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纯手打整理重点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重点一、填空题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7.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升华、理智化、反向、否认、投射、替代8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9.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10.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11.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有自陈式问卷、投射测验12.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13.人格动力: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阿德勒是自卑感、马斯洛是自我实现14.14.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15.斯金纳提出了两种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16.罗杰斯“机能完善者”: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积极自我看待、和睦相处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8.多拉德与米勒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19.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将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流体智力21.艾森克把人格层次分为特殊反应、习惯反应、特质、类型四个水平22.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分别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23.大五人格的维度有: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24.Funder现实准确性模型包括:良好的判断目标、良好的特质、良好的信息、良好的判断者二、名词解释词汇假设:人格特征包含于他们创造的语言和词汇之中。

人格心理学纯手打重点

人格心理学纯手打重点

第一章绪论人品的定义:人品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一致体。

(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内外的一致体,动力组织和行为模式的一致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人品的基本特色:整体性,牢固性,复杂性,独到性。

人品心理学性质:解析层面:1.人类本性层面(揭穿人的共同本性)2.个体差异和集体差其他层面(揭穿个体差异和集体差异)3.个人唯一性的层面(揭穿个体的唯一性)人品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客观的陈述事实,不波及价值判断,也不追求原因,可是将研究问题的相关现象表现出来)2.理解(揭穿事实的原因,解析现象间的前因结果)3.展望(依照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4.控制(采用措施,使事物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防备消极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第二章人品研究与测评追求研究深度个案研究:一种以单独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取向,它把个体看做一个整体,对之进行丰富全面、深入认真的描述和讲解。

(主要形式包括观察、访谈、测试、临床研究、个人资料解析等)临床研究:有些个案研究会波及人品异常的个体,这类研究被称为临床研究。

叙事法(生活史研究):它要求被试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史进行描述,这些描述是个人的主观回忆,而不是研究者的客观察看。

生态效度:代表自然状态下的状况的程度。

个案研究长处:侧重细节,在被研究对象所处环境中防备人为控制拥有生态效应,可获取大量信息,提出因果假设,重申个人的独到性为特色不足:一般为描述性很难得因果结论,无法重复研究,结果不好检验,数据来自回忆没有正确性保证,取样较小没有宽泛性追求研究广度相关研究:长处: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更真实,拓宽了研究变量的范围,可在研究早期探明变量间存在的关系,可同时测量好多变量进行多因素研究,大样本结论更有实行性。

不足:只能对人品差异进行定量解析难以从质的角度讲解,只能找出变量间关系强度,无法讲解因果,一般采用自我报告缺乏真实性。

人格心理学重点

人格心理学重点

一、选择填空1、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2、人格心理学产生的来源最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3、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

4、弗洛伊德提出的几种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移置、反向作用、认同作用、固着作用、升华作用、退化作用。

(KP84)5、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动欲区:口腔)、肛门期(动欲区:肛门)、性蕾期(动欲区:生殖器)、潜伏期(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的活动)、生殖期(动欲区:生殖器)6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两种方式:符号化、梦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7、1911年,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8、阿德勒人格动力概念: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9、1939年,哈特曼发表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10、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主动对内疚(3~6岁)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 岁)亲密对孤独(20~25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KP116-118)11、霍妮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12、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成两个部分: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13、卡特尔把动力特质分为三种:能、外能(包括态度和情操)和辅助。

14、默里创立了研究无意识心理过程的著名方法,即“主题统觉测验”。

15、荣格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

三个不同层次人格结构: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16、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提出四种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17、艾森克认为存在着三个基本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维度:外倾性(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三个基本维度的生物学基础:内外倾(皮层唤醒水平)、神经质(边缘系统)、精神质(男性生物特性,特别是雄性激素分泌)18、斯金纳将强化按间隔时间和频率特征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2022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2022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概述一、知识点导读二、知识点1、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人格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它们是人格的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和社会性。

(1)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人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不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协调一致地进行活动的。

(3)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都是不同的。

(4)人格的社会性是指人格是社会人所特有的。

2、人格研究中,资料来源有哪些?(1)生活资料(L)指个体的生活史资料,用以了解个体的生活经历(2)观察资料(O)指由一些观察者对个体进行观察后所得出的资料(3)测试资料(T)指通过一些测试或实验程序,获得被试在测试中、或实验情景里的一系列反应纪录(4)自我报告资料(S)当事人通过对自己的评判而得到的资料3、简述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1)人格的结构。

人格心理学家用人格结构来解释个体差异。

如用“特质”和“类型”来解释人们稳定的个别差异。

(2)人格的动力。

通过对人格动力的研究了解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内在原因。

(3)人格发展。

对个体自出生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以及随着年龄、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4)人格适应。

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

第二节人格特质理论一、知识点导读二、知识点4、健康人格具有哪些特点?(1)自我广延的能力(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4)具有现实性知觉(5)具有自我客观化(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5、什么是特质?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哪些类型?特质作为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特质等值于动机或意向,具有动力性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两大种6、艾森克将人格特质分为哪些维度?各指什么?(1)外倾-内倾,指皮质唤醒水平。

外向者皮质唤醒水平比内向者低。

(2)神经质,指情绪的易变与坚定。

人格心理学复习总结资料.doc

人格心理学复习总结资料.doc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1 •现代心理学诞生标志,人格概念,基本特征(深入记住)1)现代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37年,(美国)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默瑞:《人格探究》2)人格的概念: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基本特征:(一)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一个现实的个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而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二)稳定性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稳定性不排斥可塑性(三)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共同性(四)社会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不排除人格的自然性2•人格心理学定义,任务意义和研究对象。

1)定义: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2)研究对象:1人格2研究人的行为,探讨人性,个体差异3)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任务:1人格心理现象2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找出人格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规律4使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意义1基础理论方而:建立人格理论来系统和连贯地回答有关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

2实践应用方面: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人格测量,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为各种社会实践服务(如:学校教育实践因材施教;在健康实践方面对心理问题,人格障碍进行咨询和矫正;在人事管理方面,评价,选拔和使用人才。

3•欧洲近代精神病学的历史(深入了解)(P23)1)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源头:人性直接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来源: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一、心理测量学(西方科学史上最早发现心里个别差异问题的不是心理学家,而是天文学家。

)代表人物:高尔顿、卡特尔、比纳、费希纳二、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代表人物:皮奈尔、沙可、魏斯麦、弗洛伊德法国著名学者皮奈尔首先肯定精神界常吋一种疾病,有其自然的病因,主张应该对精神病患者给予治疗。

人格心理学 考试重点

人格心理学 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0 \ 40)1、无意识(潜意识):主要是指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种族遗传得到的、不曾出现过的、被压抑的、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在人格中占有优势地位。

2、安娜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指个体习惯性的一种带有潜意识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自我因挫折冲突引起焦虑的压力。

3、性敏感期:大约从三岁到六岁是性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儿童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力比多的满足。

开始有了性别之分,产生有关自己父母的情绪冲突.4、集体潜意识:位于心灵深处,其基本含意是,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决定着人的本能.5、阿德勒-生活风格: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导致追求优越的方式也不同,他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生活风格。

6、阿德勒—机能自主:指成人的行为动机一旦由原初的生物性动机形成为现在的社会性动机,就具有自主支配行为的独立机能,过去的动机与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

7、斯金纳—强化相依原理:斯金纳认为只要我们把复杂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小的循序渐进的步骤,精确地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使有机体逐步向目标逼进,学习的过程总会达到成功。

8、马斯洛—自我实现:①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是实现潜能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它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2。

)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存在,而不是一种演变,它往往被视为一种终极状态。

9、维特金-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特征或方式。

10、米歇尔—自我图式:自我图式是指影响个体关于自己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结构。

“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到,对自我的认知发现。

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

”11、弗洛伊德—能量投注:能量或力必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使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

12、弗洛伊德—神经性焦虑: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起的恐惧感。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一、引言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人类个体的行为、情感、思维以及人格特质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将重点整理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方法。

二、人格理论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通过冲突和调解的方式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感。

2.尺度分析理论尺度分析理论将人格看作是由多个特质因素所构成,通过测量和统计分析来揭示人格的内在结构和关系。

3.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理论提出了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五个基本人格维度,被广泛应用于人格研究和心理评估中。

三、人格的形成和发展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对人格发展有一定影响。

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养成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所不同。

四、人格评估方法1.自我报告量表自我报告量表是最常用的人格评估方法之一,通过被试自我描述、选择或评分来揭示其人格特征。

2.项目性评估方法项目性评估方法包括感应法、联想法和判断法等,通过被试对一系列刺激做出反应来推断其人格特征。

3.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通过对被试日常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来获取其人格特质的客观指标。

五、人格与心理健康1.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情绪稳定性高的人更容易适应压力,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2.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功能存在明显异常的病理状态,表现为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存在持久的不稳定或不适应。

六、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职业选择与发展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选择适合自己人格特点的职业,并帮助个体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发展。

2.教育与辅导通过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辅导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概念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概念

1.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2.人格研究: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研究人格理论的方法和技术,另一种是指采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对人格理论或专题开展的具体研究。

3.人格测评:创制和应用各种系统的技术来搜集人格的信息,对人格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而对个体的行为作出预测和控制。

4.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效度:是指一项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也就是测验的准确性。

5.词汇学假设:是由Galton提出的,是指说话和写作所用的某种语言应能包含描述这一文化中任何一个人所需的概念,那些非常突出的、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体差异都会被人的自然语言所编码表征。

6.早期经验决定论:弗洛伊德,个体在经过一系列心理机能的发展后,其稳定的人格在大约5岁的时候基本就形成了。

7.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克服自卑感和追求卓越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指出社会兴趣在人格的健康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因此对后来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体验。

9.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的概念: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将铃声和食物同时或先后呈现若干次之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能流口水,这时条件反射就形成了,原本为中性刺激的铃声就成为条件刺激,相应的,由他单独引起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应。

10.泛化:巴甫洛夫,若被试对先前新的、与先前音调类似的声音产生恐惧,称为泛化11.分化:巴甫洛夫,若被试仅对先前的音调产生恐惧,对其他音调刺激没有反应,即分化。

12.操作性行为:斯金纳,有机体自发的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反应。

13.强化:斯金纳,是指跟随在一个行为之后,并使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的条件,强化有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14.正强化:斯金纳,是指在一个行为之后,呈现或增强某种刺激,从而使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如踩机关-食物。

15.负强化:斯金纳,是指在一个行为之后,撤出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使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如踩机关-撤销电击。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一、人格理论1.经典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森田的人格心理学理论2.社会认知理论-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科尔伯格的认知心理学理论-亨利·塞勒的自由人格理论3.五大人格特质理论-高尔德伯格的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Eysenck的维度模式-麦克雷,科斯塔和麦克萨尔的五大人格特质理论(NEO-PI-R)4.生物学人格理论-麦克尔蒙特和加兹瓦特的生物学人格模型-氧化还原理论-易感性理论二、人格发展1.心里动力学理论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内心的冲突和解决-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2.社会认知理论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变化-受人与环境的影响程度3.遗传与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孪生研究和收养研究的结果-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4.人格发展的阶段-弗洛伊德的精神发展理论- 导入进阶的理论 (Piaget)-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埃里克森)三、人格评估方法1.自陈式问卷-心理症状自评量表-人格特质量表2.项目性测验-涂色法和图形识别测验-评估人格特质和动态过程的投射法3.行为观察-自然环境中的观察-实验室环境中的观察4.临床面试-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四、性格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的比较1.性格与人格的概念区别2.性格理论与人格理论的异同点3.人格心理学与性格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比五、人格与心理问题1.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人格心理学在心理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3.人格心理学与艺术、教育、领导力等领域的应用以上只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复习提纲,通过系统学习、深入研究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人格心理学的核心知识,提高对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一、引言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本文将围绕人格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展开整理,探讨人格的定义、形成和发展,以及人格心理学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人格的定义与特征人格是指个体在个体差异和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征。

人格的形成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人经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人格特征包括情绪、动机、价值观、认知方式等多个方面。

三、人格的形成与发展1. 遗传因素与人格:遗传研究表明,人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外向性格与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之间存在关联。

但遗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环境和个人经验同样重要。

2. 社会环境与人格: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都会塑造个体的人格特点。

3. 个人经验与人格:个体的个人经验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个体在面对挫折、成功、失望等各种经历时,会建立自己的人格特点和心理防御机制。

四、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模型1. 心理动力学模型: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格有意识、潜意识和超我三个层面构成。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潜意识的冲突和倾向的影响。

2. 人际交往模型: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认为,个体在事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会根据自己的人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

3. 五大人格特质模型:五大人格特质模型认为,人格可以通过五个维度进行描述,包括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

五、人格心理学的应用1. 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在临床心理学中有广泛应用,可以帮助评估和诊断患者的人格特征,指导心理治疗和康复过程。

2. 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对教育领域也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职业发展: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选择适合自己人格特点的职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发展道路。

六、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适当的问卷,采集被试者的自我描述和评估,以了解其人格特征和特点。

人格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自然恢复:一个已经消退的行为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可能会在没有经过任何再一次强化学习之后重新出现,这就是自然恢复现象。

3根源特质: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4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

5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

7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作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8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9自我实现: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简答1简述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名称。

埃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为八个阶段,描述了人格的终身发展过程。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论(12~20岁);(6)亲密对孤独20~25岁;(7)繁殖对停滞25~65岁;(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

2简述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特点。

无意识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其特点如下:(1)无矛盾性;(2)无时间性;(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的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灵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一、什么是人格?人格的基本涵义“面具”是随人物角色不同而变换,表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

心理学用面具转意为人格人格包含两层意思:1 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各种言行,为人格的“外壳”;2 个人蕴藏于内的人格特点,即“面具”背后掩盖着的自我,即人格的“内在品质”。

人格定义举例:人格是个体思想、感情、意向和行为的特有整合人格包含着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伯格)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珀文)(二)、人格的特征1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调控2 、人格的稳定性(1)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2)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二、人格心理学概念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范型研究人格的学科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观点研究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的事实与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但人类对人格的探讨早在2000多年前在中国和古希腊就已开始。

三、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一)人格结构用来解释个体差异的概念。

“特质”“类型”“自我”“需要”(二)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

(三)人格发展个体自出生至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四)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的行为反应。

四、什么是人格适应、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答案在第三题)人格结构论弗洛伊德的基本精神分析观点①、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但能量有限②、若以某种方式释放了能量,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减少③、人的精神活动能量来源于本能,它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五、弗洛伊德的早期人格结构说与后期人格结构说有什么不同?早期人格结构说:意识(这里指人格)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 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是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根底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四大特性: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局部裂是此病的本质。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标准,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开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开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开展潜力;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⑹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开展方向。

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开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根底研究〕。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目录(请配合课本看)●P3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P4人格的基本特性(简答或者填空)填空: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简答:1.整体性是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

人格中任何因素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改变。

人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整个人的活动,是个人的整体机能的实现。

2.稳定性是指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所谓跨时间的连续性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在不同的时间里是连贯的、类似的。

所谓跨情境性是指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往往是相当一致的。

当然,人格也是发展变化的。

3.复杂性是指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4.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们在心理行为上的共同性。

●P5人格心理学分析的层面(3个)人类本性的层面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个人唯一性的层面●P7人格心理学的任务(4项任务,填空)描述、理解、预测和控制●P10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心理学3种不同的研究途径(临床途径、实验途径、相关途●P46 Allport是特质流派和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Allport人格结构学说(Allport人格层次结构):Allport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独特的思想和行为。

人格具有复杂的结构,由反射、习惯、态度、特质、统我等整合程度高低以金字塔式层级形式构成。

如图:●P47 特质学说(概念和类型)概念:特质(trait)是一个宽泛的、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够激发和引导形式一致(等同)的适应性行为和表现性行为类型:共同特质全人类或一群人(如某个文化所有成员)所共有的特质;个人倾向特定个体独有的特质,是与共同特质相对应的“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主要动机、优势倾向渗透性占优势,影响一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向;中心特质具有相当概括性的重要特质,平均7.2个;不是每个人都有首要特质,但人人都有中心特质次要特质不甚明显的、一致性和概括性都比较差,接近习惯或态度。

《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整理1人格的科学研究1.1人格是什么?答:西方学者:1、指个人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各种行为,即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

2、指个人蕴藏于内且外部未能显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

东方学者:人格可以界定为“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一定特色的身心组织”,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2人格的3种研究方法:①临床研究:又称个案研究,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途径广泛收集材料,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从而系统、深入地研究人格,其特点是对单个人或单个群体进行深层的考察优点:临床法的运用,能够提供对多种多样的现象和整体人的机能的观察机会,能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

缺点:1、个案的推广问题2、确定因果关系的问题3、在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的主观推断往往会妨碍研究的客观性②相关研究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下的差异,在多种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情况。

优点:1、相关研究一般比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且更节省时间2、由于相关研究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这使得其结果比实验研究更可能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减少研究的认为因素,提高其生态效度。

3、相关研究使我们可以研究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

4、在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验法来确定他们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缺点:相关研究的结论充其量只能表明事物之间有无关系或联系,它无法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看似相关的两组变量很可能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相关或假相关,或者他猛可能同时受第三个变量的共同影响,即两组变量只是构成一种共变关系。

人格心理学重点知识笔记

人格心理学重点知识笔记

人格心理学重点知识笔记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以下是人格心理学的重点知识笔记:
1. 人格的定义和特征: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征。

2. 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解释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理论模型,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等。

3. 人格测量:人格测量是评估个体人格特征的工具和方法,包括自陈式测量、观察式测量、投射式测量等。

4. 人格发展:人格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阶段。

5.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种持久的、固定的、不适应的行为模式,包括强迫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等。

6. 人格改变:人格改变是指个体在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或疾病等因素后,人格特征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

7. 人格与健康:人格特征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积极的人格特征可以促进健康,消极的人格特征则可能导致疾病。

8. 人格与社会行为:人格特征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了解人格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

完整word版,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完整word版,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一、基本概念人格(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意指面具、脸谱。

含义见下。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基本问题1、“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的性质:第一、整体性(形诸于外,蕴蓄其中。

)第二、独特性第三、稳定性(人格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

我们相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人格都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第四、生物性与社会性(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

)3、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

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4、人格理论体系及代表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1900年,弗洛依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新精神分析(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特质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行为学习论(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社会学习论(罗特和班杜拉)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马斯洛、罗杰斯)认知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凯利)5、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方法:投射测验、自陈测验、行为评定)6、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唯一从整体层面上研究人的心理、探讨人性的科学。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概念临床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相关研究: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实验研究: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内外的统一体,动力组织和行为模式的统一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人格心理学性质:分析层面:1.人类本性层面(揭示人的共同本性)2.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揭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3.个人唯一性的层面(揭示个体的唯一性)人格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客观的陈述事实,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只是将研究问题的相关现象呈现出来)2.理解(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间的前因后果)3.预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4.控制(采取措施,使事物朝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避免消极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第二章人格研究与测评寻求研究深度个案研究:一种以单独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取向,它把个体看做一个整体,对之进行丰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解释。

(主要形式包括观察、访谈、测验、临床研究、个人资料分析等)临床研究:有些个案研究会涉及人格异常的个体,这类研究被称为临床研究。

叙事法(生活史研究):它要求被试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史进行描述,这些描述是个人的主观回忆,而不是研究者的客观观察。

生态效度:代表自然状态下的情形的程度。

个案研究长处:注重细节,在被研究对象所处环境中避免人为控制具有生态效应,可获得大量信息,提出因果假设,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为特色不足:一般为描述性很难得因果结论,无法重复研究,结果不好检验,数据来自回忆没有准确性保证,取样较小没有普遍性寻求研究广度相关研究:长处: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更真实,拓宽了研究变量的范围,可在研究早期探明变量间存在的关系,可同时测量许多变量进行多因素研究,大样本结论更有推广性。

不足:只能对人格差异进行定量分析难以从质的角度解释,只能找出变量间关系强度,无法解释因果,一般采用自我报告缺乏真实性。

寻求因果关系:实验研究:1.实验处理(处理变量),实验控制(随机分组,标准化程序,控制组),实验研究逻辑。

2.统计显著性和实践显著性长处:客观性,对变量系统的控制,精确的定量分析,因果推论能力不足:无法对具有广泛的相互作用关系的人格变量控制,实验室环境和真实环境出入大,个体的独特性得不到重视。

质化研究:个案研究。

量化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第三章特质理论人格的结构学说: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独特的思想和行为,人格具有复杂的结构,由反射,习惯,态度,特质,统我等按整合程度高低以金字塔层级形式构成。

特质心理学思想:特质:是一个宽泛的、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够激发和引导形式一致(等同)的适应性行为和表现型行为。

共同特质:指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拥有的特质。

个人倾向:特定特体独有的特质独有特质:为个体所持有,通过兴趣、习惯、态度等形式体现。

本体性特质:主要有生物因素决定的特质。

环境塑造特质:主要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性质。

能力特质:个体在应对复杂问题情境时表现出的技能,决定其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气质特质:个体普遍的反应倾向或行为风格,决定着所有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动力特质:个体行为的驱动力,定义了动机和兴趣等。

表面特质: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一般是表面上有关的一系列特征或行为表现。

根源特质:是深层的潜在特质,是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或行为的表征。

能:先天的心理生理倾向,使个体对某些事物作强烈的反应,并产生特殊的情感,从而引发一系列行为来更好地实现某个目标。

外能是习得的动机特质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包括情操和态度情操:通过与环境中的人、事、物接触所形成的与生活中某些重要方面有关的动力特质。

态度:对具体的人、事、物的兴趣、情感和行为。

人格层次模型:特定反应层次(构成)→习惯反应层次(构成)→特质层次(构成)→类型层次(最高层)人格类型论:三个基本维度:外向性(E)外向特征群好交际爱热闹,易冲动自信活跃喜欢追求变化。

内向特征群固执刻板主观害羞不易激动。

神经质(N)过分担心某物出现不平衡的焦虑、精神质(P)精神质高攻击冷漠自私冲动反社会思维行动迟缓,但是高创造性坚强,超我机能仁慈好脾气。

大五结构: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才智。

五因素模型:维度(层面)外向性(乐群自信活越兴奋寻求积极情绪热心)、随和性(信任坦率利他顺从谦逊温和)、尽责性(能力秩序责任感上进心自律深思熟虑)、神经性(焦虑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冲动脆弱)、开放性(思想幻想审美行动情感价值)。

第四章生物学理论唤醒理论:大脑皮层随时准备反映的的警觉状态,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激活水平,内向者大脑皮层唤醒水平天生比外行者高,对同样的刺激强度,内向者比外向者体验强度更高更敏感,极强或者极弱水平的刺激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中等强度的刺激会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刺激强度水平与内向外向者情绪体验之间呈倒u形感觉寻求:个体对变化的、新异的、复杂的和强烈的感觉和经验的需要,并且为了能获得这些体验,宁愿去从事身体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活动。

感觉寻求的四个成分:兴奋与冒险寻求(个体对参加能够提供速度惊险新奇特殊感觉的运动愿望)、经验寻求(通过美术旅游美术和反社会常规的人相处寻求新奇的感觉体验)、去抑制(通过不受约束的行为来寻求放松感觉得需要)、敏于厌倦(对重复体验有低的容忍能力)对人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影响人的认知,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存在性别差异家族研究:是最早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家族史了解某种人格特征在家庭成员中出现频率高出普通人群中出现频率的程度来估计遗传率,个体的血缘关系越紧密共享的基因组成和相似人格特质有更大相似性。

缺点:难以区分遗传和环境作用双生子研究:现代行为遗传学最常用的方法。

同卵双生子:基因相同环境因素不同,控制遗传差异来自环境。

异卵双生子遗传不同环境相同,控制环境差异来自遗传。

结论:人格特质具有较高的平均遗传率,相同环境因素影响小,环境因素起真正作用进化渊源:攻击:包括占有他人资源,防御他人攻击,争夺性伴,提高社会地位和权力,组织惩罚性伴出轨,减少非己后代对资源的消耗。

男性攻击比率大于女性且雄激素水平越高攻击性越强。

利他:亲缘利他: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间亲缘关系决定助人行为,在生死抉择中年长者受到帮助几率很小,不涉及生死时正好相反。

互惠利他:群体内部成员互相帮助的利他行为,群体归属感越强互惠利他行为越多,助人者可提升组织地位。

目的:明确的有益于自己生存繁衍因素第五章精神分析心理地形说:人的心理可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潜意识:蕴藏着人的欲望、本能冲动及其替代物。

是心理的深层基础,蕴含强大的心理能量。

潜意识经验需要伪装成毫无威胁性的经验才能顺利进入意识前意识:是潜意识和意识的中间环节,担负着一定的稽查作用,其中内容很容易进入意识。

前意识的两个来源:人的知觉(人们所感知的内容只能在意识中存在很短的时间意识焦点转向其他时候进入前意识)、潜意识(强烈焦虑的内容会被压制)。

意识:心理的表面部分,日常心理生活中唯一能直接触及的部分。

来源:知觉系统,内部心理结构人格的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人格的原始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

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由个体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

超我包括自我理想(自己行为的理想标准)和良心(使自己免于犯错的限制)。

超我遵循完美原则。

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关系。

这三者的冲突是人格内在冲突。

本能与压制:力比多:性本能的能量。

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

神经质焦虑:由自我害怕不能控制本我冲动导致不良结果而产生的焦虑。

道德焦虑:由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导致的羞耻感和内疚感。

现实焦虑(客体焦虑):与恐惧相似。

与恐惧不同的是这种焦虑不针对于任何一个具体客体。

防卫机制:为了缓解焦虑,人会不自觉的采用一些减少焦虑的方式。

防卫机制包括:压抑:指将力比多冲动排除到意识之外。

退行:以儿童的方式行动,从而避免承认角色所导致的焦虑。

合理化或文饰作用:以社会认可的好理由,取代个人内心的真理由。

投射:将自己内心的不为社会认可的冲动加在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有这种冲动。

反向作用:以与真实欲望相反的方式行事。

转移:将对某对象的强烈情感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升华:将本能欲望以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形式表现出来。

人格的结构: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过去的经验)和集体潜意识(人类发展史上积累的经验)。

个意识层面包括自我,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真我。

自我位于意识中心负责清醒时候活动,包括选择性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情感自我意识。

人格面具是人在公众面前的表现,阿尼玛和阿姆尼斯是男女心中对方的原型。

真我是人格成熟的产物生活风格:每个人在补偿自卑感的活动中形成的独特习惯或行为模式。

生活风格的类型:控制型(缺乏社会兴趣和勇气,只有凌驾他人之上才有安全感)、索取型从小娇生惯养不注意生活机能的培养寄希望于别人迁就只索取不贡献)、回避型(通过回避生活来回避失败,喜欢幻想)以及社会型(与人为善社会兴趣高勇于面对难题愿意与人合作)。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1~3岁)主动性对内疚感(3~5岁)勤奋对自卑(5~12岁)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4岁)生产对停滞(25~65岁)完满对绝望(65~死亡)神经症需要:为了摆脱焦虑,神经症个体逐渐形成了自我保护机制,这些机制是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

人的需要: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性需要、定向的需要。

包括:对友爱和赞许的需要,对主宰其生活的伙伴的需要,将自己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对利用他人剥削他人的需要,对社会认可和声望的需要,对个人崇拜的需要,对个人成就和野心的需要,对自己自足的需要,对完美无缺的需要人格的形成和类型:同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划分了人格取向。

同化指人对物体的获取描述人与物的关系,社会化指人与他人发生的联系。

同化过程中,接受取向者总是依赖别人希望从外部获得自己需要的。

剥夺取向者会使用强迫或欺骗的手段去占有别人珍视的东西。

囤积取向者无意创造新东西只尽力保护已有的。

市场取向者觉得自己的内在品质并不重要而是包装自己迎合别人。

创造性取向是理想人格是人发挥自身潜能的状态。

社会化中受虐者倾向通过去从别人来逃避孤立。

施虐倾向者追求权力通过使他人屈服显示自己强大克服自己不安全感。

破坏倾向者害怕自己营造的世界被侵犯而主动的非理性的摧毁对象。

迎合倾向者会放弃自己的个性同化于他人根据社会需要打造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