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油藏侧钻井挖掘剩余油模式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随着石油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油田开发已经面临了一定的挑战。

尤其是在复杂断块油藏中,难以有效开采剩余油的问题日益凸显。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的石油行业专家们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以期开发出更加适用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技术。

本文就对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进行一番探讨和研究。

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由于断块之间的油气流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使得油田开采难度增大,同时剩余油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在传统的油田开发技术中,难以完全开发和利用这些剩余油资源。

目前,国际上对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松改造技术:通过合理的增松改造技术,改良油藏裂缝结构,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和有效厚度,使得原本难以开采的剩余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2. 热采技术:对于高粘度、高黏度的复杂断块油藏,采用热采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油的粘度,提高油的流动性,从而更好地开采剩余油资源。

3. 气体驱替技术:通过注入合适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天然气等,促进复杂断块油藏中的油气混合相流动,提高采油效率。

4. 水驱技术:利用水的相对便宜和丰富,通过注水增压,压裂断块,改造储层,推动剩余油资源到采油井。

以上的技术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具体的复杂断块油藏特征,开发出更加精准的剩余油挖潜技术应用方案。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中剩余油挖潜技术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深入探讨:1. 多尺度储层特征分析:通过多尺度的地质调查与分析,获取油藏的精细地质信息,为后续的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 储层相渗特性研究:了解储层的不同油气相渗特性及适用的驱替方法,为合理选择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

3. 数值模拟优化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的剩余油挖潜技术应用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为技术实施提供指导。

4. 联合技术创新应用:采用联合技术创新的方法,将先进的工程技术与传统的开采方法相结合,提高剩余油挖潜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研究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研究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研究作者:张春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6年第3期张春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天津300280摘要本文开展了港172 断块主要目的层沙三2 油组的研究工作,针对其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井资料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对港172 块进行了地质建模工作,建立该区精细的静态地质模型,为港172 块油藏数字模拟提供了基础。

在油藏数值模拟时,采用了对垂向传导率进行修正的方式来降低模型中无效网格的数量,将隔层与夹层对地下流体流动的影响进行等效描述;根据历史拟合结果,最终计算的油藏地质储量接近地下情况。

关键词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剩余油挖潜1 地质概况港172 断块位于港西油田北侧,北大港构造带西部,属港西北坡。

港172 断块自上而下钻遇:第四系平原组、明化镇组、馆陶组、沙河街组,其中在馆陶组与沙河街组之间存在不整合,缺失了东营组、沙一上段地层。

其主要目的层沙三段具有两分性,上部为厚约60m的泥岩段,划分为沙三1 油组,该层分布稳定可作为对比标志;向下砂层发育,划分为沙三2 油组,厚约100m,为港172 断块的含油层位。

2 沉积储层特征研究2.1 沉积特征从区域沉积环境来看,研究区处于沈青庄扇三角洲的正前方,属于扇三角洲砂体再次向前扩散所形成的深水浊积扇体。

沙三2(Es3域)油组沉积时期,主要物源方向为北西向,砂岩发育,厚度大、物性好,主要为浊积水道及水道间沉积。

2.2 储层特征港172 井储层(沙三2 岩心)为长石细砂岩,颗粒呈次尖—次圆状,胶结类型为接触—孔隙式和孔隙式,点线式接触。

岩心物性分析表明:孔隙度22.5%—33.3%,平均为29.0%;水平渗透率99.5—2706伊10-3um2,平均为1247.2伊10-3um2 ;垂直渗透率34.8—2504伊10-3um2,平均1017.7伊10-3um2。

3 储层地质建模3.1 模拟方法的实现在建立储层属性的空间分布之前,首先进行构造建模来描述构造的几何形态及断层等构造要素空间的展布,反映储层的空间格架。

文79断块区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的开题报告

文79断块区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的开题报告

文79断块区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的开题报告题目:断块区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的研究背景介绍:断块区油藏是指由活动构造所形成的、中断了层状岩石的扰动带中的天然油气藏。

这类油藏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地形地貌多样,藏区面积广阔,分布范围广,且储量丰富。

然而,由于开采技术和经济因素等原因,这些油藏中存在大量的剩余油。

因此,研究断块区油藏的精细描述及剩余油挖潜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本研究基于对现有文献和资料的综合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 断块区油藏精细描述:主要从油藏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储集性质等方面进行细致、系统的描述和分析,降低油井勘探开发的风险,提高勘探开发效率。

2. 断块区油藏剩余油的挖潜方法:主要探究现有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包括水驱、气驱以及其他辅助方式等,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科学的、可行的方法。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断块区油藏的地质构造、储集性质、剩余油挖潜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2. 地震反演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速度差异,运用成像技术对地下岩石进行三维成像,实现对断块区油藏的精细描述和优化开发。

3. 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值模型,对不同剩余油挖潜方法进行模拟,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并提出优化建议。

预期成果:1. 对断块区油藏的地质构造、储集性质等进行精细描述。

2. 研究剩余油挖潜的方法,提出可行的、优化的方法。

3. 提高油井的开发效率,为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1. Dong, X., & Chen, S. (2019).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ploitation of complex fractured reservoir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76, 913-919.2. Liu, Y., & Zhao, L. (2018).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Fuel, 220, 814-829.3. Sun, Q., Lu, C., & Wu, L. (2020).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effects of fracture length and spacing on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process i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84, 106631.。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传统油田已逐渐进入中晚期,剩余油资源逐渐减少,而复杂断块储层的非均质性、异质性和非线性等特点给油藏开发带来了挑战。

二是复杂断块剩余油储层的特征与一般均质油藏有所不同,对其开发技术和策略的研究亟待加强。

三是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提高复杂断块剩余油的开发效率和挖潜潜力成为当前石油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开展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对提高油田采收率、延长油田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球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研究复杂断块剩余油油藏的评价、开发技术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产业价值。

1.2 研究意义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复杂断块剩余油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油藏类型,其地质构造复杂,储层性质多变,开发难度大。

深入研究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可以为提高油田勘探开发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复杂断块剩余油的开发对于油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开发这些剩余油资源,可以延长油田的生产周期,提高地质储量利用率,增加油田产出,从而促进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程度高,但仍存在大量复杂断块剩余油资源有待挖掘。

通过深入研究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2. 正文2.1 复杂断块剩余油储层特征分析复杂断块剩余油储层特征分析是对剩余油储层的岩性、孔隙结构、裂缝性质等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复杂断块剩余油储层通常具有多周期聚合构造特征,断裂网络发育,形成了多次演化的孔隙系统。

剩余油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砂岩和泥岩夹层,砂岩主要为细中砂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

裂缝对剩余油的迁移和储集具有重要影响,裂缝多数为次生构造裂缝,具有较高的渗透性。

剩余油配套挖潜技术在油藏开发后期的应用与研究

剩余油配套挖潜技术在油藏开发后期的应用与研究

剩余油配套挖潜技术在油藏开发后期的应用与研究锦91块是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油藏。

目前采出程度高、地层压力低、边底水与断层水水侵严重及油井井况复杂,造成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难度加大、区块产量递减加速,开发效果日益变差。

为了提高剩余油挖潜力度,减缓产量递减速度,提高油田开发效果,亟需对断块进行精细研究,通过利用新井、侧钻井的电测解释结果、环空产液剖面测试、高温四参数吸汽剖面等监测资料,结合动态分析,开展水侵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从而有效地实施剩余油配套挖潜技术,达到提高了储层动用程度、减缓了断块递减速度、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

标签:水侵规律;配套挖潜技术;大位移侧钻技術1 地质概况锦91块地处凌海市大有地区,其构造上处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单斜构造的第二断阶带上,是锦45断块的四级断块。

开发目的层为沙一、二段的于楼油层和兴隆台油层,构造面积5.02 Km2,含油面积4.05 Km2,原油地质储量2287×104 t,属边底水稠油油藏。

2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锦91块自1984年10月蒸汽吞吐开发以来,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4.10—1986.6为蒸汽吞吐试验阶段;(2)1986.7—1991.8为全面蒸汽吞吐开发阶段;(3)1991.9—目前为加密、完善井网综合调整阶段。

3 水侵规律及剩余油潜力情况的认识受沉积及构造控制,锦91块水侵主要是以指形、线形优先侵入采出程度相对较高、压降梯度较大的高渗油层,指进方向基本与沉积主流方向一致。

锦91块水侵有南北两个方向,南部是边水,北部是断层通道水,两者共同作用,形成东部水侵重、西部水侵轻,南部水侵重、北部水侵轻的总体格局。

经老井与新井和侧钻井电测解释水淹情况相比较及水侵量计算后,平面上是老井相对水侵较重,回采水率平均高达300%左右,而新井及新侧钻井高压区范围较小,油层动用较少,水侵相对较轻,回采水率在50-100%之间,但压力下降较快,采1-2个周期后很容易见水,从而形成早期水侵成条带状、晚期水侵连成片。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越来越多的注重于石油的开发和利用,而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识别和利用断块油藏。

断块油藏是由断层、隐伏矿体、构造变形和岩溶等地质因素所形成的,具有比普通油藏更复杂的地质构造,同时也具有更大的挖掘难度。

因此,如何对其储层建模和挖掘剩余油,一直是油田勘探和开发中的重要难题。

首先,对于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构造、沉积和岩性等因素,合理确定储层的空间分布和性质。

其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可以通过多次扫描石油地质结构,确定地下储层的空间分布,以及解析储层的构造、裂缝和孔洞等微观特征。

此外,还可以采用电磁测井、X射线扫描等高精度测量技术,获得储层的完整性和性质。

其次,对于挖掘断块油藏中的剩余油,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答案:
1. 油藏特征和油藏的特征:包括地质因素、储层通透性、气水驱动力和岩石学性质等。

在这方面,建议将重点放在使用完整性断层模拟软件等计算工具上,以进行全面的充分研究。

2. 液相挥发要素:这包括原油组成和烃类性质等。

我们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进行分析,以分析原油的组成和含量。

3. 残油挥发体特征:这包括二次沉积场景的发现和调查等。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标本、原生铸体、古生物化石、离子热退化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残油和残油挥发体物质和成份进行分析和推断。

结合以上三个方面所得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全方位剖析断块油藏中的剩余油,为油田勘探和开发提供更加科学、精确和高效的方案。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油田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油田勘探中,复杂断块是指地下岩石结构非常复杂,存在着多个断裂带和大量的岩石裂缝,使得原始油气无法完全被开发和采集。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复杂断块内的剩余油气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挖潜成为了当今石油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复杂断块内的剩余油气是石油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地进行开发和挖潜对于提高油田开采率,延长油田产能,增加油气资源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传统的地质勘探方法和开发技术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开发适用于复杂断块的剩余油挖潜技术成为了当前油田开发的热点和难点。

目前,对于复杂断块内的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存在着多种难点和挑战。

首先是地下岩石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勘探方法无法准确地获取断块内的油气分布情况。

其次是复杂断块内油气的运移规律不确定,导致开发技术的难以确定性。

如何有效地进行油气的开采和提高开采率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向是当前研究的重点:1. 多种勘探技术的综合应用:利用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等多种勘探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复杂断块的地下结构进行准确的解析,为油气资源的分布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油气运移规律的研究:通过地下岩石的渗透性分析,建立复杂断块内油气的运移模型,为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 开发技术的改进和创新:针对复杂断块内的油气,研究高效的水驱、气驱、化学驱等开采技术,提高开采率,降低开采成本,实现对剩余油气的有效开发。

1. 多尺度地震成像技术:利用高精度的地震勘探技术,实现对不同地质尺度下的地下断块结构的成像,为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支持。

目前,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已经在一些油田的开发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例如在某油田,通过利用大型地震勘探,成功发现了断块内的大型油气储量,为后续的开发和采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某油田通过使用高效的水驱技术,成功提高了复杂断块内的油气开采率,延长了油田的产能和寿命。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断块油藏进行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的研究,通过对储层特征的分析和剩余油挖潜技术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首先介绍了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方法,然后详细分析了储层的特征。

接着探讨了断块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和建议的有效性。

结论部分探讨了储层模拟技术在断块油藏中的应用前景,剩余油挖潜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断块油藏的特点,为油田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剩余油挖潜,储层特征,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模拟技术,研究方向,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断块油藏是指地层内油藏岩性发生较大差异、形状和大小不规则的油气集聚区。

由于断块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传统的油藏开发方法往往难以准确描述储层特征和剩余油分布情况,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储层模型和剩余油挖潜技术。

随着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于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和剩余油挖潜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断块油藏储层进行精细模拟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储层内部结构和流体流动规律,从而为油气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剩余油挖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周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本文旨在探讨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断块油藏开发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断块油藏储层模型,分析其储层特征,探索断块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对剩余油挖潜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评估断块油藏的潜在储量,优化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研究剩余油挖潜技术可以为油田的后期开发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进步。

通过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和剩余油挖潜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油田勘探开发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断块油藏是指油气藏的储层具有明显的断层和断块特征,储量丰富但采收率低,开发难度大。

对于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和剩余油挖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重点介绍关于断块油藏储层建模以及剩余油挖潜的建议。

一、断块油藏储层建模1. 储层描述对于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首先需要对储层进行描述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探和采油作业数据,获得储层的地质特征、断层分布、储量分布等信息。

对断块油藏的特殊地质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描述,确定储层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

2. 地质建模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地质建模工作。

通过三维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岩心分析等,建立储层的地质模型。

结合现场地质测量结果,绘制出储层的结构模型、储量模型和渗透率模型。

通过地质建模,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储层的空间分布和特征,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动态建模除了静态地质建模外,还需要进行动态建模工作。

通过数值模拟和流体动力学模拟,对断块油藏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

根据模拟结果,预测储层的产能、采收率以及剩余油分布等信息。

动态建模是进行开发和调整方案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优化油田的开发和生产规划。

二、剩余油挖潜建议1. 水驱优化对于断块油藏来说,由于断层的存在,通常存在一些难以开发和采收的残余油。

在实际开发中,可以采取水驱优化措施,通过合理的注水方式和注水量,提高油藏的驱替效率,促使残余油的释放和采收。

可采取多层次注水的方式,力求使水驱达到均匀的渗透效果,提高采收率。

2. 气驱改造对于某些局部区域难以实现油气分层开采的断块油藏,可以考虑进行气驱改造。

通过注入适当的天然气或其他气体,改变储层的油水界面张力和相对渗透率,促进原油的驱出。

气驱改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对一些难以开采的区域具有显著的效果。

3. 页岩气开发对于部分断块油藏而言,因为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和页岩气等资源,可以通过页岩气开发的方式,提高整个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

复杂断块油藏二氧化碳驱挖潜高部位剩余油方案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二氧化碳驱挖潜高部位剩余油方案研究

96随着油田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很多老油区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末期,仅利用现有开发方式进行微调,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空间比较小[1]。

对地层构造倾角较大(一般大于5°),顶部无井网控制而存在“阁楼油”的油藏,当渗透率适当时,在顶部注气可借助重力排驱机理获得比水驱更高的采收率[2]。

1 区块基本情况C区块戴一段油藏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

储层厚约25m,边底水发育,天然能量充足。

探明地质储量90×104t,含油面积0.29km 2,可采储量33.29×104t。

储层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23.33%,平均渗透率158.28×10-3μm 2,属于中孔中高渗储层。

地层原油密度0.82g/cm 3,地层状态下原油黏度6.6mPa·s,具有低硫、低黏度特征。

原始地层压力为22.89MPa,压力系数为1.04,地层温度为83℃/2250m,属于正常温、压系统。

随着开发的不断推进,综合含水率逐步升高,截至2016年底因特高含水98%整体关停,采出程度38%。

经研究认为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构造夹角高部位的井网失控区。

部分断块由于构造高部位含油面积小,常规侧钻挖潜没有储量支撑。

C区块戴一段油藏由块内次生断层切割成6个小断块,以其中C20小断块为例,此为边底水驱动的断块型油藏,块内共有2口井,且油水界面已经推至高部位A井,A、B两口井均因特高含水停产,而构造顶部2万t的“阁楼油”利用常规侧钻,经济上无效益、技术上有难度。

如何经济有效的挖潜顶部剩余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CO 2气顶驱可行性分析由于油气性质、地层温度、压力各不相同,不同油藏CO 2驱的最小混相压力也相差较大[3]。

本次细管实验共选择5个驱替压力(即28.37MPa、27.52MPa、25.74MPa、27.52MPa、28.37MPa),在83℃下每一个压力值都进行了驱替实验,以12.0cm 3/h的速度注入CO 2气进行驱替,直到注入1.2PV CO 2后停止实验。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对于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复杂断块油藏是当前难以开发的一种类型,其独特的地质条件使得常规的采油技术往往难以发挥作用。

对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挖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复杂断块油藏是指储层中存在有不规则、错综复杂的断裂、裂缝、孔隙或者褶皱等地质构造,造成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流体分布不均匀,油水分布错综复杂,渗透、孔隙度变化大等复杂地质工程条件。

这些特点使得常规的注水、压裂等采油技术往往难以发挥作用,导致采收率低,剩余油含量高。

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储层非均质性强:由于不规则的地质构造,储层中渗透率、孔隙度、岩石类型等参数都呈现出复杂的空间分布特征,使得油藏难以统一开采。

2. 油水分布错综复杂: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储层中的油水分布往往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使得常规采油技术无法准确区分油水界面,导致采收率低。

3. 剩余油含量高:由于上述特点,复杂断块油藏中常常会有较高比例的剩余油,难以开采。

二、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复杂断块剩余油的开采技术,目前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各种技术手段。

物理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技术和地质模拟技术,化学法主要包括聚合物驱油技术和化学驱技术,生物法主要包括微生物驱油技术和酶驱技术。

这些技术手段各有优劣,但都受到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点的制约,其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也将面临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准确地勘探出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特点,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信息。

随着化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研究出更具针对性的驱油技术,从而提高采收率,减少剩余油含量。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地震勘探技术:应该加大对复杂断块油藏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力度,尤其是针对其非均质性和错综复杂的地质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勘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随着全球原油储量的逐渐下降,油田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对于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和剩余油挖潜成为了石油工程领域的热门话题。

断块油藏是指由于构造运动造成的油气储层出现分化,使得油田内部形成了多个小的油气储层块,这些小块之间之间由隔水层或者非储集岩层隔开。

这类油藏的储层特性复杂,对于剩余油挖潜的开发难度较大。

对于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和剩余油挖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断块油藏储层建模1.现状分析对于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首先需要对油藏的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

通过地质资料的分析,确定断块油藏的分布范围、构造特征和储层性质,从而为后续的建模工作奠定基础。

2.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是储层建模的重要数据来源,它可以提供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和储集条件等信息。

需要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的处理,提取出油气层位、非储集层位和隔水层等关键数据。

3.实验室分析通过实验室的物性分析,可以获得油藏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从而对断块油藏的储层特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4.数学建模利用地质和地震资料、物性参数等基础数据,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断块油藏进行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以此来模拟断块油藏的储集特性和分布规律。

5.模型验证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建立的地质模型进行验证,如果模型与实际生产数据相符,即可认为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二、剩余油挖潜建议1.水驱开采对于断块油藏的剩余油挖潜,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水驱开采技术。

通过注入水来提高油藏的压力,使得剩余油能够从油藏中被驱替出来,从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2.压裂注水对于存在压裂条件的断块油藏,可以采用压裂注水技术。

通过对储层进行压裂,增加油气的渗流通道,从而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4.测量与监测建立完善的测量与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油藏的动态变化情况,可以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5.多学科配合在断块油藏的剩余油挖潜过程中,需要多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储层工程学等学科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开发挖潜油田。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断块油藏是指由多个不连续的油气圈闭组成的特殊类型油气藏。

由于地质构造和流体运移的影响,断块油藏的储层通常表现为非均质性和多孔隙分布。

对于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和剩余油挖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断块油藏储层建模的方法和技术,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优化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开发潜力。

一、断块油藏储层建模1.地质建模地质建模是断块油藏储层建模的第一步,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性、孔隙结构和断裂属性等地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构建起地质模型。

断块油藏的地质模型需要考虑地层非均质性和多尺度的特点,因此常常需要采用多分辨率地质建模方法,将不同尺度的地质信息融合到地质模型中。

2.流体模拟流体模拟是断块油藏储层建模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储层渗流性质和油气运移规律的模拟和预测,确定断块油藏的流体分布和动态变化。

对于断块油藏,常常需要采用离散单元模拟(DFN)等高级模拟方法,考虑多尺度渗流通道和断层对流的影响。

3.储层建模储层建模是断块油藏储层建模的最终目标,通过对地质建模和流体模拟结果的整合和优化,构建起储层模型。

储层模型需要包括储集层的几何形态、孔隙结构和渗透性等特征,以及生产井网的分布和布局。

对于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需要充分考虑非均质性和多尺度特点,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地质和流体信息。

二、剩余油挖潜建议1.多尺度剩余油评价断块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多尺度特点决定了剩余油分布不均匀且难以预测,因此需要采用多尺度的剩余油评价方法。

通过对储层多尺度特征的分析和综合,识别和评估不同尺度下的剩余油分布,确定剩余油高产区和低产区,为进一步的开发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2.优化开发调整针对不同尺度的剩余油特征,可采取相应的开发调整措施,优化剩余油挖潜。

在剩余油高产区,可以采取增产措施,如改造井网、调整注采方式等,提高剩余油采收率;在剩余油低产区,可以采取探采结合、多层开发等措施,开发难以触及的剩余油资源。

3.技术支持应用断块油藏的储层建模和剩余油挖潜需要依托大量的地质和地面数据,并借助高级的地质和油藏工程技术手段。

论应用侧钻井技术挖掘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

论应用侧钻井技术挖掘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

论应用侧钻井技术挖掘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断块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大,同时低产、停产及报废井越来越多。

侧钻井由于投入少、施工简单、见效快等特点成为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标签:断块油藏;侧钻井;剩余油1 侧钻控制老井断失层挖潜模式对于反屋脊式油藏,部署新井时一般都遵循“打屋脊,占高点”的原则,在开发初期对主控断层、断向、走向及倾角尚未完全认识的情况下,往往会因为追求高点,而使上部的部分油层断失。

如果为钻这部分断失层布新井,经济上不划算,但如果利用老井眼侧钻控制断失层的储量,会起到降低成本、经济合理的效果。

2 侧钻控制局部构造高部位挖潜模式(1)开发初期新井以直井为主,但多油层反向屋脊油藏的特点,决定了直井开发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对于断层较缓的窄屋脊油藏,钻直井时,如果井点控制了上部油层的屋脊高部位,则下部油层必然钻遇构造较低部位。

这样,在油井高含水后,下部油层靠近断层屋脊一线仍有一部分剩余油无井点控制,利用高含水老井向高部位侧钻可以开发屋脊一线剩余油。

(2)对于地层较平缓的油藏,随着井网密度的加大,许多局部高点逐渐得到落实,特别采用2米高差构造线绘制构造图,能够发现稳定储层分布的构造高点和微构造,采用新井控制从经济角度考虑上不适合,采用老井侧钻可控制这些局部构造高部位的储量,有效控制局部高点剩余油。

3 侧钻控制工程报废老井损失储量挖潜模式部分老井由于井下事故而导致工程报废,报废前产量较高或仍有潜力层未完全动用,损失一定可采储量,利用老井上部可用井筒部分开窗侧钻,从而替代老井控制损失可采储量,该类侧钻潜力相对落实,对轨迹要求较低,实施较简单。

4 侧钻控制窄屋脊油藏井间剩余油挖潜模式窄屋脊油藏由于构造的限制往往采用低部位注水、高部位采油的开采方式,容易造成水线舌进;或者储集层渗透率较高、边水活跃的窄屋脊油藏,边水推进不均匀。

当顶部虽有油井但井间距较大时,就在相邻油井间形成因边水舌状突进而留下的剩余油区。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

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断块油藏储层建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断块油藏是一种位于地下具有断裂、裂缝等不连续性的特殊性质的储层类型,使用传统的连续介质假设方法对断块储层进行建模会导致储层描述不准确,无法反映实际情况。

因此,本文将从断块油藏储层建模及剩余油挖潜建议两方面进行探讨。

1、解决储层不连续性问题断块油藏是一种非连续性储层,具有不规则的形状、不规则的大小和方向性的特点,其断裂裂缝的密度和大小对储层产能有很大的影响。

对此,建模过程中应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处理。

例如,采用离散介质方法(DSM)对储层构造的离散性进行建模,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储层的实际情况,提高建模精度。

2、综合多种数据进行建模在建模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数据进行储层描述,包括地震、钻井等数据。

其中,地震数据具有成本低、范围广的优势,在特定的储层研究中,可通过地震数据建立二维或三维的储层信息模型。

而钻井数据则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优势,建模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钻井数据进行建模。

3、建立储层流动模型针对断块油藏储层的不连续性问题,建立储层流动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建模时应根据断块油藏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盆地构造、断层裂缝的分布等因素,建立合理的流动模型。

同时,由于断块油藏内含有非常复杂的流体侵染现象,建模时需要考虑多相流和化学物理作用等因素,以提高建模精度。

二、剩余油挖潜建议1、优化采油方案针对断块油藏储层的不连续性,通常采用分段分别开采的方式,同时需要通过优化生产方案来提高油田产能。

例如,可以采用斜井穿越断层储层,利用非常规技术如水平井、压裂等技术进行开采,提高采收率。

2、增加油田开发密度断块油藏由于储层的不连续性,通常存在着大量的细小储层。

因此,通过加强油田开发密度,可以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剩余油挖潜。

建议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开采技术,如水平井和压裂等技术。

3、采用油藏管理技术油藏管理技术可以帮助减小油井间的干扰,提高油田有效开发度。

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研究

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研究

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研究尹洪凯摘㊀要:断块油藏的断裂系统复杂㊁含油层系多㊁油水关系复杂等地质特点决定了对其认识的逐步性㊂开发初期,由于油藏地质认识不完善,开发层系划分和开发井网部署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对储量的控制程度低或者漏失部分油层等,所以仍然有较大的剩余油潜力㊂因此即使到了开发后期,利用地质研究方法分析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仍是可行的㊂关键词:断块油藏;剩余油;地质一㊁引言断块油藏呈现出含油层系多,但断裂结构复杂的特点㊂为此,在断块油藏开发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做好油藏地质认知工作,即通过微构造分析等地质研究路径,全面掌控到断块油藏开发层系划分状况,就此掌控到开发层储量程度,规避储量控制作业较低等问题的凸显,诱发剩余油潜力浪费问题,达到最佳的油藏资源应用状态㊂二㊁油藏地质特征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油藏地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㊂(一)构造复杂如从某油田554断块油藏分析作用发现,该断块油藏具备FI㊁FⅡ㊁FⅢ㊁YI四个砂层,另外FI具有16个沉积时间单元,2条二级断层㊁7条三级断层㊁4条边界断层㊂同时,断块油藏结构呈现环形,且以 龟背壳 形式存在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断块油藏地质研究难度㊂(二)非均质性严重即部分地区断块油藏深度可达到2530m,而油层厚度可达到9.1m,孔隙度在6% 30%,同时渗透率为14580ˑ10-3μm2左右,且非均质性严重,为此,在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状况探究过程中,应结合地质非均质性展开作业行为,提升整体地质开发效果㊂(三)储量分布分散如554断块油藏中具有若干个小块区域,各区域油量分布较少㊂三㊁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研究方法(一)微构造分析法储层的微构造对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油水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㊂大量的生产实践资料证明,进入开发后期,油层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油层的倾斜和起伏形成的高差会引起油水重新分异,正向微构造多为剩余油富集区,负向微构造多为高含水区;②油层微构造影响注入水的驱油方向,正向微构造中的微高点和微断鼻均为向上驱油,剩余油富集,而负向微构造均以向下驱油为主,剩余油难以聚集㊂长期以来,油田开发使用的标准层构造图是选定某一标准层,以该标准层的顶面为准,多用20 50m间距等高线作图,不能完全代表油层构造,也不能反映构造的微小变化㊂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井点增多,井距变小,地质资料的大量增加为深入研究储层的微构造提供了物质基础㊂在单砂层精细划分对比基础上,直接以油层的顶底面为准,绘制微构造图,指导油田开发㊂例如,554断块地质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即将20m作为构造图绘制参数,反映断块油藏单斜状况㊂而后将2m作为高先绘制间距,反馈油层微构造情况,继而通过对油层构造图的分析,确定注水水沿存有剩余油,最终展开开发工作㊂再如,某断块地质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亦强调了对微构造分析方法的应用,同时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分析㊁研究状态,结合动态资料,绘制了断层微构造图,就此掌控到该断层含水率为1.3%㊁含有面积0.1km2等参数信息,满足了地质研究工作开展需求㊂(二)㊀测井二次解释法由于断块油藏呈现出井段长且油层丰富特点,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全面掌控到剩余油分布状况,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断块油藏地质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运用测井二次解释法,即首先针对干层㊁含油水层等进行油层解释㊂其次,结合地质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二次细化阐述,从而在二次解释作业中,分析潜力油层分布状况,提升剩余油资源利用率㊂例如,某断块在地质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开发剩余油潜力,即引入了测井二次解释法,基于初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斜43井测井资料进行二次解释,就此判断潜力层包含了130个区域,为断块油藏开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料支撑,且针对开发行为作出了正确引导㊂(三)成藏规律预测法在断块油藏地质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成藏规律预测法的应用亦有助于实现剩余油分布特点的判断,为此,在研究作业中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㊂一是在成藏规律预测法应用过程中应遵从油藏构造-岩性-沉积微相研究原则,确定成藏条件,从而针对指定断块油藏含油状况做出正确判断㊂例如,在油田断块油藏地质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即通过成藏规律路径获知该处油藏分流河道呈现聚集特征,且结合成藏条件,对东营断块油藏采储量展开了预测,满足了剩余油资源开采需求㊂二是在成藏规律预测法应用过程中需利用成藏规律对新断层油藏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预测,且从分流河道油层㊁单井出产量㊁含水率等角度出发,对地质勘探结果进行分析,达到最佳的剩余油分布研究状态,为当代地质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动态研究数据,提升整体剩余油资源利用率㊂断层分析法㊁微构造分析法㊁测井二次解释法㊁成藏规律预测法等地质研究方法丰富了剩余油分布研究的方法和手段㊂地质研究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基础是对油藏构造㊁储层分布等进行精细研究,同时结合动态生产资料分析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等综合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准确性㊂断块油藏进入开发后期,地质研究方法是重要的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㊂四㊁结论综上可知,在断块油藏中存有若干个油藏层系,因而在基础上,为了开发剩余油资源,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做好剩余油分布判断工作,且从地质研究工作角度出发,应用成藏规律预测法㊁测井二次解释法㊁微构造分析法等地质研究方法,应对传统地质研究工作中呈现出的偏差等问题,达到精准剩余油分布判断状态,满足油藏开发作业需求,并就此提高断块油藏研究结果精准性㊂参考文献:[1]张戈,王端平,孙国,等.复杂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影响因素敏感性[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22(2):103-106,111.作者简介:尹洪凯,曙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㊂881。

现河油田河74断块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

现河油田河74断块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

现河油田河74断块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随着我国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剩余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而现河油田作为我国主要的大型油田之一,其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至关重要。

一、河74断块概况河74断块是现河油田中的一个重要区域,是油气藏的主力区之一。

该断块主要由侏罗系储层组成,是低渗透、致密、多层砂岩油藏。

油层厚度为8-20米,平均厚度为12米。

二、河74断块剩余油分布特征(一)河74断块油层地质条件河74断块的储层主要由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组成,其岩石结构致密,孔隙度偏低,导致储层渗透率低。

油藏结构多样,包括裂缝型,孔隙型和缝洞型等,不同类型的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也不同。

(二)河74断块剩余油分布特征1. 油藏形态特征河74断块的油藏广泛地分布于砂岩储层中,主要有孔隙、裂缝、缝洞、井筒间隙等储存空间。

剩余油分布不均匀,集中在边角地带和封闭圈闭内部,通常难以开采。

2. 油藏流体特征河74断块的含油饱和度、原油粘度和脱水附加值等物性参数对剩余油分布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含油饱和度越高,原油粘度越低,脱水附加值越小,则油藏中剩余油分布越均匀。

3. 储层特征河74断块的储层具有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矿物成分杂、泥质含量高等特点。

这种储层更容易造成油气藏的压裂或堵塞,进而导致剩余油分布不均匀。

三、河74断块剩余油挖潜研究河74断块的剩余油分布不均匀,需要深化剩余油挖潜研究,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油藏资源。

以下是河74断块挖潜研究的几个方面:(一)有效储量确定确定有效储量及其分布规律是开发剩余油的前提。

该断块油藏储量多样,主要包含孔隙储油、裂缝储油和岩溶储油等不同类型,需要通过钻井、地震等探测手段,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二)理性井网布置在确定油藏特性和剩余油分布基础上,调整注水井的位置,使注水量与生产量相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油藏采收率。

适当加强分类开采或斜井开采,以增加有效采集区域。

(三)合理采收决策采收决策是实现剩余油挖潜的重要手段。

侧钻控制小断块储量挖潜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侧钻控制小断块储量挖潜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气 勘探 已进入 高成 熟 阶段 , 勘 探 难 度 和勘 探 风 险越 来 越大 , 效益 降低 、 储量增长缓慢, 老 区控 制 递 减难 度进一 步加 大 。当前 老油 田主要 面临剩余 油 富集 区
井 网无 法适应 挖潜 需 要 、 井 况 恶 化 导致 注采 系 统遭 到破坏两 大难 题 与 困境 : WZ油 田开 发历 史 长 、 构 造
制, 可通过 侧钻河 道外 或边 部 的低效 井 , 控 制河 道 的 无井 控制 区 的有 利部位 。 1 . 4 侧钻控制封 闭断块低 部位 夹角剩余油挖 潜模 式
复杂 、 遗 留问题 多 , 但 由于埋 藏浅 、 储量 动用好 、 开发 成本低 , 剩余 油潜 力 区块 较 多 , 钻井 目标 明 确 , 因 此 依 然是 WZ油 田的储 量及 产量增 长点 。 目前 迫切需 要油藏 精细评 价 , 挖 掘 局 部 油气 富集 区及 井 损 区产
1 侧钻井挖潜模式
利 用报 废井 进行 侧钻 挖潜 主要应 用在 开发 老 区
块 。利用报 废井 进行 侧钻 不但 可 以大幅度 减少钻 井 费用 , 还可 避免进 行 二 次 征 地 减 少青 苗 费用 开支 等
支 出。从根 源上 降 低 了各 项 费 用 , 是 一 种被 广 泛 推 广 的节 能创 效模 式 。其挖潜 主要有 如下几 种模式 。 1 . 1 侧 钻 加深控 制 未钻遇 油层 挖潜模 式 通过滚动 、 勘探 在 原 开 发 的含 油层 段 下 面发 现 了新 的含 油层段 , 可 以采 用 原 层 段 已经 报 废 的无 潜 力 老井侧 钻 , 加 深 实 现对 新 发 现 含 油层 段 的 储量 控
流线剩 余油仍 较 丰 富 , 可 利 用 高 含水 井 和报 废 井 侧 钻控 制非 主流线 区的剩余 油 , 有效 提高 储量 动用 率 。

侧钻井技术在挖潜油田剩余油中的应用

侧钻井技术在挖潜油田剩余油中的应用

侧钻井技术在挖潜油田剩余油中的应用作者:陈婷婷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4期摘要:侧钻井技术利用在老油田报废井身的某处“开窗侧钻”为途径实现挖掘油田剩余油潜力的目的,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恢复停产油井挖潜的重要手段。

与挖钻新井相比,侧钻井优势(投资少、见效快等)比较显著,然而受制于诸多因素(工程因素、地质环境因素等),侧钻井技术无法保证绝对成功,开窗侧钻风险难以估量且最终的收益不可确定,因而在落实侧钻井技术时需要严格的遵循相关原则,按部就班地落实每一道工序,以确保侧钻井技术能够保证油田稳产基础、有效提升油田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油田;侧钻井技术;挖潜;剩余油与挖钻新井相比,侧钻井优势比较显著,然而受制于诸多因素,侧钻井技术无法保证绝对成功,开窗侧钻风险难以估量且最终的收益不可确定,因而在落实侧钻井技术时需要严格的遵循相关原则,按部就班地落实每一道工序,以确保侧钻井技术能够保证油田稳产基础、有效提升油田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油田钻井技术及工艺不断发展,尤其是侧钻井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井网完善度、提高油田剩余油挖潜等方面都取得了让人惊叹的成绩。

本文围绕侧钻井技术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侧钻井技术的推广以及油田剩余油挖潜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1.油田挖潜中应用侧钻井技术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中需要妥善的完成如下两项工作:第一,井队定向前检查。

收集井段上方井眼相关的轨迹数据,基于使用需求填筑水泥达到一定深度;落实“套管井”工序,利用陀螺复测油井,基于实际需求在套管上铣出裸眼。

第二,检查定向工具。

基于螺杆钻具的理论造斜率以及设计造斜率选择最佳的螺杆钻具,记录螺杆型号并画出初图。

值得注意的是,如该过程选择的是弯螺杆,那么还需要核对螺杆的弯曲程度、找准分点刻度,并对接头的尺寸、定向键的位置、循环套的牢固程度等进行再次检查,以确保为侧钻井技术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2.油田挖潜中应用侧钻井技术的具体步骤2.1基于地质研究确定剩余油类型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油田挖潜中可应用侧钻井技术挖潜的剩余油类型包括如下几种:第一,因地层出砂而产生的剩余油;第二,因井网不完善和地下油水运动等而产生的井间剩余油;第三,因断层封闭遮挡、地下液体滞留而产生的剩余油;第四,因层间干扰而产生的剩余油;第五,因构造高部位富集而产生的剩余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 分 老 井 由于井 下事 故 而 导 致 工 程 报废 , 废 报
前 产 量较 高 或 仍 有潜 力 层 未 完 全 动 用 , 失 一 定 可 损
采 储量 , 利用 老 井上 部 可用 井筒 部分 开 窗侧 钻 , 而 从
1 2 1 开发 初期 新 井 以直井 为 主 , 多油 层反 向屋 .. 但 脊油藏 的特点 , 定 了直 井开发 的不利 因素 , 别是 决 特 对 于断 层 较缓 的 窄屋 脊油 藏 , 钻直 井 时 , 果井 点控 如 制 了上 部 油层 的 屋 脊 高部 位 , 下 部 油 层 必 然 钻遇 则
构 造 线 绘制 构 造 图 , 够 发 现 稳定 储 层 分 布 的 构 造 能 高 点和 微构 造 , 用 新 井 控 制 从经 济 角 度 考 虑 上 不 采 适 合 , 用老 井侧 钻 可 控 制 这 些局 部 构 造 高 部 位 的 采 储量 , 有效 控制 局 部高 点剩余 油 。


鸶 一T -
1 ’- 一 ‘

’ = 毫搴 = 毫i =
==~ — — 二= =
向 、 向及 倾 角 尚未完 全认 识 的情况 下 , 走 往往 会 因为
追 求高 点 , 而使 上部 的部 分 油层 断失 。 果为 钻这 部 如 分 断失 层布 新井 , 济上 不 划算 , 如果 利用 老井 眼 经 但
等参 数 。 1 侧 钻 井挖 潜剩 余 油模式
1 1 侧 钻控 制老 井 断失 层挖 潜模 式 .
/, / , /
, /
== s := \
一 s 一
对 于 反屋 脊式 油 藏 , 署 新井 时一 般都 遵循 “ 部 打
屋 脊, 占高 点 ” 原 则 , 开 发 初 期 对 主 控 断 层 、 的 在 断
2 1 年第 2 期 00 2
内蒙 古 石 油4 r L. -
13 1
断 块 油 藏 侧 钻 井 挖 掘 剩 余 油 模 式研 究 及 应 用
孟 凡 圣h , 周 静 。
(. 国 石 油 大 学 ;. 石 化 胜 利 油 田分 公 司 东 辛 采 油 厂 ;. 石 化 胜 利 油 田分 公 司 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 1中 2中 3中
者储集层渗透率较高 、 边水活跃的窄屋脊油藏 , 边水 推进 不均 匀 。当顶 部虽 有 油井 但井 间距 较 大 时 ,就
在相 邻油 井 间形 成 因边水 舌状 突进 而 留下 的剩余 油 区 。原生 产 井进 入高 含 水 低效 益 时 ,可从 老井 眼 向
收稿 日期 :O o 6 9 2 1 —O —2
窄屋 脊 油藏 由于 构造 的 限制 往往 采 用 低部 位注
14 1
内蒙 古石 油化 工 Βιβλιοθήκη 2 1 年第 2 期 00 2
水、 高部 位 采 油 的开 采 方 式 , 易 造 成水 线 舌进 ; 容 或
根 据复 杂断 块 油 藏 剩余 油 富 集 模 式研 究 , 闭 封
,曩t_L ’


侧钻 控 制断 失层 的储 量 , 会起 到 降低 成本 、 济合 理 经
的效 果 。
1 2 侧 钻控 制局 部 构造 高部 位 挖潜 模 式 .
图 1 辛 7 块应 用老 井侧钻断失层 位 7
1 3 侧 钻 控 制 工 程 报 废 老 井 损 失 储 量 挖 潜 模 式 .
摘 要 : 块油 田进 入 开 发 中后期 , 断 剩余 油 高度 分散 、 潜 难度 大 , 挖 同时低 产、 产及 报废 井 越 来越 停
多。 钻 井 由于投 入 少 、 工 简单 、 侧 施 见效快 等特 点成 为 改善 开发 效果 、 高 油 田采收 率 的有效 手段 。 提 通过
对 断块 油藏 应 用侧 钻井 挖潜 剩余 油技 术 进行 分 类、 归纳 、 总结研 究 , 形成 了不 同 剩余 油 类 型的 1 O种侧 钻 井挖 潜 模 式 , 形 成侧钻 井选 井及 设 计 的规 范 , 并 该模 式在全 油 田进 行推 广应 用 。 关 键词 : 钻 井 ; 潜模 式 ; 侧 挖 断块 油藏 ; 剩余 油
构 造较 低部 位 。这 样 , 在油 井高 含水 后 , 下部 油 层靠
替 代老 井 控 制损 失 可 采 储 量 , 类 侧 钻 潜 力相 对 落 该
实 , 轨 迹要 求较 低 , 施较 简单 。 对 实
1 4 侧 钻控 制 窄屋 脊 油藏 井 间剩余 油 挖潜 模 式 .
近断层 屋脊一线仍有一部分剩余油无井点控制 , 利
1 2 2 对 于地 层 较平 缓 的油藏 , .. 随着 井 网密 度 的加 大 , 多局 部 高点逐 渐 得 到落 实 , 别 采用 2米 高 差 许 特
区面积 小 、 余 潜力 小 , 剩 剩余 油分 布 高度 分散 。由于 剩 余 油潜 力 小 且分 散 , 采用 部 署 调 整 井完 善 经 济 效
益差 , 利用 老 井难 以有 效 动用 。以精 细油藏 描 述 、 而 断 块 油 藏 剩 余 油 富 集模 式 为 基 础[ , 展 了 断 块 3 开 ] 油 藏侧 钻 井 挖潜 模 式 研 究 , 对 侧 钻井 的井 身 结 构 并
进行 研 究 , 定 了井 身 选 择 、 确 井位 选 择 技 术 规范 ; 明 确 了 测钻 井 井身 结构 中轨道 类型 、 窗位 置 、 开 井斜 角
中 图分 类号 : E3 7 T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o 6 7 8 ( 0 0 2 — 0 1 — 0 10— 9 1 21 )2 13 3 用 高 含水 老井 向高部 位侧 钻 可 以开发 屋脊 一 线剩 余
油。
东辛 复 杂 断块 油 藏 已经 进 入开 发 中后 期 , 过 经 大 规 模 层 系 细 分 、 组 调 整 [ , 量 得 到 有 效 动 重 1 储 ] 用 , 出程 度 已达 到 3 . , 采储 量采 出程 度也 达 采 32 可 到 8. 。 1 9 剩余 油分 布特 征 主要 表现 为 : 剩余 油 富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