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定风波详细教案
《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让学生理解《定风波》的内容和主题。
3. 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理解《定风波》的内容和主题。
2. 难点: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之美。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通过讲述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定风波》的内容和主题(10 分钟)
- 逐句解读《定风波》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
- 引导学生思考《定风波》的主题,如豁达的人生态度等。
3. 学生分组讨论(15 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对《定风波》的理解和感受。
- 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小组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对《定风波》的理解和感受。
-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的建议。
5. 课堂总结(5 分钟)
- 与学生一起总结《定风波》的主题和内容。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苏轼的《定风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之美。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教案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2.难点:领会东坡的旷达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生平,积累基础知识2.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多角度)3.领会东坡的旷达三、教学方法1.反复诵读2.小组合作四、教学内容(一)导入1.知人论世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且同时创造了“师生”"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的盛况;书法界,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2.解题苏赋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谪居黄州时期写下了不少佳作,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定风波》作于苏轼谪屋黄州的第三年春天。
苏轼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看新买的农田,途中遇雨,有感而作。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及生平2.能力目标:多角度赏析诗词3.情感目标:领会东坡的旷达(三)理解1.阅读,借助资料,理解字词同行:①háng,指行业相同或者同行业的人;②xíng ,指-同行走。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窟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吟啸:高声吟唱。
徐行:缓慢前行,缓步而行。
徐:①缓慢;②姓。
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2.平韵共11句,用了5个平韵。
因平声舒缓,力度弱,“声、行、生、迎、晴”,依次呈现,就像平原上的小溪流水,轻柔舒缓,在空间上造成一种平静而又空旷辽远的审美效果。
并且这几个字字音清澈明快,也给人轻松舒适的感觉。
3.朗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
(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升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和乐观精神。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定风波》的意境和寓意。
(2)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和寓意的深入理解。
(2)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歌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欣赏诗中的美,提升审美情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中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2)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作业中的诗歌背诵情况。
(2)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程度。
3. 情感态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反应,了解学生对诗中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2)评估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五、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阅读:苏轼的其他诗作、散文、词作等。
2. 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定风波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定风波》【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积累名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本词。
3、学习以小见大、一语双关表达技巧。
4、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以小见大、一语双关的表达技巧。
2.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人生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写作背景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
“定风波”是词牌名。
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湖北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二、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感情。
三.了解大意上片译文: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而行。
竹杖和芒鞋轻捷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只要披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我也不在意上片:写风雨中的情景和心境(雨中事)下片译文: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
山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下片:写风雨后的情景和心境(雨后感)四.诗词赏析1.思考: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莫听”:“超然物外”;“何妨”“谁怕”:向风雨挑战“吟啸且徐行”:潇洒安闲、泰然自若2.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竹杖芒鞋”:闲散江湖;“马”:奔波官场“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3.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烟雨”:自然界的风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任”: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4. 思考:“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中“微冷”“相迎”并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体验?“料峭春风”:人生的逆境、政治的风雨;“山头斜照”:人生的希望人生体验: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5.思考:“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风雨”和“晴”: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人生感悟: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
定风波 教案
定风波教案教案:《定风波》目标:1. 通过学习《定风波》使学生了解唐代诗坛的文化背景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水平;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定风波》这首诗的解读,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诗坛特点;2. 学习《定风波》的诗歌技巧和表达意境的方法;3. 通过学习《定风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唐代诗歌的特点和社会背景;2. 让学生思考“定风波”这个词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定风波》;2. 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3.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定风波》的诗歌技巧和意境表达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第三步:诗歌技巧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定风波》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等技巧;2. 学生讨论并总结出现的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3. 学生自己仿写一首《定风波》的诗歌,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表达自己的意境。
第四步:文学创作(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色的短诗;2. 学生独立完成创作,并相互交流和分享作品;3. 教师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和指导。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2.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
拓展活动:1. 探讨唐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异同;2. 探究唐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 阅读其他唐代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
评估方式:1. 学生阅读理解题的回答;2. 学生对诗歌技巧的分析和运用;3. 学生的文学创作表现。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通用6篇)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通用6篇)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多次诵读,把握词人的情感态度。
2、解析探讨,欣赏词的写作特色。
3、结合资料,体会豪放派的特征。
教学方法:1、通过诵读感悟法、默读咀嚼法,品味本词“言”之味,“意”之美。
2、通过自主鉴赏、合作交流,探究豪放词派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鉴赏关键字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探究豪放派词作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介绍苏轼。
二、读定基调,感知大意1、小序请学生朗读这首词的小序部分,归纳小序交代的信息。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感情基调根据本词写作背景,联系苏轼在这段时间里的其它作品,奠定感情基调。
请学生一读定基调。
3、感知大意请学生归纳词的上阙和下阙各侧重写的内容。
疏通文意,明确:上阙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阙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三、读明态度、赏析内容1、请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词中有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轻、任、迎、也无”等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2、探究本词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3、提问本词给学生的启发。
4、归纳苏轼词的写作特色。
明确:以小见大。
请学生二读明态度。
四、读懂豪放,理解风格1、请学生阅读辛弃疾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豪放词派的特点。
太常引辛弃疾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zhuó,砍。
婆娑:pósuō枝叶茂盛的样子。
明确:从内容、情感、写景等入手,鉴赏本词。
2、结合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总结豪放派的诗歌的特点。
明确:课本57页:豪放词题材较广泛,抒怀言志,关注社会现实,涉及人生重大主题。
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
请学生三读懂豪放。
五、结束语以苏轼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做结束语,请学生在朗读中结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教材: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1课时•周次:第10周•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了解杜甫《登高》中的“定风波”诗句;3.理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4.能够朗读、理解诗歌。
二、教学重点•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杜甫《登高》中的“定风波”诗句。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环节通过问学生的方式,了解他们所知道的杜甫和杜甫的创作背景,激发他们对课堂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听诗歌《登高》的朗读。
(二)呈现课文让学生跟读杜甫《登高》中“定风波”的诗句,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雄浑壮阔,了解诗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
提醒学生注意这首诗歌的音乐感和韵律美。
(三)学习课文1.学习杜甫的生平与创作背景,了解杜甫的诗歌成就;2.学习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包括:借景抒情、对仗、排比、比喻、拟人等;3.学习《登高》中的“定风波”这句诗的含义,了解杜甫在历史背景下的思想和感悟。
(四)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对诗歌《登高》中的“定风波”诗句进行深入探讨,围绕杜甫的人生阅历和时代背景,分析这首诗歌在历史背景下的深刻内涵。
引导学生探究才子佳人、汶水泛舟以及屈原祠等具体意象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五)梳理知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讨论,让学生对杜甫的人生及其诗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杜甫在《登高》中的“定风波”一句。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唐代文学及其历史背景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程进行小结,复述和概括本节课程的重难点知识,以及重点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
五、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逐字解读和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2.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这首诗,分段注解、整理作者背景和文学背景;3.引导学生在课后多多欣赏和朗诵杜甫的其它诗歌,加深对杜甫及唐代文学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教师可使用以下板书设计:杜甫唐代诗人登高定风波形象语言修辞手法才子佳人汶水泛舟屈原祠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诗歌背景,还掌握了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尤其是杜甫《登高》中的“定风波”一句。
《定风波》说课稿4篇
《定风波》说课稿4篇《定风波》说课稿1一、说教材。
《定风波》是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5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两首苏词都是在其被贬黄州后而作,其中的《定风波》词人用一件生活小事,以事喻理,表达了词人豁然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该词为了提高学生摸索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达观积极的心理素养。
二、说学习目标。
我根据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结合本文的特点,现制定学习目标下:1、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中寄寓的感情。
2、用心体会,能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苏东坡达观处世的态度,领会其旷达乐观、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
三、说重点、难点、课时。
学习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1课时。
四、说教法。
本课拟采取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五、说学法。
为便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结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故引导学生作如下准备:1、充分预习:主要包括疏通文字,熟读课文;了解本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的朗读,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3、小组讨论,分析评价:主要是通过重点难点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和人生态度的认识与理解。
六、说过程。
(一)首先,导入新课。
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词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学生独学,圈点、勾画、思考,自己完成导学案“自研自探”环节中的问题。
1、写作背景。
2、苏轼被贬官的路线图:3、诵读全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狼狈,遂晴,吟啸,芒鞋,一蓑,烟雨,料峭,萧瑟。
国学《定风波》教学案例(共5篇)
国学《定风波》教学案例(共5篇)第一篇:国学《定风波》教学案例《定**》教学案例《定**》是选自《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词卷)》第十八课中的第一首词,这首词词文质兼美,音韵通畅,感情真挚,客观见证了苏轼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悠闲、乐观自信的心境。
但是,根据晓词牌、识格律、明词意、察词情、习写法是国学教学的重要课程目标,教材使用时,灵活处理教材,采取以同词牌名为主题的教材主线,构建以苏轼的《定**》为主轴,以欧阳炯《定**》为辅助,采取“扶”与“放”结合的方式,把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词牌形成、格律规则、用韵规律、达情手法等方面的内容,运用引、插、拓三种资料补充方式,引权威解读以晓其源,插时代背景以入其情,拓同类词体以悟其法,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为学生的学习构建由感性到理性、由物象到意象的发展阶层。
根据词文的内容与特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目标:1、初读词文,读准词文中的生字新词,尝试根据节奏进行朗读,并能运用气息,按情感表达的需要,轻重缓急地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词韵的回响。
2、结合译文再读词文,理解词文所表达画面与意境。
结合插图与时代背景,联系“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理解词人当时的心境。
3、根据“定**”词牌的解说,再读词文,并观察词文的句式与押韵,找出“定**”这一词牌的句式押韵规律。
结合“定**”同词牌名的词,验证这一词牌的格律特点。
4、引导学生运用词的表达句式与表达手法,根据词牌格律,结合词意填词仿写。
在这首词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五个教学板块。
一、音乐欣赏、激趣导入。
用王菲的歌,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初步介绍苏轼的文学地位。
二、读文晓韵。
初读词文,读准词文中的生字新词。
在初读正音的基础上,尝试根据节奏,运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读出词文的轻与重、缓与急、抑与扬、延与顿的变化,再层层推进诵读中感受词文的声韵之美。
三、读词会意。
借助词文的背景穿插,引导学生抓住词文重点句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定风波》篇1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检查阅读,点评指正。
1、抽查朗读。
2、其它学生点评,比较。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再读诗文,鉴赏形象;理解思想,学习手法。
1、生齐读。
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探讨表现手法。
(1)再读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4、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
初中定风波教案
初中定风波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
2. 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分析并欣赏《定风波》中的意境和情感。
4. 学习并实践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1. 《定风波》的字词理解和背诵。
2. 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定风波》的深层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的实践。
教学准备:1. 《定风波》的文本。
2. 关于苏轼的生平介绍资料。
3.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苏轼的生平背景,让学生对苏轼有更深的了解。
2. 提问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欣赏古典诗词。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朗读《定风波》,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2. 逐句解析《定风波》,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字面意义。
3. 分析《定风波》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苏轼的思想和情感。
三、深入探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定风波》中的意境和情感,分享各自的感悟。
2.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古典诗词鉴赏方法,自主欣赏其他古典诗词。
2.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词,锻炼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定风波》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强调苏轼的文学地位。
2. 强调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古典诗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定风波》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苏轼的文学魅力。
同时,通过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讲解和实践,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定风波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理解定风波的主旨,掌握作者的表达方式。
3.掌握本文的文学特征和艺术价值。
4.能够讲述课文的大意,思考文学作品的诠释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如何理解课文主旨,掌握本文表达方式,敏于发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难点:了解本文的历史背景,并将历史和文学内在联系起来。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谈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以此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中华文化背景。
2、讲解定风波的背景和历史背景•生动地讲述定风波背后的历史事件:米芾、苏轼、黄庭坚之间的交往,以及米芾对于黄庭坚的推崇和欣赏。
•学生跟着老师,读原文,感受诗人的艺术情感和深度。
3、分析定风波的主旨,掌握作者的表达方式•通过解析,让学生透彻地了解古代人文情感的时代背景下,定风波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带领学生分析古诗中的豁达胸怀、文化氛围、深情痛感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激励,领悟其底蕴所在。
4、探究本文的文学特征和艺术价值•以文化经验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学名作中所深藏的文化内涵。
•带领学生从作者的情感表达、诗句的音韵美、形象的立体塑造、意象的比喻抒发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体会它的文学特征以及艺术价值所在。
5、总结归纳,思考文学作品的诠释方式•学生自由表达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感悟。
•总结归纳,深入探究课文的意义、形式、历史以及文化价值,思考文学作品的不同诠释方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定风波,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透彻的理解古代时代背景下,定风波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并以此深入探究文学作品的文化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同时,让学生自由表达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感悟,集体总结归纳,思考文学作品的不同诠释方式,保证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虽然没有涉及教材中每篇文章,但是,以定风波为例,凸显了文学作品的深刻性与艺术性。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
(完整版)苏轼《定风波》教案《定风波》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2、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PPT演示)处于政治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但从他的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旷达刚毅、乐观潇洒的一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精神特质,《定风波》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写的。
余秋雨曾说过:“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
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
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差一点被处死,坐牢103天,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当时的恐悸、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他曾决心“不复作文字”,不仅对时政噤若寒蝉,而且在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中也不敢畅所欲言;他经常出入佛寺道观,俨然以佛子道士自居,一修炼就是七七四十九天;他经常一个人策杖江边,踽踽独行,品尝着这生活的苦果。
但这仅仅是苏轼人品修养、性格情怀中的一小半,而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才是苏轼人品性格中的另一大半。
定风波特级教师教案
《定风波》特级教师教案篇一:《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苏轼的诗歌风格,理解诗中蕴含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2. 通过分析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诗中的人生态度和情感,掌握苏轼的诗歌风格。
2.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苏轼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情境。
(1)介绍苏轼的背景,包括他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
(2)讲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苏轼在创作此词时的生活境遇和心境。
2. 初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情感和音韵。
(1)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韵脚和押韵字,体会音韵的美感。
3. 深入分析:对词中的意象、象征、情景交融进行深入解读。
(1)分析词中的意象,如“穿林打叶声”、“萧瑟”、“风雨”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2)探讨词中的象征,如“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象征着什么?它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在表达词人情感上的作用。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词的理解和感受,探讨苏轼的人生态度对他们的启示。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苏轼的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小组讨论、比较分析等。
2. 教学手段:PPT演示、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 作业:背诵诗歌并写一篇300字的赏析文章。
3. 评价方式:作业批改、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多媒体教学视频等。
2. 工具:实物展示台、投影仪等。
七、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苏轼的诗歌风格和特点,掌握诗中的人生态度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定风波》讲座教案
《定风波》讲座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宋代文学及其代表作《定风波》;2.理解《定风波》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3.分析诗人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4.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定风波》的背景和内容;2.分析《定风波》中情感的表达和描写;3.理解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1.分析《定风波》中情感的表达和描写;2.理解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1.李清照的《定风波》原文;2.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宋代文学的了解。
2.简要介绍宋代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二、学习《定风波》(20分钟)1.分析《定风波》的背景和内容。
2.分析《定风波》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三、讨论李清照的创作风格(20分钟)1.分析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2.分析李清照诗歌中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四、文学鉴赏与个人感悟(25分钟)1.小组讨论李清照的《定风波》。
2.分享各自的文学鉴赏和个人感悟。
五、课堂总结(5分钟)1.总结《定风波》的情感表达和描写。
2.总结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
教学延伸:1.进一步了解宋代文学及其代表作品;2.阅读其他李清照的作品,比较其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宋代文学及《定风波》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2.个人评价: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备注:教案中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定风波是教案
定风波是教案教案标题:《定风波》的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定风波》,使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相关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定风波》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理解《定风波》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学习《定风波》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
4. 掌握《定风波》的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1. 《定风波》的原文和翻译。
2. 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定风波》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定风波》这首诗有什么了解?有听说过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定风波》的作者苏轼和他的创作背景,包括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 解读《定风波》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赞美。
3. 分析《定风波》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如运用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运用自然景物描写等。
三、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的原文和翻译,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情感表达。
2. 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如:“诗中的‘定风波’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你对这首诗有什么感受?”3.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进行整体分享和讨论。
四、文学鉴赏(15分钟)1. 分析《定风波》的语言特点和形象描写,如运用平仄、押韵等修辞手法,以及描写自然景物的细腻之处。
2. 引导学生欣赏《定风波》中的美学价值,了解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一篇类似《定风波》的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祖国的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总结归纳(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定风波》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然和社会,用心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一、本词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
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板书: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苏轼会怎么看?请翻开教材71页,我们一起来看《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同行(xíng)吟(yín)啸(xiào)一蓑(suō)2、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朗读指导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
“何妨……平生”,还应该读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
----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
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
但要随意、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3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以及小序,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
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而且。
——他没躲雨。
(小序中,词中。
小序作用?“故”: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附高考题:(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4分)答案可在最后公布,以留下悬念。
(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沉着。
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
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
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
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
也无风雨也无晴。
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答案: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三、背景穿插。
1、苏轼出世了吗?——没。
·你怎么知道?——这位同学用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
被贬到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被贬到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
预习很扎实,看得很细。
(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自卫队副队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3、那大家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吗?.乌台诗案。
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
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
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
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
——他这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和历史还有关,和政治有关。
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
(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
在新法倒霉后者苏目睹新法一些弊端,故很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
神宗即位支持变法,旧雨凋零。
苏轼自求外放。
就是前面说的出知杭扬等。
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十年,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说他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具体情况是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
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
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
坐牢103天,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这位同学说东坡获罪?独以名太高。
那是他弟弟苏辙说的。
你从哪里得知?余《苏东坡突围》。
很是篇很值得一读的文章,他从社会的文化心理角度来阐述东坡怎么倒的霉。
四、重点探究、拓展再自由读一遍。
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一):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闲适、坦然的心态。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竹杖芒鞋轻胜马”,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起骑马,何难何易,这是不言自明的,更何况又是在雨天的泥泞地上走。
可是作者说“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得多!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游泳》超旷达观之状可掬。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苏轼靠什么来抵抗人生的狂风暴雨?用从某个词语中,我看到了苏轼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或者精神的句式说出你的理解。
莫听―――>超然物外何妨―――>镇定自若谁怕―――>向风雨挑战的倔强吟啸且徐行——>潇洒闲适“竹杖芒鞋轻胜马”,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路,比起骑马,何难何易,这是不言自明的,更何况又是在雨天的泥泞地上走。
可是作者说“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得多!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游泳》超旷达观之状可掬。
一蓑烟雨任平生”,点明了词中所说的风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风雨,而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
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
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
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
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板书:任(“徐行”)5总结人物形象1:风雨中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明确: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板书)2:写作技巧:双关(二):——下片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2,苏轼为何喝酒?在苏轼以前的作品中苏轼为什么喝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孤独)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忧愁):写此文时苏轼忧愁什么?注意序中日期,结合注释思考。
乌台诗案: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铛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命悬一线九死一生)沙湖买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开荒种地生活艰难)明确:沙湖道中风雨——人生的风雨3雨停了,苏轼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雨也结束了,那么在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人生有了怎样一种新的认识呢?抓住哪些字词?(抓住“斜阳”“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希望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犹如菩提本无树,明月非镜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抓住“萧瑟处”“风雨”“晴”)注意这里的晴与词序中的遂而已晴和山头斜照是否矛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不以物伤性”;“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
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
总结人物形象4:雨过酒醒后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明确: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板书)5,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
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然后完成导入时试题。
)7 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板书:无(“回首”)这让我想到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