 纳米药物3.2.1 肿瘤治疗3.2.2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3.2.3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3.3 纳米电子器件3.3.1 纳米存储器件3.3.2 纳米传输线第四章:纳米材料未来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材料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未来,纳米材料有望在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创造更多价值。

尤其是在材料科学领域,纳米材料不仅可以替代某些传统材料,还能为科学领域带来全新的材料研制方案。

第五章:结论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非常多样化,包括化学法、物理法、生物制备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包括传感器、医药、电子器件等领域。

未来,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在材料科学领域。

有机功能材料合成技术课程小论文

有机功能材料合成技术课程小论文

有机功能材料合成技术课程论文、光电有机功能材料的发展摘要:随着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日渐严峻,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受重视。

有机太阳能电池在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器件中将承担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比于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存在明显优势,但是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还较低。

如何从本质上解决有机半导体光电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是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有机光电材料,太阳能电池正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众所周知,传统能源储量不是无限可再生的,随着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过度的使用,在不久以后其不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持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研工作者刻不容缓地寻找和开发可替代的新能源。

其中,太阳能因其来源广、可再生、天然无污染等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而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要想实现商业化道路依然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还没办法达到产业化的最低要求,这使得其成为争相研究的范畴之一。

众所周知,传统能源储量不是无限可再生的,随着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过度的使用,在不久以后其不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持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研工作者刻不容缓地寻找和开发可替代的新能源。

其中,太阳能因其来源广、可再生、天然无污染等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而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要想实现商业化道路依然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还没办法达到产业化的最低要求,这使得其成为争相研究的范畴之一。

众所周知,传统能源储量不是无限可再生的,随着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过度的使用,在不久以后其不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为了持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研工作者刻不容缓地寻找和开发可替代的新能源。

其中,太阳能因其来源广、可再生、天然无污染等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而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要想实现商业化道路依然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还没办法达到产业化的最低要求,这使得其成为争相研究的范畴之一。

材料合成与制备结课论文

材料合成与制备结课论文

新型6xxx系铝合金板材热加工工艺和成分优化及其相关机理研究学号:s********姓名:***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摘要6xxx系铝合金作为可热处理强化的合金,其具有中等的强度、良好的耐蚀性、较好的成形性以及较低的密度,但是成形性能、烤漆硬化能力和弯边性能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中成形性能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微观组织和织构的调控,而这主要受合金成分及热加工工艺的影响。

因此,从合金成分和热加工工艺的角度合理调控Al-Mg-Si-Cu-Zn系合金的微观组织以及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形状和分布是实现成形性能优化的有效方法。

本文首先针对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制备的新型Al-Mg-Si-Cu-Zn合金采用不同热加工工艺对组织和织构演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优化出一种较好的热加工工艺。

其次设计开发了新型6xxx系铝合金(Mn和Zn元素均有变化),研究Mn 元素的变化对合金基体内富铁相粒子尺寸、形状及分布的影响,以及Zn元素的添加对合金微观组织、织构及性能的影响。

随着新型Al-Mg-Si-Cu-Zn合金在中间退火前冷轧变形量的增加,使合金基体内的粒子得到充分破碎及获得较大的形变储能,使得中间退火后细小的第二相粒子能够更加充分回溶进基体,而一些细小且难溶的富铁相粒子仍然保留在合金基体上。

因此合金的再结晶组织和织构将会发生显著变化,并使T4P态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对于新设计开发的6xxx系铝合金,随着Mn含量的改变,合金的组织、再结晶织构和性能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Mn含量的提高,会增加基体内富铁相粒子的浓度,变形过程中会形成不同尺度的粒子,它们之间在再结晶时的协同配合作用,可以显著使得再结晶晶粒的细化以及织构弱化,塑性应变比r值的提高。

添加Zn元素能够显著细化再结晶晶粒,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Al-Mg-Si-Cu-Zn合金,热加工工艺,织构,成形性,析出规律1 引言随着对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控制要求的提高,人们将目光集中在通过替代材料、改进设计或者先进的制造工艺找到制造轻量化汽车的方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物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以及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各种材料。

这些材料在工程中具有不同的应用特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例如,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等领域;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建筑、化工、环保等领域;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等领域;复合材料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具有综合性能,适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领域。

其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等方面。

在材料的研究中,需要对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晶界、位错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材料的内在性质和特征。

同时,还需要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加工工艺,来调控和改善材料的性能,以满足不同工程领域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磁性能等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价,以确保材料在工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对于现代工程技术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不断推动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同时,还可以为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对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不断推动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通用)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通用)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通用)1、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1.1铸造法铸造法分为熔融金属发泡法、渗流铸造法和熔模铸造法等.1.1.1熔融金属发泡法熔融金属发泡法包括气体发泡法和固体发泡法.此方法的关键措施是选择合适的增粘剂,控制金属粘度和搅拌速度,以优化气泡均匀性和样品孔结构控制的程度.此法主要用于制备泡沫铝、泡沫镁、泡沫锌等低熔点泡沫金属.对于熔融金属发泡法,当前研究较多的是泡沫铝.李言祥对泡沫铝的制备工艺、泡沫结构特点及气孔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于利民等人根据采用此法生产泡沫铝在国内外泡沫金属的发展形势,总结并探讨了其制备工艺及优缺点.1)气体发泡法气体发泡法指的是向金属熔体的底部直接吹入气体的方法.为增加金属熔体的粘度,需要加入高熔点的固体小颗粒作为增粘剂,如Al2O3和SiC等.吹入的气体可选择空气或者像CO2等惰性气体.虽然设备简单、成本低,但孔隙尺寸和均匀程度难以控制.徐方明等用这种方法制备出了孔隙率为90!以上的闭孔泡沫铝;覃秀凤等介绍了该方法原理,并研究了增粘剂、发泡气体流量和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固体发泡法固体发泡法即向熔融金属中加入金属氢化物的方法. 发泡剂之所以为金属氢化物,是因为它会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逐渐膨胀致使金属液发泡,然后在冷却的过程中形成多孔金属. 增粘剂主要选择Ca粉来调节熔体粘度,发泡剂一般为TiH2 . 采用同样的方法原理,可以通过向铁液中加入钨粉末和发泡剂的方式生成泡沫铁,但很少有相关的文献报道.Miyoshi T 等人采用这种方法制备出了泡沫铝.1.1.2渗流铸造法和熔模铸造法两种方法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将液态金属注入装有填料的模型中,构成多孔金属的复合体,然后通过热处理等的方式将杂质除去,经过冷却凝固得到终产物多孔金属;区别在于前者模型中填充的是固体可溶性颗粒(如NaCl、MgSO4等)或低密度中空球,后者铸模由无机或有机塑料泡沫(如聚氨酯)和良好的耐火材料构成.Covaciu M等用渗流铸造法制备了开孔型和闭孔型的多孔金属材料,John Banhart用熔模铸造法制备了多孔金属,详细研究了产品结构、性能及应用. 用渗流铸造法制备的多孔金属,其孔隙率小于80!,常用来制备多孔不锈钢及多孔铸铁、镍、铝等合金,虽然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金属孔隙尺寸得到准确控制,但成本较高. 熔模铸造法制备的多孔金属成本也很高,孔隙率比前者高,但产品强度低.1.2金属烧结法金属烧结法包括粉末烧结法、纤维烧结法、中空球烧结法、金属氧化物还原烧结法、有机化合物分解法等.1.2.1粉末烧结法粉末烧结法指的是金属粉末或合金粉末与添加剂按一定的配比均匀混合,压制成型,形成具有一定致密度的预制体,然后进行真空环境下高温烧结或钢模中加热的方式除去添加剂,最终得到多孔金属材料.此法可用来制备多孔铝、铜、镍、钛、铁、不锈钢等材料.通过粉末烧结法制备的多孔金属材料,其孔隙特性主要取决于采用的方法工艺和粉末的粒度.王录才等采用冷压、热压、挤压三种方式制备预制体,详细研究了铝在不同炉温下加热的发泡行为.根据所选添加剂的不同,粉末烧结法又分为粉末冶金法和浆料发泡法.两者选用的添加剂分别为造孔剂和发泡剂.造孔剂分为很多种,如NH4HCO3、尿素等. 陈巧富等用NH4HCO3作造孔剂,经过低温加热和高温烧结的方式制备出了多孔Ti-HA 生物复合材料,孔径范围100 ~500 μm,抗压强度高达20 MPa,可作为人体骨修复材料. 国外David C. D等用尿素作造孔剂制备出了具有一定孔隙率的泡沫钛; JaroslavCapek等以NH4HCO3为造孔剂,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了孔隙率为34 !~ 51!的多孔铁,并作出了多孔铁在骨科应用方面的设想.关于发泡剂的选择,TiH2或ZrH2常作发泡剂制备多孔铝、锌,而SrCO3常作为发泡剂制备多孔碳钢. 李虎等用H2O2作发泡剂,用浆料发泡法制备出了多孔钛,经过对其力学性能测试和碱性处理获得了有望成为负重骨修复的理想材料.1.2.2纤维烧结法纤维烧结法指金属纤维经过特殊处理后经过压制、成型、高温烧结的过程形成的多孔金属.运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金属材料,其强度高于烧结法.1.2.3中空球烧结法中空球烧结法指金属空心球粘结起来进行烧结,从而得到多孔金属材料的方法.常用来制备多孔镍、钛、铜、铁等,制得的金属兼具闭孔和开孔结构.其中金属空心球的制备方法是:用化学沉积或电沉积的方法在球形树脂表面镀一层金属,然后除去球形树脂.特别的是,多孔金属的孔隙尺寸可以通过调整空心球的方式来进行控制.1.2.4金属氧化物还原烧结法该方法旨在氧化气氛中加热金属氧化物获得多孔的、透气的、可还原金属氧化物烧结体,再在还原气氛中且低于金属的熔点温度下进行还原,从而得到开口的多孔金属. 这种方法可用来制备多孔镍、钼、铁、铜、钨等. 因为很难找到制备高孔隙率的多孔铁的方法,Taichi Murakami等用炉渣中的氧化物发泡,并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出了多孔铁基材料.1.2.5有机化合物分解法将金属的草酸盐或醋酸盐等进行成型处理后,再在合适的气氛下加热烧结.如草酸盐分解反应式为Mx(COO)y→xM+YCO2式中:M为金属·金属的草酸盐分解释放CO2,在烧结体中形成贯通的孔隙.在制备过程中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成型后加热分解,再进行烧结.1.3沉积法此法是指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金属沉积在易分解的且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有机物上,然后通过热处理方法或其他方法除去有机物,从而得到多孔金属.沉积法一般分为电沉积法、气相沉积法、反应沉积法等.1.3.1电沉积法该法是以金属的离子态为起点,用电化学的方法将金属沉积在易分解的且有高孔隙率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物基体上,然后经过焙烧使有机物材料分解或用其他的工艺将其除去,最终得到多孔金属. 具体操作步骤为:预处理、基体导电化处理、电镀、后续处理. 常用来制备多孔铜、镍、铁、钴、金、银等.国外Badiche X等用这种方法对泡沫镍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单伟根等电沉积法制备了泡沫铁,确定了基体的热解方式对泡沫铁的结构性能方面造成不同的影响,并且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Nina Kostevsek等研究了平板电极上和多孔氧化铝模板上的铁钯合金,并对二者的电化学沉积动力学进行了比较.1.3.2气相沉积法该法是在真空状态下加热液态金属,使其以气态的形式蒸发,金属蒸气会沉积在固态的基底上,待形成一定厚度的金属沉积层后进行冷却,然后采用热处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去除基底聚合物,从而得到通孔泡沫金属材料.蒸镀金属可以为Al、Zn、Cu、Fe、Ti等.1.3.3反应沉积法反应沉积法,顾名思义指的是金属化合物通过发生反应,然后沉积在基体上的过程.具体操作环节是,首先将泡沫结构体放置在含有金属化合物的装置中,加热使金属化合物分解,分解得到的金属沉积在多孔泡沫基体上,然后进行烧结去除基底,得到多孔金属.通常情况下,金属化合物为羟基金属,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如制备多孔铁、镍等.2、多孔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多孔金属材料可作为结构材料,也可作为功能材料. 同时结构决定性能,对于多孔金属而言,它的结构特点表现为气孔的类型( 开孔或闭孔) 、大小、形状、数量、分布、比表面积等方面. 多孔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化学工程、建筑行业、机械工程、冶金工业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医学和生物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Qin Junhua等对多孔金属材料性能和用途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重要阐述,并提出针对当前的形势,需要拓展多孔金属材料其他方面用途的必要性.2.1结构材料多孔金属材料具有比重小、强度高、导热性好等特点,常用作结构材料.可作汽车的高强度构件,如盖板等;可作建筑上的元件或支撑体,如电梯、高速公路的护栏等;也可作为航天工业上的支撑结构,如机翼金属外壳支撑体、光学系统支架,或用来制作飞行器等.最常用的是多孔铝.魏剑等提到了多孔金属材料可用来制作节能门窗、防火板材等,实现了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价值.利用多孔金属材料的吸能性能,可制作能量吸收方面的材料,如缓冲器、吸震器等.最常见的是多孔铝.比如汽车的冲击区安装上泡沫铝元件,可控制最大能耗的变形;还有将泡沫铝填充入中空钢材中,可以防止部件承受载荷时出现严重的变形.与此同时,多孔铝兼具了吸音、耐热、防火、防潮等优势.2.2功能材料2.2.1过滤与分离材料根据多孔金属的渗透性,由多孔金属材料制作的过滤器可用来进行气-固、液-固、气-液、气-总第209期李欣芳,等: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13气分离.多孔金属的渗透性主要取决于孔的性质和渗透流体的性质.过滤器的原理是利用多孔金属的孔道对流体介质中粒子的阻碍作用,使得要过滤的粒子在渗透过程中得到过滤,从而达到净化分离的目的.铜、不锈钢、钛等多孔金属常用来制作金属过滤器,多孔金属过滤器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宇航工业、环保等领域.在冶金工业中,通常用多孔不锈钢对高炉煤气进行除尘;回收流化床尾气中的催化剂粉尘;在锌冶炼中用多孔钛过滤硫酸锌溶液;熔融的金属钠所采用的是镍过滤器,此过程用于湿法冶炼钽粉等.在化工行业中,多孔不锈钢、多孔钛具有耐腐蚀性,常用作过滤器来进行过滤.比如一些无机酸或有机酸,如硝酸、亚硝酸、硼酸、96!硫酸、醋酸、草酸;碱、氢氧化钠;熔融盐;酸性气体,如硫化氢、气态氟化氢;一些有机物,如乙炔;此外,还有蒸汽、海水等.在宇航工业中,航空器的净化装置采用的是多孔不锈钢,制导舵螺中液压油和自动料管路中气体的净化也是采用这种材料,此外还可用于碳氢化合工艺中催化剂的回收.在环保领域里,主要是利用过滤器来净化烟气、废气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其中要实现气-气分离,需要对多孔材料的尺寸有更精准的要求,涉及到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具有的性能等问题.奚正平等对洁净煤、高温气体净化、汽车尾气净化等技术作了具体的阐述,使用这些技术有利于缓解当前的环保问题.此外,医学上常用多孔钛可过滤氯霉素水解物,也可作为医疗器械中人工心肺机的发泡板等.2.2.2消音减震材料利用多孔金属材料的高孔隙率性能,可制作吸声材料.在吸声的作用上,通孔材料明显优于闭孔材料.通过改善声波的传播途径来达到消音的目的,这与多孔金属材料的材质和孔洞的结构密切相关.因为多孔钛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速气流冲刷和抗腐蚀性能,所以被应用到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等一些特殊的工作条件中,这种排气消声装置轻质、高效率、使用寿命长.段翠云等介绍了吸声材料的分类及应用,探讨了空气流阻和孔隙结构对吸声特性的影响. 王月等制备了孔径为2 ~ 7 mm,孔隙率为80!~90!,平均吸声系数为0. 4 ~ 0. 52 的泡沫铝,结果表明孔径越小,孔隙率、厚度越大,吸声性能越好. Ashby MF等在书中提到了利用泡沫金属的吸声性能可以生产消声器产品.利用多孔金属材料的抗冲击性,可用来制作减震材料.多孔金属的应力-应变(σ-ε)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脆性破碎阶段和紧实阶段,进而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从曲线走势来分析,当多孔金属材料在受到冲击力时,应变滞后于应力,所以其在受到外界应力时首先变形的是它的骨架部分,随着外界应力的增大,骨架易发生破碎,当骨架受到挤压时,应变不再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破碎阶段的起点为多孔材料的屈服强度.当受到外加载荷时,孔的变形和坍塌会消耗大量能量,从而使得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上有效地吸收冲击能.中间部分区域表现出它的能量吸收能力,左边部分区域面积表现出它的抗冲击能力,面积越大,它所属的性能越好.2.2.3电极材料由于多孔金属材料具有高孔隙率、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因此常用来制作电极材料,常用的有多孔铅、镍等.刘培生等结合多孔金属电极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其制备工艺和性能强化的必要性,值得深思.多孔铅可用作铅酸电池中反应物的载体,可以填充更多的活性物质,减轻了电池重量,也可以用作良好的导电网络以降低电池内电阻.轻质高孔隙率的泡沫基板和纤维基板,与传统的烧结镍基板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前者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耐过充放电能力、低成本,满足了氢镍、镉镍等二次碱性电池的技术要求.多孔镍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用作流通性和流经型多孔电极,因为它除具有上述优点外,还可以促进电解质的扩散、迁移以及物质交换等.此外,它还可用作电化学反应器.袁安保等具体分析了镍电极活性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热力学和动力学,而且研究了它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对MH-Ni电池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孔德帅等制备出了纳米多孔结构的镍基复合膜电极,结果表明,此复合膜在20A·g-1的冲放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电容保持率为94!.近年来,对锌镍电池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热切关注,费锡明等针对锌镍电池制作技术的进展,阐述了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新型化学电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2.2.4催化载体材料泡沫金属韧性强、高传导、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可制作催化载体材料.由于载体本身的比表面积较小,为增大金属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之间的结合力,需预先在载体上涂上一层氧化物.然后将催化剂浆料均匀涂抹在泡沫金属片的表面,经过压制成型,再将其置于高温环境中,可以使电厂废弃料得到有效妥善处理.2.2.5生物医学材料多孔钛及钛合金在医学上作为修复甚至替代骨组织的材料,需要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否则会使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要与需替代组织的力学性能相匹配.一般通过控制孔隙的结构和数量来调整多孔钛的强度和杨氏模量.多孔镁在生物降解和生物吸收上有很好的作用,也可作为植入骨的生物材料.此外,多孔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可以作电磁屏蔽材料;对流体流量控制有较高的精准度;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利润高,可以用作如珠宝、家具等装饰材料.3、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近些年来对多孔金属的研究多为低熔点、轻金属,其中研究最多的为泡沫铝.人们利用多孔金属的性能,将其运用到了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但对它的其他性能还有待研究和探索.多孔金属的研究范围、应用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如多孔金属在催化领域、电化学领域或其他领域的应用等.2)在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中,都存在孔隙在金属基体上的数量和分布等关键问题.孔径尺寸、孔隙率的可控性和孔隙分布的均匀性等性质,以及多孔金属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3)多孔金属材料作为冶金和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需要强化综合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就单一方面进行研究.在多孔金属材料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成本,避免材料的浪费,简化工艺,缩短工序.4)一些多孔金属材料的开发,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距工业中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还存在着很大距离,需要研究者们共同努力,早日实现需求-设计-制备-性能-应用一体化.对金属多空材料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金属多孔材料是有着功能和结构双重属性的工程材料,尤其是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使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薄膜材料论文

薄膜材料论文

薄膜材料论文
薄膜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将
对薄膜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综合性的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薄膜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高比表面积、较小的孔隙结构、优异的光学性能等。

这些特性使得薄膜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储能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薄膜材料的柔韧性和可塑性也为其在柔性电子、柔性显示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其次,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溶
液法、激光热解法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对薄膜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对于薄膜材料的研究至关重要。

此外,制备工艺的优化和控制也是提高薄膜材料质量和性能的关键。

最后,薄膜材料在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薄膜
太阳能电池、薄膜电容器、薄膜传感器等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薄膜分离技术、薄膜催化剂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薄膜药物传输系统、生物传感器等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薄膜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也为解决能源、环境和医疗健康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综上所述,薄膜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
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薄膜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深入的研究。

新材料技术小论文

新材料技术小论文

新材料技术摘要:21世纪是材料科学的世纪,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对与之相关的物质材料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普通的物质材料早已不能满足这种特殊的要求,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通过改变物质材料的成分、结构与制备过程创造出一种又一种新型具有特意性能的新材料。

如金属结构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结构材料、碳碳结构材料、超导材料、生物材料、磁性材料、光声材料、电子材料、催化材料、机电材料,这些新型材料不仅帮科学家们解决了许多难题,使科学技术向前更进一步,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新型物质材料合金材料记忆性能高分子材料耐热性正文:21世纪是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冷战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其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不断地向新型领域进发,以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航天技术、海洋技术……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在他们的不断探索下一点一点展现在人们面前,伴随着科学家们对这些新型领域的探索,许多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应运而生,特别是新型物质材料的开发更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金属结构材料即合金材料,其通过改变各种元素的含量从而改变合金的性能,例如:在铁中加入12%~~30%的铬,合成的新型不锈钢,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对普通碳钢而言,当表面上的铁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膜后,形成的氧化铁能够继续氧化,使锈蚀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孔洞。

而当钢中加入铬、镍、钼、钛、铜等元素时,其性能便会大大改变,不仅能够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侵蚀介质腐蚀,还可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如:导热性能、导电性能。

另外钛合金还具有极其特殊的性能——记忆性能,在某一固定温度下将钛合金制成所需的物品后,它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形状,当将温度恢复到制造时的温度时,其形状会恢复到设计状态。

简而言之,人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来改变其形状,由于钛合金具有这一特殊性能,因此在高科技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化学与材料论文

化学与材料论文

化学与材料论文
化学与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化学与材料的相关研究领域入手,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首先,化学在材料制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合成出各
种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比如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建筑、医药、电子、能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推动着这些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其次,化学在材料改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化学方法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结构调控等,可以使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耐腐蚀性等。

这些改性后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新能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另外,材料在化学储能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都是基于化学原理和材料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储能技术。

这些储能技术的发展,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化学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绿色合成、循环
利用等化学方法,可以实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推动材料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化学与材料的关系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与材料的研究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共同推动化学与材料科学的发展。

粉末冶金论文

粉末冶金论文

粉末冶金论文引言粉末冶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可以通过粉末的成型和烧结来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

这种加工方法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粉末冶金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粉末冶金的原理粉末冶金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粉末加工成形,然后通过烧结过程将粉末颗粒结合成密实的金属材料。

粉末的制备粉末的制备是粉末冶金的第一步。

常见的粉末制备方法有机械研磨法、物理气相法和化学法等。

其中,机械研磨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机械研磨设备将块状金属材料研磨成粉末。

粉末成型粉末成型是将粉末按照所需形状进行加工的过程。

常见的粉末成型方法有压制、注射成型和挤压成型等。

其中,压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压制过程中,粉末经过一定的压力使其紧密结合。

烧结过程烧结是粉末冶金的核心工艺环节。

在烧结过程中,经过高温和一定的时间作用,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结晶增长,形成坚固的结合。

粉末冶金的应用航空航天领域粉末冶金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零件,如涡轮叶片、火箭发动机喷嘴等。

这些零件具有高强度、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点,能够适应极端环境下的工作条件。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粉末冶金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发动机零件、传动系统零件以及制动系统零件等。

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可以提高零件的性能,如减轻重量、提高强度和耐磨性等,从而提高整车的性能和经济性。

电子设备粉末冶金技术在电子设备制造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可以制造出高导电性和磁性的材料,如电子封装材料、磁性存储器件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和电磁性能,能够满足高性能电子设备的需求。

粉末冶金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加,粉末冶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3D打印技术与粉末冶金的结合粉末冶金技术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精密的零件制造。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控制粉末的成型过程,制造出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

AG-80环氧树脂的制备论文(1)

AG-80环氧树脂的制备论文(1)
(3) TDE一85#环氧树脂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国防工业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希望科研部门能够提供一种工艺性好、耐高温、高强度、高粘接强度的环氧树脂[17]。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三官能度TDE-85#环氧树脂,特点是工艺性好、反应活性高,固化物耐高温、高强度。这种环氧树脂的学名是4,5-二环氧环已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酷。这种树脂的马丁耐热为180℃(间苯二胺固化),弯曲强度215MPa,拉伸强度100MPa,用其配制高温粘接剂在使用温度150℃以下时,粘接强度比通用环氧树脂提高约5-6倍[18]。通过使用TDE-85粘接剂,磁钢与铁因粘接剂在高温下强度不够而分离的难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尤其是其机械强度可提高50~80%,拉伸强度可达1000MPa,耐热性也可提高20~30℃。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树脂的工艺性、耐热等级、物理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在同样条件下均比其他类型的环氧树脂好,因此它是电子绝缘灌封的理想材料[19,20]。
目前,环氧树脂的增韧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增韧途径主要有三种(1)在环氧基体中加入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或液晶聚合物等分散相来增韧;(2)用含”柔性链”的固化剂固化环氧,在交联网络中引入柔性链段,提高网链分子的柔顺性,达到增韧的目的,(3)用热固性树脂连续贯穿于环氧树脂网络中形成互穿、半互穿网络结构来增韧从而使环氧树脂韧性得到改善[9]。
1
环氧树脂的品种很多,除双酚A树脂外,还有下列几个品种:
1.2.1
(1)卤代双酚A环氧树脂
卤代双酚A环氧树脂以部分卤代双酚A代替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碱存在下缩聚,得到的环氧树脂称作卤代双酚A环氧树脂,简称为卤代环氧树脂。卤代一般指氯代、溴代等。卤代环氧树脂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自熄性,用于航空、船舶上的层压板等。我国浙江省化工研究所试制成功了四溴双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既具有普通环氧树脂的特性,还有自熄性和燃烧时不生成剧毒物质等特点,是一种比较优良的难燃性环氧树脂[10]。

硫酸镁建筑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硫酸镁建筑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硫酸镁建筑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马梦娜(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712000)摘要:硫酸镁水泥具有质轻、高强、高环保以及低耗能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胶凝材料,其在建筑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采用发泡技术,选用硫酸镁水泥作为主要的原材料,制备硫酸镁基轻质材料,并通过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稳泡剂剂量、水灰比条件下制备的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软化系数性能,为以后的硫酸镁建筑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以后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的依据。

关键词:硫酸镁;材料表征;力学强度;衍射分析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22(2021)01-0012-04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MagnesiumSulfate Building MaterialsMa Mengna(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712000,China)Abstract:Magnesium sulfate ce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weight,high strength,hig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It is a new type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and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dopts foaming technology,selects magnesium sulfate cement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prepares magnesium sulfate-based lightweight materials,and through a single variable experi⁃mental method,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oftening coefficient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foam stabilizer dosages and water-cement ratio conditions were studied,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on magnesium sulfate building materials,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d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future applications.Key words:magnesium sulfate;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mechanical strength;diffraction analysis0引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国民对于环保的意识逐渐提高。

微电子材料制备论文

微电子材料制备论文

微电子材料制备论文摘要:微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科技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其所使用的材料要求十分严苛。

本文将对常用的微电子材料制备技术进行总结与分析,包括晶圆制备、薄膜制备以及纳米材料制备等。

同时,还将介绍一些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微电子材料制备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电子材料,制备技术,晶圆制备,薄膜制备,纳米材料制备1.引言微电子材料是用于制造微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对其物理、化学、电学等性能要求十分严格。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微电子材料的研究与制备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常用的微电子材料制备技术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微电子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晶圆制备技术晶圆是微电子器件制备的基础,其质量和性能对制备的微电子器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晶圆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单晶生长法和多晶衬底法。

单晶生长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单晶种子的基础上生长出完整的单晶材料。

目前,主要采用的单晶生长法有Czochralski法、浮区法和分子束外延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生长出高质量的晶圆,但生产成本较高。

多晶衬底法是在晶圆衬底上生长出多晶薄片,然后通过剥离、烧结等工艺制备出完整的晶圆。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晶圆质量相对较差。

3.薄膜制备技术薄膜在微电子器件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提供电极、隔离层和通道等功能。

目前,常用的薄膜制备技术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和溶液法等。

PVD技术通过将材料直接蒸发、热电子轰击等方法沉积在基底上,制备出所需的薄膜。

CVD技术是通过在反应室中以气相形式引入材料的前体,通过化学反应使前体分解生成所需的薄膜。

溶液法是通过将材料溶解在溶液中,然后将溶液涂布在基底上,利用溶剂挥发使材料形成薄膜。

4.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纳米材料在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关于材料学专业方面论文范文

关于材料学专业方面论文范文

关于材料学专业方面论文范文材料学是学生接触材料领域、定位未来方向的入门课程,学习和掌握该课程内容意义至关重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材料学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材料学方面论文篇1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摘要:近些年来,国防尖端工业和航空工业等特殊领域的发展对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加工技术要求更高,更精细。

在此背景下,理清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的方法,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加工方法成型技术一、前言近些年来,国防尖端工业和航空工业等特殊领域的发展要求更高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开发研制满足特定要求的高聚合物迫在眉睫[1]。

在此背景下,理清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的方法,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分子材料成型成型加工技术的相关定义1.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指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基础构成的材料,其一般基本成分是聚合物或以含有聚合物的性质为主要性能特征的材料;主要是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黏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独特的结构和易改性与易加工特点,使它具有其他材料不可取代与不可比拟的优异性能,从而广泛运用到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等领域,并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

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在高分子工业的生产中分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成型两个过程。

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就是运用各种加工方法对高分子材料赋予形状,使其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制品。

高分子材料加工主要目的是高性能、高生产率、快捷交货和低成本;向小尺寸、轻质与薄壁方向发展是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制品方面的目标;成型加工方向是全回收、零排放、低能耗,从大规模向较短研发周期的多品种转变。

判断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的质量因素是加工后制品的外观性、尺寸精度、技能性中的耐化学性、耐热性等等。

单晶硅的制备及其太阳能电池中的运用毕业论文

单晶硅的制备及其太阳能电池中的运用毕业论文

昆明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单晶硅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运用子课题题目无姓名胡渐平学号 201117030207所属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专业年级物理学2班指导教师张连昌2015年5月单晶硅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运用摘要本文研究单晶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运用。

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已知的就有十几种,因此太阳电池的种类也很多。

硅材料分为单晶硅、多晶硅、铸造硅以及薄膜硅等许多形态。

虽然形态不一制作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实现的目的是一样的。

都是尽可能多的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硅是地球上储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目前作为单晶硅的制备方法分为直拉法(CZ)、区熔法(FZ),并且这两种方法是工业上运用最广的方法。

从多晶硅中提炼出单晶,然后通过拉硅单晶棒、切割得到单晶硅圆片,再经过刻蚀,最后生产成太阳能电池组件。

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a)提纯过程(b)拉棒过程(c)切片过程(d)制电池过程(e)封装过程。

本文就单晶硅的制备和在太阳能电池中的运用略作讨论。

本文中提高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绒面工艺及电化学刻蚀工艺的原理及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中对效率所带来的影响的研究。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以高纯的单晶硅棒为原料的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

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空间和地面。

采用的来提高单晶硅太能电池效率的各种理论研究,首先采用了电化学刻蚀工艺和绒面工艺两者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从理论上的结果来看采用两者工艺结合所形成的抗反射层可以使太阳能电池的平均反射率降到2%,并进一步研究了在电化学刻蚀中各种参数对太阳能电池表面形貌的影响。

此外,论文还提出了另一种制备纳米硅抗反射层的方法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抗反射效果,研究发现这种制各纳米硅抗反射层的方法十分简单,且能够取得十分优异的降低反射率的效果,并且采用结合绒面工艺的纳米硅工艺所制得抗反射膜可以使得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反射率降到1%左右,甚至优于电化学刻蚀工艺和绒面工艺两者的结合。

材料智能化制备范文

材料智能化制备范文

材料智能化制备范文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智能化制备在材料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传统的材料制备过程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这种方式存在着制备周期长、一致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而材料智能化制备则能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技术,实时采集和监测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参数,通过智能算法和控制系统对制备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从而实现对材料制备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调节。

材料智能化制备的核心在于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制备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pH值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中央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通过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调整和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材料的制备过程符合要求。

首先,材料智能化制备可以提高材料制备的精确度和一致性。

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和监测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及时调整和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材料的制备过程符合要求。

通过精确控制和优化调节,可以实现材料制备的精确度和一致性的提高。

其次,材料智能化制备可以提高材料制备的效率和产能。

传统的材料制备过程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而材料智能化制备则可以实现对制备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制备效率和产能。

通过实时监控和优化调节,可以减少制备过程中的误操作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

另外,材料智能化制备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

通过精确控制和优化调节,可以保证材料的制备过程符合质量要求,减少产品的次品率和废品率,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同时,材料智能化制备可以实现对制备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节,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降低产品的成本。

最后,材料智能化制备还可以实现材料制备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追溯。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制备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全面监控和记录,建立起完整的制备过程信息数据库。

论文实验报告实验方法

论文实验报告实验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新型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为环保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1. 主要材料:(1)聚乳酸(PLA)(2)聚己内酯(PCL)(3)纳米蒙脱石(4)氧化石墨烯(5)过氧化苯甲酰(BPO)2. 辅助材料:(1)溶剂:丙酮、乙醇(2)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催化剂:氢氧化钠(NaOH)三、实验设备1. 热压机2. 真空干燥箱3. 电子显微镜(SEM)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5. X射线衍射仪(XRD)6. 万能试验机7. 电子天平四、实验方法1. 新型环保材料的制备(1)将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丙酮溶剂中溶解。

(2)将纳米蒙脱石、氧化石墨烯分别与溶剂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溶液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形成复合溶液。

(4)将复合溶液倒入模具中,在热压机上进行热压处理,压力为1MPa,温度为160℃,时间为10分钟。

(5)将热压处理后的样品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2. 新型环保材料的性能测试(1)力学性能测试:采用万能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拉伸测试,测试样品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等。

(2)热性能测试: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样品进行热稳定性测试,测试样品的失重率、热分解温度等。

(3)微观结构分析:采用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断面结构。

(4)红外光谱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其官能团的变化。

(5)X射线衍射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其晶体结构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新型环保材料的制备实验成功制备了新型环保材料,样品表面光滑,断面结构均匀。

2. 新型环保材料的性能测试(1)力学性能:样品的断裂伸长率为20%,拉伸强度为40MPa,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2)热性能:样品的失重率为5%,热分解温度为28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Si3N4陶瓷作为结构陶瓷,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性能以及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另一方面,Si3N4陶瓷也具有功能陶瓷的属性,优良的介电性等。

无论是作为结构陶瓷还是功能陶瓷,都希望Si3N4陶瓷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和适合的价格。

本文从Si3N4陶瓷的原料制备,成型工艺,烧结过程,总结高性能Si3N4陶瓷的工艺过程。

关键词:Si3N4陶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原料制备;成型工艺;烧结过程AbstractSi3N4ceramics has excellent abrasion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heat resistance and goo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as structural ceramics. On the other hand, Si3N4 ceramic also has properties of functional ceramics, excellent dielectric properties. Either as structural ceramics or functional ceramics, everone hope Si3N4 ceramic has more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pric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high performance Si3N4 ceramic from the Si3N4 ceramic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molding, sintering process.Key words: Silicon nitride; Structural ceramics; Functional ceramics;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Casting process; Sintering process第1章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材料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陶瓷的潜在优势,工程陶瓷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二次大战结束后,原子能、火箭、燃气轮机等技术领域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人们去寻找更能承受高温,比普通陶瓷更能抵御化学腐蚀的材料。

Si3N4的出色表现,激起了人们对它的热情和兴趣[1]。

自1859年Deville[2]等人首次成功合成Si3N4开始,Si3N4陶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关其应用的文献报道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Si3N4最初作为碳化硅和氧化物粘结相应用于耐火材料,随后用于制造坩埚、热电偶管、火箭喷嘴等[3]。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对高温性能(尤其热震性能)优良的新型材料需求的增加,作为高温结构发动机的潜在应用材料—Si3N4陶瓷材料的发展速度明显升高。

自上世纪70年代Si3N4陶瓷燃气轮机项目研发开始,Si3N4陶瓷材料的开发一直以陶瓷与电子工业为主,不断向其它应用领域扩展,其研究方向主要有五个基本分支:Si3N4基本物理性能、非晶薄膜Si3N4、粉末制备、多孔Si3N4陶瓷材料和致密Si3N4陶瓷材料[3]。

制约高性能Si3N4陶瓷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制造成本高、可靠性差和生产一致性差。

第2章Si3N4陶瓷基本性质Si3N4是一种共价键化合物,其基本结构单元为[SiN4]四面体,在三维空间形成连续而又坚固的网络结构[4]。

在[SiN4]四面体中Si原子与N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且Si-N键具有很高的键强。

事实上,Si3N4陶瓷的很多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和难烧结等)都是与Si-N 强共价键有关。

Si3N4的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有两个结晶相,α相和β相。

其中β-Si3N4结构较为稳定,Si3N4在1300℃时会发生α→β相变,常压1877℃[5]直接分解为液态硅和氮气。

α相对称性低容易生成,β相从热力学的角度上比较稳定。

如图1.1所示,二者唯一结构区别是沿c轴的堆垛顺序,β相Si3N4的每个单位晶胞中含有两个分子,结构上由Si和N原子在c轴按…ABAB…堆积成六方结构;α相Si3N4的每个单位晶胞中含有四个分子,结构上由Si和N原子在c轴按…ABCDABCD…堆积成六方结构,发生相变时,氮化硅四面体以c轴垂线为轴心旋转180°。

图1.1 a)β-Si3N4的单晶结构;b)α-Si3N4的单晶结构Si3N4陶瓷材料,具有高比强、高比模、高硬度、耐高温、抗氧化和耐磨损以及抗热震等优良的综合性能。

Krstic[6]等人根据Popper总结的文献将Si3N4陶瓷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列表,详见表1-1。

Si3N4热膨胀系数也较低、导热率高,在陶瓷材料中有较高的断裂韧性。

耐热冲击性也极佳,热压烧结的Si3N4加热到l000℃后投入冷水中也不会破裂。

此外,Si3N4材料还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和低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等优良的介电性能。

将Si3N4基体与石英和BN颗粒、纤维等增强体复合,可制成综合性能优异的透波复合材料。

采用有机先驱体转化的方法制备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Si3N4导热率理论上应具有较高热导率,但实际上热导率不高。

由于晶格内的缺陷杂质对声子正规碰撞过程(N过程)的阻碍使其热阻升高,晶粒尺寸、晶格杂质(主要指氧杂质)和构成晶界薄膜的晶界相(主要指厚度)也有很大影响。

在不太高的温度下,Si3N4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冲击性,但在1200℃以上会随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出现破损,使其强度降低,在1450℃以上更易出现疲劳损坏,所以Si3N4的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300℃。

目前提高Si3N4陶瓷的高温性能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1)改变晶间相成分,提高耐火性;(2)晶界玻璃相的晶化处理;(3)形成Sialon消除晶间相。

Si3N4陶瓷增韧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有颗粒弥散增韧、晶须或纤维增韧、ZrO2的相变增韧、利用柱状β-Si3N4晶粒的自增韧和层状结构复合增韧等[7]。

表2.1 Si3N4陶瓷材料综合性能第3章Si3N4陶瓷制备3.1 Si3N4陶瓷材料3.1.1 Si3N4粉末Si3N4粉末原料的制备工艺决定了原料的固有特性和所含杂质(微晶尺寸、α相含量以及氧含量等),从而影响了Si3N4陶瓷材料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行为。

由于制备工艺不同,各类型Si3N4陶瓷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如孔隙度和孔隙形貌晶粒形貌、晶间形貌以及晶间第二相含量等)。

商用Si3N4粉料的常用制备方法有三种,分别为硅粉氮化、氮气氛围下二氧化硅的碳热还原和硅二酰亚胺的高温分解,反应温度分别为1300℃~1400℃,1450℃~1500℃,1000℃左右。

纳米Si3N4粉末主要制备方法为激光诱导气相沉积法,可通过此方法获得粒径小于10nm的均匀氮化硅粉末[9],。

此外还有自蔓延高温合成,气相法、及新兴的微波合成法。

目前,Si3N4粉体的工业化生产在全世界范围仍以成本较低的硅粉氮化法为主[8]。

氮化气体状态、温度、添加剂、粒度影响氮化效果。

因而各项性能差别很大[10],要得到性能优良的Si3N4陶瓷材料,首先应制备高质量的Si3N4粉末。

用不同方法制备的Si3N4粉质量不完全相同,这就导致了其在用途上的差异。

一般来说,高质量的Si3N4粉应具有α相含量高,组成均匀,杂质少且在陶瓷中分布均匀,粒径小且粒度分布窄及分散性好等特性。

好的Si3N4粉中α相至少应占90%,这是由于Si3N4在烧结过程中,部分α相会转变成β相,而没有足够的α相含量,就会降低陶瓷材料的强度。

以β-Si3N4为成核剂可诱导α-Si3N4发生相变。

随着加入量增加,生成的β-Si3N4的长径比逐渐增大;相变后生成的柱状晶交错、搭接,拔出需消耗能量,导致断裂所需的能量增加,提高了多孔氮化硅陶瓷的抗弯强度[13]。

从β-Si3N4相含量、晶界相物相组成及含量、晶格内缺陷、晶粒尺寸以及晶粒的定向排列程度等方面考虑,可获得高热导率的β-Si3N4陶瓷选取高纯β相原料[12]。

陶瓷烧结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原子扩散率一定要高;2)新形成的晶界相自由能要足够低,可使系统总能量呈下降趋势[11]。

而Si3N4作为共价化合物,其自扩散系数较低,自扩散时需要极高的活化能;且纯Si3N4的晶界能较高,即使长时间高温烧结,其致密化也具有一定难度。

Si3N4陶瓷材料的烧结过程属于液相烧结和颗粒重排,材料强度受材料微观形貌及晶界相影响显著,Si3N4陶瓷材料的主要增韧方式为自增韧;采用适当的烧结助剂可有效提高Si3N4陶瓷材料的热导率,增加材料断裂韧性,促进材料性能完善。

粒径小于1.5μm 纯度为95%的α-Si3N4为原料,CeO2为烧结助剂热压烧结,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1800℃;烧结时间1h;单轴压力30MPa;氮气氛围。

添加烧结助剂以降低Si3N4的晶界能,增加其扩散率,从而提高材料致密化程度。

Si3N4粉末表面存在的氧化硅,可在烧结时与烧结助剂和Si3N4本身发生反应,在适当温度形成液相,通过颗粒重置过程(此时α相颗粒溶解于液相,而后以β相析出沉淀)促进致密化。

Si3N4陶瓷材料常用的烧结助剂有稀土烧结助剂RE2O3(RE = La,Nd,Gd,Y,Yb,Ce,Sc)、Al2O3、CaO、SiO2、MgO、MgSiN2等,但铝和氧是阻碍声子传导的主要晶格杂质,需要采用无铝烧结助剂。

致密化原理是形成低熔点硅酸盐或者降低共晶熔点。

Yb2O3与Y2O3是制备具有较高热导率Si3N4使用最多的稀土烧结助剂。

烧结助剂在降温过程中析出热导率极低的第二相。

复合助烧剂可以促进烧结[14]。

以CeO2 为烧结助剂,Si3N4的相变转换率近100%;当CeO2含量不超过8mol%时,Si3N4晶界相的构成主要为Ce4.67(SiO4)3O、Si2ON2以及Ce2Si2O7;随着烧结助剂含量的变化,其晶界结晶相构成呈现出明显规律性变化。

Ce4.67(SiO4)3O有利于致密化,Ce2Si2O7有利于提高强度,Si2ON2极大提高弯曲强度、硬度及断裂韧性。

晶粒尺寸随烧结助剂含量增加取值范围减小,长柱状晶数目增多。

CeO2含量由1mol%增加至7mol%时,Si3N4陶瓷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及热导率随CeO2含量增加而升高[15]。

Si3N4为自增韧陶瓷材料,其增韧机制主要为裂纹桥接与裂纹偏转。

表3.1 常用助烧剂Si3N4粉体颗粒表面多含有硅烷醇基团,而硅烷醇可以促进水分对Si3N4颗粒的润湿效果,提高分散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