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高中政治选修1 第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学生)同步讲义
第6课走进经济全球化目标导航课程标准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利益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向知识精讲知识点01 认识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含义: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2.表现:全球化、全球化和全球化。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1.经济全球化是的必然结果。
2.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3.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1.跨国公司的含义: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地位: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
3.影响:(1)积极影响:跨国公司推动着的深入发展与的深化,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和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2)负面影响: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破坏国际市场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和环境污染,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即学即练1】(2021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一期中)乙国是半导体产业大国。
甲国限制3种半导体产业关键原材料出口乙国,使得丙国氟化氢(半导体产业关键材料)已开始取代甲国在Z国的市场。
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这一传导过程的是( )①乙国半导体产业原材料供应不足②甲国半导体原材料对乙出口减少③丙国打开乙国销售市场④乙国寻找新的原料采购地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即学即练2】2021.广东金山中学高二期中)2020年上半年,某市48家民营企业共对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49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7亿美元,占该市对外投资总额的73.2%。
反全球化
反全球化理解从本质上讲,“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它的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没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如交通、信息传递等,这些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来的。
因此说,离开了全球化,“反全球化”也就不复存在。
全球化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000年4月发表《千年报告》该报告的第一部分重点谈及全球化问题。
他认为:“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
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
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张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更广义地说,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人们日益焦虑的是文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
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反全球化的深层原因在世界范围看,新的全球矛盾仍然是穷者与富者的对立。
但它通过新的各种形式,诸如社会抗议、贸易争端、民族冲突、宗教对立等形式表现出来。
在全球化加速的情况下,未来世界的危险性是资本的统治、技术的统治与少数集团、少数国家统治,即全球民主丧失下的全球治理。
因而新的世界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
未来世界不是没有冲突与战争,而是将面对新形式的冲突与战争,包括世界范围的冲突与战争。
如果全球化最后导致的是全球大多数人们没有得到利益,甚而失去家园、失去基本生存保障,那么全球化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全球化使得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问题空前突出,许多国内冲突与民族文化认同关系极大。
那些无法在全球经济中支配自己命运的人更需要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
多元文化、认同、文明如何与单一经济共存是世界性挑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讲义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讲义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讲义第一章:国家的产生一、国家的概念国家是指以一定的领土、一定的人口和一定的政权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组织起来的一个政治社会组织。
它具有权力、领土和人民三要素,并通过法律、政府和国际关系等手段行使权力。
二、国家的形成过程1. 部落联盟阶段早期的人类是以部落为单位生活的。
当人口逐渐增多,部落之间发生冲突时,为了自身利益,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形成了部落联盟。
这是国家形成的初期阶段。
2. 城邦国家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从部落社会向城市发展。
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城邦国家的形成,如古希腊的雅典、斯巴达等。
城邦国家具有独立的政权和一定的领土,人民也以城邦为单位进行政治活动。
3. 君主国家阶段随着城邦国家的发展,出现了君主国家。
君主国家通常由一个国王或皇帝统治,他们通过继承或征服来掌握政权。
君主国家具有更大的疆域和更多的人口,也具有更强大的中央集权。
4. 现代民族国家阶段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思潮的兴起,国家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现代民族国家以民族为基础,建立了现代民主政权。
这种国家形式在18世纪后期的美国、法国等国家得到了充分发展,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形式。
第二章: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农业革命时代农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大变革。
在农业革命之前,人类是以狩猎采集为生的,生活方式十分原始。
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定居下来,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生产方式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生产转变。
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化。
通过机器代替人力、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大规模生产等创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革。
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三、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6课走进经济全球化第1框认识经济全球化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基础巩固】1.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领跑者,华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
目前,华为全球供应商已超2000家,其中包括富士康、高通在内的50家核心供应商。
这主要体现了( )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的全球化D.销售的全球化【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件产品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共同完成,体现了生产的全球化,A符合题意。
贸易的全球化指的是贸易超出一国的范围,材料未体现,B排除。
金融全球化指的是资本的跨国运动,材料未涉及,C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而不是强调产品的销售,D排除。
2.德国冰啤配上热辣的小龙虾,时令的粽子馅是来自西班牙的黑毛猪肉……“食遍全球”成为许多中国人的生活常态。
在上海举办的“五五购物节”环球美食节分会场活动上,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让异国美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不少食品贸易商的共识。
中国人“食遍全球”的原因在于( )①消费对生产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②贸易全球化为居民个性化消费提供了可能③消费结构优化取决于消费观念的变化④经济稳定增长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 【解析】中国人之所以能够“食遍全球”,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收入的增加,②④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消费对生产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①排除。
“取决于”说法错误,居民消费观念影响消费结构,③排除。
3.二十世纪以来,由于不断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交通运输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十世纪的交通运输,出现了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水上运输和铁路运输在动力、结构、速度、容量和总运输量等方面,都取得较大发展。
运输工具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 )①有利于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②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③使全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加突出④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 【解析】运输工具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有利于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①②符合题意。
试析民族问题的国际化及其影响汇总
试析民族问题的国际化及其影响王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北京,100087摘要:本文所说的民族问题,指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它之所以超越一国范围而出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是由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干预的加强、有关国家民族政策的不当等诸多国际和国内因素所造成的;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重视。
The phrase of "ethnic problem" used in thisarticlereferres to such a kind of a country's internal problemsconcerning its ethnic groups or between/among the ethnicgroups. The reason why the ethnic problems within a countryhave displayed a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beyond a country's scope lies in the changes of balance ofinternational forc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strengthening ofinternational interferences, the inappropriatenessofpolicies toward ethnic groups of states concerned, and a lotof othe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actors; the negtiveinfluence of ethnic problems' internationalization deserve to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民族问题,一般指的是一国内部的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本不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研究对象,纯属一国内部事务。
论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的辩证关系
id v u i e e pn c n myo v r o n r . e p o i d sfr adae t a nt s n e p l g daet n ii a t i d v l ig eo o f ey c u t Th p s es e m il i l i i es c 、A p ̄n i ci dl y n o e y o t i o cc u y n e l c
Ab ta t No e o o i lb l a in i a c mm o s u f c n m i d v lp n n t e wo l s r c : w c n m c g o a i to s o z n i e o o o c e eo me ti h r s e d,whi c n m i a in l m f l e o c n t ai i o e o o s s
说 , 济 全球 化 是 当 今 世 界 各 国 发 展 经 济 的共 性 经 问题 , 济 民 族 化 是 当 今 世 界 各 国发 展 本 国 民 族 经 经 济 的 个 性 问 题 , 者 的 关 系 是 共 性 与 个 性 的 对 二
发 展 。采取 形 而上 学 的片 面观 点观 察 和处 理二 者的关 系 , 就会 造成 两败 俱 伤 。 关键 词 : 济全球 化 ; 经 经济 民族 化 ; 证 法 ; 而上 学 辩 形
中 图分类 号 :2 3 F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7 9 ( 0 2 0 —0 0 —0 10 1220 )1 0 7 4
Ke ywo d : t p y s; a e tc; c n m i l b l a i n; c n m i a i n ls r s mea h  ̄c di lc i eo o cg o a i to eo o c n t a i z o m
专题六 世界多极化与中国特色外交 课件(共33张PPT)-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
(2)【参考答案】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合理性分析)。我国不断增强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端稳 14 亿人饭碗,维护中国人 民的根本利益,是正当合理的(→对于合理的一面的补充论证阐述)(2 分) 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对设问观点的不合理性分析+补充论证阐述)。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在维护本国粮食 安全的同时,加强粮食安全和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2分) 作为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人的“饭碗”问题事关全球粮食安全,中国解决自身的 粮食安全也是对世界的贡献。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此句是对结论的进一步总结升华, 这使得观点更加明确,逻辑更加清晰)。(2 分)
小作文、小论文类主观题的解题思路
(注意:下列图示只是举例,分论点的个数要根据设问要求来确定,并不是每个题目 都一定是3个分论点,可能是2个等,根据答题需要,行文的段落可以是1段,也可以是 2段或者3段(关键是内在逻辑一致性),注意做小作文类主观题一般不用标序号,不 管是1段还是两段或3段,都必须围绕观点,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小作文。)
世界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结合材料,运用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知识,分析世界各国为 什么要做到相互补台、好戏连台。
【答案】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只有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相互补台,才能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国家间虽然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 但也存在共同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2023 东威海一模)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端稳“中国饭碗”,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动因纵观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
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网络安全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和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
③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涨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
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0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讲义)(解析版)
第06课走进经济全球化名目考情分析网络构建【速记卡片】考点一生疏经济全球化【夯基·必备基础学问梳理】学问点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学问点2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学问点3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易混易错】【学问拓展】【提升·必考考向归纳】考向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考向2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考向3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考点二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夯基·必备基础学问梳理】学问点1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学问点2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易混易错】【学问拓展】【提升·必考考向归纳】考向1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考向2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时政探究【命题猜测】真题感悟【速记卡片】明确1个含义:经济全球化明确2个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乐观影响和消极影响把握3个表现:生产、贸易和金融全球化理解3个因素: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把握4个措施: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展的措施考点一生疏经济全球化学问点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学问点2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进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定结果。
2.经济全球化加速进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学问点3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1.作用跨国公司的大规模进展为经济全球化供应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经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2.影响1.生产力的进展和科技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
( )纠错: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2.跨国公司以母国为基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分公司。
( ) 纠错:跨国公司以母国为基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是分公司。
3.跨国公司把公司的内部分工进展为国家间的分工,把内部贸易进展为国家间的贸易。
( )纠错:跨国公司把国际分工进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进展为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一、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开展到一定阶段,一种动态的相互依赖的进程。
就其要义而言,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进程与趋势。
全球化的进程古已有之,其始于哥伦布于15世纪发现新大陆,时至今日,全球化更是蓬勃开展。
当今全球化有许多特点:1、全球化使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全球化,有开放市场、降低关税、私有化的客观要求。
2、参与者多元化,既有兴旺国家,也有开展中国家,既有资本主义国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
3、经济运行规那么全球化〔知识产权标准,劳动者工作环境标准、卫生标准〕。
4、引发许多全球问题。
客观评价: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意志和历史进程,充满了变动与矛盾,必须以动态、开放的眼光审视和应对全球化。
全球化塑造着社会、全球文明,表现出一定的超国家倾向,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应该反思国家中心主义,全球化必然要导致全球治理。
二、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是治理在国家层面的拓展与运用。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是:治理是各种各样的人、团体处理其共同事务的总和,一般认为,全球治理是以人类整体论和共同利益论为价值导向的,多远行为体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革和全球问题挑战的一种新的管理人类公共事务的规那么、机制、方法和活动。
其要义是:从政府转向非政府;从国家转向社会;从领土政治转向非领土政治;从强制性、等级性管理转向平等新、协商性、自愿性和网络化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威。
要素:1、全球治理的共识价值2、全球治理的规制3、全球治理的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非正式的全球公民社会组织4、全球治理的客体5、效果涉及到对全球治理的绩效评估。
全球治理对国际关系有重要的影响:1、它促进新体制、新模式的产生与开展,从而为人类应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了可能。
2、全球治理有利于民众对人类公共事务的参与,推动者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3、全球治理倡导对话、合作、协调,有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第六课 1 认识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认识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经济举世化的基本观点和意义。
2. 学生能够分析经济举世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3. 学生能够认同经济举世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思考应对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经济举世化的基本观点和表现,掌握经济举世化对各国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经济举世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举世化带来的压力和冲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以便帮助学生理解经济举世化。
2. 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经济举世化带来的挑战。
3. 准备PPT课件,以便于教室教学。
4. 邀请企业代表来校,为学生介绍经济举世化的实际案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经济举世化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经济举世化的背景和原因。
2. 讲解观点:介绍经济举世化的基本观点和表现形式,包括贸易举世化、生产举世化、资本举世化等。
3. 探究讨论:分组讨论经济举世化的影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总结归纳:教师对经济举世化的影响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经济举世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和挑战。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经济举世化带来的挑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和方法。
6. 教室小结: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济举世化,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认识。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经济举世化的案例或资料,进一步加深对经济举世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与评判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和评判,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经济举世化的观点,了解举世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举世化的表现和影响,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经济举世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树立正确的经济举世化观念。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传统
显得牢不可破和毋庸置疑 的人 类生存 的基础 也受到 了 身得到修正, 丰富与完善, 在这种文化对话、 交流、 冲突 怀疑 , 于是人 们开 始思 考存 在与非存 在 。迦 达默尔 认 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中, 人们可在许多关系到人类生存 为, 西方 20 50年来的形 而上学 思维传统 以及建 立在绝 的基本价值 观念上 达成共 识 。不可 否认 , 在迄 今为 止
【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文化传纯; 文化史流 【 中图分类号】 0 G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2 1 1( 0 ) — 19 0 17 — 022 6 00 — 2 0 0 2
来实实在在经受了和正经受着一场深刻的危机, 而这 场危机的核心是信仰的断裂, 是一种精神危机。西方 二十世纪期间 , 方文明经历 了两次世界大 战 , 西 经 但 历 了工业化社会和后 工业化社 会 , 生 了急剧 的变化 。 近代社会 曾将科学 当作 救星 , 西方 现代社会 已经发 发 科学并不提供科学之道和道德答案。科技发达的 斯宾格勒在《 西方文明的衰落》 一文 中指出, 西方文明 现。 后工业社会依然面 临着一个信仰问题。 已经过了高峰期, 不可避免趋向死亡。埃德蒙. 胡塞尔 工业社会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4月
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unl f ho a gU ies yS ca S i c ) S v t l e
Ap.20 r,0 6
VD. . 15 No 2
随着世界经 济 的繁荣 。 电子通 讯 事业 的发达 以及 家必须需求 新 的方式来 解脱 这种 痛苦 , 这使 得艺术 家 国际间旅 游业 的迅速 拓展 。 当今世 界 的人 们 以前 所没 能够超越传统的偏见 , 迅速接近和接受外来文化的因 有 的规模和速度进行各 种形式 的交往 。人们 意识深层 素 , 在文化艺术交流 中找到艺术 出路 。在 这种交 流中 ,
全球化_超越民族国家_还是超越民族文化_
2002年3月总第29卷第2期求是学刊SEEKING TRUTHM ar.,2002Vol.29No.2t文化哲学:全球化的文化反思全球化:超越民族国家,还是超越民族文化?隽鸿飞(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全球化的实质并不在于超越民族国家,而在于超越民族文化。
因为民族国家既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共同体,又是一个民族文化共同体。
全球化进程在消除了民族国家之间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之后,各民族文化上的对立就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
只有在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全球文化,才能真正超越各民族文化上的对立。
关键词:民族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共同体;民族文化共同体;全球文化作者简介:隽鸿飞(1970-),男,黑龙江兰西人,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思想、文化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2)02-0016-05收稿日期:2001-09-27当今时代,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日益深入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之中,并且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对于全球化的未来前景,很多学者都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族国家将逐渐丧失其存在的权利,并最终走向消亡,从而形成超越民族国家的治理)))全球化国家。
对于这一问题,仅仅从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权利范围的变化去探讨,是不能真正给予说明的。
因为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来看,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全球化进程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就是建立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要揭示全球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从民族国家性质的分析入手。
一、什么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并不是人类社会最初的组织形式,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
所谓民族国家,是指/拥有对一块领土的主权统治为特征的、在调控能力上胜过传统政治形式(如古老的帝国或城市国家)的国家。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走进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经济举世化的基本观点,理解经济举世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2.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以应对经济举世化的挑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举世认识,增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认同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经济举世化的影响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举世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准备教学PPT,以方便教室讲解。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兴趣,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理解经济举世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经济举世化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经济举世化的含义和表现,引出本课主题。
2. 讲授新课:讲解经济举世化的观点、表现、原因和影响,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内容。
3. 教室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当前经济举世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经济举世化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举世化带来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例如,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以及如何应对举世化带来的竞争压力等。
5. 教室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济举世化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更多的经济举世化案例,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经济举世化带来的挑战。
7.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教室表现,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和不足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经济举世化的观点和基本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经济举世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在全球化压力下的欧洲的民族国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FUDAN JOURNA L(S ocial Sciences)N o.3 2001 海外学者论坛在全球化压力下的欧洲的民族国家3[德] J.哈贝马斯 [关键词] 全球化 欧洲民族国家 世界内政 第三条道路[摘 要] 哈贝马斯在这篇文章中概述了欧洲民族国家面对全球化的压力,存在着四种回应。
哈贝马斯本人既不主张全盘支持,也不主张全盘反对,而主张第三条道路。
但他认为这种第三条道路不应当是消极防守的,而是应积极进取的。
他希望建立一种没有世界政府的世界内政,以期跟全球化的经济格局相适应。
[中图分类号] D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89(2001)030114008The Europian N ational Countries U nder the Pressure of G lobalization[G ermany] J.HabermasK ey Words:globalization,European national countries,w orld2inner2politics,the third wayAbstract:Habermas sums up the four kinds of possible reaction of European national countries toward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Habermas himself is neither in fav or of nor opposed to this trend.Rather,he puts for2 ward the third way.According to Habermas,the third way is not defensive,but progressive.He hopes that there will be a w orld2inner2politics without the w orld g overnment,which will correspond to the economic struc2 ture of globalization.在一本关于“全球的动力和本地的生活世界”的书的导论中,可以读到理查得・明赫(Richard Münch)的这样的一段话:“当今世界支配一切的问题是:在民族国家进入到一个超民族的和全球的层面上去的时候,是否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对生态和社会、文化的爆破力能重新得以控制”①。
全球化对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影响
代主义和福利主义观点在各 国的广泛传播 , 使得
各个 国家 不 同 民族 在 享 受 政 策 扶 持 和 福 利 照顾
第四, 全球化过程 中各 国民族 的利益诉求的
多元 以及 满 足 程 度 的 差 异 带 来 了 民族 一 国 家 社 会 凝 聚力 的减 弱 , 并对 各 民族 的认 同观 念 产 生 一 定 的影 响 。全球 化 过程 带 来 了西 方 工 业 主义 、 现
和“ 民族 ” 同的重要原因。 认 第二 , 全球化过程中国家 间离心倾 向的增强 导致 的民族 国家间 的冲突与共生对 民族 交往关 系的影响。近年来两级冷战世界 的结束 , 以往世 界体系中中心与边陲的关系处于变动 中, 原来处
垒 球 化 对 民 族 关 系 发 展 变 化 的 影 响
王 越 平
( 云南大学 西南边疆 少数 民族研究 中心 , 云南 昆明 6 09 ) 501
中 圈 分 类 号 : 9 /52 G 5D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73 (09 0 10 2 X 20 )6—0 1 0 12— 2
性 的宏 观过程 中 , 生在 全 球 层 次上 的失 序 借 助 发
个地方 性的现象一
个 会影 响到我们所 有
人 的 日常 生 活 的地 方 性 现 象 。 管全 球 化 的 过 尽 程 发端 于经 济全 球 化 , 是如 果 认 为 它是 全 球 化 但 惟 一 的动 因则是 错 误 的 , 全球 化 是 政 治 、 会 、 社 文 化 和经 济 因素综 合 作 用 的结 果 。 由此 , 球 化 所 全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内容摘要】超阶级性和人性化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两个显著特征。
民主社会主义对国家性质的分析,是以他们对现存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为基础的。
社会民主党强调国家只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掌舵者”而非“划船人”;民主和专政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政治范畴,无产阶级专政妨碍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国家和公民社会应当开展合作;全球化进程对当代民族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不仅是民主社会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主要基石,而且是各国社会党制定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因此,探讨这一国家学说,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各国社会党政策的发展和变化,认清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国家的内涵及其特征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国家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一种支配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人类共同享有的组织体。
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哥德斯堡纲领写道:“国家应当成为一个从各种社会力量中吸取其内容并且为人的创造精神服务的文明国家。
”[1](P347) 1986年8月,该党通过的新纲领草案(依尔塞草案)说得更清楚:“国家并不是必然要成为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者有势力的利益集团的工具。
国家也能够成为按更加民主的方向变革社会的那种势力的重要工具。
”[2](P37) 奥地利社会党纲领指出,本党的目的是使国家人性化,而不是使人国家化。
该党领袖及理论家布鲁诺·克赖斯基在谈到国家问题时指出:“重要的问题在于,不仅要控制权力,而且首先确定它在道义上的意义。
”[2](P37) 德国社会民主党认为:“人的生命、尊严和良心是高于国家之上的。
……国家有义务保障信仰自由和良心自由。
国家应当为每一个人在独立的自我负责和履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得以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先决条件。
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应该保障个人在国家面前享有自由,而且还应该作为组成社会共同体的权利来参与奠定国家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
一、含义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
二、实质发达国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三、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五、我国的对策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究竟何谓“全球化”人们并没有统一的界定。
经济学家多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的一体化,指大公司的跨国经营、金融的国际化,相互依赖的加深。
政治学家指的是国际干预的不断扩大,建立世界新格局的全球战略。
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
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更多关注的是全球性问题。
——————岳长龄:《西方全球化理论面面观》,《战略与管理》1995.6有的社会学家则试图从总体上对全球化的内涵作出规定。
A·麦格鲁(A·McGrew)对全球化的特征做了这样的描述:全球化是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包含着社会概念)的复杂多样的相互联系和结合。
全球化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1节全球化的发展及其特点何谓“全球化”(Globali zation)?现在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
”11985年,提奥多尔·拉维特(Theodre Levitt)在《市场全球化》一文中首次提出“全球化”这一概念。
这一术语首先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文化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中得到广泛使用,随后迅速占领诸多学术领域,并跨越学术范畴成为社会生活的常用语。
虽然全球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但全球化作为世界范围内不可逆转的社会变迁进程距今至少500年,任何国家、民族都难以置身其外。
中国社会也正是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才开始其艰难转型的进程。
美国著名学者罗兰·罗伯森(RolandRoberts on)认为,虽然从时间上看全球化发生于现代性和资本主义之前,并不是新近才有的,然而,现代性构成了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正是由于它的驱动,使全球化这一进程在当代阶段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罗伯森将全球化进程描述为以下五个不同阶段。
2(1)萌芽阶段(15世纪初延续至18世纪中期,发生于欧洲)。
这一阶段民族国家的共同体开始形成,中世纪“跨民族”体系式微。
天主教会范围在日趋扩大,个人概念和人道思想得以强化,地球日心说和近代地理学出现。
(2)开端阶段(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70年代,主要在欧洲)。
在这一阶段,单一的、同质性的国家观念闪现,形式化的国际关系概念以及标准化的享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个人概念和较具体的关于人类的概念逐步成型。
各种与国际和跨国调节有关的法律公约和机构增加,国际展览会开始举办。
“国际社会”接纳非欧洲社会逐渐出现,民族——国际主义问题成为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安全和人的安全
经济安全的两个层面 1、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结构和体制; 2、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相应的国际政治保证; 人的安全 1994年联合国发展署《人类发展报告》 1、人的经济安全; 2、人的粮食安全; 3、人的健康安全; 4、人的环境安全; 5、人的人身安全; 6、人的社区安全; 7、人的政治安全
金融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它既是生产全球化的推动力,又是生 产全球化的结果之一。 原因 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 销售,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投资的重要性和发展速度 大大超过贸易,极大刺激了金融业的全球发展 表现 1、资金无国籍化(全球寻利生息的无国籍货币) 2、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 3、交易高速化和全球化
克莱因“国力方程式”得分示意图
国力 战略目标S 100分 基本实体C 人 口 500分 200分 经济能力E 1000分 国家意志W
军事能力M 战 常 略 100分 规 100分 武人后组 器员勤织 效素支品 能质援质
国 土
50分
产 值
100分
能矿工农外 源产业业贸 5×20分
日本经济企划厅综合国力模型
综合国力竞争的潮流
综合国力理论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国力方程式得分示意图 日本经济企划厅综合国力示意图 国际竞争性质和形式的变化 1、苏联冷战失败的教训; 2、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Pp=(C+E+M)x(S+W) 其中: C=基本实体 (人口与领土) S=国家战略目标 (国家根本利益的体现) E=经济能力 (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 W=实施国家战略目标的意志 (国民凝聚力,政 府领导人的能力与效率和国民对国家战略、 国家外交的关心程度) M=军事能力(战略核力量和常规兵力) 重视精神因素
国际 贡献 能力
综 合
基础 能力
外交 能力 (对外影响力)
军事力——向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遣的人数和分担的金额 政治力——对外机构职员人数 经济力——GDP、ODA(政府开发援助金额) 社会力——高等教育升学率等 文化力——国际新闻播报量 信息力——翻译著作出版社、个人电脑拥有量 基础因素——国土面积、总人口等 军事力——防卫力、现役兵力 政治力——政治的安定性、同盟条约数 经济力——人均GDP、研究费等 社会力——犯罪率、识字率等 信息力——电话普及数、书籍发行数等 军事力——军队驻留国数、武器输出额 政治力——从事对外政策职员数、对外政策的预算 经济力——ODA(政府开发援助)金额、输入额等 文化力——国际新闻播报数 信息力——翻译著作出版数、个人电脑拥有量
4、安全手段复合化 军事手段不再居支配地位,经济、 科技、文化、环境等也成为 影响一国安全的重要手段。 5、安全性质不可分割性 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已成为共识, 安全不再是单方面可以满足的,只有考 虑对手的安全才会有自身的安全。
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1、日本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日本除了坚持日美安全条约和 有节制地建设高质量的自卫队,还 需要动员经济、科技、文化、外交 等综合力量保障日本的安全 2 、东盟对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发展 新加坡的“总体防御”政策, 包括心理防御、社会防御、经济防 御、民防与军事防御等五个方面
三、新安全观
新安全观的要素 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经济安全和人的安全
新安全观的要素
1、安全主体多元化 安全主体不限于国家,扩展到了人、社区、地区、 全球 2、安全要素多样化。 除了领土、主权等传统安全因素之外,经济、社会、 文化、环 境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上升。 3、安全结构综合化 影响国家安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科技的全球化
表现 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为生产全球化提供了可靠支持, 又成了跨国生产的重要组部分。 原因 1、科技特别是交通和通讯的进展使资源的全球配 置成为可能。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使全球 联系日益加深,以致成为“地球村“。快速的信息 传递使得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生产环节协调起来,成 为一个统一高效的生产系统。 2、科技的发展本身就是跨国生产的组成部分。知 识和技能取代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 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的产物。
3、预防外交 主张各国外交重点应该从以核 武器相互威慑为主要内容的“抑制 外交”向以维护和平为主要内容的 “预防外交”转变 4、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 的综合安全观。
综合安全七原则
综合原则 相互依存原则 合作和平安全与共同安全原则 自力更生原则 包容性原则 和平接触原则 好公民原则
生产的全球化
原因 1、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 更广泛的范围内配置资源,以更大的经济规模 交叉投资,以更快的速度更新技术。 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和扩散。先是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生产全球化的特点 1、世界性生产网络逐步形成。 2、各国的比较优势逐步得到充分发挥。 3、企业的构成和经营日益多国化。
国际组织权力的来源:一是主权国家的让渡、国际法和 国际条约界定的共识;二是国际组织所拥有的经济、技 术影响与手段。 联合国的作用与改革。联合国机构改革和安理会扩大。 国际组织的优势。1、政治障碍少、灵活性强;2、广泛 的代表性;3、非军事威慑性;4、追求合作共赢的结局。
5、民族国家的主体地位。 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行为体。 国家主权是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基石。 国家是解决国际争端、维持国际和平的核心和主体。
第6讲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本章主要分析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全球化的 三个概念
全球化与 国家主权
新安全观
一、全球化的三个概念
1、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对历史的回顾)。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沃伦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斯塔夫里亚诺斯(L. Stavrianos):《全球通史》 2、全球化是经济技术资源的全球最优配置(对现状的描述)。 IMF对全球化的定义。 生产全球化带动了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 3、全球化意味着全球性问题的兴起(对未来的关切)。 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
全球性问题
9类286个全球性问题。 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 资金短缺 人口爆炸 粮食危机与全球贫困 海洋利用与宇宙开发 人权和民族主义 恐怖主义 难民 毒品和艾滋病 精神迷乱和道德失落
反全球化运动
发达国家的反全球化运动:劳工组织、环保组织、 人权组织和经济民族主义和公有社会论者。 发展中国家的反全球化运动:反劳工标准、反西方 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反国际组织、反国际投 资和全球贸易自由化、反泛民主价值观、反贫富悬 殊。 失败国家的反全球化运动:反美主义、反美国主流 文化价值观、反美式民主、反强权政治、反对全球 化带来的经济不平等。换言之,边缘对中心的抗拒。
二、国家主权面临挑战
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和影响 1、全球化的带动下,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崛起,各 国国内政治经济活动进一步国际化,民族国家控制资源和 权力的范围缩小,能力削弱。在许多领域,非国家行为体 与主权国家比肩而立,共享权力与资源。 2、全球化是一个包含着差别、多样化、冲突和对立的过程。 全球化既是同一化,又是多元化的过程。国际安全关系和 安全观念发生了变化。 3、全球化赋予国际竞争新内涵。竞争关系更复杂、竞争程度 更激烈、竞争内容更丰富、竞争主体更多元、竞争策略更 多变。
全球化使国家主权面临五大挑战
1、国家主权的限制和延伸 国家主权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排他性倾向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主权的 对等共享倾向也在发展。(欧元诞生的例子表明,国家在出让一部分主 权的同时也分享了其他国家的一部分主权) 2、危机传导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外部的政治经济变动可能会成为国内政治经济巨变的根源,信息的全球 化使他国的政治经济恐慌变成了邻居的火灾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3、全球性问题对主权的侵蚀 核扩散、生态危机、毒品、难民、走私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跨国境的,非 一国所致也非一国所能解决(巴西对亚马逊森林只拥有相对主权) 4、非国家行为主体对国家主权的分享 非国家行为主体:以联合国为主体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绿色和平组织 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