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小山村》教案01
一年级下册《小山村》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年级下册《小山村》的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小山村》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下册《小山村》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下册《小山村》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向学生展示祖国北方的迷人风光,表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2、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指导学生看图理解课文3、培养读书能力重点:识字和写字难点指导学生学会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并合理想象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课件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2. 指导学生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3.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喜欢的句子教具准备;挂图,幻灯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见过什么样子的山村?2.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作者的家乡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下读不准的字2.再读课文,不仅把字音读准,还要想一想小山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子的印象/读出你的感受。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
3.指名一学生读课文,另一个学生指图画,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小结:观察图画的方法,从上到下,由近到远4.指导朗读一片、开满想象满山鲜花。
5.教师范读6.这就是你的学校,你想对城市的孩子说什么?7.读出你此时的心情来8.多种形式练习朗读⑴. 自由读课文⑵. 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⑶. 集体读课文三、扩展想象: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的山间公路,会给小山村带来什么?四、指导朗读最后一段:五、引导学生阅读《野鸭回家》:通过阅读,了解山村近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展望山村未来六、齐读课文,整体感受:七、板书设计:小山村小山坡山脚下学校门前伸向远方小山村家乡爱八、课堂作业:1. 选择正确读音2. 连一连,读一读3. 照样子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2. 学习三点水、提手旁和单人旁3. 重点指导果、条两个字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出示词语,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山坡漂亮抬头望小山村果树林清澈见底时间修公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2. 集体读词语二、识字、写字:1. 学生听读老师或学生读字音,另一个学生选出认读字中的生字。
《小山村》教案
《小山村》教案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小山村》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小山村》教案(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小山村》一课,为京版第2册教材中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段在阅读和写话两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中的词语。
基于两点我在课中设计了“每课一句”的写话,不仅让孩子通过朗读对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阅读写作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教学分析背景(1)学习内容分析:《小山村》一课是北京市实验教材第二册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一个小山村的美丽景色,反映了农村的新面貌,表达了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5个自然段,重点是2、3、4三个段落的理解和阅读。
由于学生多数都居住在城市里,除了高楼大厦、街道小区,没有真正的山村生活,因此想象地去体会美就比较困难。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适当的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以及彩色贴图,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情况分析: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本班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但对于课文的初步学习:正音、识字、通读全文,他们掌握的比较好。
为了能让学生最后将文章的朗读水平提高,我利用生动的板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在新课导入环节,我结合班中学生的情况,采用了回忆自己故乡的景象而进入本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随文识字的方法贯穿全课,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生字。
对于最后一个环节抄写字词,主要是诊测学完本课,学生掌握的如何,将课堂学习效果真实地展现出来。
(4)技术准备教具:课件出示小山村不同位置的景色,从而促进学生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说明: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其中描写农村景象的有《小山村》和《我们的田野》,对此课文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渗透爱家乡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中领悟美、感受美,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小山村》语文教案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小山村》语文教案北师版一年级下册《小山村》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运用比较、词语搭配感受文中描写的小山村不同方面的美丽景色,使学生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使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
(17小山村)请大家齐读课题。
(一)复习生字词语1.课文中的字词朋友你还记得吗?(1)生生做抽读字词游戏。
(2)师生抽读字词。
指导结满“结”的读音和轻声,关注学困生。
2.师:通过我们上节课对小山村的认识,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美丽)的小山村二、新授课文(一)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作者带着咱们游览了小山村的什么地方了吗?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前过渡:你们一定没看够吧?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再次走进他的家乡---那个美丽的小山村。
打开书,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想:你最想喜欢哪里的景色?为什么?(开始)2、生自读,思考。
(二)品读,处理重点段落:(2、3、4自然段)谁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里呢?1、山坡上的美景(第2自然段)(1)你为什么要来这里呢?谁还喜欢这里?(指名)(2)先读读这个自然段,然后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山坡上有哪些美景呢?)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树上结满红的苹果、黄的梨。
师:这两句话那句话最好?师:你能用你的朗读让人们感受到它们的颜色吗?(出示山坡上……)练习指名师:(指名后)从你的朗读中我可没听出来是“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谁能再读一读吗?师:你除了发现漂亮的颜色之外,你还发现什么了?(多)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一片、结满)请你再读一读这段话。
《小山村》的教案
《小山村》的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小山村》,让学生了解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提高学生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小山村》这本书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出版时间、内容概述等。
引导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学生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章:农村改革与发展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农村发展的路径。
2.2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和成效,以及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农村发展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和策略。
3.2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和策略。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和意义,掌握调整的方法和策略。
第四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4.2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开发的有效途径。
第五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方法。
5.2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方法。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建设的有效方法。
《小山村》的教案
《小山村》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小山村》,了解中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2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小山村》,使学生了解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乐趣,认识中国农村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对农民的敬意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农村生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回答相关问题。
3.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乐趣,解释相关文化背景。
3.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3.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四章:作业布置与评价4.1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小山村》的读后感,深入反思农村生活的意义。
4.2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之处。
5.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设计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村民、老师、孩子等,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6.2 活动实施在课堂上进行角色分配,学生准备后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6.3 活动评价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七章:家校沟通与合作7.1 沟通内容向家长介绍《小山村》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鼓励家长支持学生的学习。
《小山村》教案范文
《小山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小山村》,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通过对小山村的描绘,表达出的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小山村》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难点:分析作者通过对小山村的描绘,表达出的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山村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小山村》,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描绘。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谈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热爱家乡、珍惜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 结合自己的家乡,写一篇关于家乡美好风光的短文。
3. 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制定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山村》的内容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深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山村之中。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小山村》与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不同作者对乡村生活的不同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
4. 写作练习:安排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家乡的景色或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山村》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山村》教学设计第1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山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认识6个认读字及相关词语。
2.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及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一定喜欢图画吧,现在老师就送给大家一幅画。
(点击课件)师:喜欢这幅画吗?画上是一个小山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山村看一看。
认真看老师板书。
(板书:3、小山村)1.指名领拼“村”字。
2.齐读课题。
3.你怎么记住“村”字?(引导木加寸或熟字加偏旁)4.用“村”还可以组成什么词?(生组词)导:小山村里有什么呀,那里的景*美不美呀,快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1.听清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生读)2.同桌2人互相读读课后生字,读得好就夸夸他,如果他不会读你就来帮助他。
(两人互读,纠正字音)3.检查字音: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合作的也很好,课文中的生字都会读了吗?出示课件①小老师领拼②指名读③说一说你家住在那儿?(理解“住”的意思)4.导:同学们记字音真是又快又准,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们肯定能比刚才读得还好,老师又有一个要求,边读边找一找课文都写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生答)三、品读1.学习山坡上。
①师:我们先一起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做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重点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简笔画猜课题。
2.生读课题回答问题(读懂什么?还想懂什么?)。
二、整体感知课文1.音乐起,师朗诵第一,第二自然段,接着问:小猴子扛着玉米会去哪?会干什么呢?然后用手势提示学生读课文。
2.问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师根据生的回答贴出挂图)三、学第一自然段1.读课文。
课文《小山村》教案
课文《小山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山村》。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情景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努力学习、奋发向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小山村》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点评。
(2)针对课文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情景剧表演:(1)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创作情景剧。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6. 小结与拓展:(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范围。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短文。
3. 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与同学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小山村》教学设计
《小山村》教学设计《小山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准确认读14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会认读14个生字。
教学措施: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引导等方法来解决生字。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听读识字、猜谜语。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插图帮助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毛课件:在一个美丽的山村,那里红花绿树,山边小河流水,学校坐落山涧。
2、板书课题小山村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组织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
教师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课文中的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同桌互读,不会读的字,同桌之间要互相教读。
达到人人会读的`目的。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读错的地方画出来,等他读完后指正。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小组认读,开火车读。
5、识字游戏,巩固识字。
三、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板书设计:小山村片粉脚飘新房校清底游曲教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写6个生字及新词。
能力目标: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会写6个生字。
教学措施: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来解决生字。
教学策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插图帮助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善于倾听、大胆发言、敢于请教、乐于帮助,形成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1、指名读课文,读完后学生评价。
2、找后进生认读生字,教师指导正音。
3、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中讲了什么地方?那里怎么样?再指名同学说说。
教师可以提示,让学生看图。
3、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你感觉小山村怎么样。
《小山村》的教案
《小山村》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农村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学习《小山村》,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山村》的内容介绍。
2. 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和人物形象。
3. 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农村生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小山村》的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小山村》的内容。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验农村生活。
4. 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农村生活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
2.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选读一篇关于农村生活的文章,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与同学分享。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开展农村生活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农村生活体验和感受。
3. 举办农村生活图片展览,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农村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
《小山村》教案范文
《小山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山村》,了解我国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农村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法。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山村》的内容介绍。
2. 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
3. 探讨课文反映的农村现实问题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小山村》的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
3. 了解课文所反映的农村现实问题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
2. 探讨课文所反映的农村现实问题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课文中的关键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运用讲授法,对课文进行解读和讲解。
1. 课文《小山村》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小山村》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课文描绘的农村景象。
3. 精讲细读:针对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和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所反映的农村现实问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5. 总结提升:对课文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培养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八、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课文《小山村》的作者是______。
(2)课文主要描绘了______的农村景象。
(3)课文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描写,反映了农村现实问题。
2.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农村现实问题的看法。
《小山村》教案范文
《小山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山村》,了解中国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中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农民的感情。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小山村》,了解作品中所描绘的中国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
(2)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2)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和批判性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小山村》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小山村》,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品中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进行讨论。
(2)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4. 课堂讲解(1)解析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元素。
(2)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5. 练习与拓展(2)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山村》。
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的资料、相关文学作品等。
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小山村》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小山村-
小山村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3、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过程方法(设计思路):1、以图入手,欣赏感悟。
2、由图及文,初读感知。
3、图文结合,品读悟情。
4、拓展实践,回归生活。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在每个人眼里都是无比美丽的。
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师:许多同学都没去过农村,今天老师满足大家的要求,咱们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做客,想不想去?(揭示课题:小山村)二、学习新课(一)欣赏图画,谈感受师:你觉的这幅图怎样?你喜欢图中的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喜欢图中的绿树,他们一排排非常整齐。
·我喜欢图中的小河,小河里有可爱的小鱼和美丽的石子。
师:想知道小作者喜欢什么吗?快读读课文吧!(二)由图及文,初读感知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生用手势表示)(三)再读课文,入境悟情1、结合插图自读课文,找出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交流:小山村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1)山坡。
结合插图认识“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a、果树林里还可能开着什么花?(苹果花,杏花等)b、出示图片:果林里百花盛开,蜜蜂嗡嗡,蝴蝶飞舞的景象。
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仿佛闻到了什么?(2)山脚。
a、你从图中哪里看出这座房子是学校?(国旗)b、来到学校我们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c、觉得这所学校怎么样?你想到了什么?(农村发生了变化;建起楼房式的学校;希望小学)(3)小河。
a、觉得小河怎么样?理解“清澈见底”的意思。
b、积累词语并练习说话,游来游去来去。
(4)公路。
a、理解“抬眼望去”的含义。
谁能用动作表示出来?作者是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山脚下)从山坡到山脚,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山村的?(由上到下)从学校门前到远处的公路又是按什么顺序?(由近到远)b、“远方”会是什么地方?这条伸向远方的公路会给小山村带来什么又带走什么?(能通向城市,与外界沟通的路)c、积累词语:弯弯曲曲3、听完小作者介绍,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山村?(美丽、富饶、可爱……)你喜欢它吗?想对它说些什么?生:·小山村,我爱你!·小山村,你真美!·小山村,我想去你那里生活!4、齐读最后一段。
一年级下册《小山村》教案01
授课过程:一、发言导入,激发兴趣。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谁知道自己的家乡(老家)在哪里?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我们书中小作者的家乡可美了,让我们一同去参观吧!出示授课挂图。
[设计妄图:让学生经过自己介绍家乡,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过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师;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去解决,同时,给每一段标上序号。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设计妄图:在初读课文时,对学生提出最简单实在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优异的读书习惯。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正音。
(1)全文有几个小节?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想一想,他把生字读准了吗?并用手指着字,读到哪儿,指到哪儿。
(2)每一小节读完,学生进行议论:你想对他(她)说点什么吗?要求:先必定优点,再提出不足。
[设计妄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培养优异的倾听习惯并学会合适的议论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在学生读书时,师生一同认真听,随后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个字音,真切做到了师生共同参加学习过程。
]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进一步读准字音。
三、识字指导。
师;有一些生字宝宝出现在课文中,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1、老师出示学生较易识记的生字:坡、脚、漂、底、抬、望、修、伸、远等,激励学生合作识字。
要求:运用字加字、换偏旁、数笔画、组词、造句、编儿歌、编谜语、讲故事等多种识字法和同桌自主识字。
2、识字竞赛。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些生字。
竞赛规则:以同桌为单位,读对了,给对方小朋友以掌声,表示激励和必定。
[设计妄图:经过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既分别识字难度,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认识 2 个多音字:漂和曲。
要求:学生当小老师给学生讲解,并用每个字不同样的音进行组词练习。
[设计妄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样的音在不同样的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京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山村》教案
京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山村》教案《小山村》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小山村》一课,为京版第2 册教材中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段在阅读和写话两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话中乐于使用阅读中的词语。
基于两点我在课中设计了“每课一句” 的写话,不但让孩子通过朗读对课文的学习实行一个简单的总结,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阅读写作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水平训练。
教学分析背景(1) 学习内容分析:《小山村》一课是北京市实验教材第二册第7 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一个小山村的美丽景色,反映了农村的新面貌,表达了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5 个自然段,重点是2、3、4三个段落的理解和阅读。
因为学生多数都居住在城市里,除了高楼大厦、街道小区,没有真正的山村生活,所以想象地去体会美就比较困难。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适当的使用一些多媒体课件以及彩色贴图,这样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情况分析: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本班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朗读课文。
但对于课文的初步学习:正音、识字、通读全文,他们掌握的比较好。
为了能让学生最后将文章的朗读水平提升,我利用生动的板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在新课导入环节,我结合班中学生的情况,采用了回忆自己故乡的景象而进入本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随文识字的方法贯穿全课,自不过然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生字。
对于最后一个环节抄写字词,主要是诊测学完本课,学生掌握的如何,将课堂学习效果真实地体现出来。
(4)技术准备教具:课件出示小山村不同位置的景色,从而促动学生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说明:本单元安排了4 篇课文,其中描写农村景象的有《小山村》和《我们的田野》,对此课文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渗透爱家乡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中领悟美、感受美,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小山村》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山村》教学设计(通用13篇)《小山村》篇1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认识6个认读字及相关词语,会写苹果两字。
2、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及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
会写“苹果”两字。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书写“苹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一定喜欢图画吧,现在老师就送给大家一幅画。
(点击课件)师:喜欢这幅画吗?画上是一个小山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山村看一看。
认真看老师板书。
(板书:17 小山村)1、指名领拼“村”字。
2、齐读课题。
3、你怎么记住“村”字?(引导木加寸或熟字加偏旁)4、用“村”还可以组成什么词?(生组词)导:小山村里有什么呀,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呀,快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1、听清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生读)2、同桌2人互相读读课后生字,读得好就夸夸他,如果他不会读你就来帮助他。
(两人互读,纠正字音)3、检查字音: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合作的也很好,课文中的生字都会读了吗?(点击1):苹果村庄住图画①小老师领拼②指名读③说一说你家住在那儿?(理解“住”的意思)(点击2)山坡上山脚下结满小楼小鸭黄黄的梨①小老师领拼(指导读好“上”的轻声)②指读(点击3)去掉了拼音帽子还会吗?老师指,学生读。
4、导:同学们记字音真是又快又准,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们肯定能比刚才读得还好,老师又有一个要求,边读边找一找课文都写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生读)生答:山坡上山脚下村前三、品读:1、学习上坡上。
①师:我们先一起到山坡上看看都有什么?(在黑板的简笔画上板书“山坡上”)认真读第2自然段。
(生读)②师:用书上的话说说山坡上都有什么?(教师相机画简笔画)(形象感知)③山坡上有什么样的苹果?苹果多吗?从那个词中能看出来?(理解“结满”的意思)④想象一下:当我们看到山坡上有这么多的苹果和梨,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能读出来吗?生读⑤想象:山坡上除了非常好看的苹果和梨还会有什么呢?补充:山坡上有()的()(积累词语)带着想想再齐读一遍这段⑥师:红红的苹果写出了苹果的颜色,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苹果?补充 ( )苹果(启发从形状、味道上想)(积累词语)⑦师:上坡上的苹果真是让人眼馋,那我们就来学写“苹果”两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谁知道自己的家乡(老家)在哪里?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我们书中小作者的家乡可美了,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吧!出示教学挂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介绍家乡,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过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师;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去解决,同时,给每一段标上序号。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时,对学生提出最简单实在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正音。
(1)全文有几个小节?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想一想,他把生字读准了吗?并用手指着字,读到哪儿,指到哪儿。
(2)每一小节读完,学生进行评价:你想对他(她)说点什么吗?要求:先肯定优点,再提出不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学会适当的评价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在学生读书时,师生一起认真听,随后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个字音,真正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进一步读准字音。
三、识字指导。
师;有一些生字宝宝出现在课文中,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
1、老师出示学生较易识记的生字:坡、脚、漂、底、抬、望、修、伸、远等,激励学生合作识字。
要求:运用字加字、换偏旁、数笔画、组词、造句、编儿歌、编谜语、讲故事等多种识字法和同桌自主识字。
2、识字竞赛。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些生字。
比赛规则:以同桌为单位,读对了,给对方小朋友以掌声,表示鼓励和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既分散识字难度,又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
3、认识2个多音字:漂和曲。
要求:学生当小老师给学生讲解,并用每个字不同的音进行组词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的音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四、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1)互相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你愿意把这一段背下来吗?
(3)在课文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大家。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
2、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
要求:(1)合作读书,每人读自己喜欢的那一段,读完全文。
(2)可以小组齐读课文。
教师加入到小组中去,与学生一同学习。
3、请2至3个小组分别在全班进行朗读。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没有压力地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
4、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课文。
五、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果树林、学校、小河、山间公路”在哪里?(引导学生看教学挂图)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山坡上——果树林山脚下——学校学校门前——小河抬眼望去——山间公路
[设计意图:通过看挂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速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过程。
]
2、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课文都写了什么?要求:不看书,可以互相补充。
3、请1——2名学生在全班进行复述课文。
教师要及时给学生鼓励和肯定。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六、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爱这个小山村吗?你爱它什么?你们愿意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小山村画下来吗?
2、师:大家想一想小山村还可能有哪些景物,你也可以把它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画画,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想象的翅膀更会展开翱翔,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记忆力。
]
七、指导书写生字。
1、利用多媒体课件学习生字,掌握书写顺序。
2、师:还有哪些字需要老师帮忙带着写?
3、指导书写:果和条。
(1)讲解这2个字的笔顺。
(2)区分这2个字最后两笔的不同。
[设计意图:先自己书写简单的生字,再在老师指导下书写较难的字,学习呈现了梯度,降低了难度,效率大大提高。
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有助于提高写字效率,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写字能力。
]
八、小结:
同学们,我们游览完了小山村,你有什么想法呀?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很美丽,你能用画笔把你的家乡画出来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扩展语文知识是学习语文的目的。
]
九、板书设计:
小山村
《小山村》
挂图
山坡上——果树林
山脚下——学校果条
学校门前——小河
抬眼望去——山间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