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考研人文地理学模拟试题(经济地理学)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B)。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C 〕。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首创。
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人文地理学》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人文地理学》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30×1分,共30分)1、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前三个顺序可颠倒);物质文化基础性时代性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后面这五个顺序不可颠倒)2、地区间城乡间城市间(顺序可颠倒)3、物理距离时间距离价格距离(顺序可颠倒)4、索尔(苏尔)5、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印欧语系、罗曼语族6、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生物环境7.胡焕庸漠河腾冲8.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二、名词解释(4×4分,共16分)1、文化区(可举例说明):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大体可分为形式文化区(如汉语分布区)、功能文化区(国家、省市等)、乡土文化区(妈祖信仰分布区)。
2、人口转变: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和过渡,即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3、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4、国家(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三、选择题(10×1分,共10分)1、B;2、C;3、A;4、D;5、B;6、B;7、A;8、C;9、C;10、D;四、判断题(5×1分,共5分)1、√;2、√;3、×;4、√;5、√五、简答题(4×6分,共24分)1、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有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等,并且这些因素往往以复杂的方式彼此结合在一起共同起作用。
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但他们只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能性,对人口分布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因素,包括: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条件等。
西南大学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试卷_人文地理学2001--2012
2001年西南大学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15)
1、中东
2、地理大发现
3、大洋洲
4、尼罗河
5、巴黎盆地
二、简述题(20)
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略)
在图上填出:(15)
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
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
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
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
四、论述题
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
(30)
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20)
2002年西南大学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20)
1、中国经济地理
2、人口构成
3、华南农业区
4、京津唐工业地带
5、经济地带
二、分析论述题(80)
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1。
西南大学《经济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多选题]廖什与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差异有__.A:K值B: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C:中心地职能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对应比例D:中心地等级与所供应商品种类的对应关系参考答案:ABCD2:[多选题]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K值有__.A:3B:4C:6D:7E:8参考答案:ABD3:[多选题]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有__.A:钢铁业B:运输机械工业C:水泥业D:造纸业参考答案:ACD4:[多选题]韦伯工业区位论中考虑的区位因子有__.A:土地费B:运费C:劳动费=================================================================================================== D:原料费参考答案:BC5:[多选题]杜能圈出现过的圈层有__.A:休耕B:谷物C:谷草式农业D:三圃式农业参考答案:CD6:[多选题]杜能的假设条件包括__.A:交通工具是火车B:均质土地条件C:没有可以通航的河流D:经济人参考答案:BCD7:[多选题]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指标有__.A:交通网密度B:贝塔指数C:通达指数D:分散指数参考答案:BCD8:[多选题]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__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A:运费大小B:原材料的可运行C:原材料的可替代性=================================================================================================== D:原材料的形状参考答案:ABC9:[多选题]对一般工业经济活动区位影响比较大的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__A:土地承载力B:土地肥力C:土地形状D:土地区位参考答案:AD10:[多选题]胡佛认为运费主要由__组成.A:线路运行费B:运具购置费C:站场费D:流量参考答案:AC1:[多选题]企业增长的动因有――A:实现交易内部化B:来自竞争的压力C:大企业比小企业利润高D:消费者更相信大企业参考答案:AB2:[多选题]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有――A:比较集中系数B:比较输出率系数=================================================================================================== C:利润率D:内部收益率参考答案:AB3:[多选题]扩散机制的形成主要源于――A:寻求新的发展机会B:政府的政策作用C:避免集聚不经济D:和附近的企业发生矛盾参考答案:ABC4:[多选题]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有――A:资源禀赋B:区位条件C:产品生命周期D:资源配置能力参考答案:ABD5:[多选题]弗里德曼认为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有――A:主导效应B:信息效应C:心理效应D:生产效应参考答案:ABCD6:[多选题]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的效应有――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 C:极化效应D:扩散效应参考答案:ABCD7:[多选题]下列属于经济地域综合体组成要素的有――A:专门化要素B:经营性要素C:关联性要素D:基础性要素参考答案:BCD8:[多选题]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有――A:资源禀赋B:要素结构C:开发历史D:地理环境参考答案:ABCD9:[多选题]下列属于经济区特征的有――A:综合性B:区域性C:组织上的层次性D: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参考答案:CD10:[多选题]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某产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有――A:资源优势=================================================================================================== B:生产优势C:技术优势D:国内需求参考答案:BD1:[单选题]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学科名称的是――A:葛茨B:罗蒙诺索夫C:杜能D:韦伯参考答案:B2:[单选题]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倒"U”形曲线论的是――A:奥肯B:胡鞍钢C:威廉逊D:陆大道参考答案:C3:[单选题]土地以劳动对象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业是――A:工业B:商业C:第三产业D:农业参考答案:D4:[单选题]在杜能圈中,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第2圈称为A:自由农业圈=================================================================================================== B:轮作农业圈C:林业圈D:谷草式农业圈参考答案:C5:[单选题]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没有考虑的因子有――A:运费B:原材料C:劳动费D:集聚因子参考答案:B6:[单选题]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交通原则的K值是――A:3B:4C:6D:7参考答案:B7:[单选题]下列属于原料指数小于1的工业是――A:钢铁业B:造纸业C:水泥业D:啤酒酿造业参考答案:D8:[单选题]多部门企业在扩张中,最先扩张的一般是――=================================================================================================== A:生产机构B:研发机构C:销售机构D:仓储机构参考答案:C9:[单选题]霍夫曼定理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趋势A:上升B:下降C:稳定D:先升后降参考答案:B10:[单选题]弗里德曼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2阶段是――A:前工业阶段B:工业化阶段C:过渡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参考答案:C11:[单选题]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A:经济起飞阶段B:传统社会阶段C:高额消费阶段D:成熟阶段=================================================================================================== 参考答案:D12:[单选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指导过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划分的理论是――A:中心-外围理论B:梯度推移学说C:极化-涓滴效应学说D:相互依赖理论参考答案:B13:[单选题]俄林提出的理论是――A:成本学说B:新贸易理论C:要素禀赋学说D:竞争优势理论参考答案:C1:[判断题]第1个论述经济地理学的性质特点的学者是葛茨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研究的方法也在不段发生变化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尺度越来越大,因此,向宏观方向发展应作为经济地理学的唯一方向。
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
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2001年一、名词解释(15)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洲4、尼罗河5、巴黎盆地二、简述题(20)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三、填图题(图)在图上填出(15)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1)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四、论述题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30)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20)2002一、名词解释(20)1、中国经济地理2、人口构成3、华南农业区4、京津唐工业地带5、经济地带二、分析论述题(80)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部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和方向2003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GNP2、第三次科技革命3、后发优势4、涓滴效应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6、点—轴开发模式二、填图题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域(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出东京、大阪、北九州、札幌四个城市。
三、简答题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3、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而已的影响四、论述题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2004年一、名词解释(5*6=30)1、经济区位2、网尼克指数3、“三湾一海”地区4、霍尔木兹海峡5、温带海洋性气候6、区位商品性二、简答题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标主要有哪些?(15)2、试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10)3、试述对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15)4、简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5)三、填图题(15)在图上填出英国11个标准区的名称及大致范围、赫布里底群岛、泰晤士河、奔宁山脉三、论述题(25*2=50)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长江三角洲及沿岸地区的认识2、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2005一、名词解释(40)1、按劳动地域分工2、京津唐工业基地3、主导产业4、经济地域5、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二、简答题(60)1、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2、简述战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3、简要评析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发展的条件4、试对我国能源进行简要的经济评价三、论述题(50)1、论述战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动因和世界主工旅游区域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
完整word版,《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卷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人文地理学》模拟卷适用年级适用专业地理科学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10 (分钟)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
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科特性是社会性、、。
2.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
3.最重要的人口自然构成是、。
4.关于农业的起源有、两种主要学说。
5.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和佛教。
6.早在30年代我国人口地理学家就提出了一条从黑龙江瑷珲(现称黑河)到云南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7.按照语言谱系分类法,英语和德语都属于语系日耳曼语族;汉语属于语系。
8.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可称为旅游资源。
9. 英国政治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了“”学说。
10. 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区位论。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最核心的思想是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项,把所选择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近代,对世界人文地理学影响最大的学派是——()A.德国学派B.法国学派C.美国学派D.英国学派2.汤因比的“文明”发展理论,其要点不包括——()A.挑战和应战B.逆境美德C.中庸之道D.命定论3.一般来说,市场园艺农业的主要产品不包括——()A.水果B.花卉C.油料D.蔬菜4.当前,穆斯林最多的亚洲国家是——()A.中国B.伊拉克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5.当前,最多拉丁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是——()A.法语B.汉语C.西班牙语D.葡萄牙语6.目前,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A.欧洲B.北美洲C.大洋洲D.非洲7.以领土规模论,美国属于——()A.大国B.中等国C.小国D.特大国8.在中国,最晚形成的南方方言是——()A.粤方言B.客家方言C.湘方言D.吴方言9.下列国家,宗教现象最简单的是——()A.伊拉克B.印度C.俄罗斯D.以色列10.下列世界特大城市,不临海的是—— ( ) A.莫斯科 B.里约热内卢 C.东京 D.上海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简答题1. 请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形成和演变规律。
其研究对象涉及人类的居住、交通、生产、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活动。
2. 请简述文化地理学与景观理论的关系。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包括文化现象在地理环境中的传播、演变和空间分布等。
而景观理论则是文化地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地理环境中的景观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揭示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 请简述心理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心理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其研究内容包括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认知和情感等心理过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心理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认知地图、认知场所和情感地理学等。
在应用方面,心理地理学可以为城市规划、环境心理治疗等提供依据和方法。
二、论述题请就“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与人文地理学研究”这一主题进行论述,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和学术研究。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首先,人文地理学研究可以帮助理解中国乡村的特征和问题。
通过对乡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调研,可以揭示乡村的发展瓶颈和存在的问题。
比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分析乡村的人口结构、产业分布和交通网络等,从而为乡村发展的战略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人文地理学研究可以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过对不同地域乡村的特色和潜力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政策。
例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分析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和农村产业转型等,为乡村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方式提供科学的建议。
此外,人文地理学研究可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乡村文化、社会和环境变迁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发展方式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西南大学《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9109)《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题1、区位2、区位理论3、区位因子4、区位条件5、内部规模经济6、外部规模经济7、连结度8、通达度9、遍在原料10、局地原料11、原料指数12、区位重量13、等费线14、需求圆锥体15、中心地16、需求门槛17、基础聚落18、门槛人口19、跨国公司20、产品周期理论21、折衷理论22、区域23、区域经济结构24、区域产业结构25、产业26、支柱产业27、主导产业28、关联产业29、基础性产业30、潜导产业31、极核式空间结构32、点轴式空间结构33、区位指向34、农村工业化35、增长级36、支配效应37、乘数效应38、极化效应39、扩散效应40、循环积累因果原理41、乘数作用42、加速原理43、经济地域综合体44、经济区45、经济区划46、极化-涓滴效应学说47、梯度推移理论48、中心-外围理论49、区域相互依赖理论50、绝对成本学说51、相对成本学说52、要素禀赋学说二、问答题1、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3、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4、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与联系5、区位因子的演变6、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7、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8、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9、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10、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1、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2、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3、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形成机制、主要内容和意义14、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缺陷1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6、胡佛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17、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18、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19、克氏与廖什区位论的差异20、集市的特征21、斯坦集市理论的重要内容22、企业成长动因23、企业空间扩张规律24、各种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共同点25、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26、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要求27、如何选择主导产业28、如何构建关联产业29、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30、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31、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32、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33、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34、集聚机制及其成因35、扩散机制及其成因36、集聚与扩散机制的相互关系37、空间近邻关系及其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38、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39、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40、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41、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42、经济区划的原则43、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44、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及途径(9109)《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区位: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人文地理学测试题
人文地理学测试题一、说明题目背景和目的(约200字)本次人文地理学测试题旨在考察能力测试者对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多个领域,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
通过完成本次测试题,您将有机会验证自己在人文地理学方面的知识水平,提升对于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理解能力。
二、测试题(约2800字)问题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为什么人文地理学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变迁很重要?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问题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介绍每个研究方法,以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地方认同是什么?它与地域界定的关系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问题4:环境正义是人文地理学关注的重点之一,请解释环境正义的概念,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问题5:全球化对于人文地理学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请论述全球化现象对于世界各地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问题6:人口流动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请分析人口流动对于城市发展、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
问题7: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领域,请以环境问题为视角,解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问题8: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请简要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说明其在理解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问题9:城市化是人文地理学分析的一个重要话题,请简述城市化的概念、过程和影响,并分析城市化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问题10: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请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并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
三、总结(约100字)通过完成以上测试题,我们对人文地理学的重要领域和主要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产业属于第一产业?a. 农业b. 制造业c. 服务业d. 金融业2. 总人口数量与总面积的比例被称为什么?a. 人口密度b. 城市化率c. 土地利用率d. 基尼系数3. 下列哪个不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原因?a.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b. 工业化的发展c. 城市人口的老龄化d.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4. 以下哪个城市被认为是全球金融中心?a. 伦敦b. 上海c. 新加坡d. 香港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下列哪个方面?a. 区域经济发展b. 城市化进程c. 经济全球化d. 以上皆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解释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并举例说明其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城市化,列举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
3. 什么是城市体系?请解释城市体系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
4. 解释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地理理论,包括比较优势和相对优势的概念。
5. 请解释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共10分)1. 请详细论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碳排放等方面。
2. 解释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并阐述其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应用题(共20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某国家的GDP为2000亿美元,总人口为1亿人,土地面积为100万平方千米。
根据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请计算该国家的人均GDP。
2. 该国家的人口密度是多少?3. 该国家的城市化率是多少?。
西南大学 历年 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 试题
试题名称:2007 人文地理学试题编号:423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1、经济区2、旅游环境3、区位理论4、第三次科技革命5、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二、简答题(45分)1、根据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简析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5分)2、中国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谈谈协调我国人口结构的对策。
(15分)3、简评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5分)三、论述题(80分)1、联系我国的实际,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途径。
(25分)2、对比分析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25分)3、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
(30分)2006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407a试题西南师范大学1996年自然地理1、表格分析题表格(略,包括些地方的经纬度,1-12月气温降水)(1)A、B、C各是什么气候类型(2)各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举2种植物(3)各地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及成土过程2、名词解释焚风效应潜水风化作用天然有机质生态平衡3、分析题(1)副热带高气压怎样影响低纬度地区?这说明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河流?河流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3)地貌条件怎样影响其他地理环境要素(4)分析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特征和土壤形成特征,说明气候、植被、土壤的密切关系。
(4)论述我国生态系统和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1997年自然地理(不完整)1.名词:承压水和潜水、紫色土和红壤、西南师范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一、解释并比较下列名词1、对流雨和锋面雨2、潜水和承压水3、紫色土和红壤4、生物的指示作用和生物的适应现象5、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二、读图题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分析题1、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2、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3、滑坡的形成及其特征4、分析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5、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成因西南师范大学1999年自然地理学1、名词解释地域分异气团冰川土壤肥力土地种群泥石流灰化过程地中海气候群落演替2、简答题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和其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格局的影响简诉我国北方温带地区(长白山-祁连山)土壤分布基本规律和特征简诉相的基本特征简诉新月型沙丘的形成过程3论述题什么是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谈谈你对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及其特征的理解试诉气候与地貌发育关系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自然地理学1名词解释季风厄尔尼洛现象准平原雪线自然综合体生物的指示作用河漕集流波浪2简答题影响气温分布变化因素有那些,他们是如何影响的什么是风化壳,简诉其特征基本类型和分布什么是土地结构,在农业用地结构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简诉河谷的发育过程3论诉题叙述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在目前的西部大开发中,西北5省和西南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人地矛盾在那里2001年自然地理名词解释气团和锋哈德莱环流和沃克环流河流水系流域崩塌滑坡准平原和山麓面生物适应与指示作用生态农业与城市生态系统地域分异规律风化和风化壳简答题什么是行星风系?全球行星风系包括那3个盛行风带?各有什么特点?简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影响气候的3个因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影响现阶段的气候形成的简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个主要类型和特征3论述题以我国为例论述土壤的成土因素和主要成土过程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并结合一些具体情况,试分析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30)1地壳2萨王纳3生态系统4河流阶地5对流层6潮汐7坡立谷8土地评价9钙化过程10生物多样性二简答题(40)1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3试分析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4何谓地质大循环?何谓生物小循环?二者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关系如何?三论述题(30)1自然区划的含义是什么?请说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20)2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一个热门话题,自然地理学怎样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挥作用?(10)2003年自然地理名词解释风化作用土壤肥力岩溶作用地质构造季风水循环自然区划植物群落锋面自然环境简诉题气候对土壤发育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地球表层的组成\结构状况和基本特征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变化森林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论述题试论述气候变化及其成因应用人地关系论,分析当今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有些题目没掉了,地质学基础因为不是很多人要,而且前几年和今年的题目变化太大,前几年都是考小题还有矿物的鉴别,今年都是大题就5道1题好象就30分,光看本地质学基础包挂,象最后题是什么第四纪被称为冰川纪和生灵纪,他有何特点,好大的题目呀,第四纪那么多东西,那本破书那有那么多东西写,晕死呀,考卷也不知道扔那去了,所以就不找出来发了,免的误了大家2004年自然地理1.名词解释:太阳高度角、沉积岩、季风、温带海洋性气候、潮汐、滑坡、冰斗、富铝化过程、土壤诊断层、植物群落、2.简答:影响气温分布变化因素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影响的?对比分析欧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及类型?比较潜水、承压水以及上层治水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论述我国地貌外应力的区域分异,及其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区域地貌特征?简要分析地貌成因?自然环境为什么会出现地域分仪?2005年自然地理1. 名词解释:岩相、断裂、洋流、潜水、冰碛物、土壤胶体、黄壤、生物多样性、地域分仪规律、2. 问答:气球上的水分循环过程及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简述地质构造和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论述我国温带地区从东到西植被和自然土壤的分布规律?应用人地关系理论,分析当今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帖最后由一脸褶子于2007-1-26 16:59 编辑。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笔记考研资料
I.早期的争论
(1)区域学派
代表人物:巴朗斯基、科洛索夫斯基和萨乌什金。
学术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生产综。体或经济区。研究其形成过程•功能,内部结构、空间 形成、内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地理配置规律。
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第一步新产业IX研究
第:折经济活动地理研究的社会化
第•:节克鲁格显的纾济地理观点
弟一章绪 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一) 史志描述
1.时期:17世纪以前。
2.特点:
'I)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对经济地理知识枳累貝有重要作用.
3.代表性著作:
♦中国:<ih海经》、《禹页》、《史记》、《汉书丸
♦欧洲:斯特拉波的《地理学》。
(二) 商业地理研究
1.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特点:欧洲地理学屮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車点之一.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升始形成, 对商业地理现象避行解释•
3.代表性著作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I5o
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工业、商业、交通地理专门研究组织,均设专题对此加以讨论。英语国家的-•些 纾济地理教科竹也冠以“全球紿济”、“世界姓济”、“国际姓济”之类的B名。
(-)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菅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中.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址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己不能 揭示企业的区位蝶因,更不能掲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18春西南大学0567《经济地理学》作业答案(最全)
判断题1、弗农认为在成熟产品阶段,直接投资的对象以主要的发达国家为主。
1. A.√2. B.×2、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1. A.√2. B.×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1. A.√2. B.×4、要素禀赋学说又称为钻石理论1. A.√2. B.×5、绝对成本学说是由李嘉图提出来的1. A.√2. B.×6、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产业内分工。
1. A.√2. B.×7、主导产业的比较集中系数不一定大于11. A.√2. B.×8、跨国公司总部一般选择在主要大都市区,跨国公司总部区位是固定不变的1. A.√2. B.×9、按照克里斯泰勒的观点,区域越开放,K值越小1. A.√2. B.×10、韦伯认为,原料指数小于1,工厂区位应选择在消费地1. A.√2. B.×11、即使市场规模低于需求门槛,经济活动仍然可以长期正常存在1. A.√2. B.×12、原材料的可替代性越强,越应该远离原材料地布局1. A.√2. B.×13、合理的区位都是纯利润最大的地点1. A.√2. B.×14、区位条件好就是区位因子好1. A.√2. B.×15、在研究经济地理问题时,实证主义分析法优于规范性分析方法1. A.√2. B.×16、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 A.√2. B.×17、赫希曼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1. A.√2. B.×18、产业集群是指众多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1. A.√2. B.×19、根据库兹涅茨法则,第二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小于11. A.√2. B.×20、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可能比较高1. A.√2. B.×21、只要企业能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就会产生对外直接投资1. A.√2. B.×22、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中的中心地等级和中心职能是相互对应的1. A.√2. B.×23、如果孤立国存在可以通航的河流,杜能圈会发生变形1. A.√2. B.×24、因为商业的单位土地产出率高于住宅、工业等其他行业,商业应该占据城市内部的所有空间1. A.√2. B.×25、区位条件随着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不同而不同1. A.√2. B.×26、第1个论述经济地理学性质特点的学者是罗蒙诺索夫1. A.√2. B.×主观题27、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有哪些参考答案: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组织的核心。
人文地理学考研模拟考试
人文地理学考研模拟考试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准备考研的学子来说,模拟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熟悉考试形式和提升应考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人文地理学考研模拟考试中,通常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首先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如人地关系理论、区位论、文化景观论等。
考生需要对这些理论有深入的理解,能够清晰地阐述其核心观点和发展脉络,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在人地关系理论中,考生要明白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等不同观点的侧重点和局限性,以及在当代社会中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实际的人地矛盾。
区位论则要求考生掌握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等的基本原理,能够分析企业选址、产业布局等实际问题。
除了理论知识,人文地理学还涉及到众多的研究方法。
在模拟考试中,可能会考察考生对于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比如,给出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要求考生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人口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等。
在模拟考试中,这些领域的知识点都会有所涉及。
在人口地理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例如,分析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应对策略。
经济地理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球化对经济地理的影响等都是重要的考点。
考生要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探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市地理则关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文化地理方面,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地域文化的特点等是常考的知识点。
比如,探讨某个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旅游地理中,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与管理、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都是重点。
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卷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卷试题及答案人文地理学》模拟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
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科特性是社会性、人文性。
2.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心理文化区。
3.最重要的人口自然构成是年龄结构。
4.关于农业的起源有两种主要学说。
5.___是指___、___和___。
6.早在30年代我国人口地理学家就提出了一条从黑龙江瑷珲(现称黑河)到云南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7.按照语言谱系分类法,英语和德语都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8.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可称为旅游资源。
9.英国政治地理学家___提出了“地缘政治学”学说。
10.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___创立的,创立了工业区位论,___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区位论。
11.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最核心的思想是既满足人类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项,把所选择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近代,对世界人文地理学影响最大的学派是——(C)。
A.德国学派B.法国学派C.美国学派D.英国学派2.___的“文明”发展理论,其要点不包括——(D)。
A.挑战和应战B.逆境美德C.中庸之道D.命定论3.一般来说,市场园艺农业的主要产品不包括——(C)。
A.水果B.花卉C.油料D.蔬菜4.当前,穆斯林最多的亚洲国家是——(D)。
A.中国B.伊拉克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5.当前,最多拉丁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是——(C)。
A.法语B.汉语C.西班牙语D.葡萄牙语6.目前,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A)。
A.欧洲B.北美洲C.大洋洲D.非洲7.以领土规模论,美国属于——(A)。
A.中等规模国家B.大规模国家C.小规模国家D.超大规模国家得分评卷人1.在中国,最晚形成的方言是哪一个?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考研专业课模拟试题——自然地理(一)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第二章P38)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
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土地因子: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
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
原材料因子: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以影响。
能源因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
资本因子: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沉淀的地区对企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而有充分的资本供应,对于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也是区位选择的关键。
劳动力因子: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区位因子之一。
劳动力在质和量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劳动力移动上的摩擦等因素导致劳动成本存在着空间差异,从而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不同空间分布。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和指导作用。
(第四章)理论的前提条件: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
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三原则和中心地构建: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
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服从于K=4原则。
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服从于K=7原则。
意义: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如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等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如中心地与市场区域间的关系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第七章)主要包括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空间结构极核式空间结构。
由于区位条件的不一样,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就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地,即“点”或“集聚极”。
点轴式空间结构,指区域中有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否成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指区域点与电之间会有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沟通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演变规律:点轴式空间结构是在极核空间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增长极与周边点的交往中,产生越来越多的商品、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运输要求,因此就会建设连接他们的各种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供给线路等。
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成为区域发展所以所的轴线。
最终形成点轴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并形成联系通道,随之形成网络式空间结构。
能够通过举例或其它方法将三种空间结构模式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并评价其实践意义,从而体现学习和应用水平及综合述评能力。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第八章)p212罗斯托根据对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所作出的研究结构,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主要从事作物栽培。
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储蓄,金融制度应运而生;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经济活动出现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
起飞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资本运作加快;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成熟阶段: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部门;劳动力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也继续向城市集中。
高额消费阶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对耐用消费品需求增长,导致消费结构变化;生产大量的耐用消费品;垄断;市场和政府干预并存。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教育、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与提高生活水平有关的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
评价理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不足。
(二)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2、区位因子:也称区域要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韦伯将之定义为经济活动在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它不仅包含用货币可以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不能用货币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3、集聚与扩散因子: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和销售成本降低,分散因子则是集聚的反作用力,使随着消除这种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4、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一般而言,其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处于支配地位。
它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即它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是开展区际分工的主体;由于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强,主导产业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
5、经济距离:距离是地理位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距离就是用克服距离所付出的费用来表示的距离,它受运输距离和运费率的共同影响,对产业布局(尤其是工业布局)具有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1、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要点。
(第三章)韦伯工业区位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设前提的基础上的: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已知的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在这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在此基础上,韦伯分三个阶段分别构建其工业区位论: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通过最小运费原理和等费用线阐述了运费指向论,即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劳动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最小时的区位,形成劳动费用指向论,这可以使运费指向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这使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韦伯区位论是第一个系统的工业区位论体系,也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对现实工业布局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并提出了最小费用区位原则,这些都对以后区位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韦伯的理论不仅不局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创业布局也有指导意义。
当然这一理论仍有局限性,比如它的假设条件并不完全适合,在现代条件下,区位因子也发生了新的重要变化。
2、简述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中佩蒂一克拉克定理的基本要点。
(第七章)P180佩蒂一克拉克定理是克拉克于1940年在佩蒂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增加。
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据此理论可以进一步推到处,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那么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就越小,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就越大,反之亦然。
3、简述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部分,自然资源则是一定时空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自然环境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它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有着多方面的影响:1)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提供必要的自然前提;2)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生产地区专业化)提供自然基础;3)它是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4)它影响着产业地理分布的地区界限。
总之,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人类产业活动及其分布具有重大影响,但它们最终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与产业布局。
4、简述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集聚地,对区域发展具有组织、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1)组织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首先是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服务和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区域的创新中心,因此,它是区域中最具发展实力和活力的组织,通过其中心作用的发挥,它与区域形成了广泛和复杂的联系。
区域中城市的兴衰、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往往引起区域整体的发展出现相应波动。
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往往由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及其腹地共同构成,区域内规模不等的城市体系则可构成区域的空间框架,可见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及与周围地区的联系就构造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形态。
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
城市化引发和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或导向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引进。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述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
(第七章)所谓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使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