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并购模式下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企业并购对财务绩效影响实证研究——基于国内并购与海外并购的比较分析
企业 的盈利能力在并购前普遍高于平均水平 ,但在并购后企业的 经 营业绩 普遍下降 。A g r a w a l e t a 1 . ( 1 9 9 2 ) 研究发现 , 经过 市场调 整后 , 并购企业绩效反而有所下降。K u m a r ( 1 9 8 5 ) 运用会计研究法
对 1 9 6 7年 至 1 9 7 0年 间的 2 4 1 起并购事件 进行的研究也 表明 , 并 购公 司在并购后 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 。 M a n s o n e t a 1 . ( 1 9 9 4 ) 以营运 现金流量为标准 , 对英国在 1 9 8 5年至 1 9 8 7年 间发生 的 3 0多次并
1 9 7 6年 期 间 美 国 4 0 0多 家 公 司发 生 的 6 0 0 0次 并 购 ,发 现 被 并 购
方 的企业绩效逐年下降 ,而 目标公 司的绩效得到提升 。董继扬 等
( 2 0 1 2 ) 对3 0支股票的 6 项财务指标进行处理 , 通过 因子分析法计 算 得出综合得分 ,得到上市公司的并购从整体来看具有积极意义 的结论 。纪建悦等 ( 2 0 1 1 ) 运用全局 主成分分析方法 , 以2 0 0 0年到 2 0 0 9年期 间我国零 售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 , 利用 面板 数据模 型对公 司绩效与指标 的相关性 进行 了实证分析 ,表明公司绩效 与 财务关 系相关 ,管理者应对公 司财务关 系在公司绩效的提升中的
国内上市公 司进行海外并购的数据 ,对 比了我 国上市公司海外并 购前后公 司绩效 的变化情 况 ,运用会计指标法对公司并购后的长
购事件进 行了研究 ,表 明并 购使企业 的营运现金流量 有所 改善 。
F i r t h e t a 1 . ( 1 9 8 0 ) 、 F r a n k s e t a 1 . ( 1 9 8 9 ) 和L i mm a e k ( 1 9 9 1 ) 对 不 同 的
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
Circulation Economy流通经济0822012年8月 重翻新,使得经营管理模式与业态形式在不相符的情况普遍存在。
实际上,不同业态形式要与不同的经营方式实现配合,而当前的零售业态融合中隐藏着一定的风险。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零售业的业态形式选择中存在一定风险。
实际上,业态形式选择要注重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我国部分地区的零售业业态模式过于超前,目标客户相对较少,导致效益低下。
同时,在业态形式选择中,零售商的市场定位雷同,造成了一定的同质化现象,引致了较多的恶性竞争问题,使得竞争趋于恶化。
除此之外,当前业态融合过程中还存在连锁规模偏小的问题,无法获取规模收益。
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零售业的创新趋势和能力也表现一般,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加强对实体店销售模式造成了很大冲击,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提倡柔性制造和库存成本的降低,而当前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零售业业态融合的过程。
3 结论和启示零售业业态的融合是产业融合的结果,也是我国零售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对于零售业及时适应市场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充分互动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从开放经济条件的大背景出发,探讨了零售业不同业态融合的现状,并从其竞争格局视角,分析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对零售业融合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总结。
从当前的零售业业态融合背景出发,对我国零售业业态融合中进行风险控制的措施如下: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业态形式。
要认真评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环境因素选择不同的业态形式,如在经济发达地区就要以大型综合超级市场为主导业态,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以初步的超级市场业态为主,其他业态进行补充。
政府部门要把握规律,引导零售企业的行为。
考虑到业态融合的趋势,要促进不同业态之间的融合,促进差异化零售模式和业态形成。
其次,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利用规模效益。
我国连锁企业要充分认识规模效益,获取在进货和销货上的规模效益。
积极促进企业间的兼并、整合,同时做大做强区域销售。
公司并购绩效实证方法评析
Forum学术论坛 2012年5月243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方法评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余屈摘 要:本文比较分析了公司并购绩效的两大主要实证研究方法,即事件研究法与财务指标分析法,并论述了这两种方法各自的研究范式、适用条件等。
关键词:并购绩效 事件研究法 财务指标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a)-243-03公司并购是资本市场的永恒焦点。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曾指出的:“纵览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哪一家大公司是单纯依靠内部积累壮大的。
” 根据普华永道披露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并购交易数量达4251宗,已披露的交易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较2009年都有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而2011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364宗,我国的公司并购已经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由此,对公司并购行为进行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并购绩效的研究始终是公司并购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对公司并购绩效的两大类实证研究方法,即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进行比较评析。
1 事件研究法1.1 事件研究法概览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 Methodology)是由FFJR(Fama 、Fisher 、Jensen 和Roll)在1969年提出的,是衡量资本市场上某一事件的发生所导致结果的常用分析方法。
其思路是通过把事件发生所带来的影响与假设事件不发生时的情况进行对比,量化单一事件的影响。
具体化到公司并购事件时,事件研究法对并购绩效的研究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事件窗口期。
即为计量并购事件发生前后公司股票收益率划定研究时段,通常是以并购首次公告日为中心向前后延展一定的时间(如-5天,+5天)为窗口期。
一般来说,窗口期越长,并购事件的影响反应越全面,但是也越容易受到不相关因素的干扰。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价 , 个 指标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 7
产报酬率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3项指标反 映财务收益状况 ) 、流动 资产周转 率 、 存 货 周转率 ( 两项 指 标反 映 资产 运 营状 况 ) 现金流动负债 比 ( 映偿债能力状 、 反 况) 、总资产增长率 ( 反映发展能力状
况 ) 。
会 计指标 容易受到 上市公 司操 纵 ( 铮 孙
中予 以公告 ,以确保并购 是对 公司 发展
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决策 ;
数据 可 比性 不强 。 此外 ,“ 并购 ” 我 国 在
不是一个界定清楚的概念, 国外研究 它与 中所 通用 的 “ egr cusi ”还有 M re &A qit n io
较 为理想 的综合 评价方法是 主成分 分析 法 。这种方 法的核心是对若干 个指标进 行 主成分分析并提取公共 因子, 再计算每
个 因子 的得 分 ,最后 以每个 因子的方差 贡献率 为权重与该 因子 的得分乘 积的和
并 以及 导致控制权 变化的股权 或资产的
购买或转移 。 本文通过 比较 2 0 0 2年发生 狭 义并购的上市公 司并购前后 五年的绩
购 的效 果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 一 研究方法设计 、 指标的确定和 样本 的选取
析 ,样 本通过 K MO检 验 和球形 B re att lt
检验 , 适合采 用主成分分析 , 提取 四个公
在样本选取上 , 本文根据 《 中国并购
报告 》 和巨潮资讯 网站 ( w . io OI w w n fCI cn.I .
维普资讯
■—■■■ 经济工作・C N M CP A TC E O O I R CIE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 0 7 F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0 9 2 0 )2 0 2 3 17 2 7 (0 90 0 6 0
司的收益高于非混合并购 。 q ii , g isn H Ma uer Me gn o  ̄ e
加 权 以构 造 综合 得分 函数 。 综合 得分 函数 为 : 该
分 模型 , 来考察2 0 年发生 并购上 市公 司在并购 前 04
后 ( 年) 共4 绩效 的变化 。
( ) 本 选 择 一 样 Nhomakorabea本文样 本来源是 中国并购报 告2 0 ) 剔除 上 0 5) 。 市公 司在 考 察 期 间 出现 信 用 问题 以及 发 生 了经济 纠纷 、 大 官 司案 、 务 造 假等 有 损 公 司经营 活 动 重 财 的事 件 的予以 排除 , 以保 证 公司上 市 公司样 本数据
我 上市 公司并 购由于 对企业本 身及 国民经济
的 巨大 影 响 而 备 受 关 注 。 功 的 并 购 能 够 提 高 企 业 成
Nal19 ) 16 l9 年 间发生的2 0 i 8对 3 6 (9 9 9 6 件换股式并
购进 行 了研 究 , 究表 明 : 用 横 向或 纵 向式并 购 研 运 的 企 业 , 够提 高企 业 的 财 务 协 同 效 益和 企 业 效 能
摘 要 :运 用经营业绩对 比法对 2 4发生并 购的 8 O 0 6家上市公 司的绩效进行 实证研 究, 出 得
这 样 的 结 论 : 总体 看 并 购 绩 效 显 现 出一 个 先 上 升 后 下 降 的趋 势 , 有 企业 和 民营 企业 并 购 后 , 从 国 其
我国上市公司在不同并购模式下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在不同并购模式下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会寻找一种途径来使自身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行业中站稳脚跟以及在规模上得到扩张;并购这一种通过企业资产或股权的交易,使企业产生合并兼并的商业行为,逐渐的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及运用。
企业并购已成为在短期内各个国家的企业用来完成资本资产集中积累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可以说其已成为企业扩张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手段。
虽然我国并购市场照比国外起步晚、发展短、有缺陷。
但仍然可预见,随着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断成熟、经济的不断发展,并购这一有利于企业自身扩张发展的商业活动会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并得到飞速发展。
另外我国近些年大力提倡“走出去”战略,该战略可以让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资源与全球资源进行对接整合,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并购活动非常符合这一战略,因此并购成为了企业走向国际的首要选择。
并购重组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者的重视,相关的社会事件、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各种声音层出不穷。
但并购重组这一活动本身,它的成功会形成企业发展的助力,而失败则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可见一个成功的并购策略是多么重要;并购策略中并购模式的选择便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本文通过对采取不同并购模式的企业进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此来探讨并购模式选择方面的问题。
文中的企业是以上市公司作为代表的,这是因为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优秀代表,在企业并购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代表性,其并购过程非常复杂,具有多方博弈的特点,而且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于并购主体、投资者以及监管者来说,是非常想要了解和知道的。
所以本文研究的是对于上市公司在不同并购模式下并购绩效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首先描述了企业并购的历史背景、中国企业并购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理论文献来提出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接着便阐述了与企业并购和并购模式相关的概念理论以及与实证方法相关的理论原理来,为本文的研究打好理论基础,然后便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利用两种实证方法,即EVA和主成分分析法,以2012年完成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在并购前后企业业绩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对于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理 :1 ( )如果并 购事 件 公告 日前 后 不存 布 。只要 给定显 著性 水平 , 就可 以得 出 口 施 军 徐 维 兰 在 1 5个 连 续 交 易 日 , 以 剔 除 。 ( ) 予 2 为 平 均 超 额 收 益 是 否 为 零 的 检 验 结 果 。
减 少 其 他 重 大 事 件 影 响 , 购 事 件 公 告 ( ) 算 在 事 件 期 内 每 一 天 的 累 积 平 均 并 5计 日前 后 3 0个 交 易 日 内 ,如 果 发 生 可 能 超 额 收 益 C AR( T,T , 事 件 期 内 从 一 + )将 影 响 股 价 变 动 的 重 大 事 件 ,予 以剔 除 。 第 一 日到 第 十 日各 天 的 平 均 超 额 收 益 T T ( ) 选 取 第 一 次 并 购 , 果 再 出 现 同 3只 如
年 1 2月 3 日期 问 深 沪 两 市 A 股 上 市 1 公 司所 公 告 的 1 2起 并 购 事 件 , 取 了 根据 上述假 设 , 6 选 如果 事 件发 生对 股 价无 目标 公 司 作 为 研 究 样 本 , 做 了 以 下 处 影 响 , 么 T服 从 自 由度 为 N 1的 t 那 一 分
维普资讯
段 . j
气 毒 瓦 良
成 为 我 国 并 购 元 年 , 是 具 有 历 史 意 义 益 进 行 T检 验 ; 验 假 设 : 检 H。A t0 AR = : 的 。其 次 , 购 效 果 的 发 挥 是 需 要 一 定 并 的 时间来看 的 , 要有 年度跨 越 。 此 , 需 因
总 收 率, : t l 体 益 即R = J m 掣
,一 'l
。j 为 13 6 , 分 说 明 发 生 控 制 权 转 移 l t .3 2% 充
《2024年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上市公司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并购后的绩效表现。
因此,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企业并购实践、提高并购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反应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包括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如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对并购绩效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本文假设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且并购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近五年内完成并购活动的公司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公开的财务报告和市场数据。
(三)变量定义与测量本文选取了财务绩效、市场反应等指标来衡量并购绩效,同时考虑了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通过构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一)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反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在并购活动完成后,财务绩效和市场反应均有所改善。
其中,财务绩效指标如净利润、总资产等在并购后得到提升;市场反应则通过股票价格变化来衡量,表现为短期内股价上涨。
(二)回归分析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发现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对并购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摘要:并购作为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购绩效是衡量并购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探究并购给企业经营绩效带来的变化,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现有的并购事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至今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
文章对现有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以期为今后的并购绩效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日渐频繁,并购事件呈现出并购次数多、交易金额大、行业分布多样的特点。
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通过并购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也有一些公司在并购之后经营效益大幅下滑,这说明并购不一定能带来公司运营能力的提升。
因此,要判定一个并购活动是否成功,必然要评价并购绩效的高低。
本文结合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从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
1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评价企业并购绩效采用的主流方法是基于股票市场的事件研究法和基于财务指标的会计研究法。
1.1 事件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并购前后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二级市场股价变动情况及股票收益率来确定并购绩效,若并购后股价相对于并购前上涨,则并购创造了价值;反之亦然。
事件研究法可以直接研究并购事件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计算方式简单易行,但该方法的假设前提是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西方许多学者使用事件研究法对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检验时,尽管他们选择的样本和测量区间存在差异,但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即目标公司的股东总是能从并购中获利,而对于收购公司是否能从并购中获利,观点不一致。
如Dodd(198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并购公告的宣布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13%的超常收益率,但收购企业股东在事件期内的超常收益率却为负数。
关于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的综述
关于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的综述[摘要]并购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本文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两种,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以促进并购绩效相关实证研究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并购绩效;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2005年股权分制改革以后,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并购交易成为上市公司寻求发展的新途径,并掀起了一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浪潮。
同时,随着近年来VC/PE退出机制的多元化发展,并购已成为VC/PE的主流退出方式。
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国企业共完成1015起并购交易,涉及金额达7266亿美元。
伴随着并购交易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否应当进行并购交易以及并购交易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视角,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指出了相关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视角和新方法。
1文献综述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M&A)。
兼并(Merger)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合并产生一家新公司,具体操作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类;收购(Acquisition)则是一家公司以现金、股票等任何方式换取另一家公司的特定财产(股票或资产),进而获得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这里既可以是股权收购,也可以是资产收购。
理论上讲,企业通过并购不仅能够合理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善治理结构、实现规模扩张,最终将有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
目前国内外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大多采用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其一是基于市场反应的事件研究法,其二则是基于经营绩效的会计研究法。
11事件研究法Kelly于1967年最早提出事件研究法,并由Fama、Fisher等人发展完善,事件研究法主要通过运用金融市场的数据来测定某一特定经济事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是将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看作单个经济事件,确定一个以并购公告日为中心的“事件期”(如前后5~10天),然后采用累计超常收益方法来检验该并购事件公告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上市公司并购行为与绩效变化的实证研究——基于2006年至2009年制造业的数据
进行行业整合 , 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我 国制造业行业 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并 购 , 企业可 以在短时间 内实现积 累大量资本及企业规模 的扩张 , 而能有充足资源对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 从 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行投资 。 然而并购是否提高企业绩效 , 到并购 目的? 达 本文通
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分析及绩效变化进行实证研究 , 探究我 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 购行 为效果 。
并购绩效研究采用 的样 本 、 研究方法的不同 , 国外对企业并购前后绩效 变化 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
( ) 二 国内文献 相对 于国外对并购 的研究 , 国对并购绩效的研究起步较晚。 我 国内最早采 用财务指标研究方法的是 陈信元和原
红旗(9 8 以19 年重组公 司为样本所作 的实证研究。 19 ) 9 7 结果表 明重组当年样本公司的绩效较重组前一年有所上升 , 明重组具有一 说 定效 果。 张新 (0 3 发现在并 购前 后收购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先升后 降的趋势 , 20 ) 而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下降。 李心 丹等(0 3发 现并 购活动总体上提升 了上市公 司的经 营管理效 率 , 20 ) 同时并购后 的几年 内继续保持着绩效稳步提高 的趋势 。 志刚 、 李 陈守东和刘志强 (0 8 发现 , 20 ) 并购绩效 在短期 内会得 到改善 , 长期来看 , 司并购并 没有带来经营效率 的提高 。 但 公 徐丹丹 (0 8 认 20 )
了融入 全球经济体系 的进程 。 国制造业也得 迅速发展 , 我 制造业总产值 逐年增加 。 然而我 国制造业增 加值 占世界制造业 比重很低 , 2 0 年仅 为6 %, 03 . 而美 国2 0 年 占2 .%, 9 03 33 此外 , 发达国家跨 国公 司为了赢 得高额利润 , 图将我 国制 造业 纳人全球产业链 的底端 , 力 将我 国制造业培养成 “ 世界工厂 ”综合 分析 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 中占有率虽然在逐步提高 , , 但仍面临着行业 集中度低 , 企业大而 不强 , 技术 、 设备落后 , 综合竞争力不强 的局 面。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 出口拉动 的制造业更是一度受到影响 , 靠 因此 , 对制造行业企业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定 无 收 购 公 告 影 响 的那 段 时 问 内股 票 的 正 常 收益 E ( R)进 行 对 比 ,从 而得 出反 常 收益 率 AR= R-E ( R) 。一般 通 过 三 并购 绩 效 的 实证 分析 一 区 间 内 股 价 的 变 化 计 算 实 际 收 益 R ,通 过 “ 场 模 型 法 ” 来 ( )并 购前 后不 同年 度经 营 业绩 对 比分 析 市
1 、获 利 能力 指 标分 析 。通 过 分 析 可得 在 2 0 年 ( 购 08 并 估计E ( R) ,即通 过 个 股 收 益 与平 均 市 场股 票 收 益 的 关 系 当 年 )这 三 个 指 标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降 低 ,其 原 因可 能 是 企 构 造 回归 模 型 ,估计 有 关参 数 后 通过 模 型来 计 算E ( R) 。 业 之 间进 行 并购 ,这 需 要 一 定 的 并购 成 本 ,并 购 的 整 合 也 2 会计 研 究 法 。会 计 研 究法 指 的是 通 过对 公 司 并购 双 、 方 长 时 期 的 观 察 ,利 用 企 业 公 开 的财 务 信 息 ,考 察 公 司 并 表 1 财务指标体系 指标 购 前 后 绩 效 的变 化 。具 体 的 ,该 方 法 主 要 通 过 财 务 报 表 和 会 计 数 据 , 以考 察 获 利 能 力 的 每 股 收 益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 资 产 净 利 率 、 资 产 报 酬 率 、 主 营 业 务 利 润 率 以 及 考 察 营 运 能 力 的净 资 产 周 转 率 、 总 资 产 周 转 率 等 指 标 ,考 察 公 司 并 购 绩 效 的变 化 。 虽 然 该 方法 具 有一 定 的 可行 性 ,但 由于财 务 数据 是 历 史 数 据 ,反 映 的 是过 去 的绩 效 ,会 产 生时 滞性 影响 。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J r ( 8) a e 1 8等研究了并购对经营业绩的 r l 9 影响 ,但这些西 方学者们并没有 得出
一
效 。() 2所选样本时间上缺乏代表性 。
已有的研究基本上只选择了某一个年 份所发生的资产重组( 并购) 作为研究对
致的结论 。
在我国 ,自l 9 年证 券市场成立 象 。显然,必须结合过去几年来证券 0 9 以来 ,资产重组 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 其中,公司并购 所占的比重最大。对 市场和法律环境的变化 ,将历年公司 资产重组( 并购) 的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才
日,或者并购前后没有完整的年度财 这些事件发生所带来 的影响是积极的 务数据 ,则予以剔除。() 2并购事件公 还是消极的。具体步骤如下 : 告 日前后l 个交易 日内 ,如果发生其 0 他可能影响股价变动的重大事件 ,如 公布年报等 ,则予以剔除 。( 同一公 3 ) 1 .将并购事件公告 日确定 为第0 日,事件期为第 一 1 T 日至第T 日。本 2 文分别取T = 2 1 ,1 ,2 , 5 0 1 T = 0 5 0 2, , 3
维普资讯
本 采 事 研 法 主 分 评 分 检 我 证 市 对上 司 购 件 文 用 件 究 和 成 综合 价法 别 验 国 券 场 市公 并 事 的 反 和 市公 并 后 营业 变 系 考 上 司 并购 效。 应 上 司 购前 经 绩的 化, 统地 察了 市公 的 绩
问 的 出 文 综述 题 提 与 献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虽刚起步 , 但 已具备 了较强 的 “ 资本 运营 ”理
(93 、D d(9 7、B l u 17 ) 1 7) o d17 ) e o i 8、 k (9
S r sn18) rha 6等检验了 oe e(94、Ki n(9 ) n s 18 证券市场对并购事件的反应 ;H a 、 el y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 理论 分析 和研 究假 设
根据 R l 18)的自负假说 ,企业 高级管理人 的过 o 96 l(
度 自信是引发并购低效率 的重要 因素。过度 自信的高管 人员在竞标 过程 中会出现错误 的高估靶公 司的潜在效益 ,
H :处于成长期行业的企 业 ,并购绩 效要 优于处 于 3
成熟期和衰退期行业的企业并购绩 效
存在干涉 自己职权范 围内国有企业 的并购行 为 ,或者将
绩效较好的企业出售给上市公 司 ,或者对企 业进行 强制 性的 “ 拉郎配” ,而这往往会 导致国有企 业的 并购低效 。
相 对 而 言 ,民营 企 业 在 并 购 时 受 到 的 政 府 干 预 较 小 ,并
购绩效要相对优于 国有企 业。本文将采 用企业最 终控制
第 2卷年99 21 第月 90 期 0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第 。 o 总2 N. o9 9 1 .
23 0 期
上 市公 司并 购绩 效 的影 响 因素 的实证 研 究
席 鑫 谌 昕。
( 吉林大 学 ,长 春 102 ) 300
[ 摘
( 海宝 山钢铁 股份 有 限公 司 ,上 海 上
20 4 ) 39 0
要 ] 本 文 以 中 国 20 —20 发 生 并购 行 为 的上 市公 司 为研 究 样 本 ,对 上 市公 司 并 购 绩 效 04 08年
的 影 响 因素进 行 了实证 分 析 。研 究 发 现 ,主 并 企 业 的 高 管 人 员在 并 购 前 一 年 的 绩 效 、是 否 为 关 联 方 交
易、行 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性质 、支付 方式以及 自由现金 流量等 因素对 企业的盈 利能 力、现 金流量 能 力、偿债 能力、股 东获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有着不同程度 的影响。 [ 关键词] 并购 并购绩效 影响因素 [ 中图分类号]F3 .1 [ 809 文献标识码]A
并购模式对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研究
于文化 的整合 , 需要考虑参与并购企业 的文化异同 , 并结合当前经 济发展 的新形势 , 赋予新文化新 内涵 , 剔除落后 的企业文 化 , 保留 仍然有价值的文化。( 3 ) 整合过程 中规模的优化 。 汽车零部件产业
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也是典型的规模 经济产业 。为了获得规模经 济, 对于标准化强 、 通用性强 的零部件产业需要进行规模优化。一 是横向专业 一体 化 , 将 同档次 , 同类型 的企业进 行一体化 ; 二是纵
研究与探索 I S t u d y a n d E x p l o r e
并购模式对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研究
河北省 沧州 1 水文水 ຫໍສະໝຸດ 源勘测局一苏玉梅
、
引言
所创造 的价值 比不相关并购要高 。然而 , E l g e r s ( 1 9 9 2 ) 发现混合并 购的并购公司的收益高于非混合 的并 购。R i l d ( 1 9 9 8 ) 则利用会计 数据来计算并购前后的利润率 ,得 出混合并购的结果 比横 向或纵
对这一状况 , 本文分析 了不 同并购模式对公 司并购绩效的影响。
二、 文 献 综 述
( 一) 国外研 究 S i n g h ( 1 9 8 4 ) 利用股 票事件研 究法对相 关并 购与非相关并购进 比较 , 检 验结 果表 明: 对 于并 购企业 , 相关并购
细考察 和了解 , 不 能贸然进行。在并购项 目的发展环境方面 , 并购
[ 4 ] 雷银 生: 《 关于组建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 , 《 武汉工业 学院学报} 2 0 0 4年第 2 3期。 [ 5 ] 苟海平、 李赞峰 : 《 我 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形势与战略 选 择》 , 《 汽车工程} 2 0 0 7年第 1 1 期。 [ 6 ] 王化成 : 《 高级财务 管理 学》 ,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2 0 0 7年
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与制度基础观的实证分析
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与制度基础观的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求规模扩张、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活动并非总是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其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影响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以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将对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和阐述,明确两者在并购绩效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
随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本文将系统回顾已有研究成果,并找出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一个综合的理论模型,将资源、制度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将选取一定数量的中国企业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剖析各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通过对比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并购类型的案例,本文将揭示出不同因素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差异和协同效应。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中国企业并购活动的健康发展。
本文还将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提升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其独特的制度背景和文化环境使得企业并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因此,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对中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通过获取目标企业的独特资源,如技术、品牌、渠道等,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取并购战略以实现企业扩张、降低成本和获取竞争优势。
而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上市公司并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但是,许多并购交易并没有实现预期效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为中国上市公司制定并购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问题:1.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现状是怎样的?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 如何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研究内容:1. 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基于2010年至2020年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3. 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优化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策略。
研究方法:1. 统计学分析:通过搜集并整理沪深A股市场2010年至2020年间的并购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量化评估,并借助多元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2. 案例研究:选取一些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对其并购绩效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其并购策略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并购策略和提升并购绩效提供依据。
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将为企业、政策制定者、学者等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案例研究。
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作者:张小倩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以45起上市公司在2004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采用会计研究法对我国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从长期来看,并购事件并没有给作为并购方的企业带来收益,这表明企业应做好充分的调查,避免盲目并购行为,并制定合理的整合战略。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行为财务指标综合绩效实证分析作者简介:张小倩(1985-),四川广安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一、引言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并购行为频频发生,企业通过并购,以达到扩大自身规模,分散经营风险,进入新的行业等目的。
但并购是否能提高企业的真实经济效益呢?这就需要对企业并购行为的绩效进行研究。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研究方法主要有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
事件研究法一般考察上市公司在并购交易公告这段时期内股东的超额收益率,但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时间不长,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股价容易被人为操纵,不能准确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和业绩变化。
因此,国内学者在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上运用较多的是会计研究法,即通过上市公司并购前后财务数据的变化来衡量并购的综合绩效。
陈晓等[1]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具有很强的信息量,且任何财务指标的操纵都是暂时的,在足够长的时期内,企业绩效的变化最终都要反映到企业的会计报表中,所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指标运用会计法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因此,本文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会计研究法,利用主成分法构建综合评价函数对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本文以财务部2002年颁发的《企业绩效评价细则》为标准,从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资本营运能力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选择9个变量对企业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变量的选择如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并购模式下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日趋成熟,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张的重要手段,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并购是否能够为上市公司创造价值、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已成为许多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不同并购模式下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制定并购策略、选择恰当的并购模式并成功实施并购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并购发展历程及其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所研究的课题,即:不同并购模式下企业并购绩效问题。
然后对不同并购动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从2008年上市公司发生并购的主并购企业中,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出155家企业,选取七个财务指标,构建出评估企业业绩的综合得分模型。
以企业的综合得分为基础来衡量企业并购前后两年业绩的变化,判断并购是否为这些公司带来了业绩上的提升。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1章,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回顾了美国五次大的并购浪潮的发生及其特点,并将其与我国并购发展的历史进行比较,说明我国并购的发展尚不成熟,还存在诸多盲目和不规范之处。
所以,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是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寻找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并购模式。
然后,本章对国内外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和汇总,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对文献进行分类,并分别进行述评。
最后,本章从总体上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做了阐述。
第2章,相关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本章主要是以并购动因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这些假设将在后面的章节通过实证分析进行检验。
本章首先对并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并购动因的角度,将并购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模式并对三种不同的并购模式进行解释和区分。
在界定了不同并购模式的概念以后,本章阐述了不同经济理论对这三种并购动因的解释。
学界一般认为,横向并购的动因是规模经济效应,纵向并购的动因是交易成本的降低,混合并购的动因是通过多样化经营来分散风险、获得财务协同效应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而真正的实践中,三种模式的并购是否真能达到理论上的效果,则正是本文检验的问题。
本文在上述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1:横向并购有利于提高企业业绩;假设2:纵向并购有利于提高企业业绩;假设3:混合并购有利于提高企业业绩。
第3章,实证研究设计。
本章首先介绍了关于并购绩效研究的四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是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四种研究方法的概念、原理、操作方法、优点和局限性均做了评析。
其中,主成分分析法是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设计,也就是主成分分析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包括研究样本的选取、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并购绩效综合得分模型的构建。
第4章,实证分析。
在这一章中,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第一章中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
本章以并购动因为逻辑,分别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绩效进行分析。
首先对并购前后两年,财务指标体系中的各个财务指标得分进行比较;接着在计算出综合得分的基础上,考察采取三种不同并购模式的企业在并购前后综合得分的变化情况,分析企业采取这三种并购模式是否能够提高企业业绩,以评估这三种并购的绩效。
第5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这一章主要是对第四章实证分析的总结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本章首先对第四章的分析进行了更精练的总结并阐述了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实施并购的启示。
当然,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文也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本章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就企业并购绩效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经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就横向并购而言,本文得到与多数前人的研究相一致的结果,即认为横向并购能够改善企业的业绩,为企业创造价值,并购绩效较好。
但是横向并购对企业业绩的改善往往是从并购完成后的第二年开始显现的,这可能是因为横向并购完成后需要一定的整合时间。
第二,关于纵向并购,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纵向并购可以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来提高企业业绩。
本文研究发现,纵向并购确实对提高公司业绩有所助益,并且,同横向并购相比,纵向并购能够更快地为并购企业创造价值。
第三,关于混合并购,本文研究发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混合并购在并购后的短期内(一年以内)有较好的绩效,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业绩;但是,在长期内,混合并购并不能如理论所解
释的那样为企业带来协同效应或是解决代理问题并进而改善企业的业绩。
虽然并购完成后的第一年,企业的业绩有所提升,但是这种进步是短暂的,它会在第二年迅速消失。
从长期来看,混合并购对提高企业的绩效是少有帮助的,甚至反而会由于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对企业造成拖累。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的盲目扩张。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中,实施混合并购的企业很多都选择了房地产行业作为扩张领域,这仅仅是为了追逐行业热点,获得短期利益,缺乏对公司经营的长期战略规划。
这种短视的行为直接导致混合并购在现实中效率是比较低的。
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实施并购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目标行业和并购模式;第二,企业的并购行为应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第三,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同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