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班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应付考试,强调所谓的“统一认识”,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抄在本子上,最后落在考卷上。
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老师成了教材和教案的奴隶,“死”的教案牵着“活”的教师和学生,这种教学造就的单一化、模式化、尖子化的人才显然不符合新时代的人才个性化、多样化、全民化的需求。
上述问题如何解决?《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可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的前提。
因此,为了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必须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语文课堂出现全新的变化,真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一、变“严厉批评”为“真诚表扬”,体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兴趣。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意较多的是少数反应快、思维活跃的学生,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却很少受重视,很少受表扬,总是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掌声和鲜花不属于他们,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学习不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高高在上,令人敬畏三分,而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给他们多一分关爱,多一点微笑,多一些赞许。
在学生成功的时候,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你真聪明”,都能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当学生失败的时候,则鼓励其再尝试,切莫用“真笨”这样的语言。
教师民主、友善、真诚的赞扬会使学生产生自豪感,想再次获得成功。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二、变“不许插话”为“大胆发问”,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贵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让全班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让全班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57-02时光飞逝如电,不知不觉我从事语文教学已有20多年,20多年来,我经历过应试教育下的传统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新教育。
传统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唱独角戏,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所学知识似懂非懂,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干脆安坐一节课,不知所以然。
要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必须让全班学生动起来。
我上课面向全班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为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机会,以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运用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我觉得,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的教学,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勾画简图,分析课文在辅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经常专注于课文插图的艺术形象,忘情于插图的艺术境界,沉浸于美好的想象之中,对有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格外浓厚,学习效果明显良好。
这是因为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凭借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起了学生再造想象,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
这表明,插图对辅助语文教学大有益处。
于是,我大胆尝试,因势利导,让学生为没插图的课文配插图或是插图少的课文续插图,辅助学生学好课文。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教学环节都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特别是那些需要画图、演示的课文,就让学生亲自动手。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先画出课文内容的草图,再通过小组讨论修改,统一意见,然后老师让小组把有代表性的草图板书到黑板上,让全班展开讨论,选出最佳简画。
这样,通过学生自画——小组讨论——全班辩论——比较——教师点拨,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自找差距,激励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的认真性和仔细性,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感情的理解。
如学习课文《春》时,我要求学生上课前做详尽地预习,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要求学生给课文配插图。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摘要】语文教学不该拘泥并固执于某种呆板的形式,完全可以本着让学生学好的原则,结合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学形式松绑。
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既学习了知识,又增强了能力。
【关键词】交流合作提高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这些学生真笨,反复强调的题还要错;我们也经常看到老师们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台下的学生,睡觉、玩手机、讲话,各干各的事,玩得不亦乐乎。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老师越权了。
学习是谁的事?学生的事。
它需要你一个人讲吗?它需要你反复讲吗?不用。
就像我们端起碗来喂孩子一样,桌上十道菜,哪一样是他最喜欢吃的,他不说你是不知道的。
你夹到他不喜欢吃的菜,他不吃,你若是要一样一样地试,又浪费时间。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筷子给他,他想吃什么就夹什么,多好啊!老师一个人讲,你知道学生哪些懂,哪些不懂吗?他不说你也不知道。
把任务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你不也落得轻松吗?这学期,我就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演绎课堂三步曲,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减负增效。
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步,交流自学情况,相互补充开学时我就发给每个学生一本预习手册,有预习的总体要求,有每课的预习提示,预习前还有复习回顾。
学生根据提示,自觉学习。
填写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一定要认真看课文。
第二天课堂上,大家就交流自学情况,相互补充。
比如,学《三峡》时,课堂上,组长组织大家读课文,齐读可以,一人一段也可以,目的就是要解决字音。
然后,相互翻译,你一句我一句,你不会的我跟你说,我不会的你告诉我,互相补充,互相完善。
哪个字不认识,哪个词不理解,在这时都能得到解决。
大家都不会的,就问老师,老师马上进行小组辅导,这才叫因材施教。
第二步,交流学习疑问,相互讨论预习中有一项内容就是提出自学中未能解决的三个问题。
课堂上,大家重点讨论各自的问题,有的问题小组内可以相互解答,自己就解决了;有的问题本小组解决不了的,就请教其他小组,如果帮助解决了,就要送一份礼物给对方。
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指在课堂里,师生全身心投入,不仅掌握作为工具的语言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还要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享受创造的喜悦与满足,品味人性的灿烂与魅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
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师生应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主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开放性的、主动性的、创造性的存在。
他们作为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他们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
理应成为语文学习的第一主人。
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语文老师不仅是实施教育意图的工作者,也是经由语文教育去实现其人生价值的积极的富有创造的实践者。
课堂上,老师不只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通过对话、交流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味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语文教育的主体,就是这样一群特殊的人。
语文的教学就应是这一个个生命个体所进行的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操作性教学”,主要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与运用,而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技能、情感的发展,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随时都可能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另外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会出现生命活动的多样化,所以教师应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设计。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就曾说过:“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种总钥匙,它的名字叫‘活’”。
那么如何让我们小学的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呢?一、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其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高效课堂是学校和老师们一直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一、让学生动起来1、让他想动。
传统的课堂主宰者是教师,主讲者是教师,学生只能是被牵着鼻子走的牛,老师让他上那儿,他就上那儿,不管那儿的“草”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所以这样一来,很多“牛”对前面的“草”早已索然无味了。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兴趣盎然,让他们自己想找“草”和吃“草”。
一是创设情景性问题,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愿望;二是开展学习竞争,在竞争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运用谜语、故事创设情境。
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和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媒体、插图和教具的作用,因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些办法让学生产生兴趣,刺激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
2、让他愿动。
想是行动的最初的意识,愿是行动的动力支持。
我认为我们应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有积极性,甚至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自觉地完善自我,以达到教学的初衷。
作为教师要创造一种互爱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用适当的机时机,与学生交流,激发他们的潜能。
让他们感觉轻松、自然,只有他们没有压力,才会乐于学习。
教师要低下身子,与学生多沟通,帮助他们,多抽时间回答他们的问题,跟他们交朋友。
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教师的爱,对学习的爱。
教学中一定要平等,不要所谓的量才施教,要一视同仁,面向全体,不能偏爱一部分人,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闻不问。
想办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展示自己,都能有点成就感。
这样的课堂谁不愿动呢?3、让他敢动。
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
1、赞许。
很正常,学生的学习总希望得到老师或同学们的赞许,他们就会在进步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觉,从而有了强烈的好知心和攀登智慧高峰的愿望,自觉形成独立自学的好习惯,得到赞许,再努力,再超越的良性循环。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堂“ 活” 起 来。教师 只有 善于激发 学生的 养学生思维 能力、 发展智 力的 目的 , 才会 让 学生在愉快的气氛 中学 习。
一
中学生 , 自主意识增强 , 他" f / ] 自尊、 自信 ,
话、 大话 、 套话 。有 的老 师害怕学 生作文
千篇一 律 , 要 求学生选 材新颖 。不过 , 大 部 分 学 生 的 生 活 空 间是 在 学 校至 家 庭
一 兰 苎 圣 + 教 学 质 量 。
原 因在 哪 儿 7 我 认 为 现 行 的 小 学作 文 教 学 主 要 存 在 以 下几 个 误 区 :
一
就 目前小学作 文教学现状看 , 单一 的
所 谓作前指导 , 就 是作 文前 引导学生
书面命题作文训练仍 占统治地位 , 教师忽 进行审题、 立意、 选材 、 表达等几 方面内容 视 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 忽视实用作 文能 的研讨。有的老师害怕学生写不好 , 于是
求动机。 新课的导入 除了提起学生的兴趣 密、 融洽、 和谐 的师生情感 。我要求学 生 合作交流 , 互动达 成教学 目标。老师如同 脚前的灯 ,在 教学 中只充 当指导者和 帮 助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如何操 作。课堂 上, 充分体现 了教学 民主 , 也 给予学 生更 自由活动 的时 间和相 互交流 的机 会 , 是 学生取长补短 , 展 现个性的舞台。 通过讨
总之 , 学生“ 学” 的思 维 是 水 , 老 师
生 兴趣
中生来说 , 这种 天性依 然存在。 我会在课 “ 教” 的思维是渠。 活的课 堂 , 要导渠引水 ,
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祖国各地,同时也进入了我们的校园。
但是,作为教师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好像难于上青天,与培养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还相差甚远,那怎样才能让教师跳出龙门,让语文课堂充满充满魅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变得更加鲜活呢?再此,笔者提出一些方法,以供大家探讨:一、更新教学观念,转换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教师要改变以前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课堂上教师可用上“试一试,再试一试……”、“相信你,你能行!”等语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通过教师的言行、态度、表情、行动等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爱学的意识,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2、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对同一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
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和同学一起研究、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可以说,可以读,可以演,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为他们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这除了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外。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分组,搭建学习的平台,也就是要在对组员构成的研究上下功夫。
我们可以把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分成好、中、差几类,分组时,均衡配置。
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情境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在教学活动中,优等生、中等生能带动差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注重孩子的心灵教育,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流淌生命的活力,充满灿烂的阳光。
一、语文课堂是充满快乐,流淌活力的课堂只有在充满快乐、流淌活力的氛围中学习,师生的情感才能同时运动,相互碰撞,才能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俗话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光,对击始发灵光。
课堂上,我用我的热情洋溢,换来学生的激情似火;我用我的眉开眼笑,换来学生的眉飞色舞;我用我的欢声笑语,换来学生的莺歌燕舞……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自然段来学习,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画出不同自然段中描写的不同时候的小兴安岭,并且加以描述,孩子们画得专心致志,说得兴高采烈。
有的把小兴安岭的春天画成了五颜六色,说小兴安岭的春天生机勃勃;有的把小兴安岭的夏天,涂上郁郁葱葱的绿,说小兴安岭的夏天青葱翠绿……孩子们画得美,说得更美。
在这宽松的环境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学习,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欲望,师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乐趣,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语文课堂是舒展心灵,放飞情感的课堂语文的课堂是情感的课堂。
当我们的教学氛围充满民主、充满和谐时,当师生间充满真诚的信赖和对话时,那种思维的碰撞和交流,那种情绪的共鸣与激荡,就会使师生间的心灵得到舒展,情感自由飞翔,就会使教学活动进入高潮迭起、妙趣横生的境界。
当学生课文没读好时,我耐心地等待;当学生问题回答不上来时,我给予启发、点拨、指导;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我会给他一个赞赏的“大拇指”。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注重情感交流,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是被我关心着、注视着、爱抚着。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_______“学、教、练、改”教学模式探究回顾与反思邻水县柑子职业技术学校刘朝明【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摆在思想品德教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切问题。
我校在新课改的实施中探索出“学、教、练、改”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品教学,实践探究,有效课堂一、背景:长期以来,沉闷、无聊、空洞、说教成了思想品德课的代名词。
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听,老师们总是抱怨学生学习思品不积极;另一方面,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教学效果不满意,最终导致思想品德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是没有关系。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误认为教材内容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充分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也没有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照本宣科讲教材、学生读教材、背教材,另外误以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将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无序的知识硬塞到学生的脑海中,学生负担重而收效微,结果只能是学生学习思品的不积极。
而且教师一味地按照课本顺序“照本宣科”,教学效益也必然受损。
因此本人认为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动起来,把学落到实处,杜绝“照本宣科”现象。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点改革目标之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从以前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即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从2010年来,我们教研组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摘要: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而陈旧的教学观念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机。
关键词:语文;课堂;“活”起来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25-01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整个课堂没有感情交流,一片死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呢?下面我浅谈一下几点看法:一、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才能活起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而学生也习惯了跟在老师后面走的被动的学习方法,现在一下子把他们推到前面,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们存在畏难情绪和等待心理,一时难以上路等都是正常的,但老师们如果仍以老一套的方法传输知识给学生,迎合学生的畏难情绪与等待心理,那就不正常了。
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领路人,又是一个普通的学习参与者,教师既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发扬民主,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才能活起来课堂气氛的“活”,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也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化,不能激活学生思想的“活”,不是真正的“活”,我们所说的“活”,实质上是指学生思维的“活”,激活课堂就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怎样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动起来
个性朗读 。 关 键 词 : 文 课 堂 动 “ ” “ ” 语 说 读
今 天 的语 文教 学 更 加 注 重 学 生 的情 感 体 验 .更 加关 注 学 生 的 内 心感 受 、 特 见 解 。 只 有 让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动 起 来 , 胆 独 大 思维 、 胆表达 , 能让学生参 与到语文学 习的体验之 中 . 大 才 那 么 怎 样才 能让 学 生 在 语 文课 堂 巾 动起 来 呢 ? “ ” — 大胆 思维 。 说 — 想说 就 说
怎 样 让 学 生 在 语 文 课 堂 中 动 起 来
张 甫 刚
( 棉县民族中学 , 石 四川 石 棉 6 5 0 ) 2 4 0 摘 要 : 课 堂上 教 师 应 给 予 学 生 足 够 的 时 间 和 空 间 . 在
们是相互联 系的 : 自主 应 贯 穿 课 堂 始 终 . 作 之 中 有 探 究 , 合 探 究 之 中 有 合 作 , 学 生 在 自我 探 究 和 相 互学 习 中不 断 成 长 。广 泛 的 理解 , 学 生 与学 生 的合 我 如
上 , 常 通 过 多 种 形 式 的 朗 读 和 情 感 带 动 、 染 学 生 , 设 情 我 感 创 景 , 学 生 在 情 感 氛 围 中与 作 者 作 心 与 心 的 交 流 , 与 心 的碰 让 心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论文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实用性的语文情景活动。
因此,教师要活化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力求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模拟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我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A 有效教学(一)有效备课是使课堂活起来的前提和基础1、设计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课堂导入,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各年级的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各异。
这就意味着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的加以运用。
我上课经常采用谈话式导入、设置情景式导入、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简笔画式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式导入、.复习式导入及游戏式导入等。
五六年级的学生,我就更注重他们对句子的掌握,课堂导入我常设置与他们生活情景有关的生活情景导入,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表演、语文对话。
2、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能一成不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重生活、重实用、重参与、重变化多样以及重创造。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要求。
语文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要注重多听、多说。
所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很重要。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常侧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设计相关的活动场景。
如在三年级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全班的学生名字,我设计了一个交朋友的小游戏,看看班上谁是小小外交官。
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情境性,也让孩子们广泛参与了,做到了有效教学的方法设计。
3、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符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为了保证有效的教学,在备课时,教师就必须活化、吃通、吃透教材。
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应试目标的弊端,那就是空而不准,乱而不细,大而不实,要真正做到静下心来,走进教材和学生,着实提炼,肯下功夫。
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习“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学习“活”起来学习,是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如何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活跃,则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往往需要长时间地坐在课桌前,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界开始呼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习“活”起来。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活起来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下。
体育锻炼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该将体育活动纳入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每天进行的晨操、课间操等。
这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增加身体活动量,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体育课程,如篮球、足球、游泳等,让学生们在健身中放松心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运动技能。
体育锻炼既可以让学生们减轻学习压力,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活动也应该让学生“活”起来。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们应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活泼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老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老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展现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一来,学习就不再是单调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传统的学习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培养,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欠缺。
所以,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手工制作、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动手动脑中获得成就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如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发展。
让语文课堂充满“动”的活力
、
激发兴趣 。 之心动 使
兴 趣 是 学 习 的 内 动 力 , 让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 要 要 就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教 师应 采取 各 种 教 学 力法 , 展 多 ‘ 开
2 0 年 第 9 算 09 月
教 学 实践 o
让语文课 堂充满 、 的活 力 、 动
余 小姝
实施新课 程改革的今天 , 优化语 文课堂 , 高教学 要 提 质量 , 就应该构建 一个充分调 动学生主 观能动性 、 学生 让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 言的探研 活动中来的 课堂教学模式 , 这个教学模式 就是要让学 生在语文课 堂 上充满 “ 的活 动”
曾记 得 在教 学 生 生字 “ ” , 位 小 朋 友 编 出 如 下 故 深 时 有
从而激起 他们 的学 习兴趣 。这 一部分课 堂上 的弱势群 体
“ ” 动 起来 了, 堂才真真实实地活起 来了。 课 如笔者在教学实践 中, 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 的学 生回
答 一 些 很 浅 显 的 、 书本 上 很 容 易 找 到 答 案 的 问题 , 一 在 做
力。
一
“ 子李” 术 ……最后教师捧着一套 写好 姓名的全班 的簿本 ,
组 织 一 次 发 本 子 比赛
教育 资源无处不在 , 无时不见 , 让生活走人课堂 , 使课
堂教学成 为生活的舞 台, 让体验的行为性与语文 学习的实
践性融 成一体 , 使课 堂始终洋溢着 浓厚 的语 文气息 , 洋溢 着浓厚 的生活气息 , 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验源 于实践 , 体 体
还 有 一 堂难 忘 的识 字 教学 课 。 课 堂 上 , 师 引 导 小 朋 教
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更精彩“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课堂效益才能好起来。
下面以教师展示课《散步》为例,浅谈一下“动起来”这一话题。
一让学生的心动起来执教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首先运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由《我爱我家》这一歌曲入手,让全班同学和着音乐齐声高唱两遍。
多媒体的精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立即把学生带进了歌曲所营造的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去。
课堂气氛立即高涨起来,因为学生的心被唱动了。
整堂课在良好的开端下,成功了一半。
传统的课堂更注重课堂环节和程序的编制,而高效的课堂更关注学生的学情、学习氛围和师生间的关系。
魏书生在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中也提到“一般讲课时我不精雕细刻,从不逐句逐段地分析,但决不意味着好的段落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
讲到文章的妙处,我不仅让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将学生导入情境之中”。
让学生心动,上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课。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从思想上看,要改变传统的只重语文知识的训练这一思维定势,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做人的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有时代性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
从内容上看,语文教师也应把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时代读物引进课堂。
比如电视节目中的优秀作品《感动中国》、《百家讲坛》、《子午书简》、《对话》等。
课文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语文学习的世界不应只是语文书本那么一点大。
开窗放入大江来,会发现生活有多丰富,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给孩子一片广阔的空间,他们会成长得意外的精彩。
从教学的模式上看,多媒体的运用大大扩展了课堂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手段。
课堂的表达形式也多种多样,艺术化的手段精彩纷呈。
这些都为吸引学生增加了砝码。
让学生心动,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被学生喜爱的老师,总有被喜欢的理由,或是有真才实学,或是包容关爱,或是风趣幽默,或是慈爱严厉。
高效课堂要求老师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动起来
体验 的文本情境 , 如文字情境 、 多媒 体情境等都能将 学生 带人到文本所描述的画面当中。所以在教学中 , 笔者运用
多种手段 , 将它组成 了一个整体情境 , 并引导学生 进入情 境 中 自主进行体验 、 探索 。 笔者首先以录像导人 , 激发学生 自主阅 读 的 兴趣 , 以 当 小导 游 、 讲 解 员 的方 式 , 进 学 又 小 促 生 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 学生在模拟的情境 中获得亲身体 验, 给他们 留下 了宽阔的想象余地 , 使他们展开 了想象 的 翅膀 , 到文本描写 的广阔意境之 中。 对文本的理解 , 不仅 有具体可感 的形象 , 自身情感的体验 , 有 而且 由表及 里对 文本内在内容也有了很深 的体会 。学生刚从情境 中走 出 , 便提 出了很有创造性 的问题 , 而且 , 他们对问题 的回答也 是那么富有创造性 , 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创造。教师 不再是 姗识的传播 者 , 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 、 组织 和管理 知识 ,学生 的探究性 阅读 和创造性 阅读能力也得 到了体
教与学的交往 、 动中, 互 教师与学生形成 了一个真正的“ 学 习共同体 ” 。 ’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 , 其过程应该 是学生 、 教师 、 文本间 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 中, 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 教 每一位学生 , 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语文活动和交流的机 会, 让学生在 自主探究 、 合作交流 中得到充分发展 , 真正地
现。
教师 : 小蟋蟀这样 可爱 、 可敬 , 同学们想不想演 一演小
蟋蟀 ?
学生 : ! 想 教师: 那我现在就是 咱蟋蟀 王国的首领 了, 谁让我老
蟋蟀 比你们岁数大点儿呢。 我老蟋蟀刚刚接到这样一封邀 请 函( 点击课件 , 出示信 函内容 ) 昆虫联合 国总部快要 召 ,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论文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班上学生基础薄弱,呈现两极分化,有爱学语文从中找到乐趣的学生,有觉得语文简单不重视转攻别的学科的学生,有自觉性不强拿着上课时间发呆走神的学生。
为了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我试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进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一、让学生在语文预习过程中,自己设计问题,参与到课堂中来。
魏书生老师说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灌输的容器,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学,自己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让学生对课文提出问题,比老师单纯抛出问题效果更好。
在早自习预习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然后由小组长收集,汇总到课代表那。
要求小组长和课代表对问题进行筛选,力求所提出的问题是典型性的,有价值的。
部分简单问题我会要求小组内部解决;钻牛角尖的问题我会单个和学生讨论解决;典型性问题我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起讨论。
这样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改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例如,在《雷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搜集起来的问题有:1.侍萍是否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她的动作和她的行为为何相互矛盾?2.周朴园想不想见侍萍?他前后态度转变为什么那么大?3.周朴园为什么要把鲁侍萍塑造成为一个大户人家的“年轻小姐”的形象?4.周朴园对侍萍是不是有真正的感情?5.侍萍一开始很想见自己的儿子,为什么改口不认周萍?6.《雷雨》人物关系太复杂,这部戏是不是太“巧”了?是不是太像一部戏了?这些问题都让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的亮点。
在课堂教学中,我直接将这些问题投影在多媒体中,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展示,由学生自己解决,老师适当点拨。
事实证明,学生能自己踊跃地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多方面去找依据谈自己看法。
而我也没有拘泥于一定要按预设的课程安排一步步走,而是通过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对《雷雨》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引导他们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抓人物性格特征。
于是,这堂课就自然地“活”了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全班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者:李卫兵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57-02
时光飞逝如电,不知不觉我从事语文教学已有20多年,20多年来,我经历过应试教育下的传统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新教育。
传统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唱独角戏,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所学知识似懂非懂,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干脆安坐一节课,不知所以然。
要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必须让全班学生动起来。
我上课面向全班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为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创造机会,以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运用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我觉得,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的教学,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勾画简图,分析课文
在辅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经常专注于课文插图的艺术形象,忘情于插图的艺术境界,沉浸于美好的想象之中,对有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格外浓厚,学习效果明显良好。
这是因为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凭借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起了学生再造想象,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
这表明,插图对辅助语文教学大有益处。
于是,我大胆尝试,因势利导,让学生为没插图的课文配插图或是插图少的课文续插图,辅助学生学好课文。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教学环节都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特别是那些需要画图、演示的课文,就让学生亲自动手。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先画出课文内容的草图,再通过小组讨论修改,统一意见,然后老师让小组把有代表性的草图板书到黑板上,让全班展开讨论,选出最佳简画。
这样,通过学生自画——小组讨论——全班辩论——比较——教师点拨,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自找差距,激励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的认真性和仔细性,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感情的理解。
如学习课文《春》时,我要求学生上课前做详尽地预习,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要求学生给课文配插图。
等上课时学生交上来了"春草""春风""春花""春雨"和"迎春"图,这些图虽不成熟,但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春草"展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在软软的、绿绿的草地上嬉戏,那种悠闲自得和春意盎然跃然纸上,"春风"展现了轻盈、芳香的特点,把无形的风用飘动的柳枝来表示,风的味道用想象的小鸟的语言来表示,"春雨图"把雨的细、密、亮的特点勾画的淋漓尽致,"春花图"则把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在阳光下闪烁的美好情景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些插图,直观再现了春光的美好,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向往之情,效果良好。
语文课画简图有以下几种:
1.1画参观游览路线图。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简单画出参观路线,可以发挥小组的力量,互相补充,一幅紧扣课文内容的草图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借此了解同学们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情况。
如学习《小石潭记》一课,让学生自学课文,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图,小丘-篁竹——水声——石潭——游鱼,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到了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忧伤的思想感情。
1.2古诗词绘画。
常言道:诗如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清幽静谧、令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幅多么雄浑壮观令人赞赏的奇观。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词,大多是名家的经典作品,内容丰富、概括力强,如果让学生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把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勾画出来,会大大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学习在教学《江南春绝句》时,师生共同画连环画。
教师画上一座城郭,学生添上片片彩旗;教师画上丝丝细雨,学生画上座座寺庙,再画上数只黄莺;如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六月的西湖,湖畔杨柳依依,湖面上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红的、雪白的荷花亭亭玉立,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画面下配上古诗的字幕,再配以悠扬动听的古筝曲。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读出美,吟出情,诵出趣。
1.3画连环画。
有些课文采用连环画的方法分析课文更有趣,如安徒生的通话《皇帝的新装》学生分别画出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展新装的图画,既理清了故事情节又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明确了文章的讽刺意义。
梁实秋的《猫的故事》厨师捉弄猫,在猫的尾巴上绑一罐头盒,让几只恶狗在身后疯撵的场面,学生用夸张的线条活灵活现展示了小猫的狼狈和恶狗的残暴,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厨师的憎恶油然而生。
2.展开联想,续写课文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公司的广告词告诉人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是何等的重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诗人如果没有丰厚的生活底蕴和丰富的想象联想,何来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续写课文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比如学习了《李逵见宋江》学生了解了《水浒传》的故事情节,我提出问题:假如梁山好汉不招安,他们最终有何归宿。
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了不同的结局.①梁山好汉灭掉了宋王朝,平定了方腊,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新的国家②梁山好汉寡不敌众,被宋朝军队打败,宋江自杀,108条好汉死的死、散的散③梁山好汉灭掉了宋王朝,与方腊划江而治,从此南北对峙。
总之,这种续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学生参与板书设计
提到板书,语文老师再熟悉不过了,板书是文章的最简纲领,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分析作者写作思路的草图。
很多老师总是让学生围着自己转,自己书写板书让学生死记,学生
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我则让学生围着教材转,顺着作者的思路走,给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时间,去寻找作者的写作纲要,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设计出板书,借此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如阅读蒲松龄的《狼》我让学生用简单的字概括出狼贪婪、狡诈的本性,学生通过自学,不仅画出了形象的图画,而且写出了不同的板书。
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当然了,还有一些做法,比如让学生演舞台剧,学生也非常乐于参与。
更能够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多方面的素质。
走进语文课堂,我就向学生提出了"批判学习"的口号,让学生以平视的眼光阅读课文,与名家静心交流,和老师倾心切磋。
学生心中没有了权威的概念,语文课堂就"活"了起来,因为全班学生都"动"了起来,甚至有些"乱",老师有些累。
但,乱有所值,累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