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概念》课程_期末论文
关于科技创新论文
关于科技创新论文关于科技创新论文论文简单的说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一种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科技创新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科技创新论文1摘要:现代企业的科技创新越来越讲究标准化,且提出了标准化才是企业累计技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以及扩散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这一创新思想。
本文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标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科技;标准化;企业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日新月异、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全球知识与科技技术的创新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加速趋势。
与此同时,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使得国际之间的竞争也越趋白热化,即便如美国、欧盟、俄罗斯一般的科技强国也始终坚持着技术创新战略,可见以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了现代各国不二的选择。
我国也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想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并增强和我国的综合国力,唯有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满足时代对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也唯有积极促进创新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融合,才能新时代对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具有明显专利化特征的知识产业也随之崛起,其不仅加快了现代技术产业的产业化速度,更加剧了产品在国际中的竞争。
就国内大多高技术企业的现状而言,其企业资产也主要是由产品的知识产权经济价值所构成,这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对自身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意识,并让传统的产品竞争战略发生了巨大转变。
现代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产品的竞争,而是各自创新科技能力的竞争。
一、标准化是技术累计的重要平台要想顺利实现标准化,便需一定的知识与经验积累。
因而标准化的过程,其实质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而标准化的实施过程实际上便是普及化的过程,且在此过程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技术与经验,之后,这些经验经过标准修订,又被纳入新的标准中,继而形成了技术的在积累,因此,实质可将标准化中“制定-实施、修灯”等过程实质为经营与技术的“创新-普及-再创新”的过程。
关于科技创新的优秀论文
关于科技创新的优秀论文科技是我国的第一生产力,那么关于科技创新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科技创新论文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关于科技创新的优秀论文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2]。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
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是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知识、新艺术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是电子信息或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集成。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1]、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出发,进一步拓展视野,技术创新的力量是来自于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自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这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
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我们所在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之间的协同互动共同演化形成了科技创新。
关于科技创新的优秀论文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成为现今人们关注的热点。
科技创新论文6篇
科技创新论文6篇科技创新论文6篇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WTT整理的科技创新论文,供参考!产业科技创新建设的战略研究摘要:文章在综合借鉴全球各类创新中心提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辨析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异同,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凝练出它们共同的做法和举措,并通过梳理这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对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顶层设计,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四个战略路径,为江苏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更多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关键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创新驱动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相继出台重大举措,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江苏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和科教大省,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约占全球的3%,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居于全国首位.面对新的趋势变化和现实挑战,江苏要把握好当前的机遇,发挥科教与人才、企业与产业的优势,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为发展全局赢得新的更大空间.一、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1.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但相关提法却有不少,如联合国的“全球创新中心”、美国《有线》杂志的“全球高技术中心”和我国杜德斌教授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等.其中,联合国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中公布了美国硅谷、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印度班加罗尔等46个“全球创新中心”,他们都具备较强综合经济实力、丰富的科教资源、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群体、较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等特征;美国《有线》杂志则提出“全球高技术中心”的概念,把“高校培养技能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稳定的跨国公司、人才创业的积极性、活跃的风险投资”作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我国杜德斌教授认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应集聚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发机构,是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新源地.这些概念和描述对我们定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综合考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定义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世界领先,主导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能引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是全球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2.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特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本区域和周边地区持续输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人才,研发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二是产业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呈现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特征,相关核心技术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集聚一批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主要产品和运营模式成为行业标杆;四是形成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鲜明价值导向,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氛围浓厚,全球科技创新领袖不断涌现.3.“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辨析2015年,江苏省委在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而在2014年,北京、上海先后作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从内涵的区别来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产业,即生产制造,更多地强调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而“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科技,即科学技术,更多地强调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领域率先突破.从提法的共性来看,两者同属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无论是江苏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还是北京、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最终的目标均是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占据领跑地位,发挥引领和辐射功能;两者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的战略基点,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发展走向国际,进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形成影响力.从区域的差异来看,江苏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自2010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规模是北京的10倍、上海的4.4倍;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GDP比重达42%,分别比北京和上海高22.4和10.4个百分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领域具有全球领跑和并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10830家,高于北京,约为上海的2倍;企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研发经费80%来自企业,而北京为40%、上海为63%.可以说,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符合江苏的现实基础和产业需求.而相对于江苏的产业优势,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原创能力更加突出:全国50%以上的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48%两院院士和31%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在北京;全国1/3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1/4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于上海,部属科研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截至2015年,北京、上海国际论文10年累计被引用篇数分别是江苏的2.07倍、1.18倍,近10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分别为江苏的2.43倍、1.40倍.二、国内外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经验借鉴近年来,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例如,美国持续打造硅谷,确保“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英国在伦敦加快建设“英国科技城”,使其成为国际技术中心;新加坡坚持人才引进的“开放政策”和保持稳定的创新环境,加快建设“亚太创新中心”;日本政府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作为战略目标.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的梳理和归纳,结合对硅谷等联合国46个“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分析研究发现,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江苏借鉴.1.始终把科技园区作为产业创新重要载体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韩国大德等是世界公认的一流科技园区,它们是各自地区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硅谷从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互联网+”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并牢牢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聚集了HP、Intel、Google等一批超百亿美元级高科技公司,约有1000余家世界知名企业将研发总部设在硅谷;新竹在建立科技园之初选择了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拥有全球80%的电脑主板、全球80%的图形芯片、全球70%的笔记本电脑、全球65%的微芯片、全球95%的扫描仪,台湾地区十大企业有7家来自新竹;韩国政府为大德地区出台《大德研究开发特区育成特别法案》,以财税减免等扶持政策保障园区发展,使其ICT、生物医药、空间技术等全球领先.2.高度重视集聚科教和人才资源美国加州拥有最高密度的世界级研究机构,据统计,在全球前100名大学中,加州占据10席.其中,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学生到企业兼职创业,每年都会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韩国则将科学技术研究院迁入大德园区,与临近的忠南大学、科学技术联合大学院、情报通信大学、大德等大学不断输送其所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博士和硕士等高学历的人才培育及输出方面,科学院的贡献超过韩国的10%.印度班加罗尔依托高等院校设置计算机专业培养、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以及软件企业自己设立培训机构,在班加罗尔周围有10所综合大学、70家技术学院,培养15万~20万技术工人,成为班加罗尔软件外包产业兴起的重要保障.3.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持续高强度投入资金投入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高强度投入才能支撑高水平创新和获取高利润回报.目前全美600多家风险投资企业中近半数将总部设在硅谷,2013年硅谷风投总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美的40%;新加坡大型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增幅明显,从2011年的5.73亿新元增至2013年的8.72亿新元,年均增幅超过15%;东伦敦地区是英国风险投资较为密集的地区,风投资金规模占全国的25%和全欧洲的8%.4.注重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美国盖尔研究所发现,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人均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50%以上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而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由中小企业获得,80%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创造.在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政府减免中小企业专利费以激励其创新,制定《中小企业新事业活动促进法》对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给予融资和税收方面援助;德国推出中小企业创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创新代金券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小型企业可以使用创新代金券支付创新服务费用,目前全德国约有3万个企业开展不间断的研究活动,10万科技型企业经常性地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三、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牢牢把握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及顶尖水平,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开放融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渠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着力优化大众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突破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掌握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加快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把江苏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产业转型作出积极的示范.1.着力加快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1)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部署瞄准未来战略需求和技术供给短板,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给升级,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能力.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药创制等国家专项任务的实施,积极转化创新成果.部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进一步跟踪研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重大科技项目、工程,聚焦重大产业方向,梳理分析数字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江苏有优势的领域,根据“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抓紧论证并启动若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2)集聚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源头作用,建设若干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大学.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开展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更好地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我省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微结构、通信技术、水土生态等国家实验室,努力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国际合作,推动与以色列、新加坡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各地、各园区、有实力的企业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一批科研型国际合作大学、联合研发机构.(3)提升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按照平台一流、队伍一流的标准,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依托地方和园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引进共建一批人才与国际贯通、机制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研究所,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全覆盖.针对“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的高新园区,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衍生孵化等功能,健全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赋予省产研院在使用省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时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并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到省产研院任职或兼职,在省产研院兼职或任职的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可保留3年工作人员身份,档案工资正常晋升.2.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1)打造有影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全面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国际一流、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企业融入全球研发网络,支持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一批企业科技园,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研发能力,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产业技术研发网络,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国际创新竞争力.推动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2)提升产业科技开放创新水平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广泛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积极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等世界创新强国,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国际知名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国际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实施开放式研发策略,推动加入世界主要技术标准组织,牵头或参与建立国际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并购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基地,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继续完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联合本土企业及高校院所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合力支持我省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政府审批和监管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科教单位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的集群转化.鼓励地方、科技园区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园区加快集聚国内外产业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3)培育产业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小巨人”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推动面广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工程,提高对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3.着力提升各类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1)大力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的要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给予省级以上高新区相应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鼓励高新区制定特殊政策措施,集聚科教资源.设立高新区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引导地方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新区的投入,主要用于支持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内重大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高新区财政收入中上缴省市增量部分实行全额返还,省市对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科技人员到园区创办科技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2)打造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苏南模式”优化“五城九区多园”创新布局,探索一体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创新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促进城市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在新型科研机构建设、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创新政策一体化覆盖、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推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3)大力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发展理念、办区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型,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致胜转变.坚持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取向,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制约开发区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增强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推动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腾笼换鸟”,培育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转型发展.4.着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生态,集聚世界级创新创业人才(1)建立富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依托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等,加大海外领军人才、我省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地区特色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强科技企业家培育,着力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站在产业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家型科学技术带头人.建立产业人才滚动式培养体系,选拔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适应不同科研活动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努力构建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2)构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孵化体系发挥创业孵化机构的产业孵育功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支持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各类众创空间的合作发展,形成涵盖创业全过程的孵化链条,推动科技服务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3)强化金融资本对产业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特色机构和科技小额借贷公司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推动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各产业部门基金统筹联动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联合布局资金链,发展“首投、首贷、首保”,优先支持初创企业.鼓励金融机构推进“人才贷”、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科技信贷机构体系,加快聚集国内外金融服务资源.【参考文献】[1]上海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5(6).[2]杜德斌.对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5(6).[3]韩子睿.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2).[4]韩子睿.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6(7).[5]陶希东,安永生.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台湾经验及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15(2).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研究摘要: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可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十分重要,能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目前,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理论与人才培养实际情况。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范文3篇
科技创新教育论⽂范⽂3篇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论⽂1创建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教育环境1.1建设⾼素质科技教师队伍1..1.1配备专职科技教师学校应选择热爱科学、年富⼒强、奉献精神强、责任⼼强的教师来担任科技教师。
1..1.2培训学科教师可通过⾯向全体教师的知识培训、专家讲座、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段与措施,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科学素养,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指导⼯作。
1..1.3提⾼科技教师综合素质定期召开科技教师座谈会,及时沟通、相互了解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经验;实⾏青蓝⼯程的管理激励制度,培养发掘有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潜⼒的科技教师。
1.2开展科普推⼴宣传活动(1)举办校科技周活动、组织学⽣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围绕科技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系列科普活动。
(2)组织学⽣观看科技⽚。
可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与⾃然》、《科技之光》、《⾛进科学》等科技节⽬;组织学⽣征订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如《科学⼤众》、《少年科学》、《少年智⼒开发报》等;介绍科学家故事,如⽜顿、爱迪⽣、富兰克林、贝尔等众多科学家热爱科学、献⾝科学的故事。
(3)定期组织学⽣精⼼策划,张贴科普墙报、办科普专刊,展⽰科技创新优秀活动项⽬,展⽰学⽣⾃制的标本、教具、学具;开设科普讲座;举办“科技在腾飞”的⼿抄报等形式新颖、富有特⾊的⽐赛;组织部分学⽣写⼼得体会,利⽤校园⼴播选播优秀作品。
(4)⼤⼒宣传热爱科学、具有创新思想的青少年先进事迹,不断激励学⽣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科技创新潜能。
只有让学⽣积极参与、⼴泛参与,才能真正在校园内营造⼀个爱科学、学科学、⽤科学的氛围,让科技意识深⼊⼈⼼,取得良好的科技宣传和普及效果。
2整合基础学科课程和科技活动开发科技创新教育资源把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与教育整体改⾰相结合,并⼊教育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
关于科技创新议论文作文800字(通用5篇)
科技创新议论文作文800字关于科技创新议论文作文800字(通用5篇)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议论文,议论文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议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科技创新议论文作文800字(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技创新议论文作文800字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题记如题记所述,科技创新从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
就拿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稻米来说吧。
在袁院士研究出杂交水稻之前,一年水稻总产量就只有250公斤左右,举国上下这么多人,就几个人在种田,您想想,怎么活?而后,总产量就一下子飙升到了800--900乃至1000公斤!人民从半饥饿生活一下子转到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
这就是科技创新的魅力所在。
还是说稻米,在以前没有自动脱壳机时,我们的祖辈们就只能把米晒干,然后再用木槌敲碎,取米。
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还费力,更麻烦的是如果下雨,就前功尽弃了。
前人为此十分烦恼。
直到出现了自动脱壳机,只要把米放入轰隆隆响一阵,洁白如玉的大米就脱去了外套,静静地在那述说着美丽的故事。
这也是科技创新的魅力。
创新的例子还不止这一些:两弹一星以及橡皮、卫生纸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晶。
别以为科技创新是科学家的事,离我们非常遥远。
作为小学生的我,也时常会做一些科技创新的事。
我至今忘不了我童年时的一件小创新:小时候特别爱玩动画片里的陀螺,可苦于没有人和我一起玩,就只好自己和自己“决斗”。
时间久了,自然也就不满足于这样了,总想着让两个陀螺一决高下。
可发射了一个陀螺,要两只手,我又不会变戏法似的长出四只手来,为此我整天嘟着个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见到一个人钉钉子在衣架上,然后使得一个衣架上挂上双倍的衣物。
“衣架,钉子,双倍……有了!”我也是迫不及待地将两个发射器,用胶带粘在了衣架上。
科技创新的议论文精选(7篇)
科技创新的议论文精选篇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已然吹响神州,科技创新,技术创造的时态已然蓬勃兴起,发展新动能,培育新产业的目标已然深入人心,改革旧机制,创造新业态的趋势已然引领潮流。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事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航天技术到卫星导航,从量子科学到核电技术,从网络技术到基础设施,从航母下海到深海探测,从克隆技术到转基因食品,各类技术创新的捷报频频传来,各科技创新的成果源源涌来。
而这些辉煌的成就,伟大的变革,无不让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无不让世界倍感惊奇和惊艳!不过不可避免的是,最近几年,对于技术创新究竟是福还是祸,人们一直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当然,不同的人对这个敏感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我个人而言,技术创新在新世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始终认为,技术创新对我们来说是一大福音。
首先,技术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无论是在交通方面还是在通讯方面。
例如,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现代通讯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现代通讯技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智能手机作为现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人们也渐渐习惯于以这种便捷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和信息搜索。
其次,技术创新在农业方面,尤其是在转基因食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不得不说转基因食品就像是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生物技术创新。
例如,对于植物和动物来说,转基因食品摆脱了四季限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作物产量,打破了地域限制,破解了物种障碍,因此,我认为,转基因方面的技术创新是新世纪的重大突破。
最后一点,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不懈动力和强大支撑;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活力。
例如,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而且渐渐的扩大了经营规模,慢慢的囊括了不同行业,直到今天,我们每天都在和阿里会面,与支付宝见面,与淘宝邂逅,与马云打交道。
总之,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技术创新不仅给个人带来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给企业带来了多类型的经济类型,也让国家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所以我坚信,技术创新是人类的一大福音。
科技创新论文6篇
科技创新论文6篇摘要:文章在综合借鉴全球各类创新中心提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辨析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异同,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凝练出它们共同的做法和举措,并通过梳理这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对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顶层设计,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四个战略路径,为江苏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更多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关键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创新驱动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相继出台重大举措,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江苏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和科教大省,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约占全球的3%,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居于全国首位.面对新的趋势变化和现实挑战,江苏要把握好当前的机遇,发挥科教与人才、企业与产业的优势,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为发展全局赢得新的更大空间.一、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1.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但相关提法却有不少,如联合国的“全球创新中心”、美国《有线》杂志的“全球高技术中心”和我国杜德斌教授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等.其中,联合国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中公布了美国硅谷、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印度班加罗尔等46个“全球创新中心”,他们都具备较强综合经济实力、丰富的科教资源、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群体、较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等特征;美国《有线》杂志则提出“全球高技术中心”的概念,把“高校培养技能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稳定的跨国公司、人才创业的积极性、活跃的风险投资”作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我国杜德斌教授认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应集聚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发机构,是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新源地.这些概念和描述对我们定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综合考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定义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世界领先,主导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能引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是全球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2.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特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本区域和周边地区持续输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人才,研发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二是产业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呈现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特征,相关核心技术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集聚一批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主要产品和运营模式成为行业标杆;四是形成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鲜明价值导向,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氛围浓厚,全球科技创新领袖不断涌现.3.“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辨析2021年,江苏省委在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而在2021年,北京、上海先后作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从内涵的区别来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产业,即生产制造,更多地强调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而“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科技,即科学技术,更多地强调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领域率先突破.从提法的共性来看,两者同属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无论是江苏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还是北京、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最终的目标均是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占据领跑地位,发挥引领和辐射功能;两者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的战略基点,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发展走向国际,进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形成影响力.从区域的差异来看,江苏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自2021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规模是北京的10倍、上海的4.4倍;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GDP比重达42%,分别比北京和上海高22.4和10.4个百分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领域具有全球领跑和并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10830家,高于北京,约为上海的2倍;企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研发经费80%来自企业,而北京为40%、上海为63%.可以说,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符合江苏的现实基础和产业需求.而相对于江苏的产业优势,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原创能力更加突出:全国50%以上的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48%两院院士和31%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在北京;全国1/3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1/4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于上海,部属科研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截至2021年,北京、上海国际论文10年累计被引用篇数分别是江苏的2.07倍、1.18倍,近10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分别为江苏的2.43倍、1.40倍.二、国内外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经验借鉴近年来,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例如,美国持续打造硅谷,确保“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英国在伦敦加快建设“英国科技城”,使其成为国际技术中心;新加坡坚持人才引进的“开放政策”和保持稳定的创新环境,加快建设“亚太创新中心”;日本政府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作为战略目标.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的梳理和归纳,结合对硅谷等联合国46个“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分析研究发现,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江苏借鉴.1.始终把科技园区作为产业创新重要载体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韩国大德等是世界公认的一流科技园区,它们是各自地区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硅谷从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互联网+”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并牢牢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聚集了HP、Intel、Google等一批超百亿美元级高科技公司,约有1000余家世界知名企业将研发总部设在硅谷;新竹在建立科技园之初选择了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拥有全球80%的电脑主板、全球80%的图形芯片、全球70%的笔记本电脑、全球65%的微芯片、全球95%的扫描仪,台湾地区十大企业有7家来自新竹;韩国政府为大德地区出台《大德研究开发特区育成特别法案》,以财税减免等扶持政策保障园区发展,使其ICT、生物医药、空间技术等全球领先.2.高度重视集聚科教和人才资源美国加州拥有最高密度的世界级研究机构,据统计,在全球前100名大学中,加州占据10席.其中,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学生到企业兼职创业,每年都会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韩国则将科学技术研究院迁入大德园区,与临近的忠南大学、科学技术联合大学院、情报通信大学、大德等大学不断输送其所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博士和硕士等高学历的人才培育及输出方面,科学院的贡献超过韩国的10%.印度班加罗尔依托高等院校设置计算机专业培养、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以及软件企业自己设立培训机构,在班加罗尔周围有10所综合大学、70家技术学院,培养15万~20万技术工人,成为班加罗尔软件外包产业兴起的重要保障.3.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持续高强度投入资金投入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高强度投入才能支撑高水平创新和获取高利润回报.目前全美600多家风险投资企业中近半数将总部设在硅谷,2021年硅谷风投总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美的40%;新加坡大型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增幅明显,从2021年的5.73亿新元增至2021年的8.72亿新元,年均增幅超过15%;东伦敦地区是英国风险投资较为密集的地区,风投资金规模占全国的25%和全欧洲的8%.4.注重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美国盖尔研究所发现,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人均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50%以上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而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由中小企业获得,80%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创造.在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政府减免中小企业专利费以激励其创新,制定《中小企业新事业活动促进法》对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给予融资和税收方面援助;德国推出中小企业创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创新代金券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小型企业可以使用创新代金券支付创新服务费用,目前全德国约有3万个企业开展不间断的研究活动,10万科技型企业经常性地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三、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牢牢把握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及顶尖水平,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开放融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渠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着力优化大众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突破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掌握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加快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把江苏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产业转型作出积极的示范.1.着力加快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1)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部署瞄准未来战略需求和技术供给短板,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给升级,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能力.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药创制等国家专项任务的实施,积极转化创新成果.部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进一步跟踪研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重大科技项目、工程,聚焦重大产业方向,梳理分析数字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江苏有优势的领域,根据“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抓紧论证并启动若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2)集聚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源头作用,建设若干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大学.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开展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更好地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我省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微结构、通信技术、水土生态等国家实验室,努力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国际合作,推动与以色列、新加坡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各地、各园区、有实力的企业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一批科研型国际合作大学、联合研发机构.(3)提升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按照平台一流、队伍一流的标准,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依托地方和园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引进共建一批人才与国际贯通、机制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研究所,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全覆盖.针对“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的高新园区,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衍生孵化等功能,健全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赋予省产研院在使用省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时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并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到省产研院任职或兼职,在省产研院兼职或任职的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可保留3年工作人员身份,档案工资正常晋升.2.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1)打造有影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全面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国际一流、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企业融入全球研发网络,支持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一批企业科技园,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研发能力,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产业技术研发网络,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国际创新竞争力.推动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2)提升产业科技开放创新水平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广泛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积极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等世界创新强国,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国际知名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国际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实施开放式研发策略,推动加入世界主要技术标准组织,牵头或参与建立国际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并购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基地,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继续完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联合本土企业及高校院所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合力支持我省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政府审批和监管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科教单位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的集群转化.鼓励地方、科技园区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园区加快集聚国内外产业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3)培育产业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小巨人”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推动面广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工程,提高对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3.着力提升各类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1)大力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的要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给予省级以上高新区相应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鼓励高新区制定特殊政策措施,集聚科教资源.设立高新区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引导地方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新区的投入,主要用于支持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内重大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高新区财政收入中上缴省市增量部分实行全额返还,省市对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科技人员到园区创办科技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2)打造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苏南模式”优化“五城九区多园”创新布局,探索一体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创新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促进城市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在新型科研机构建设、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创新政策一体化覆盖、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推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3)大力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发展理念、办区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型,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致胜转变.坚持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取向,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制约开发区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增强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推动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腾笼换鸟”,培育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转型发展.4.着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生态,集聚世界级创新创业人才(1)建立富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依托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等,加大海外领军人才、我省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地区特色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强科技企业家培育,着力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站在产业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家型科学技术带头人.建立产业人才滚动式培养体系,选拔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适应不同科研活动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努力构建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2)构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孵化体系发挥创业孵化机构的产业孵育功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支持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各类众创空间的合作发展,形成涵盖创业全过程的孵化链条,推动科技服务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3)强化金融资本对产业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特色机构和科技小额借贷公司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推动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各产业部门基金统筹联动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联合布局资金链,发展“首投、首贷、首保”,优先支持初创企业.鼓励金融机构推进“人才贷”、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科技信贷机构体系,加快聚集国内外金融服务资源.(参考文献)[1]上海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21(6).[2]杜德斌.对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J].红旗文稿,2021(6).[3]韩子睿.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21》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2).[4]韩子睿.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21(7).[5]陶希东,安永生.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台湾经验及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21(2).摘要: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可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多元。
科技创新议论作文800字科技创新议论文(优秀3篇)
科技创新议论作文800字科技创新议论文(优秀3篇)科技创新议论作文(一)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认识、观念、做法,形成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我们的烟草事业。
中国有句格言:常有所疑——创新的发端,勇于破疑——创新的能源。
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令人佩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无畏,首先是一个长于质疑的发现者。
大量事实表明:从常见的、普遍的、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其中勇于质疑、善于发现,则是不断创新、有所创造的源泉。
创新也是学习的恩泽,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要进步,要发展,都要有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动力,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这个动力的形成,正是基于勤奋学习和知识累积。
创新,需要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有人说,谦逊是一种坦然面对成就和荣誉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求真务实、甘当学生的思想品格。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宽广胸怀与气度,开拓创新。
有人说成功的公式是:“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根据这个公式可得出一下三个公式:成功-勤奋-机遇=天资,成功-天资-机遇=勤奋,成功-勤奋-天资=机遇,但,这些公式存在吗?很显然,她不存在。
所以,我认为成功的公式应该是:创造=成功。
人们总是说神童“神”,其实这种神就是创造力,什么是创造呢?创造就是想象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那么成功是什么呢?成功根据字典上的意思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和失败相对。
人么一般想象的成功是表面上的成功,是在物质需要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另一种是精神上的成功。
科技创新的论文
科技创新的论文科技创新的论文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科技创新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为此,很多企业都投身于科技创新,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科研项目研发、新产品的研制,力争本企业本立足于行业内科技尖端。
但如何做到尖端,往往大部分企业只看到有多少的新产品产生,创造了多少的新产品产值,而忽视了科技研发所必需的软件基础,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的软实力。
就目前而言,科技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我个人认为科技硬实力指的是科研项目的研发、新产品的开发,而软实力则是指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的完善和体系建设;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内容;企业的科技创新的文化理念等。
谈到科技创新,人们往往想到怎样开发新产品,很少有人想到过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和体系的建设。
实际上,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
大部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适应到市场经济,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和体系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结合国有企业的特点,科技创新体制完善和体系建设的工作主要在如下几点:(1)根据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以保障企业内部技术相互融通,产品技术的互补与衔接,形成一种不同技术领域通力协作的氛围,避免出现各自闭门钻研,产品技术问题处理不及时的局面,从而形成既能够调动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又可以协调管理和实施创新过程中诸多环节的有效运行的组织系统。
(2)建立有效的科研项目制,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较强烈的创新意识,并且要时刻将创新、努力开拓的意识传导给项目组的每位员工。
对企业的科研项目实施考核,将未按期完成科研计划的项目组成员纳入黑名单,其成员不再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同时实施项目组绩效考核,企业科研项目费用的发放按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而逐步发放。
科技创新论文
科技创新论文科技创新论文(精选8篇)科技创新论文篇1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应从幼儿开始,在长期的教学、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如何实施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教育呢?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1建立学习共同体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协助。
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地球村”初步显现,那种农业文化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发展。
然而,似乎人人喜欢囿于自己的狭小空间,而不愿意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中。
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原有的学校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创新,并近乎于僵化。
这样下去势必难以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我们渴望一种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生机勃勃的学校文化。
1.1同伴互助为学习共同体护航遇到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问题,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怎么办?这就需要“学习共同体”相互帮助。
教师给予学习共同体时间和空间,让共同体内的同学互评互改,学生的策略高度统一,进而真正解决问题。
期间,教师要巡视检查,针对个别问题进行指导。
1.2教师引领为学习共同体导航教师是整个班级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
学生的问题靠自主学习、同伴互助还不能解决,一方面说明思维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
因此需要教师点拨思路,帮助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查缺补漏弥补教学中的失误。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的定义、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科技创新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产生新的科技成果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的过程。
科技创新不仅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改进和技术推广等活动。
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科技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的增长。
其次,科技创新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延长寿命,增加幸福感。
再次,科技创新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最后,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然而,科技创新在现实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科技创新的投入成本较高,风险较大,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其次,科技创新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再次,科技创新需要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需要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市场环境。
最后,科技创新需要有利于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国际环境。
在未来,科技创新将继续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首先,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涌现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
其次,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形成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再次,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和综合应用,形成更多更好的综合创新成果。
最后,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形成更多更好的社会创新成果。
总之,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我们应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鼓励,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关科技创新作文
有关科技创新作文科技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科技创新的定义、影响以及未来趋势。
科技创新,简而言之,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突破的过程。
科技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首先,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企业能够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市场的扩大和壮大。
其次,科技创新对于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机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类的需求。
科技创新的进步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生活质量。
科技创新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生活层面,还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在线学习、远程办公、网购等。
这些变革一个一个看似微小,但叠加在一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其次,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模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共享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动了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的提升。
再次,科技创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未来,科技创新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以下的趋势。
首先,人工智能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领域。
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其次,大数据和云计算将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科学家和企业家可以更好地发现趋势、预测未来,为创新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再次,区块链技术将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的特点,正在逐渐渗透到金融、物流、政府等领域。
最后,生物科技和新材料将推动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科技创新的作文
关于科技创新的作文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方式。
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那么,什么是科技创新?它为什么如此重要?又该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呢?首先,科技创新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造,开发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或改进现有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的过程。
科技创新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它需要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需要勇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
其次,科技创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科技创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资源有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科技创新能够带来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更清洁的生产方式,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推动科技创新,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制定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企业应该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科研机构和高校也应该加强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和交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总之,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方式。
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推动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有关科技创新的作文
有关科技创新的作文科技创新是指在科学技术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过程。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谋求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指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做出的重大发现,也包括了工程师们在生产线上的改进,企业家们在市场上的创新,甚至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思维。
科技创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融合了各个领域的创新活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科技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科技创新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医疗水平,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再次,科技创新可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使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如何推动科技创新?首先,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提高科技创新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其次,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应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科研活动的投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再次,社会应该加强科技创新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鼓励人们从小培养创新精神,推动全社会的创新活动。
总之,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科技创新论文
科技创新论文科技创新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前沿性的工作,它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科技创新的意义、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科技创新的意义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通过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人类能够改变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质量。
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还能够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和舒适,加速了信息传播和国际交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科技创新的挑战科技创新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
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投资,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关键。
其次,科技创新需要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需要不断尝试和创新。
这对科研人员和科技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科技创新还面临着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约束,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因此,科技创新需要综合考虑技术、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够取得成功。
三、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科技创新将呈现以下几个主要方向:1.信息科技的发展:信息科技是当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科技将给各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未来,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推动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2.绿色科技的研发: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绿色科技的研发将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循环经济、减少碳排放等都是绿色科技的重要方向。
3.生命科学的创新:生命科学涉及医疗、生物工程、农业等多个领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将注重人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未来,人工智能将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等的实现,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便利和幸福。
科技创新小论文
科技创新小论文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科技创新还能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领域的人才储备和就业增长。
例如,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人类社会的进步往往依靠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科技创新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举例来说,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沟通和支付。
此外,科技创新还能够解决一些重大挑战,如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科技创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传统产业面临淘汰的风险;同时,科技创新也可能导致某些职业的消失,给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外,科技创新还需要足够的研发投入和人才支持,才能够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要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携手共建创新型社会。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高社会生活水平。
然而,科技创新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科技创新议论文五篇
科技创新议论文五篇★关于创新的议论文作文篇1步入21世纪,一系列新的词汇来到我们身边。
如“大数据,云端”等。
也许我们会感到陌生,但它们已不知不觉间融入我们的生活。
中国有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这些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
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现了新四大发明:高铁,手机支付,共享单车,网购。
这些不仅为中国提供了不少便利,更为世界点亮了“科技创新”之星。
就比如高铁,中国的高铁出现得较晚,比日本晚了几年,可中国迎难而上,几年时间就赶超日本等发达国家,迈入高铁一流国家。
现在,许许多多的发达国家也来找中国修高铁。
更有不少游客专门来体验中国的高铁。
中国高铁正逐步改变世界中国也不像一些国家一样采用“垄断政策”,不像他国售卖技术,只售卖成果,而中国不一样,他们积极帮助周围国家修高铁。
这样一来,钱赚了,也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往来,还使“中国高铁”一词深深映入每个人心中。
在对中国科技成果欢喜时,我们也要正视眼下的不足。
共享单车的出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使城市多了一份绿色。
但眼下仍有许多不足:一些人使用后乱停乱放,占用大量公共场所;一些人甚至破坏共享单车,将其占为己有。
面临这一系列问题,离不开所有人的自觉,也成为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最近也有一件让中国人愤怒的事,华为被取消了“5G竞标”资格。
华为公司是一家以通讯业为主的公司。
在许多海外调查报告显示,华为深受喜爱。
但“5G竞标”成功意味着华为将成为世界的标准线。
因此,许多国家禁止它竞标,但又有什么办法,只有中国真正强大,才能成为世界的标准线。
“格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董明珠的一句话,让无数中国人骄傲,但中国前进的脚步将永不止息,中国正全心投入面临的许多问题中,让科技创新点亮世界!★关于创新的议论文作文篇2创新就是“创造出新花样”,而在当今,却有很多人失去了这种功能。
先放小目光,看看我们如今的学校。
语文最重要的部分是作文,作文常考的是议论文。
于是乎,语文老师开始一天到晚给学生们灌输提纲,什么“提出问题”;什么“分析问题”;什么“解决问题”……还说这是考试的得分点。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科技创新论文的撰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首先,科技创新的意义不言而喻。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是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各国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撰写科技创新论文,需要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以期为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科技创新的现状需要我们深入分析。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国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然而,也需要看到,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人才流失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因此,撰写科技创新论文,需要对当前科技创新的现状有清晰的认识,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最后,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领域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比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突破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这将为科技创新论文的撰写提供更多的研究课题。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政策保障,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总之,科技创新论文的撰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对科技创新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以期为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促进科技创新领域的繁荣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科技创新概念》课程期末论文论文名称:基于创新概念的职业规划姓名:贾永立学号:094951003专业:09计科专升本任课老师:王爱民成绩:论文起止时间:2011-3-8至2011-4-14基于创新概念的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特别是在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
关键词:职业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系统化、目标清晰化、方法多样化。
1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学校和学生的关系表现为一种互为需求的关系。
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使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完全服从于学校根据国家计划而确定的培养目标,而是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自我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对学校的需求就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是一个令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和家庭培养大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投资,以期得到合理的回报,也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存发展。
3.现在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有较强的自主性、现实性,需求日趋多样,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而且他们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知识面广,逻辑判断能力较强。
同时大学生对于自己作为教育消费者的角色意识也日趋增强,将自己视为与学校处于平等地位的独立个体,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
但是大学生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够,职业能力不强,目标定位模糊,竞争意识淡薄,学习动力不足,独立性、意志力弱,心理状态消沉,生活失序,情绪失落、知识能力素质发展失衡等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的特点,根据个人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避免人生陷阱,获得未来就业的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分析、自我认识。
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能力,理性规划自己未来,提高自身素质、自我教育、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规划和体验成功的大学生涯。
从而奠定人生职业发展和事业发展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能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成就个人理想与服务社会的和谐统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顺应了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适应了教育对象主体意识和个性化的需求,能够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契合点1.两者对象的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会影响的不同,又构成了不同层次,而且由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困难和矛盾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工作对象的个性特点出发,注重人的个别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分析,在方法和途径上加强针对性。
而职业生涯规划的对象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使每个工作对象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然后在判断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职业生涯规划也必须是有针对性地进行。
这就使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共同的着力点,从而在教育的操作方式上具有了共通性,使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可行性。
2.两者过程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具有理论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于实践,为实践服务的具体体现。
实践性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思想观念的转化过程,都必须依赖于实践。
这一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能够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3.两者内容的互通性。
无论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内容都是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方向和特点,也决定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方向和具体选择及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理论上阐释和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国家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出发,具体规划职业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
4.两者作用的互补性。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理想与职业理想同社会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从而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这也正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将学生的需要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结合起来,有利于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和新的平台,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家长、老师、社会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
只有这四种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综合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大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也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利益共同体,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主体。
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和平台,增进学校、社会、家庭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学校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学生与家长的互动。
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教育功能,构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立体化育人网络,通过沟通、交流和互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心声,了解需求,增进理解和信任,提高社会、学校、家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自我、个人职业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具有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能力;协助学生发现并发掘自身的潜力,适应社会和职业环境。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具体化。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为之奋斗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传统一体化、一元化理想色彩浓厚的高等教育目标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表现为空洞无力的理论说教,不能贴近教育对象的实际要求,远离实际,远离学生,使学生感觉到离自己太远,“可望而不可及”。
没有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通过自我认识确立生涯发展目标进行的自我肯定,促进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过程。
这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涯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它以发展为主,一是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自我、个人职业价值取向;二是培养学生具有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能力;三是协助学生发现并发掘自身的潜力,适应社会和职业环境。
以达到个体生涯发展目标的实现。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大学生个人目标为出发点。
以大学生个性发展为基础。
理想信念在教育内容实质上可演化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而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折射,两者相辅相承,前者反映了社会对个人的外在需求,后者是个体的内在需求。
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大学生涯、发展过程,适应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是个人发展、组织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生涯探索期向确立期的过渡。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加具体、清晰。
切实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系统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高校要站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塑造人、培育人的高度,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真正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等。
在实践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其系统性,贯穿于大学生涯全过程。
一年级开展专业认识,养成教育、侧重生涯剖析、自我定位。
二年级开展丰富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教育,侧重生涯设计,夯实基础;三年级开展强化实践创新教育,侧重生涯诊断、拓展素质;四年级开展就业指导,职业导航教育,侧重生涯导航,择业、就业。
这四个阶段尽管有其不同的阶段和要求,但它们相互贯通,有机互补,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及实施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无论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更具渐进性及相互关联性,更加注重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以优化、突出和落实,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更加多样化。
职业生涯规划解决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灌输、轻渗透;重说教、轻互动;用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方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对待受教育者,进行同一样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者为主导,以灌输教育为主要方法,忽视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顺应教育环境的变化,把个人的成长需要转化为教育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出教育的个性化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体验、参与、互动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得到心灵净化和情操陶冶,哲理启迪,人文关怀。
这种方法和形式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